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全球变暖论文有关全球变暖的论文

关于全球变暖论文有关全球变暖的论文

关于全球变暖论文有关全球变暖的论文

浅谈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威胁人类生存的今天,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别无选择,面对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升温,只有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才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治本之策,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低碳技术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已经被科学家证实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与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与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紧密相联。然而气候变暖的危害并不只是人们感觉到热那么简单,它的危害有很多,比如海平面的上升,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陆地淡水资源的溃乏、农业减产、传染病的流行、影响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等等。那么,面对这些危害如果我们无动于衷漠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灾难,继续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高碳发展模式,我们人类将有可能像恐龙那样因为适应不了新的气候而在地球上永远的消失。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别无选择,面对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升温,只有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才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治本之策,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存在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威胁的今天,我们正在没有选择的走向低碳

经济。因此,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1 创新思维,吸纳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随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也都着手开展有关低碳经济的研究。实际上,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与我们党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是一致的,发展低碳经济就是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我们党提出的这些方针政策。应该看到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最佳形态,而且,发展低碳经济并不仅仅意味着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经济代价,它将会带来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还将带来巨大的、潜在的经济利益。未来经济的竞争将是低碳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谁能超前作出部署,谁就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赢得先机。

2 创新技术,促进低碳技术的开发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低碳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由于受到发展阶段和能源结构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来说不是要求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而是要全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使单位GDP的“碳消耗”逐步降低,因为我国的自然资源特点就是富煤、缺油、少气,这就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据计算,

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这就使得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要面临碳排放的约束,为了能够安全、长期的使用煤我们目前最需要的技术就是煤的环保使用技术,但是这项技术我们目前并没有掌握,欧美国家计划在2015年之前将之商业化,不过他们现在不肯通过国际合作渠道低价转让给中国,所以只有靠我们的科研人员独立自主的去研发低碳技术。才能使中国的产业与技术在未来适应气候变化的产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3 创新制度,建立低碳发展激励机制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发挥政策的促进作用,建立有效的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比如政府出台鼓励节能、可再生能源使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等一系列的政策,采用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引领和扶持低碳经济发展。另外,还可以通过征收资源税、燃油税和消费税等税收政策、提高环保排放约束性指标等措施抑制其产业和产能的扩张,并且强制和加快淘汰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4 转变观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其实,在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我们要尽力“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饮食上尽量减少每天肉食的消费量,因为研究人员发现,每生产1公斤牛肉会向空气中排放36.4公斤二氧化碳;交通工具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路途较远时宜选择乘坐火车,因为超过8公里坐火车比坐汽车会减少1.7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家

用电器上提倡使用节能新产品,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到超市购买商品时应多选择本地生产的,因减少了运输从而减少了碳的排放,并且有利于当地企业的发展。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采取低碳化的现代生活方式,一个低碳社会就会出现在我们眼前。虽然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变暖的无奈之选,但是如果我们能超前认识,抓住机遇,就一定能够在未来低碳经济的竞争中赢得先机,推动我国经济走上低碳的、可持续的、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之路。参考文献 1 张坤民等主编.低碳经济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5

关于全球变暖论文有关全球变暖的论文

关于全球变暖论文有关全球变暖的论文 浅谈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威胁人类生存的今天,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别无选择,面对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升温,只有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才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治本之策,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低碳技术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已经被科学家证实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与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与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紧密相联。然而气候变暖的危害并不只是人们感觉到热那么简单,它的危害有很多,比如海平面的上升,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陆地淡水资源的溃乏、农业减产、传染病的流行、影响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等等。那么,面对这些危害如果我们无动于衷漠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灾难,继续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高碳发展模式,我们人类将有可能像恐龙那样因为适应不了新的气候而在地球上永远的消失。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已经别无选择,面对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升温,只有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才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治本之策,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发展低碳经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存在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威胁的今天,我们正在没有选择的走向低碳

经济。因此,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1 创新思维,吸纳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随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也都着手开展有关低碳经济的研究。实际上,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与我们党提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是一致的,发展低碳经济就是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我们党提出的这些方针政策。应该看到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最佳形态,而且,发展低碳经济并不仅仅意味着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经济代价,它将会带来贸易条件、国际市场、国际技术竞争格局的变化,还将带来巨大的、潜在的经济利益。未来经济的竞争将是低碳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谁能超前作出部署,谁就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赢得先机。 2 创新技术,促进低碳技术的开发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低碳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由于受到发展阶段和能源结构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来说不是要求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而是要全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使单位GDP的“碳消耗”逐步降低,因为我国的自然资源特点就是富煤、缺油、少气,这就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据计算,

