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作文写作指导
- 格式:pdf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13
思维导图写作文:《西游记读后感》的写作主题——思维导图拆解——一、引言1. 介绍读《西游记》的背景;2. 表达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二、故事情节和寓意1. 简要介绍《西游记》的故事情节;2. 分析书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如忠诚、勇气、团结等。
三、人物形象和描写手法1. 分析书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2. 探讨作者运用的描写手法,如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容词等。
四、阅读体会和收获1. 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和体会;2. 总结从《西游记》中所得到的启示和收获,如勇敢面对困难、珍惜友情等。
五、结语1. 总结全文,再次表达对《西游记》的喜爱之情;2.鼓励读者去阅读这本好书,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启示。
——例文分享——《西游记》读后感大家好,我是一名小学生。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那就是《西游记》。
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西游记》是一本很长的小说,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四人一起去取经的故事。
他们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和危险,但是他们相互帮助,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最终成功地取得了真经。
这本书不仅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情节,还有很多深刻的寓意。
比如说,孙悟空为了保护唐僧而不惜与天庭作对,他的忠诚和勇气让人感动;猪八戒虽然贪吃懒惰,但是他在关键时刻也能够挺身而出,为师父和同伴们做出贡献;沙僧则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是他的实力却不容小觑。
这些角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特点,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此外,我还很喜欢这本书中的描写手法。
作者吴承恩运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人物和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神奇的世界之中。
比如说,他用“千里眼”“顺风耳”等形容词来形容孙悟空的神通广大;用“花果山”“水帘洞”等词语来描述妖怪们的居所;用“大雪山”“火焰山”等地名来勾勒出取经路上的艰辛旅程。
总之,《西游记》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
它不仅有趣,而且富有哲理,让人从中受益匪浅。
我相信,只要你认真阅读,你也一定会被它深深地吸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同步作文详解之写作指导、思维导图和病文升格第一单元那一刻,我长大了翻阅影集、日记、成长手册……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时刻、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今年我过生日,妈妈给我切蛋糕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眼角出现了浅浅的皱纹……◇今天爷爷走了很远的路,给我买了一双心爱的球鞋,接过爷爷递来的球鞋,我感觉手上沉甸甸的……◇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在全校开学典礼上发言,我很紧张。
看到同学们鼓励的目光,我又有了信心……这次习作,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不但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题目自拟。
写完后和同学交流,看看有没有把“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
本次习作是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感到自己瞬间长大的事情。
在写作过程中,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一刻”写具体。
记录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
本次习作是要我们写一件感到自己长大了的事情,因此可以直接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也可以用“具体时刻-我长大了”拟题,如《演讲成功了,我长大了》《稳稳地骑好自行车的那一刻,我长大了》;也可以根据所要写的事情带给自己的感受来拟题,如《一件让我感动的事》《这件事真让我后悔》等。
1.认真思考,仔细选材。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一定有许多令你感动或难忘的事情,在写作之前,你可以认真筛选一件使你印象深刻、触及心灵深处的事作为本次写作的素材。
这件事或许让你深受启发,催你奋进;或许让你懂得亲情的珍贵、友情的美好;或许教给你为人处世的方法……2.内容完整,叙述具体。
一方面,在写作时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还要把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另一方面,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从细处着手,表现出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
3.抒发感情,以情动人。
在叙事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情感人,把自己的感情细致地表现出来,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思维导图作文教学方法有哪些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思维导图作文教学方法,希望大家喜欢!思维导图作文教学方法一、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导图软件,实际上接近于一块画板,学生可以在电子画板上随手涂鸦,记录自己的想法。
有些人会认为,那不就是让学生在图纸上打草稿、写提纲吗? 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呢? 思维导图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发挥联想,这种方法没有特殊的格式,学生在画思维导图时,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记录下联想的关键词。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写《我的妈妈》,如果学生用打草稿的方式去写作文,学生可能根本就想不出来有哪些题材可以写自己的妈妈。
而如果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学生就可以以“妈妈”这个词展开联想。
比如学生记录下妈妈这个词后,联想到的是笑脸,妈妈有一张爱笑的脸; 联想到一个苹果,因妈妈喜欢吃苹果; 联想姨妈,因为妈妈有一个妹妹等。
学生只需要尽情联想,然后用一个关键词或者一个表情符号记录自己的联想。
等到学生联想完毕以后,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记录下这么多的素材。
如果教师长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会变得越来越丰富。
思维导图作文教学方法二、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拥有了足够的写作素材以后,就要学会组织素材。
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写作文时,会发现很多学生不会整理素材。
他们写作文时,有时一会儿正述着写文章、一会儿倒述着写文章、一会儿用第一人称写文章、一会儿用第三人称写文章。
学生自己觉得自己写了很多的东西,应该会得到好评,而实际上读者却觉得这文章写得素材混乱、没有重点。
教师要在学生找到写作素材以后,引导学生用逻辑思维整理素材,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把事物表达得准确明晰。
以教师引导学生写《我的妈妈》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优秀的作文范文。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总———分———总”的结构描写自己的妈妈,学生如果用这种写作方式描写妈妈,可以一开始简要描写自己妈妈的长相、作风、性格等,然后列举一件事例说明妈妈的性格特征,最后简要强调妈妈的性格特征,使文章结构前后呼应。
写作中的思维导图和大纲技巧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的艺术,而思维导图和大纲则是写作过程中的重要工具。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绪、梳理逻辑、提高写作效率。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和大纲的技巧和经验。
一、思维导图的运用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中心主题为核心,通过分支结构展开的图形工具。
它能够将复杂的观点和想法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收集和整理素材。
在写作之前,我们可以把脑海中的各种想法和关键词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要点,避免遗漏重要内容。
其次,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构建逻辑框架。
在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下,我们可以创建各个分支,每个分支代表一个主要观点或论据。
通过不断扩展和细化分支,我们可以形成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有条理。
最后,思维导图还可以用于扩展思维和创造新的观点。
当我们在思维导图中展开分支时,我们可以不断地联想和衍生出新的想法和观点。
这种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助于我们在写作中提供更多的创新和深度。
二、大纲的运用大纲是一种有序的文本结构,用来组织和安排文章的内容。
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脉络。
首先,大纲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文章的主题和目标。
在大纲中,我们可以明确地写下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要传达的信息。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方向,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偏离主题。
其次,大纲可以帮助我们组织和安排文章的段落和内容。
在大纲中,我们可以列出各个段落的主题和要点,并确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控制文章的结构和层次,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有序。
最后,大纲还可以帮助我们检查文章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通过查看大纲,我们可以快速地检查文章是否缺少重要内容,是否存在逻辑漏洞等问题。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及时地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文章的质量。
总结起来,思维导图和大纲是写作过程中非常实用的工具。
思维导图写作文的要点
1. 引出话题: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写作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构思文章,提高写作效率。
2. 思维导图的优势: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理解和组织文章结构,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细节,更好地发现文章的重点,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思想。
3. 使用思维导图写作文的步骤:首先,明确文章的主题;其次,把文章的主题分解成几个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画出思维导图;最后,根据思维导图构思文章结构,写出文章。
4. 总结: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写作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构思文章,提高写作效率。
使用思维导图写作文的步骤是:明确文章的主题,把文章的主题分解成几个关键词,根据关键词画出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构思文章结构,写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