高中地理试题命题双向细目表模版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2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4级2015-2016学年下期第11周地理试题第一部分:双向细目表命制人:佟明权审核人:吴忠芳1、考题内容:南亚2、命题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中国地理有关内容、2016年全国高考大纲3、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15个选择题,1个非选择题)4、平均难度:0.6左右第二部分:试题命题人:佟明权审题人:吴忠芳一、单项选择题(60分)如图中,AC线地跨三个国家。
读图,回答1~3题。
1.A地的气候特征是()A.最冷月均温小于0℃B.各月降水量大致相当C.有干湿二季D.终年高温多雨2.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A.山地、高原、盆地B.山地、平原、高原C.高原、山地、平原D.山地、平原、盆地3.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是()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B.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C.两国居民多信奉佛教D.西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①河的流量充沛,主要原因是()A.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B.受季风气候的影响C.流经热带雨林区D.沿途汇入的支流众多5.下列城市中,位于①河三角洲地区的是()A.圣保罗B.开罗C.孟买D.加尔各答6.①河中下游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水稻种植业D.混合农业读沿78°E某地地形剖面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A.①—青藏高原②—印度河平原③—德干高原B.①—喜马拉雅山②—恒河平原③—德干高原C.①—喜马拉雅山②—印度河平原③—德干高原D.①—伊朗高原②—恒河平原③—德干高原8.有关③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表起伏和缓,土壤肥沃B.崎岖不平,多喀斯特地貌C.热带雨林广布D.畜牧业发达的地区甲、乙两国边境线较长。
近年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但两国的边境贸易额较小。
据此回答9~10题。
双向细目表运用1.0 地球在宇宙中1.2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T2-T31.3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1.4 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T4-T51.5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T8-T15-51.11.6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T51.2T52.21.7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T7-T51.5T10-T11-T12-T14-T16-T51.T6-T9-T132.1大气的热量来源T53.1T17-T20-T53.2-T53.3-T53.42.0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2.2大气的受热过程T18-T22-T24T19-T21-T24-T25-T26-T27T232.3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T28-T32T34T332.4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一些地理现象T292.5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和分布T352.6北半球冬夏季高低压中心的分布T302.7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T36-T37T39-T40-T54.2-T54.3T38-T54.12.8锋面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天气系统的特点T41-T42-T432.9判读简易天气系统图T55.1-T55.2T55.3-55.42.10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T31-T54.42.1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T44-T48T45-T462.1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T472.13世界洋流分布规律T492.1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T501C1D1A1B1A1C1B1B1C1D1A1D1A1B1B1C1A1D1A1C10T5210T5310T5410T5510。
高中地理考试双向细目表模板高中地理考试的双向细目表,制定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清晰的学习计划,以便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更加准确有效地实现考试目标。
双向细目表主要包括以下模板:一、内容类:(1)空间分析:例如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2)活动类:例如交通运输、旅游、工业等(3)经济发展:例如城市开发、区域经济等(4)社会文化:例如人口发展、社会职能、文化方面二、方法类:(1)变迁:例如时空分析、历史变迁等(2)比较:例如比较研究、比较优劣等(3)分析:例如空间关系分析、原因分析等(4)评价:例如自然资源评价、社会文化评价等以上就是高中地理考试双向细目表模板,它是考试评价有效性和考生学习进度的保证,与学习计划紧密相连。
因此,学生在复习备考中宜积极备考,把握细目表模板中的相关内容,努力考取好成绩。
高中地理考试是一门涉及地理学科的考试,其考生需要在短时间内有效处理大量的复杂信息,对地理学知识的熟悉程度和地理学的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为此,考生宜从多方面进行广泛的针对性准备,重点复习高中地理学习内容,注重结合背景知识,充分发挥分析能力,训练考试技巧,努力提高考试成绩。
首先,因为地理学科具有空间方位性,所以考生可以通过地图、图表等具有空间维度的信息,来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地理知识。
此外,考生还需要充分利用高中地理“双向细目表模板”,注意及时掌握新的学习内容,通过比较,分析变迁,不断加强对地理学科相关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才能有效地应对高中地理考试。
其次,考生要充分利用图、表、示意图、图文并茂的材料,不断增强了解地理学科知识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应对考试。
此外,高中地理考试还结合常考题型,多练习考试真题及模拟题,强化知识成熟度,熟悉考试经验,以此提高考试成绩。
最后,学生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节省学习时间,避免重复复习同一方面的重复内容,并将学习内容相关联,有机组织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学习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第一套)
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刘新国 2011-4-10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6分)
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运用资料说
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比较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
源的区别。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文化与
自然遗产”,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
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40分)
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运用资料,描述若干中外著名旅游
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
其形成原因。
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评价的基本内容。
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
发条件。
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26分)
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他
们的相互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
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进行规
划设计。
学会收集旅游信息,根据旅游资源
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
路线。
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
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
范措施。
4.旅游与区域发展(8分)
阐明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
文化的作用。
举例说出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
2011 04 10。
高考地理知识双向细目表分类序号知识点内容自主1选择综合必修I 宇宙中的地球1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2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3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5 地壳物质循环6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47 大气受热过程 48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4 69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10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4 611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2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13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4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5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6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7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18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人口与城市19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420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21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22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3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24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4必修II25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6 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27 农业区位因素 428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9 工业区位因素 430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31 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2 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33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34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35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36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7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438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39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修Ⅲ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40 区域的含义41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42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3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44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45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46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47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48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49数字地球的含义50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51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52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选考一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53 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54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55 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56 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57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58 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的设计59 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及其影响60 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61 收集旅游信息,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旅游与区域发展62 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63 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4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选考二自然灾害与防治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65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66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67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68 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自然灾害与环境69 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70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防灾与减灾71 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72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选考环境与环境问题73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74 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与资源75 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三环境保护的利用和保护76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77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78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环境污染与防治79 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80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环境管理81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8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双向详目表
题号题型分值观察内容能力观察标准难度
1.选择题2世界天气种类及分布易
2.选择题2亚洲地势特点易
3.选择题2南北半球季节差异及巴西天气特点中
4.选择题2国家地址及地球公转意义易
5.选择题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易
6.选择题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业中
7.选择题2世界语言易
8.选择题2聚落形成的区位条件中
9.选择题2世界国家的大要中
10.选择题2世界天气种类的图形解析易
11.选择题2南极洲特点中
12.选择题2南极洲资源易
13.选择题2拉丁美洲天气分布易
14.选择题2拉丁美洲地形特点中
15.选择题2大洲界限易
16.选择题2北美洲地形特点中
17.选择题2东南亚地理大要易
18.选择题2中南半岛天气易
19.选择题2俄罗斯资源和工业特点中
20.选择题2印度大要中
21.选择题2中东地区地理大要中
22.选择题2中东地区重要地理地址中
23.选择题2澳大利亚大要难
24.选择题2澳大利亚大要难
25.选择题2南极洲大要中
26.选择题2南极洲大要中
27.选择题2美国地形特点及剖面图的认读中
28.选择题2美国农业区位因素中
29.选择题2日本经济特点易
30.选择题2日本大要中
31.综合题10亚洲季风气候分布、特点及成因易
32.综合题10中亚地区大要及农业睁开对地理环难
境的影响,地区合作的影响
33.综合题10重要海峡地址的判断和地中海地区中
天气及农业区位的解析
34.综合题10世界地区地理南美洲的相关内容分中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