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套电器制造公司高低压开关柜装配过程检验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3
高低压成套开关电器检验程序
1、目的
为使产品质量最终和持续达到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出厂产品的检验。
3、职责
3.1质检部负责最终产品的质量控制。
3.2质检部通过检验和试验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4.工作程序
4.1定义:例行检验是对产品100%的检验,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
抽样检验。
4.2检验的实施:由质检部检验人员实施例行检验和每年一次的确认检验。
4.3抽样方案:确认检验由检验人员按单元划分在每年的第四季度进行,每个单元抽取一台
进行检验。
4.4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项目:
4.4.1一般检查(包括绝缘电阻检查、机械操作验证、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验证、可移开部
件互换性验证等)
4.4.2介电强度验证
4.4.3保护电路连续性验证
4.4.4防护等级验证
4.4.5确认检验如因工厂的仪器设备、人员等因素对相关项目不能验证时,质管部可根据实
际情况部分或全部申请外协检验,外协检验同样需对相关检验项目作出合格与不合格的结论。
4.4.6对于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不合格时,本公司质量负责人需召集质检部、生产部、供销
部等相关部门,讨论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质量负责人负责落实并跟进相关问题执行情况。
4.5使用设备和器具
A.出厂通电测试车;
B.耐压测试仪;
C.塞尺;
D.钢直尺;
E.接地电阻测试;
F.3.5m钢卷尺;
G.0.3m钢角尺;
H.兆欧表;
I.125mm0.02游标卡尺
4.6检验项目的内容及方法
5、相关记录
5.1出厂检验记录。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成套高压开关柜检验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本厂生产的各种高压开关柜的最终检验。
2引用标准2.1GB3906-2006《3-3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2.2GB1984-2003《交流高压断路器》;2.3GB3309-1989《高压开关设备在常温下的机械试验》;2.4GB11022-1999《3-3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产品质量分等检查导则》;2.5GB1985-2004《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33.13.23.33.43.53.63.744.14.1.14.1.24.1.34.1.44.1.54.1.6螺纹应露出4.1.7铭牌产品铭牌内容要齐全,固定牢靠,符合技术条件和有关标准的规定要求。
4.2装配正确性的检查4.2.1柜内所有元器件,合格证及其说明书要齐全,装配正确,连接母线或导线要按制作工艺要求制作。
4.2.2主、辅回路的接线及元器件和辅助材料,均应符合图纸的要求,带用件必须要有手续。
4.2.3通电试验时,辅助回路的动作应正确无误。
5机械特性和机械操作试验5.1用手动合闸棒合断路器,然后用手分断路器,循环5次,不得有拒合拒分现象。
5.2以110%合闸电压,以120%分闸电压操作5次,不得有误动和拒合拒分现象。
5.3在额定电压下,合分操作5次,不得有误合误分、拒合拒分现象。
5.4以85%额定合闸电压、65%分闸电压循环操作5次,不得有误合误分现象。
精心整理精心整理 5.5在额定电压下分—0.3S —合,循环操作5次,不得有拒合拒分现象。
5.6以30%额定分闸电压连操作5次,断路器不应分闸。
5.7当配用机构为弹簧机构时,还应检查以下项目:5.7.1储能电机在85%ue ,100%ue ,110%ue 下储能正常。
5.7.2过电流脱扣器在100%Ie 下分闸3次动作正常,在90%Ie 下分闸3次拒分。
5.7.3欠压脱扣器在100%ue 降到65%ue 时应可靠动作,在由65%降到35%时动铁芯应可靠释放,再由35%ue 升到85%ue 时动铁芯应可靠吸合。
电子控股有限公司电气成套产品执行工艺柜体进厂检验守则2010-11-26 发布2010-11-26 实施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刖S本工艺为规范电子控股有限公司技术管理流程而编制。
本工艺于2010年首次制定,为第1版。
本工艺由总经办提出。
本工艺由技术二部负责编制并解释。
