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专项练习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19.22 KB
- 文档页数:2
古代中国寓言故事的试题和答案
试题一
寓言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关于古代中国寓言故事的一些试题,请选择正确的答案。
1. 古代中国寓言故事的主要特点是:
A. 以动物为主要角色
B. 以人物为主要角色
C. 以神仙为主要角色
D. 以植物为主要角色
答案:A
2. 寓言故事的目的是:
A. 娱乐读者
B. 传递道德教育
C. 讲述历史事件
D. 探索人类心理
答案:B
3. 古代中国最著名的寓言故事集是: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伊索寓言》
答案:D
试题二
请根据下面的寓言故事简述,选择合适的寓意。
故事:《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了,找到一口水井,但井里的水太低,无法喝到。
它找来几块小石头,一块一块地放入井中,水位逐渐上升,最终乌
鸦喝到了水。
寓意:
A. 聪明才智能够克服困难
B. 勤劳努力能够获得成功
C. 合作共享可以带来好处
D. 谦虚谨慎是成功的关键
答案:A
试题三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寓言故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
2. 请举例说明一则古代中国的寓言故事。
3. 你认为寓言故事在现代社会中是否仍然有重要意义?为什么?答案略。
古代中国寓言故事的考题及答案
1. 《孔融让梨》
考题:
根据《孔融让梨》这个寓言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 寓言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 为什么孔融要让梨给曹操吃?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寓意?
答案:
1. 《孔融让梨》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孔融和曹操。
2. 孔融要让梨给曹操吃是因为他希望通过这种谦让的态度来展示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寓意是,以谦让和礼貌的态度来处理人际关系,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2. 《韩信点兵》
考题:
根据《韩信点兵》这个寓言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 寓言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 韩信是如何点兵的?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寓意?
答案:
1. 《韩信点兵》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人物是韩信和刘邦。
2. 韩信通过让士兵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点兵,而不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强制征兵。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寓意是,以民主的方式来组织和管理军队,可以激发士兵的积极性和战斗力。
3. 《亡羊补牢》
考题:
根据《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 寓言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 为什么农夫要修补围墙?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什么寓意?
答案:
1.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人物是农夫和羊。
2. 农夫要修补围墙是因为羊逃出去了,他意识到围墙破损的问题,于是及时修补围墙,防止其他羊也逃跑。
3. 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寓意是,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来解决,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和后悔。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评估试题与答案
试题一:《乌鸦喝水》
问题:
故事《乌鸦喝水》中,乌鸦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了渴的问题?
答案:
乌鸦通过将石子投入杯中,使杯中的水位上升,从而能够喝到水。
试题二:《狼来了》
问题:
故事《狼来了》中,为什么村民们最终不再相信狼的存在?
答案:
村民们不再相信狼的存在,是因为狼曾多次虚假地发出警报,导致村民们对其警报失去了信任。
试题三:《渔夫与小鱼》
问题:
故事《渔夫与小鱼》中,渔夫最后是否放走了小鱼?
答案:
渔夫最后没有放走小鱼,他贪心地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而不肯放过小鱼。
试题四:《狐狸与葡萄》
问题:
故事《狐狸与葡萄》中,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
答案:
狐狸说葡萄是酸的,是因为它无法得到葡萄,为了自我安慰而否定葡萄的价值。
试题五:《青蛙与牛蛙》
问题:
故事《青蛙与牛蛙》中,青蛙为什么想要膨胀成牛蛙?
答案:
青蛙想要膨胀成牛蛙,是因为它嫉妒牛蛙的体型和声音,渴望变得更强大和引人注目。
试题六:《乌鸦和狐狸》
问题:
故事《乌鸦和狐狸》中,狐狸最终获得了乌鸦的什么东西?
答案:
狐狸最终获得了乌鸦嘴中的奶酪。
试题七:《小毛驴过河》
问题:
故事《小毛驴过河》中,小毛驴是如何过河的?
答案:
小毛驴通过背起猴子和老虎两个损友,一起过河。
试题八:《乌鸦喝水》
问题:
故事《乌鸦喝水》中,乌鸦在喝水之前是否试过其他方法?
