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实验指导书(电子版)
- 格式:doc
- 大小:182.00 KB
- 文档页数:22
建筑物理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室内热环境对比实验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我们知道影响室内热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室外气候状况,但对于同一栋楼房中不同的楼层、不同的朝向,同一套间内不同朝向的房间,在相同的室外气候条件下,尤其是在室外恶劣气候条件下,其室内热环境参数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本实验将这种差异量化,从这些差异值中寻找经济适用的解决办法。
二、实验仪器温湿度自记仪、黑球温度计、电子微风仪三、实验实施步骤(一)布置测点1、选择测试房间选择同一栋建筑不同楼层和不同朝向的房间。
拟选择建筑物理实验室(位于综合实验楼二楼)和该综合实验楼顶层的另一房间、以及建筑物理实验室对面的房间(朝向不同)。
2、布置测点测点布置在房间正中距地面1.5米高的位置。
其他测点若干个,沿房间纵、横轴每2米一个设置若干个测点。
并于外墙内表面距窗台下300㎜处布置一附加测点,测量外墙内表面温度。
3、绘示被测房间画出被测房间的平面图、剖面图,标明基本尺寸及测点位置,并说明墙体材料厚度,门窗材料尺寸。
(二)测量参数1、测量温度、湿度测量距地面1.5米高空气的温度、湿度,整点开始测量,时间间隔为0.5小时。
2、测量风速测量测点距地面1.5米高的风速,时间间隔为0.5小时。
(三)数据整理1、整理每隔0.5小时的温度、湿度、风速数据2、绘制温度/时间、湿度/时间曲线图3、在曲线图上附注各测点的平均风速四、结论根据所测数据,分析造成不同楼层,不同朝向的房间的热环境状况差异的原因,进行对比分析,并思考解决的方案,为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提供方案设计和选型依据。
实验二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测量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是建筑设计工作者在进行建筑热工设计时所需掌握的重要热工指标之一,对于实际建成的建筑物,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热阻)不仅与组成的材料导热系数有关,而且与其构造,材料含湿态,砂浆性能和砌筑质量等有关。
因此要鉴定一幢建筑物的热工性能时,通常采取实测手段,而对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测试是主要的内容之一。
实验一、声压级、声级及频谱的认识一、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声压级、声级及频谱,了解声压级、声级及频谱的概念,了解噪声频谱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1)白噪声、粉红噪声、窄带噪声及语言声的频率特性及主观识辨。
2)噪声声压级、声级及频谱的测量。
3)倍频程、1/3倍频程等频谱的表示。
三、实验仪器:计算机、MC3022声学分析仪、传声器、扬声器、功率放大器、传输线等。
四、实验装置图:计算机产生需要的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声,传声器接收声信号,送声学分析仪进行信号采集,将信号送计算机,由声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到需要的声学数据。
五、实验要求:1.请绘制理想白噪声、粉红噪声、倍频程500Hz窄带噪声、1/3倍频程500Hz 窄带噪声的频率特性。
2.使用声级计测量噪声频谱和声级。
请将测量数据添入表格,并绘制噪声频谱。
63 125 250 500 1k 2k 4k 8k 频率(Hz)六、实验习题:1.在自由场中(可认为四周无反射)理想情况下,声源声功率提高10dB,那么某测点:A、A声级增加10dB。
B、A声级增加小于10dB。
C、L声级增加10dB。
D、A声级增加量小于L声级增加量。
2.70dB+70dB+70dB=____________________。
3.dB(A)是参考______________曲线确定的。
4.在常温常压下,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约在钢铁中的________倍。
2KHz声波的波长为________。
5.人耳对一个声音听觉灵敏度因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降低的现象叫________效应。
6.在房间中,那些因素会引起离声源距离相同但测到的声压级不相同?A、声源的指向性。
B、哈斯效应。
实验二 房间混响时间测量与分析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混响时间的概念,了解实际室内混响时间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内容:室内声压级衰减过程及混响时间的获得三、实验仪器:计算机、MC3022声学分析仪、传声器、无指向声源、功率放大器、传输线等。
建筑材料试验指导书班级__________XX工程造价教研室2005.4实验1 建筑材料基本物理性质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材料密度的测试,计算出材料的孔隙率,了解材料的构造特征。
(2) 试样制备将试样研磨,用孔径0.2 mm筛子筛分除去筛余物,并放到105~110 ℃的烘箱中,烘至恒重。
将烘干的粉料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待用。
