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电子电工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化的趋势,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课从内容到形式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围绕电工电子技术实践课教学的改革,各中职院校都在不断进行探索。
而电子电工教学在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对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电子电工教学教学改革创新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化的趋势,电子电工技术实践课从内容到形式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围绕电子电工技术实践课教学的改革,各中职校都必须在不断进行探索,以使得中职学校毕业生具备有开拓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基本技能。
而电子电工的教学恰恰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创新能力的平台。
但传统的教学观念关注知识的传授,忽略能力的培养,注重前人已有的成果,忽略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再加上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不高,要创新就难上加难了。
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观念,在电子电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限于篇幅,本文仅从以下五个角度作浅近探讨。
一、理实一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电子电工教学具有丰富的实验,又有形形色色不同的实践活动,能培养人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但长期以来许多学校对此缺乏认识和组织,实验、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在学完理论后按照教师制定的步骤操作一遍,记录几个数据,写一份象征性的实验报告,即可万事大吉。
然而,电子电工中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培养创新思想和能力就这样被忽略掉了。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实行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导出理论。
在操作上都必须设计问题,提示实验实践理论方法,给学生一定的材料,采取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如在晶体三极管的放大特性教学中,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设计问题:发射极、集电极、基极上三个电流的分配是如何的、变化情况又如何?让学生设计连接电路,设计如何测量电流,设计如何研究三个电流的变化情况。
————————————————————————————摘要: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力度越来越大,这极大促进了我国教育领域的现代化发展。
在现代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情感、价值观念、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水平的提升。
下面就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电子电工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在社会发展中,创新是极其关键的动力,在新环境下,社会各界对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现代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中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鉴于此,分析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职电子电工教学情况当前,在中职院校中,很少有人关注电子电工教学中的实践内容,多数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被动接受,很少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更为严重的是,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依旧死板地采用之前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并且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较多关注的是书面理论知识,没有结合生产实际需要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而导致学生难以适应未来工作的挑战。
由学每个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各有不相同,但教师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没有差别对待,进而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自身优势。
除此之外,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在讲台上只是一味讲解,学生在下边只顾记笔记,师生之间没有交流沟通。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教师应很好地重视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1.构建良好创新环境良好的环境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好奇心理等,为学生设置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电工电子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摘要: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根据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与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从更新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三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创新意识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践教学能力培养1 引言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
因此,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素质高、能力强的高级人才,是我们每一个高校教师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
虽然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仍然是我们高教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践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包括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和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正因为如此,课题组以省级电工电子实验示范中心的完善以及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契机,以我校生源多样化的实际情况和[1]“以培养面向第一线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主,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少数精英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深化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的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2 更新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中的提出新想法、新观点,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电子大赛等,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已成为深化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点与难点问题[2]。
为了有效的提高电工电子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需要对传统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与优化。
电子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要】电子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及相关各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其内容多,涉及基础知识广,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与应用性。
为此,在电子课程教学中,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技能,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电子课程;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发展,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已势在必行。
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最重要的环节。
它体现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融合的能力。
考虑到学生对电子器件的认知、判别以及应用的不连贯性。
在电子教学过程中,在应用相关课件进行具象情景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电子实验、实训场地,让学生按部就班地从器件的认知、判别到应用,一以贯之地顺序进行。
不急于复杂理论的灌输,不急于复杂技术的应用。
而是一个器件、一个器件地熟悉与熟练。
做到学过即懂,学过即会。
并在后续的学习中反复强化,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习二极管时,除了让学生懂得二极管的结构原理和导电特性这些基础知识外,还要结合教学软件,让学生通过仿真课件学会识读二极管的极性,会用万用表判断极性以及管子性能的好坏。
同时还
要在实验室里利用简单的电路来观察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在学生熟悉并熟练二极管的特性后,鼓励他们用二极管搭接整流桥,并通过示波器观察整流效果。
并在后续相关的三极管、晶闸管等相关器件熟悉后,让他们搭接台灯调光电路。
这样一路下来,学生不仅直观、具象地学会了各种电子器件,也学会了相关的应用。
这不仅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践应用能力。
二、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勤于思考,主动分析查找学习、实验当中出现的问题、错误,并积极地去寻找解决问题、错误的方法,才能够有效地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担心学生会出现问题,也不要嫌学生在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繁琐、麻烦多;而是要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正面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
如此,才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上面的二极管教学中,学生在搭接整流桥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极性接错,观察不到整流效果。
这个时候,老师不必急于给学生指出电路中的错误所在,而是引导他们分析原因,让他们自己查找错误。
这样,在做台灯调光电路时,这一部分问题几乎就不会再出现。
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电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
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将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即有思维定势,开拓新的思维空间。
比如,在二极管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识读和判别能力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验证二极管单向导电的特性试验。
不拘繁简、不拘形式,只要能够验证就好。
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广开思路。
学生只有敢于尝试,敢于动手,才会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获得自信,获得成就感,从而大大地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创新的激情和热情。
四、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当今社会,知识、技能更新发展如此的迅速,仅靠课堂的教学获得知识是有限而又僵化的,只有让学生养成不断自我学习的能力,才能够在未来的生存发展中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渠道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各种集成电路的时候,对各种集成芯片的引脚功能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从教材、相关手册、多媒体互联网等多渠道、多方法来学习。
让他们知道,知识的广泛性、连续性和发展性。
并能够主动、自发地收集、收索、学习。
学生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改革、完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努力把培养学生的能力贯穿到电子教学的始终,才能够培养出符合国家中职教
育培养目标要求的应用性技术人才,才能够让我们的中职毕业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才能够让他们很好地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
参考文献:
[1]牛永奎.谈电工电子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