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宋代文学总结 适合考南京师范大学
- 格式:pdf
- 大小:363.80 KB
- 文档页数:10
2018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写在前面的话】考研是一场修行。
从备考到最终录取这将近一年的时间,不仅是知识上的提升,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成长。
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你经历的开心或者痛苦等种种情绪都是对你的磨练,可能这个过程会从最开始的信心满满到受挫后的怀疑自己,一蹶不振,再到考前的焦虑情绪。
但当你结束之后,站在风平浪静回望当时的兵荒马乱,你会发现自己终于走过来了。
那是一种由衷的喜悦。
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终于在这个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春日,我以初试第二,复试第二的成绩被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录取。
虽然我本科就是南师大的,但能够在母校再学习三年依然让我感到很开心~所以在这里把这一年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或多或少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考研科普】1.考研概念。
是指研究生招生的统考,与“保研”相区别。
那么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有一丝保研的希望,哪怕很渺茫,也千万不要放弃。
不同的学校保研政策不同,就南师大的保研政策来说,完全有可能在保研考试时候争取到保研资格。
如果说保研是百米冲刺,那么考研就是马拉松,战线拉得很长,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力,这个过程会很痛苦,而且保研是一定会有学上的,而考研很有可能会在一番努力之后没有结果。
2.考研时间。
考研的时间一般是在12月或者1月吧,我们18届是在2017年12月23日和24日,反正差不多是在这个时候。
成绩一般是在2月份出,大部分学校3月底复试,南师是在3月底,34所自主划线学校可能稍早一点。
3.报考学校。
考研只可以报考一个学校的一个专业,如果没能进入目标院校复试,可以之后考虑调剂。
虽然调剂有捡漏的情况,但大多数还是调不到好学校的,所以为了能进入最心仪学校的复试,选学校很重要。
这里要关注的有两点,一个是招生简章,一个是报录比。
招生简章主要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专业、考试科目以及参考书,报录比是指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比如南师大古代文学18年招34个,其中保研有15个,所以统考有19个名额,而报考这个专业的有560多,报录比算下来将近30:1。
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2020-2023)2020年专业一610:文学基础1、论述屈原《离骚》的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
(20分)2、论述以韩愈为首的古文运动的基本内容。
(15分)3、论述《红楼梦》的“诗体”小说性质。
(15分)4、结合两篇小说,谈谈鲁迅“立人”思想。
(15分)5、结合具体作家,谈谈改革开放以后外国文学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15分)6、恩格斯说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谈谈《神曲》中所体现的但丁思想的矛盾性。
(15分)7、谈谈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系列。
(20分)8、为什么说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9、论述文学意境的特征。
(20分)专业二805: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一、给下面这段文字加上标点(20 分)呜呼是为醉乡也欤古之人不余欺也吾尝闻夫刘伶阮籍之徒矣当是时神州陆沉中原鼎沸而天下之人放纵恣肆淋漓颠倒相率入醉乡不已而以吾所见其间未尝有可乐者或以为可以解忧云尔夫忧之可以解者非真忧也夫果有其忧焉抑亦不必解也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然则入醉乡者皆无有忧也(戴明世《醉乡记》)二、阅读诗歌,完成下题(50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己长,我土日己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找出诗中运用了何典故?用该典故的作用为何?(5分)2、分析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45分)三、刘大槲《游万柳堂记》(80分)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上木之工,而无所爱惜。
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
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
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
