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级高二化学第二单元平衡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729.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二章 化学平衡 单元练习第Ⅰ卷(选择题 共4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将SO 2和18O 2充入反应容器,当反应达到平衡时18O 原子将存在于A. 氧气和三氧化硫中B. 只存在于SO 3中C. 三种物质中都有D. 无法判断 2.反应2A(气)B(气)+x C(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容器内压强增大了p %,测得A 的转化率为p %,则x 值为A. 1B. 2C. 3D. 43.在合成氨反应中,开始充入amolN 2和bmolH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测得NH 3占混合气体的25%,则平衡时N 2的转化率是A. )%101.0(ab + B. 0.1(a+b) C. 33.3% D. 1010(b +4.在容积固定的2L 密闭容器中,充入X 、Y 各2mol ,发生可逆反应X(g)+2Y(g)2Z(g)衡,以Y 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 正、v 逆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
则Y 的平衡浓度表达式正确的是(式中S 指对应区域的面积 A. 2-S aob B. 1- S aob C. 2-S abdo D. 1-S bod 0 d t/s 5.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充入N 2和H 2合成NH 3,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 随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正反应速率减小为0C. 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保持恒定D.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保持恒定 6.在下列四种液体中,加入少量固体二氧化锰能产生气体的是A. 蒸馏水B. 稀盐酸C. 30%双氧水D. 氯酸钾溶液7.100mL6mol/LH 2SO 4跟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 碳酸钠(s)B. 氢氧化钠(s)C. 硫酸钾溶液D. 硫酸铵(s)8.在温度恒定下,把2mol(a)SO 2和1mol(b)O 2或2mol(c)SO 3,通入一个定容的装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里反应达到平衡。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二章影响化学均衡的条件同步练习(带答案)因反响条件的改变,在化学反响条件下使可逆反响从一种均衡状态转变成另一种均衡状态的过程,叫化学均衡的移动。
以下是第二章影响化学均衡的条件同步练习,请大家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1.在以下反响中,降低温度和增添压强时都能使均衡向正反应方向挪动的是( )。
A.CO+H2O( 气 )CO2+H2( 正反响为放热反响)B.2SO3(气 )2SO2+O2( 正反响为吸热反响)C.2HCI( 气 )H2+Cl2( 正反响为吸热反响)D.CaO+CO2CaCO3( 正反响为放热反响)答案: D2.可逆反响 2HI( 气 )H2( 气 )+I2( 气)( 正反响为吸热反响)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当达到均衡时,欲使混淆气体的颜色加深,应采纳的举措为( )A. 减小容器体积B.降低温度C.充入 HI 气体D.加入催化剂答案: AC3.化学反响 C(固 )+H2O( 气 )CO(气 )+H2( 气 )(正反响为吸热反应)达到均衡,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高升温度,正反响速率增大,逆反响速率减小,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B.加入固体炭,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C.加入水蒸气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D.扩大容器的容积,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答案: D4.反响 mA+nBPC ,A 、B、C 代表气体物质的分子式,m、n、p为系数,若反响生成物的浓度在温度高升、压强降低时增大,那么以下式子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m+np( 正反响为放热反响)B.m+nC.m+np( 正反响为吸热反响)D.m+n答案: B5.不可以用勒沙特列原理解说的是( )。
A.棕红色的二氧化氮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由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构成的均衡系统加压后颜色变深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D.煅烧粉碎的硫铁矿利于SO2 的生成答案: BD6.在以下均衡系统中,采纳括号内的举措后,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且反响速率增大的是( )。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单元测试及参考答案2023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说法关于化学平衡是正确的?A.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时达到化学平衡B. 化学平衡只能在恒定温度下发生C. 化学平衡只涉及液相反应D. 化学平衡不受压力的影响参考答案:B2. 化学平衡与下列哪个物质浓度无关?A. 反应物浓度B. 生成物浓度C. 压力D. 溶液酸碱度参考答案:C3. 在化学平衡条件下,下列哪个因素的改变不会引起平衡位置的移动?A. 反应物浓度改变B. 温度改变C. 压力改变D. 催化剂的添加参考答案:D4. 下列哪个说法关于平衡常数是正确的?A. 反应物之间的惰性气体浓度不影响平衡常数B. 平衡常数的值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温度来改变C. 反应速率与平衡常数无关D. 将反应物浓度加倍会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参考答案:B5. 在化学平衡下,添加一个产生反应物的化学物质会导致下列哪项结果?A. 反应向左移动B. 反应向右移动C. 平衡不受影响D. 环境温度升高参考答案:B二、填空题1. 在下列反应中,是那一种气体对平衡常数的测定比较有用?A. CO2B. O2C. N2D. H2参考答案:A2. 当浓度倍增时,平衡常数的值是原来的多少倍?参考答案:4倍3. 铵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生成硝酸铵的方程式是什么?参考答案:NH4+ + NO3- → NH4NO34. 当温度升高时,正面熵变更大的反应朝哪个方向移动?参考答案:正面熵变更大的反应朝右方移动三、计算题1. 对于以下反应:2A + B ⇌ 3C + D,已知反应物的浓度为[A] = 0.2 mol/L,[B] = 0.3 mol/L,生成物的浓度为[C] = 0.4 mol/L,[D] = 0.1 mol/L。
求平衡常数Kc的值。
参考答案:Kc = ([C]^3[D])/([A]^2[B]) = (0.4^3 * 0.1)/(0.2^2 * 0.3) = 2.672. 以下反应在特定温度下处于平衡:2SO2(g) + O2(g) ⇌ 2SO3(g)。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二章化学平衡同步练习(带答案)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二章化学平衡同步练习(带答案)在化学反应条件下,因反应条件的改变,使可逆反应从一种平衡状态转变为另一种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
