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率仪期间核查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3
完美WORD格式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一、摘要二、期间核查的方法来源三、期间核查的方法及其判定原则四、期间核查结果处理及核查频次五、期间核查的实施一、摘要1.1 “期间核查”是IS0/I 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 5.5.10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期间核查是指核查仪器设备的系统漂移,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期间核查并不是校准,校准是为了满足法定要求,而期间核查是为了满足对校准状态的信心。
检测机构为完成大量的检验任务,往往要配置各种仪器设备。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仪器设备的可信度至关重要。
检测机构除了通过控制采购、校准等环节保证仪器设备的可靠性之外,期间核查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同时它是标准中的一项规定,也是国家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所要求的质量管理的一种方式,应纳入日常工作,并应有明确的规定1.2不同实验室的测量设备期间核查要求是不尽相同的。
按照ISO/I EC17025和JJF1069-2007的要求校准实验室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必须对其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对其他测量设备以及检测实验室的一般测量设备,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有使用频次高的,使用环境恶劣的,对检测结果有重大影响的,移动使用的,漂移较大、稳定性较差的,用于现场检测的,曾经过载或怀疑有质量问题的。
二、期间核查的方法来源期间核查并不是一次再校准,但校准的某些方法可用于期间核查,具体方法来源一般有以下几种:2.1检测标准中规定了核查方法。
许多标准方法已经详细规定了校准等方法和要求,可以直接作为期间核查的方法。
2.2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规程,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规程往往详细规定了整个检定过程,期间,核查可以采用其中的需要核查部分。
如果没有该类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还可以参照类似仪器检定规程。
2.3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或供应商提供的方法。
如测斜仪一般,电器检测实验室可将仪器设备大致分类如下:时间类(如计数器)、温度记录类(如多点测温仪)、电参数类(如功率表、万用表) 、电气安全类(如接地电阻仪、耐压仪)、力学检测类( 如拉力计、扭力扳手)和称量类(如电子秤) 每类设备由于功能相近,核查方法往往也相近,其作业指导书无异于给出了一个总体原则,具体到每一个仪器设备的核查方法可以据此细化。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怎么做?答案请收好!
以下为正文: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检测用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的技术指标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中心主要或重要检测仪器设备、现场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年度期间核查计划。
3.2项目负责人具体实施期间核查,检测室负责人负责对核查结果进行确认。
3.3质量监督员负责督促完成期间核查计划。
4、期间核查时机
仪器的期间核查时间间隔一般在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内进行1~2次核查为宜,当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实施期间核查。
4.1因使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仪器的准确性;
4.2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可疑数据,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
4.3遇到重要的检测,如发生重大水质污染事故或委托用户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
5、期间核查方法
8、相关文件
8.1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ZW-LM-P-24
9、相关记录
