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水电站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177
水利水电工程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前言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总则 (3)4 综合说明 (5)5 工程任务和建设必要性 (8)6 水文、泥沙 (10)7 工程地质 (14)8 工程规模 (18)9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26)10 机电及金属结构 (33)11 消防设计 (38)12 施工组织设计 (39)13 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 (48)14 环境保护设计和水土保持设计 (52)15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55)16 节能降耗分析 (58)1 7 设计概算 (62)18 经济评价 (67)附录A(规范性附录)水电站工程特性表 (69)条文说明 (76)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下达2003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3]xxx号)的要求,对DL5020-1993《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和DL5021-1993《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是为了统一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程序、工作内容和深度以及报告书编写的要求。
与DL5020-1993和DL5021-1993相比,本标准补充、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节能降耗分析章节;——将工程任务和规模拆一章分为两个章节:工程任务和建设必要性、工程规模;——取消工程管理一章;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5020-1993和DL5021-1993。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xx等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深度以及报告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的大、中型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以下统称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水电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水电站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以提供决策者对水电站建设的决策支持。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研、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法,结合文献资料研究和专家访谈,基于市场环境、技术、经济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1. 市场环境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水电站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然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水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受到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支持和推动。
2. 技术可行性分析:通过对水电站建设的技术研究,发现水电站的建设技术已相对成熟,存在一定的工程风险,但整体可行性较高。
同时,应重视技术创新与应用,提高水电站的效率和安全性。
3. 经济可行性分析:基于水电站建设的投资、运营和回收的成本和收益进行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水电站具有较好的经济可行性。
然而,在投资计划、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等方面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
4. 社会可行性分析:针对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社会、环境和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社会可行性分析。
结果显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但应注意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问题。
结论与建议:1. 水电站建设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但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投资回报、社会影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
2. 在水电站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环保意识和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并充分考虑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
3. 需要加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支持水电站建设和发展,促进清洁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4. 在水电站建设中应注重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电站的效率和产能利用率。
5. 继续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提高水电站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性,为水电站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本报告是基于现有数据和研究结果进行的分析和评估,未来的水电站建设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实际决策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风险。
