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本科试卷B
- 格式:docx
- 大小:61.85 KB
- 文档页数:8
(勤奋、求是、创新、奉献)2007 ~2008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学院化工学院班级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化工原理》课程试卷B标准答案(本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得分题分20 20 8 8 10 18 16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傅立叶定律,热对流的基本定律是牛顿冷却定律。
2、传热的基本方式可分为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3、总传热系数的倒数1/K表示间壁两侧流体传热的总热阻,欲提高K值关键是提高对流传热系数较小一侧的α值。
4、金属的导热系数大都随其纯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其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5、离心泵原向高压容器内输送液体,现将高压改变为常压,其他条件不变,则该泵输送液体的流量将增大,轴功率将增大。
(填增大或减小)6、在滞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 2 次方成正比,在湍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0.5 次方成正比。
7、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滞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是抛物线形曲线,中心最大速度为平均速度的 2 倍。
8、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饱和水蒸汽侧流体的温度值。
9、在无相变的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滞离层内(或热边界层内)。
10、对于多层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通过各层的热传导速率相等,热通量不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离心泵的扬程是指( C )(A)实际的升扬高度(B)泵的吸上高度(C)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的能量(D)液体出泵和进泵的压强差换算成的液柱高2、对间壁两侧流体一侧恒温、另一侧变温的传热过程,逆流和并流时⊿t m大小为( C )。
(A)⊿t m逆> ⊿t m并(B)⊿t m逆< ⊿t m并(C)⊿t m逆= ⊿t m并(D)无法确定3、球形颗粒的重力沉降速度公式是在小球下落的( A )计算得到的。
大学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设备不用于传热过程?A. 反应器B. 换热器C. 冷凝器D. 蒸发器答案:A2. 化工原理中,下列哪种操作不属于单元操作?A. 蒸馏B. 萃取C. 过滤D. 聚合答案:D3. 在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传质过程?A. 蒸发B. 吸收C. 吸附D. 沉淀答案:D4. 化工原理中,下列哪种方法不用于分离混合物?A. 离心B. 沉降C. 蒸馏D. 混合5. 化工原理中,下列哪种设备不用于流体输送?A. 泵B. 压缩机C. 搅拌器D. 风机答案:C6. 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设备不用于物料的粉碎?A. 球磨机B. 锤磨机C. 搅拌器D. 粉碎机答案:C7. 在化工原理中,下列哪种操作不涉及相变?A. 蒸发B. 冷凝C. 过滤D. 干燥答案:C8. 化工原理中,下列哪种操作不涉及压力变化?A. 压缩B. 膨胀C. 混合D. 过滤答案:D9. 在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传热过程?B. 对流C. 辐射D. 扩散答案:D10. 化工原理中,下列哪种设备不用于分离气体混合物?A. 分离塔B. 吸收塔C. 反应器D. 洗涤塔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化工生产中,______是将不同沸点的液体混合物分离的一种方法。
答案:蒸馏2. 化工原理中,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两种或多种物质在相界面上的质量传递过程。
答案:传质3. 在化工生产中,______是利用固体颗粒在流体中的沉降速度不同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答案:沉降4. 化工原理中,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两种或多种物质在相界面上的能量传递过程。
