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图基础知识-蜡烛图
- 格式:pptx
- 大小:744.78 KB
- 文档页数:29
K线(蜡烛图)基础知识在所有盘面的主图上,也许会有不同的技术指标,也许会有不同的画线方法,也许会有很多不同......但是我们总会找到至少一个共同点——那就是K线,今天开始我们将讲解有关K线的基础知识。
K线图(Candlestick Charts)又称蜡烛图,最早起源于日本十八世纪德川幕府时代(1603~1867年)的米市交易,用来计算米价每天的涨跌。
因其标画方法具有独到之处,因此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投资领域。
备注:K线技术的原始型式公认最初开始把日线走势整理归纳的的人是日本幕府时代的著名米商本间宗久,据说此人曾经有连续100笔盈利交易的惊人记录,据说《酒田战法》以及《风林火山》等著作也是此人在18世纪著书而成。
K线图包含四个数据,即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所有的k线都是围绕这四个数据展开,反映大势的状况以及价格的信息。
如果把每日的K线图形成于主图上,我们就能得到日K线图,同样也可得到周K线图、月K线图。
如果投资者需要做短线投资,则可用较短时间的图形来做价格分析,如15分钟、30分钟、60分钟等走势图。
收盘价比开盘价高即为阳线代表上涨,收盘价比开盘价低即为阴线代表下跌。
备注:西方国家交易盘面K线图示恰恰和我们相反,绿色K线代表上涨,红色K线代表下跌。
昨天我们谈到了K线的概念、历史、来源、构成,以及基本图示说明,今天我们接着讲些经典的单根K线形态。
一名叫做史蒂夫·尼森(Steve Nison)的西方人“发现”了“日本蜡烛图”的技术秘密,并从众多的日本经纪商那里学到这门独特的交易技术。
尼森从此和日本蜡烛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日以继夜的研究这门独到的技术方法,并开始着手相关书籍的写作(备注:丁圣元先生翻译的《日本蜡烛图技术》就是此人归纳总结的著作)。
慢慢的,这门神秘的技术分析方法在上个世纪90年代流行开来。
要是没有史蒂夫·尼森,日本蜡烛图可能仍是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