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5.1设计依据5.1.1工程等别和洪水标准牛头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5000+2500=12500kW,引水坝为浆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为4.8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电站工程规模属小(1)型,工程等别为Ⅳ等,主、次要建筑物分别按4级和5级设计。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并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引水坝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电站发电厂房为非挡水式地面厂房,发电厂房的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
5.1.2基本设计资料5.1.2.1水位流量资料a)引水坝正常引水水位419.50m;设计洪水位(P=10%)=423.56m,相应洪峰流量497m3/s,相应下游洪水位423.45m;校核洪水位(P=5%)=423.98m,相应洪峰流量587m3/s,相应下游洪水位423.89m。
b)发电厂房正常发电尾水位为238.00m,发电最低尾水位为237.10m,下游设计洪水位(P=3.33%)242.63m,校核洪水位(P=1%)243.50m。
5.1.2.2地质资料a)地震基本烈度(GB18306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2月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01),本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值Ⅵ度。
b)基岩物理力学参数1)坝址:卵石层f ak=250kpa,f=0. 45;2)厂址:坡积层f ak=170kpa,f=0. 35;强风化岩石f ak=500kpa,f=0. 55。
5.1.2.3抗滑稳定及地基应力控制标准a)引水坝稳定安全控制标准引水坝沿建基面按抗剪强度和抗剪断强度方法计算抗滑稳定,稳定安全度控制标准见下表5.1-1。
表5.1-1稳定安全度控制标准表b)地基应力控制标准:最大正应力σmax<250;最小正应力σmin>0。
水电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水电站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
水电站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报告,我们将会对水电站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从技术、经济和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估,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日益增强。
水电站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与传统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因此,水电站建设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研究将以一个具体的水电站建设项目为例,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为相关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 技术评估在水电站建设项目的技术评估中,我们将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水力资源评估通过对项目所在地的水文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可利用性。
同时,考虑到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和发电效率等技术指标,对项目的可发电量进行估算。
3.2 工程可行性评估对于水电站的设施建设、水坝建设等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
包括对于施工工艺、材料选取、设备选择等方面的研究,确保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3.3 运维维护评估针对水电站的长期运营和维护,进行评估和规划。
包括对于设备维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 经济评估在水电站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估中,我们将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4.1 投资成本评估对水电站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进行评估,包括土地购置、设备采购、施工费用等。
通过对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的计算,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4.2 生产成本评估分析水电站的运营成本,包括发电设备的维护费用、人工成本、燃料消耗等。
通过对生产成本的分析,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经济可行性。
4.3 社会效益评估考虑水电站建设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就业机会的创造、环境保护等方面。
通过对社会效益的评估,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评估项目的可行性。
云南XX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综合说明 (1)1.1.概述 (2)1.1.1. 项目名称 (2)1.1.2. 河流简况 (2)1.1.3. 流域规划开发方案简介 (2)1.1.4. 工程建设位置 (4)1.1.5.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4)1.2.水文 (5)1.2.1. 流域概况 (5)1.2.2. 降水 (6)1.2.3. 径流 (6)1.2.4. 洪水 (7)1.2.5. 泥沙 (9)1.2.6. 结论 (9)1.3.工程地质 (9)1.3.1. 区域地质概况 (9)1.3.2. 各建筑物区工程地质条件 (11)1.3.3. 天然建筑材料 (13)1.3.4. 结论 (14)1.4.工程任务与规模 (14)1.4.1. 地区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14)1.4.2. 全区水资源及利用状况 (15)1.4.3. 负荷预测及电量平衡 (16)1.4.4. 工程任务 (17)1.4.5. 工程规模 (18)1.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20)1.5.1. 工程等别及洪水标准 (20)1.5.2. 工程选址及总体布置方案选择 (21)1.5.3. 工程总体布置 (22)1.5.4. 主要建筑物 (22)1.6.机电及金属结构 (26)1.6.1. 水力机械 (26)1.6.2. 电气工程 (27)1.6.3. 金属结构 (29)1.7.消防 (29)1.7.1. 消防设计依据和原则 (29)1.7.2. 消防设计 (30)1.7.3. 消防供水及消防电气设计 (30)1.8.施工组织设计 (31)1.8.1. 施工条件 (31)1.8.2. 施工导流 (31)1.8.3. 天然建筑材料 (32)1.8.4. 主体工程施工 (33)1.8.5. 