关于全球变暖的论文

论全球变暖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机械类10级8班 方伟天学号201001041805 一、全球变暖是什么 全球变暖全称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二、全球变暖的现状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趋势。在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 摄氏度。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 0.75℃。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0.25℃,而海洋温度上升了0.13℃)。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0.12℃至0.22℃。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 世界气象组织(WMO)5月18日在日内瓦总部表示,根据来自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最新观测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的全球平均气温创下了有气象历史以来的最高记录,达到14.5摄氏度(华氏58.1度)。据观测,今年4月份的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的综合值达到了14.5摄氏度,比20世纪的平均值高出了0.76摄氏度。 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的科学家认为2009年是南极有记录以来温度最高的一年,平均气温为华氏温度零下54.2度(摄氏温度零下47.9度)。同时在四月下旬北极经历了一场不同寻常的降雨,以上种种迹象表面地球的确在变暖。 根据阿蒙森科特南极站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南极站气温为1957年有记录以来最高,为华氏温度零下54.2度(摄氏温度零下47.9度)。 之前记录在册的南极高温出现在2002年,达到华氏温度零下54.4度(摄氏温度零下48摄氏度)。根据美国航天宇航局的说法,2005年为全球最热的一年,其次是2009年(气温数据的记录始于十八世纪)。 南极洲南极站的资深气象学家Tim Markle 对《南极太阳》说,2008年气温降至华氏温度零下99.9度(摄氏温度零下72.7度),2009年仅仅降至华氏温度零下98度(摄氏温度零下72.2度),以上两个数据代表了有记录以来最暖的最低气温。 2009年也是连续第二年南极气温高于华氏温度零下100度(摄氏温度零下73.3度)。让气候学家惊讶的是,2007年9月2日气温一度下降至华氏温度零下100度(持续1分钟),2010年4月则在此温度下停留了22分钟。 2010年的另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发生在北极,北极在4月底下了一场雨。根据加拿大环境部资深气候学家David Phillips的说法,“近50年来都没有天气历史数据迹象说明北

大学生论文——全球气候变暖论文

摘要 通过本学期对这门课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对生命的起源和演变、以及植物各自的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从植物本身从种子萌发、发芽、开花、结果有了深入的理解,并且看到了不同植物在不同的发育时期,所具有的各自特点。总之,这门课以生命为中心,以影片为题材,展示了植物的生长习性、人的生长发育、微小动物的适应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我主要是对看过的以“全球气候变暖”为题材的一个影片作以分析和发表自己的看法。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 ?全球气候变暖的历史 ?全球气候变暖的预测 ?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后果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心得体会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生命动植物气候

1、先重述问题: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

全球变暖论文

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进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原因分析: 1.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破坏因素 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但到当前2014年,人类活动由于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

全球变暖论文

暖化现象: 近百年来地球正面临暖化现象,这种现象除了大自然的变化外,几乎都是人类活动(哺乳动物)引发温室效应所造成的现象。长期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主要是机动车辆) 及某些化学工业之制程所产生大量之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对地球暖化现象的影响,是因为人类对环境的不尊重,过度使用、浪费、不珍惜能源与资源,使得有限的地球资源在过度开发与使用的情况下,造成失衡的现象。 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进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全球变暖论文:

由于大家知道的,现代社会工业发展很快。为了赶上其他发达国家,我国也在大力发展工业,但在这背后存在着一个社会性问题,而且可能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气候性变暖。当然了,我现在分析的只是形成全球气候性变暖原因的一个片面,但这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大力发展工业,会增加对大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所以会导致像CO2这类的气体也会增多。因为CO2和水气会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会间接导致太阳短波辐射的增强,而当太阳光照到地面时,地面会随之而升温,学过高一地理的都知道:地面升温会使地面对大气产生一个长波辐射,而这时又因为大气中的CO2和水气增加(主要是CO2),所以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所以会导致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平均气温增高,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全球气候性变暖。 全球气候性变暖,使得全球平均气温增高,这样由于气温增高,南北两极的冰川会慢慢融化,这会导致全球海平面的升高,全球海平面升高的结果就是一些小岛国家就会被大海吞没,而全球性气候变暖引发的另一个不好的事,就是灾害性天气增多。举个例子:像英国(本人不是看不起英国,而是因为英国具有代表性,后面的文章还会用到它),如果全球海平面升高,它的领土就会面临被淹没的危险;而英国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雨量平均而且充沛(虽然也不是特多吧),而且时常还会有台风登陆,又因为全年降雨量增多,台风增多(灾害性天气增多的结果),这会引起国内的降水量增多,从而一些低洼的地区会遭受淹没的危险。所以英国这个岛国会有被淹没的

