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新一代无线图像传输系统,运用了微波无线传输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2
微波无线传输干扰原理----------技术资料V1.02006.08.01微波无线传输干扰原理随着无线技术的日益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应用越来越被各行各业所接受。
微度数字无线图像传输作为一个特殊使用方式也逐渐被广大用户看好。
其安装方便、灵活性强、性价比高等特性使得更多行业的监控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建立被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的连接。
微度无线监控技术已经在现代化交通、运输、水利、航运、铁路、治安、消防、边防检查站、森林防火、公园、景区、厂区、小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将监控点的图像、声音、控制、报警、管理等通过无线方式实时传输至几十公里外的地方。
第1章.地面对微波传播的影响地面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其中包括有两个方面,一是地面的电特性,二是地球表面的物理结构,包括地形起伏、植物和任意尺寸的人造结构等。
地面的电特性可以用三个参量――磁导率、介电系数和电导率来表示,他们对地面波的传播特性有很大的影响。
但在微波视距传播中,天线都是高架的,可以完全忽略地面波成分,地质情况仅影响地面反射波的复合相位。
所以说,相对而言,地面的几何结构的影响则是主要的。
第2章.什么是电波的视线距离由于地球是球形,凸起的地表面会挡住视线。
视线所能到达的最远距离称为视线距离。
视线距离是决定于收发天线的架设高度的。
天线架设越高,视线距离越远,因此在实际通信中,应尽量利用地形、地物把天线适当架高。
由于地面是球形的,当电波传播的距离不同时,其情况也不相同。
我们通常依据接收点离开发散天线的距离分成三个区域,即亮区,阴影区和半阴影区。
第3章.地面反射的影响在视距传播方式中,收发两点之间除有直射波外,还经常存在着经由地面反射或散射后而到达接收点的反射波获散射波。
地表面的菲涅尔区:若天线的架设高度比波长大得多,而且地面又可视为无限大的理想导体时,则地面的影响可以用镜像法来进行分析。
在镜像天线和接收点之间电波传播的主要空间通道,就是一个以这两点为焦点的椭球体,该椭球体与地面相交处形成一个以椭球为边界的地区。
微波图像传输设备远程微波图像传输系统,采用11~13GHz 频段的无线微波来传输远程监控视频信号。
由于选用了较高的频率,而且采用FM 工作方式,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图像十分清晰稳定。
在无遮挡情况下,通常可以传输70公里。
远程微波图像传输系统与无线数字指令收发系统相配套,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图像传输与控制系统网络。
该系统主要适用于以下场合:银行监控联网;邮政储蓄监控和现代化指挥管理; 110报警指挥中心对城市重点场合和部门的治安监控;公安通讯指挥车的重要现场监控;武警和消防武警的作战指挥中心;交通监控及用作电子警察;收费站监控系统;油田及矿山的重要现场监控;重要仓库,码头;森林防火等等。
微波图像传输系统的工作频段主要有三个频段,即L 波段,S 波段和Ku 波段。
三个频段的频率范围为:L 波段1.0-2.0GHz ;S 波段2.2-2.7GHz ;Ku 波段11~13GHz 。
微波图像传输系统工作频率和功率通常由用户根据具体使用场合来确定。
1 系统框图及安装说明图一、系统连接框图如上图所示,CCD 摄像机出来的视频信号经过75-5同轴电缆,送到微波图像传输系统的视频输入端,发射机以调频的方式将图像视频信号调制到相应的频段并放大到一定的功率,通过一根微波电缆,将信号送到天线发射出去;天线一般应架设在制高点上(比如架设在楼顶)。
架设在接收中心的天线收到信号以后,首先经过放大器放大,通过一根75-7的同轴电缆,送入微波接收机,接收机将视频信号解调出来,通过视频线(接收机的视频输出为莲花型插座)送到监视器或其他视频处理设备。
微波图像传输系统发射机的总体尺寸:145×70×25mm2 图像传输系统的调试将微波图像传输系统的发射机和天线按照上图安装好以后,接下来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
通常,微波接收机和图像发射机在出厂时已经配套调试完毕,用户可以不必进行调整。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有必要,用户也可以对图像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参数进行调整。
1 引言随着我国科技的高速发展,4K超高清电视正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