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
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日“万柳之堂”。
中国古代文学(二)_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竹林七贤”的有参考答案:阮元瑜_刘公幹2.下列作品属于曹操的有参考答案:《薤露行》(惟汉廿二世)_《让县自明本志令》_《蒿里行》“关东有义士”3.“北地三才”指的是哪三位文人?参考答案:温子昇邢邵魏收4.王褒《赠周处士》中有“犹持汉节使,尚服楚臣冠”一句,请问化用了哪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参考答案:苏武钟仪5.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曾说自己“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这两件“甚不可”的事情分别是参考答案:厌恶名教直言不讳6.曹丕《燕歌行》是我们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其中有以下两句“慊慊思归恋故乡”、“贱妾茕茕守空房”,这里的两个叠字分别读作参考答案:qìan qióng7.“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潘岳《悼亡》其一)其中“僶俛”二字的读音是参考答案:mǐn miǎn8.被称为“长篇之极轨”的大赋是————参考答案:二京赋##%_YZPRLFH_%##张衡《二京赋》##%_YZPRLFH_%##《二京赋》9.建安是一个“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年代,以下哪篇诗歌表现了当时人民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社会现实?参考答案:王粲《七哀诗》其一10.《赠白马王彪》是曹植的名作,曹植在前面的序文中交代了创作缘起,序文开头写道“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曹植、曹彰、曹彪他们适逢的节气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参考答案:立秋11.曹植《七哀》诗云:“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表现了独守空闺的妻子对“宕子”的深切怀念,这里的“宕子”指的是下列哪一类型的人物?参考答案:客居外乡的游子12.曹丕在哪一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建安七子”的概念?参考答案:《典论·论文》13.李白诗歌中说道“解道澄江静如练”化用的是谁的句子参考答案:谢朓14.西曲歌的产生地域是参考答案:荆郢樊邓之间15.王褒的“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是化用了哪句诗句?参考答案:陇头流水,鸣声幽咽。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及文学迁论写作答题技巧:Jane012的英语跟政治考研经验都说的比较详细了,在此不再重述。
本人只针对专业课复习谈一下自己的经验。
如果看帖的同学还在大一大二,那么多看一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决不是什么坏事儿,一来可以对的起父母为咱们交的学费;二来可以提升自己的内涵与思想境界;三来可以充实自己的人生,不至于让青春从指间悄悄的滑走,不至于等到回忆往事之时而追悔莫及。
说实话,南师古代文学初试刚改成中外文学基础时的前两年试题非常简单,我当时看到他们的试卷时就想这样的试题我根本不用复习就可以直接进入考场考试。
可从09年开始, 也即我们所遇到的这次考试,已开始不仅仅局限于概述部分(概述当然还要重点看),我记得有一道题是让论述卡夫卡的作品中都有哪些思想,并结合作品具体进行分析,还有一道30分的大题是让我们谈一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
这样的题不看作品是很难拿高分的。
所以我认为准备考南师而时间又很充裕的大一大二的学生最好先多看点儿书,打下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样即使到大四上学期9月份开始复习专业课也不迟。
对于在大三的学生来说,时间已经不多了,回归教材才是关键。
如果还没买到教材,可以到“孔夫子旧书”网上免费注册一个账号,在此网上买书时先看一下那些店所开的时间、它的信誉度,时间越久的越好。
从现在开始起进行专业课复习,最好复习四遍。
第一遍要仔细的看,因为今年南师的名词解释出的很偏,所以不要大意,看时花的时间要长一点。
第二、三遍就要反复的记忆。
第四遍就是快要进入考场的前两个星期再查漏补缺,在头脑中回忆知识点,看哪个还没记住。
具体每一轮复习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复习时要自己列一个框架,比如《外国文学史》可以分成几个段,从古希腊罗马文学到二十世纪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可分成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十八世纪的启蒙文学、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到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每一个时段的每一个国家主要代表文学类型(比如十八世纪英国是“小说的兴起”)、文学成就、作家、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宋代文学概况一、宋代社会的特点960-1279年,共319年,其中以1127年为界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
