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生产企业检查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63.63 KB
- 文档页数:2
《饲料生产记录》
1、原料入库记录27、产品留样观察记录
2、原料出库(领用)记录28、药物饲料添加剂接收记录
3、原料质量监控记录29、药物添加剂使用记录
4、合格供应商名录30、添加剂(预混料)使用记录
5、供应商评价记录31、危险品出入库记录
6、生产通知单32、防止交叉污染检查记录
7、生产日报表33、生产车间防止交叉污染记录
8、大料投料口工作记录34、不合格产品评价与处理记录
9、小料投料与复核记录35、产品召回记录
10、称料记录36、客户投诉记录
11、配料记录37、垛位标识卡
12、去铁、去杂记录表38、培训记录
13、粉碎工序记录39、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14、混合工序记录表40、样品登记表
15、制粒生产记录41、检验室废弃物处理记录
16、中控操作记录42、水分检测记录(烘干法)
17、设备维护保养记录43、粗蛋白检测记录(凯氏定氮-滴定法)
18、设备维修记录44、粗脂肪检测记录(索氏提取法)
19、包装作业记录45、粗纤维检测记录(过滤法)
20、生产线上原料结存记录表46、粗灰分检测记录(高温灰化法)
21、成品入库单47、钙检测记录(高锰酸钾法)
22、标签使用记录48、总磷检测记录(分光光度法)
23、现场质量巡查记录49、盐检测记录(银量-滴定法)
24、生产现场巡查详细记录50、气相色谱原始记录
25、产品销售记录51、氨基酸检测原始记录
26、精密仪器使用记录52、高效液相色谱原始记录。
饲料企业原料检验报告模板1. 检验概述本次检验旨在对饲料企业所使用的原料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检验内容包括原料外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微生物检测等项目。
2. 检验对象原料名称批次号产地供应商检验日期-原料A 20210101 国内供应商A 2021-01-01原料B 20210102 国内供应商B 2021-01-02原料C 20210103 国内供应商C 2021-01-033. 检验项目及结果3.1 外观检查在此项检验中,我们对原料的外观进行了细致观察和记录,以便评估其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原料名称批次号颜色外观结果原料A 20210101 黄色均匀颗粒通过原料B 20210102 白色粉末状通过原料C 20210103 棕色大颗粒不合格3.2 化学成分分析在此项检验中,我们对原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以确定其中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原料名称批次号水分(%) 蛋白质(%) 脂肪含量(%) 碎米率(%) 结果原料A 20210101 12% 18% 5% 2% 通过原料B 20210102 10% 16% 6% 3% 通过原料C 20210103 15% 14% 4% 5% 不合格3.3 微生物检测在此项检验中,我们对原料的微生物含量进行了检测,以评估其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原料名称批次号大肠菌群(/g) 霉菌总数(/g) 结果-原料A 20210101 100CFU 50CFU 通过原料B 20210102 150CFU 100CFU 通过原料C 20210103 200CFU 150CFU 不合格4. 结论根据对以上原料的检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原料A和原料B的外观、化学成分和微生物检测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可以投入生产使用。
- 原料C的外观合格,但其化学成分中的水分和蛋白质含量不符合要求,微生物检测中的大肠菌群和霉菌总数也超出了标准范围,不宜投入生产使用。
5. 建议针对不合格的原料C,建议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与供应商沟通,要求其改进原料质量控制,确保提供的原料符合实验要求;2. 鉴于原料C的蛋白质含量超出了标准要求,可选择其他供应商提供质量更好的原料;3. 加强原料进货前的外观和化学成分检查,以及出厂前的微生物检测。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记录表 企业名称
企业负责人联系电话
生产地点与许可证是否相符许可证编号
生产类别(产品)
检查内容及存在问题
场地、设备、人员等
许可条件变化情况
统计上报情况
安全生产(含职业卫生)情况
预混料、配合料、浓缩料企业《饲料
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执行情况
原料查验或检验记录
原料采购记录
(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生产企
业或者供货者名称、联系方式、产
地、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查验
或者检验信息、进货日期、经办人)
生产记录
产品留样观察记录
出厂检验情况
包装与标签情况
上一次受检整改落实情况
以上整改项目限日内整改完毕,将书面整改报告和证明材料报当地饲料行政管理部门,经审核合格后,由当地饲料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现场验收。
企业同意,负责人签名(盖章):检查人员检查部门
检查部门电话检查日期。
第1篇一、前言为确保饲料厂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特组织本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现将排查情况及整改措施报告如下:一、排查范围本次安全隐患排查覆盖饲料厂所有生产车间、仓库、办公区域及附属设施。
二、排查内容1. 设备设施安全(1)电气设备:检查电气线路是否老化、破损,接地是否良好,漏电保护器是否灵敏,配电箱是否合格等。
(2)机械设备: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定期维护保养,传动装置、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安全警示标志是否清晰等。
