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少见病支气管镜下的表现
- 格式:pdf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9
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上感:1.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粘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有突发的连续喷嚏、鼻痒、鼻塞、大量清涕,无发热,咳嗽较少。
查体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
2.流行性感冒: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症状。
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涂片,免疫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诊断。
3.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表现为咳嗽咳痰,鼻部症状较轻,血白细胞可升高,X 线胸片常可见肺纹理增强。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症状明显,咳嗽轻微,一般无痰。
肺部无异常体征。
胸部X线正常。
肺炎1.肺结核: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失眠、心悸,女性患者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等。
X线胸片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匀,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传播。
痰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一般抗菌治疗无效。
2.肺癌:多无急性感染中毒症状,有时痰中带血丝。
血白细胞计数不高,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确诊。
肺癌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炎症消退,肿瘤阴影渐趋明显,或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肺不张。
若经过抗菌药物治疗后肺部炎症不消散,或暂时消散后于同一部位再出现肺炎,应密切随访,对有吸烟史及年龄较大的患者,必要时进一步做CT、MRI、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等检查。
3.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链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
X线显示脓腔及气液平,易与肺炎鉴别。
4.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血栓性静脉炎、心肺疾病、创伤、手术和肿瘤等病史,可发生咯血、晕厥,呼吸困难较明显,颈静脉充盈。
X线胸片示区域性肺血管纹理减少,有时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动脉血气分析常见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
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MRI等检查可帮助鉴别。
支气管镜应用指南支气管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诊断工具,它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
通过支气管镜,医生可以观察到患者的气管和支气管中的病变,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下面是一份支气管镜应用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项技术。
支气管镜是一种光学仪器,通过患者的口腔或鼻腔插入,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便观察病变情况。
支气管镜可以观察到气管和支气管中的黏膜、分泌物、异物等,并且可以采集标本进行病理检查。
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同时,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如心电图、X光等,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患者需要平躺,并保持放松状态。
医生会将支气管镜通过患者的口腔或鼻腔插入,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中。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些不适,如咳嗽、呼吸困难等,但这是正常的反应,患者只需要尽量保持放松状态。
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休息:检查后患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以恢复体力。
饮食:检查后患者需要进食清淡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观察:观察自己的症状是否有所改善,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虽然支气管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诊断工具,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对于某些病变部位,支气管镜可能无法直接观察到,或者在取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差。
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尽量保持放松状态。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以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注意口腔卫生: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前,患者需要注意口腔卫生,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饮食调理:在检查前一段时间内,患者可以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症状包括咳嗽、气促和胸闷等。
气管软化的气管镜下描述气管软化是指多种病因所致的气管弹性纤维断裂,或过度收缩,以致气管壁变薄,甚至发生破损。
此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临床表现早期为刺激性干咳,逐渐转变为湿咳或咳嗽。
如果在咳嗽终末加重,则痰液呈白色黏液泡沫状。
咳嗽程度和持续时间均有增长,严重影响休息和睡眠。
若合并感染,则咳嗽加剧,痰量增多且呈脓性,常有臭味。
过敏性咳嗽主要与哮喘有关。
中老年人以反复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晨起和夜间加剧,多与接触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等有关;气道对高温、低温、烟尘、异味等非特异性刺激极其敏感。
当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即引起咳嗽,但一般无明显诱因。
咳嗽通常不伴有痰或仅有少许白色黏液痰。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目标应包括: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避免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急性发作期以抗感染和祛痰镇咳治疗为主;缓解期以预防和控制感染及缓解症状为主。
总之,积极控制感染、祛痰、镇咳和平喘,选择恰当的抗生素十分重要。
除药物治疗外,生活上注意戒烟、保暖、避免受凉感冒、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品,宜清淡饮食。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衣。
此外,还需注意心理调节,培养乐观情绪,这些对于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都很重要。
二、西医学认为,本病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
慢性咳嗽( Aspects of chronic cough)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两大类。
前者指持续2个月以上的咳嗽,后者则是指一次发作2周以上的咳嗽。
常用的诊断标准如下:1.有一个以上的发病诱因,每年急性发作3次以上;近年来随着对小气道阻塞性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哮喘的发病机制也已经从气道高反应性的变态反应转向小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也就是说由于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先天缺陷,气道在受到某些特异性因子刺激时,可发生广泛而持久的扩张,造成气流阻力增加,导致小气道狭窄,使得气道净气能力降低,吸入气体能被动地弥散进入远端细支气管,形成气管-支气管疾病。
支气管镜术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及应用进展摘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有炎症、变态反应性疾病、先天发育畸形、异物、胸膜疾病、肿瘤等,以炎症及变态反应性疾病最为多见。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原因复杂,常确诊困难,主要对症支持治疗。
软式支气管镜作为临床全新的诊疗技术,不但可以直接观察患儿气道病变位置,同时还能留取灌洗液及夹取病变组织行进一步检查,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通过近年来支气管镜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诊断、治疗及应用进展等做如下概述。
1软式支气管镜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1.1 呼吸道感染1.1.1肺炎肺炎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中最为常见,其中支原体肺炎是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1]。
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现逐年攀升趋势,患儿发病后,临床症状以肺坏死、闭塞性支气管炎及大量胸腔积液等为主[2]。
对通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重症支原体肺炎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能有效缩短患儿病程,改善预后[3,4]。
