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Photoshop教学
- 格式:pptx
- 大小:680.53 KB
- 文档页数:35
教学内容:1.Photoshop 的根本操作教学目标:了解 Photoshop 工作界面;了解窗口的大小调整重、难点:工具箱教学过程:一、启动 Photoshop首先确认计算机中已经安装了Photoshop 中文版软件,下面介绍该软件的启动方法。
【案例解析】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教材。
【案例小结】把握软件的正确启动方法是学习软件应用的必要条件。
其他软件的启动方法与Photoshop 的根本一样,只要在【开头】/【程序】菜单中找到安装的软件并单击即可。
二、Photoshop 工作界面下面介绍 Photoshop 工作界面各分区的功能和作用。
【命令简介】在工作区中翻开一幅图像,Photoshop 的工作界面如以以以下图。
Photoshop 界面按其功能可分为标题栏、菜单栏、属性栏、工具箱、状态栏、图像窗口、把握面板和工作区等几局部,下面分别介绍各局部的功能和作用。
1、标题栏位于界面的最上方,显示为蓝色的区域,其左侧显示的是软件图标和名称。
当工作区中的图像窗口显示为最大化状态时,标题栏中还将显示当前编辑文档的名称。
标题栏右侧的按钮,主要用于把握界面的显示大小。
2、菜单栏位于标题栏的下方,包含Photoshop 的各类图像处理命令,共有10 个菜单。
每个菜单下又有假设干个子菜单,选择任意子菜单可以执行相应的命令。
3、属性栏位于菜单栏的下方,显示工具箱中当前选择按钮的参数和选项设置。
在工具箱中选择不同的工具时,属性栏中显示的选项和参数也各不一样。
例如,单击工具箱中的【横排文字】工具后,属性栏中就只显示与文本有关的选项及参数。
在画面中输入文字后,单击【移动】工具来调整文字的位置,属性栏中将更为与【移动】工具有关的选项。
4、工具箱位于界面的左侧,包含各种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工具。
当将鼠标光标放置在工具箱上方的蓝色区域内,按下鼠标左键并拖曳即可移开工具箱的位置。
单击工具箱中最上方的按钮,可以将工具箱转换为单列或双列显示。
信息技术PHOTOSHOP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掌握PHOTOSHOP的基本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3. 学会运用PHOTOSHOP进行简单的图像编辑和处理。
二、教学内容1. PHOTOSHOP软件的介绍和操作界面熟悉2. 基本工具的使用:选择工具、裁剪工具、涂抹工具等3. 图像的编辑:复制、粘贴、删除等4. 图像的处理:调整颜色、大小、旋转等5. 简单实例操作:对图片进行剪辑、修饰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对图像进行精确编辑和处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PHOTOSHOP软件的安装和运行环境。
2. 准备教学图片和实例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经过PHOTOSHOP处理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3. 基本工具使用:讲解并演示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
4. 图像编辑:讲解并演示图像的复制、粘贴、删除等编辑方法。
5. 图像处理:讲解并演示图像的颜色调整、大小调整、旋转等处理方法。
6. 实例操作:给学生发放实例素材,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图片剪辑和修饰。
7. 课堂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的熟悉程度。
2. 评价学生对PHOTOSHOP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评价学生对图像编辑和处理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PHOTOSHOP的其他功能:图层、蒙版、滤镜等。
2.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和创作。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
信息技术PHOTOSHOP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 Photoshop 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掌握图像的基本编辑工具,如裁剪、调整大小、旋转等。
3、学会使用选取工具选取图像的特定区域。
4、熟练掌握图层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5、能够运用绘图工具和文字工具进行简单的创作。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Photoshop 工具的基本操作,如选取工具、移动工具、画笔工具等。
(2)图层的概念和应用,包括图层的新建、复制、合并等操作。
2、难点(1)如何准确地选取图像中的特定区域。
(2)理解图层的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对图像效果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 Photoshop 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操作方法,让学生对软件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各种工具和技巧完成具体的任务,如图片处理、图像合成等。