(3)特种设备:检查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是否定期检验,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
2. 作业环境安全(1)生产车间:检查车间通风、采光、温度、湿度是否符合要求,防尘、防毒措施是否到位。
(2)仓库:检查仓库通风、消防设施、储存物品是否符合规定,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3)办公区域:检查办公区域消防设施、疏散通道是否完好,应急照明是否充足。
3. 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责任制:检查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到位。
(2)安全教育培训:检查安全教育培训是否定期开展,员工是否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3)应急预案:检查应急预案是否完善,应急演练是否定期进行。
三、排查结果1. 设备设施安全(1)电气设备:发现部分电气线路老化、破损,接地不良,漏电保护器灵敏度不足。
(2)机械设备:发现部分机械设备传动装置、防护装置损坏,安全警示标志不清晰。
(3)特种设备:发现部分特种设备未定期检验,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
2. 作业环境安全(1)生产车间:发现车间通风不良,防尘、防毒措施不到位。
(2)仓库:发现仓库消防设施不完善,消防通道不畅通。
(3)办公区域:发现办公区域消防设施不完善,疏散通道不畅通。
3. 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责任制:发现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2)安全教育培训:发现安全教育培训未定期开展,员工安全操作技能掌握不足。
第1篇摘要随着饲料行业的发展,饲料公司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设备日益先进。
然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饲料公司的安全隐患排查是保障生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本文针对饲料公司的安全隐患,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排查措施,以期为饲料公司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一、引言饲料行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饲料公司作为饲料产品生产的主要企业,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排查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饲料公司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可以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产安全。
二、饲料公司安全隐患分析1. 人员安全隐患(1)员工安全意识薄弱:部分员工对安全知识了解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2)操作技能不足:新员工或技能不熟练的员工在操作设备时,容易出现误操作,引发安全事故。
(3)人员流动大:饲料公司员工流动性较大,新员工对生产环境和设备不熟悉,容易引发事故。
2. 设备安全隐患(1)设备老化:部分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存在安全隐患。
(2)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未能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引发事故。
(3)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部分设备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罩、防护栏等。
3. 环境安全隐患(1)生产环境恶劣:饲料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粉尘、噪音、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对员工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2)消防安全隐患:部分饲料公司消防设施不完善,如消防器材不足、消防通道不畅等。
4. 管理安全隐患(1)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饲料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2)安全培训不到位:员工安全培训不到位,导致员工安全意识不强。
(3)监督检查不力: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安全隐患难以发现和整改。
三、饲料公司安全隐患排查措施1. 人员安全隐患排查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饲料排查情况汇报
根据公司要求,我对饲料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就排查情况进行汇报如下:
首先,我对饲料的原料来源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排查。
我们公司所采购的饲料
原料均来自正规渠道,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和认证,不存在劣质原料的情况。
同时,我也对原料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进行了核实,确保了原料的安全可靠。
其次,我对饲料生产过程进行了全面检查。
生产车间的卫生情况良好,生产设
备运行正常,符合相关的生产标准和要求。
同时,生产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了饲料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性。
