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MS的多媒体彩铃关键问题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0.94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IMS的主叫彩铃与传统2G彩铃融合方案的研究董树旺;王晶;李炜【摘要】主叫彩铃业务是一种主叫定制,并展示给主叫个性化回铃音的增值业务,如何解决好主叫彩铃业务与传统2G彩铃业务的融合,成为主叫彩铃业务发展与推广的关键.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锚定方案实现的主叫彩铃系统,并基于该方案给出了主叫彩铃业务与传统2G彩铃业务融合的一种解决方案.【期刊名称】《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年(卷),期】2012(025)010【总页数】5页(P85-89)【关键词】IP多媒体子系统;主叫彩铃;传统2G彩铃【作者】董树旺;王晶;李炜【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6;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91;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6;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91;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6;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5随着电信网络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增值业务如传统2G彩铃、VPMN(Virtual Private Mobile Network)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电信运营商不断推出新颖的、个性化的业务来提高自己的收益率。
主叫彩铃业务是一项由主叫用户定制,为主叫用户提供一段音乐或咨询来代替普通回铃音的业务。
对于主叫用户而言,由于铃声内容都是自己设定的,可以根据喜好频繁地更换铃声或咨询内容,这样能够促进主叫用户的换铃率,从而给运营商带来指数级增长的收益。
由于传统2G彩铃和主叫彩铃都是在通话前主叫方来体验的业务,因此如何处理好主叫彩铃和传统2G彩铃的关系,成为主叫彩铃业务发展与推广的关键问题。
针对主叫彩铃业务,目前已经有一些实现方案被提出并用于建设,但这些实现方案往往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一种是在传统2G彩铃业务基础上实现主叫彩铃业务的方案,该技术方案仅适用于主叫用户呼叫传统2G彩铃用户的情景,业务使用范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绝大部分没有申请传统2G彩铃的被叫用户不能提供支持。
计 算 机 系 统 应 用2011 年 第 20 卷 第 3 期IMS 与 3G 电路域中多媒体彩铃业务的互通①郭 磊,朱晓民(北京邮电大学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6) (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0191)摘要:从 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 R5 版本开始,电信核心网引入了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域,并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跨网络的,一致性的服务。
分别介绍了多媒体彩铃业务在 3G 电路域,IMS 域中的典型 实现方式及其信令流程,在此基础之上重点探讨异构网络中多媒体彩铃业务的互通。
关键词:IMS;电路域;多媒体彩铃;互通Interworking of MRBT Service in IMS and 3G CS DomainGUO Lei, ZHU Xiao-Min(State Key Lab of Networking and Switching Technolog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EBUP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191, China)Abstract: IMS has been added to Telecommunication core network since 3GPP Release 5, which is committed to providing users with consistent services based on different networks.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typical implementation and signalling flow of MRBT (Multimedia Ring Back Tone) service in IMS and 3G CS Domain, then it focuses on the interworking of MRBT services in these two networks. Keywords: IMS; circuit-switched domain; multimedia ring back tone (MRBT); interworking随着电信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人们对于通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希望得到个 性化, 差异化, 一致化的服务。
中国移动CM-IMS多媒体彩铃路由组织及局数据制作要求1 CM-IMS多媒体彩铃方案概述1.1 多媒体彩铃业务介绍1.1.1 业务概述多媒体彩铃业务是一项由被叫(或主叫)用户定制,当主叫呼叫被叫时,系统向主叫用户播放一段用户预设的个性化回铃音取代普通回铃音的业务。
彩铃类型可以是音频或者视频。
用户申请开通多媒体彩铃业务之后,可以自行设定个性化回铃音。
当被叫用户处于忙、不在服务区、关机等非空闲状态情况下时,仍播放原网络系统提供的语音通知。
1.1.2 业务开放范围CM-IMS多媒体彩铃业务面向个人用户和集团用户开放:CM-IMS个人多媒体彩铃业务的用户范围为中国移动CM-IMS个人、家庭用户,不对集团客户开放;目前不支持国际漫游。
CM-IMS集团多媒体彩铃业务的用户范围为中国移动CM-IMS集团用户,目前不支持国际漫游。