答案:
乌鸦在喝水之前试过其他方法,但都没有成功。
三年级《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检测题1.《蛀虫》中的蛀木虫为什么哭?()A.他没有朋友B.他有个坏名字,C.他不喜欢住在朽木中D.蛀书虫不同意他的观点2.《蝙蝠》中,蝙蝠没有去给谁祝寿?()A.百鸟和狮子B.凤凰和麒麟)C.凤凰和蛟龙D.老虎和狮子3.《眉眼嘴鼻》的鼻子觉得自己有什么能耐?()A.辨别香臭IB.辨别美丑C.瞭望四方D.美化脸部4.《凤凰和猫头鹰》中庄子讲凤凰和猫头鹰的故事是为了说明()。
A.凤凰很漂亮B.猫头鹰很小气C.庄子平时非常爱清洁D.庄子不会夺取宰相的位子5.《五十步笑百步》这个寓言故事是讽刺生活中()。
A.胆小怕事的人B.不爱自己国家的人C同样犯错而嘲笑别人的人D.没有爱心和同情心的人6.《曲突徙薪》中的客人曾劝告主人要把烟囱改成(AA.直的B.弯的,C.方的D.圆的7.《截竿人城》中谁建议鲁国人把竹竿锯断?()A.圣人8.妇人C.老汉D.城里人8.《父亲的画像》的读书人家里挂的父亲画像是什么时候的?()A.三年前B.五年前C.二十年前D.三十年前(涧1与9.《献琴》中的乐师为什么鉴定工之侨的琴不好?()A.材质不够好B.年代不古老(BimC.声音不够美D.颜色不鲜艳10.“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U.《我只看见金子》里的齐国人一大早去金店做什么?()A.找朋友B.找金子C.看金子D.抢金子(止;12.“当力求得到眼前利益的时候,却不知身后隐藏着祸患”的道理出自哪则寓言故事?()A.《庄稼和野草》B.《朝三暮四》C《买桂还珠》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3.我们通常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求充分理解地接受”的情况为什么?()A.一叶障目B.囱I囹吞枣二)C.滥竽充数D.掩耳盗铃14.《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山叫什么?()A.太行山和王屋山⑴YB.太山和王屋山C.乌山和太行山D.太山和乌王山15.《东郭先生与狼》的东郭先生明明知道狼的本性凶恶,为什么还要救它呢?()A.狼给了东郭先生很多口袋和钱财。
寓言故事全套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最终是否得到了兔子?A. 是B. 否C. 不确定答案:B2. 《狐假虎威》中,狐狸是如何欺骗老虎的?A. 狐狸告诉老虎它比老虎更强大B. 狐狸假装自己是老虎的朋友C. 狐狸假装自己身后有更强大的动物答案:C3. 《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做事要有耐心B. 做事要努力C. 做事要快答案:A二、填空题4. 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愚公决心要移走的是______山。
答案:太行、王屋5. 《刻舟求剑》的故事中,楚人因为______而失去了剑。
答案:在船上刻记号6. 《画蛇添足》的故事中,画蛇的人因为______而失去了酒。
答案:给蛇画了脚三、简答题7. 请简述《井底之蛙》的故事内容。
答案:井底之蛙的故事讲述了一只住在井底的青蛙,它认为井口就是整个世界,直到一只海龟告诉它外面有更大的世界,青蛙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8. 《掩耳盗铃》的故事寓意是什么?答案:掩耳盗铃的故事寓意是自欺欺人,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别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9. 请描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并说明其寓意。
答案:《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讲述了东郭先生救了一只被猎人追赶的狼,狼得救后却想要吃掉东郭先生。
故事寓意是不要对坏人仁慈,否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四、论述题10. 请结合《揠苗助长》的故事,谈谈你对“欲速则不达”的理解。
答案:《揠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过分追求速度和结果,反而会破坏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导致最终的失败。
“欲速则不达”意味着在追求目标时,应该遵循事物的自然规律,耐心地等待,而不是急功近利,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1. 请分析《守株待兔》的故事,并说明它对现代人的启示。
答案:《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依赖偶然的运气来获得成功,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对现代人来说,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不应该期待不劳而获,而应该通过勤奋和智慧去创造自己的价值。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检测题及答案1.《朝三暮四》的主人公是猴子。
2.XXX先生的寓言故事是《滥竽充数》。
3.《可笑的南岐人》中,XXX因为喝了当地的水而得了大脖子病。
4.《惊弓之鸟》中的更羸是一名射箭能手。
5.《纪昌学射》中XXX的老师是XXX。
6.“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出自寓言故事。
7.《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XXX。
8.《楚人学齐语》强调了对人研究语言的重要性。
9.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怕起来的情节出自寓言故事《杯弓蛇影》。
10.“邯郸学步”这个成语出自寓言故事。
11.看到婆婆“铁杵磨针”的少年是XXX。
12.夸耀浅井中的生活的情节出自寓言故事《井底之蛙》。
13.“鹬蚌相争”的下一句是“渔翁得利”。
14.“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郑人买履》。
15.《荆棘尖儿上雕猴子》中声称能在荆棘尖儿上雕刻猴子的人是卫国人。
16.“南辕北辙”这个成语出自寓言故事。
17.《五十步笑百步》中的主人公是XXX。
18.“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出自寓言故事。
19.《叶公好龙》的主人公是楚国人。
42.这句话出自寓言故事《画蛇添足》,提醒我们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过于聪明反被聪明误。