全球变暖论文

全球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燃烧化石矿物来产生能量或砍伐森林并燃烧它们时,会产生多种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的可见光具有高渗透性,并且对从地球反射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吸收性,这通常被称为“温室效应”,从而导致全球变暖。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平均温度经历了两次冷暖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自1980年代以来,全球温度显着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将导致全球降水的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的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这不仅会威胁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还会威胁到人类的粮食供应和生活环境。 什么是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上升。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平均温度经历了两次冷暖波动,总体呈上升趋势。自1980年代以来,全球温度显着上升。 1981年至1990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00年前高0.48℃。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人类使用了许多化石燃料(例如煤,石油等),并排放了许多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这些温室气体对太阳可见光具有很高的渗透性,并且对从地球反射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这通常被称为“温室效应”,从而导致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将导致全球降水的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的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这不仅会威胁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还会威胁到人类的粮食供应和生活环境。

全球变暖的具体原因是,燃烧化石矿物产生能量或砍伐森林并燃烧森林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全球温度将升高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温度将发生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在过去的10000年中被发现,这将对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了制止全球变暖的趋势,联合国于1992年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署并生效。根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到2000年将其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的水平。此外,这些国家每年合计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0%,同意将有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截至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批准了该公约。 全球变暖的历史和预测 根据仪器记录,与1860-1900年相比,全球陆地和海洋温度上升了0.75摄氏度。自1979年以来,陆地温度的上升速度是海洋温度的两倍(陆地温度上升0.25摄氏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0.13摄氏度)。根据卫星温度测量,对流层温度每十年上升0.12至0.22摄氏度。在1850年之前的一两千多年中,尽管中世纪气候温暖,冰河时期很少,但公众认为全球温度相对稳定。 根据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2005年是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影响论文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影响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098班 25号 刘美思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追寻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一)人为因素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盐碱化、沙化等破坏因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保持水土流失。但到目前为止,人类活动如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钟有20公顷森林被破坏,10公顷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灭绝因素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二)自然因素 1.全球正在处于温暖期。 2.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由椭圆形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二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 1. 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将灭绝。 4.许多小岛将无影无踪;将感染疟疾等传染病……

全球变暖论文全球变暖的论文

全球变暖论文全球变暖的论文 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政策的初步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人民开始关注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文章列举了主要发达国家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的措施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及需要承担的国际义务,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政策;节能技术研发体系 气候变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的通过,并于2005年2月16日的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致力于治理气候变暖问题的开始。 全球变暖不仅是气候和全球环境领域的问题,也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生产、消费、生活方式以及自下而上空间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追究其因,大多数科学家普遍认为人类活动所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是引起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 随着发展中国家在重工业上的投资以及世界能源和运输需求的增长,温室气体年排放量正在不断上升。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结论,从19世纪后期到现在的100多年中,全球近地面气温平均升高了0.3℃~0.6℃;而与此同时,全球海平面平均升高了

0.1~0.2m。如果不采取任何控制措施,按现有的CO2排放速率,到21世纪中叶全球大气中的CO2浓度可能达到现在两倍。据IPCC的估计,这将导致地球气温升高1.5℃~4.5℃,造成全球海平面上升 (2.5~5)×10-3m。这将导致生态系统的灾难,主要粮食作物的大量减产,岛国及沿海城市由于海平面的上升而被淹。 1二氧化碳减排政策 各国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可以选择的政策方案很多,可以是经济的或准经济的政策,比如碳税、税收、补贴、排放权交易、复合排放权交易制度等,也可以是非经济手段,比如政府规制、绩效标准等。在现实政策的制定中,都是在确定一定的减排目标的基础上,综合权衡各种政策利弊,再选取合适的政策工具或政策工具组合。在各种政策工具之中,碳税与排放权交易制度是被经济学家们公认最有效的减排政策工具。 各国需要在国际性协作框架内采取各自的政策措施。对于大部分发达国家来说,《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其碳减排的目标和时间表,那么他们就需要根据这些既定的目标运用相关的政策工具去制定其国内的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虽然并无具体的目标和时间表,但这不表示其没有碳减排的国际责任,在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需制定相关的产

