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M.PX3.016.103-TD-LTE路测作业-v5.0.0
- 格式:pptx
- 大小:15.00 MB
- 文档页数:118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操作维护中心(OMC-R)测量报告测试要求TD-LTE digital cell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OMC-Rmeasurement report test specification版本号:1.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3.1定义 (1)3.2缩略语 (2)4测试环境要求 (3)4.1测试网络结构 (3)4.2测试设备 (3)5测量报告数据完整性 (3)5.1验证测量报告文件数的完整性 (3)5.2验证统计测试量上报小区的完整性 (4)5.3验证统计测试量上报子帧的完整性 (4)5.4验证统计测试量上报PRB的完整性 (5)5.5验证UE各项测试量统计的完整性 (5)5.6验证eNB各项测试量统计的完整性 (6)5.7验证测量报告统计数据内容的完整性 (7)5.8验证测量报告周期类型样本数据内容的完整性 (7)5.9验证样本数据事件类型及上报数据完整性 (8)6测量报告数据准确性 (9)6.1验证UE侧测量上报的准确性 (9)6.2验证eNB侧测量上报的准确性 (13)6.3验证统计数据上报的准确性 (14)6.4验证样本文件中系统间邻区测量项的准确性 (24)6.5验证样本文件中系统内邻区测量项的准确性 (25)7测量报告文件准确性 (26)7.1验证测量报告文件生成准确性 (26)7.2验证测量报告文件格式准确性 (26)7.3验证MRO文件采集的准确性 (27)8测量报告采集任务能力 (27)8.1无线测量采集任务的定义 (27)8.2无线测量采集任务的修改 (28)8.3无线测量采集任务的删除 (28)8.4无线测量采集任务的查询 (29)8.5无线测量报告北向接口 (29)9测量报告对网络性能影响 (29)9.1开启测量报告对eNB设备影响 (29)9.2开启测量报告对网络KPI影响 (30)10编制历史 (31)附录测量报告数据完整性测试记录表 (32)前言本标准旨在明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对TD-LTE测量报告的测试要求,并为相关设备的集中采购提供技术参考。
TD-LTE规模技术试验路测终端技术规范(DOC 16页)STT-X-X-X-X TD-LTE规模技术试验- TD-LTE路测终端技术规范(V0.1)TD-SCDMA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专家组TD-LTE工作组目次目次 (ii)前言 (iv)1 范围 (1)2 参考文件 (1)3 缩略语 (5)4 概述 (9)4.1 TD-LTE测试终端技术规范的不同阶段 (10)4.2 TD-LTE测试终端技术规范的用词 (10)4.3 本技术规范和其它标准的关系 (11)4.4 本技术规范和其它测试终端技术规范的关系.. 115 基本要求 (11)5.1 射频技术要求 (11)5.2 物理层技术要求 (11)5.3 MAC/RLC/PDCP层技术要求 (20)5.4 RRC/NAS层技术要求 (23)6 测试功能要求 (27)6.1 参数测量功能 (27)6.2 强制测试功能 (27)6.3 自动测试功能 (28)7 其他要求 (28)7.1 功耗要求 (28)7.2 终端等级要求 (29)7.3 物理接口要求 (29)修订记录 (30)前言本次TD-LTE规模技术试验终端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1.STT-1-4-1 TD-LTE规模技术试验-设备规范-TD-LTE单模数据卡2.STT-1-4-2 TD-LTE规模技术试验-设备规范-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数据卡3.STT-1-4-3 TD-LTE规模技术试验-设备规范-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数字移动终端4.STT-1-4-4 TD-LTE规模技术试验-设备规范-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数字移动终端5.STT-1-4-1 TD-LTE规模技术试验-6城市测试-TD-LTE单模数据卡测试规范6.STT-1-4-2 TD-LTE规模技术试验-6城市测试-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数据卡测试规范7.STT-1-4-3 TD-LTE规模技术试验-6城市测试-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数字移动终端测试规范8.STT-1-4-4 TD-LTE规模技术试验-6城市测试-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数字移动终端测试规范9.STT-2-2-2-1 