高分辨率、大动态、宽色域、高对比度带来了超乎想象的视听体验,同时也为图像传输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高清图像传输相比,4K图像传输要求更高的传输带宽、更低的传输时延。
传统的卫星传输、微波传输、4G传输等技术都不能很好的满足要求。
5G作为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大带宽、低时延的特点,是4K图像传输理想的方式。
本文通过对比传统广播电视传输方式,针对基于5G通信技术的4K超高清图像传输系统的技术特止信息传输过程中被篡改。
(2)传输能力强具有很好的抗干扰能力,能有效降低地理条件、气候因素对信息传输过程中带来的干扰,使信息传输更高效、更稳定。
(3)传输距离远根据天线架设高度和发射功率的不同,最大传输范围可以轻松达到数公里。
常见的微波图传系统通常使用DVB-T地面电视广播技术,将压缩以视频为核心的系统设计。
该系统最大的特点是,传输的视频不需要经过压缩编码而直接传输,因此端到端传输时延极低,可以低于1ms,是所有图传系统中时延最低的。
WHDI系统主要应用于近距离传输,最大有效传输范围通常小于数百米,在影视拍摄、视频监看等领域应用广泛。
由于采用无压缩直传方案,目前WHDI系统还支持4K视频的实时传输。
2.3 卫星图传系统卫星图传系统是利用卫星通信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媒体工作实践经验,从视频编解码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系统组成原理,多种图传系统优劣对比等多个角度,对5G+4K超高清图传系统做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5G 4K 图像传输 编解码 信道纠错 带宽汇聚44 . 45. 链路,实现视频图像实时传输的系统。
通常由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发射模块、视频服务器、卫星发射小站、卫星通信车、图像接收模块、图像显示终端等多个部分组成,其优点是覆盖面积(区域)大,通信传输距离远,通信频带宽、容量大,但是整个系统较微波图传和WHDI 无线图传系统更为复杂,架设困难,受气象条件影响大,应用不够方便,而且卫星通信链路的租借费用非常昂贵,所以卫星图传系统通常仅在应急通信或者重大活动等少数特殊应用场景中使用。
无线影音传输系统功能与运用<无线影音传输无线影音传输无线影音传输系统的工作频率有:0.9G 1.2G 1.3G 2.4G等,其中0.9G系统的工作频率和GSM(大哥大)系统的频率接近,所以最好不要在城市中使用,1.2G 系统应用最普及,而且穿透障碍物的能力、绕射性能比2.4G系统要好,所以常用于*率发射系统,2.4G~2.4835GHz属于S频段,这个频段也叫ISM(industry science medical)即工业科学医疗频段,属于工业自由辐射频段,不受无线电委员会限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这个工作频段干扰少,图像质量传输效果更好,目前应用越来越普及,缺点是传输距离较近。
无线影音传输系统都要专用的接收机接收才能看到图像和声音,所以保密性能很好,并且不会干扰普通的电视接收。
无线影音传输系统的工作频率一般都在0.9G以上,属于微波段,微波段的无线电波的传输特性一般是直线视距传输,如果中间有遮挡物一般通过漫反射或者绕射进行传输,会大大降低传输距离,所以使用中尽量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遮挡越少越好,如果无法避免遮挡可以通过提高发射机的发射功率的方法进行补偿,但是也是受技术条件限制的。
无线影音传输系统根据发射功率和设备性能有很多品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购:无线影音传输系统的广泛用途:0、无线保安监控系统这是这套模块的最大用途,具有保密性强,耗电省、体积小,外观隐蔽的优点,能用到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发射机和接收机都用交流供电,配合SS2000CA彩色摄像机就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无线监视系统。
如果配合人体检测电路,如雷达入侵传感器、热释电传感器检测人体,当人进入监控区域时启动无线遥控编码电路,发出一个开机指令,开启远方的录像机进行录像,如果多配几个发射头(4个以下)放在不同的房间,就可以在接收端用改变信道的办法来轮流监视多个房间。
1、模型的超视角遥控超小型无线声音图像传输系统可以使高档的遥控模型增加一双明亮的“电子眼”,实现超视角遥控,由于整套装置的体积和功耗非常小,所以能容易地加装到汽车模型或者船模的内部,电源可以和模型的控制电源公用。
超低延时高清便携式无线图像传输系统超低延时高清便携式无线图像传输系统SG-HD153SG-HD153超低延时 H.264 COFDM高清便携式无线图像传输发射机,采用第4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COFDM多载波调制技术,使用高效率的创新型H.264压缩编码方式,在提高编码效率、降低编码时延、算法优化、抗误码率和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完善和改进,能以最低的码率实现最佳的图像压缩效果。
