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与客户服务水平1
- 格式:pptx
- 大小:446.95 KB
- 文档页数:5
名词解释1、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资的物质实体、物流设施设备和工具、人员以及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的,具有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功能的有机整体。
2、物流战略:是指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发展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
3、物流战略规划:是物流企业提出物流的目标、任务、方向和未来的服务工作,并制定出用以实现企业自身分阶段目标和总目标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4、物流战略控制:指企业物流战略管理者和一些参与物流战略实施的管理者,依据战略计划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对战略的实施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发现偏差并纠正偏差的活动。
5、物流系统分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对其所从事的物流活动和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
6、物流节点:所谓物流节点,又称物流据点,是指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节点处,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
7、物流运输系统:也称为物流运输体系,它是由运输对象、运输参与者和运输手段所组成的庞大复杂的动态系统。
8、系统:所谓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有机整体。
9、搬运活性指数:指搬运某种状态下的物料所需要进行的四项作业中已经不需要进行的作业数目。
用α表示,活性指数分0—4共5各等级。
10、搬运活性:物料和货物的存放状态对装卸搬运作业的难易程度。
11、概念模型:就是为了某一目的,对真实世界及其活动进行的概念抽象与描述,是运用语言、符号和框图等形式,对所研究的问题抽象出的概念进行有机的组合。
12、设施布置设计:是指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生产纲领,在已确认的空间场所内,按照从原材料的接收,零件和产品的制造,成品的包装,发运等全过程,力争将人员、设备和物料所需要的空间做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物流成熟度评价体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物流成熟度评价体系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指标对企业物流管理水平进行评估的工具。
通过对企业物流管理的成熟度进行评估,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和分析当前的物流管理问题,进而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效益和竞争力。
下面将就物流成熟度评价体系进行详细阐述。
一、物流成熟度评价体系的基本概念1. 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是物流成熟度评价体系的核心,通过对企业物流绩效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的优劣势,为企业提出改进建议和实施方案提供依据。
2. 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支撑企业物流管理的基础,包括物流管理流程、组织架构、制度规范等,通过评估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和有效,可以揭示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管理漏洞和不足。
3. 技术装备:技术装备是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保障,包括物流信息系统、智能设备等,通过评估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可以了解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的技术能力和竞争力。
4.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塑造企业物流管理氛围和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通过评估企业的组织文化是否有利于物流管理的发展和提升,可以推动企业物流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5.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物流管理的关键因素,通过评估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和培养机制,可以揭示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短缺和需求,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和培训方案。
1. 设定评价标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适合企业的物流成熟度评价标准,明确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收集企业物流管理的各项数据,对企业的物流管理绩效和成熟度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估,为企业未来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依据。
3.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评价结果,制定企业的物流管理改进计划,确定改进目标和措施,深入分析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推动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4. 实施评价监控:建立完善的评价监控机制,定期对企业的物流管理绩效和成熟度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物流管理中的问题和风险,确保企业物流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物流复习题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物流: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第三⽅物流:供⽅与需⽅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第三⽅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TPL或3PL)国外常称之为契约物流、物流联盟、物流伙伴或物流外部化等,是指由商品的供⽅和需⽅之外的第三⽅提供物流服务模式,第三⽅不参与商品供、需⽅之间的直接买卖交易,⽽只是承担从⽣产到销售过程中的物流业务,包括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配送等⼀系列服务活动。
作为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物流的承担者就是物流服务企业。
)3.物流⼀体化:所谓物流⼀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的由⽣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
4.物流资源整合: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需要,在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借助现代科技特别是计算机⽹络技术的⼒量,以培养企业核⼼竞争⼒为主要⽬标,将企业有限的物流资源与社会分散的物流资源进⾏⽆缝化对接⽽进⾏的⼀种动态管理运作。
5.点式经营:所谓物流的点式经营,是指企业经营地集中在⼀个区域的物流公司运营模式。
6.集权式⽹式经营:集权型的⽹式经营,是指物流公司的总部掌握物流管理和运作的⼤部分权利,各个分公司或⼦公司构成的⽹络节点只是负责业务运作的管理和运作模式。
7.物流客户服务:把物流客户服务可以看作是:①⼀种活动;把物流客户服务看作是⼀种物流活动,意味着对顾客服务要有控制能⼒;②绩效⽔平;把物流客户服务看作绩效⽔平,是指明顾客服务是可以精确衡量的;③管理理念。
把物流客户服务看作是物流管理理念,强化了市场营销以顾客为核⼼的重要性。
从⼴义上来讲,应从以上三⽅⾯加以具体化,即物流客户服务是⼀种物流服务过程,它以费⽤低廉的⽅法给物流供应链提供了重⼤的增值利益。
8.物流项⽬投标书:是在分析招标企业的概况和物流需求后,做出的向招标⽅应标的⼀种表⽰⽅法。
第1节课 (第一章 物流服务概述 第一节 物流企业类型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企业)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物流企业的类型;掌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了解《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标准。
二、讲授的主要内容从企业活动主体角度分类物流企业所有制形式按企业物流系统运动方法按企业物流系统运动方法按物流企业业务地位按中国《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推荐性国家标准分类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含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三、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重点:物流企业类型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四、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物流服务与客户管理授课教案模板【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1、从企业活动主体角度分2、物流企业所有制形式3、按企业物流系统运动方法4、按企业物流系统运动方法5、按物流企业业务地位分类6、按中国《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推荐性国家标准分类7、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含义8、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9、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共2学时。
五、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所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和实施步骤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引导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教授本节课程教学内容。
在讲授本节内容时,将采用举例的形式完成内容和重点内容的讲解,明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
六、课外学习指导和作业量,检测教学目的实现程度的具体措施和要求课后上网浏览查询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信息,重点掌握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功能和特点。
第2节课(第二章物流客户服务概述第一节物流客户服务的内涵第二节物流客户服务的特点)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物流客户服务的要素;掌握物流客户服务的特征;掌握基本客户服务的内涵;了解客户满意、客户成功的内涵。
二、讲授的主要内容1、物流客户服务的含义2、物流客户服务的要素3、特征4、作用5、基本客户服务6、客户满意7、客户成功的特点三、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重点:物流客户服务的要素、基本客户服务难点:物流客户服务的要素解决办法: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客户服务的要素四、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1、物流客户服务的含义2、物流客户服务的要素3、特征4、作用5、基本客户服务6、客户满意7、客户成功的特点共2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