【议论文】关于全球变暖_900字

【议论文】关于全球变暖_900字 全球变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全球变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进而造成地球表面温度上升的现象。全球变暖导致了许多问题,例如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应对全球变暖问题。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工业化和能源消耗使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层,形成了温室效应。这种温室效应导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使全球气候变化变得更加极端和不稳定。 全球变暖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的结果之一。由于温室气体引起的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冰川和极地冰融化加速,导致海平面上升。这给沿海城市和岛屿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可能导致淹没和人口迁移问题。全球变暖还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干旱、洪涝、热浪和飓风等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在不断增加,给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全球变暖还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 为了应对全球变暖,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重要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限制工业和能源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我们应该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变暖问题。各国应签署和落实国际气候变化协议,共同努力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我们还需要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推动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普及,鼓励人们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 全球变暖是一个紧迫的问题,需要全球范围的合作来解决。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必须采取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清洁能源和加强国际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为我们的后代创造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地球继续为人类提供安全和宜居的环境。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与政策论文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与政策论文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生态环境恶化、台风肆虐、热浪频袭、干旱洪涝此起彼伏。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 《全球气候变化的演变》 【摘要】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我们之所以关注气候变化,是基于对历史的客观认知和对未来科学预测的警示;是基于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经济社会系统带来严重影响;是基于造成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既要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减缓气候变化,更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演变 一、前言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生态环境恶化、台风肆虐、热浪频袭、干旱洪涝此起彼伏。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气候变化问题势必成为一个长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难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难题。 气候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整个地球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次的变暖和变冷,而每一次变化都必然带来生物系统的进化或退化,甚至是灭绝 全球气候变化 二、气候 1.什么是气候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天气状况的长期(月、季、年、数年、数十年到数百年或更长)平均,通常用某一时段的平均值以及距此平均值的离差值来表征,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几分钟到几天)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电、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因此,我们对天气的认识可能更感性一些。而气候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气候状况的综合。气候和天气又密切关系: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天气的概括。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是通过该地区各气象要素(气温、湿度、降雨量、风等)的多年平均值及特殊年份的极端值反映出来的。 三、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 1.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时指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距平)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上显著的变化。 2.什么是极端天气事件 极端天气事件是指在特定地区和一年的特定时间里出现的罕见的天气事件。“罕见”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极端天气事件通常指出现的概率不超过10%的事件。不同地区,极端天气事件具有不同的特征。 3.气候为什么会变化 气候变化是由气候系统的变化所引起的,造成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概括起来可分为自然原因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 四、气候变暖 1.气候真的变暖了吗 我们的地球正在不断变暖,这是毋庸置疑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100年(1906年~2005年)全球平均地标温度上升了0.74℃。自1850年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中有11个出现在近期的1995~2006年(1996年除外)。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约0.17毫米;1961~2003年平均上升速率约1.8毫米/年,1993~2003年平均上升速率约3.1毫米/年。全球大部分地区的积雪融化退缩,特别是在春夏两季;近40年北半球积雪显著退缩(11~12月除外),在20世纪80年代变化更为明显。过去50年的升温速度几乎是过去100年升温速度的2倍,也就是说地球变暖的速度在加快。 2.气候变暖正在改变我们的地球

科技小论文-全球变暖

面上涨,南北极冰川融化,海滨城市,岛国被淹。 这一切,都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实验证明,以后300年,海平面将上涨半米多,这还是最乐观的数据。 再过7年,全球变暖将会无可逆转地持续。 更可怕的是,由于北极冰融化,降雨量加强,大量淡水汇入北大西洋,破坏了墨西哥暖流,一旦墨西哥暖流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将会下降5—8度之多,从而造成的影响,很可能引发新的冰河时期!想必大家一定看过《后天》这部电影,剧中的情景正是几百年后对我们地球的一个真实写照: 龙卷风,冰层断裂,温度急剧下降,冰风暴,冻雨,地震,洪水,海啸……这并不是疯狂的幻想,如果人类不停止毁坏环境的话,这将成为现实!全球变暖不仅仅是天气变热,更会牵连出许多负面影响!为了拯救地球,我们应该尽量做到: 不开空调,使用回收环保纸张,舍弃肉类(牛排)食品(牛消化中含有一氧化二氮,如果你转为素食主义者,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减少 1.5吨!)不用塑料袋,乘公交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其实环保并不难,只要你支持环保,就是你给这个星球的最好礼物,不需要太多言辞,只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就会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如今,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纷纷行动起来,我们虽然也采取了行动,但,对于一个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这一点,还是不够的。 所以,警惕全球变暖,是全人类为了挽救地球的唯一方法,有人也许会说: 我们不是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答案虽是肯定的,但那又能容纳多少人呢?有人说: 治理温室效应的资金太大了,对金融来说是天价。

但,如果一直拖延,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的地球面目全非,别说金融,就连自己的生命也难保啊!所以环境保护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要真正付之与行动了!