产品特点:●支持高清SDI HDMI 标清CVBS视频格式●嵌入式设计、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按照军规标准规划设计●机身一体化设计,便于携带、可快速部署●支持非视距(NLOS)、高速移动中传输●数字化面板操作和显示,易于使用产品应用方式:该产品可以广泛运用于军队、安防、消防、应急通讯等领域SG-HD153发射机技术参数数字接收机性能介绍:手持数字接收机性能介绍HD-1080P COFDM 户外军规手持式标清图像接收机,体积小、重量轻,采用先进的多载波分集接收技术,支持高速移动和非视距接收,使用标清1080P 7寸显示屏,提供简洁的操控体验和完美图像显示,为工程安装提供快速的参考数据,产品广泛应用于安防、消防、广电、应急通讯等行业.其整体效果图如下:产品特点:●支持COFDM模式的H.264/MPEG2全功能图像解码●支持双天线多载波分集接收●音视频同步传输●标清1080P 7寸显示屏●电池机身一体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技术参数工作频率:300-900MHz解调方式:COFDM工作带宽:2/2.5/4/8MHzUSB:U盘插入式 DVR音频输出接口:选件:可接3.5mm耳机工作电压:DC12V(内置锂电池,可持续工作3小时) 灵敏度:-104dBm/2MHz解码方式:H.264/MPEG-2解密方式:AES射频带宽:2/2.5/4/8MHz工作电压:DC7.5-12V工作电流:≦0.9A@DC7.5-12V压星座调制:QPSK,16QAM,64QAM(可选)QPSK/16QAM/64QAM @ 6/7/8MHz二次谐波:>52dBc载噪比C/N:30dB @ 30dBm输出功率:30dBm可调,步进1dB前向纠错码率:1/2,2/3,3/4,5/6,7/8可选载波模式:2K输入视频信号:1Vp-p@75Ω,PAL/NTSC (自适应)视频解析度:720×576(PAL) 720×480(NTSC)功率平坦度:全频段≤2dB,8MHz内≤0.5dB音视频接口:3.5mm音视频接口视频速率:15Mbps(MAX)工作温度:-25℃~55℃存储温度;-40℃~70℃尺寸:205*202*50mm重量:3kg天线的选择:(1)系统采用可全向天线或多矩阵定向天线接收;(2)采用分集天线接收,使用两根天线接收,可以使用全向天线和定向天线的不同组合,方便工程安装,利用定向天线可以提高增益,扩大传输范围;能够同时输出图像、声音信号。
浅谈SDH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应用与优点分析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sdh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结合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频谱的利用情况,对该系统的特性和优点进行比较分析。
同时,对sdh数字微波传输技术与模拟微波技术的传输性能进行了定量比较,得出sdh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优点是频谱利用率高和传输质量好。
关键词:sdh数字微波传输系统;广播电视信号;频谱利用率;传输质量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sdh数字微波传输系统sdh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由若干个终端站和中间站构成,包括枢纽站、分路站和大量的中继站。
其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从甲地终端站送来的数字信号,经过数字基带信号处理(数字多路复用或数字压缩处理)后,经数字调制,形成数字中频调制信号,信号频率为70 mhz或140 mhz。
将调制信号送入发送设备,进行射频调制,成为微波信号,通过发射天线向微波中继站发送。
微波中继站收到信号后再处理,并向下一站再发送,当传送到收端站时,收端站把微波信号经过混频、中频解调,恢复出数字基带信号,最后经分路还原,恢复成原始的数字信号。
图1 sdh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框图2.sdh数字微波传输系统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模拟广播电视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有效地开发利用数字技术,使得频谱资源得到更有效地释放,是目前发展广播电视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2.1 sdh技术传输广播电视信号的过程用sdh技术传输广播电视信号必须先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数字化处理分为取样、量化、编码等步骤。