(1)对外关系特别软弱;(2)内部政权特别稳定;(3)文官制度相当成熟;(4)城市经济相当发达。
二、宋代文学的特点:(1)主题上充满了沉甸甸的政治关怀与道德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悲凉情绪;(2)讲究理趣,好发议论;(3)讲究格律技巧以及法度和用典;(4)浪漫主义精神减少了,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张扬,恢宏雄健的气概削弱了,而深入细致的钻研精神则大大增强了。
三、宋代文学的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宋代文学的分期特点:(1)宋诗的成就,风格与唐诗和宋词不同,整体上含蓄、深沉,以文为诗成为基本风气;(2)宋词被称为“一代之文学”,词人与词作众多,风格总体上偏于艳科,特别讲究抒情性与音乐性,并形成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3)宋文在思想内容上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总体风格是平易自然、流畅婉转;(4)俗文学如说话、杂剧、南戏也较有成就。
成就与历史地位:1.散文成就卓越,“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出于宋代,大多数有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优秀的散文家,如王禹偁、范仲淹、李格非、陆游、吕祖谦、朱熹、陈亮等人。
2.宋诗继承唐诗,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3.宋词是中晚唐和五代以来,艺术成就最高的词体发展时期。
宋代文学与唐代文学区别开来的几个特点:1、宋文学缺乏唐代文学特别是盛唐诗歌所表现出的恢宏气象和强烈的时代自豪感。
2、宋文学更追求文化内涵,诗文都喜好用典,如黄山谷认为¡°文从学问中来¡±。
3、就题材内容来说,表现爱国主义题材的明显多于唐代。
4、宋代正统诗文以外的通俗文学有了长足发展和进步,如词、话本、杂剧、院本。
关于宋代文学的几个争论:1.关于宋诗的几个主要观点(1)宋代以来无诗。
代表人物:鲁迅、闻一多。
(2)宋诗是异于唐诗的另一个高峰,或(宋诗亦有可取之处)。
代表人物:钱钟书、缪钺、朱自清等。
2.关于宋代散文的争论:(1)宋散文超越唐代散文论(2)宋代散文差于唐代散文论鲁迅《答杨霁云》书云: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鲁迅书信集》下册699页)。
2003一、閱讀下列評論文章,將其中一個或兩個論點加以深化(50)《長安古意》和駱賓王《帝京篇》、劉希夷《代悲白頭翁》,李嶠《汾陰行》一起,突出地顯示了初唐歌行在改造宮體詩上的努力和所達到的全新境界。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的產生可以說是這一改造運動的頂點。
這首詩體現了永恆的世界與短促的生命的對立,真純的愛情與惆悵的別離的對立,無情和有情的對立。
詩人驚愕地注視著這個神奇的不朽的宇宙,以高度的敏感和多情歌唱著人世間的離愁別緒。
他發源於南朝宮體而大大地超越了宮體,因而也就替盛唐以下無數美麗的抒情詩鋪下了道路。
二、閱讀下列材料,談談你對《長生殿》中李揚愛情的看法。
(50)與主題探討同時,本期學界對應如何評價李、楊愛情以及洪生對此的描寫再度引起爭論。
就持論態度看,也主要表現為肯定和否定兩種意見。
但與五六十年代以否定意見為主不同,本期學界則表現為兩軍對壘的局面。
(一)否定說:與五六十年代僅以“帝妃之間不可能有真摯誠篤的愛情”為由而對李、楊愛情予以否定不同,本期持否定意見者,著眼點則多所變化。
大致而言,有三種看法,即“庸俗情趣”說、“先天不足”說,和“泛情”說。
一、庸俗情趣說1張培恒《洪生年譜·前言》主“庸俗情趣”說:洪昇在刻畫李、楊愛情時,也流露出了明顯庸俗情趣。
對唐明皇與楊貴妃關係中所表現出來的玩弄女性的態度(見《春睡》、《驚變》等),也完全以讚賞的筆調來描繪。
換言之,他是把唐明皇對楊貴妃的這種態度都作為“情’的表示而加以渲染的,這就進一步暴露了他所讚美的“情”的實質。
也正因此,無論是李、楊之情本身,還是對李、楊之情的歌頌,都是封建性的東西。
2董每戡也認為:“李隆基對楊玉環並沒有什麽真摯的愛情,她跟梅妃一樣只作為他泄慾的工具而已……楊玉環對李隆基的愛情也不是為情主義的真摯,只不過愛他是個皇帝,有至高無上的政治權。
”3周明對李、楊之情也不以為然:“明皇對楊妃的愛,說到底,就是對女色的享受和迷戀,《春睡》和《窺浴》兩出表現得最為清楚。
专升本宋代文学知识点总结一、宋代文学的时代背景1.政治背景:宋代从960年到1279年,历经两个朝代,即北宋和南宋。
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比较繁荣的时期,南宋时期则是对外战争和政治压力比较大的时期。
2.社会背景: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商业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逐渐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征。
二、宋代文学的特点1.注重实用性和通俗性:宋代文学非常注重实用性,大多数作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创作的,因此在形式、内容上更加通俗化。