施工交通运输 (35)1.8.6. 施工总布置 (35)1.8.7. 施工总进度 (36)1.9.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 (36)1.9.1. 建设征地范围 (36)1.9.2. 补偿及处理方法 (37)1.10.环境保护 (37)1.10.1. 环境保护目标 (37)1.10.2. 主要环境影响 (38)1.10.3. 环境保护设计 (38)1.10.4.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39)1.11.水土保持 (39)1.11.1. 主要依据 (39)1.11.2. 水土流失预测 (39)1.11.3. 预测结果分析 (40)1.11.4.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40)1.11.5.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41)1.12.工程管理 (42)1.12.1. 工程管理机构及人员编制 (42)1.12.2. 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 (42)1.12.3. 主要管理设施 (42)1.13.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43)1.13.1. 主要依据 (43)1.13.2. 工程运行中主要安全与卫生危害因素 (43)1.13.3. 劳动安全措施 (43)1.13.4. 工业卫生措施 (44)1.13.5. 安全卫生设施 (44)1.14.节能降耗分析 (45)1.14.1. 节能降耗设计 (45)1.14.2. 主要节能降耗措施 (45)1.14.3. 节能降耗效益分析 (45)1.15.设计概算 (46)1.15.1. 编制说明 (46)1.15.2. 投资主要指标 (47)1.15.3. 设计概算总表 (47)1.16.经济评价 (50)1.16.1. 财务评价 (50)1.16.2. 国民经济评价 (52)1.16.3. 综合评价 (53)1.17.结论与建议 (53)1.17.1. 结论 (53)1.17.2. 建议 (54)1.18.附: (55)XX县XX水电站工程特性表1.综合说明XX水电站位于XX县西南部的XX乡境内,开发任务是水力发电,以促进水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水电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水电站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代表,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水电站建设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和益处,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背景水电站建设是利用水资源进行发电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水电站建设成为了各国政府和能源企业的重要选择。
然而,水电站建设所涉及的环境影响、投资成本、社会效益等方面也备受关注。
三、可行性分析1. 环境影响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建设过程中需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一方面,水电站建设可能会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导致水域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另一方面,水电站建成后,可能会改变周边地区的气候和地形,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在水电站建设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评估,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 经济效益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水电站建成后,可提供清洁能源,为当地居民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同时,水电站建设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
此外,水电站建设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从经济角度来看,水电站建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益处。
3. 社会效益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社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水电站建成后,可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水电站的建设也有利于推动当地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
因此,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水电站建设对于当地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
四、可行性建议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对水电站建设的可行性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环境影响评估,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2.充分考虑投资成本和收益,确保水电站建设具有可持续的经济效益;3.关注当地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社会效益评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结论水电站建设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形式,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水电站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方式,其重要性逐渐凸显。
本项目旨在初步设计并建设一座水电站,利用水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满足当地的电力需求。
二、设计目标1.发电能力:设计水电站的发电能力为XX兆瓦,确保能够满足当地电力需求。
2.环保性能:在设计过程中,优化水电站的水力利用效率,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3.安全可靠性:设计水电站时,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确保设施运行的安全可靠。
三、设计方案1.水源选址: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源,并确保其水流量充足,以提高发电效率。
2.水坝建设:建设适当规模的水坝,用于拦截水源,并形成水库以储存水能。
根据地质勘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水坝材料和结构。