sdh的传输速率中34.368mbit/s和139.264mbit/s是最适合电视图像传输的速率,广播电视节目信号是模拟信号,要先经过编码器变换成数字信号压缩后形成139.264mbit/s码率进入到c4容器或者压缩后形成34.368mbit/s进入c3容器并最终形成stm-1,广播电视节目的视频和音频信号存放在sdh的帧结构中的净负荷区域内,sdh设备的45mbit/s和139.264mbit/s接口接图像编码器,2mbit/s接口数据和话音输入设备,转换成sdh形式的广播电视信号通过光纤或者微波发射进行传输,信号传到业务站点后经解码器视网传到用户家中。
无人机短距离图像传输与接收原理及常见问题总序图像传输原理、一、模拟微波传输原理:1.1 系统特点系统容量有限实际使用环境中图像发送端和接收端都处于空中平台中,实时性由于图像发送和接收的实时性要求高,使用体积有限,故而选择的图像压缩和解压缩算法必须高效、易于实现,同时时延小。
高保真图像显示由于接收端需要对图像进行分辨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因而图像压缩算法必须选用高保真的压缩算法。
干扰信道环境使用环境为战时复杂的电磁环境,信道中存在着各种噪声、突发干扰和随机干扰。
1.2 系统方案由于系统容量要求,采用频分体制完成多个信道的同时工作,同时将红外图像压缩后传输以减小每个信道使用带宽。
1.2.1 发送端设计发送端包括三部分:综合基带、发射机和天线。
综合基带是其中的关键部件,完成对图像数据的采集、压缩、编码和交织,完成对状态数据的采集、编码,完成对传送数据的组帧输出及对发射信号的发送控制。
考虑功耗、体积和实际耗费资源,选择一片大规模FPGA完成所有信号处理。
1.2.2 接收端设计接收端包括四部分:接收天线、信号处理机、接收处理组件接收处理组件完成数据的接收、存盘、图像数据提取、解压缩和显示及状态数据的提取和显示。
解压缩采用软件实现,解压缩软件嵌入到指控平台接收端的接收软件中,在接收信号的同时完成压缩图像的解码和实时显示。
1.3 关键技术1.3.1 天线设计由于发送端设备位于导弹上,接收端设备位于飞机上,故而存在收发天线失配问题,设计时接收端天线采用圆极化形式,发送端天线采用一对垂直分布的线极化天线,这样将极化损耗降到最低,有利于接收端的接收。
同时考虑通信时抗干扰问题,发送端天线采用后向天线图形式,为增加抗干扰性,还要求发送端天线具有一定的增益。
图2 为发送天线仿真图。
1.3.2 信源信道联合编解码技术由于红外导引头的图像格式不是标准的视频图像格式,普通的视频图像压缩标准并不适用;红外导引头的图像具有目标形状变化比较快的特点,也不适用帧间压缩方式;同时考虑到弹上应用环境的特殊性,压缩算法必须具有硬件实现简单、体积和功耗小,考虑实际使用环境,其压缩和解压缩算法实现还必须具备实时性强的特点,因此,选用多分辨率重采样图像压缩算法对图像数据进行压缩。
森林防火之微波传输解决方案一、监控系统概述森林火灾是世界性的林业重要灾害之一,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发生,造成森林资源的重大损失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灾害发生具有随机性、短时间内能造成巨大损失的特点。
针对我国森林面积覆盖的实际情况,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完整解决方案,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森林防火救灾监控的管理水平。
由于林区地形条件很复杂,不适用通常的有线传输模式,本方案将采用微波图像传输系统,将远端的实时画面通过微波传到森林防火监控指挥中心,监控中心指挥人员可通过监视器看到林区现场的时实连续画面,一方面不仅减少了护林工作人员的巡山次数,另一方面还可为林区的防火防虫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在森林火灾发生时,通过该系统能第一时间掌握火情,不仅为现场防火指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而且更重要是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将森林火灾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不但保护了国家森林资源也减少了森林火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二、系统设计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应具备六大特点:监控范围大;全天候监控;无线传输;太阳能供电(阴雨天最少保证24小时);避雷接地安全可靠;前端设备工作状态中心监控。
1、监控点的选择,首先摄像机应安装在森林制高点,要求视野宽、无障碍、监控面大,尽量少设监控点,并尽可能使得每个监控点监控覆盖的森林面积最大,如无法回避有死角,可增加监控点。
2、监控点要全天候工作,这就需要选择摄像机时应选用红外敏感型彩色转黑白摄像机;镜头应选用日夜两用型镜头,并且3KM外能看清人物活动;云台要求选用螺杆传动的室外一体化云台,为了减少远距离图像的抖动,摄像机的安装也要确保牢固稳定。
3、由于森林防火监控自身的特点,传输方式不可能采用有线或光缆。