以下是第二章化学平衡同步练习,请大家及时练习。
1.对于化学反应3W(g)+2X(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A.v(W)=3v(Z)B.2v(X)=3v(Z)C.2v(X)=v(Y)D.3v(W)=2v(X)解析: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计量系数之比,A项,v(W)=v(Z);B项,3v(X)=2v(Z);C项,2v(X)=v(Y);D项,2v(W)=3v(X)。
答案:C2.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B.0.1 mol A2和0.2 mol B2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2 mol AB2C.达平衡后,升高温度,B的转化率不变D.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解析: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A不正确;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彻底,B不正确;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右移,B的转化率增大,C不正确。
答案:D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温度/℃1 0001 1501 300平衡常数4.03.73.5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0(填、或=(2)在一个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 mol,反应经过10 min后达到平衡。
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CO 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3)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A.减少Fe的量B.增加Fe2O3的量C.移出部分CO2D.提高反应温度E.减小容器的容积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解析:(1)因Fe和Fe2O3都为固体,不能代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所以K=[CO2][CO],由表中数据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向左移动,故0.(2)13Fe2O3(s)+CO(g) 23Fe(s)+CO2(g)起始(mol) 1.0 1.0 1.0 1.0转化(mol) 13x x 23x x平衡(mol) 1.0-13x 1.0-x 1.0+23x 1.0+x由题意得K=1.0+xmol10 L1.0-xmol10 L=4.0,解得x=0.60 mol。
必修二化学平衡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关于化学平衡的概念,以下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只能在恒温下进行的可逆反应B.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C. 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状态D. 反应自发进行到最大程度的状态答案:B2.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哪一种情况下化学平衡会向右移动?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升高温度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3. 对于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衡将向左移动B. 平衡将向右移动C. 平衡位置不发生变化D. 反应速率增加答案:A4. 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可以通过改变哪些条件来使化学平衡向期望的方向移动?A. 浓度B. 温度C. 压力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5.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哪种措施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A. 增加催化剂B. 改变反应物的浓度C. 改变生成物的浓度D. 改变系统的压力答案:A二、填空题1. 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它只与__________有关。
答案:K = [生成物]^系数 / [反应物]^系数;温度2. 对于反应N2(g) + 3H2(g) ⇌ 2NH3(g),若在平衡时NH3的浓度为0.2 mol/L,H2的浓度为0.05 mol/L,N2的浓度为0.03 mol/L,计算化学平衡常数K。
答案:K = (0.2^2) / (0.05^3 * 0.03) = 26.673. 在一个封闭容器中,反应H2(g) + I2(g) ⇌ 2HI(g)达到平衡。
若起始时H2的浓度为0.1 mol/L,I2的浓度为0.2 mol/L,HI的浓度为0.0 mol/L。
达到平衡后,HI的浓度为0.15 mol/L,求H2和I2的浓度变化量。
答案:H2的浓度变化量为-0.075 mol/L,I2的浓度变化量为-0.15 mol/L三、计算题1. 某反应体系中,反应物A和生成物B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为0.3 mol/L,B的浓度为0.6 mol/L。
高二化学《化学平衡》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一定条件下反应N 2(g)+3H2(g) 2NH3(g )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N2的反应速率为A.1.2mol/(L·min) B.1mol/(L·min)C.0.6mol/(L·min) D.0.4mol/(L·min)2.能够充分说明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 2 + O2 2SO3 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B.SO2和SO3的浓度相等C.容器中SO2、O2和SO3共存 D.反应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3.在2A+B 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 = 0.5mol·L-1·S-1 B.υ(B) = 0.3 mol·L-1·S-1C.υ(C) = 0.8mol·L-1·S-1 D.υ(D)= 1 mol·L-1·S-14.能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的是A.降低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增加浓度5.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 v正(H2) B.v正(N2)= v正(NH3)C.2v正(H2)=3 v逆(NH3) D.v正(N2)=3 v逆(H2)6.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3A(g)+B(g) 2C(g)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mol,10s后,测得υ(A)=0.12mol·(L·S)-1,则此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3.6mol B.3.2mol C.2.8mol D.1.6mol7.