1.1.3 业务特征CM-IMS多媒体彩铃业务特征详见《中国移动多媒体彩铃业务规范》。
1.1.4 CM-IMS多媒体彩铃业务与其它业务的关系1.1.4.1 一号通业务与彩铃业务的关系要求一号通在同振、顺振时需要抑制同振、顺振用户的相关提示音或彩铃,并向主叫用户播放“正在为您接续被叫,请稍候”;如果同振的用户都处于呼叫中或者其他异常状态,系统向主叫播放相关提示音后并终止本次呼叫,其中播放的提示音的具体要求如下:只要有一路呼叫是处于忙状态,则向主叫用户播放“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请稍后再拨”;只有当各路呼叫均不可及时,向主叫用户播放”您拨打的号码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
1.1.4.2 总机业务与彩铃业务的关系群外用户通过总机转接分机时,总机在转接过程中可为主叫用户播放提前录制的等待音,如“欢迎拨打xx集团,正在帮您转接中”,此时应屏蔽被叫分机用户的彩铃。
1.1.4.3 点击拨号业务与彩铃业务的关系点击拨号主叫摘机后将听到业务放音,分为三个阶段:静默音、业务提示音、被叫彩铃。
静默音:为主叫摘机后所听到的短暂的静默音。
IMS多媒体彩铃呼叫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通信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其中,彩铃作为个性化服务之一,受到了广大用户的喜爱。
同时,IMS技术的逐渐普及和成熟,为彩铃服务的提供与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支持。
因此,研究IMS多媒体彩铃呼叫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于提升彩铃服务的质量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IMS的多媒体彩铃呼叫控制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搭建IMS平台,完成IMS会话控制协议的实现。
(2)设计和实现彩铃服务的管理模块,包括彩铃的上传、删除、修改等功能。
(3)将彩铃服务与用户的呼叫关联,实现彩铃播放的控制。
(4)测试系统性能,评估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3.研究内容(1)IMS技术的介绍和框架分析介绍IMS技术的相关概念和框架,对IMS会话控制协议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其应用场景、协议流程和协议要素等方面的内容。
(2)彩铃服务管理模块设计和实现介绍彩铃服务的相关概念和特点,详细分析彩铃服务管理模块的需求和功能,设计并实现相应的彩铃管理模块。
(3)彩铃与呼叫关联的控制设计与实现介绍彩铃与呼叫关联的相关概念和流程,设计并实现彩铃的播放控制功能,保证用户在接听呼叫的同时能够顺利播放相应的彩铃服务。
(4)系统测试与性能评估测试IMS多媒体彩铃呼叫控制系统的性能与功能,包括系统的可用性、控制准确性、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为并进一步优化与改进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4.预期成果本研究将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IMS的多媒体彩铃呼叫控制系统。
预期成果包括以下方面:(1)IMS平台建设完成,IMS会话控制协议得以实现。
(2)彩铃服务管理模块设计和实现完备,包括彩铃的上传、删除、修改等常用功能。
(3)彩铃与呼叫关联的控制功能得以实现,保证用户在接听呼叫的同时能够顺利播放相应的彩铃服务。
(4)系统测试与性能评估结果表明,系统具备较好的性能和可用性,能够满足用户对彩铃服务的需求。
7Internet Communication互联网+通信个性化的视频彩铃,在其做被叫时的振铃阶段,系统为主叫用户播放其个性化设置的视频彩铃媒体。
(二)传统视频彩铃的实现技术存在局限性传统视频彩铃的实现技术架构复杂、功能单一,无法进一步商业化,具体说明如下:1.无法根据用户归属地播放视频彩铃对于一些企业/单位,希望面向特定归属地用户精准投放视频彩铃宣传内容,现网无法满足该需求。
2.无法根据用户当前位置播放视频彩铃对于有位置需求的客户,需要对进入该区域的某些目标用户播放固定的视频彩铃,高效引导目标用户。
例如平安乡村、文旅类增值业务,基于旅游城市、乡村、景点以及商圈等不同位置区域静态固定指定投放不同视频内容的需求无法实现。
3.无法灵活设置彩铃业务优先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提高某些公益彩铃的播放优先级,快速传播有时效要求的视频彩铃,现网无法满足该需求。
三、基于“区域+能力+场景”的视频彩铃技术创新模式为了进一步拓宽视频彩铃产品的商业性,提高视频彩铃产品的增收价值,本文采用了创新思路,通过基于“区域+能力+场景”三要素搭建新视频彩铃平台,并独立于传统大网视频彩铃系统建设,可快速实现向具备VoLTE 能力的主叫用户精准投放视频宣传彩铃。
业务模式由“被叫订购,主叫观看”向“直接面向主叫推送”的形式演进,同时通过主叫拨打电话时位置或归属地“2个区域”、IFC 自主配置能力、位置筛选一、引言随着VoLTE 语音业务迅速发展,VoLTE 视频及相关增值业务也逐渐受到关注。
基于IMS 的多媒体彩铃业务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更悦耳的音乐彩铃,而且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如歌曲MV、DIY 视频等视频彩铃业务,使用户获得更丰富的增值业务体验。
传统视频彩铃由被叫的VoLTE 用户申请开通视频彩铃功能后可自行设定个性化的视频彩铃,在被叫的振铃阶段,系统为主叫用户播放其个性化设置的视频彩铃媒体。
当被叫用户处于繁忙、不在服务区、关机等非空闲状态情况下时,仍播放原网络系统提供的通知。
中国移动I M S域彩铃试点业务规范版本号:0.9.0(初稿)╳╳╳╳-╳╳-╳╳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前言本规范是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开展的IMS域彩铃业务对业务功能的全面要求,是集团公司和各省公司在IMS网络下开展彩铃业务的业务依据。
本规范主要包括业务概述、业务特征、业务流程业务管理和计费需求等方面内容。