3、实践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完成给定的练习任务,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一些经过 Photoshop 处理的精美图片,如广告海报、艺术照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Photoshop。
2、软件介绍(10 分钟)(1)打开 Photoshop 软件,介绍其操作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选项栏、面板等。
(2)讲解图像的基本概念,如像素、分辨率、图像格式等。
3、图像基本编辑(15 分钟)(1)演示图像的打开、保存和关闭操作。
(2)讲解图像的裁剪、调整大小、旋转等基本编辑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选取工具(20 分钟)(1)介绍选取工具的种类,如矩形选框工具、椭圆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等。
(2)通过实例演示选取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选取图像中的人物、物体等,并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图层(30 分钟)(1)讲解图层的概念,如图层就像一张张透明的纸,可以在上面进行单独的操作而不影响其他图层。
高中信息技术图片信息的加工-PHOTOSHOP海报制作教案沪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PHOTOSHOP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学会使用PHOTOSHOP进行图片的打开、编辑、保存和输出。
3. 掌握PHOTOSHOP的基本工具,如选择工具、修饰工具、图层操作等。
二、教学内容1. PHOTOSHOP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PHOTOSHOP的基本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3. 图片的打开、编辑、保存和输出。
三、教学重点1. PHOTOSHOP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PHOTOSHOP的基本工具的使用。
3. 图片的打开、编辑、保存和输出。
四、教学难点1. PHOTOSHOP的基本工具的使用。
2. 图片的编辑和输出。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PHOTOSHOP的基本功能、操作界面和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演示法:展示PHOTOSHOP的操作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PHOTOSHOP,制作海报。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示例: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PHOTOSHOP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学生能够使用PHOTOSHOP进行图片的打开、编辑、保存和输出。
3. 学生能够掌握PHOTOSHOP的基本工具,如选择工具、修饰工具、图层操作等。
二、教学内容1. PHOTOSHOP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PHOTOSHOP的基本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3. 图片的打开、编辑、保存和输出。
三、教学重点1. PHOTOSHOP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PHOTOSHOP的基本工具的使用。
3. 图片的打开、编辑、保存和输出。
四、教学难点1. PHOTOSHOP的基本工具的使用。
2. 图片的编辑和输出。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PHOTOSHOP的基本功能、操作界面和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
2. 演示法:展示PHOTOSHOP的操作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PHOTOSHOP,制作海报。
高中photoshop 教学设计高中Photoshop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会Photoshop的基本操作,了解软件界面和各个功能区的作用;2. 掌握基本的图片处理技巧,如调整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等;3. 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滤镜进行图像编辑和修饰;4. 培养学生对图像设计和美学审美能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5.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创意作品。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Photoshop软件界面和基本操作1. 介绍Photoshop软件界面的各个功能区,如工具栏、选项栏、菜单栏、图层面板等;2. 讲解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如新建、打开、保存、关闭文件,以及图层的操作等;3. 演示如何选择和操作不同的工具,如画笔工具、橡皮擦工具、填充工具等;4. 引导学生熟悉各种工具的快捷键,提高操作效率。
第二节:图片处理技巧1. 讲解如何调整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等,使图像更加鲜明和生动;2. 演示如何修饰图片的某一部分,如去除红眼、磨皮、润色等;3. 引导学生练习对图片进行基本的调整和修饰,提高图片处理的熟练度。