另外,我还对饲料的质量指标进行了抽检。
经过实验室的检测,饲料的营养成
分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超标或不合格的情况。
同时,我也对已出厂的饲料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表明饲料质量稳定可靠。
最后,我对饲料的储存和运输情况进行了检查。
饲料储存仓库通风干燥,货物
摆放整齐,符合储存要求。
同时,运输车辆和运输过程均符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标准,保证了饲料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不受影响。
综上所述,经过我对饲料的全面排查,公司所使用的饲料质量安全可靠,符合
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同时,我将继续加强对饲料质量的监控和检查,确保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饲料产品。
饲料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样品编号:检验开始时间:年月日样品名称:检验完成时间:年月日检测项目:检测依据:一、菌落总数、霉菌总数以无菌操作称(量)取样品25g(或10g),加入225ml(或90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均质后,做成1∶10样品液。
取1∶10稀释液1ml加入到9ml生理盐水中,混匀,做成1∶100样品均液。
以上法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均液。
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均液,吸取1ml样品均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2个平皿。
同时,分别吸取1ml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及时将15-20ml 冷至46℃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倾注平皿,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凝固后,可在培养基表面倾注冷至46℃的水琼脂培养基4ml, 凝固后翻转平板,置 30±1℃培养小时,计数平板上菌落数(CFU)。
霉菌计算及结果:细菌菌落数(CFU/g,ml):霉菌菌落数(CFU/g,ml):二、大肠菌群测定:按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制备lO0、10-1、10-2、10-3、10-4……稀释液。
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均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乳糖胆盐发酵管,每管接种1ml(接种量超过1ml,则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36±1℃培养24±2h,观察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对于24±2h产气者,用接种环从产气的乳糖胆盐发酵管中分别取培养物一环,分别转种到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36±1℃培养18h~24h,观察菌落形态,并做确证实验。
如果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
注:○+产酸产气;+产酸不产气或有可疑菌落;-不产酸不产气或无可疑菌落;G-b革兰氏阴性杆菌;G+b革兰氏阳性杆菌;G+c革兰氏阳性球菌。
结果:根据证实为总大肠菌群阳性的管数,查MPN检索表,得 MPN/100g(mL)。
电子天平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培养箱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三、产气荚膜梭菌以无菌操作称取样品25g(ml)加入225ml蛋白胨生理盐水稀释液,均质后,做成1∶10稀释液。
饲料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报告1. 检查概述本次安全生产检查是针对某饲料企业的全面检查。
检查旨在发现和整改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2. 检查内容及结果2.1 生产区域在对生产区域进行检查时,发现以下问题及建议:- 未设置可靠的火灾报警器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建议饲料企业增加火灾自动报警器和灭火设备,以保障生产区域的火灾安全。
- 未按规定设置防爆电器和通风设备。
建议饲料企业在易燃易爆场所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并确保通风设备运行正常,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 废气处理设施不完善。
建议饲料企业加强废气的处理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 储料库区域在对储料库区域进行检查时,发现以下问题及建议:- 储物柜未固定牢固,存在倾倒和滑倒的风险。
建议饲料企业加强储物柜的稳固性,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 饲料库存未按规定分类储存,存在混合交叉的风险。
建议饲料企业做好饲料分类管理,杜绝不同种类饲料的混合交叉。
- 饲料库区域缺乏足够的照明设施。
建议饲料企业增加照明设施,确保员工在夜间工作时有足够的光线。
2.3 办公区域在对办公区域进行检查时,发现以下问题及建议:- 部分员工使用违章电器。
建议饲料企业加强电器管理,禁止员工私自使用违章电器,确保用电安全。
- 存放不符合规范的化学品和危险品。
建议饲料企业重新评估和整理办公区域的化学品和危险品,确保其储存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
- 紧急救援设施不全。
