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隔离管理规定
- 格式:docx
- 大小:11.94 KB
- 文档页数:4
附件6能量隔离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据**公司《能量隔离管理规定(试行)》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各单位及为公司服务的承包商。
第三条本细则规范了作业前能量隔离的方法、程序及管理要求。
第四条名词解释(一)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本规定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二)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三)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
按使用功能分为两类:1. 个人锁:只供个人专用的安全锁;2. 集体锁:现场共用的安全锁,并包含有锁箱。
集体锁为同花锁,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的组锁。
(四)锁具:保证能够上锁的辅助设施。
如:锁扣、阀门锁套、链条等。
(五)“危险!禁止操作”标签:标明何人、何时上锁及理由并置于安全锁或隔离点上的标签。
(六)测试:验证系统或设备隔离的有效性。
第二章管理职责及范围第五条机动设备处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细则;负责本处室组织的检维修、项目施工中机械能、热能(机械或设备)、势能(弹簧力、重力)、辐射能能量隔离的管理、监督和考核。
第六条科技信息处负责生产装置内热能(介质携带及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化学能能量隔离的管理、监督和考核。
第七条生产运行处负责生产装置外部系统热能(介质携带及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化学能能量隔离、电气运行系统电能能量隔离的管理、监督和考核;负责与公司相关的外部能量隔离的协调管理。
第八条质量安全环保处对本细则的执行实施监督和考核。
第九条工程管理部负责本处室组织的独立区域内项目施工能量隔离的管理、监督和考核;负责本处室组织的非独立区域内项目施工中机械能、热能(机械或设备)、势能(弹簧力、重力)、辐射能能量隔离的管理、监督和考核。
能源隔离管理规定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能量隔离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唐山万丰兴化工产品有限公司以及为其服务的承包商。
第三条本规定规范了作业前能量隔离的方法、程序及管理要求。
第四条名词解释(一)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本规定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二)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三)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
按使用功能分为两类:1.个人锁:只供个人专用的安全锁;2.集体锁:现场共用的安全锁,并包含有锁箱。
集体锁为同花锁,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的组锁。
(四)锁具:保证能够上锁的辅助设施。
如:锁扣、阀门锁套、链条等。
(五)“危险!禁止操作”标签:标明何人、何时上锁及理由并置于安全锁或隔离点上的标签。
(六)测试:验证系统或设备隔离的有效性。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生产技术部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并负责培训、监督和考核。
第六条维修车间、甲醇车间、空分车间及公用工程车间执行本能量隔离管理实施细则,对本规定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管理要求第一节基本要求第八条为避免设备设施或系统区域内蓄积危险能量或物料的意外释放,对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的隔离设施均应进行能量隔离、上锁挂标签并测试隔离效果。
第九条隔离或控制能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移除管线,加盲板。
(二)双切断阀门,打开双阀之间的导淋。
(三)切断电源或对电容器放电。
(四)退出物料,关闭阀门。
(五)辐射隔离,距离间隔。
(六)锚固、锁闭或阻塞。
能量隔离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区队、科室。
第三条本规定规范了作业前能量隔离的方法、程序及管理要求。
第四条名词解释(一)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本规定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二)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三)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
按使用功能分为两类:1. 个人锁:只供个人专用的安全锁;2. 集体锁:现场共用的安全锁,并包含有锁箱。
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的组锁。
(四)锁具:保证能够上锁的辅助设施。
如:锁扣、阀门锁套、链条等。
(五)“危险!禁止操作”标签:标明何人、何时上锁及理由并置于安全锁或隔离点上的标签。
(六)测试:验证系统或设备隔离的有效性。
第二章管理要求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五条为避免设备设施或系统区域内蓄积危险能量或物料的意外释放,对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的隔离设施均应进行能量隔离、上锁挂标签并测试隔离效果。
第六条各区队、科室要建立能量隔离设施[包括盲板(实心法兰盘或管堵)、安全锁]台账,明确拆/加人、时间、地点。
第七条隔离或控制能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下内容:(一)移除管线,加盲板。
(二)切断电源或对电容器放电。
(三)退出物料,关闭阀门。
(四)辐射隔离,距离间隔。
(五)锚固、锁闭或阻塞。
第八条抽加盲板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抽加盲板工作应由专人负责,统一编号,作好记录。