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A.2NO+O2 2NO2 B.Br2(g)+H2 2HBrC.N2O4 2NO2 D.6NO+4NH3 5N2+3H2O8.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F2(g)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第二章 化学平衡移动 转化率班级: 组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1.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X(气)+bY(气) cZ(气)+dW(气),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当再次达平衡时,W 的浓度为原平衡时的1.8倍。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a+b<C+dC.Z 的体积分数增加D.X 的转化率下降 答案:C2.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条件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一定使用催化剂 A .①③ B .③⑤ C .②⑤ D .④⑥ 答案:C3.在5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 气体和1 mol B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2C(g),达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65,则A 的转化率为 ( )A. 67%B. 50%C. 25%D. 5% 答案:B4.在一密闭溶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 的转化率为 ( )A. 40%B. 50%C. 60%D. 70% 答案:A5.在恒压容器a 和恒容容器b 中,分别充入体积比为1∶3的N 2和H 2。
若开始时两容器的体积相等,且在相同的条件下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N 2的转化率应当是( ) A .a 中大 B .b 中大 C .a 、b 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答案:A6.在容积相同A 、B 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SO 2和1molO 2,使它们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生反应:2SO 2+O 22SO 3,并达到平衡。
在反应过程中,若A 容器保持体积不变,B 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当A 中的SO 2的转化率为25%时,则B 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应是( ) A 、25% B 、>25% C 、<25% D 、12.5% 答案:B7.一定条件下,将10mol H 2和1mol N 2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 2(g)+3H 2(g)2NH 3(g),达到平衡时,H 2的转化率可能是( )A .25%B .30%C .35%D .75%答案:A8.α1和α2分别为A 、B 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 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α1、α2均减小B .α1、α2均增大C .α1减小,α2增大D .α1增大,α2减小 【答案】A9.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 和B 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 +3B2C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 ,其中C 气体的体积占有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 L ② 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 L ③ 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 消耗掉0.05V L ④ 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 消耗掉0.05V L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A10.X 、Y 、Z 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 与b mol 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2Y 2Z ,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 (X)+n (Y)=n (Z),则Y 的转化率为( ) A. 5b a +×100% B. b b a 5)(2+×100% C. 5)(2b a +×100% D. aba 5+×100% 答案:B11.x 1和x 2分别为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 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x 1降低, x 2增大B. x 1, x 2均降低C. x 1增大, x 2降低D. x 1, x 2均增大答案:A12.将2.00 mol SO 2和2.00 mol O 2通入1.00 L 的密闭容器中,1500 K 时,反应达到平衡,测得S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4 mol·L -1,则平衡时SO 2的平衡转化率为( ) A .30% B .32% C .50% D .18% 答案:B 。
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说明:1.本试卷分I卷和Ⅱ卷两部分,共21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卷I为选择题,请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卷II用蓝、黑色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Mg-24Cl-35.5Br-80I-127I卷(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对于反应N2(g)+3H2O(g)=2NH3(g)+32O2(g),在不同时间段内所测反应速率如下,则表示该化学反应进行最快的是(▲)A.υ(NH3)=1.5mol∙L-1∙min-1B.υ(N2)=1.2mol∙L-1∙min-1C.υ(H 2O)=1.67mol∙L-1∙min-1D.υ(O2)=1.5mol∙L-1∙min-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有温度、催化剂、浓度等C.化学平衡状态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时的状态D.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质本身的性质3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A.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C.电解饱和食盐水D.铁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4对已达平衡的下列反应:3A(g)+B(g)⇌2C (g)+2D(g),若增大压强,则所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不发生移动C.