答案:传热5. 在化工生产中,______是利用离心力来实现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答案:离心6. 化工原理中,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两种或多种物质在相界面上的动量传递过程。
答案:流体力学7. 在化工生产中,______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溶解度差异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08-09化工原理(上)考试卷B(答案)- 2B -长江大学试卷 学院 班级学号 姓名2008─2009学年 第 1 学期《化工原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 卷)注意:1. 本试卷共 3 页; 2.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3. 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一、填空与选择题(共30分)1.(3分)如果流体为理想流体且无外加功的情况下,写出: 单位体积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常数=++=p u gz E 22ρρ⎽⎽⎽;单位质量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常数=++=ρpu z E 2g 2 ⎽⎽⎽⎽; 单位重量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常数=++=g p g u z E ρ22⎽⎽⎽⎽⎽⎽⎽;2.(4分)如图 (a)、(b)、(c)、(d)所示为同一管路U 型管的四种不同安装方位,管路内A 、B 两点安装水银压差计。
若管内水流速相同,流向如图所示,则(1)比较R l 、R 2、R 3、R 4的大小: R 1=R 2=R 3=R 4 ;(2)试以大小为序,列出四种情况A 、B 两点的压差: d >b >a >c 或 (R 4>R 2>R 1>R 3) 。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得分 阅卷人 得分- 3B -3.(2分)并联管路中各管段压强降 相等 ;4.(2分)流体在管内流动时,如要测取管截面上的流速分布,应选用( B )流量计测量。
A 孔板流量计;B 皮托管;C 文丘里流量计;D 转子流量计 5.(2分)有人认为泵的扬程就是泵的升扬高度,有人认为泵的轴功率就是原动机的功率,我认为( B )。
A 这两种说法都对;B 这两种说法都不对;C 前一种说法对;D 后一种说法对。
6.(2分)板框压滤机洗涤速率与恒压过滤终了的速率 的1/4这一规律只在( D )时才成立。
A 滤液的粘度与洗涤液的粘度相同;B 过滤时的压差与洗涤时的压差相同;C 过滤时的压差与洗涤时的压差相同,滤液的粘度与洗涤液的粘度相同, 而且过滤面积与洗涤相同;D 过滤时的压差与洗涤时的压差相同且滤液的粘度与洗涤液的粘度相同。
一、单选题1.降尘室增大沉降面积,但其高度、颗粒沉降速度和含尘气体的特性及处理量不变,则分离效率将()。
A、提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答案: A2.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是泵在()时的主要性能参数。
A、流量最大B、压头最大C、效率最高D、轴功率最小答案: C3.下列几种换热器中,石油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是()。
A、套管式B、夹套式C、列管式D、蛇管式答案: 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热系数和对流传热系数都是物体的物理性质B、接触热阻是指流体与管壁接触时产生的热阻C、工业上常把沸腾操作维持在泡核沸腾状态下D、膜状冷凝的传热系数比滴状冷凝的大答案: C5.流体将热量传递给固体壁面或者由壁面将热量传递给流体的过程称为()。
A、热传导B、对流C、热辐射D、对流传热答案: D6.在相同进、出口温度条件下,换热器采用()操作,其对数平均温度差最大。
A、逆流B、并流C、错流D、折流答案: A7.过热蒸汽进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q<0B、q=0C、q=1D、q>1答案: A8.在保证床层处于流化状态的前提下,增大气体通过床层的流速,则床层空隙率()。
A、上升B、下降C、不变答案: A9.当水在圆形直管内作无相变强制湍流对流传热时,若仅将其流速提高1倍,则其对流传热系数可变为原来的()倍。
A、2B、1.21C、1.41D、1.74答案: D10.液体是气体的 3 倍进料,则 q =()。
A、3B、四分之一C、四分之三D、三分之一答案: C11.液体经过离心泵,主要使液体的()增加。
A、位能B、动能C、静压能D、热能答案: C12.下列换热器中,需要热补偿装置的是()。
A、固定板式换热器B、浮头式换热器C、U 型管换热器D、填料函式换热器答案: A13.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 100kmol/h , x F =0.6 ,要求塔顶产品组成不小于 0.9 ,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A、60kmol/hB、66.7kmol/hC、90kmol/hD、不能定答案: B二、判断题1.填料吸收塔逆流操作,当液气比增大时,则出塔吸收液浓度下降,吸收推动力减小。