(二)负责盲板抽加的人员要相对稳定,原则上谁加谁抽,人员变动要做好交接。
(三)抽加盲板的作业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四)抽加盲板要考虑防泄漏、防火、防中毒、防滑、防坠落等措施。
能源隔离、挂牌上锁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能源隔离是指针对设备保养和维修时,防范因意外激活、意外启动或意外释放储存能量,给员工、第三方人员造成伤害,以及设备损坏而采取的方法。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及第三方人员。
第三条名词解释(一)受影响人员:在能源隔离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清扫、保养或者维修的人员,或者处于清扫、保养或维修区域内的人员。
(二)被授权人员:为了对设备进行保养维修,负责履行挂牌/上锁程序的人员,受影响人员和被授权人员可以是同一个人。
(三)屏障:是一个实体障碍物,比如临时设置的栏杆、警戒带、锥形物或者金属架等,目的是警告和限制靠近危险区域。
屏障是临时的,不用作永久性的防护。
(四)带能量:已连在能源上,或者是含有残存或存储的能量,含机械能、重力或弹性势能,电容存储的电能等。
(五)能量隔离装置:是一种用来阻止能量传输或释放的机械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下列装置:手动断路器、断路开关;不能独立运行的电路中,隔离电路电源的手动开关;滑动的大门、移动的挡板、管路阀门(不含煤气)、盲板、挡块;以及类似的用于阻止或隔离能源的装置。
能量隔离装置不包括按钮,控制开关,或其它控制线路的装置。
煤气介质管路的能量隔离装置必须是符合《煤气隔断装置安全技术规范AQ2048-2012》所定义的隔断装置。
(六)能量源:电能、机械能、液压能、气动能、化学能、热能、势能、放射能、或其它能(电离辐射或非电离辐射、蒸汽等)或潜在能(储存或残存的能量)的源头。
(七)标记:是做记号的一种方式,用于防止混淆外观相近或者位置临近的不同组件,设备或区域。
(八)上锁装置:指用来将能量隔离装置保持在安全状态的装置,防止意外激活能量源、意外启动或意外释放存储的能源。
(包含设备组锁,链条锁、断路器锁等锁具)(九)个人生命锁:是指受影响人员持有并用于执行能源隔离程序规定的锁具,每人一把、具有唯一性。
(十)锁箱(移动锁箱):能源隔离后控制设备组锁钥匙的特殊用具。
能量隔离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的炼油化工企业(以下简称炼化企业)以及为其服务的承包商。
第三条本规定规范了作业前能量隔离的方法、程序及管理要求。
第四条名词解释(一)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本规定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二)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三)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
按使用功能分为两类:1. 个人锁:只供个人专用的安全锁;2. 集体锁:现场共用的安全锁,并包含有锁箱。
集体锁为同花锁,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的组锁。
(四)锁具:保证能够上锁的辅助设施。
如:锁扣、阀门锁套、链条等。
(五)“危险!禁止操作”标签:标明何人、何时上锁及理由并置于安全锁或隔离点上的标签。
(六)测试:验证系统或设备隔离的有效性。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炼油与化工分公司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第六条炼化企业根据本规定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单位的能量隔离管理实施细则,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规定的执行,并培训、监督和考核。
第七条企业基层单位执行本单位能量隔离管理实施细则,对本规定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管理要求第一节基本要求第八条为避免设备设施或系统区域内蓄积危险能量或物料的意外释放,对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的隔离设施均应进行能量隔离、上锁挂标签并测试隔离效果。
第九条隔离或控制能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移除管线,加盲板。
(二)双切断阀门,打开双阀之间的导淋。
(三)切断电源或对电容器放电。
(四)退出物料,关闭阀门。
(五)辐射隔离,距离间隔。
(六)锚固、锁闭或阻塞。
能量隔离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的炼油化工企业(以下简称炼化企业)以及为其服务的承包商。
第三条本规定规范了作业前能量隔离的方法、程序及管理要求。
第四条名词解释(一)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本规定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二)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三)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
按使用功能分为两类:1. 个人锁:只供个人专用的安全锁;2. 集体锁:现场共用的安全锁,并包含有锁箱。
集体锁为同花锁,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的组锁。
(四)锁具:保证能够上锁的辅助设施。
如:锁扣、阀门锁套、链条等。
(五)“危险!禁止操作”标签:标明何人、何时上锁及理由并置于安全锁或隔离点上的标签。
(六)测试:验证系统或设备隔离的有效性。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炼油与化工分公司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第六条炼化企业根据本规定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单位的能量隔离管理实施细则,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规定的执行,并培训、监督和考核。