TD-LTE规模技术试验-MTNet外场测试-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数据卡测试规范10.STT-2-2-2-2 TD-LTE规模技术试验-MTNet外场测试 -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数字移动终端测试规范11.STT-2-2-2-3 TD-LTE规模技术试验-MTNet外场测试- 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数字移动终端测试规范12.STT-2-2-1-1 TD-LTE规模技术试验-MTNet室内测试- 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数据卡测试规范13.STT-2-2-1-2 TD-LTE规模技术试验-MTNet室内测试- 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数字移动终端测试规范14.STT-2-2-1-3 TD-LTE规模技术试验-MTNet室内测试- 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数字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本规范主要规定了TD-LTE工作组规模技术试验阶段对TD-LTE 路测终端的基本功能、基本性能、业务能力、无线指标、路测能力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TD-LTE网络测试分析处理报告中兴通讯TDL项目组2015年3月15日目录一、网络概述 (3)二、测试指标统计 (3)三、问题点分析 (5)3.1覆盖问题分析 (5)3.2干扰问题分析 (17)3.3下载速率问题分析 (30)3.4CSFB问题分析 (33)3.5切换问题分析 (34)三、需要客户推动事宜 (34)四、测试优化总结 (35)一、网络概述LTE现网已开通入网共计532个站点,其中486宏站,46个室分。
通过近期测试,发现现有网络存在一些的问题,比如弱覆盖、越区覆盖等覆盖不合理的情况,以及重叠覆盖和直接导致接入失败等问题,同事还发现2处由非法小区驻留导致的低速率问题,影响网络服务质量。
二、测试指标统计城区网格SINR分布情况(3月11):城区网格PDCP层下载速率分布情况(3月11):城区网格指标统计:三、问题点分析3.1 覆盖问题分析问题1描述:ATU从东向西行驶自该路段时,占用水利局-ZLH-3小区(PCI:257),RSRP约为-86dBm,SINR约为1dB,PDCP层下载速率约为0Mbps。
该路段覆盖不合理,由第四人民医院-ZLH-1小区在该路段覆盖不足所致。
处理建议:1.建议调整第四人民医院-ZLH-1小区下倾角。
优化复测:问题2描述:ATU从南向北行驶自该路段时,占用建筑勘察设计院-ZLH-3小区(PCI:337),RSRP约为-85dBm,SINR约为14dB,PDCP层下载速率约为98Mbps。
该路段覆盖不合理,由建筑勘察设计院-ZLH-3小区在该路段越区覆盖所致。
处理建议:1.建议调整建筑勘察设计院-ZLH-3小区下倾角。
优化复测:问题3描述:ATU从北向南行驶自该路段时,占用党校-ZLH-3小区(PCI:264),RSRP约为-80dBm,SINR约为0dB,PDCP层下载速率约为0Mbps。
该路段覆盖不合理,由党校-ZLH-3小区在该路段越区覆盖所致。
处理建议:1.建议党校-ZLH-3小区下倾角。
TD-LTE规模技术试验路测终端技术规范(DOC 16页)STT-X-X-X-X TD-LTE规模技术试验- TD-LTE路测终端技术规范(V0.1)TD-SCDMA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专家组TD-LTE工作组前言本次TD-LTE规模技术试验终端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1.STT-1-4-1 TD-LTE规模技术试验-设备规范-TD-LTE单模数据卡2.STT-1-4-2 TD-LTE规模技术试验-设备规范-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数据卡3.STT-1-4-3 TD-LTE规模技术试验-设备规范-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数字移动终端4.STT-1-4-4 TD-LTE规模技术试验-设备规范-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数字移动终端5.STT-1-4-1 TD-LTE规模技术试验-6城市测试-TD-LTE单模数据卡测试规范6.STT-1-4-2 TD-LTE规模技术试验-6城市测试-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数据卡测试规范7.STT-1-4-3 TD-LTE规模技术试验-6城市测试-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数字移动终端测试规范8.STT-1-4-4 