43.XXX是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
44.在《曾子杀猪》中,XXX的话让我们明白了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45.成语“亡羊补牢”告诉我们,即使做错了事情,也要及时改正,减少错误出现的机会。
46.兄弟二人为飞雁是煮了吃还是烤了吃争论不休,他们请社伯判断是非。
47.成语“望洋兴叹”出自寓言故事,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
48.XXX向王子于期研究驾驭车马的本领。
49.XXX是名神射手,平时射箭百发百中,可是在听了XXX的话后,射箭技术却大失水准。
50.成语“刻舟求剑”告诉我们,办事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要过于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蛮干。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测验及答案本次测验将考察您对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了解程度。
请在下面的题目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每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以下哪个寓言故事讲述了劝诫人们勤俭节约的道理?- A. 《百兽之王》- B. 《孔雀东南飞》- C. 《鹿角与蜗牛》- D. 《掩耳盗铃》2. 以下哪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自作聪明?- A. 《井底之蛙》- B. 《天上掉馅饼》- C. 《狐假虎威》- D. 《三十六计》3. 《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A. 勤奋和毅力能够克服艰难困苦- B. 欲望无止境,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C.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D. 人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范围4. 以下哪个寓言故事讲述了宽容和谅解的道理?- A. 《狼来了》- B. 《狮子与兔子》- C. 《借刀杀人》- D. 《青蛙的故事》5. 以下哪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不要欺骗他人?- A. 《螃蟹和鹤》- B. 《愿望之树》- C. 《乌鸦喝水》- D. 《狐狸与乌鸦》6. 《聪明的一休》这个寓言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A. 孔子- B. 孟子- C. 佛陀- D. 一休宗纯7. 以下哪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贪图虚荣?- A. 《千里送鹅毛》- B. 《兔子和乌龟》- C. 《猴子捞月》- D. 《画蛇添足》8. 以下哪个寓言故事讲述了诚实和正直的重要性?- A. 《渔夫与金鱼》- B. 《卖油翁》- C. 《牧羊人与狼》- D. 《乌鸦喝水》9. 以下哪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心存侥幸?- A. 《半夜鸡叫》- B. 《狼来了》- C. 《后来者居上》- D. 《三个和尚》10. 《乌鸦喝水》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A. 聪明才智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B. 自满和骄傲会让人付出代价- C. 勇敢面对困难是成功的关键- D. 机智和策略能够战胜强敌答案:1. C2. C3. A4. B5. D6. D7. A8. B9. C10. B---注意: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自行查证。
三年级《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故事属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A.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B. 《农夫和蛇》C. 《丑小鸭》D. 《八仙过海》答案:B2.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的寓意是:A. 做事要持之以恒B. 不要只顾眼前利益C. 不能贪图小利D. 做事要脚踏实地答案:B3. 以下哪个故事讲述了“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来源?A. 《滥竽充数》B. 《画蛇添足》C. 《掩耳盗铃》D. 《井底之蛙》答案:A4. 《狐狸和葡萄》这个故事中,狐狸为什么吃不到葡萄?A. 因为葡萄太高了B. 因为葡萄太酸了C. 因为狐狸太懒了D. 因为狐狸不会爬树答案:A5. 以下哪个故事讲述了“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来源?A. 《掩耳盗铃》B. 《画蛇添足》C. 《滥竽充数》D. 《狐狸和葡萄》答案:A6. 《画蛇添足》这个故事中,谁最后得到了奖品?A. 画蛇的人B. 画足的人C. 画尾巴的人D. 画头的人答案:B7. 以下哪个故事讲述了“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来源?A. 《亡羊补牢》B. 《狐狸和葡萄》C. 《掩耳盗铃》D. 《画蛇添足》答案:A8. 《老鼠和猫》这个故事中,谁最终成为了好朋友?A. 老鼠B. 猫C. 老鼠和猫D. 都不是答案:C9. 以下哪个故事讲述了“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的来源?A. 《对牛弹琴》B. 《狐狸和葡萄》C. 《掩耳盗铃》D. 《画蛇添足》答案:A10.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哪个故事讲述了“滴水穿石”这个成语的来源?A. 《滴水穿石》B. 《狐狸和葡萄》C. 《掩耳盗铃》D. 《画蛇添足》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夫和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是不值得同情的。
答案:忘恩负义的人2. 《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出了问题要及时________,防止再次发生。
答案:改正3. 《对牛弹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讲究方法,不要________。