2.以韵文为主:宋代文学以诗歌为主,大量的文学作品都是以韵文形式呈现的,尤其是词和律诗在宋代文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3.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宋代文学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观念都可以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找到源头。
4.注重情感表达:宋代文学对情感的表达非常注重,作品中常常运用丰富的比喻、典故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三、宋代文学的代表作品1.辞赋:辞赋是一种以歌颂社会时事、抒发情感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形式,在宋代文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中,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作品都是代表性的辞赋作品。
2.宋词:宋词是宋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学形式,以其清丽的意境和含蓄的情感而闻名。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都是著名的宋词作品。
3.律诗:律诗是一种格律严谨的诗歌形式,在宋代文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欧阳修的《蝶恋花·春景》等作品都是优秀的律诗代表作。
4.随笔:随笔是一种以散文方式表达个人感悟和见解的文学形式,在宋代文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王安石的《梦溪笔谈》、苏轼的《东坡志林》等都是著名的随笔作品。
四、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1.苏轼:苏轼是宋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不仅在词、辞赋、律诗等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同时在散文和书法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宋代文学的知识点总结一、宋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宋代文学的诞生和发展与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风气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宋代的政治中央集权,士人地位得到提升,文化教育得到重视,社会风尚也更加尚雅。
此时期,书院和科举制度助长了文人的成长,使得文学创作方兴未艾。
同时,宋代农田水利和手工业的发展,对文学创作也起到了相当的推动作用。
二、宋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1.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苏东坡、欧阳修,宋代的王安石、文天祥、陆游、辛弃疾。
这八位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宋词宋代的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其风格优美婉转,以其豪放、清丽、抒情、唯美而成为中国古代诗词的精品。
代表性的作家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3. 元曲宋代的兴盛期为元代,但其发展的源头也离不开宋代。
宋代元曲的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等。
元曲是中国古典戏曲的重要形式,其形式多样,写实的风土民情和抒发情感的情节也是其特点之一。
三、宋代文学的主要特点1. 以理性为文学追求宋代文学注重理性的表达,作品格调高雅,注重思想内容和修辞技巧的运用。
在雅俗之间寻求平衡,以诗词文章表现自身的文化精神追求。
2. 崇尚自然和现实宋代文学崇尚自然的表现形式,注重描写现实生活,以及反映作者心灵的真实感受。
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社会风物,以及人物形象和人生感悟,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3. 爱国情怀宋代文学家们对国家的关注和批评是非常明显的,这一特点在他们的作品中不断得到体现。
从政治制度到社会现象,都成为他们创作的材料,表现了他们对国家兴衰命运的关切和反思。
四、宋代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文学风格和艺术表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文学对元代戏曲、明清小说和清代诗词都有着直接的传承与影响。
五、总结宋代文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时期,其文学形式和创作风格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第一部分:北宋文学第一阶段:宋初(960~1022年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一、宋初的诗:宋初三派:1、白体:是宋初(太祖、太宗、真宗时期)学习白居易诗作而形成的诗风,代表人物有李昉、李至、徐铉、王禹偁、李徽之、郑文宝、田锡、薛居止等。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的近体诗,内容多为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他们只学到了白居易闲适诗中的淡泊悠闲和语言的浅直平易,而没有学到白讽喻诗的反映现实的尖锐深刻和感伤诗的感慨深沉。