3.水轮机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水电站的水头高度,选择适当的水轮机类型,以实现最高的发电效率。
4.发电机组安装:选用高效可靠的发电机组,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连接,确保可持续地发电。
5.输电线路建设:根据发电能力计算,设计合适的输电线路,确保及时将电能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四、设计考虑1.环境影响评价:在水电站初步设计过程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2.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设计水电站时,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制定应急预案,以保证设施运行的安全可靠。
3.社会影响评估:根据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社会的影响,进行社会影响评估,合理安排工程施工和生产运营,减少对当地社会的不利影响。
4.经济效益分析:根据水电站发电能力的估算,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可行性。
五、预期效果1.满足当地电力需求:设计水电站的发电能力能够满足当地的电力需求,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促进可持续发展: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和生态保护因素,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能源供应提供支持。
3.经济效益: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可行性,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回报。
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建设一座水电站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
水电站作为一种利用水能转换为电能的能源设施,具有可再生、清洁、稳定的特点,对于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水电站建设的四个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即资源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给出了建设水电站的可行性评估。
2. 资源可行性分析2.1 水源情况通过对水源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本项目区域拥有丰富的水源资源。
该区域拥有一条年均径流量大于1000立方米/秒的河流,河流流域面积广阔,水流平稳可预测。
因此,建设水电站的水源问题不存在技术难题。
2.2 地形和地质条件通过对项目区域的地形、地质条件的勘测和测量,发现该区域地势平缓,不存在明显的地质灾害隐患,适合建设水电站。
土地利用方面,项目区域没有农田、居民点等重要的土地利用功能,适合建设水电站。
2.3 水电站用地通过对项目区域的用地方案进行规划,确定了水电站用地的位置和面积。
用地方案符合国家土地规划标准,没有侵占农田、重要生态保护区等禁建区域,保证了项目的环境可持续性。
3. 经济可行性分析3.1 投资估算在本项目中,投资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水轮发电机组的购置以及相关附属设施的建设。
通过研究市场行情,进行成本估算,预计总投资额为X万元。
3.2 收益预测通过对水电站发电量和售电价的分析,预测水电站年均发电量为X万千瓦时,年收益为X万元。
考虑到建设和运营的成本,预计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X年。
3.3 风险分析针对水电站建设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主要包括投资风险、水源变化风险、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等。
通过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可以减轻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4. 技术可行性分析4.1 水电站技术方案在本项目中,采用X技术方案,即采用X型水轮发电机组,该技术方案具有高效能、低成本等优势。
通过对项目区域水势、水流量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确定了合理的技术参数和方案。
容简单缩写。
(二)综合说明一般可按设计报告的章节顺序编写,不同设计阶段的综合说明重点内容应有所区别,项目建议书阶段,根据项目立项需要和有关部门的关注程度,需重点说明以下内容:1.与项目有关的规划成果及审批意见。
2.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外部条件及其对本项目的影响与制约因素。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任务。
4.工程建设标准与规模、重要设计方案、总体布局和主要建设内容。
5.淹没和工程占地、环境影响评价。
6.投资估算,经济评价,资金筹措方案。
其它内容可适当简化。
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综合说明可逐步加强技术方案、关键指标的比选论证内容,并要说明前一阶段的主要设计成果和审批意见,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一)项目建设的依据1.根据国家对水利前期工作的管理要求,对于拟开展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工作的水利水电工程,必须具有经各级政府或有关部门审批同意的相关规划作为依据,有关规划包括流域(河流)、区域的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专项规划等,如xx流域综合规划、xx流域防洪规划、xx河流水电梯级开发规划、xx地区水利抗旱水源规划等。
根据有关规划中对流域和区域治理、保护、开发的规划思路和理念、总体格局和重点项目安排等要求,可以明确拟建水利项目在流域、区域水利规划中的定位。
因此,要说明项目所在流域(河流)和区域的治理、保护、开发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专项规划中与本项目有关的内容与审批意见。
2.项目区的其它有关规划,如xx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区域战略发展规划、xx城市总体规划等,可作为论证项目建设必要性、任务、规模的支撑性文件和资料。
3.对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查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要以河流规划、区域规划和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意见为依据,进一步论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并将有关规划意见、本工程项目建议书阶段方案比选情况和审批的主要意见作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方案比选、指标论证的重要依据。