(3) 实验步骤①密度的测定A 在李氏瓶中注入煤油至突颈下部,记下刻度数。
将李氏瓶放在盛水的容器中,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水温为20℃。
B 称取50~90 g试样,用漏斗将试样逐渐送入李氏瓶内,使液面上升至接近20 cm3的刻度为止。
再称剩下的试样,计算送入李氏瓶中的试样质量m(g)。
将注入试样后的李氏瓶液面的读数,减去未注前的读数,得试样得绝对体积V(cm3)。
②体积密度的测定A 称取试样质量m及蜡封试件在空气的质量m1,并对试样表面涂蜡。
B 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数V1。
C 将试样放入容量瓶中,记录水的体积数V2。
(4) 实验结果计算①密度按下式计算出密度 (精确至0.01 g)ρ=m/V式中m——装入瓶中的质量,gV——装入瓶中试样的体积,cm3密度实验用两个试样平行进行,以其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两次结果之差不应大于0.02 g/cm3,否则重做。
②体积密度按下式计算出体积密度ρ0ρ0=m/V0式中m——试样的质量,gV0——试样的体积(包括开口孔隙、闭口孔隙和材料绝对密实体积)V0=V2-V1-[(m1-m)/ρ蜡]实验用两个试样平行进行,以其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两次结果之差不应大于0.02 g/cm3,否则重做。
③孔隙率的计算按下式计算孔隙率P(5) 问题与讨论①在进行密度试验时,试样的研碎程度对试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答:试验样品内部存在较多孔隙。
颗粒越大材料孔隙率越大,测得的密度值越大,其误差越大。
试件越碎,测试结果越准确。
《建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建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适用范围:2012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编号: 0401108180课程名称:建筑物理英文名称:Architecture Physics课程类型: 必修总学时/实验学时:48/8学分:3适用专业: 建筑学专业、建筑学(古代建筑修缮与保护方向)专业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建筑材料》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建筑物理本身就是和应用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建筑物理实验是建筑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实验教学,一方面加深对建筑物理课程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了解先进科技在建筑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巩固和加深对课程中的某些概念、规律、理论的理解,并且培养学生科研实践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对各实验内容的了解、实验仪器的操作、实验任务的完成、实验报告的编写等教学环节,学会按照有关规范,对建筑环境的基本物理量测量。
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运用、设计的能力,具有分析检查与排除故障、解决和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为后续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项目与内容四、考核方式实验成绩采用的考核方式评定,用百分制为评定标准。
实验成绩由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组成。
实验总成绩占该课程成绩的20%。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自编。
参考书:《建筑物理实验》,刘加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建筑物理》(第四版),刘加平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年;《建筑物理》(第三版),柳孝图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年;六、说明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实验项目具体时间由实验教师安排。
如果,由于设备问题实验没开出,成绩评定标准可以由任课教师进行调整。
制订人:审订人:×××批准人:×××20 年月日。
第三篇建筑热工实验实验一建筑热工参数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热工参数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2、掌握温度、湿度、风速的测试方法,达到独立操作水平;3、利用仪器测量建筑墙体内外表面温度场分布,检验保温设计效果;4、测定建筑室内外地面温度场分布;5、可经过对室外环境的观测,针对住宅小区或校园内地形、地貌、生物生活对气候的影响,进而研究在这个区域内的建筑如何应用有力的气候因素和避免不利的气候影响。
二、实验仪器概述I. WNY —150数字温度仪用途:用于对各种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温度测量。