9.1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 ZW-LM-W-24-11。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一、摘要二、期间核查的方法来源三、期间核查的方法及其判定原则四、期间核查结果处理及核查频次五、期间核查的实施一、摘要1.1“期间核查”是I S0/I E 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5.5.10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期间核查是指核查仪器设备的系统漂移,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期间核查并不是校准,校准是为了满足法定要求,而期间核查是为了满足对校准状态的信心。
检测机构为完成大量的检验任务,往往要配置各种仪器设备。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仪器设备的可信度至关重要。
检测机构除了通过控制采购、校准等环节保证仪器设备的可靠性之外,期间核查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同时它是标准中的一项规定,也是国家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所要求的质量管理的一种方式,应纳入日常工作,并应有明确的规定1.2不同实验室的测量设备期间核查要求是不尽相同的。
按照I S O/I E C17025和J J F1069-2007的要求校准实验室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必须对其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对其他测量设备以及检测实验室的一般测量设备,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有使用频次高的,使用环境恶劣的,对检测结果有重大影响的,移动使用的,漂移较大、稳定性较差的,用于现场检测的,曾经过载或怀疑有质量问题的。
二、期间核查的方法来源期间核查并不是一次再校准,但校准的某些方法可用于期间核查,具体方法来源一般有以下几种:2.1检测标准中规定了核查方法。
许多标准方法已经详细规定了校准等方法和要求,可以直接作为期间核查的方法。
2.2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规程,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规程往往详细规定了整个检定过程,期间,核查可以采用其中的需要核查部分。
如果没有该类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还可以参照类似仪器检定规程。
2.3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或供应商提供的方法。
如测斜仪一般,电器检测实验室可将仪器设备大致分类如下:时间类(如计数器)、温度记录类(如多点测温仪)、电参数类(如功率表、万用表)、电气安全类(如接地电阻仪、耐压仪)、力学检测类(如拉力计、扭力扳手)和称量类(如电子秤)每类设备由于功能相近,核查方法往往也相近,其作业指导书无异于给出了一个总体原则,具体到每一个仪器设备的核查方法可以据此细化。
型涂料反射率测定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型涂料反射率测定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型涂料表面反射率的仪器。
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并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型涂料反射率测定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2. 安全操作规程在使用型涂料反射率测定仪进行测量时,必须遵循以下安全操作规程:2.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操作仪器前,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鞋。
2.2 仪器检查在使用仪器前,应仔细检查仪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仪器的电源、连接线等是否正常工作。
2.3 安全距离在进行测量时,必须保持安全距离,确保仪器的探头不会接触到任何物体或人员,以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2.4 电源操作在接通电源前,必须确保仪器和电源线的接线正确可靠。
当没有使用仪器时,应及时关闭电源,避免电源长时间通电造成意外事故。
2.5 仪器使用在使用仪器时,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不得私自更改仪器设置或强行操作,以免造成仪器故障或人员安全受到威胁。
2.6 仪器放置当不使用仪器时,应将其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对仪器的损坏。
3. 保养规程为了延长型涂料反射率测定仪的使用寿命,必须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
以下是保养规程的具体步骤:3.1 清洁仪器定期使用干净的软布擦拭仪器外壳和探头,确保其表面干净无尘。
不得使用有腐蚀性的清洁剂或水直接接触仪器。
3.2 保持干燥仪器应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受潮或腐蚀,以保证其正常的工作状态。
3.3 定期校准定期对型涂料反射率测定仪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间隔应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确定,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校准。