本规范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目录1 范围 (4)2 引用标准 (4)3相关术语与缩略语解释 (5)4业务 (6)4.1 业务概述 (6)4.1.1 业务概念 (6)4.1.2 业务分类 (6)4.1.3 业务开放范围 (6)4.2业务特征 (6)4.3 业务管理 (7)4.3.1 SP/CP管理 (7)4.3.2 用户管理 (7)4.3.3 媒体资源管理 (8)4.3.4 计费管理 (10)4.3.5 业务统计 (10)4.3.6 网管代理 (10)5 信令流程 (10)5.1正常信令流程一 (10)5.2正常信令流程二(可选) (12)5.3彩铃与呼叫转移的关系 (14)5.4彩铃与呼叫等待的关系 (16)5.5彩铃异常流程 (17)6 计费结算 (19)附录A 编制历史 (19)1 范围本技术方案对技术方案所作用的技术范畴提出规定,原则上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使用,用于在业务开展及招标选型方面为集团公司和省公司提供技术依据;适用于未来移动通信网络IMS网络环境。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 <RFC 3261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2] <RFC 3262 Reliability of Provisional Responses i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3] <RFC 3264 An Offer/Answer Model with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4] <RFC 3265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Specific Event Notification >[5] <RFC 3323A Privacy Mechanism for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6] <RFC 3455 Private Header (P-Header) Extensions to the 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 (SIP) for the 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7] <RFC 3515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Refer Method >[8] <RFC 3840 Indicating User Agent Capabilities in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9] <RFC 3841 Caller Preferences for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10] <RFC 3959 The Early Session Disposition Typefor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11] <RFC 3960 Early Media and Ringing Tone Generationin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12] v6.7.0 <3GPP TR 23.002 >[13] v6.4.0 <3GPP TR 23.003>[14] v6.2.0 <3GPP TR 23.218 >[15] v6.9.0 <3GPP TR 23.228 >[16] v6.2.0 <3GPP TR 24.228 >[17] v6.4.0 <3GPP TR 23.229>[18] v6.4.0 <3GPP TR 29.228 >[19] v6.3.0 <3GPP TR 29.229 >[20] v0.8.0 <3GPP TR 23.867 >[21] v0.0.9 <ETSI TS 03022 >[22] v0.0.8 <ETSI TS 03025 >[23] v0.0.8 <ETSI TS 03026 >[24] v0.0.8 <ETSI TS 03027 >[25] v0.0.8 <ETSI TS 03028 >[26] v0.4.1 <ETSI TS 03019 >[27] <draft-ietf-sip-history-info-06>3相关术语与缩略语解释缩略语英文中文AS Application Server 应用服务器B2BUA Back-to-Back User Agent 背靠背用户代理BGCF Breakout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出口网关控制功能CCF Charging Collection Function 计费收集功能CDR Charging DataRecord 计费数据记录CS Circuit Switched 电路交换CSCF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NS Domain Name System 域名系统ECF Event Charging Function 事件计费功能FQDN 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 全资格域名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归属用户服务器I-CSCF Interrogating-CSCF 查询-CSCFICID IM CN subsystem Charging Identifier IMS计费标识IM IP Multimedia IP多媒体IMPI IM Private Identity IP多媒体私有标示IMPU IM Public Identity IP多媒体公有标示IMS IP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 IP多媒体网络子系统IOI Inter Operator Identifier 内部运营商标识ISC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Service Control IMS业务控制ISIM IMS SIM IMS 用户标识模块MGCF 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GW Media Gateway 媒体网关MRFC 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 Controller 多媒体资源功能控制器MRFP 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 Processor 多媒体资源功能处理器PLM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P-CSCF Proxy CSCF 