特点:采用先进的半导体材料为感温元件,体积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温度值数字显示,清晰易读,测温范围:-50 C〜150 C ,分辨力:0.1 C。
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1. 取下电池盖将6F22, 9V叠层电池装入电池仓。
2. 按ON键接通电源,显示屏应有数字显示。
3. 插上传感器,显示屏应显示被测温度的数值。
4. 显示屏左上方显示LOBAT 时, 应更换电池。
5. 仪器长期不用时, 应将电池取出, 以免损坏仪表。
II .EY3-2A 型电子微风仪用途: 本产品是集成电子化的精密仪器, 适用于工厂企业通风空调, 环境污染监测, 空气动力学试验, 土木建筑, 农林气象观测及其它科研等部门的风速测量, 用途十分广泛。
特点:1. 测量范围宽, 微风速灵敏度高, 最小分度值为0.01m/s。
2. 高精度, 高稳定度, 使用时可连续测量, 不须频繁校准3. 仪器热敏感部件,最高工作温度低于200 C ,使用安全可靠在环境温度为-10C〜40C内可自动温度补偿。
4. 电源电压适用范围宽:4.5V〜10V功耗低。
主要技术参数:1. 测量范围:0.05〜lm /s 1〜30m/s(A型)2. 准确度:<± 2% F.S。
3. 工作环境条件:温度—10 C〜+ 40 C 相对湿度W85%RH。
4. 电源:R14型(2#)电池4节工作原理:本仪器根据加工作温度为风速函数这一原理设计。
建筑物理实验指导书班级:姓名:组别:建筑学实验室编山东大学学生实验守则一、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参加实验,不得迟到、早退。
二、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及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原理。
三、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实验者,经指导教师同意方可补做。
无故不参加实验者,以旷课论处,补做实验需由本人写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
四、实验准备就绪后,须经指导教师检查,方可进行实验。
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认真完成实验报告,不准抄袭他人实验结果。
五、爱护仪器设备,节约使用材料,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他物品,不准在计算机上玩游戏、浏览非法网站或观看黄色、反动音像制品,不准将实验室物品带出室外。
六、实验时要切实注意安全,若发生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好现场,向指导教师报告,待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实验。
七、进入实验室后应保持安静,不得高声喧哗、打闹,不准抽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抛纸屑杂物,要保持实验室和仪器整齐清洁。
八、实验完毕后,应及时切断电源、关水、停气、将仪器设备恢复原位,经指导教师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及实验记录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九、对违反实验室操作规程,擅自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私自拆卸仪器而造成事故和损失的,视情节轻重和认错态度按有关规定处理。
目录第一部分建筑物理实验须知第二部分建筑物理实验及作业实验一用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测建筑围护热功性能 (1)实验二室内外热环境参数测定 (9)实验三用日照仪研究建筑日照 (12)实验四室内光环境测量 (14)实验五用声级计测量环境噪声 (20)实验六用驻波管测量材料的吸声系数 (28)实验七混响时间测量 (31)建筑物理实验须知1.建筑物理实验是建筑物理课程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
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建筑物理实验实验指导书马欣张宏然李海英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物理实验室2008年6月第一部分光学实验部分实验一教室天然光环境评价一、实验目的1、掌握室内光环境的基本评测方法。
2、了解采光设计要点。
3、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二、实验设备照度计,亮度计,对讲机,米尺,直尺,线,胶带纸等。
三、预习要求《建筑物理》第七章第二节,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
四、实验原理与方法1、概述在建筑现场进行光度测量是评价光环境的重要手段。
其目的是:检验实际照明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了解不同光环境的实况,分析比较设计经验;确定是否需要对照明进行改装或维修。
室内光环境测量的主要内容是:工作面上各点的照度和采光系数;室内各表面,包括灯具和家具设备的亮度;室内主要表面的反射比,窗玻璃的透射比;灯光和室内表面的颜色。
为得到正确的测量数据,在着手测量前,必须检查仪器是否经过校准,确定它的误差范围。
选择标准的测量条件也很重要。
天然采光的采光系数测量,应当尽可能在全阴天进行。
2、照度测量在进行工作的房间内,应该在每个工作地点(例如书桌、工作台)测量照度,然后加以平均。
对于没有确定工作地点的空房间或非工作房间,通常选0.8m高的水平面测量照度。
