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秋西南大学[0592]《生物多样性及保护》作业复习资料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11
第2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课后作业)[单项选择题]知识点一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1.家犬这一物种类型众多,分为查理士王小猎犬、中国冠毛犬、英国玩赏犬、意大利灵提、马尔济斯犬等等类型,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生态系统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遗传多样性D.种群多样性答案 C解析题干中不同类型的犬都属于家犬这一物种,同一物种不同的类型体现的是遗传多样性,C符合题意;生物多样性中没有种群多样性这一概念,D不符合题意。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种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其直接价值D.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答案 D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而D项中只包括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错误。
3.人们把动物分成有益动物和有害动物的价值观,是以人的需要为中心,片面注重了物种的()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科学研究价值D.潜在价值答案 A解析直接价值主要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改造后的黄河河道岸边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一般略大于它的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指的是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到的潜在调节作用答案 B解析旅游观光的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错误;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正确;人类逐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C错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指的是目前人类尚不太清楚的价值,D错误。
5.全球变暖导致很多地区水稻产量下降,极端干旱地区甚至颗粒无收。
专题19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记载,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干旱少雨,动物没有水喝B.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C.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D.食物不足,饥饿致死【答案】C【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乱砍滥伐导致栖息地的破坏、偷猎、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环境污染等。
【详解】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灭绝,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存环境被破坏与改变,不再适和生物生存,导致野生生物的濒危或面临灭绝,因此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C正确。
【点睛】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2.下列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种器官的是()A.墙藓B.卷柏C.玉米D.雪松【答案】C【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详解】A.墙藓属于苔藓,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A错误。
B.卷柏是卷柏科,卷柏属的土生或石生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但没有花、果实和种子,B错误。
C.玉米属于种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C正确。
D.雪松属于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D错误。
故选C。
3.如图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下列对其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哺乳类动物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丧失B.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丧失C.要禁止非法捕猎野生动物D.外来物种入侵对哺乳类和鸟类无影响,不用考虑这一影响因素【答案】D【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C.绿色开花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根、茎和果实D.生物分类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详解】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A错误。
B.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密切,B错误。
C.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C错误。
D.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功能等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2.“静谧的林边空地,一洼清清的池塘,大自然和谐的一角,生活着多少生灵。
”下列动物与其所属动物类群不相对应的是()A.腔肠动物:水螅、水母等B.节肢动物:虾、蟹等C.环节动物:蚯蚓、蛔虫等D.软体动物:鱿鱼、墨鱼等【答案】C【解析】【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生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详解】A.腔肠动物的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内胚层和外胚层由细胞构成体内有消化腔,中胶层无细胞结构,有口无肛门。
常见物种有水螅、水母等,A不符合题意。
[0592]《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第一次作业[填空题]1.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或叫。
2.恢复生态学采取的主要策略有;;;等4项。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途径有和两种途径。
4.生物性公约又称为公约,是年在(国家)签定的,中国在年加入该公约。
5.世界自然保护组织(其英文缩写为)近期发布了修改过的保护类别,根据灭绝可能性提出了一个包括三个类别的分类系统,其三个类别为;;。
6.生态系统多样性可分为;;三种。
7.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测度常用的主要有以下方法:;;。
8.近交衰退的特征有、或。
9.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威胁主要表现在;;;;;等六个方面。
10.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工作包括:、、、及等等。
参考答案:1.物种区域多样性生态多样性群落物种多样性2.不行动、恢复、重建、替换;3.物种途径群落和生态系统途径4.里约热内卢、1992、巴西、19925.IUCN 极危物种濒危物种易危物种6.α多样性;β多样性;γ多样性7.物种丰富度单位面积物种数目或物种密度特有物种比例8.后代少弱小后代不育9.生境破坏、生境破碎、生境退化和污染、过度开发、外来种的引入、疾病的加速传播10.行政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生态与景观管理系统经营管理系统宣传教育管理系统[论述题]1.论述遗传变异性丧失的影响因素2.举例说明怎么判断有效种群大小?以及影响有效种群大小的因素。
参考答案:1.答:(1)遗传漂变在小种群中,等位基因传递到后代的频率只能简单地依靠偶然性,依赖于交配个体及其后代,此一过程即遗传漂变。
当小种群中某一等位基因频率较低时,其丧失的可能性增加。
(2)近交衰退近亲繁殖使来自双亲的有害基因得以表达,兄弟姐妹间和表亲间,以及雌雄同体种的自体受精都会产生近交衰退,其特征是后代少、弱小或后代不育。
(3)远交衰退远交产生的后代往往体弱或不育,原因是来自不同双亲的染色体和酶系统不亲合,这种情况就叫远交衰退。
不同种间的交配,甚至同种内不同基因型或不同种群的交配,也能造成远交衰退。
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卷含答案(1)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千佛山景色优美使游客流连忘返,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使用价值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D.设立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保护国宝大熊猫的措施,属于就地保护【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A.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正确。
B.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千佛山景色优美使游客流连忘返,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错误。
C.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正确。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设立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保护国宝大熊猫的措施,属于就地保护,是最有效的措施,正确。
故选:B。
【点睛】注意理解和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
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
【详解】“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体现森林对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起到重要调节作用,属于间接使用价值。
故选:B。