*李昉、李至《二李唱和集》王禹偁的诗:早年是白体诗人,写了很多闲适唱和诗。
后期更重视白居易的讽喻诗,自觉学习白居易新乐府诗的创作精神,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的乐府诗(如《对雪》),全面学习白居易、杜甫,超越了白体诗。
有作品集《小畜集》。
写景艺术上造诣深厚(如《村行》)。
2、晚唐体:宋初学习晚唐时期的贾岛、姚合等人的诗歌而形成的诗风流派。
代表人物有九僧和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以及寇准。
九僧继承贾岛、姚合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的中间两联表现其字镂句怵字的苦心孤诣,文字有时颇机警。
隐逸之士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诗歌的表现内容也比九僧的诗充实一些。
寇准喜写山林之思、含思凄婉。
*九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宇昭、怀古3、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是北宋真宗景德年间,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学习李商隐而形成的诗歌流派,形式上用典贴切、对仗工整,格律精审、辞藻繁复,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内容都来自书本,缺少情感,多无病呻吟之作,但是体现出深厚的文学素养,是学者之诗,创造了风雅的气氛。
二、散文与复古思潮:高粱柳范四人,习尚淳古,以振兴文体为己任。
高:高锡梁:梁周翰柳:柳开范:范杲穆修刊刻韩、柳文集。
姚铉编选《唐文粹》。
1、柳开:(名肩愈,字绍元)把道统与文统合为一谈,有积极意义。
历代文学总结作品分析:1、将进酒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非鑱刻能学,又非率尔可到。
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行路难【名称】《行路难》《行路难》为乐府旧题,古辞不存。
【年代】南朝齐【作者】释宝月2、【体裁】杂言古诗此诗由三个层次构成。
首四句为第一层,写游子思妇,两个方面同时着笔,而以秋夜闻雁声贯串。
以孤雁哀鸣写游子思妇,这是古诗中常用的手法。
以下两层分写思妇、游子。
3、望月玉露调杨枫树林登岳阳楼登柳州城楼寄漳泊秦淮相见时难别亦难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白马骗归园田居魏其武安后列传本传是窦婴、田蚡和灌夫三人的合传。
窦婴和田蚡都是汉初权重一时的外戚,灌夫因军功封为将军,他们之间的倾轧斗争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典型事例。
这篇文章通过对他们三人生平和相互斗争的描述,展现了汉初宫廷中的一系列矛盾和当时那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畸形关系,暴露了统治阶级奸诈残暴的丑恶本质。
司马迁曾亲身经历和体验过官场的残酷,所以写得入木三分。
他能把旧戚和新贵之间的矛盾斗争写得如此惊心动魄,淋漓尽致,也充分表现了他对现实政治的强烈批判精神。
翻译:桃侯免相,窦太后数言魏其侯。
宋代文学总结一、名词解释8.白石词:姜夔词,大多数是纪游与咏物之做,在这些作品里偶尔也流露了他对时事的感慨,但更多的是慨叹他身世的飘零和情场的失意。
9.永嘉四灵:指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的四个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翁卷,字灵舒。
他们对于南宋中叶以后的低气压好像并无反感,反而乐得清闲。
他们的创作倾向是“勃然安贫贱,心夷语自秀”。
从这种创作倾向出发,他们选择了晚唐诗人贾岛,姚合的道路,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叟之趣。
特闷认为“以浮声切响,单字只句计工拙”为“风骚之至精”。
因此专工近体,尤其是五律。
中国南宋中叶的诗歌流派,代表南宋后期诗歌创作上的一种倾向。
永嘉四灵指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4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号灵秀)、翁卷(字灵舒)。
因他们同出永嘉学派叶适之门,其字或号中又都带有“灵”字,故称永嘉四灵。
4人中徐照和翁卷是布衣,徐玑和赵师秀做过小官。
他们的诗风承袭晚唐,选择了晚唐诗人贾岛、姚合的道路,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
诗体的特点是:继承了山水诗人、田园诗人的传统,满足于啸傲田园、寄情泉石的闲逸生活。
在艺术上,又能刻意求工,忌用典,尚白描,轻古体而重近体,尤重五律。
甚至要求全诗字数不得超过40字。
在较大程度上纠正了江西派诗人以学问为诗的习气。
10.江湖诗人:江湖诗人得名是因南宋中叶后杭州书商陈起陆续刻了许多同时诗人的集子,合称为《江湖集》而来的。
所谓的江湖诗人,大都是一些落第的文士,由于功名上不得意,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来维持生活。
他们的流品很复杂,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接触面比较狭窄,对政治上不甚关心,只希望在文艺上有所专精,以赢得时人的赏识,近于所谓“狷者”,代表人物如姜夔。