测量时可将测量区域划分成大小相等的方格(或接近方形),测量每格中心的照度。
测量数据可用表格记录,同时将测点位置正确标注在平面图上,最好是在平面图的测点位置直接记下数据。
在测点数目足够度的情况下,根据测得数据画出一张等照度曲线分布图更为理想。
图1是一个示例。
3、亮度测量光环境的亮度测量应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
先选定一个工作地点作为测量位置,从这个位置图1:照度测量数据在平面图上的表示方法图2:光环境亮度测量数据的表示方法测量各表面的亮度,将得到的数据直接标注在从同一位置同一角度拍摄的室内照片上,或以测量位置为视点的透视图上。
图2是一个示例。
亮度计的放置高度,以观察者的眼睛高度为准,通常站立时1.5m,坐下时1.2m。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作者: ————————————————————————————————日期:ﻩ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热工、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实验]XXXXXXXXXXXXXX建筑物理实验报告第一部分建筑热工学实验(一)温度、相对湿度1、实验原理:通过实验了解室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量的目的;进一步感受和了解室外气象参数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
2、实验设备:TESTO 175H1温湿度计3、实验方法:`(1)在测定前10min左右,把湿球温度计感应端的纱布用洁净水润湿。
(2)若为手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用钥匙上紧上部的发条,并把它悬挂于测点。
待3~4min,当温度计数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
读数时,视平线应与温度计水银面平齐。
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3)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获得测点空气温度。
(4)根据干、湿球温度计读数值查表,即可得到被测点空气的相对湿度。
4、实验结论和分析室内温湿度仪器:TESTO 175H15.对测量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根据测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室内各处的温度及湿度较为平均。
暖气上方的区域温度较高而导致相对湿度较低。
桌子由于靠近暖气,所以温度较高。
柜子由于距离暖气较远,温度相对较低,较为接近室内的平均气温。
门口处由于通风较好,温度较低,湿度相对较高。
位置湿度(%)温度(℃)暖气上方A 24.5 17.5 桌面上方B 25.6 17.0 南边靠墙柜子C 25.5 16.8 室内门口处D25.116.5(二)室内风向、风速1、实验原理:QDF型热球式电风速计的头部有一直径约0.8mm的玻璃球,球内绕有镍镉丝线圈和两个串联的热电偶。
热电偶的两端连接在支柱上并直接暴露于气流中。
当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镍镉丝线圈时,玻璃球的温度升高,其升高的程度和气流速度有关。
河南理工大学
建筑物理实验指导书
闫海燕 职晓晓 编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
声
环
境
光环境
2011年3月
目录
学生试验守则 (2)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实验
实验一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 (3)
实验二建筑日照实验 (5)
第二篇建筑光学实验
实验三照明模型试验 (7)
实验四天然采光模型试验 (9)
第三篇建筑声学实验
实验五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12)
实验六环境噪声测量 (14)
建筑物理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
一、要按时进入实验室并签到,迟到15分钟禁止实验。
二、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写出预习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回答指导教师的提问,否则应重新预习,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方能进行实验。
三、进入实验室后应保持安静,不得高声喧哗和打闹,不准穿拖鞋、短裤和背心,不准抽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废物,保持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整齐清洁。
四、做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服从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按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如实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不得弄虚作假。
五、要爱护仪器设备及实验室内其它设施,节约使用材料。