古代中国寓言故事的试题和答案寓言故事一:《狐假虎威》试题1. 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2. 为什么狐狸要假装是老虎?3. 故事中的老虎是什么样的角色?4. 故事中的动物们最终是怎么对待狐狸的?答案1. 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关于一只狐狸假装是老虎,以此来威胁其他动物,从而获取更多的食物和权力。
2. 狐狸假装是老虎是为了获得其他动物的敬畏和顺从,以此来控制他们并获得更多的利益。
3. 故事中的老虎是一个被狐狸利用的角色,他并不是真正的老虎,而是被狐狸打扮成的。
4. 最终,动物们意识到狐狸的谎言,不再害怕他,并一起合作将他赶走,恢复了和平与自由。
寓言故事二:《愚公移山》试题1. 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为什么愚公要移山?3. 愚公的儿子们是怎么看待他的决定的?4. 故事中的神仙是如何帮助愚公的?答案1. 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愚公决心移山的故事,他不畏艰难困苦,坚持不懈地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2. 愚公要移山是因为山峰挡住了他家门口的道路,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3. 愚公的儿子们起初并不理解他的决定,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最终他们也加入到了愚公的努力中。
4. 故事中的神仙看到愚公一家的坚持和努力,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于是派遣神力,将山峰移走,帮助了愚公实现了他的目标。
寓言故事三:《卧薪尝胆》试题1. 这个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什么?2. 为什么主人公要卧薪尝胆?3. 故事中的主人公最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4. 这个寓言故事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寓意?答案1. 这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主人公为了复仇而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故事。
2. 主人公卧薪尝胆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和忍耐力,以便在未来能够成功复仇。
3. 故事中的主人公最终成为了强大的君主,并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复仇目标。
4. 这个寓言故事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寓意是,忍辱负重、培养意志力和忍耐力是实现成功的重要因素,只有经历艰难困苦,才能获得真正的胜利和成就。
2024年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事?O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正确答案:B2、“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O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正确答案:A3、《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O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正确答案:B4、《买楼还珠》中“梗”是指什么?O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正确答案:D5、“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A.为虎作傕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正确答案:C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OA.公明仪B.张僧繇C.孙书敖D.宋兀君正确答案:A7、“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啸聚个寓言故事?O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正确答案:D8、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故事中的主人公?O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正确答案:C9、“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O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正确答案:B10、《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O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正确答案:D1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OA.王屋B.巫山C.泰山D.沂山正确答案:A1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A.邯郸学步B.郑人买履C.画蛇添足D.疑人窃履正确答案:B13、《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O的故事?A.智叟B.孔子C.弈秋D.钟子期正确答案:D14、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OA.东施B.貂婵C.王昭君D.钟无艳正确答案:A15、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OA.杞人忧天B.杯弓蛇影C.道听途说D.惊弓之鸟正确答案:B16.“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得分:
一、选择题(5×15=75分)
1、下面寓言标题中哪一个不是成语( )
A、《郑人学艺》
B、《邯郸学步》
C、《惊弓之鸟》
D、《五十步笑百步》
2、关于《朝三暮四》的内容,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狙公是因为家境很富有,所以才养猴子。
.
