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10
沟通从心开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独立的个体,这就决定了我们工作的特殊性。
语文教学是一门人文性最强的学科,教师必须从尊重学生是个独立的个体出发,在实际教学中用心与学生进行交流,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无疑忽略了学生思想的独立性,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应该存在于今天的语文教师身上。
课改虽然进行的如火如荼,但不能偏离教育教学的规律。
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与学生的沟通应该从心开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学生与教材的沟通我们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
教师,这座沟通学生与知识的桥梁,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与大家交流,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的理解教材。
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灌输给学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上的差异性,尊重个体差异,在语文课堂中对教材的主观性内容的理解求同存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培养自己。
在课堂中与学生沟通首先从教材入手,引导学生对教材产生兴趣,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提高的过程,而不是一种负担。
不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某个问题,而是要让学生体会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感受一种全新的思想境界。
其次,我们要挖掘、利用好教材的闪光点,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悟出人生境界和语言的艺术美,使学生感受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艺术、思想的结晶。
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中点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保证。
二、绘声绘色,融情入境。
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挖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情境交融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沟通,从心开始一、课前暖身游戏《雨点变奏曲》1.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心理健康辅导课的时间了,我们先来个游戏,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四种声音。
(1)食指互相敲ft(2)巴掌轮拍大腿(3)大力鼓掌(4)轮跺双脚每种声音发出时,老师双手渐渐抬高表示声音强,双手渐渐压下,表示声音减弱。
2. 这些声音和下雨时很相像,当老师说出某个词的时候,你们就发出某种声音。
(1)食指互相敲ft--小雨(2)巴掌轮拍大腿-中雨(3)大力鼓掌--大雨(4)轮跺双脚--雷声(5)鼓掌加跺脚--狂风暴雨,练习几次。
3.现在我们要加大难度了,老师读一篇文章,老当老师读到相应的词语时你们就发出相应的声音。
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划过,雷声开始轰隆了,又一道闪电,又一阵雷声,小雨噼里啪啦地下来了,行人慌忙躲避;很快地,小雨变成了中雨,变成了大雨,又是一阵雷声,狂风暴雨来啦!又是一阵雷声,大雨倾盆,雨渐渐地变小了,变成了中雨,变成小雨....... 一阵又一阵雷声,大雨又降临了!但仅仅一会儿,雨过天晴啦!4. 同学们,刚才玩的高兴吗?希望大家带着这种心情走进我们今天的心理健康活动。
好,上课!二、揭示课题,什么是沟通1.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刚才,老师发出信息,你们响应、反馈,这一个过程就是-沟通。
那倒底什么是沟通呢?我们一起来读读PPT 沟通的定义,学生齐读。
2. 今天,咱们这节课的主题就是《沟通,从心开始》(课件展示),板书课题。
相信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肯定有新的收获。
三、有效沟通和无效沟通1. 沟通有很多种方式,我们先来做个游戏,体验两种不同的沟通方式活动一----- 单项沟通:撕纸(一)活动要求:1)全体学生分别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2)全体同学拿好一张A4 纸。
3)游戏的全过程不许提问题,不允许互相交流。
(二)活动内容:按照教师口中叙述的动作进行操作。
1)首先,把纸上下对折。
2)再把他左右对折。
3)在对折后的纸上撕去左上角。
4)然后把这张纸左右对折。
主题班会:《沟通从“心”开始》一、班会背景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最无私的感情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他们以不同方式和内容诠释着这种亲情。
但青春期的学生对这种情感有时是不理解的,有的甚至是充满敌意的,因为在他们的眼里,父母爱他们的方式是难接受的,因而这个年龄阶段常常与家庭对立,与父母对抗,甚至出现过激行为.因此在初中一年级对他的进行亲情教育,搭建起父母与子女沟通的桥梁,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班会目的1.让学生感悟亲情,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艰辛。
同时懂得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自己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2.通过班会让学生懂得如何与父母进行沟通,并达到理解父母、爱父母,进而把这种爱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之中。
3.改善家长不良的教育方式,使他们了解子女的要求,从而更好的实现父母与子女的有效沟通.三、班会准备1.搜集教育资料,整理学生家庭信息资料和学生个人资料。
2.制作课件。
3.去学生家拍摄录相片。
4.准备小白张测试。
5.邀请部分家长参加.6.排练小品.四、活动安排1、播放歌曲《懂你》主持人(男):我们渴望心与心的交流。
主持人(女):我们渴望手与手的相牵。
主持人(男):我们想与理解同在。
主持人(女):我们想与信任并肩。
主持人(合):我们的主题班会《沟通从心开始》现在正式举行。
主持人(男):10多年来,父母对我们用心呵护、养育了我们,使我们感激不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内心世界也开始敏感和丰富起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与父母发生不愉快,与彷徨,烦恼、忧伤成长的我们是个怎样的情形呢?大家欣赏小品《月考之后》,就会略知一二2、小品表演小品反映的是月考后父母与子女发生的不愉快与误会,从而可以看出父母与子女在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承上启下,用问题导入下一个内容现场采访提问:你跟父母或子女沟通的好吗?如果不好,那么问题出在哪?提前采访,使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播放大屏幕孩子们这样说——沟通的难处“我爸爸工作时间很长,晚上很晚回来,或不回来,我们沟通的时间很少,希望爸爸干一个可以每天回家的工作。
第七课沟通从心开始(二年级适用)教案设计:陈熙(成都市田家炳中学)彭辉(成都市胜利中学)[辅导目标]1、加深同学们对沟通交流的认识与理解。
2、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些有效的沟通要点和技巧。
