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黄冈实验学校2020学年高一语文入学考试(图片版)
- 格式:pdf
- 大小:5.70 MB
- 文档页数:8
高一入学考试卷(一)(原卷版)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江西高一高中语文开学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字形和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确凿(záo)告磬如法炮制(pào)物竞天择B.归咎(jiù)馈赠风雪载途(zài)通宵达旦C.殷红(yīn)销蚀恪尽职守(kè)珠丝马迹D.狡黠(xié)绰号叱咤风云(zhà)略胜一筹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老师指出并耐心地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B.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纷至沓来C.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D.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如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失败。
⑤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
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A.②⑤①③④B.③①②④⑤C.③①④②⑤D.②⑤④①③5.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公输》一文出自该书B.《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第一次买车,攒了三年的买车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二次,买的新车很快被大兵抢走了.第三次买车后好景不长,祥子把车卖掉去安葬难产而死的虎妞C.《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出自该书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二、诗歌鉴赏古诗文阅读与积累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宜春黄冈实验学校2020级高一新生初升高第一次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箴.言(jiān) 决别暴风骤.雨(zhòu) 矫揉造作B. 荫.蔽(yīn) 帷幕人迹罕.至 (hang) 强词夺理C. 盎.然(èng) 诬蔑锐不可当.(dǎng) 吹毛求庇D. 倔.强(jué) 雾霭戛.然而止(jiá) 自惭形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的析识记能力。
A项,jiān-zhēn,决别一诀别;B项, hang-hǎng;C项,èng-àng,dǎng-dāng,吹毛求庇一吹毛求疵。
故选D。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整州书院白墙灰瓦,一派典雅书香气息,其间花木点缀,参差错落、鳞次栉比....。
B.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C. 对于是否参加课外兴趣班,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大相径庭....,无法达成共识。
D. 我方经验丰富,志在必得,对方初生牛犊,年轻气盛,双方实力难分上下,可谓“铢两悉称....”。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项,成语使用对象错误。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语境中是形容花木参差,使用对象错误。
B项,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
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语境中形容中国戏曲,使用正确。
C项,大相径庭: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
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形容大人和孩子意见相差很大,正确。
D项,铢两悉称:悉:都;称:相当。
形容两者轻重相当,丝毫不差。
形容“双方实力难分上下”正确。
故选A。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校园欺凌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大困境,青少年成长问题令人堪忧。
2020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试卷高中语文教和学2020年秋季高一入学考试试卷(新高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
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
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
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
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
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
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
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
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材料二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
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
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
高一入学考试卷(一)(解析版)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江西省宜春市黄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牛黄孙万友牛黄,中药名,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
性凉,味甘苦。
功能清热、解毒、定惊。
牛黄分多种,有葡萄黄、米碜黄、鸡心黄。
最宝贵的为“人头黄”,黄大如人头,价值昂贵。
疯癫如狂的患者沏上一杯牛黄茶灌了,当即就可清醒。
“人头黄”为稀世珍宝,一般人极少见到。
陈州解三,就曾得到一颗“人头黄”。
解三以宰牛为生,也靠牛黄发财。
平常买牛,多买瘦牛。
牛胆结石,是永远吃不肥的。
有一日,解三购得一头老牛,剥开一看,脏内如黄花盛开,解三第一次目睹“人头黄”,简直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禁失声叫道:“人头黄!”不料隔墙有耳,被邻家夏二听了去。
夏家与解家只一墙之隔,墙上爬满丝瓜秧。
夏二搬梯爬墙,把脸匿在丝瓜秧里,一下子看了个清楚。
夏二是个皮货商,往常解三晾晒的牛皮牛鞭,多由他购去再到南阳倒卖。
夏二自然知道“人头黄”的价值,回到屋里,怔怔然许久,决定要盗得解三的人头黄。
半夜时分,夏二登梯爬上墙头,用系牢的绳索溜到解家院里。
他先静耳听了听动静,然后用尖刀拨门。
不料门没栓,他深感不妙,心想可能解三有防,便急忙藏了尖刀,匆匆顺原路而回,躺在床上,心中还在“扑腾”。
他很是懊悔自己见财眼开干了愚事,为此翻来覆去折腾了一夜,直到黎明前才迷糊过去。
不料刚想沉睡,突然听得解三来借梯子。
夏二一听借梯子,大惊失色,心想这解三大概是故意来试探虚实!更可悔的是昨夜只顾害怕,竟忘记把梯子从墙边挪开!为不让解三看出破绽,他急忙披衣穿鞋,想把解三稳在屋里,然后悄悄把梯子挪开,以除解三的疑心。
不料他还未下床,却被解三拦住了,说:“二哥你睡你睡!进门时我就看到了梯子,在墙上搭着呢!”夏二一听此言,如傻了一般,直等解三走了,他还未醒过神来。
这一天,夏二如得了重病,心郁如铅,脑际里全是解三的影子。
那墙上被绳索勒的痕迹他是否看到了……一连几天,这等问题在夏二脑子里来回翻腾,吃不香睡不宁,双目开始痴呆,偶尔还自言自语,时间一长,夏二失去了理智,开始在满街疯跑。
江西省宜春市语文高一上学期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风,是一种极其普通而又十分神奇的自然现象。
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没有固定的颜色,也没有固定的味道,然而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它像一只温柔的手,轻拂着世间万物;它像一只粗鲁的拳,猛烈地撕扯着一切。
它既能摧毁一切,也能孕育一切。
风是空气流动造成的。
当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就上升;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便形成风。
风有等级,等级最高的叫台风,还有龙卷风。
台风的威力是巨大的,它所到之处,房屋倒塌,大树折断,山崩地裂,电闪雷鸣……龙卷风是风力极强的旋风,它旋转着,飞快地卷起地面的沙石、树叶、纸张、甚至人的身体,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乙】风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神奇现象,它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环境。