支气管镜在呼吸道炎症,尤其在清除粘液栓堵塞,促进肺复张中有重要作用,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操作同时可对局分泌物进行提取培养,指导临床用药或实施局部药物注射[6]。
1.1.2 肺结核小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结核病,儿童肺结核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且排菌少,痰菌阳性率较低,诊断困难,易误诊及漏诊。
支气管镜检查不但能直接观察病变部位,还可通过在病变部位进行灌洗、刷检、活检,帮助查找抗酸杆菌,是目前诊断支气管结核最重要的方法之一[7,8]。
1.2 支气管镜对不明原因的喘息、喉喘鸣、慢性咳嗽、咯血等症状诊治1.2.1 不明原因喘息喘息是各种原因导致胸内气道狭窄,当气流通过狭窄气道,管壁振动形成的声音。
引起儿童喘息的病因复杂,可能的病因包括哮喘、过敏反应、GERD、感染等,国外报道超过1/3婴儿罹患喘息,而反复喘息者约为1/5[9]。
郝芮[10]等通过对196例反复喘息患儿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分析指出,引起反复喘息发生原因的主要因素是气管内因素,包括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炎105例、支气管狭窄48例、支气管软化21例、气道畸形13例、支气管异物7例、支气管内膜结核2例,经支气管镜明确病因后根据病因治疗,效果确切。
分析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作者:周敬奎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13期【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本院接收治疗的1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支气管镜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 100例患者采用支气管镜辅助诊治之后均获得成功,治疗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心跳加速或者呼吸骤停现象,并且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心率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镜;治疗效果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多发于冬、春两季。
且患者大多数为病毒性感染,患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哮喘等。
如果对这种疾病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容易引发其他疾病,从而影响患者生命健康[1]。
近年来,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中使用广泛,为了探讨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对本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0月接收治疗的1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对本院接收治疗的1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实验中,男性47名,女性53例,患者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为(48±1.5)岁。
其中, 30例患者慢性支气管炎, 19例患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24例患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1例患者支气管哮喘, 16例患者肺炎。
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间等资料经分析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
首先经过家人以及患者知情同意,并备好心脏除颤器等诊治中所需的设备,药品等,然后采用支气管镜进行治疗。
在诊治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然后采用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麻醉,然后经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将支气管镜放入其中,吸出异常的分泌物以及痰液等,如果分泌物或者痰液过多可以分次进行,每次进镜前,医护人员都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使其在正常水平,并在采用支气管镜进行检查前30分钟进行血气分析[2]。
支气管空气征的名词解释支气管空气征是一种医学术语,指的是在支气管进行放射性检查时,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它是指在支气管镜检查或X射线检查中,当支气管通气正常时,在支气管内观察到的空气充盈现象。
下面将对支气管空气征进行详细解释。
I. 支气管空气征的特征当支气管通气正常时,支气管的黏膜充血状态通常是充盈的,组织充气充盈,看起来呈现出较为明亮和白亮的色调。
这种情况下视为支气管内有空气充盈征象,即支气管空气征。
II. 支气管空气征的原因支气管空气征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情况:1. 正常情况下的支气管空气征:支气管镜检查或X射线检查时,正常人在支气管通气正常状态下观察到的空气充盈现象即为正常支气管空气征。
2. 慢性支气管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由于黏膜充血和肿胀,支气管壁变得充盈,从而在检查时可以观察到支气管空气征。
3.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壁受损,引起支气管扩张,使得支气管内充气量增加。
在支气管检查时,可以通过观察支气管的充气充盈现象来判断是否存在支气管扩张。
4. 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空气征还可能出现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栓塞等。
III. 支气管空气征的诊断意义支气管空气征的观察可以帮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
通过检查支气管内的充气充盈情况,可以了解支气管的通畅程度和活动状态。
这对于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支气管空气征的观察还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治疗决策。
根据充气现象的程度和分布情况,医生可以明确病变的位置和范围,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IV. 支气管空气征的检查方法1. 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支气管内的充气充盈现象。
这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对于诊断支气管疾病有很高的准确率。
2. X射线检查:支气管空气征也可以通过X射线检查观察到。
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进行胸片或胸部CT扫描,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V. 总结支气管空气征是一种医学术语,描述了在支气管检查中观察到的充气现象。
标题:支气管镜:你的呼吸健康守护者亲爱的读者,你是否曾经感到过呼吸不畅,咳嗽不止,甚至有时候会感到胸闷?这些可能是你的呼吸系统在向你发出警告,而这个时候,支气管镜(也被称为纤支镜)可能就是你的救星。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支气管镜。
支气管镜是一种用于观察和清理气道内病变的医疗设备,它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气道内部来诊断和治疗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癌、肺炎、哮喘等。
它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诊断,还可以进行微创治疗,如冷冻、激光、微波等。
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支气管镜呢?原因有很多。
首先,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可能只有在病情严重时才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这时,支气管镜可以帮助医生直观地看到气道内的病变,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其次,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需要微创手术或激光治疗,而支气管镜就是进行这些治疗的最理想工具。
最后,对于一些无法通过传统检查方法确诊的病例,支气管镜也是非常重要的诊断工具。
除了上述优点外,支气管镜还有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好处。
首先,它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医疗设备,其操作过程严格遵循医疗规范,医生会确保患者的安全。
其次,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诊断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医生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最后,对于一些病情复杂的患者,支气管镜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当然,任何医疗设备都有其适用范围和限制。
在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以确保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医生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因此,如果你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建议你及时就医,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总的来说,支气管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疗设备,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呼吸系统健康,还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如果你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不妨考虑一下支气管镜的检查,让它成为你呼吸健康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