TD-LTE规模技术试验-6城市测试-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数字移动终端测试规范9.STT-2-2-2-1 TD-LTE规模技术试验-MTNet外场测试-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数据卡测试规范10.STT-2-2-2-2 TD-LTE规模技术试验-MTNet外场测试 -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数字移动终端测试规范11.STT-2-2-2-3 TD-LTE规模技术试验-MTNet外场测试- 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数字移动终端测试规范12.STT-2-2-1-1 TD-LTE规模技术试验-MTNet室内测试- 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数据卡测试规范13.STT-2-2-1-2 TD-LTE规模技术试验-MTNet室内测试- 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数字移动终端测试规范14.STT-2-2-1-3 TD-LTE规模技术试验-MTNet室内测试- TD-LTE/TD-SCDMA/GSM(GPRS)多模单待手持数字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本规范主要规定了TD-LTE工作组规模技术试验阶段对TD-LTE 路测终端的基本功能、基本性能、业务能力、无线指标、路测能力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TD-LTE无线网络(eNode B)勘察作业指导书项目名称文档编号版本号V1.0.0作者史跃文版权所有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本资料及其包含的所有内容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大唐移动)所有,受中国法律及适用之国际公约中有关著作权法律的保护。
未经大唐移动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散布、改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资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违者将被依法追究责任。
文档更新记录日期更新人版本备注2010-04-27 史跃文V1.0.0 创建文档目录1引言 (1)1.1编写目的 (1)1.2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1)1.3文档约定 (1)1.4参考资料 (1)2概述 (1)3勘察规范 (2)3.1勘察人员要求 (2)3.2勘察准备事项 (2)3.3勘察注意事项 (2)3.4测量要求 (3)4勘察内容 (3)4.1勘察设计总流程 (3)4.2初勘 (4)4.3复勘 (6)5初勘要求及注意事项 (9)5.1规划数据获取要求 (9)5.2环境勘察注意事项 (9)5.3站址选择注意事项 (10)5.4特殊场景选站注意事项 (10)6复勘要求及注意事项 (11)6.1机房室内勘察要求及注意事项 (11)6.2天面室外勘察 (12)7勘察资料整理要求及注意事项 (17)7.1单站文件夹介绍、内容及模板 (17)7.2基站基础数据表的整理注意事项 (17)8CAD图纸的绘制 (18)8.1TD系统网络设计CAD绘图规范 (18)8.2图纸内容 (18)8.3图纸信息管理 (20)8.4图纸实例 (20)8.5图纸管理与传递 (20)9辅材作业精度要求 (20)9.1总体要求 (20)9.2室外宏基站作业误差的标定 (21)9.3室内分布作业误差的标定 (22)10附录 (24)10.1附录一大唐移动基站现场勘察记录表 (24)10.2附录二TD-LTE工程现场勘察报告 (24)10.3附录三基站规划勘察设计信息表 (24)10.4附录四TD-LTE规划室外站点基本信息 (24)10.5附录五XX基站硬件配置清单 (24)10.6附录六图纸实例 (24)1 引言1.1 编写目的《TD-LTE无线网络勘测作业指导书》是TD-LTE系统无线网络勘察作业的规范性文档,是针对大唐TD-LTE eNode B产品新建、扩容、改造工程进行现场勘测时的操作指导文件。
目录目录 (1)第一单元:工程认知实验 (1)实验一:核心网系统工程安装 (3)实验二:基站系统工程安装 (16)第二单元:设备硬件观察实验 (59)实验一:EPC设备硬件观察实验 (60)实验二:基站设备硬件观察实验 (67)第三单元:设备配置与开通实验 (74)实验一:TDL-ELAB设备的配置介绍 (74)实验二:EPC设备的开通 (78)实验三:ENB设备的开通 (88)实验四:系统联调 (95)第四单元:网管操作实验 (99)实验一:TDL E-LAB的常用维护操作 (100)实验二:TDL-ELAB设备的在线升级 (103)实验三:TDL-ELAB设备的KPI指标 (107)第五单元:业务体验实验 (111)实验一:用户接入流程实验 (111)实验二:主要业务体验 (115)实验三:切换实验 (116)第六单元:无线信号观测与测量实验 (117)实验一:无线信号观测与测量实验 (118)第七单元:网络优化实验 (121)实验一:网络优化实验 (122)第八单元:开发实践(可选) (125)第一单元:工程认知实验本认知试验包含两部分,分别为核心网系统工程安装及基站系统工程安装。