厚的绝缘材料A,λA=0.05 W/(m·℃。
若绝缘层A的内表面及绝缘层B的外表)每米管长的热损失量;(2)A、B两种材料的界面温度;若将两种材料保持各自厚度,但对调一下位置,比较其保温效果。
假设传热推动力保持不变。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教务处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课程名称:制药化工原理( B 卷)一、填空题1.850, -100 ;2. 4 ;3.抛物线,2, 64/Re;4.离心泵特性曲线,管路特性曲线;5. 压力差;6.自然对流区、核状沸腾区、膜状沸腾区,核状沸腾区;7.c b a; 8. 相平衡; 9.单效蒸发,多效蒸发;10. 理论板; 11. 减小,偏向(靠近)。
二、选择题1-5.B D C D C 6-10. A B A A B 11-15. B C C B B三、计算题1、(10分)解:取高位槽液面为1-1'截面,喷头入口处截面为2-2'截面,过2-2'截面中心线为基准面。
在此两截面之间列伯努利方程,因两截面间无外功加入(We=0),故: 1分z1g+fhpugzpu∑+++=+ρρ222212121212分其中,z1待求值,z2=0,u1≈0(因高位槽截面比管道截面大得多,故槽内流速比管内流速要小得多,可用忽略不计,即u1≈0), 2分u2=2.2 m/s,ρ=1050 kg/m3,p1表=0,p2表=4.05×104Pa,∑h f=25 J/Kg, 1分将已知数据代入,z1g=hfuupp∑+-+-2222112ρ=38.59+2.4225=66.01, 3分解出z1=6.73m。
1分2.(10分)以下标1表示绝缘层A 的内表面,2表示绝缘层A 与B 的交界面,3表示绝缘层B 的外表面。
(1)每米管长的热损失231231ln 1ln 1)(2r r r r t t l Q B A λλπ+-=2分 mW r r r r t t lQ B A /3.495050255050ln 075.01505050ln 05.01)38170(2ln1ln 1)(2231231=+++++-=+-=πλλπ 2分(2)A 、B 界面温度t2 因系定态热传导,故 3.4921===l Q l Q l Q 1分∴ 3.49505050ln 05.01)170(22=+-t π 2分解得 t 2=61.3 1分(3)两种材料互换后每米管长的热损失1.535050255050ln 05.01505050ln 075.01)38170(2'=+++++-=πlQ W/m 2分3.(15分)解:(1)根据回收率的定义有:FDFx Dx =φ F W D Fx Wx Dx =+ 又 φ-=∴1FWFx Wx 1分 ()()1125.804.099.0165.0501-⋅=-⨯⨯=-=h kmol x Fx W W F φ则1分188.41125.850-⋅=-=-=h kmol W F D 1分(2)根据回流比的定义D L R =有:16.12588.413-⋅=⨯==h kmol RD L 1分()()15.16788.41131-⋅=⨯+=+=+=h kmol D R D L V 1分因为进料为饱和蒸汽0=q ,所以提馏段上升蒸汽和下降的液流量如下:()()15.11750015.1671-⋅=⨯--=--='h kmol F q V V 1分 16.1255006.125-⋅=⨯+=+='h kmol qF L L 1分(3)由回收率定义得: 77.088.4199.065.050=⨯⨯==D Fx x F D φ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193.075.01377.013311+=+++=+++=x x R x x R R y D 193.075.0+=x y 即2分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125.86.12504.0125.8125.86.1256.125-⨯+-=-'+-''=x W L Wx x W L L y W 028.007.1-=x y 即2分(4)分分1 572.0x 77.0x 5x .115x .2y 1 6.0x x x x *1D *1*11*1D 1D =⇒==+==--求得x 1=0.65 1分68.0193.075.012=+=x y 1分4.(15分)(1)0132.03.101333.11==y0134.00132.010132.01111=-=-=y y Y1分0000669.0)995.01(0134.0)1(12=-=-=ηY Y 1分02=X7kmol/h .470.0132-148.3V ==)( 1分22m 5.08.0785.0A =⨯= 1分kmol/h 6.35075.00134.0)0000669.00134.0(7.472*121min =--=--=X X Y Y VL 2分实际吸收剂用量L =1.4L min =1.4×35.4=49.8kmol/h 1分(2) X 1 = X 2+G (Y 1-Y 2)/L =0+0128.08.49)0000669.00134.0(7.47=- 1分00953.00128.075.075.01*1=⨯==X Y0*2=Y 1 分 00387.000953.00134.0*111=-=-=∆Y Y Y0000669.000000669.0*222=-=-=∆Y Y Y 1分000936.00000669.000387.0ln 0000669.000387.0ln2121m =-=∆∆∆-∆=∆Y Y Y Y Y 1分OG N =m 21Y Y Y ∆-=24.14000936.00000669.00134.0=- 1分m 30.05.0088.03600/7.47AK V H Y OG =⨯==α 2分OG OG H N Z ⋅==14.24×0.30=4.27m 1分。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化工原理(上)》试卷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开课系室化学工程系考试日期 2012年1月10日注意:①请在正面答题,背面及附页可作为草稿纸;②不允许将考试本拆开,否则按零分记载;③卷面要求字迹清晰、整洁,换页答题请注明;④本次考试包括五道大题,总分100分,试题部分共7页,附页3张。