因此应首先考虑无线微波传输方式,无线微波传输方式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图像实时传输、清晰,传输频率可选L波段、S波段、Ku波段,并且可根据传输距离的远近、现场自然条件的不同,其功率的大小可以按要求配制,在遇障碍物阻挡的情况下,可采用微波中继(图像/数据)系统。
微波图像传输系统微波图像传输、无线指令遥控系统在电视监控中应用电视监控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并且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积极的社会效益。
在电视监控工程中,经常遇到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不在同一地区情况,如金融系统的管理支行要监控各个储蓄所网点;公安系统的道路道路监控等。
由于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不在同一地点,因此常用的闭路监控已不适用。
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有:电话线传输;无线传输和光线传输。
电话线传输由于受带宽的限制,图像不能时时;光纤由于造价高、施工难度大,不适用一般工程;无线传输其图像时时,费用底,维护方便被广泛的应用在这一领域。
一、微波图像传输、无线指令遥控系统1、微波图像传输系统:微波图像传输系统利用L波段将图像、声音和报警从监控点传到监控中心,它能传输50公里,图像时时清晰、声音清楚、报警准确;系统功率小(最大1瓦)、传输方向性强;系统体积小、安装简单、维护方便。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系统指标:一、图像发射机:1、传输频率:l波段 1.0ghz---1.8ghzs波段 2.2ghz---2.8ghzku波段10.75ghz---12.75ghz2、射频带宽:b=20mhz3、调制方式:图像—fm,伴音—fm—fm4、调频频偏:△fp-p=16调制方式5、微分增益:3db6、微分相位:3°7、视频输入:1ⅴp-p/75Ω8、音频输入:0.5vp-p1600Ω9、输出阻抗: 50Ω10、功率: 30db-33db11、体积: 150x60x5412、传输视距: ≤50km二、天线1、天线增益: l波段21dbs波段24dbku波段34db2、驻波比: ≤1.53、极化方式: 圆极化线极化4、带宽:20mhz三、滤波放大器1、高频增益: ≥35db和60db2、高频噪声系数比:≤1.5db四、接收机1、接收系统: vs=10uv(rm=50Ω)2、接收调频门限:c/n≤6db3、视频信噪比: s/n>40db4、微分增益: 3db5、微分相位:≤2°6、色度/亮度时延差:≤10us7、音频响应: 25hz--15khz8、接收机输入端:dc+18v9、接收机电压: ac160v--ac240v10、体积: 142x50x272、无线指令遥控系统:无线指令遥控系统是对摄像机、云台、镜头等的远程遥控。
由我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新一代无线图像传输系统,运用了微波无线传输、图像压缩、网络通讯、计算机硬盘录像等技术。
图像压缩技术中运用DSP运算,使得压缩比达到20倍以上,解决了国内图像压缩比低、费用高的难题。
是同类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实用、价廉,易于推广。
用途:
* 高压缩比,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控,不需要清理硬盘,便于重要信息、资料的储存及查找。
适用于:银行、超市、小区、仓库等。
* 对无人值守的恶劣环境,实现远程监控、监视。
适用于:实验室、化工厂、油田等。
* 用于交通道路的综合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城市道路的畅通和社会治安。
适用于:城市交通路口、闹市区等。
* 远程TV图像传输,适用于记者现场采访、暗访等。
* 远程现场教育、会议、采访。
功能:
* 高压缩比图像处理功能,使普通硬盘图像储存容量增加20倍;
* 自动录像跟踪变化图像,屏蔽静止图像功能,大大节省有效图像的占用空间;并极大地提高存储设备利用率;
* 记录的图像可进行编辑、存储、修改、删除、打印等操作;
* 利用微波技术,可以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实现图像远程传输和交换;图像传输无线、有线兼容;
* 便于监控点随意设置,灵活方便。
特点:
技术含量高,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采用无线传输、高压缩比计算机硬盘录像技术,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监控范围大、传输距离远;
高压缩比技术使连续工作时间更长,图像压缩比可达到1/15~1/20;
传输方式机动灵活,安装方便、简单,无需架设线缆,节省人力物力;
监控摄像头可隐蔽安装,不易被发现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