使用前要仔细检查仪器设备,认真填写使用情况登记表,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对不听劝阻造成仪器设备损坏者,按学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人身事故,防止损坏仪器设备,若出现问题,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并迅速报告指导教师,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实验。
七、实验结束后要如实填写“实验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经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无误后方可离开,严禁擅自将实验室任何物品带走。
八、值日人员要认真打扫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九、学生应认真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指导教师批发的报告要认真改正。
实验报告交实验指导教师留存。
十、课外到实验室做实验,须经实验室主任同意。
十一、学生因病、事假缺实验者,可凭假条找任课教师补做实验。
因旷课缺实验者,必须写出检查,经辅导员签字同意后,方可补做实验。
十二、学生未完成实验室安排的全部实验无权参加最后考试。
第一篇建筑热工学实验
实验一:室内外热环境参数的测定
指导老师:同组者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温湿度计
热舒适度仪
自动气象及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三.实验内容
测试地点:
测试时间:
每组人数:
测试内容及得出的结论:
测试地点:
测试时间:
每组人数:
测试内容及得出的结论:
实验二:建筑日照实验
指导老师:同组者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设备:
实验仪器的名称及型号
三.实验内容
1.利用日照仪测试某一地区某日(如冬至日)的日出时间,日没时间以及每隔1小时的高度角与方位角。
2.利用日照仪绘制该地区冬至日的棒影图
3.在日照仪上放置两个以上建筑模型观察相互遮挡情况及日照时间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及讨论
第二篇建筑光学
实验三:照明模型试验
指导老师:同组者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设备
1、照明模型:矩形房间,比例1:5,灯泡功率25W,电压12V。
下面是
可自由组装的模型:
2、照度计及微型三角架:请参阅“检验侧窗采光房间实际采光效果”三.实验内容及方法
1、内表面的反光系统数和灯具挂高,测量房间的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
2、将模型装好,其内表面为白色,开灯;
3、将模型的工作面表面分成坐标网格,在格中心处测量照度E1i ;
4、改变灯具挂高,再测量各测点照度;
5、将模型内表面换成黑色,再按2、3程序进行测量各测点照度;
6、计算平均照度n
7、计算照度均匀度u
U=Emin/Ecp
四.实验结果及讨论
实验四:天然采光模型实验
指导老师: 同组者姓名: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原理及设备
人工天空是天然采光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实验设备,其理论基础是:穹顶内表面涂以漫反射特殊材料,灯具发出的光线经天穹内表面多次反射,使天空亮度满足国际照明学会标准全云天空亮度分布或均匀亮度分布。
亮度值应满足国际照明学会标准全云天的亮度分布。
其计算公式为:
Z L L ⋅3sin 21θθ+=
式中Lz—天顶亮度(cd/cm²);
Lθ—测点切面与地面呈θ角处的天空亮度(cd/cm²);
θ—测点切面与地面的夹角。
科技人员利用它能在国际照明学会(CIE)推荐
的标准全云天空以及其他天空下用建筑模型进行建
筑采光的研究。
人工天空亮度稳定,数据可靠,在同
样条件下做的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
区做的同一实验的数据具有可比性,便于科学研究和
国际交流。
现以JT-1型人工天空为例做介绍。
如右图:其特点是球体内表面尺寸精度高(高精度模具加工而成),采用环氧聚脂材料,不变型。
拆装方便,多次拆装不破坏主体,只需按要求重新涂刷内表面。
主要配置:
照度计:两台
调光器:1台
采光模型:1个
主要参数:
调光器:3X1000W连续调光
体积:球体内直径:3500mm
总高:312±1cm
颜色:球体:瓷白支架:蓝
电源:220V交流电、承载≥3KW
采光模型:1:10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果
(自制模型时,实验报告中需用图表示出模型的尺寸及开口位置及大小)
第三篇建筑声学
实验五:驻波管法测定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
指导老师:同组者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设备(写出所用仪器规格及型号)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可另加附页)
实验六:环境噪声测量
指导老师:同组者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二、测量仪器型号
声级计
秒表
三、测量条件
测量时间:
天气状况:
测试地点:
四、测点测量方法和时间的选择原则
五、数据及处理
1、统计声级L10、L50、L90
2、等效声级(平均声级)
六、结果分析及讨论(附原始实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