一、填空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1、如图1所示,稳定流动的管路系统中,已知流体在阀门全开的条件下总比能损失为∑h f =56J/kg ;若关小阀门开度,则管路总阻力损失∑h f = J/kg ,两储槽液面高度差H = m 。
图1 填空选择题1附图2、质量流量相同的两流体,分别流经同一圆直管,已知:密度ρ1=2ρ2,粘度μ1=2μ2;则Re 1 = Re 2,若两流体流动状态均处于完全湍流,则∑h f 1= ∑h f 2;若流动为层流,则∑h f 1 = ∑h f 2。
3、 用离心泵向锅炉供水,若锅炉中的压力突然升高,则泵提供的流量 。
A )增大B )减少C )不变4、某正常操作中的离心泵,当转速为n 时,离心泵的工作点为A ,A 点对应的扬程H 为30m ,流量Q 为2m 3/min ;今将泵的转速减慢为n ’=0.9n 时,泵的工作点为B ;若两工作点的效率相同,则B 点压头H ’为 m ;若管路特性曲线可以写为2KQ g pH e +∆=ρ,则gpρ∆= m ,K = s 2/m 3。
5、含尘气体通过长4m 、宽3m 、高1m 的降尘室,已知颗粒的沉降速度为0.25m/s ,则除尘室的生产能力为 m 3/s 。
6、粒径分别为16μm 及8μm 的两种颗粒在同一旋风分离器中沉降,则两种颗粒的离心沉降速度之比为 (沉降在斯托克斯区)。
7、流化床中,增大液体流量,其床高__ __,压降 。
8、若小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与其它雨滴发生合并,雨滴直径增大了30%,则雨滴合并前后的自由沉降速度比为 (设雨滴在下降过程中始终处于层流区)。
宁波工程学院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化工原理Ⅱ》课程期末考试卷B一、选择题(共30分,每空1.5分)1、精馏过程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基于( )。
A.塔顶泡点回流 B. 恒摩尔流假定 C. 理想物系 D.理论板假定2、在精馏塔的图解计算中,若进料热状况变化,将使( )。
A.平衡线发生变化 B.操作线与q线变化C.平衡线和q线变化 D.平衡线和操作线变化3、操作中的精馏塔,若选用的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则精馏塔( )。
A.不能操作 B.XD,XW均增加 C.XD,XW均不变 D.XD减小,XW增加4、在常压下苯的沸点为80.1℃。
环己烷的沸点为80.73℃,欲使该两组分混合液得到分离则宜采用( )。
A.恒沸精馏 B.普通精馏 C.萃取精馏 D.水蒸气精馏5、非理想溶液不一定都有恒沸点,只有对拉乌尔定律有明显的( )的非理想溶液才具有恒沸点。
A.偏差小 B. 偏差大 C.偏差中等 D. 无偏差6、常压下沸点为185℃与水不互溶的A组分,若采用水蒸气蒸馏方法,在常压下,此混合液的沸点为( )。
A.<100℃ B. >185℃ C.=100℃ D.=185℃7、某吸收过程,已知气膜吸收系数Ky=4×10-4 kmol/(m2·s),液膜吸收系数Kx=4×10-4 kmo|/(m2·s),由此可判断该过程是( )。
A.气膜控制 B.液膜控制 C.判断依据不足 D.双膜控制8、精馏塔的设计意图是()。
A.总体上气液两相成逆流流动 B. 总体上气液两相成并流流动C.总体上气液两相成错流流动 D.无法确定9、欲使塔板负荷性能图的液泛线上移,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减少降液管面积 B.加大板间距 C.减少开孔率 D.加大塔径10、设计筛板塔时,若改变结构参数,会引起负荷性能图的变化。
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板间距降低,雾沫夹带线上移 B. 板间距降低,液泛线上移C.塔径增大,液泛线下移 D.降液管面积增加,雾沫夹带线下移11、在板式塔设计中,加大板间距,负荷性能图中有关曲线变化的趋势是:液泛线( ),雾沫夹带线( ),漏液线( )。
扬州大学试题《化工原理》试卷B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D2、A3、A4、A5、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26.66147.11 2、工作点 管路特性 3、168.25 层流 4、增大 减小 5、不变增加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试写出恒压过滤的速率方程式,并说明实验室中如何测定过滤常数。
答:恒压过滤的速率方程式为:τ222KA VV V e =+或`τK qq q e =+22K 和e q 称为过滤常数。