全球变暖 选修课论文 3000字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1992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时的水平。另外,这些每年的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60%的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的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截止2004年5月,已有18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 全球变暖的历史与预测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75度。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0.25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13度)。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摄氏0.12度至0.22度。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自1800年代有测量仪器广泛地应用开始,2005年是最温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记录高了摄氏百分之几度。世界气象组织和英国气候研究单位也有类似的估计,曾经预计2005年是仅次于1998年第二温暖的年份。 在人类近代历史才有一些温度记录。这些记录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尽相同。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仪器记录,相信当年的记录很少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从最近的千禧年内的多方记录所展示的长远展望,在过去1000年的温度记录中可以看到有关的讨论及其中的差异。最近50年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全赖详细的温度记录。到了1979年,人类更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

2021年全球气候变暖的议论文

全球变暖,或称全球暖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因温室效应而造成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而其所造成的效应称之为全球变暖效应。下面是整理的全球气候变暖的议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全球气候变暖的议论文1 对于生活在北方的我来说,北国风光往往总是弥天漫地的大雪。而今年的雪,却稀少的可怜。 冬日的阳,显得格外耀眼。 端坐于电视对面,观看着新闻节目。我的双眼突然停留在银屏上,那明晃又有些刺眼的头条,诉说着可怕的现实---北极熊灭绝。 起初还是片刻的怀疑,但随后却有种不详之意渐渐涌上心头,灭绝不可能!脑海中努力回 想着昔日的他们,搜索着知识,却不能理解其中的因缘。 望着那灭绝两字,我陷入了沉思…… 许久,我终于明白了答案。北极熊是因为冰雪消融,茫茫大海之上,从而失去了栖身之处,但北极的雪又是遭受了怎样的破坏呢我的心里不禁想起那个常常提起的词“全球变暖”。我终 于找到了答案,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我们! 工厂里排放的滚滚黑烟,沉浸于雾霾之中,犹如当年雾都的城市,都是令人畏惧的画面,可如今却都成为了现实。现在的中国,为了发展经济,破坏资源,这也许就是中国发展中用的手段吧,但是,它却暴露了一种欲望---贪婪。 我想,这种贪婪,就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的确,我们都曾想过成功,但这成功之路上,为此牺牲了多少鲜活的生命!难道有一天我们站在胜利的顶峰上,不会羞愧 吗 任何生命都是有其价值的,不能因为种种理由而辩解,在无形中杀害一个个无辜的生命! 因为生命胜过一切。 当你满足了欲望时,就会发现你失去了比富贵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然。 就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如果你想拥有更好的,就要放弃一个,就像富贵与自然,当你失去了自然,富贵又从何而来呢

全球气候议论文作文800字

全球气候议论文作文800字 全球气候议论文作文800字篇1 气候的变化无常,才有了季节的交替;情绪的时落时涨,才有了情感的冲击。本无生命的四季却奇幻般地和情感扣在了一起。 当和煦的春光照射在冰雪上,那颗冻结已久的心也开始融化。而情感的碰撞更使它 流淌着新鲜与活力。情感的初期总是那样妙不可言,也许是出于那种新鲜感,这段时 期的感情总不会出现瑕疵,留下的,只有美好,让你的嘴角不自觉地挂着微笑。此时 情感虽然平缓,但是很稳定,真的想一直浸泡着。 当蝉的叫声唤醒了夏的意识,烈日当空引爆了内在的激情,情感一下子冲到最高处,让人无法控制。火一般的夏日风情给人超越极限的快感,让人high到极点。这时,感情几乎冲昏了你的头脑,无法设想没有了感情你将如何依靠。只好让这感情继续发烧! 瑟瑟秋风吹凉了已升华的情感,心里那燃烧的火焰已逐渐熄灭,知道剩下那点火星。原本炙热的心骤然冷淡,你不得不成天心事重重。忧郁早已盯上了你,只是终于等到 时机降临。此时,感情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纯,搀杂了距离与猜忌。落叶不是畏惧风的 携卷,而是没有树的挽留。感情飘了起来。 终于,北风刮走了感情,从此它杳无音讯。可是,心却留下了一道疤痕。偶尔地碰 着它,仍旧会有心酸的滋味。 秋去东来春又回,情感的故事就一次一次地重复着。也许这就是人生。 也许结果很不尽人意,但是季节性的变化也给了我们快乐,哪怕不是永远! 也许,我们属于星星,星星总是孤独地守在苍穹,发着幽幽的光,静静地受着季节 的给予。 全球气候议论文作文800字篇2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自己马上就要了解地球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心里有种 沉重的感觉。毕竟,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谁也不想她怎样,可…… 全球变暖是真实的,而且正在进行! 主流科学界一致对全球变暖是越来越清楚了,每天在改变我们的气候都是真实的, 他们也正在进行中。在20世纪末年初以来,表面平均温度的地球增加了约0.6摄氏度。