对于未编制项目建议书,而直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程,可参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的有关内容和深度要求,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 综合说明1.1 概述新寨河四级水电站位于普安县高棉乡棉花村,北盘江一级支流西泌河中上游新寨河段上,是上世纪1986年《黔西南州水资源调查评价、水利化区划、水利水电规划》规划的第四级,现新寨河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第七级。
站址位于新寨河下游与岔河的汇合处,地理位置为东径105°8′,北纬25°48′,距320国道约20km、高棉乡政府所在地8Km,普安县城32km、州政府所在地兴义178km、省城贵阳245km。
普安县位于云贵高原中段,苗岭山脉西部,贵州省西南面,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
地处东径104°50′~105°10′,北纬25°18′~26°11′,东邻睛隆县,南与兴义市、兴仁县相连,西靠盘县,北与水城县、六枝特区隔河相望,东西宽32.0km,南北长96.6km,国土面积1429km2,全县辖8个镇、6个乡,167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1261个村民小组,15个居民小注。
是贵州省的少、边、穷地区之一。
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30.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7.84万人,占总人口的25.8%,布依、苗、回、彝、黎、白、汉等民族共同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活格局。
普安县是国家500个重点扶持县之一,又是国家定点的“九五”、“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县和“十五”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试点县。
普安县由于历史原因和交通条件限制,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水平不高,经济文化生活较为落后,属贵州省17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县境内已建成小水电站22座,总装机容量62880kw,其中吟路一级电站装机17500kw,为县电网骨干电站。
原有数座农村小电站因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枯竭而报废。
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农村电网的不断延伸,县属电站容量已远远不能满足用电需求,均需大量从国家电网上下电,导致电价偏高,人民群众难以承受。
xx水电站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综合说明第一节概述**水电站工程位于**省**县**乡境内**水系**支流的**上,厂房距**县城约24km,下游为1986年投产发电的**水电站(3×500KW),距其大坝约40m。
本工程开发的目的是发电,无其他综合利用要求。
本初设阶段拟定本工程为筑坝与引水相结合的混合式开发方案。
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县水利部门曾对**流域规划中,就有将该河来水引入**水电站并在该河流域中建设电站的设想,并就该项目进行了踏勘和初步研究,后因技术及资金的限制,仅开发了**梯级开发方案中的几个骨干电站(包括**水电站),并将**水引入**水电站拦河坝内。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和发展,社会经济进一步腾飞,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改进,建设工程的投资在同等规模下比二十世纪80年代降低了很多。
这些,对在该河流域中建设电站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3年10月,**县水利局与**县小水电集团公司共同对该河流域进行了现场踏勘和测量,从水力资源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淹没损失、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该河二级开发方案,即一级茅山水电站(装机800KW),二级**水电站(装机800KW)。
**水电站尾水进入**水电站拦河坝水库内,使得水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为合理开发利用全县水力资源,2004年6月我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历时25天实地对该河流域进行了全面勘测与规划,初步定为四级开发方案,即一级石榴河水电站(装机250KW)、二级双河水电站(装机250KW)、三级茅山水电站(装机800KW)、四级**水电站(装机800KW)。
四级**水电站尾水进入**水电站拦河坝水库内。
该河流域梯级规划具体见图2.1-1。
**中宜集团看好对该河的梯级开发项目并首先对该河的第三、四级骨干电站进行投资开发,已与**乡签订了资源开发协议书。
为增加财政收入,发展旅游业及其他产业,**乡政府积极要求外商投资兴建水电站工程项目。
这些为**水电站的开发提供了先前必备条件。
第二节水文**水电站工程位于长江流域**水系**支流**上,主体工程横跨**县**乡的里仁村、**村,站址距**县城约24km,距其下游的**水电站拦河坝约40m。
**在**水电站拦河坝下游约150m处汇入**,全流域面积74.6km2,主河道长度18.3km,河道平均坡度15‰,流域长度14.5Km,流域平均宽度5.1Km,流域形状系数0.35。
**水电站坝址位于**县**乡里仁村境内,坝址以上流域面积61.8km2,主河道长度13.9km,河道平均坡度18‰,流域长度10.8Km,流域平均宽度5.7Km,流域形状系数0.53。
**水电站所处流域地处大别山南坡深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四季分明。
其多年平均气温12.5℃,最高气温七月份平均30℃,最低气温一月份平均2.5℃,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15℃,年积温4000℃;无霜期185天,平均日照小时数2070.5小时;多年平均风速1.9m/s,历年最大风速19m/s;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10mm(**县最大年降雨量达2323.7mm),降雨多集中在夏季,一年中5~8月为多雨期,占年降雨量的75%以上。
多年平均径流深961mm,多年平均径流量1.88m3/s,多年平均径流总量0.59亿m3**水电站水库30年一遇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1109m3/s,最大下泄容量为1071m3/s。
100年一遇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1599m3/s,最大下泄流量为1550m3/s。
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432t/km2(含推移质),多年平均来沙量2.7万t。