将恒压过滤方程式改写成:e q Kq K q21+=τ恒压过滤时,qτ与q 之间成线性关系。
实验时测定不同过滤时间τ所获得的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体积q 。
并将qτ与q 标绘于图中,可得到直线的斜率为K 1与截距K q e 2,从而得到过滤常数K 和e q 的值。
2、试列举五种进料状态的名称及其对应的q 值范围。
答:3、某正常操作的吸收塔,若在其它操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喷淋量调大,其操作线如何变化?请图示之。
答:吸收剂用量是影响吸收操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它量接影响设备尺寸和操作费用。
当气体处理量一定时,操作线的斜率VL取决于吸收剂用量的多少。
参阅下图,操作线从A 点(塔顶)出发,终止于纵坐标为Y 1的某点(x 待定)上,若增加吸收剂用量,即操作线的斜率VL 增大,则操作线向远离平衡线方向偏移,如图中AC 线所示。
此时操作线与平衡线间距离加大,也就是吸收过程推动力(Y —Y *)加大。
4、请列出圆管内流体流动型态及其判断标准,并写出层流流动时摩擦系数的计算表达式。
答:流体的流动型态有三种:层流、过渡流和湍流。
其判断标准如下:Re ≤2000时,流动类型为层流; Re ≥4000时,流动类型为湍流; 4000Re 2000<<,流动类型为过渡流。
层流流动时摩擦系数的计算表达式为:22u d l h f λ=Re64=λ 四、计算题(50分)1、在图示装置中,水管直径为Φ57×3.5 mm 。
徐州工程学院试卷2013 — 2014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1 试卷类型 期末B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时间 100 分钟命 题 人 王菊 2013 年 12 月 18 日 使用班级 11应化1、2、3,11化艺1、2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教学院长 年 月 日 姓 名 班 级 学 号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计20分)1、当地大气压为760mmHg ,现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力为345mmHg ,则其真空度为 k P a 。
2、用倒U 形压差计测量水流经管路中两截面的压力差,指示剂为空气,现将指示剂改为油,若流向不变,则R 。
3、20℃的水通过10m 长,内径为100mm 的管路,流量,v s q =10m 3/h ,摩擦系数λ=0.02,则其阻力损失△p f = Pa 。
4、离心泵在启动前没有灌满被输送的流体,则会发生 现象。
5、在湍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 次方成正比。
6、颗粒在离心力场内作圆周运动,其旋转半径为0.15m ,切线速度为20/m s ,则其分离因数为 。
7、用38个63563525mm mm mm ⨯⨯的板框构成的板框压滤机过滤某种悬浮液,操作条件下的恒压过滤方程为240.06310q q θ-+=⨯,式中q 的单位为32/m m ,θ的单位为s 。
则过滤常数e q = (需注明单位)。
8、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
9、在无相变的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层流内层,减少热阻的最有效措施是 。
10、水在管内作湍流流动,管径改为原来的1/2而流量相同,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 倍。
(设条件改变后仍在湍流范围)二、单项选择题,答案以工整的字体(大写英文字母)填入题号前[ ]内(共10小题,每题 2 分,共计20分)。
[ ] 1. 量纲分析法的目的在于。
A. 得到各变量间的确切定量关系;B. 用量纲为一数群代替变量,简化实验关联;C. 得到量纲为一数群间定量关系;D. 无需进行实验,即可得到关联式。
新乡学院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化工原理》期末试卷B 卷课程归属部门:化学与化工学院 试卷适用范围:09化学工程与工艺1.萃取操作是依据: ,以达到分离 混合物的目的。
2.吸收操作是依据: ,以达到分离 混合物的目的。
3.物料的干燥速率曲线包括:恒速干燥阶段和 阶段,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温度等于 ,主要干燥的水份为 。
4.在一定条件下,当某气体与所接触液体达到相平衡状态时,若将系统温度降低,系统将进行_________过程。
5.某精馏塔,进料状态参数q 等于0.8时,则进料为 ____ _,进料为含苯0.4的苯-甲苯溶液,则进料状态方程为: 。
6.板式塔的负荷性能图中包括_____线,最左边的线为: 。
7.溶解度曲线将三角形相图分为两个区域,曲线内为 ,曲线外为 ,萃取操作只能在 进行。
8.在1atm 下,不饱和湿空气的温度为295K ,相对湿度为60%,当加热到373K 时,该空气下列状态参数将如何变化?湿度H ,相对湿度φ ,湿球温度t w , 露点t d ,焓I 。
(升高,降低,不变,不确定) 9.塔顶冷凝器的作用: ,塔底再沸器的作用: 。
10.吸收速率方程中,K Y 是以 为推动力的 吸收系数,其单位是 。