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5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mol⋅L-1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Z,反应2min后,测得参加反应的X2为0.6mol⋅L-1,用Y2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 Y2=0.1mol⋅L-1⋅min-1,生成的c Z =0.4mol⋅L-1,则该反应方程式为(▲)A.3X2+Y2⇌2X3YB.2X2+Y2⇌2X2YC.X2+2Y2⇌2XY2D.X2+3Y2⇌2XY36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发生反应2X(s)⇌Y(s)+Z(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高二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54分〕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A.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B.加入催化剂C.温度和压强D.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不能发生B.在一定条件下,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也能进行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迅速D.但凡熵增加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3.以下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A.氯化钠溶于水中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C.干冰的升华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4.升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主要原因是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该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时机增多B.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吸热的D.该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放热的5.反应C〔s〕+H2O〔g〕CO〔g〕+ 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下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增加CO的物质的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6.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后3秒末,H2〔L·S〕,则3秒末NH3的浓度为7.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 + nB pC + qD的平衡常数为K,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K越大,到达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K越小,到达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C.K随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D.K随温度和压强的改变而改变8.对于反应2A 〔g 〕+3B 〔g 〕=C 〔g 〕+5D 〔g 〕,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x v ,〔x 代表某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 .D A v v 25= B .C B v v 31= C .A B v v 32= D .D B v v 53=9.在2A +B3C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 〔A 〕=0.5 mol·L-1·s-1 B .v 〔B 〕=0.3 mol·L-1·s-1 C .v 〔C 〕=0.8 mol·L-1·s-1 D .v 〔D 〕=1 mol·L-1·s-110.在密闭容器内放入5molSO 2和5molO 2,在某温度下经过反应生成2molSO 3,此时密闭容器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倍数为11.对己达化学平衡的以下反应: 2X(g) +Y(g)2Z(g)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正、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正、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x A + y B z C 到达平衡。
高二上学期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碳酸铵[(NH 4)2CO 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的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 .碳酸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 .碳酸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C .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判据能自发分解D .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调控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硫酸工业中,为提高2SO 的转化率,通入过量的空气 B .工业上增加炼铁高炉的高度可以有效降低尾气中CO 的含量 C .合成氨工业中,从生产实际条件考虑,不盲目增大反应压强 D .合成氨工业中,为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采用循环操作 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2g 石墨烯和12g 金刚石均含有N A 个碳原子 B .1300mL 2mol L -⋅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 N AC .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22g H 与足量2N 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D .1mol OD -和17g OH -所含的质子与中子均为9N A4.在某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物质的量的N 2和H 2,发生反应223N (g)3H (g)2NH (g)+H 0∆<,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的是 A .充入少量稀有气体 B .升高温度 C .及时移除产物D .增大容器体积5.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0.4000mol·L −1的NaOH 溶液称取4.0g 固体NaOH 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mL 容量瓶中定容B探究维生素C 的还原性向盛有2mL 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 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 溶液、浓盐酸和KMnO 4溶液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mL 不同浓度NaHSO 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 2O 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A .AB .BC .CD .D6.已知:A(g)+2B(g)3C(g)ΔH<0,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 和2molB 发生反应,1t 时达到平衡状态I ,在2t 时改变某一条件,3t 时重新达到平衡状态Ⅱ,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成都七中高2010级化学平衡测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2分)1.对于反应M+N P ,如果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3倍。
