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如民重于天、 民重于君、民为邦本的思想,主要艺术成就: 长于叙事,尤其出色的是描写战争。
重点实词:
1.吾不能早用子。 用:重用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以之为,把(郑国)当作
3.何厌之有? 厌:满足
4.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 既:已经 东:在东边 西:西边的
5.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使…减少 利:使…得利
倒装句:
1.常痛于骨髓。 (介宾短语后置)
2.嘉为先言于秦王。 (介宾短语后置)
3.燕王拜送于庭。 (介宾短语后置)
4.使毕使于前。 (介宾短语后置)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
倒装句:
6.群臣侍殿上者。 (定语后置)
7.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固定结构: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有用来……的办法)
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连词,又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连词,况且
古今异义:
① 行李之往来。 古义:出行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泛指宴客的主人
③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 今义:一般尊称人的妻子
④ 亦去之。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9.夜缒而出 (在晚上,当晚)
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2.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介宾短语后置)
3.何厌之有 (有何厌── 宾语前置)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 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 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 国编写,分为11策,共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 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 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的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