11.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 ,吸收推动力 。
12.某两组份混合物的平均相对挥发度0.2=α,在全回流下,从塔顶往下数对第1,+n n层塔板取样测得n n y x 则,3.0= = ,1+n y = ,1+n x = 。
1. 恒摩尔流假定主要前提是分子汽化潜热相近,它只适用于理想物系。
2.离开精馏塔任意一块理论板的液相泡点温度都小于气相的露点温度。
3.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3,这绝不可能。
4.若吸收塔的操作液汽比小于最小液气比,吸收塔将不能操作。
5.在稳定操作中的吸收塔内,任意截面上传质速率N A 都相等。
6.萃取操作时,如果选择性系数等于1或无穷大时,就无法用萃取分离。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8页,第1页
一台工作着的列管式换热器,已知冷流体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α为50W/m2.k,热流体一侧的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8页,第2页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8页,第3页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8页,第4页
并通过截面2-2,
的中心作基准水平面, (a ) (2分) )(表)Pa 39630Pa 4.181=⨯ (2分)可通过闸阀全关时的数据求取。
当闸阀全关时,水静止不动,根据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知 (b ) (2分) (1分) 22b b 2.132
u u = (2分)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8页,第5页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8页,第6页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共8页,第7页。
昆明理工大学2022化工原理B1B试题考试科目:化工原理B1考试日期:2022年月命题教师:杨玲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黄云华、杨劲、阳超琴、张登峰上课班级:考试座位号:题号评分阅卷人一二三四五六总分一.填空(20分,每空一分)1.某设备的表压强为100kPa,其绝对压力为___________kPa,另一设备的真空度为400mmHg,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__________kPa。
(当地大气压为760mmHg)2.流体在圆管中层流时,管内流速为分布,管中心处点速度为平均流速的倍。
此时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流型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倍;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____倍。
3.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设计的流量(流速)计中,用于测量大直径气体管路截面上速度分布的是;恒压差流量计是;能量损失最大的是4.降尘室的设计原则是________时间大于等于________时间。
5.工业上应用广泛的过滤机有、、6.饱和蒸气冷凝的热阻主要在,而当有不凝性气体存在时,热阻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是:、、二.选择题(20分)1.若当地大气压为1atm,P1(表)=0.4atm,P2(真空度)=400mmHg,P3(绝压)=4000Pa,则实际压强_________。
A.P1>P3>P2B.P2>P1>P3C.P3>P2>P1D.P1>P2>P3 2.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流动时,若其已进入阻力平方区,则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的关系为A.Re增加,λ增大B.Re增加,λ减小C.Re增加,λ基本不变D.Re增加,λ先增大后减小3.离心泵铭牌上标出的流量和压头数值是A.最高效率点对应值B.操作点对应值C.最大流量下对应值D.计算值4.现有两个降尘室J1和J2,其底面积S1=S2,沉降高度H1=2H2,若处理含尘情况相同,流量相等的气体,则两降尘室的生产能力为A.q1>q2B.q1=q2C.q1A.滤液的粘度B.滤浆的浓度C.过滤面积D.滤饼的压缩性6.对于三层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而言,若Q1、Q2、Q3为从内向外各层的导热量,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
专升本《化工原理》一、(共75题,共150分)1. 以()作起点计算的压强,称为绝对压强。
(2分)A。
大气压 B.表压强 C。