3.4 防尘措施当不使用仪器时,应使用盖子或保护套等防尘措施保护仪器的探头和显示屏。
3.5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仪器的电源线和连接线是否完好无损,并及时更换磨损严重或损坏的部件。
如发现任何仪器故障,应及时联系厂家或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程序1、目的对在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进行运行检查和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进行核查,以保证检测仪器设备及相关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范围本程序适用在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运行检查和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的期间核查。
3、职责3.1 质量负责人负责制定相应的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计划。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运行检查期间核查计划,并对检(核)查结果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3.3 设备管理员组织实施,且应做好《仪器设备运行检查(期间核查)记录表》,并负责归档。
4、工作流程4.1 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方法的确定:本单位采用下列方法对测量设备进行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
4.1.1执行《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程序》,参加与其它实验室之间的能力验证比对。
4.1.2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标准器核查读数漂移、使用频繁、检测数据重要的仪器设备。
4.2运行检查计划的制定及实施:4.2.1质量负责人根据本科室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确定需要进行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的对象,制定《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计划》,检查方法应参照有关国家标准和检定规程确定。
4.2.2运行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及其测量稳定性,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对于使用频繁、读数容易漂移的仪器应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
4.2.3期间核查的主要内容是复核仪器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间隔之间示值误差的准确性及复现性。
4.2.4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运行检查(或期间核查)计划》后,由设备管理员安排实施,做好记录。
4.2.5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检(核)查结果进行确认(与计量检定证书或与计量检定规程比较,评定该仪器设备是否运行正常、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4.3 如证实仪器设备状态不符合使用要求,应对上次检查后的检测数据追溯,核查是否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若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发生疑问,应组织复检。
4.4 对于仪器设备运行检查中发现有异常情况或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应查明原因,或调试维修,或重新进行检定(校准)。
(完整版)各种仪器期间核查操作标准规程仪器期间核查操作规程目录Agilent 1260-6460液质联用仪期间核查规程 (2)液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 (4)气相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 (7)气质联用仪期间核查规程 (9)电导率仪期间核查规程 (11)酸度计期间核查规程 (1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规程 (13)AFS-9800型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14) UV-1750 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6)pH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8)微量水分测定仪期间核查规程 (20)马弗炉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22)电热恒温干燥箱期间核查规程 (23)电热鼓风干燥箱期间核查规程 (24)恒温水浴锅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26)面筋测定仪核查方法 (27)降落数值测定仪期间核查程序 (28)粉质测定仪期间核查程序 (30)拉伸测定仪期间核查规程 (31)小麦硬度指数测定仪期间核查规程 (32)容重器期间核查规程 (33)恒温设备期间核查 (34)高压灭菌器期间核查 (35)干烤灭菌器期间核查 (36)电子天平期间核查 (37)离子色谱仪期间核查规程 (38)荧光定量PCR仪期间核查程序 (41)Agilent 1260-6460液质联用仪期间核查规程1.