在100C 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54min ,将温度提高到40℃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A .2minB .3minC .6minD .9min2.100mL 浓度为2mol/L 的硫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 .换用浓硫酸B .加入数滴浓盐酸C .加入适量硝酸钠溶液D .加入适量氯化钠溶液 3.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 2和3 mol H 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 2(g)+3H 2(g)CH 3OH(g)+H 2O(g),测得其中CO 2和CH 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密闭容器的体积为1 LB .反应达平衡,氢气的转化率为0.75C .反应达平衡,氢气平均反应速率0.075 mol/(L·min)D .CO 2或H 2O 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平衡4.在373K 时,把0.5 molN 2O 4气体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棕色。
反应进行到2s 时,NO 2的浓度为0.02 mol/L 。
在60s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2s ,以N 2O 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01 mol/(L·s)B .在2s 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4倍C .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 2O 40.25 molD .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降低N 2O 4的转化率5.在某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I 气体,发生反应2HI(g)H 2(g)+I 2(g),(正反应吸热)。
在t 1时达到平衡,t 2时加热升温并保温,到t 3时又达到新平衡,符合这一变化的图像是6.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SO 2和O 2的反应,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①提高反应温度 ②使用催化剂 ③充入空气 ④充入氮气 ⑤减小容器体积A .只有②③⑤B .只有①②⑤C .除④外全部D .全部HI%7.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pC(g)+qQ(g),当m 、n 、p 、q 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②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v (A):v (B):v (C):v (D)=m:n:p:q ⑥单位时间内m mol A 断键,同时p mol C 断键A .②③④⑤⑥B .②③④⑥C .①②③④⑤⑥D .①③④⑥8.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
在t 1时刻升高温度或者增大压强,速率的变化都符合的示意图的反应是A .2SO 2(g)+O 2(g)2SO 3(g) (正反应放热) B .4NH 3(g)+5O 2(g)4NO(g)+6H 2O(g) (正反应放热) C .H 2(g)+I 2(g)2HI(g) (正反应吸热) D .2NH 3(g)N 2(g)+3H 2(g) (正反应吸热) 9.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 V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 和1molY 进行如下反应: X(g)+ Y(g)2Z(g)+ W(s)(正反应吸热) 达到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向平衡混合物中加入少量W ,逆反应速率增大B .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变为0.5VL ,Z 的物质的量含量变比原来的低C .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变为2VL ,Z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1/2D .当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时,可以证明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10.右图曲线是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2NO(g)+O 2(g)2NO 2(g)(正反应放热) 中NO 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
图上标有A 、B 、C 、D 、E 五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 (正)>v (逆)的点是A .A 或EB .C 点 C .B 点D .D 点11.T ℃、1.01×106Pa ,某密闭容器内,A(g)+B(g)3C 达平衡,此时c(A)=0.022mol/L ;压强增大到2.02 ×106Pa ,第二次达平衡时,c(A)=0.05mol/L ;若压强增大到4.04×106Pa ,第三次达到平衡时,c(A)=0.075mol/L 。
则下列关于C 物质状态的推测正确的是A .C 为非气态B .C 为气态C .第二次达到平衡时C 为非气态D .第三次达到平衡时C 为非气态12.在一定条件下,恒容容器中加入NO 2,反应2NO 2(g)O 2(g)+2NO(g) (正反应吸热) 达平衡。
X 、Y 表示不同的物理量,其中Y 随X 的变化不.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 .当X 表示温度时,Y 表示NO 2的物质的量B .当X 表示压强时,Y 表示NO 2的转化率C .当X 表示反应时间时,Y 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 .当X 表示NO 2的物质的量时,Y 表示O 2的物质的量含量0 x13.下列事实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 .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氧化反应B .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 2+H 2OHBr + HBrO ,当加入AgNO 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C .对2HI(g)H 2(g)+I 2(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D .合成NH 3反应,采取500℃的高温措施14.右图表示可逆反应A(g)+3B(g)nC(g) (正反应放热),在不同条件下反应混合物中C 的百分含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 .a 表示有催化剂,而b 无催化剂B .若其他条件相同,a 比b 的温度高C .若其他条件相同,a 比b 的压强大,n<4D .反应由逆反应方向开始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2(g)+2B 2(g)2AB 2(g) (正反应放热)。