一类是生活接触面比较广,对当时政治形势比较关心,爱好高谈阔论以搏时名,近于所谓狂者。
代表人物如刘克庄,戴复古。
11.诸宫调:诸宫调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唱为主的文艺样式,因为它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所以称为诸宫调。
北宋文学北宋的词:人物作品集艺术特色袁本补充晏殊《珠玉词》多写流连诗酒,歌舞升平;另一部分写离愁别恨。
词风和南唐冯延巳相似。
张先主要书写当时文人诗酒交欢的生活情趣,已较多采用慢词形式。
晏几道《小山词》写男女悲欢离合,对不幸歌女的真挚感情;以伤感的笔调写过去的生活,词风近于李煜欧阳修《六一词》柳永《乐章集》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部分写北宋汴京的繁荣,部分写江湖流落,以及变现狂荡生活浪子作风的作品苏轼秦观带有浓厚的感伤情调,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色,婉转的语调表达感伤的情绪周邦彦《清真词》词句更工丽,音律更严格;多些艳情和羁旅善于通过种种回忆,想象联想等手法,会还吞吐地描摹他所要表达的东西北宋的诗歌:1西昆体2.江西诗派3.苏轼的诗歌梅尧臣“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因事有所激,因物力求风格平淡,状物鲜明,含意深远的诗风,不仅纠正了西昆派错彩镂金内容浅薄无味的做法,而且也适当纠正了追踪韩愈的作者的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偏向。
兴以通”“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注:江西诗派和大晟词人的同时出现,表示当时封建文人的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他们的脱离现实去追求文字之乐的情趣;后者更表现他们醉生梦死,在一座就要爆发的火山顶上寻欢作乐北宋的散文: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主要是欧阳修)欧阳修及梅尧臣的文学革新主张:1.强调文章和和社会习尚的关系:“国之文章,应于风化,风化薄厚,见乎文章”欧阳修代表的诗文革新运动,是由上而下,适应当时的政治运动的要求而产生并为其服务的。
2.欧阳修的诗文革新理论和韩愈是一脉相承的。
在文和道的关系上,和韩愈一样,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认为道是内容,如金玉,文是形式,如金玉发出的光辉,“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
3.欧阳修同时看到,有充分道德修养的人,不一定能文章,而且也不一定需要表现于文章。
道与文虽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不能等同起来。
4.欧阳修反对那种“舍近取远,务高言而鲜实”的文章,反对那种“弃百事而不关于心”的溺于文的态度,使文章和他所关心的百事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道统”观念的束缚。
人物文学主张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袁本补充欧阳修见上详见总结p29-301.政论性散文:《五代史伶官传序》、《朋党论》2.《醉翁亭记》《秋声赋》笔记补充:欧阳修的散文虽然以学习韩愈相标榜,风格实各不相同。
韩愈的文章如波涛汹涌的长江大河,欧阳修的文章如澄澈潋滟的陂塘。
韩文滔滔雄辩,欧文娓娓而谈;韩文沉着痛快,欧文委婉含蓄。
他继承并发展了韩文文从字顺的正确做法,而避免了韩愈尚奇好异的作风。
他叙事简括有法,而议论纡徐有致;章法曲折变化,而语句圆融轻快,略无滞涩窘迫之感。
又注重语气的轻重和声调的和谐。
王安石“文者,务为有补于世用而已矣”“所谓词者,犹器之刻镂、绘画也”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紧密结合政论性散文较多,大都针对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南宋文学南宋的词:人物作品集或名句文学理论及艺术特色李清照《漱玉词》1.别是一家的词论2.生动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3.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齐聚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4.独特的语言特色:a.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就别开生面,风韵天然。
如“绿肥红瘦”“人比黄花瘦”“宠柳娇花”“柳眼梅腮”,都是人工天巧。
另外如《声声慢》14个叠字;b.善于用最平常最简练的生活化的语言精确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多变的情感流程: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载不动,许多愁”5.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