首先简要介绍核心网系统及基站系统。
1.EPC核心网网络结构EPC (Evolved Packet Core):第四代移动通信(4G)的核心网,其网络结构如下:2.大唐核心网网络结构3.基站系统4.大唐核心网产品组成实验一:核心网系统工程安装一、实验目的1.了解核心网系统产品及相关材料2.了解核心网系统工程安装方式3.了解核心网系统相关接口的连接4.掌握核心网系统相关的工程知识二、实验原理TD-LTE系统的网络结构可分为无线接入网(E-UTRAN )和核心网(EPC)两部分。
无线接入网部分包括用户终端(UE)和基站(eNode B)。
本实验为工程认知实验,主要介绍TD-LTE 无线网络核心网系统网络建设过程中用到的工程材料、工程技术及工程安装等知识。
TD-LTE测试内容和信令解析1.测试内容现阶段通常涉及到的测试按测试模式来分可分为室外测试与室内测试,按测试内容来分通常可分为覆盖测试与业务测试。
由于室外与室内的覆盖测试及业务测试大部分操作都相同,所以本节以室外测试为例,介绍覆盖测试与业务测试的操作流程。
1.1覆盖测试覆盖测试主要是通过CNT测试软件了解记录覆盖区域的信号强度、信号质量、信干噪比(SINR)。
1.1.1覆盖测试操作通常进行覆盖测试时终端处于空闲状态,测试时先按上述文档介绍的内容进行正确的设备连接,开始记录测试文件,然后按既定路线进行路测,记录路线上的信号覆盖情况。
1.1.2覆盖测试关注指标进行覆盖测试时,我们通常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测试路段是哪个小区覆盖;第二,该路段覆盖信号强度如何;第三,该路段覆盖信号质量如何。
首先,从测试软件的LTE Cell Information窗口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主覆盖小区,如下图。
图15 LTE Cell Information窗口正确导入小区信息数据后,我们可以在上图窗口中看到当前服务小区的名称,CellID和PCI,这些参数都能标识当前为终端提供服务的是哪个小区。
更进一步,我们打开测试软件主菜单Presentation->LTE->LTE Server Cell Information窗口可以看到更详细的服务小区信息,如下图。
图16 LTE Server Cell Information窗口确认了主服务小区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该小区在测试路段的覆盖强度,就是参数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在图15和图16的两个窗口中均可以看到这个参数,更直观的方法,则是在MAP窗口通过路测覆盖图显示出来,如下图所示。
图17 RSRP覆盖图现阶段道路覆盖要求RSRP尽量保持在-110dbm以上,为保证业务质量,作为优化的目标,我们尽可能的通过调整,使RSRP尽量保持在-105dbm以上。
对于覆盖路段的信号质量,目前软件不能采样较合适的参数直观显示。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操作维护中心(OMC-R)测量报告测试要求TD-LTE digital cell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OMC-Rmeasurement report test specification版本号:1.0.0╳╳╳╳-╳╳-╳╳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3.1定义 (1)3.2缩略语 (2)4测试环境要求 (3)4.1测试网络结构 (3)4.2测试设备 (3)5测量报告数据完整性 (3)5.1验证测量报告文件数的完整性 (3)5.2验证统计测试量上报小区的完整性 (4)5.3验证统计测试量上报子帧的完整性 (4)5.4验证统计测试量上报PRB的完整性 (5)5.5验证UE各项测试量统计的完整性 (5)5.6验证eNB各项测试量统计的完整性 (6)5.7验证测量报告统计数据内容的完整性 (7)5.8验证测量报告周期类型样本数据内容的完整性 (7)5.9验证样本数据事件类型及上报数据完整性 (8)6测量报告数据准确性 (9)6.1验证UE侧测量上报的准确性 (9)6.2验证eNB侧测量上报的准确性 (13)6.3验证统计数据上报的准确性 (14)6.4验证样本文件中系统间邻区测量项的准确性 (24)6.5验证样本文件中系统内邻区测量项的准确性 (25)7测量报告文件准确性 (26)7.1验证测量报告文件生成准确性 (26)7.2验证测量报告文件格式准确性 (26)7.3验证MRO文件采集的准确性 (27)8测量报告采集任务能力 (27)8.1无线测量采集任务的定义 (27)8.2无线测量采集任务的修改 (28)8.3无线测量采集任务的删除 (28)8.4无线测量采集任务的查询 (29)8.5无线测量报告北向接口 (29)9测量报告对网络性能影响 (29)9.1开启测量报告对eNB设备影响 (29)9.2开启测量报告对网络KPI影响 (30)10编制历史 (31)附录测量报告数据完整性测试记录表 (32)前言本标准旨在明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对TD-LTE测量报告的测试要求,并为相关设备的集中采购提供技术参考。