升温,逆反应速率增加,正反应速率减小 B .C(s)+H 2O(g)CO(g)+H 2(g) (正反应吸热)。
达平衡后降温,混和气平均分子量减小 C .C+CO 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V 1。
N 2+3H 22NH 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V 2。
如升温,V 1减少,V 2增大D .同温同压下,2NH 3(g)N 2(g)+3H 2(g),反应物分解了a %时,总体积一定增加a %16.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改变条件平衡正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1)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 (2)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大(3)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4)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5)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6)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 .(1)(2)(5)B .(2)(5)C .(1)(2)(3)(5)D .(2)(3)(4)(5)17.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 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 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 、Y 、Z 均为气态B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 .X 和Y 只能有一种为气态,Z 一定为气态D .X 和Y 可能均不为气态,Z 为气态18.已知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CH 3COO -+H +,要使溶液中c(H +)减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少量CH 3COOH 固体 B .通入少量HCl C .加少量烧碱 D .通入少量CO 219.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A(g)+mB(g)pC(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已知n+m >p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下列分析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升温,c(B)/c(C)的值变小; ②降温,混合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③增加B 物质的量,A 转化率增大; ④使用催化剂,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⑤加压使密闭容器的容积变小,A 或B 的浓度变大;⑥若A 的反应速率为v (A),则v (B)= n v (A)/m 。
A .③④⑤B .③④⑥C .③④⑤⑥D .①②③20.右图曲线a 表示放热反应X(g)+Y(g)Z(g)+M(g)+N(s)进行过程中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 曲线进行,不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A .升高温度 B .缩小容器体积C .加催化剂D .增大压强21.在1L 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 和1molB ,发生反应:2A(g)+B(g)3C(g)+D(s),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为 1.8mol/L ,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不.是.1.8mol/L 的是( )A .1mol A+0.5mol B+1.5mol C+0.1mol DB .3mol C+ 0.7mol DC .0.2mol A+0.1mol B+2.7molC+0.3molD D .2mol A+1mol B+1molD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8分)22.相同容积的四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同样的可逆反应:2X(g)+Y(g)3W(g)+2Z(g),起始时四个容器所装X 、Y 的量分别如下。
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时,X 或Y 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甲(X :2mol ,Y :1mol ) 乙(X :1mol ,Y :1mol )丙(X :2mol ,Y :2mol ) 丁(X :1mol ,Y :2mol )A .X 的转化率为:甲<乙<丙<丁B .X 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C .Y 的转化率为:甲>丙>乙>丁D .Y 的转化率为:丁>乙>丙>甲23.如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Ⅱ是恒容密闭容器。
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3molZ ,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V L ,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 、Y 状态未知):aX(?)+2Y(?)3Z(g)。
此时Ⅱ中X 、Y 、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若X 、Y 均为气态,则平衡时气体平均摩尔质量:Ⅰ>ⅡB .若X 、Y 不均为气态,到达平衡后若在Ⅰ中再加入1molZ ,则新平衡时Y 的体积分数变大C .若X 、Y 均为气态,则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Ⅰ>ⅡD .若X 、Y 不均为气态,到平衡后若在Ⅱ中再加入2molZ ,则新平衡时Z 的体积分数变小24.将一定量的Ag 2SO 4固体置于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Ag 2SO 4(s)Ag 2O(s)+SO 3(g),2SO 3(g)2SO 2(g)+O 2(g),经十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C(SO 3)=0.4 mol/L ,C(SO 2)=0.1 mol/L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SO 3的分解率为20% B .平衡时,v(O 2)=0.005 mol/(L·min)C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为40g/LD .加压,容器内固体质量不变25.在容积固定的1L 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 +2Y(g)2M(g)+3N(g)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 的物质的量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 (正)、v (逆)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