在我国,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1.风与农业生产:风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它可以帮助农作物传播花粉,促进果实成熟;同时,风也是农民们关注的对象,因为风大时容易造成农作物倒伏、减产。
2.风与交通运输:风对交通运输有着重要影响。
在海上,顺风可以加快船只的速度,逆风则会使船只速度减慢;在陆地上,风可以吹散雾霾,改善空气质量。
3.风与文化象征:风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如《诗经》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中的“山有扶苏”,意指风助荷华生长;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中的“白日依山尽”,意指风助黄河入海。
【小题1】请简要概括文章【甲】部分的主要内容。
【小题2】请从文章【乙】部分中找出两个与风相关的象征意义。
【小题3】请分析文章【甲】部分中“风,是一种极其普通而又十分神奇的自然现象”这句话的作用。
【小题4】请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风是一种有固定形状、颜色和味道的自然现象。
B. 风的等级最高的是台风,其次是龙卷风。
2020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新生入学检测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7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需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 9题共 42 分)1.在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庇.(bì)护媲.(pì)美苫.(zhān)布惴惴..(zhuì)不安B.狡黠.(xiá)果脯.(pǔ)讥诮.(qiào)锲.(qì)而不舍C.分娩.(miǎn)估量.(liáng)埋.(mán)怨一暴.(pù)十寒D.麾.(huī)下菜畦.(qí)哂.(shěn)笑别出机杼.(sh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哀声叹气按兵不动慷慨激昂略见一斑B.人才倍出有口皆碑白壁无瑕按部就班C.为虎作账得不偿失纵横驰骋穿流不息D.相形见绌引吭高歌焕然一新无可非议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温家宝总理说,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两岸三地”人民守望相助,和衷共济....,这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彰显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B.这一仗打得真是艰苦卓绝,直到增援部队及时赶到,才算功败垂成....,取得小胜。
C.公园里摆放的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风姿绰约,意兴阑珊....。
D.青年志愿者为民服务队到军属大妈家,登堂入室....打扫房间,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飞不到高空。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C.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十万元以上。
D.在这次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奋力拼搏,囊括了全部7枚金牌中的5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2020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 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撺.掇 (cuān) 娇奢人迹罕.至(hàn)有例可援B.创.伤(chuàng) 斑斓广袤无垠.(yín)自相茅盾C. 愤懑.(mǎn)辉煌骇.人听闻(hài) 引经俱典D. 寒噤.(jìn) 籍贯怏.怏不乐 ( yàng) 相得益彰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那是一张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除了桂林山水外,江西龙虎山的仙女岩也是举世无双....的。
C.灾区的人们不是在孤军奋战....,千千万万的国人在和他们一起守望相助。
D.每个品牌的背后都有若干人努力拼搏的汗水,他们沥尽心血....换来品牌的屹立不倒。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不可否认网络通信技术没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B.脐橙是当地著名的经济作物,许多赣南农民以种植脐橙为生。
C. 班主任严肃处置了小明欺负班上弱小同学。
D.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由红色罐装、瓶装“加多宝”凉茶和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组成。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所以说,种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努力行善爱惜身体,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
②反之,如果他本来就体质好,却当成有着重大疾病一样的爱惜身体,他必定会益寿延年。
③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④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后很好,原因多半是因为人无远虑。
⑤一个家庭即使富贵至极,他终究挡不住只消福不种福。
⑥比如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但若他过度消耗,不注意养生,那大病总有一天会找到他。
A.⑤⑥②①③④B. ③④⑤⑥②①C. ③④②⑤⑥①D.⑤⑥①④③②5.结合上下文,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教育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课题,谈到教育的态度,孔子注重向他人学习,强调借鉴,他说:“____________”由此可知,教育,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子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之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
宜春黄冈实验学校2020级高一新生初升高第一次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箴.言(jiān)决别暴风骤.雨(zhòu)矫揉造作B.荫.蔽(yīn)帷幕人迹罕.至(hang )强词夺理C.盎.然(èng)诬蔑锐不可当.(dǎng)吹毛求庇D. 倔.强(jué)雾霭戛.然而止(jiá)自惭形秽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整州书院白墙灰瓦,一派典雅书香气息,其间花木点缀,参差错落、鳞次栉比....。
B.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C.对于是否参加课外兴趣班,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大相径庭....,无法达成共识。
D. 我方经验丰富,志在必得,对方初生牛犊,年轻气盛,双方实力难分上下,可谓“铢两悉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校园欺凌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大困境,青少年成长问题令人堪忧。
B.经过“辨别”“思索”“怀疑”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C.我们不停不歇,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速度,快速疾驰向前。
D.90多岁的黄旭华仍坚持工作,将时间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毕生钟爱的核潜艇事业。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
②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
③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⑤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
A. ④②⑤①③B.②⑤④①③C. ④①③②⑤D. ②①③⑤④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提到自己的父亲,陈师傅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诚我们,做人要堂堂正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