相对零压 D.绝对零压标准答案:D2. 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2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层流。
(2分)A.Pr B。
Re C.Nu D。
Gr。
标准答案:B3. 层流底层越薄,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2分)A。
近壁处速度梯度越小 B.流动阻力越小C。
流动阻力越大 D。
流动湍动程度越小标准答案:C4。
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管道总阻力( ) (2分)A。
增大 B.减小 C。
不变 D.不能判断。
标准答案:C5. 离心泵的压头是指( ) (2分)A.流体的升举高度B.液体动能的增加C.液体静压能的增加D.单位液体获得的机械能标准答案:D6. 离心泵停车时要( ) (2分)A.先关出口阀后断电B.先断电后关出口阀C。
先关出口阀或先断电均可D。
单级式的先断电,多级式的先关出口阀标准答案:A7. 物质导热系数的顺序是()(2分)A。
金属>一般固体〉液体〉气体 B。
金属>液体〉一般固体>气体C.金属〉气体>液体〉一般固体 D。
金属>液体〉气体〉一般固体。
标准答案:A8. 在圆筒稳定导热中,通过圆筒的热通量(即热流密度)( ) (2分)A.内侧与外侧相等B.内侧比外侧大C。
外侧比内侧大 D。
不确定标准答案:B9. 工业上采用翅片状的暖气管代替圆钢管,其目的是( )(2分)A。
增加热阻B.节约钢材,增强美观C。
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果D.减小热量损失。
标准答案:C10. 当分离沸点较高,而且又是热敏性混合液时,精馏操作压力应采用()。
(2分)A.加压 B。
减压 C。
常压 D。
无特殊要求。
标准答案:B11。
某精馏塔的馏出液量D=50 kmol/h,回流比R=2,则精馏段之L为( ). (2分)A。
100 kmol/h B。
内蒙古工业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化工原理A 》期末试卷(B)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课程代码:050113014)试卷审核人: 考试时间:注意事项:1.本试卷适用于2010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考试使用。
2.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
一、 选择题评分标准: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二、 填空题1. 导热系数小2. 13. 0.08 0.984.λμμρp i C u d ==Pr ,Re5. 5 0.66. 表面汽化 内部迁移 评分标准:本大题共10个空格,,每空2分,共20分。
三、计算题1、()()h kmol y V V h /62.634.2205.0115004.2211=-=-=05263.005.0105.01111=-=-=y y Y ,02=X 344.14.196.02121min =⨯==--=⎪⎭⎫⎝⎛m XmY Y Y V L A φ,6128.1344.12.1=⨯=V L h koml L /61.102=2、()()2121X X L Y Y V -=-()03133.005263.096.0.6128.111211=⨯⨯==-=Y L V Y Y L VX A ϕ 3、 8680.06128.14.1===L mV S()()()81.108680.096.0118680.018680.011111111112221=⎥⎦⎤⎢⎣⎡+---=⎥⎦⎤⎢⎣⎡+---=⎥⎦⎤⎢⎣⎡+----=n S S n S S Y Y Y Y s n S N A e e OG φ4、m K V H Y OG 33.64.02062.632=⨯⨯=Ω=πα m N H Z OG OG 43.68==评分标准:第一问6分,第二问6分。
第三问6分第二问4分。
本大题共计20分。
四、 计算题解:取贮槽液面为1―1截面,管路出口内侧为2―2截面,并以1―1截面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
12. 精馏塔的图解计算中,若进料热状况变化,将使()。
A 平衡线发生变化
B 平衡线和q线变化
C 操作线与q线变化
D 平衡线和操作线变化
13.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溶解度系数H值很大,为易溶气体;
B 享利系数E值很大,为难溶气体;
C 亨利系数E值很大,为易溶气体;
D 平衡常数m值很大,为难溶气体;
14.在气体混合物与某液体系统的Y-X图中,操作线在平衡线下方时,说明该过程为()。
A 吸收
B 解吸
C 平衡
15.关于双膜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气液两相接触时,有稳定相界面,且界面处气液两相达平衡;
B 相界面两侧各有一停滞膜,膜内的传质方式为涡流扩散;
C 传质阻力全部集中在停滞膜内,膜外传质阻力为零。
三、计算题
1、(10分)如附图所示,某车间用一高位槽向喷头供应液体,液体密度为1050 kg/m3。
为了达到所要求的喷洒条件,喷头入口处要维持4.05×104Pa的压强(表压),液体在管内的速度为2.2 m/s,管路阻力估计为25J/Kg(从高位槽的液面算至喷头入口为止),假设液面维持恒定,求高位槽内液面至少要在喷头入口以上多少米?