全球变暖英文论文

全球变暖英文论文File modification on June 16, 2021 at 16:25 pm

Global Warming There is one of the most sensitive global climate issues for years, which is global warming. In general, we know that the origin of global warming is the emission of carbon dioxide. It was verifi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dioxide and temperature: when there is more carbon dioxide the temperature gets warmer. This topic should be discussed under current situation to advocate people concerning with this severe environmental issue. Meanwhile, people should consider how to reduce the emiss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take some actions to stop global warming. What is global warming What caused global warming What are the negative effects caused by global warming What can we do to save the earth Are there any positive effects In the next paragraphs, I will explain these questions in details. What is global warming Global warming is the increase in the of 's near-surface air and oceans since the mid- and its projected continuation Brown 22. According to the 2007 by the , global surface temperature increased ±° ±°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Keppler. In nearly 100 years, the average global temperature goes through four fluctuations: cold, warm, cold again, and warm again. After 1980s, the temperature was ascending obviously. What caused global warming It is caused by several factors. First, population explosion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of global warming; it also threatens the bala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Second, atmospheric pollution is being on the rise, and it has already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major problem. It is also the basic problem of global warming. Third, marin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took a turn for the worse. That may lead to the damage of fresh water resouces.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进入2021年,北半球的东西两边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北美入冬以来的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特别是美国中西部和加拿大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更为明显。 2021年元旦之后,强暴风雪突击了全美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区,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达60厘米,多个地区刷新最低气温历史记录。与此同时,欧亚北部地区整体大幅偏暖,在强风暴雪肆虐美国大部分地区的2021年1月2日,俄罗斯莫斯科的平均气温为2℃,而通常莫斯科1月份的日平均气温为-10℃左右。我国新疆北部、内蒙古北部和东北部、东北西部等地的气温也较常年偏高,部分地区偏高4℃以上。在气温偏高的背景下,华北地区的降水异常偏少,较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是1951年以来的历史第二低值。地区自2021年秋季以来连续100多天没有有效降水出现,2021年1月1日元旦当天的气温更是高达13℃,是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元旦,比去年同日偏高近16℃。 从更长的时间尺度看,气候系统的各种观测资料都表明,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2021年9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公布了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报告用来自大气、海洋、冰川的多种指标从多方面证实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这些事实是在全面分析多种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确凿结

论,也已得到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认同。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各章引用文献总计超过1万篇,其中被引用的“最古老”的论文发表于1896年。这篇论文的题目是“论空气中碳酸对地面温度的影响”,(Genetic Savings & Clone)七年来斥资1900万美元一直努力的克隆狗试验,也未取得成功。 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克隆狗的最大困难是收集卵子。几乎所有的动物是在成熟阶段排卵受精,只有狗是在未成熟阶段排卵,而且体外培养狗的体细胞的克隆过程难度非常大。另外,狗每年一般只有两次发情,具有非常特别的生殖生理学特征。 为了克隆Snuppy,黄禹锡和他的同事的实验历时三年之久,总共培育了1095个重组胚胎,并向123条代孕狗体内各移植了5到12个胚胎,最终使三条代孕狗怀上了克隆狗。 克隆狗的成功在动物克隆研究领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后续研究利用价值更值得关注。狗的基因与人类十分相似。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利用狗来研究如何治疗人类疾病,胰岛素就是最先在狗身上发现的,第一次心脏手术也是在狗身上做的。黄禹锡表示,他的研究方向是治疗性克隆,即制造能够用于治疗的细胞。 去年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气候变化”为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