目的对Agilent 1260-6460串联质谱仪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保证仪器正常使用,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2.范围适用Agilent 1260-6460串联质谱仪在两次校准之间或维修之后的运行检查。
3.依据3.1 Agilent 1260-6460液相-质谱/质谱联用仪说明书3.2 JJG(教委) 003-1996 有机质谱仪检定规程4.条件4.1 环境条件4.1.1 仪器分析室应该清洁无尘,无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室内排风良好4.1.2 仪器应平衡地放在工作台上,便于操作,周围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仪器接地良好4.1.3 环境温度18-25℃,24小时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相对湿度低于75%4.2 电源要求4.2.1 电源电压:220±22V4.2.2 电源频率:50±0.5Hz4.2.3 UPS正常工作(应保证24小时不断电)4.3 仪器与试剂4.3.1 甲醇(色谱纯)4.3.1乙腈(色谱纯)4.3.3 高纯水4.3.6 ESI源调谐液5.核查内容5.1 真空系统是否达到分析要求(1.9×10-5≤High Vac≤2.3×10-5)5.2 各个气路的压力是否达到要求(参看装机指南)5.3 电脑、液相、质谱能正常连接5.4 质量范围(0-3000)5.5 质量的准确性(±0.1u)5.6 分辨率(≤0.7 u)5.7 调谐指标离子的灵敏度(906.7)(>1.0×107)5.8 测量的重复性(≤10%)5.8.1技术要求:定性测量重复性误差(6次测量)RSD定性≤1.5%定量测量重复性误差(6次测量)RSD定量≤5.0%5.8.2运行检查方法选择一种适当的有证标准溶液或稳定的待分析样品(比如隐色孔雀石绿、磺胺类等),记录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连续测量6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
XXXXXXXXX有限公司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保证实验室分析仪器有效运行,保证检测结果真是可靠。
2 范围:实验室分析仪器,包括电子天平、酸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3 职责:实验室管理人员。
4 内容:4.1 电子天平的核查:4.1.1核查依据:电子天平使用说明书,电子天平检定规程,电子天平使用操作规程。
4.1.2核查指标及判定对于e=0.1mg分析天平,C=M-(m-Z)<0.0003g,确认电子天平期间核查为合格,否则应进行检定/校准。
4.1.3核查步骤(1)将电子天平接通电源,预热30分钟。
(2)按操作规程,调节天平零点,读取示值(Z)。
(3)将150g(M)校准砝码分别轻轻放在天平秤盘的五个点上,待天平稳定后,读取五个点的示值(m)。
(4)再重复两次以上操作,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m)。
(5)将测得的五个数值(m)与校准砝码(M)和天平零点示值(Z)做比较。
(6)如期间核查时测得的数值与存档数据有较大差异时,则重新进行天平的检定/校准。
4.2酸度计的核查4.2.1核查依据:仪器使用说明书及操作规程。
4.2.2核查指标及判定仪器示值总误差:±0.02仪器示值重复性:±0.014.2.3核查步骤4.2.3.1核查测定条件:室温10-30℃。
4.2.3.2仪器示值总误差:在仪器正常工作条件下,先用pH=9.18,pH=4.00两种标准溶液校准仪器后,重复“校准”和“测量”操作三次,取平均值作为仪器示值,次示值与该标准溶液在测定温度下的pH值之差为仪器示值总误差。
4.2.3.3仪器示值重复性:仪器用pH=9.18,pH=4.00两种标准溶液校准仪器后,测量pH6.86的标准溶液,重复“校准”和“测量”操作6次,以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表示重复性。
4.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核查4.3.1核查依据:仪器使用说明书及操作规程。
反射率测定操作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反射率测定操作流程,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反射率测定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测量方法,通过测量材料对入射光的反射能力,来评估材料的光学特性。
2. 设备和材料•反射率测定仪•校准样品•待测样品•清洁布•酒精或其他清洁溶剂3. 测定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1.确保反射率测定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有传感器和光源正常运行。