第三节:图像编辑与修饰1. 介绍Photoshop中常用的工具,如裁剪工具、修复画笔工具、内容感知充填等;2. 演示如何编辑和修饰图像的特定部分,如添加文字、涂鸦、修复瑕疵等;3. 引导学生进行图像编辑和修饰的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四节:创意作品设计1. 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一些优秀的Photoshop创意作品,了解创意设计的过程和方法;2. 组织学生进行创意作品设计的活动,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3. 对学生的创意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他们分享和交流。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 示例法:通过展示和演示Photoshop的基本操作和图片处理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练习和实践提高技能;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创意作品设计,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案例分析:通过学习和欣赏优秀的创意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信息技术PHOTOSHOP教案信息技术PHOTOSHOP教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将介绍信息技术中的PHOTOSHOP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工具的使用,以及基于PHOTOSHOP的图像编辑和设计技术。
二、课程目标1:理解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掌握PHOTOSHOP软件的界面和操作,熟悉常用工具的使用;3:学会使用PHOTOSHOP进行图像编辑和设计;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观,提高图像处理能力。
三、课程内容1: PHOTOSHOP软件介绍- PHOTOSHOP的概述- PHOTOSHOP的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PHOTOSHOP的版本和系统要求2: PHOTOSHOP界面和操作- PHOTOSHOP的主界面介绍- 工具栏和选项栏的功能和使用- 菜单和快捷键的常用操作- 图层面板和历史记录面板的应用3: PHOTOSHOP工具和功能详解- 画笔工具和橡皮擦工具的使用- 魔术棒工具和套索工具的应用- 文字工具和形状工具的操作技巧- 滤镜和调整图像的功能介绍4:图像编辑和设计技术- 图像调整和修复- 图像合成和蒙版- 图像剪裁和裁剪- 图像滤镜和特效五、课程评价与反馈1: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方式和标准2:课程作业和项目的评价方式和标准3:学生针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六、附件1: PHOTOSHOP教材2:课程作业和案例素材3:相关参考资料和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著作权人的权利和他人的使用限制。
2:商标:指用于区分同类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名称、符号等。
3:专利:指对于新的技术发明、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等专门的技术成果所授予的一种法律保护权。
4:知识产权:指人类在创造精神活动中所产生的独创的和具有独立的经济价值的各种成果所享有的法律权益。
5:数字版权:指在数字环境中保护著作权利,并对著作权利人在数字网络环境下的特殊权利提供保护。
课题: Photoshop综合实例教学时间: 第1周课时:2课时教案序号:1(一)教学目标掌握制作物体运动效果的技巧(二)教材分析重点:滤镜效果与层的运用难点:滤镜效果与层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新建一张长400像素,宽180像素,填上黑色。
2、置入一张汽车的图片,并复制四层。
分别为图层1,图层1副本,图层1副本2,图层副本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选中图层1的汽车,用套索工具将汽车的后半步选中,点菜单选择——羽化,羽化程度20,按DELETE,这时就会出现一辆半身的汽车,而且后半步就是模糊的,虚化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选中图层1副本,实行滤镜——高斯模糊(半径1、5),接着实行风格化——风的效果(选风,方向从右过来),这样第二层完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选中图层1副本2,实行滤镜——模糊——动感模糊(角度负7,距离130),第三层制作完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选中图层1副本3,实行滤镜——模糊——动感模糊(角度负7,距离204)。
第四层完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把这四层分别排列就能得到汽车飞奔的效果。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课题: Photoshop综合实例教学时间: 第2周课时:2课时教案序号:2(一)教学目标掌握抽线图的制作效果的技法(二)教材分析重点:定义图案合成模式难点:定义图案合成模式(三)教学过程最近网上非常流行这种效果,实际上制作这种效果的方法并不复杂。
1、建立图案文件进入photoshop,选择为文件(File)/ 新建(New),参照下图参数建立新文件:按Ctrl +“+”,放大新建的图像到1600%。