2、(10分)外径为100 mm的蒸汽管,外面包有一层50 mm 厚的绝缘材料A,λA=0.05 W/(m·℃),其外再包一层25 mm厚的绝缘材料B,λB=0.075 W/(m·℃)。
若绝缘层A的内表面及绝缘层B的外表面温度各为170 ℃及38℃,试求:(1)每米管长的热损失量;(2)A、B两种材料的界面温度;(3)若将两种材料保持各自厚度,但对调一下位置,比较其保温效果。
假设传热推动力保持不变。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教务处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
课程名称:制药化工原理( B 卷)
一、填空题
1.850, -100 ;
2. 4 ;
3.抛物线,2, 64/Re;
4.离心泵特性曲线,管路特性曲线;
5. 压力差;
6.自然对流区、核状沸腾区、膜状沸腾区,核状沸腾区;
7.c b a; 8. 相平衡; 9.单效蒸发,多效蒸发;
10. 理论板; 11. 减小,偏向(靠近)。
二、选择题
1-5.B D C D C 6-10. A B A A B 11-15. B C C B B
三、计算题
1、(10分)解:取高位槽液面为1-1'截面,喷头入口处截面为2-2'截面,过2-2'
截面中心线为基准面。
在此两截面之间列伯努利方程,因两截面间无外功加入(W
e
=0),故: 1分
z
1g+f
h
p
u
g
z
p
u∑
+
+
+
=
+
ρ
ρ
2
2
2
2
1
2
12
1
2
1
2分
其中,z
1待求值,z
2
=0,u
1
≈0(因高位槽截面比管道截面大得多,故槽内流速比
管内流速要小得多,可用忽略不计,即u
1
≈0), 2分
u
2=2.2 m/s,ρ=1050 kg/m3,p
1表
=0,p
2表
=4.05×104Pa,∑h f=25 J/Kg, 1分
将已知数据代入,z
1g=
hf
u
u
p
p
∑
+
-
+
-
2
2
2
2
1
1
2
ρ=38.59+2.4225=66.01, 3分
解出z
1
=6.73m。
1分
2.(10分)以下标1表示绝缘层A的内表面,2表示绝缘层A与B的交界面,3表示
绝缘层B 的外表面。
(1)每米管长的热损失
23
1231ln 1
ln 1)
(2r r r r t t l Q B A λλπ+-=
2分 m
W r r r r t t l
Q B A /3.495050255050ln 075.01505050ln 05.01)
38170(2ln
1ln 1)(2231231=+++++-=+-=πλλπ 2分
(2)A 、B 界面温度t2
因系定态热传导,故 3.4921===l Q l Q l Q 1分
∴ 3
.49505050ln 05.01)
170(22=+-t π 2分
解得 t 2=61.3 1分
(3)两种材料互换后每米管长的热损失
1
.535050255050ln 05.01505050ln 075.01)38170(2'=+++++-=πl
Q W/m 2分
3.(15分)解:(1)根据回收率的定义有:F
D
Fx Dx =
φ F W D Fx Wx Dx =+ 又 φ-=∴
1F
W
Fx Wx 1分 ()()1125.804
.099.0165.0501-⋅=-⨯⨯=
-=h kmol x Fx W W F φ则
1分
188.41125.850-⋅=-=-=h kmol W F D 1分
(2)根据回流比的定义D L R =有:
16.12588.413-⋅=⨯==h kmol RD L 1分
()()15.16788.41131-⋅=⨯+=+=+=h kmol D R D L V 1分 因为进料为饱和蒸汽0=q ,所以提馏段上升蒸汽和下降的液流量如下:
()()15.11750015.1671-⋅=⨯--=--='h kmol F q V V 1分 16.1255006.125-⋅=⨯+=+='h kmol qF L L 1分
(3)由回收率定义得: 77.088
.4199
.065.050=⨯⨯==
D Fx x F D φ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193.075.01
377
.013311+=+++=+++=
x x R x x R R y D 193.075.0+=x y 即
2分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125
.86.12504
.0125.8125.86.1256.125-⨯+-=-'+-''=
x W L Wx x W L L y W 028.007.1-=x y 即
2分
(4)
分
分
1 572.0x 77.0x 5x .115x .2y 1 6.0x x x x *
1D *
1
*1
1*
1D 1
D =⇒==+=
=--求得x 1=0.65 1分
68.0193.075.012=+=x y 1分
4.(15分)(1)0132.03.101333.11==y
0134.00132.010132.01111=-=-=y y Y
1分
0000669.0)995.01(0134.0)1(12=-=-=ηY Y 1分
02=X
7kmol/h .470.0132-148.3V ==)( 1分
22m 5.08.0785.0A =⨯= 1分
kmol/h 6.35075.00134.0)
0000669.00134.0(7.472
*
121min =--=--=X X Y Y V
L 2分
实际吸收剂用量L =1.4L min =1.4×35.4=49.8kmol/h 1分
(2) X 1 = X 2+G (Y 1-Y 2)/L =0+0128
.08.49)
0000669.00134.0(7.47=- 1分
00953.00128.075.075.01*1=⨯==X Y
0*2=Y 1 分 00387.000953.00134.0*111=-=-=∆Y Y Y
0000669.000000669.0*222=-=-=∆Y Y Y 1分
000936.00000669.000387
.0ln 0000669
.000387.0ln
2
121m =-=∆∆∆-∆=
∆Y Y Y Y Y 1分
OG N =m 21Y Y Y ∆-=24.14000936.00000669
.00134.0=- 1分
m 30.05
.0088.03600
/7.47A
K V H Y OG =⨯=
=
α 2分
OG OG H N Z ⋅==14.24×0.30=4.27m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