2.根据厂商说明书检查并确保设备已正确连接,并接地良好。
3.2 校准1.使用校准样品进行仪器校准。
校准样品的反射率应当已知并与已知标准值一致。
2.将校准样品放置在测定仪器的样品台上。
3.打开仪器电源,根据说明书操作对仪器进行校准。
3.3 样品准备1.清洁待测样品表面,确保表面干净无杂质。
2.使用清洁布擦拭样品,可以使用少量酒精或其他清洁溶剂去除顽固的污渍。
3.记录样品的几何尺寸和表面形状,这对于后续计算反射率很重要。
3.4 测定操作1.将准备好的待测样品放置在测定仪器的样品台上。
2.打开测定仪器,调整适当的光源和检测器参数。
3.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测定,记录每次测量的结果。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1.将测定得到的反射率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形式,方便后续分析。
2.如果需要,可以进行数据平滑处理或滤波处理,以减小噪音对结果的影响。
3.根据样品的几何尺寸和表面形状,计算出样品的平均反射率。
4.对测定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并将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
4. 注意事项1.在进行测定之前,确保样品表面无划痕、无污渍,并避免任何非正常操作导致损坏样品表面。
2.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在使用酒精或其他清洁溶剂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引起火灾或其他事故。
4.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和参数,应根据具体材料的特点进行调整。
5. 结论通过遵循本操作规程,可以准确测定材料的反射率,获取准确的光学特性数据。
在进行测定操作时,务必遵循操作规程并注意安全事项,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迷彩服反射率测试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迷彩服作为一种特殊的服装,除了具有防护、隐蔽等功能,其反射率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佩戴者的安全性。
因此,对迷彩服的反射率进行测试,选择适合的保养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迷彩服反射率测试操作1. 测试工具准备反射率测试需要使用反射率测试仪器,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是反射光电度计。
在使用反射光电度计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标定,此处不作详细介绍。
2. 测试准备工作测试时,需要确保存放测试环境的条件,如测试环境的亮度、温度、湿度等,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测试前需要进行测试环境的准备工作,如保证测试室内常温恒湿、灯光均匀等。
3. 测量方法及步骤3.1 测试方法测试仪器需要先进行预热,使其稳定工作。
测试前,将反射光电度计放置在测试距离内(距离应根据测试仪器的说明进行设置),保持测试仪器固定。
在测试时,需要将目标物放置在测试器的测量范围内,并使其与测试仪器保持恒定的距离。
3.2 测试步骤测试步骤如下:1.打开反射光电度计的电源,并进行预热,直到其指示灯变为稳定绿色;2.将反射光电度计放置于测试环境;3.确认测试距离;4.将测试目标放置于测试仪器的可测范围内,并放置在与测试仪器距离恒定的位置上;5.打开测试仪器,并拿起测试探针对测试目标进行测量,记录反射光度数据;6.按照测试仪器的说明书进行计算,并确定测试结果。
4. 测试注意事项在进行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测试前需要对测试仪器进行标定;2.测试时需要考虑测试环境的因素,如亮度、温度、湿度等;3.测试时需要确保测试目标与测试仪器保持稳定,并保持一定的距离;4.测试时需仔细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数据的计算和统计。
1. 迷彩服材质及类型迷彩服根据不同的材质以及不同的用途,其保养方法也有所不同。
迷彩服的材质常见有涤纶、棉纱、尼龙等,此处不作过于详细的介绍,下文主要针对迷彩服的类型及保养方法进行说明。
2. 森林迷彩服保养森林迷彩服适用于山地、林区等环境下的作业,具有隐蔽、防护、防静电等功能。
光时域反射仪(OTDR)检测规程光时域反射仪(OTDR)主要用于光纤系统的敷设和维护中检测光纤的故障,利用该仪器发射激光可以测量一个光纤系统的全程损耗、两点间损耗和光缆长度。
一.性能测试和校准1.性能测试检查光时域反射仪性能时,应对以下七项进行测试。
(1)波长(2)脉冲宽度(3)动态范围(4)水平轴精度(5)垂直轴精度(6)波长偏移值(7)光通道选择器的c入损耗测试项目的标准值见各产品的使用手册。
2.校准使用光时域反射仪只能校准背向散射光电平。
校准步骤:(1)显示设置屏幕1并将背向散射电平设置为0dB。
(2)按[开始]键。
测量结束后,按[F3]键并选择“连续损耗和回损”。
按[F4]键,将线性近似法设置为LSA(最小二乘近似法)。
分别将*标识和标识设置在菲涅尔反射的上升沿和最高点。
(3)把连接器显示在屏幕的中央,并且在不包含其他连接、接续和故障点的前提下,尽量使连接点之前和之后的光纤的直线部分L1和L2的长度最大。