第七条企业基层单位执行本单位能量隔离管理实施细则,对本规定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管理要求第一节基本要求第八条为避免设备设施或系统区域内蓄积危险能量或物料的意外释放,对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的隔离设施均应进行能量隔离、上锁挂标签并测试隔离效果。
第九条隔离或控制能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移除管线,加盲板。
(二)双切断阀门,打开双阀之间的导淋。
(三)切断电源或对电容器放电。
(四)退出物料,关闭阀门。
(五)辐射隔离,距离间隔。
(六)锚固、锁闭或阻塞。
一、单项选择题1、制定《能量隔离管理规定》的目的是( )?A: 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制定本规定。
B: 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害、火灾、爆炸等事故,制定本规定。
C: 为加强生产和施工作业区域范围内的能量隔离管理,防止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制定本规定。
D: 为加强生产和施工作业区域范围内的能量隔离管理,防止人身伤害、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制定本规定。
答案:A2、( )以下的伴热整改、消漏作业项目不上锁,执行相应检维修作业规程. A:0.5MPa B:1.0MPa C:1.5MPa D:2.0MPa 答案:B3、当确认所有作业人员都解除个人锁后,由( )本人解除个人锁。
A: 属地单位监护人B:作业单位监护人C:作业单位负责人D:属地单位负责人答案:A4、解锁依据( )原则进行。
A.先解集体锁后解个人锁、先解锁后解标签的原则进行。
B.先解集体锁后解个人锁、先解标签后解锁的原则进行。
C.先解个人锁后解集体锁、先解锁后解标签的原则进行。
D.先解个人锁后解集体锁、先解标签后解锁的原则进行。
答案:C5、( )每个作业人员用个人锁锁住锁箱。
A.属地单位监护人和作业单位B.作业单位监护人和属地单位C.属地单位监护人和属地单位D.作业单位监护人和作业单位答案:A6、在跨班作业时,应做好( )锁的交接。
A:集体锁B:个人锁C:集体锁与个人锁D:同花锁答案:B7、多个隔离点的上锁按下列( )顺序实施。
①用集体锁将所有隔离点上锁、挂标签。
涉及电气隔离时,属地单位应向电气人员提供所需数量的同组集体锁,由电气专业人员实施上锁、挂标签。
②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应确保每个作业人员要在集体锁箱上上锁。
③属地单位监护人和作业单位每个作业人员用个人锁锁住锁箱。
④将集体锁的钥匙放入锁箱,钥匙号码应与现场安全锁对应。
⑤属地单位批准人必须亲自到现场检查确认上锁点,才可签发相关作业许可证。
能量隔离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的炼油化工企业(以下简称炼化企业)以及为其服务的承包商。
第三条本规定规范了作业前能量隔离的方法、程序及管理要求。
第四条名词解释(一)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本规定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二)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三)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
按使用功能分为两类:1. 个人锁:只供个人专用的安全锁;2. 集体锁:现场共用的安全锁,并包含有锁箱。
集体锁为同花锁,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的组锁。
(四)锁具:保证能够上锁的辅助设施。
如:锁扣、阀门锁套、链条等。
(五)“危险!禁止操作”标签:标明何人、何时上锁及理由并置于安全锁或隔离点上的标签。
(六)测试:验证系统或设备隔离的有效性。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炼油与化工分公司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第六条炼化企业根据本规定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单位的能量隔离管理实施细则,企业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规定的执行,并培训、监督和考核。
第七条企业基层单位执行本单位能量隔离管理实施细则,对本规定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管理要求第一节基本要求第八条为避免设备设施或系统区域内蓄积危险能量或物料的意外释放,对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的隔离设施均应进行能量隔离、上锁挂标签并测试隔离效果。
第九条隔离或控制能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移除管线,加盲板。
(二)双切断阀门,打开双阀之间的导淋。
(三)切断电源或对电容器放电。
(四)退出物料,关闭阀门。
(五)辐射隔离,距离间隔。
(六)锚固、锁闭或阻塞。
抚顺石化公司能量隔离管理规定(试行)FSSH/WJ 002.532-201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据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能量隔离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各直属生产企业以及为其服务的承包商。
第三条本规定规范了作业前能量隔离的方法、程序及管理要求。
第四条名词解释(一)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本规定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二)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三)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
按使用功能分为两类:1. 个人锁:只供个人专用的安全锁;2. 集体锁:现场共用的安全锁,并包含锁箱。
集体锁为同花锁,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的组锁。
(四)锁具:保证能够上锁的辅助设施。
如:锁扣、阀门锁套、链条等。
(五)“危险!禁止操作”标签:标明何人、何时上锁及理由并置于安全锁或隔离点上的标签。
(六)测试:验证系统或设备隔离的有效性。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公司生产运行处是能量隔离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能量隔离的监督和考核;负责厂际间能量隔离方案的审批。