[0592]《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第一次作业[填空题]填空题1.自然保护区是指具有代表性的( ),( )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 )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的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的是()、()和()的多样化以及()、()和生态过程变化的惊人的多样性。
3.按不同的分类依据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若按系统与外部环境联系的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若按人类的影响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
4.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环境和()、()、()所组成。
参考答案:1.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自然遗迹2.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生态过程、生态系统内生境、生物群落3.开放系统、封闭系统、隔离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4.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判断题]一分类单元如果没有理由怀疑其最后的个体已经死亡,即可列为野生灭绝。
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对生物多样性最大的威胁是生境丧失,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关键的手段是保护生境。
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随着面积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效果在岛屿上要比连续生境内明显。
参考答案:错误[论述题]名词解释:野野外灭绝遗传多样性外来种遗传漂变参考答案:1.指当一个物种仅有的个体在圈养或者其它人类控制的条件下生存,这个物种就是野外灭绝。
2.是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化。
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种群间或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
3.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殖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定殖)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群,包括能够存活下来并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4.在小种群中,等位基因传递到后代的频率只能简单地依靠偶然性,依赖于交配个体及其后代,此过程即遗传漂变。
[判断题]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直接经济价值、间接经济价值、潜在利用价值。
高考生物《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浙江1月]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多年努力,其数量明显增加。
下列措施对于恢复白头叶猴数量最有效的是()A.分析种间关系,迁出白头叶猴竞争者B.通过监控技术,加强白头叶猴数量监测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白头叶猴栖息地D.对当地民众加强宣传教育,树立保护意识答案:C解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白头叶猴栖息地是恢复白头叶猴数量最有效的措施,C 符合题意。
2.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磨山可供旅游休闲”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包括食用、药用等,大于它的间接价值C.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可能会导致物种的灭绝,使生物多样性丧失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是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答案:B解析: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磨山可供旅游休闲”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正确;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包括食用、药用等,小于它的间接价值,B错误;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会降低生物的多样性,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导致物种的灭绝,使生物多样性丧失,C正确;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D正确。
3.[2024·广东珠海模拟]珠海横琴滨海湿地公园总面积约392公顷,公园建设主要围绕生态修复、鸟类招引等重点项目进行。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鸟类招引可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B.生态修复可使红树林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强C.蓄洪防旱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湿地公园的稳定性越高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答案:A解析:鸟类招引可增加生物种类,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A正确;生态修复可使生物种类增加,使红树林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B错误;蓄洪防旱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错误。
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知识点归纳一、选择题1.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A.遗传(基因)的多样性B.变异的多样性C.环境的多样性D.气候的多样性【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包含三层含义,即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
可见A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以及保护。
2.“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A.一定属于同一个“属”B.基因组成一定相同C.生活环境一定相同D.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详解】A、种是最基本的单位,同种的生物一定都属于同一个“属”,A符合题意。
B、同种的生物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B不符合题意。
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但生活环境不一定相同,C不符合题意。
D、同种生物的个体的形态特征有差异,对环境的能力也不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单位等级。
明确种是最基本的单位。
3.下列生物中,全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A.蜘蛛、乌贼、青蛙B.鲫鱼、家兔、螳螂C.蚂蚁、沙蚕、海豚D.家鸽、壁虎、蛇【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解答即可。
《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知识点汇总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林奈的双名法使得每一种生物都只有一个学名B.分类单位越小,所含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远C.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属、科、种D.松鼠和啄木鸟同属于鸟纲动物【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重要方法,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详解】林奈创立的双名法规定,每种生物只能有一个学名,这个学名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属名+种加词,A正确;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B错误;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C错误;松鼠属于哺乳纲,啄木鸟属于鸟纲,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双命名法、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2.某同学绘制了动物分类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 处填体温恒定B.海豚属于类群②C.蚯蚓属于类群⑤D.④都是完全变态发育【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体内无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详解】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根据体温是否恒定,也可以将动物分成两类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属于变温动物;无脊椎动物体内无脊柱,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动物,身体分节,不同体节有差别,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撑,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足和触角也分节,具有3对足和2对翅,所以会飞行。