(4)开启平均功能,并保持到噪声变为最小。
(5)在屏幕的左下方“接续损耗”下面显示的就是接续损耗。
将该值定义为R1Db。
(6)计算第(5)步中得到的值与光连接器的已知回损值R0Db见的差(R1-R0)。
在设置屏幕1上的背向散射电平处设置该差值及其标记。
(7)返回到测量屏幕。
校准结束后,所显示的连接回损变为R0。
二.自检(1)加电自检加电时,光时域反射仪内安装的操作系统将检查内部存储器和接口。
如果发生错误,就会在屏幕上显示一条“错误”的信息,并且停止运行。
如果屏幕上出现了“错误”的信息,请关闭电源并重新打开。
如果再次开机时,错误信息依然显示,则以表可能发生故障,请送专业维修机构检修。
(2)自检功能光时域反射仪具有自检功能,可用于检查内部程序(内部系统文件)。
执行自检功能的步骤如下:(1)确保光纤没有没有与光时域反射仪的输入/输出连接器相连(2)在测量屏幕中按[菜单]键。
(3)打开菜单窗口后,用[∧]和[∨]键选择“配置”。
反射率测定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前言为确保反射率测定仪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测量前我们需要认真阅读此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和维护,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二、安全操作规程1. 仪器的使用环境要求反射率测定仪需要在干燥、无尘、无震动的室内环境下进行测试。
当环境温度超过25℃时,应适当增加仪器的通风量以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此外还要注意测量室内光线越少越好,以避免测量误差。
2. 仪器启动操作在使用反射率测定仪前,请确保所有仪器设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管道、货架和支架均固定牢固。
启动反射率测定仪时,请依次按下按钮并按照描述的次序进行操作,等待设备运行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3. 测量样品准备在进行样品测量前,需对样品进行准备。
样品需要清洁,且不能有灰尘、水分、油脂、手指印等污染和污垢。
在放置样品时应注意仪器的摆放方式,以避免样品进入纳米空间造成破坏。
4. 测量步骤测量时须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测量,并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将仪器放置在水平位置并连接电源线。
2.打开仪器并按正常工作需求预热一段时间。
3.点击仪器测量程序并按照测量规则进行样品测量。
4.结束测量后关闭设备,并将样品拿出。
5.及时对仪器表面、光源、接触点进行清洁。
5. 注意事项1.当反射率测定仪正在工作时,切勿将手指等物品插入仪器内部,避免危险事件发生。
2.反射率测定仪是一种精密设备,为避免损坏,请勿在不适宜的环境下进行测量,也不要进行粗暴的振动、撞击等操作。
3.仪器使用结束后,应将设备关闭,并断开与电源的连接。
三、保养规程1. 每次使用后的保养1.取下样品台进行清洗、消毒,尤其样品污染严重时更要注意清理。
2.拆除光源模块、观察电池、恒温器等各部分是否出现松动、脱落、掉落等情况,并适时调整。
3.对仪器外壳及周围环境进行清洁,保持设备有良好的工作环境。
4.使用吹风机将仪器通风口、散热口处的积尘垃圾吹干净。
5.清理完毕后范围干燥。
2. 定期保养在正常情况下,在每次测量之前都应该将仪器的各部件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反射率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反射率仪是一种精密仪器,用于测量表面反射率的特性和质量。
在使用反射率仪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以避免仪器的损坏或人员的伤害。
本文将介绍反射率仪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1.在使用反射率仪前,请认真阅读反射率仪的使用说明书,理解反射率仪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
2.在反射率仪的使用过程中,请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保证人员安全。
3.在使用反射率仪前,请仔细检查反射率仪的各个部位是否完好,如反射率仪外壳、光源、光电池等,如有发现问题,请及时更换或维修。
4.反射率仪使用过程中,禁止在仪器周围摆放杂物或放置易燃物品,以免引发火灾事故。
5.反射率仪使用时,请注意保持仪器周围环境的清洁,防止灰尘等杂物进入仪器内部,影响仪器的正常工作。
6.在进行反射率测量时,请保持仪器与被测物体的距离和方向稳定,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7.在反射率测量后,请将反射率仪的光源和光电池关闭,并拔掉反射率仪的电源插头,以避免电击等安全事故。
8.在反射率仪使用完毕后,应按照反射率仪的保养规程进行保养,并存放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地方。
保养规程1.在反射率仪使用前,请仔细查看反射率仪的清洗和维护方法,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
2.反射率仪使用完毕后,应使用干净的软布或纸巾将仪器表面进行清洁,防止残留物或灰尘进入仪器内部。