第六条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检维修施工作业过程中能量隔离的监督检查;负责射线能量隔离的监督、考核;负责对安全锁、锁具及“危险!禁止操作”标签(见附件2)提供专业技术指导。
第七条公司机动设备处负责检维修及施工作业过程中电、仪表能量隔离的监督、考核。
第八条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负责涉及新、改、扩建项目施工作业能量隔离的监督检查。
负责新、改、扩建项目施工作业中的能量隔离方案的审批。
第九条直属生产企业负责能量隔离方案的审批及监督考核,负责能量隔离锁具的配备、使用及培训。
能量隔离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能量隔离是指通过物理隔离、电气隔离等手段,有效防止设备在维修、检修、清洁、更换零部件等作业过程中,因误操作、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的能量释放,从而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能量隔离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范围。
本管理实施方案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设备维修、检修、清洁、更换零部件等作业的场所和设备。
三、管理原则。
1. 安全第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安全风险。
2. 严格执行,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能量隔离管理实施方案的规定执行,不得擅自变更或违反规定操作。
3. 全员参与,所有作业人员都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并遵守能量隔离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
4. 持续改进,定期对能量隔离管理实施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符合实际作业需求和最新的安全标准。
四、管理流程。
1. 作业前准备,作业人员应在作业前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所需的能量隔离方式。
2. 能量隔离操作,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物理隔离、电气隔离等措施,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3. 作业授权,作业人员应在能量隔离操作完成后,向相关主管人员申请作业授权,并在授权证书上签字确认。
4. 作业执行,作业人员按照作业授权的要求,进行维修、检修、清洁、更换零部件等作业。
5. 能量释放验证,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应对设备进行能量释放验证,确认设备处于解除隔离状态。
6. 隔离解除,确认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后,可以解除能量隔离措施,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五、管理措施。
1. 安全标识,在设备上设置明显的能量隔离标识,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2. 培训教育,定期开展能量隔离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审查监督,建立定期检查和监督制度,确保能量隔离管理实施方案的有效执行。
4. 事故分析,对发生的能量隔离事故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QHSE管理体系能量隔离管理规定文件编号MKHG-T3-AH-025-2021 修改0 第1页共7页1 目的为了确保在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前,能量供给源的断开和剩余能量脱节,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加强能量隔离管理,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化工运行生产、日常检维修和保养、大检修时在设备设施上进行的作业活动。
3术语和定义3.1 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本规定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3.2 能量隔离:分为工艺隔离、电气隔离、射源隔离、机械隔离,将设备、设施及装置从电力源、气体源头和液体等源头断开,隔断来自源头能量对流经的设备、设施及装置的作用和影响。
3.3 工艺流程隔离将流体管线上的阀门关闭和上锁,它可能包括管线的卸压、冲洗以及排气等措施,它是机械隔离的特殊情况。
3.4 机械隔离将设备、设施及装置从动力源、气体源头和液体源头物理地断开。
3.5 电气隔离将电路或设备部件从所有的输电源头安全可靠地分离开来,它包括电气、仪表和通讯的隔离。
4 职责4.1安全环保部是能量隔离管理规定归口管理部门,监督和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
4.2 各生产单位负责组织能量隔离、上锁挂签、能量隔离解除及相关安全措施落实。
4.3 生产管理部负责工艺处置方案的审批4.4 检维修中心负责检修作业时电气设备能量隔离、能量隔离解除及相关安全措施落实。
5 工作程序5.1 当要实施进入、改造或维修设备、设施及装置时,需要识别来自其外部的能量源对设备、设施及装置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操作人员的危险。
生产单位对设备及工艺系统的能量源进行隔断,将作业活动风险降低到可允许接受的程度,隔离包括工艺隔离、电气隔离、机械隔离、射源隔离。
5.2 为避免设备设施或系统区域内蓄积危险能量或物料的意外释放,对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设施均应进行能量隔离、上锁挂标签并测试隔离效果。
能量隔离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能量隔离管理,防止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依据炼化板块《能量隔离管理规定》(试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规范了作业前能量隔离的方法、程序及管理要求。