代理CSCFPSI Public Service Identity 公共业务标识S-CSCF Serving-CSCF 服务-SCSCF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会话描述协议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会话发起协议SLF Subscription Locator Function 签约定位功能UA User Agent 用户代理UAC User Agent Client 用户代理客户端UAS User Agent Server 用户代理服务器UE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UICC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通用集成电路卡URI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统一资源标识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统一资源定位USIM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通用用户标识模块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扩展标记语言4业务4.1 业务概述4.1.1 业务概念本规范描述的业务是IMS域彩铃业务(包括以语音形式和视频形式展现的彩铃),属于被叫业务。
中国移动I M S域彩铃总体技术要求版本号:0.9.0(初稿)前言本规范是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开展的IMS域彩铃业务对业务功能的全面要求,是集团公司和各省公司在IMS网络下开展彩铃业务的业务依据。
本规范主要包括业务概述、业务特征、业务流程业务管理和计费需求等方面内容。
本规范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目录1 范围 (5)2 引用标准 (5)3相关术语与缩略语解释 (6)4业务 (7)4.1 业务概述 (7)4.1.1 业务概念 (7)4.1.2 业务分类 (7)4.1.3 业务开放范围 (7)4.2业务特征 (7)4.3 业务管理 (8)4.3.1业务管理功能架构 (8)4.3.2业务管理功能基本要求 (10)5系统结构和组网原则 (15)5.1系统结构图 (16)5.2系统组网图 (17)5.3各网元功能描述 (17)5.3.1 彩铃业务AS (17)5.3.2 HSS (17)5.3.3 S-CSCF (18)5.3.4 CCF (18)5.3.5 MRS (18)5.3.6 GSMP (18)6 信令流程 (19)6.1正常信令流程一 (19)6.2正常信令流程二(可选) (21)6.3彩铃与呼叫转移的关系 (23)6.4彩铃与呼叫等待的关系 (25)6.5彩铃异常流程 (27)7 网间业务互通 (28)7.1互通概述 (28)7.2系统结构与组网原则 (29)7.2.1系统结构图 (29)7.2.2 系统组网图 (30)7.2.3各网元功能描述 (31)7.3 互通信令流程 (32)7.3.1 IMS主叫呼叫2G电路域用户,播放2G语音彩铃 (32)7.3.2 2G电路域主叫呼叫IMS用户,播放IMS语音彩铃 (34)7.3.3 IMS用户呼叫3G电路域用户,播放3G视频彩铃 (36)7.3.4 3G电路域主叫呼叫IMS用户,播放IMS视频彩铃 (38)8 码号 (40)9 设备要求 (40)10 终端 (41)11接口要求 (41)12 计费结算 (42)13质量指标 (42)13.1 彩铃接通率 (42)13.2 接续时长 (42)附录A 编制历史 (42)1 范围本技术方案对技术方案所作用的技术范畴提出规定,原则上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使用,用于在业务开展及招标选型方面为集团公司和省公司提供技术依据;适用于未来移动通信网络IMS网络环境。
基于IMS的多媒体会议关键技术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通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和工作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会议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通过汇聚各类多媒体资源实现在全球范围内协作交流,已成为企业、政府、教育机构等组织进行远程协作的标准手段。
而IP多媒体子系统(IMS)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应用的重要支撑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课题研究基于IMS的多媒体会议关键技术,旨在提升多媒体会议的通信效率和用户体验,进而推动多媒体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为:1. 深入研究IMS核心技术,了解多媒体会议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掌握IMS多媒体服务的基本架构和实现。
2. 研究目前多媒体会议中存在的通信效率低、用户体验不佳、人机交互复杂等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3. 以实现多媒体会议服务的用户端为出发点,探究多媒体会议的用户需求和行为特征,针对用户体验进行技术设计与优化。
4. 利用软件开发技术实现IMS多媒体会议服务的原型系统,并进行系统测试和评估,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内容1. IMS技术原理和多媒体会议服务架构通过深入研究IMS技术,了解IMS多媒体服务的基本架构、IMS核心技术和多媒体会议服务的技术原理,包括多媒体会议会话控制、会议中的媒体编解码、媒体流的传输和路由等方面的技术。
2. 多媒体会议服务用户行为特征研究通过对多媒体会议服务用户的观察和调查,分析用户参与多媒体会议的特点、使用习惯、需求和感受,挖掘用户行为特征,为用户设计优化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3. IMS多媒体会议服务用户需求的分析和设计以分析用户行为特征为基础,设计多媒体会议服务的用户需求,包括服务的功能、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设计。
4. IMS多媒体会议服务的开发和测试以用户需求设计为基础,利用软件开发技术实现IMS多媒体会议服务的原型系统,进行系统测试和评估,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