3.定期检查反射率仪的电线和连接处是否松动或导致断电,如有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4.反射率仪通常需要校准,以保证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请按照反射率仪的校准方法进行校准,尽可能减少误差和偏差。
5.每隔一段固定时间,推荐对反射率仪进行全面检查,如校准、电线和连接处检查、光源和光电池等部位的检查。
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维修。
6.在对反射率仪进行维护和维修时,请阅读反射率仪维护手册,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禁止自行拆卸仪器的任何部件或使用非原厂配件。
电导率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版本状态:A/0 编号:
编制:审核: 批准:执行日期:年月日1
电导率仪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使电导率仪在检定期间内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仪器设备两次检定期间,对该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以验证设备是否保持校准时的状态,特制定本指导书。
2.操作规程
2.1外观
仪器表面应光洁平整,色泽均匀。
仪器各功能按键应能正常工作,各紧固件无松动,显示应清晰完整。
仪器铭牌应标明其制造厂名、商标、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以及出厂日期、名牌应清晰。
电极应无破损,无污染物。
2.2仪器示值误差
在仪器正常工作条件下,使用标准溶液校准仪器,选用一种标准溶液作为待测液,重复校准和测量操作三次,取平均值作为仪器示值K
仪器
̅̅̅̅̅̅̅,
此示值与该溶液在测量温度下的标准值之差为仪器示值误差△K
仪器。
△K
仪器=K
仪器
̅̅̅̅̅̅̅−K
标准
2.3仪器示值重复性
仪器用标准溶液校准后,测量一种标准溶液,重复校准和测量操作6次,以单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表示重复性。
电导率仪期间核查规程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1目的为使电导率仪检测功能在检定期间内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仪器设备两次检定期间,对该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以验证设备是否保持校准时的状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范围适用于DDS-307A型电导率仪的期间核查。
3核查项目3.1核查电导率仪的状态标识、仪器外观、仪器示值重复性。
3.2期间核查时可用上述的核查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4职责4.1仪器管理员制定期间核查计划及仪器期间核查操作规程,检测主管负责审批。
4.2仪器使用人员实施检测设备期间核查,做好核查记录。
4.3质量部负责检测设备期间核查的监督与管理、组织相关人员对核查结果评价分析。
4.4文件管理员负责期间核查有关记录和资料的归档保存。
5核查依据电导率仪使用说明书及相关的资料、JJG3765-2007《电导率仪检定规程》。
6核查方法6.1测定条件:室温20±2℃,相对湿度30%—85%;6.2仪器状态标识、仪器外观核查:检查仪器状态标识是否完好,字迹是否清晰;仪器外观是否光洁平整,仪器各功能键是否能正常工作。
6.3仪器示值重复性: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0.0100mol/L,称取0.7456g,在110℃烘干后的优级纯氯化钾,溶液与蒸馏水中(电导率小于1us/cm)于25℃时在容量瓶中稀释至1000ml。
此溶液25℃时的电导率为1413us/cm。
将氯化钾标准溶液注入2支试管中,将试管放入25℃±0.1℃的恒温水浴中,加热30分钟,使管内溶液温度达到25℃。
用其中一支试管中的氯化钾溶液冲洗电极,然后将插入电极于另一支试管测量氯化钾的电导,重复测量6次,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相对标准偏差与仪器满程值的比值即为仪器重复性值。
7评定标准8核查周期在仪器设备两次检定之间,一般每六个月核查一次。
1 编制目的为使检测中心的反射率测定仪正常运行,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进行期间核查,验证该设备是否保持检定/校准时的状态,确保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所有反射率测定仪期间核查。
3 核查内容3.1 工作标准白板3.2 零点漂移3.3 示值稳定性3.4 示值误差3.5 重复性4 核查依据4.1 JJG 512-2002《白度计检定规程》4.2 JJG 453-2002《标准色板检定规程》4.3 C84-II反射率测定仪使用说明书4.4 JJF 1232-2009《反射率测定仪检定规范》5 核查条件5.1 核查的环境条件温度:(23±2)℃,相对湿度:≤80% RH。
5.2 核查设备核查的主要标准器具为一组工作板,由两块组成。
黑色工作板原始反射率不大于1%,白色工作板原始反射率(80±2)%。
6 核查程序6.1 工作标准白板仪器所配备的工作标准白板按照JJG453-2002《标准色板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校准。
6.2 外观检查6.2.1 目视检查工作标准白板,表面应平整、清洁、干燥、不透明、无裂缝、无皱纹等缺陷。
6.2.2 仪器的标识应齐全、电器零部件接触良好,仪器的调节部分无卡滞和松动现象。