1、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1.E. 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2.迁出原地保护3.建立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4.禁止一切形式的采猎和买卖珍稀动、植物2、以下那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1. B. 生物入侵2. D. 环境污染3.生物进化4.森林面积减少3、三峡大坝修建后,人们将坝区的很多物种迁出了原地,这是为了保护( )1. A. 生态系统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环境多样性4.生物数量多样性4、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是1.松树2.榕树3.海带4.肾蕨5、造成野生动物濒危灭绝主要原因是( )1. C. 外来物种入侵2.F. 同种生物的斗争3.生存环境的破坏与改变4.天敌过多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生物之间的相互残杀,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2.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3.对森林乱砍滥伐,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4.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7、将生物进行分类单位的意义是什么?1.认识有益动物,消灭有害动物2.知道生物的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3.便于查找4.揭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多项选择题8、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哪几个?1.潜在利用价值2.伦理价值3.直接经济价值4.间接经济价值9、恢复生态学采取的主要方法有哪些?1.重建2.恢复3.替换4.不行动10、按不同的分类依据生态系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若按系统与外部环境联系的程度划分生态系统分为哪几个?1.封闭系统2.隔离系统3.开放系统4.自然生态系统判断题11、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和更新。
1. A.√2. B.×12、对生物多样性最大的威胁是生境丧失,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关键的手段是保护生境。
1. A.√2. B.×13、生境片断化会导致一个地区原始生境面积减少,同时形成大量边界生境区,以及使分布区向边界的距离大大增加。
(059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2.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3.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4.关键地区(Critical area)5.野外灭绝(Extinction in the wild)6.地区灭绝(Local extinction)7.生态灭绝(Ecological extinction)8.近交衰退和远交衰退(Inbreeding depression & Outbreeding depression)9.生境走廊(Habitat corridors)10.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11.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s management)12.恢复生态学(Restoration ecology)13.边缘效应(Edge effects)14.结集种群(Metapopulation)15.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In situ conservation & Ex situ conservation)16.生境破碎(Habitat fragmentation)17.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18.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19.片段化效应(Fragmentation effects)20.最小生存种群(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MVP)21.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22.外来入侵种(Alien invasive species)23.瓶颈效应和建群者效应(Bottleneck effect & Founder effect)24.灭绝漩涡(Extinction vortex)25.种群生存能力分析(Population viability analysis,PV A)26.“自下而上”控制和“自上而下”控制(Bottom-up control & Top-down control)二、填空题1.生态系统多样性可分为;;三种。
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小明将牡丹、水蜜桃、油松归为一类,把苔藓和肾蕨归为另一类。
他分类的依据是()A.有无根B.有无果实C.有无种子D.水生或陆生【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种子的有无,可以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孢子植物一般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它们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详解】牡丹、水蜜桃、油松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苔藓和肾蕨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都属于孢子植物。
所以小明将牡丹、水蜜桃、油松归为一类,把苔藓和肾蕨归为另一类。
他分类的依据是有无种子。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植物各类群的主要特点。
2.小小分类学家,请鉴别下列哪个是不对的?()A.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B.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C.郊狼与狐同科,郊狼与狼同属,狐与虎同目,则和狼亲缘关系最远的是狐D.植物双名法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提出的【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
【详解】A.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其中的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是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相对稳定,故A正确。
B.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故B正确。
(059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它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各个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由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及它们的生态过程。
2.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的是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惊人的多样性。
3.关键种是指其一旦灭绝将会引起连锁反应,并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某一生态系统功能的紊乱的物种。
4.关键地区是指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地区。
5.野外灭绝是指当一个物种仅有的个体在圈养或者其它人类控制的条件下生存,这个物种就是野外灭绝。
6. 地区灭绝是指一个物种在其曾经生活过的某个地方再也没有被发现,但在世界其他地方仍有发现。
7. 生态灭绝是指一个物种虽然存在,但是其数量已经减少到其对同一群落中其它物种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8. 近亲繁殖使来自双亲的有害基因得以表达,兄弟姐妹间和表亲间,以及雌雄同体种的自体受精都会产生近交衰退,其特征是后代少、弱小或后代不育。
远交产生的后代往往体弱或不育,原因是来自不同双亲的染色体和酶系统不亲合,这种情况就叫远交衰退。
9. 生境走廊是指保护区之间的带状保护区。
这种生境走廊,也被称为保护通道或运动通道,可使植物和动物在保护区之间散布,保持了保护区之间的基因流动,也使一个保护区中的物种在另一个保护区中合适的地点定居并繁衍。
10.景观生态学是区域尺度上研究生境类型及其对物种分布和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方式的学科。
11.生态系统管理,是为了实现长期地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总目标,将复杂的社会政治和价值标准间的生态学关系的科学知识整合在一起。
12.恢复生态学被定义为“有意识地改变某一地点,建立一个界定的、本地的、历史上曾有过的生态系统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目标是仿制一个特别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多样性和动力学”。
13.在两个或两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和多样性等)的较大变化,称为边缘效应。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生物多样性及保护》课程代码:0592 学年学季:20192
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为生态系统关键种的是()。
热带雨林中的榕属植物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狼/【正确】
常绿阔叶林下的杂草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兔子
2、以下属于生态系统分解者的是:
马尾松
蛇
狼
蜣螂/【正确】
3、()是当前保护生物资源的国际公约中最重要的文件。
《里约宣言》
《21世纪议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正确】
4、()认为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贡献都是独特的,任何物种的丢失都会使生态系统的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冗余假说
铆钉假说/【正确】
关键种假说
无效(零)假说
5、水土保持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存在价值
备择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正确】
6、根据IUCN确认的标准,以下级别中受威胁程度最高的是()。
B. 易危
极危/【正确】
近危
濒危
7、《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进行任何建设开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