第三条名词解释(一)能量: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工艺物料或设备所含有的能量。
本规定中的能量主要指电能、机械能(移动设备、转动设备)、热能(机械或设备、化学反应)、势能(压力、弹簧力、重力)、化学能(毒性、腐蚀性、可燃性)、辐射能等。
(二)隔离:将阀件、电气开关、蓄能配件等设定在合适的位置或借助特定的设施使设备不能运转或能量不能释放。
(三)安全锁:用来锁住能量隔离设施的安全器具。
按使用功能分为两类:1. 个人锁:只供个人专用的安全锁;2. 集体锁:现场共用的安全锁,并包含有锁箱。
集体锁为同花锁,是一把钥匙可以开多把锁的组锁。
(四)锁具:保证能够上锁的辅助设施。
如:锁扣、阀门锁套、链条等。
(五)“危险!禁止操作”标签:标明何人、何时上锁及理由并置于安全锁或隔离点上的标签。
(六)测试:验证系统或设备隔离的有效性。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安全部门根据本规定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单位的能量隔离管理实施细则,各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规定的执行,并培训、监督和考核。
第五条各基层单位执行本单位能量隔离管理实施细则,对本规定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管理要求第一节基本要求第六条为避免设备设施或系统区域内蓄积危险能量或物料的意外释放,对所有危险能量和物料的隔离设施均应进行能量隔离、上锁挂标签并测试隔离效果。
第七条隔离或控制能量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一)移除管线,加盲板。
(二)双切断阀门,打开双阀之间的导淋。
(三)切断电源或对电容器放电。
(四)退出物料,关闭阀门。
(五)辐射隔离,距离间隔。
(六)锚固、锁闭或阻塞。
第八条抽加盲板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抽加盲板工作应由专人负责,按盲板图进行作业,统一编号,作好记录。
(二)负责盲板抽加的人员要相对稳定,谁加谁抽。
能量隔离管理规定
日期:2022年5月1日
1. 引言
能量隔离是指对设备、系统或设施施加安全隔离措施以防止能量传递的过程。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遵循能量隔离管理规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能量隔离的管理,确保工作场所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能量隔离的定义
能量隔离是指在进行维修、检修、清洁、调试或其他工作时,通过切断能量源并施加标识、锁定和标签,以确保工作区域没有能量传递的状态。
3. 能量隔离的目的
能量隔离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工作人员免受意外能量释放的伤害。
通过正确实施能量隔离管理规定,可以降低工作场所事故的风险,减少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
4. 能量隔离的原则
4.1 认识能量源
在进行能量隔离之前,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能量源,包括电器、气体、化学品、机械设备等。
了解能量源的特性、工作原理和潜在风险,有助于有效地进行能量隔离。
4.2 切断能量源
切断能量源是能量隔离的第一步。
根据不同的能量源类型,采取相应的切断措施,如关闭电气开关、关闭气阀、断开电源等。
4.3 施加标识、锁定和标签
在切断能量源后,需要施加标识、锁定和标签,以警示其
他人员不得重新开启能量源。
标识和标签应明确、易于辨认,并在特定位置进行标注。
锁定设备可以防止他人误操作,确保能量隔离的有效性。
4.4 检查能量隔离状态
在进行工作之前,必须对能量隔离状态进行检查。
确保能
量源已切断,并检查锁定和标识是否有效。
只有确认能量隔离状态正确无误后,才能进行后续工作。
5. 能量隔离的程序
5.1 能量隔离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能量隔离之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包括准
备隔离设备、整理工作区域、确认工作人员和权限等。
确保所有必要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能量隔离操作。
5.2 能量隔离操作步骤
以下为常见能量隔离操作的步骤:
1.判断能量源类型,制定相应的能量隔离计划。
2.关闭能量源,切断电源或关闭阀门等。
3.施加标识、锁定和标签,使用明确且易识别的方法。
4.检查能量隔离状态,确保能量源已切断且隔离有效。
5.向相关人员通报能量隔离操作完成情况。
5.3 能量隔离后的工作
完成能量隔离操作后,必须进行相应的工作,包括维修、
检修、清洁等。
在进行这些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要求,确保工作的安全进行。
5.4 能量隔离恢复
在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能量隔离的恢复操作。
这包括恢
复能量源供应、拆除标识和锁定,以及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能量隔离恢复操作的目的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6. 能量隔离管理的培训和监督
为了确保能量隔离管理规定的有效实施,必须进行相关培
训和监督。
6.1 培训
所有从事能量隔离操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培训,包括能量隔
离操作的流程、步骤、注意事项等。
培训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员工了解最新的规定和要求。
6.2 监督
能量隔离操作应得到监督和检查。
相关部门应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能量隔离管理的有效性。
如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7. 总结
能量隔离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遵循能量
隔离管理规定,正确实施能量隔离操作,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在进行能量隔离操作前,必须准备好所需的隔离设备,并根据相应的步骤进行操作。
培训和监
督是确保能量隔离管理规定有效执行的重要环节,应予以重视和加强。
以上是对能量隔离管理规定的细化解释和操作步骤的介绍,希望能为工作场所的安全提供有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