6.3 仪器的校准接通反射率测定仪的电源,预热30min。
把探头放在黑色标准板上校零,然后把探头放在白色标准板上校正标准值。
6.4 零点漂移仪器开机预热并校准后,把仪器放置在黑色标准板上,用调零旋钮调至反射率为零。
每隔2min记录一次反射率值,取10min内数字显示最大漂移值,即为仪器的零点漂移。
6.5 示值稳定性仪器开机预热并校准后,把仪器放在标准白板上,调至标准值。
每隔2min记录一次反射率值,取10min内数字显示最大漂移值,即为仪器的示值漂移。
6.6 示值误差6.6.1 用黑色标准板和白色标准板校准仪器后,测量白色工作板,重复测量6次,每次均用黑色标准板和白色标准板校准仪器,取6次反射率值的平均值。
反射率仪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反射率仪结构的检验
一、总则
QRS型反射率仪是为涂料、颜料、油墨等化工行业贯彻执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而研制的专门仪器。
该仪器依据国际标准ISO3906—1980(E)、国家标准GB9270—88、GB5211.17—88进行设计的。
检定周期为一年。
二、技术要求
1、测量范围:0~100
2、测量精度:±1%
3、显示数据与反射光强度成正比
4、工作环境:环境温度:5~35
相对湿度:<80%
5、外观:外表面平整光洁、无变形。
6、各部件应保证完整、无缺损,能正常工作。
三、检测工具
7、目测
四、检测方法
8、目测仪器外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变形。
9、目测该仪器各部件是否完整、无缺损,是否能正常工作。
10、当主机数字显示器亮而测头内灯泡不亮时,应检查
(1)灯泡是否损坏
(2)测头引线是否断开。
11、显示数字出现乱跳现象时,可检查:
(1)是否灯丝发射不稳,可更换灯泡;
(2)6v电源是否稳定。
五、验结果评定
使用中的反射率仪必须符合技术要求即认为合格。
六、附录
检验记录表
反射率仪检验记录表
仪器编号:检定日期:
检验编号:有效日期:
批准:校准:编制:。
1 编制目的
为使检测中心的反射率测定仪正常运行,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进行期间核查,验证该设备是否保持检定/校准时的状态,确保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所有反射率测定仪期间核查。
3 核查内容
3.1 工作标准白板
3.2 零点漂移
3.3 示值稳定性
3.4 示值误差
3.5 重复性
4 核查依据
4.1 JJG 512-2002《白度计检定规程》
4.2 JJG 453-2002《标准色板检定规程》
4.3 C84-II反射率测定仪使用说明书
4.4 JJF 1232-2009《反射率测定仪检定规范》
5 核查条件
5.1 核查的环境条件
温度:(23±2)℃,相对湿度:≤80% RH。
5.2 核查设备
核查的主要标准器具为一组工作板,由两块组成。
黑色工作板原始反射率不大于1%,白色工作板原始反射率(80±2)%。
6 核查程序
6.1 工作标准白板
仪器所配备的工作标准白板按照JJG453-2002《标准色板检定规程》进行计量校准。
6.2 外观检查
6.2.1 目视检查工作标准白板,表面应平整、清洁、干燥、不透明、无裂缝、无皱纹等缺陷。
6.2.2 仪器的标识应齐全、电器零部件接触良好,仪器的调节部分无卡滞和松动现象。
6.3 仪器的校准
接通反射率测定仪的电源,预热30min。
把探头放在黑色标准板上校零,然后把探头放在白色标准板上校正标准值。
6.4 零点漂移
仪器开机预热并校准后,把仪器放置在黑色标准板上,用调零旋钮调至反射率为零。
每隔2min 记录一次反射率值,取10min 内数字显示最大漂移值,即为仪器的零点漂移。
6.5 示值稳定性
仪器开机预热并校准后,把仪器放在标准白板上,调至标准值。
每隔2min 记录一次反射率值,取10min 内数字显示最大漂移值,即为仪器的示值漂移。
6.6 示值误差
6.6.1 用黑色标准板和白色标准板校准仪器后,测量白色工作板,重复测量6次,每次均用黑色标准板和白色标准板校准仪器,取6次反射率值的平均值。
6.6.2 用黑色标准板和白色标准板校准仪器后,测量黑色工作板,重复测量6次,每次均用黑色标准板和白色标准板校准仪器,取6次反射率值的平均值。
6.6.3 反射率测定仪的示值误差表示为任意一块工作板测量平均值与该工作板首次测定值(原始反射率)之差的最大绝对值。
6.7 重复性
用示值误差测量中偏差大的工作板的测量数据计算标准偏差,即为被测量仪器的重复性。
7 结果处理 7.1 计算公式
反射率平均值:∑==6
1
j Xij 61X i
示值误差:△Xi =Xi -Xis 标准偏差:∑-==
6
1
2)(51j i ij X X Si 式中:X i ——第i 块工作板的6次测量平均值
S i ——标准偏差
X is ——第i 块工作板的反射率首次测定值(原始反射率) △X i ——第i 块工作板测得的平均值与其首次测定值之差 i ——工作板序列,1为黑色工作板,2为白色工作板; j=1,2,3,4,5,6为各工作板的反射率值的测量序列。
7.2 对以上检查结果,应填写“反射率仪期间核查记录”(附录A ),并统一归档。
在期间核查过程中若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或评定指标未符合要求(附录B )时,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会同有关人员确认,并组织维修或送检,维修后的仪器经检查或检定达到技术性能后方可投入使用。
8 评定
根据计量性要求评定核查结果,计量性能要求见表1。
表1计量性能要求
9 核查周期
在仪器设备相邻两次检定之间,一般情况下每隔六个月核查一次。
10 相关记录
反射率仪期间核查记录
编制:审核: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