[辅导重难点]1、了解沟通的重要性、掌握沟通的技巧;2、引导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沟通情感体验。
[辅导准备]1、纸片(每人两张);2、学生准备一句话表演。
[辅导过程]一、暖身游戏:折纸(5分钟)1、第一轮:要求:根据指令折纸,不能询问也不能与周围同学交流。
指令:请将手上的纸对折,再对折,再次对折,将左上角撕下。
分享同学所折图形,思考图形不一样的原因?如果希望所有同学都能折出一样的图形应该怎么做?2、第二轮:运用刚才讨论的方法,再次折纸通过对比两次活动的区别,推导出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沟通的三要素:表达、倾听和反馈。
二、沟通训练营(25分钟)有研究表明有效的沟通行为比例中,表达和倾听占的比例相当大,表达占35%,倾听占40%。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有效掌握表达与倾听的技巧,那么我们的沟通就事半功倍了。
1、第一项训练:有效表达故事分享:解梦有个国王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牙齿一颗颗掉光了。
他很不安,传了一个解梦者来解梦。
这个解梦者说:“陛下,这是一个不好的兆头。
就像你一颗颗掉落的牙齿一样,你的家人也将一个个先于你死去。
”国王听了大怒,命令将此人投入监狱,并吩咐再传一个解梦者来。
第二个解梦者说:“陛下,这是个好兆头。
这个梦的意思是,你将比家里所有的人都活得长命。
”国王听了非常高兴,赏了这个解梦者一大笔钱。
请你思考:(1)两个解梦者说话的意思是否一样呢?(2)他们的遭遇为什么截然相反?小结:立驻点不同,前者立足于死,而后者立足于生。
最简单的表达技巧就是:了解对方的需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角度.感受就不同,这就是表达的艺术。
一句话表演:“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请两位同学分别表演“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句话,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并注意自己的情绪感受。
鲁画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四年级下册《沟通,从心开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沟通,从心开始》节选自山东画报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
沟通是在整个的心理健康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沟通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沟通能力的大小,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等。
不同的版本,对于沟通的知识,重点介绍的会有不同,有些重点知识讲解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沟通的种类,沟通的方法、技巧,有些是通过设计情景剧或者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
不管是哪一种版本的教材,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服务,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沟通为目的的。
因此,根据学生的学情等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自己学生的课,这才是合适的课。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情景剧及生活中的问题找到合适的沟通的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课题:沟通从心开始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沟通的含义、原则和有效沟通的基本要素(2)掌握一些具体的沟通方法,测试自己的沟通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理解进行有效沟通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人际沟通中正确、积极的态度,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和方法四、教学难点在实际日常生活中运用沟通的原则、方法来进行有效的沟通。
活动过程:一、课堂导入:欢迎同学们来到心理课堂,希望同学们在本节课中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用心倾听,真诚交流,大家能做到吗?相信同学们在这节课当中一定能收获满满,现在就开启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二、暖身游戏,感知沟通师:老师和大家先来做一个小游戏。
----游戏:撕纸当然,纸不能随便撕,要按照老师的规则和指令进行,请看规则学生读游戏规则:1.严格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操作,独立完成2.不能向老师和同学提问,也不能看其他同学的3.在游戏的过程中保持沉默师读指令:①、把纸上下对折。
②、再把它左右对折。
③、在对折后的纸上撕去左上角相同的指令,咱大家撕的却各不相同,现在老师改变一下规则,看看大家撕纸出来的图案能否老师是一致的。
主题班会课——沟通从心开始主讲人:蔡曼芸【活动目的】1、正确对待和消除青春期的烦恼,了解和掌握与人沟通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
2、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提高应对烦恼、保持乐观心情的能力。
3、让学生懂得初中阶段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活动重点】学会沟通,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活动难点】克服自卑、自大的心理【活动形式】讲授、行为训练、游戏活动、讨论交流、视频欣赏【活动准备】1、多媒体演示课件2、A4白纸38张。
【课堂设计】一、信任大跌倒——通过行为训练,导出信任他人是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
二、学会倾听——情景创设,归纳倾听的基本技巧,有利于更好的沟通。
三、你说我画——学生动手体验单项沟通和双向沟通的差异,说明双向沟通有利于人际交往。
四、天使与主人——活动体验、欣赏视频《爱的传递》培养学生换位思考,悦纳他人的思想意识。
七三班主题班会课——“沟通从心开始”教学反思世界著名成功学大师、心理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
”可见人际沟通对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很多人并不是天生的沟通大师,在人际实际交往中总是存在着种种问题。
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加上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弊端,孩子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使得他们在人际沟通方面不善换位思考,更谈不上从对方的角度体察、理解对方的心理,从而严重影响与他人的交往。
这种现象在我班尤其严重,主要集中表现为小部分同学因为口角发生纠纷、甚至打架,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也给班级管理带来挑战。
所以,“沟通从心开始”这个主题班会的开展立足于本班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中学生对人际沟通的认识及沟通能力。
随着主题的确定,那么如何上好一节主题班会课进入了准备阶段。
上网搜索资料,学习专家的著作,经过两个星期的探索、学习,基本确定了主题班会课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感悟提升。
如何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引起共鸣,主动参与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