建议饲料企业配备紧急救援设施,如急救箱、灭火器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3. 检查总结通过对饲料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整改建议。
饲料企业应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根据本次检查报告提出的建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4. 措施和建议为了确保饲料企业的安全生产,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安装和维护火灾报警器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提高火灾防控能力;- 加强防爆电器的配置,确保易燃易爆场所安全;- 增强废气的处理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储料库区域的稳固性,确保储物柜牢固可靠;- 做好饲料分类管理,避免不同种类饲料的混合交叉;- 增加储料库区域的照明设施,保障员工的工作环境;- 加强电器管理,禁止员工使用违章电器,确保用电安全;- 重新评估和整理办公区域的化学品和危险品,确保其储存和使用符合规定;- 配备紧急救援设施,提供及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表仓储管理B1仓储管理建立原料和产品仓储管理制度(规定库位规划、堆放方式、垛位标识、库房盘点、环境要求、虫鼠防范、库房安全、出入库记录)B2 建立库位规划B3原料出入库记录(原料名称、包装规格、生产日期、供应商简称或代码、入库数量和日期、出库数量和日期、库存数量、保管人)B4产品出入库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或等级、生产日期、入库数量和日期、出库数量和日期、库存数量、保管人)B5不同产品的垛位之间保持相当距离,按照“一垛一卡”的原则对原料实施垛位标识卡(标明原料名称、产地或供应商代码、垛位总量、已用数量、检验状态)管理B6特殊原料管理不合格产品和过期产品隔离存放并有清晰标识B7对维生素、微生物和酶制剂等热敏物质的贮存温度实施监控,填写并保存热敏物质的温度监控记录(设定温度、实际温度、监控时间、记录人)B8 监控中发现实际温度超出设定温度范围的,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置B9按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饲料添加剂贮存间(柜),设立清晰的警示标识,双人双锁管理B10建立长期库存原料质量监控制度(监控方式、监控内容、监控频次、异常情况界定、处置方式、处置权限、监控记录)B11填写并保存长期库存原料监控记录(原料名称、监控内容、异常情况描述、处置方式、处置结果、监控日期、监控人)机构人员C1培训建立人员培训制度和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方式、效果评价、培训记录)C2 每年对员工进行至少2次饲料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填写并保存培训记录C3培训记录(培训对象、内容、师资、日期、地点、考核方式、考核结果)C4建立记录管理制度(记录表单的编制、格式、编号、审批、印发、修订、填写、存档、保存期限)C5 设立技术、生产、质量、采购、销售机构C6人员要求有许可条件要求的企业,技术、生产、质量机构配备专职负责人,学历或职称满足要求C7 技术、生产、质量、采购、销售机构负责人熟悉饲料法规和相关的专业知识C8 检验化验员等特有工种资质满足要求C9 检验化验员具备检验工作操作技能其他J1运输运输车辆清洁J2 罐装车辆做到专车专用生产管理E1 当前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设施完好且满足生产要求E2 有生产工艺设计文件(生产工艺流程图、工艺说明、生产设备清单)E3生产工艺设定如下工艺参数:粉碎工艺设定筛片孔径,混合工艺设定混合时间,制粒工艺设定调质温度、蒸汽压力、环模规格、环模长径比、分级筛筛网孔径,膨化工艺设定调质温度、模板孔径E4 按《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建立了各岗位操作规程和生产记录表单E5 岗位操作工熟悉本岗位操作规程E6 生产记录内容齐全E7 按照“无药物的在先、有药物的在后”原则制定生产计划E8在执行上述生产计划时,对生产线进行清洗,清洗料如回用明确标识并回置于同品种产品中E9 盛放小料及中间品的器具或包装物明确标识,不交叉混用E10现场管理生产设备定期清理E11 生产现场整洁,有防鸟、防鼠措施E12 生产现场原料、中间产品、返工料、清洗料、不合格品等分类存放,清晰标识E13 生产现场存在其它不规范现象E14 配方管理建立配方管理制度(配方设计、审核、批准、更改、传递、使用)E15 配方设计相关人员熟悉饲料法规及限制性规定E16 配料单体现了配方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E17标签管理建立产品标签管理制度(标签设计、审核、保管、使用、销毁)E18 产品标签专库(柜)存放,专人管理E19 抽查产品标签内容符合《饲料标签》标准的规定E20 标签保管员熟悉标签管理程序E21混合机最佳混合时间的实验记录完备(混合机编号、混合物料名称、混合次数、混合时间、检验结果、最佳混合时间、检验日期、检验人)E22按规定进行混合均匀度验证,有验证记录(产品名称、混合机编号、混合时间、检验方法、检验结果、验证结论、检验日期、检验人)E23 设备管理建立生产设备管理制度(采购与验收、档案管理、使用操作、维护保养、备品备件管理、维护保养记录、维修记录)E24建立生产设备档案,关键生产设备档案实行一机一档,关键设备档案包括基本信息表(名称、编号、规格型号、制造厂家、联系方式、安装日期、投入使用日期)、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内容E25制定粉碎机、混合机、制粒机、膨化机、空气压缩机等关键设备操作规程(开机前准备、启动与关闭、操作步骤、关机后整理、日常维护保养),员工执行到位E26建立关键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设备名称、设备编号、保养项目、保养日期、保养人)E27建立关键设备维修记录(设备名称、设备编号、维修部位、故障描述、维修日期、维修人)E28 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通过安全检查E29 