T D-L T E无线网络主设备功能测试规范—基本功能分册版本号:1.0.0╳╳╳╳-╳╳-╳╳发布╳╳╳╳-╳╳-╳╳实施目录前言 ............................................................................................................................................ V I1.范围 (7)2.规范性引用文件 (7)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8)4.被测对象 (9)4.1.硬件架构 (9)4.2.软件架构 (10)5.测试环境 (10)5.1.测试网络拓扑 (10)5.1.1.网络配置A (10)5.1.2.网络配置B (11)5.1.3.网络配置C (11)5.1.4.网络配置D (11)5.2.被测及配合设备 (12)6.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 (12)6.1.测试工具 (12)6.2.测试方法 (12)6.2.1.测试过程 (12)6.2.2.关键指标统计及分析 (13)6.2.3.测试其他约定 (13)7.基本功能测试内容 (14)7.1.系统配置 (14)7.1.1.系统带宽(20MHz) (14)7.1.2.系统带宽(10MHz) (15)7.1.3.系统带宽(15MHz) (15)7.1.4.帧结构(1,7) (16)7.1.5.帧结构(2,5) (17)7.1.6.帧结构(3,7) (18)7.1.7.PUCCH配置 (19)7.1.8.PDCCH配置 (20)7.1.9.PHICH配置 (21)7.1.10.小区参考信号频移 (21)7.1.11.上行sounding参考信号位置 (22)7.1.12.上行sounding参考信号周期 (23)7.1.13.多小区sounding协调分配 (24)7.1.14.不需要删建小区的系统信息更新 (24)7.2.物理层关键技术 (25)7.2.1.特殊时隙DwPTS的应用 (25)7.2.2.特殊时隙UpPTS的应用 (26)7.2.3.随机接入preamble码格式(format 0) (26)7.2.4.随机接入preamble码格式(format 1) (27)7.2.5.随机接入preamble码格式(format 2) (28)7.2.6.随机接入preamble码格式(format 4) (29)7.2.7.随机接入发送位置 (30)7.2.8.随机接入发送密度 (31)7.2.9.随机接入频移参数 (32)7.2.10.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 (32)7.2.11.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 (33)7.2.12.上行同步 (34)7.2.13.PUSCH跳频 (35)7.2.14.PDSCH资源分配方式 (36)7.3.调度及链路自适应 (37)7.3.1.下行链路自适应 (37)7.3.2.上行链路自适应 (37)7.3.3.CQI/PMI/RI反馈(PUCCH周期反馈) (38)7.3.4.CQI/PMI/RI反馈(PUSCH非周期反馈) (39)7.3.5.ACK/NACK反馈 (40)7.3.6.HARQ算法 (41)7.3.7.上行HARQ进程 (43)7.3.8.下行HARQ进程 (43)7.3.9.HARQ最大进程数 (44)7.3.10.BSR反馈 (45)7.3.11.调度算法 (45)7.3.12.动态调度 (46)7.3.13.上行频率选择性调度 (47)7.3.14.下行频率选择性调度 (48)7.4.RRC连接控制 (48)7.4.1.系统广播消息 (48)7.4.2.RRC连接建立 (49)7.4.3.RRC连接释放 (50)7.4.4.RRC连接重建 (50)7.4.5.无线承载建立与释放 (51)7.4.6.寻呼 (53)7.5.测量 (55)7.5.1.eNB测量 (55)7.5.2.周期性测量(同频) (56)7.5.3.周期性测量(异频) (58)7.5.4.事件性测量(同频) (59)7.5.5.事件性测量(异频) (60)7.5.6.ANR测量 (61)7.5.7.GAP周期 (61)7.5.8.GAP参数设置 (62)7.6.DRX (63)7.6.1.长DRX (63)7.6.2.短DRX (63)7.6.3.Default paging DRX (64)7.6.4.Dedicated paging DRX (65)7.6.5.状态转换定时器设置 (66)7.7.安全及完整性保护 (67)7.7.1.加密/解密 (67)7.7.2.完整性保护 (67)7.8.QoS (68)7.8.1.QCI参数(non-GBR) (68)7.8.2.QCI参数(GBR,QCI=4) (69)7.8.3.QCI参数(GBR,QCI=2) (70)7.8.4.QCI参数(GBR,QCI=3) (71)7.8.5.扩展QCI参数 (71)7.8.6.ARP参数 (72)7.8.7.