B、猴子们很聪明,能够识破狙公的诡计。
C、狙公因为不喜欢猴子,所以才想减少猴子们的食物。
D、最后,狙公每天早.上给猴子们四颗橡实,晚上给三颗。
3、《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以下哪个道理? ( )
A、我们不能盲目地模仿他人。
B、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以后的危险。
C、做事情不能不懂得变通。
D、看事物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
4、《南辕北辙》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A、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该珍惜身边的良师益友。
B、我们做事情要懂得变通,但也不能像那个魏国人-样自作聪明不懂装懂。
C、我们做事首先要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
条件只会起反作用。
D、我们要认清事实,踏踏实实地努力学习,才能获得成功。
5、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事《猴子捞月》中,月亮并没有掉进井里,猴子们看到的其实是月亮的影子。
B、故事《乐羊子求学》中,乐羊子一开始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他出门学艺七年,终
于学成归来。
C、故事《千金市骨》讲的是一个国君花了一千两黄金买了马的骨头的故事。
D、故事《周处自新》中,周处与山上的老虎,还有森林里的狼,被义兴的百姓们合称为
“三害”。
6、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故事《刻舟求剑》中,楚国人的剑掉入水里,最后并没能找回来。
B、故事《叶公好龙》中,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
C、故事《按图索骥》中,伯乐的儿子根据父亲的《相马经》找回来了一匹好马。
D、故事《画鬼最易》中,为齐王画画像的画家认为画鬼最容易。
7、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事《东施效顰》告诉我们:不要盲目地去仿照,只会弄的适得其反。
B、故事《对牛弹琴》中,公明仪对着牛弹琴,可是牛并不能听懂琴声。
C、故事《鱼目混珠》中,鱼目和珍珠都是珍贵的东西,所以最后寿量的病被治好了。
D、故事《塞翁失马》中,塞翁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保全了性命。
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的成语是出自下面哪一则寓言故事? ( )
A、《亡羊补牢》
B、《自相矛盾》
C、《鹬蚌相争》
D、《狐假虎威》
9、“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功,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给忘了”的故事是( )
A、《郑人学艺》
B、《惊弓之鸟》
C、《邯郸学步》
D、《单箭易折》
10、南郭先生是下列哪则寓言故事中的人物? ( )
A、《朝三暮四》
B、《螳螂捕蝉》
C、《滥竽充数》
D、《螳螂捕蝉》
11、故事《智诲小偷》中,是谁智诲了小偷? ( )
A、纪消子
B、艾子
C、陈蹇
D、吕僧珍
12、怜惜中山狼的是哪位先生? ( )
A、东郭先生
B、西郭先生
C、南郭先生
D、北郭先生
13、《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
A.狮子
B.老虎
C.狐狸
D.大象
14、“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 )
A.猴子
B.狐狸
C.蛇
D.兔子
15、《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 )
A.公明仪
B.张僧繇
C.孙叔敖
D.宋元君
二、填空题(5×5=25分)
1、“怕别人听到声音,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出自寓言故事。
2、《愚公移山》中愚公想要移的是太行和这两座大山。
3、鹬蚌相争的结果是,得到了好处。
4、《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位(职业)。
5、“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