她以女性的身份,真挚大胆地表现对爱情的追求,丰富生动地抒写自我的感情世界,不仅比“男子作闺音”更为真切自然,而且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张元干“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辈难诉”张孝祥“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词学苏轼,部分即景抒怀的作品,意境更近于苏词如{念奴娇}《过洞庭》朱敦儒“我是清郭山水郎,天教分付疏狂”“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但愁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少年时词有流连光景的习气,南渡初期一度唱出苍凉激越的悲歌叶梦得辛弃疾《稼轩词》辛词风格: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1.雄奇扩大的意境的创造2.比兴寄托的手法3.大量运用典故4.对语言的驾驭:不仅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还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
不论经,史,诸子楚辞,以至李杜诗,韩柳文姜夔《白石词》 1.清幽的意境来寄托落寞的心情2.通过暗喻,联想等手法赋予他所吟咏事物的种种动人情态,把咏物和抒情相结合。
3.语言上多单行散句;声律上用坳句拗调,适当纠正向来婉约派词人平熟软媚的作风,给读者一种清新挺拔的感觉姜词的这些艺术成就是适当吸收晚唐诗人与江西诗人的手法,批判地继承婉约派词人成就的结果文天祥《指南录》“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若使无人折狂虏,东南那个是男儿”《正气歌》南宋的诗:人物作品集或名句艺术特色袁本补充陈与义江西诗派后期代表作家尊杜学杜,南渡之前诗歌虽然清新可喜,但是也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冷漠,正是江西诗派的共同倾向。
南渡之后诗风趋向沉郁悲壮,写了不少感怀家国的诗篇。
曾几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元好问:“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自古饥肠出奇策”“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题遗山诗》)金忘前后,元好问写了不少直接反映现实的诗篇。
金亡后,他感叹“家亡国破此身留”,并写了《雁门道中书所见》等诗为人民呼吁。
此外,他的述怀,咏物等诗也多悲愤之作,“白骨男丁尽,黄金甲第高”。
他的写景诗构思奇特,气势开阔,而描绘生动,如“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
他继承了自建安至李白杜甫等人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诗歌以七古,七律的成就最高。
他的诗歌不仅内容丰富,气势豪迈,而且都经过精心的锤炼,但又不见雕琢痕迹,正如郝经所说:“巧缛而不见斧凿,新丽而绝去浮靡”。
在艺术表现上成就也较高。
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受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启发,对建安以来的诗歌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表明了他的文学主张。
他论诗喜爱淳朴自然,反对雕琢华艳。
因此他说陶渊明“一语天然万古新”。
他认为好的诗歌应该是清新豪放,能够表达诗人悲壮的情怀与远大的抱负,不满西昆体及江西诗派,对苏轼黄庭坚的作意好奇,百态争新,也有所讥讽。
元好问的意见针对文坛时弊而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同时,他这种以诗论诗的的形式,对后代影响也很大。
元好问的词取法苏辛,大都是针对国家多难,人民不幸来抒发悲壮胸怀,在金词中成就最高。
《西厢记诸宫调》与《莺莺传》它根本上改变了原作的主题。
以崔张的出走和最终的团圆代替了张生抛弃莺莺的悲剧结局;纠正了原作认为莺莺是尤物和称许张生始乱终弃的行为为“善补过”的封建观点。
作品里描写了崔莺莺,张生为争取自由结合同封建势力的斗争,并且成功地塑造了两组对立的人物形象,因而深刻地表现了新的主题。
在《西厢记诸宫调》里,莺莺已不再是受尽委屈而只能寄哀婉于尺牍诗柬的柔弱人物。
作者着力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爱情的大胆追求。
张生也被改写成有情有义,始终忠实于爱情的正面人物,他和莺莺一起为自由结合而斗争。
老夫人一意阻挠莺莺与张生的自由结合,是典型的封建势力代表,作者把她和郑恒等放在同莺莺相对立的地位加以讽刺和揭露。
对于这两组人物,作者表现了明显的爱憎,从而第一次赋予了崔张故事以鲜明的反抗精神,使故事获得了新的生命。
更可贵的事塑造了红娘和法聪的形象。
红娘热心为崔张奔走,勇敢机智地向老夫人展开斗争。
法聪是个不畏强暴,见义勇为的和尚。
在这些人物形象上表现了作者的进步倾向,并为此后戏曲小说里这类人物的塑造提供了先例。
作品展开了张君瑞闹道场,崔张月下联吟等场面。
增加了张生害相思,莺莺探病,长亭送别,出奔团圆等许多情节,描写崔张争取美满爱情的过程,不仅丰富了故事内容也突出了作品反封建的主题。
《西厢记诸宫调》的艺术成就1.首先是结构的宏伟和情节的曲折变化。
作者把三千字的《莺莺传》扩大为五万字的说唱文学作品。
在用词曲吟唱的同时,间以说白复述情节,使故事脉络分明,情文相生,发挥了说唱文学的特长。
在故事的紧要关头,又故意在山重水尽之时,别出一段烟波。
2.其次,董词最善于叙述,无论是景物点染,气氛酝酿,和人物事件的进展,都能挥洒自如地运用曲词说白加以表现。
而且擅长人物内心的刻画。
3.作者提炼了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也吸收了古典诗词里的句法与词汇,写成朴素而流畅的曲词。
4.缺点主要是清洁不够集中和有的人物性格不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