计量秤、地磅、压力表等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检定或校验E30 设备维修人员熟悉设备维修情况质量控制F1 实验室布局及仪器设备放置科学合理,各功能间面积满足检验需要F2 当前主要检验仪器设备完好且满足开展检验工作要求F3质量巡查建立现场质量巡查制度(巡查位点、巡查内容、巡查频次、异常情况界定、处置方式、处置权限、巡查记录)F4填写并保存现场质量巡查记录(巡查位点、巡查内容、异常情况描述、处置方式、处置结果、巡查时间、巡查人)F5 出现异常情况能依据相关记录进行追溯F6依标生产生产产品所执行企业标准在备案有效期内,生产产品所执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效F7 企业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实施出厂检验F8产品检验记录(产品名称或编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过程、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检验人)F9 保存2年以内的产品出厂检验记录和主成分指标检验记录F10留样管理每周按规定抽取至少5个批次的产品进行主成分检验:(一)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两种以上维生素;(二)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两种以上微量元素;(三)复合预混合饲料:两种以上维生素和两种以上微量元素;(四)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粗蛋白质、粗灰分、钙、总磷F11建立产品留样观察制度(留样数量、留样标识、贮存环境、观察内容、观察频次、异常情况界定、处置方式、处置权限、到期样品处理、留样观察记录)F12保存产品留样观察记录(产品名称或代号、生产日期或批号、保质截止日期、观察内容、异常情况描述、处置方式、处置结果、观察日期、观察人)F13 留样观察室满足样品存放的需要,留样保存时间超过产品保质期1个月F14 如果留样观察产品出现异常,能追溯和进行有效处置F15不合格品管理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不合格品界定、标识及贮存、处置方式、处置权限、处置记录)F16填写并保存不合格品处置记录(不合格品的名称、数量、不合格原因、处置方式、处置结果、处置日期、处置人)F17 不合格品能进行追溯和处置F18建立检验管理制度(人员资质与职责、样品抽取与检验、检验结果判定、检验报告编制与审核、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签发)。
饲料厂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表摘要:1.饲料厂职业健康检查的背景和重要性2.饲料厂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表的内容和结构3.如何填写和保存饲料厂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表4.饲料厂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表的意义和作用正文:一、饲料厂职业健康检查的背景和重要性饲料厂作为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环境可能存在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如粉尘、化学物质等。
为了保障饲料厂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饲料厂必须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二、饲料厂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表的内容和结构饲料厂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员工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入职时间等。
2.健康检查项目:根据员工的工种和岗位特点,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如内科、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
3.健康检查结果:记录员工在检查时的各项指标结果。
4.检查结论:根据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员工的健康状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5.检查日期和检查人员签名:记录检查时间和检查人员信息,以确保检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如何填写和保存饲料厂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表1.填写要求:在填写健康检查记录表时,应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对于异常结果,应详细记录并及时向员工反馈。
2.保存要求:饲料厂应将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表归档保存,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同时,应加强对员工健康档案的保密管理,保护员工隐私。
四、饲料厂职业健康检查记录表的意义和作用1.保障员工健康:通过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健康风险,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2.预防职业病发生:职业健康检查有助于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职业病的进一步发展。
3.遵守法律法规:我国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履行这些法定义务,有助于企业规避法律风险。
4.提升企业形象:关注员工健康,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