第三节工程地质本工程区海拔高程150~1500m,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河道多蛇曲。
工程区出露的岩层主要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的大别山岩群一套中深变质表壳岩系。
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夹超镁铁质岩透镜体的一套岩性组合。
片麻理产状紊乱,总体产状为:N5E~N30E/SE/370~650,呈NE~SW向展布。
工程区隶属大别山造山带,为秦岭造山带的东延部分,夹持于黄羊殿~来榜与逆水~响肠深大断裂之间;区内总体构造线呈NE向展布,褶皱发育;库区岸坡多为弱~微风化黑云斜长片麻岩,岸坡斜陡,岩体较完整。
库区岩层稳定,岩石坚硬致密,岩体较完整,无大的断裂构造分布,库岸稳定性较好,库区无渗漏问题,也不会出现大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坝址区出露的岩层为第四系松散坡、冲积物及桥岭组的黑云斜长片麻岩,未发现断裂构造、节理不发育,裂隙走向多垂直河床流向,且倾角较陡,节理面后期胶结呈闭合状。
发电引水隧洞所穿岩层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岩层风化深度不大,洞线经过地段为微风化~新鲜岩体,岩石坚硬致密,在王湾转点至出洞口段夹大理岩,总体来说隧洞区岩石稳定条件和成洞条件较好。
厂区属低山陡、斜、缓坡地貌,厂址出露岩层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及第四系松散坡、冲积物,上部呈强风化,强风化带深度一般3~6m,各建筑物的地基持力层均为强风化的黑云斜长片麻岩。
总的来说,库区、坝区、引水隧洞区、厂址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利于工程建设。
工程区河床内开阔地带有少量储存的砂料分布,可供利用,工程所需主要砂料来自于**的**河段内;区内广泛分布的新鲜黑云斜长片麻岩可做块石及碎石料且储量很大,可就近开采利用。
第四节工程任务和规模**县水力资源丰富,全县水力资源蕴藏量为24.09万KW,可开发量为15.77万KW,截止2003年底已开发10.08万KW(含省电力局所属的毛尖山水电站2.5万KW),仅为可开发量的63.9%。
**县于1995年9月通过了由省计委和省水利厅联合进行的初级电气化县达标验收。
电气化建设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也进一步促进了小水电建设的步伐。
**水电站借此开发良机,加快了开发进程。
**水电站工程是**梯级水能开发方案中的第四级电站,为**中的最后一级电站。
它不仅自然条件优越,还能增强**水电站的水量调节能力。
本站水库正常高水位为228m,死水位为222m。
3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232.55m,1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为233.72m。
水库总库容77.3万m3,正常高水位以下库容32.2万m3,滞洪库容45.1万m3,调节库容22.6万m3,死库容9.6万m3。
调节系数1.11%(含第三级茅山水电站调节库容43.4万m3),调节特性为日调节。
电站装机容量800KW,最大净水头62.6m,平均水头59.115m,最小净水头55.63m。
发电引水工程全长3177m,设计引用流量2.05m3/s。
其中:拦河坝进水口与压力引水隧洞进口之间的压力引水钢管长40 m,直径1.2m ;压力引水隧洞长2980 m,直径1.8m;压力引水隧洞出口与厂房之间的压力引水钢管主管长150m,直径0.95m;两根发电支管每根长7m,直径0.7m;厂房按**水电站大坝下游30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洪水位为161.3m,50年一遇洪水校核,校核洪水位为161.9m,设计尾水位与**水电站拦河坝顶相平,为158.5m,最低尾水位为158.0m。
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375. 2万KWh,有效电量356.44 万KWh,年售电量352.9万KWh,多年平均年利用小时4690小时,保证出力105KW。
保证电能90.1万KWh。
第五节工程布臵及建筑物**水电站为混合式开发的水电站,经认真分析比较,本阶段确定,坝址位于河底高程约214.5m处的河段。
厂址选在****水电站拦河坝下游40m处的河道右岸。
拦河坝进水口与压力引水隧洞进口之间用压力引水钢管连接,长40 m,直径1.2m 。
压力引水隧洞长2980 m,直径1.8m×1.8m。
压力引水隧洞出口与厂房之间用压力引水钢管连接,主管长150m,直径0.95m,两根发电支管每根长7m,直径0.7m。
根据水文水利计算,确定水库正常高水位228m,死水位222m,正常尾水位158.5m,水库总库容为77.3万m3,电站装机容量800Kw。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确定本工程等级为V 等。
主要建筑物大坝及坝顶溢洪道为5级,引水隧洞、压力引水钢管、发电厂房及升压站按电站装机容量800KW确定为5级。
大坝及坝顶溢洪道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校核。
引水隧洞、发电厂房及升压站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
一、砌石单曲拱坝水库大坝坝型为砌石单曲拱坝。
坝址处河底高程为214.5m,坝顶高程234m,坝底高程214m,最大坝高20m。
坝顶弦长61m,弧长69.4m,坝顶厚2m;坝底厚4.5m,厚高比0.225m,坝体体积约2562m3。
大坝泄洪方式为坝顶开敞式溢流,跌流消能,堰顶高程为228m,溢流段净宽为52 m,校核单宽流量29.8m3/s。
二、引水建筑物本站引水建筑物包括大坝进水口、大坝进水口与压力引水隧洞进口之间的连接钢管、压力引水隧洞、调压室、压力引水隧洞出口与厂房之间的连接钢管五部份。
大坝进水口底板高程217m,圆形孔口直径1.2m,进口设球形拦污栅拦污;拦河坝进水口与压力引水隧洞进口之间的连接钢管长40m,直径1.2m,在其末端设一直径1.2m 的闸阀控制引水系统的引水流量;压力隧洞长2980m,洞身断面为城门型,直径1.8m×1.8m,进口底板高程216m,纵坡I=4.5‰,出口底板高程203m;调压室位于隧洞出口上游80m处,纵坡I=0‰,型式为简单圆筒型,直径2m,室底板高程203m,室顶高程246m;隧洞出口紧接压力管道,在厂房背后分为两根对称分岔型发电支管,发电支管直接与机组闸阀相连接,压力管道采用钢板卷焊,形式为地面明敷式,主管全长150m,内径0.95m,支管每根长7m,内径0.7m。
三、发电厂房厂房型式为地面式,厂房纵轴垂直于压力钢管。
厂房尺寸为:长19m、宽8m、高6.5m。
厂房内布臵两台HL110-WJ-60A型水轮机,配套两台SFW400-8/990型发电机。
机组安装高程为160.36m,水轮机层地坪高程为159.5m。
厂房外地面高程为159.4m。
厂区防洪墙顶高程为162.4m,为**水电站大坝下游50年一遇洪水位加0.5 m安全超高组成。
升压站布臵在厂房后侧1#镇墩平台上,占地80m2,主变地面高程160.4m。
第六节水力机械经技术经济比较,本站选用2台HL110-WJ-60A型卧式水轮机2台SFW400-8/990型发电机。
水轮机额定水头56m,额定流量0.93 m3/s,额定点效率87.4%,额定出率457Kw,设计吸出高度1.86m,额定转速750r/min;发电机额定电压0.4Kv,额定电流721.7A,额定效率93%,额定功率400Kw,功率因数0.8,飞逸转速1350 r/mi n,转动惯量2.47t㎡;选用两台YT-300型调速器,每台机组蜗壳进口前装设φ500交流电动闸阀一台,操作电压38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