如图:选择工具,选取图像上半部分,如图:按下“D”键,将背景色前景色设为默认的黑色白色,然后按alt + 退格键,填充选择区域,如图:按Ctrl + “A”键(将图像全选),选择编辑(Edit)/ 定义图案(Define Pattern),将此图像定义为图案。
2、打开欲处理的图像,填充抽线打开您想制作抽线效果的图像,新建一个层,然后选择编辑(Edit)/ 填充(Fill),参数设置如下图所示,设置完成后确定。
信息技术PHOTOSHOP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应用领域;2. 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技巧;3. 学会使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和设计。
二、教学准备:1. 一台装有Photoshop软件的电脑;2.相关教学PPT和案例;3.学生练习材料和作业。
三、教学过程:1.导入和知识扫盲(10分钟)a. 介绍Photoshop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应用领域,如图像处理、网页设计、插图绘制等;b.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平时在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使用过Photoshop软件?用它来做了什么事情?c.通过展示案例和实际应用,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的动机。
2. Photoshop基础操作(20分钟)a.打开和关闭软件;b.了解工作区和各种面板的功能;c.学习基本的图像修改操作,如裁剪、放缩、旋转等。
3.图像处理技巧(30分钟)a.学习调整图像亮度和对比度的方法;b.学习修复图片的瑕疵和纠正图像色彩的方法;c.学习添加滤镜效果和特殊效果的方法。
4.图像合成和创作(30分钟)b.学习图层蒙版和透明度的调整方法;c.学习使用各种工具绘制、填充和渐变图像。
5.案例实践和作业布置(20分钟)a.提供一些案例和素材供学生进行实践;b.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一次图像处理或设计,展示给其他同学。
四、巩固与拓展:1.学生展示作业成果,互相交流和评价;2.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回顾课程内容,并强调Photoshop软件的实际应用价值;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使用Photoshop软件,拓展自己的技能和创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2.学生完成的作业和实践成果;3.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程度。
六、教学反思:1. 需要提前安装好Photoshop软件,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3. 通过案例和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Photoshop软件的运用方法;4. 在教学结束后鼓励学生继续使用和探索Photoshop软件,以深化学习效果。
《photoshop实例教学》校本课程纲要一、基本项目学校名称:课程名称:《photoshop实例教学》课程类型:知识拓展类开发教师:授课对象:高一、高二学生总课时数:18课时二、课程目标1、课程总目标:在信息技术必修课图像处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在实例的实践过程中熟练photoshop基本操作技能,激发平面艺术设计的兴趣,发挥个人特长爱好,提高解决图像处理方面问题的能力,展示个性,追求创新。
2、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简单设计思路。
(2)熟练photoshop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并能够灵活、合理地加以使用。
●过程与方法:(3)通过具体实例的学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创意,促进个性特长的发挥。
(4)通过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能用photoshop来设计有关图像处理方面的实用作品,为生活、学习服务。
(5)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客观评价,以促进自己创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体验photoshop实例创作的过程,激发对平面设计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的学习态度。
(7)感受photoshop的强大功能,欣赏全面中学生优秀平面作品,主动用photoshop去为本地一些领域的平面设计服务。
三、课程内容实例01:穿梭时空(第01课时)表现技法:通过羽化达到边界朦胧的过渡效果;通过魔棒、套索工具快速建立选区。
包含知识:选框工具组、羽化、图像复制、魔棒、容差、套索工具、选区加减,新建图层、自由变换(缩放)实例02:变色的衣服(第02课时)表现技法:通过磁性套索工具沿着图像轮廓建立选区;通过色相/饱和度改变图像呈现的颜色,达到变色的效果。
包含知识:磁性套索工具、色相/饱和度实例03:书籍效果图(第03课时)(设计封面+ 立体效果设置2课时?)表现技法:通过扭曲和斜切变形、添加阴影图层等技法,让书本有立体的效果包含知识:新建文件、全选命令、多边形套索工具、自由变换(扭曲、斜切)、颜色填充、羽化效果实例04:立体按钮(第04、05课时)表现技法:通过设置渐变颜色的明暗来模拟大自然光线的明暗效果,通过图层叠加,呈现出立体感强烈的凹陷、凸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