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8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说课稿天长市秦栏小学岑桂岗一、说教材本节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4-95页第八单元“可能性”的第一课时“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这一部分内容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属于课程标准“统计与概率”领域。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教学可能性。
学生在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现象,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可能性,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所以本课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从感性描述可能性到定量刻画可能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根据这个理念和本课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而教学难点则是:在认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中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本节课所选择的教具为:课件、彩球、纸袋、纸牌.二、说教法、学法如何突出重点,击破难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以上目标呢?根据教材特点,我采取了如下的教法和学法:教法: 1、故事导入 2、创设情境 3、直观演示学法:1、自主探究 2、合作交流 3、实践应用三、说教学程序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5个环节:故事引入;探究交流;迁移提升;小结评价;课后作业。
第一环节是故事引入新的课程改革在数学教学方面,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因此,第一个环节是学生听故事《狄青百钱定军心》,然后小组讨论:抛100钱币,有没有可能全部正面朝上?100枚全部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有多大?由此导入新课,并揭示课题:板书:可能性的大小这是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出发,带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生活现象,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五年级奥数第四讲可能性及其分数表示
理解事件发生的三种状态
可能
不可能
一定
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概率)
只发生一件事情:
1、抛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从一副扑克牌中,随便抽一张,抽出大王的可能性是(),
抽出红桃A的可能性是(),抽出2的可能性是(),抽出黑桃的可能性是()。
2、
连续发生多件事情:
3、连续抛两枚硬币,均为正面的可能性是(),一正一反的可能性是(),均为反面的可能性是()。
4、连续转两个骰子,转出两个6点的概率是多少?()转出一个3点一个6点的概率是多少?()连续转三个骰子,转出三个一点的概率是多少()
用矩形表格解决问题:5、
6、
习题
1、
2、小明外出游玩,带了黄色、白色共两件衬衫,和白色、黑色、蓝色共三
条裤子,他的衬衫和裤子各随便拿一件穿,全身都是白色的可能性是多少?
3、要在一个盒子里放入若干大小形状完全相同而颜色分别为红、黄、蓝的球,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四分之一,绿球的可
能性是十二分之五,篮球的可能性是三分之一,三种颜色的球至少应该装
几个,请给出设计方案。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94~96页。
教材简析:概率知识是课程改革小学阶段新增的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对可能性的大小由定性描述过渡到了定量刻画。
在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后,通过对学生的课前调查,我发现学生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已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如果采用教参上的建议,第一课时完成相应的例题和习题的教学,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偏低,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挑战。
我在教学时首先设计了猜左右的游戏让学生来感知可能性的大小,以此为切入点。
而后设计摸球游戏,感知可能性大小的区间。
引导学生理解: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它的可能性为“0”。
有些事情一定能发生时,它的可能性为“1”。
生活中,介于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与一定发生的事情只见的可能性事件,它的大小就是介于0和1之间。
我改变了例题2的呈现形式,“一题多用”,先出两张牌,而后三张、四张、六张、让学生感受等可能性总数在变化,符合要求的可能性的大小会随着改变,提升每一个题目的思考价值,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阶梯。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我们要创造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2.能够准确地运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感受到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其数的大小均在0-1之间,随着数值的增加或减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或减少。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感悟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事件内部组成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能用适当的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理解并掌握分数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思考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通过练习,激发兴趣课前填空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今天是星期二,明天()是星期三。
第八单元《可能性》2、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决策。
有时候,我们需要判断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我们用一定的方式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除了常见的使用百分比来表示可能性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本文将介绍如何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并探讨其应用场景。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基本概念在介绍如何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之前,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分数的基本概念。
分数是用一个数字表示一个数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由一个分子和一个分母组成,分子表示数的一部分,分母表示整体的分割数。
使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时,我们可以将分子看作是事件发生的次数或数量,将分母看作是总的次数或数量。
通过将事件发生的次数或数量除以总的次数或数量,可以得到一个分数,这个分数表示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分数表示可能性的示例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说明如何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假设在一个班级中,有30个学生。
有10个学生参加了一个足球比赛,事件A表示某个学生被选为比赛的队长。
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分子是参加比赛并被选为队长的学生的数量,即1。
分母是总的学生数量,即30。
因此,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可以表示为1/30。
分数表示可能性的优势相比于使用百分比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使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有一些优势。
首先,分数更加精确。
使用百分比时,只能以整数的形式表示,例如50%、75%等。
而使用分数时,可以更加精确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例如1/30、3/4等。
其次,分数可以更好地比较可能性的大小。
使用分数时,可以直接进行比较,例如1/30比1/60的可能性更大。
而使用百分比时,比较可能性的大小需要先将百分比转换为小数,然后再进行比较。
最后,使用分数可以更好地进行计算。
使用分数时,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方便进行可能性的计算。
而使用百分比时,进行计算可能需要先将百分比转换为小数,再进行计算,增加了额外的步骤。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桐城市大关中心小学吴胜娇教学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材第87页摸球游戏)教材分析:1.从知识结构上。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知识设计日常生活中的方案。
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在三年级时,他们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的大小,认识到可能性的大小与相关的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四年级时,教材安排了游戏公平的活动,让学生认识等可能性。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2前几个年级学习内容的发展。
本单元安排了以下三个情境活动。
1)摸球游戏。
通过摸球的游戏活动,使学生知道分数可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并会用分数表述摸球活动中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设计活动方案。
主要是利用所学的知识,能根据给定的条件,设计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游戏活动。
3)数学与生活。
本专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由分数的再认识、可能性与面积的计算三方面的内容组成,活动的目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从思维锻炼上。
可能性的大小是和生活联系紧密明显的数学知识,学生从不可描述到用抽象语言描述、到量化描述,这是数学演变的历程再现,这是启迪人智慧、锻炼人思维的知识载体。
这更提醒教师应注意展示知识的演进历程,注意激励学生探索未知的热情,启迪学生创造的智慧。
中高年级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处初步发展阶段,将这课安排在小学无疑会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有极大的有效锻炼和提高。
对学生将来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有极大的益处。
知识者好处因每位年龄、目前思维发展状况、教师的教学等因素而异。
3.从内容安排上。
A.以游戏组织教材内容,可见当今教材对学生学习兴趣的看重和保护,教师当有长远的眼光,保护和激励学生学习,努力做到以人为本。
B.我个人觉得其中“想一想”安排的位置欠妥。
因为这里用“0”表示不可能容易理解,但用“1”表示可能学生就不好理解了,为什么是“1”而不是“2”呢?故本人在备课中将顺序作了调换,企盼易于将问题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