基于QoS参数的调度 (73)7.8.8.承载组合-1 (74)7.8.9.承载组合-2 (75)7.8.10.QoS区别测试 (75)7.9.移动性管理 (78)7.9.1.系统内小区重选(同频) (78)7.9.2.系统内小区重选(异频) (78)7.9.3.基于X2接口的同频切换 (79)7.9.4.基于X2接口的异频切换 (81)7.9.5.基于S1接口的同频切换 (82)7.9.6.基于S1接口的异频切换 (84)7.9.7.X2接口data forwarding (85)7.9.8.S1接口data forwarding (86)7.9.9.切换判决条件 (87)7.10.功率控制 (88)7.10.1.开环功控 (88)7.10.2.PRACH msg3闭环功控 (89)7.10.3.PUSCH闭环功控 (90)7.10.4.PUCCH闭环功控 (91)7.10.5.Sounding参考信号闭环功控 (92)7.10.6.功率余量Power Headroom反馈 (93)7.10.7.PUCCH周期性功控 (94)7.10.8.功控命令 (95)7.10.9.上行功控性能 (96)7.11.覆盖增强功能 (97)7.11.1.下行功率分配 (97)7.11.2.小区参考信号power boosting (97)7.11.3.下行控制信道功率调整 (98)7.11.4.PDCCH链路自适应 (99)7.11.5.PDSCH功率控制 (100)7.12.无线资源管理 (101)7.12.1.常规上行时隙干扰检测 (101)7.12.2.交叉时隙干扰检测 (101)7.12.3.小区合并 (102)7.12.4.上行宏分集接收 (104)7.12.5.接纳控制 (105)7.12.6.拥塞控制 (108)7.12.7.下行小区间干扰协调 (109)7.12.8.负载均衡 (110)7.13.多天线技术 (116)7.13.1.上行SIMO(2天线) (116)7.13.2.上行SIMO(8天线) (117)7.13.3.上行MU-MIMO(8天线) (118)7.13.4.波束赋形(TM8) (119)7.13.5.多用户TM8自适应 (120)7.13.6.模式间自适应(TM3/8) (121)7.13.7.下行多天线性能测试 (122)7.13.8.多天线容灾能力 (123)7.13.9.扇区化赋形权值的性能 (123)7.13.10.两天线交替发送SRS对TM8性能的影响 (124)7.14.VoLTE承载 (125)7.14.1.VoIP业务成功建立(QCI=1) (125)7.14.2.VoIP业务QCI=1优先级 (126)7.14.3.语音包头压缩算法测试 (128)7.14.4.静态调度 (128)7.14.5.TTI Bundling (131)7.14.6.QCI参数(GBR,QCI=1) (132)7.15.S1/X2接口功能 (133)7.15.1.负载管理 (133)7.15.2.RIM流程 (136)7.15.3.S1接口数量 (136)7.15.4.X2接口数量 (137)7.16.系统性能 (137)7.16.1.U平面时延 (137)7.16.2.C平面时延 (138)7.16.3.状态转换时延 (139)7.16.4.切换时延 (139)7.16.5.随机接入成功率 (140)7.16.6.下行峰值速率 (141)7.16.7.上行峰值速率 (141)7.16.8.频选调度性能 (142)7.16.9.高速场景下系统性能 (143)7.17.载波聚合测试 (143)7.17.1.载波聚合功能测试 (143)7.17.2.载波聚合性能测试 (146)8.SON功能测试 (148)8.1.基站自启动 (148)8.1.1.基站自动建立 (148)8.1.2.基站自测试 (151)8.1.3.OAM通道建立 (154)8.1.4.软件和配置数据管理 (155)8.1.5.资产自动更新 (156)8.1.6.License管理 (157)8.1.7.传输网检测与割接 (158)8.1.8.OMC割接 (161)8.2.PCI自配置自优化 (162)8.2.1.PCI自配置自优化 (162)8.2.2.PCI自配置 (163)8.2.3.PCI自优化 (163)8.2.4.异厂商PCI自优化 (173)8.3.自动邻区关系优化 (175)8.3.1.自动邻区关系优化管理 (175)8.3.2.自动邻区关系优化 (178)8.3.3.自动邻区关系优化策略 (183)9.承载测试用例 (185)9.1.接口测试 (185)9.1.1.以太GE电接口测试 (185)9.1.2.以太GE光接口测试 (185)9.2.传输功能测试 (186)9.2.1.L2功能要求 (186)9.2.2.L3功能要求 (187)9.2.3.QoS功能要求 (189)9.2.4.负荷分担和冗余备份 (192)9.3.操作维护 (194)9.4.安全功能 (195)9.5.同步功能 (196)9.5.1.1PPS+TOD接口功能 (196)9.5.2.1588v2功能 (197)9.5.3.时间参考源优先级设置、告警及倒换功能 (198)9.5.4.同步以太功能 (199)10.编制历史 (200)前言本标准的目的旨在规范TD-SCDMA设备升级支持TD-LTE的基本功能及无线性能补充测试例及测试步骤,为中国移动开展TD-SCDMA设备升级参考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