本工艺由技术二部负责归口管理。
本工艺以书面形式发放,未变动即为生效。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涉及本工艺管理内容的则直接引用,不再重复编制发布本工艺由不得打印、校对共印份。
本工艺主要起草人:本工艺审核人:本工艺批准人:电子控股有限公司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各类高(低)压开关柜的壳体的进厂检验工作。
2、设备和工具直尺、卷尺、游标卡尺、塞尺、力矩扳手等。
检查各设备完好待用。
检验前认真准备,尽量齐全以求检验过程顺利,不浪费时间去找工具。
3、柜体装配检查:3. 1柜体宽、深、高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六个宽度(柜体正面及背面上、中、下共六个尺寸)、六个深度(左侧及右侧上、中、下共六个尺寸)高度为2200mm,允许偏差为±2.7mm。
对角线尺寸偏差W ±2 mm;门缝偏差,一般门长度不超过1000 mm 时,门缝宽、窄偏差不超过1mm。
门缝长度超过1000 mm时,门缝偏差不得超过1.5mm(同一间隙)或2.5mm (两条门缝的平行间隙)柜体其他关键部位尺寸符合要求;3. 2、柜体各类连接件、安装板、吊环等,安装正确,连接紧固。
3. 3、框架和外壳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所安装的元器件(如大容量的断路器、母线等)产生的机械应力;应能承受主回路短路时产生的电动力和热应力;不能因柜体吊装、运输而影响装置的性能。
3. 4、前后门开启、关闭自如,门开启角度>90度。
3. 5、门、门锁、钱链、锁杆等安装正确,缝隙均匀;门、封板等无晃动现象。
3. 6、柜体、仪表板,门板等处接地桩头应采用紫铜材料,焊接良好。
无油墨覆盖。
3. 7、抽出式功能单元(抽屈、手车)由连接位置拉到试验位置,再到分离位置,然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后再推进连接位置。
XXXX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成套产品检验规定1.目的和范围为确保出厂产品符合质量及特定技术要求,为成品检验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成套产品的检验。
2.送检要求:2.1成品装配所用的元器件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要严格按照元器件说明书、电气图纸及有关工艺守则进行安装。
2.2产品完工后,生产车间首先经自检、互检合格,再向质控部进行报检。
2.3产品报检必须填写《产品送检单》,并将产品检验卡及施工图纸一并交质检人员。
3.检验程序成品检验的依据是国家标准、公司工艺文件、产品质量分等标准、设计单、图纸及其它技术所下发的特殊文件。
3.1过程检验:3.1.1过程检验是为了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符合质量要求,避免产品生产后存在不可修复的缺陷而造成废品;3.1.2 质检部产品检验员为过程检验的主要责任人,检验时间从产品开始装配到产品交检。
3.1.3 为使过程检验做到位,检验员在接到单元合同图纸后,对图纸进行难易分析,对难点做出质量策划,以便更好的指导车间。
3.1.4在过程检验中,如发现有违反工艺要求、国家标准、图纸等相关规定时,要及时指正,并作“单元合同过程检验记录”,同时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让操作人签字确认。
3.1.5 生产车间在接到“质量反馈信息单”后,要在产品交检前,对“质量信息反馈单”所列项整改完毕,检验员在产品交检后对该不合格项进行重点检查。
3.1.6 .公司其它人员(如设计人员、售后人员等)随时随地均可对产品进行巡检,提出异议通知产品检验员进行相应的记录,并及时通知生产车间进行整改,整改时间同3.1.4要求。
3.1.7 过程检验的范围包括装配车间所有在产品,重点对产品的元器件布局、一二次走线工艺、进出线距离是否能满足用户接线要求等进行巡查,同时也包括装配车间特殊工序:母排加工及一次电缆线加工过程的检查。
3.2 成品检验:3.2.1生产车间按送检要求交检后,检验员依《高、低压及箱变检验大纲》的要求,对试验报告中的每一项进行严格检验,不得漏项,并填写“成品检验记录表”,“产品出厂试验报告”。
高低压开关柜验收标准一、验收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高低压开关柜的验收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验收人员具有相关的资质和经验,能够准确地进行验收工作。
其次,要准备好验收所需的文件资料,包括设计文件、制造文件、检测报告等。
还需要准备好验收所需的工具和仪器设备,以便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测量工作。
二、验收内容及标准。
1.外观检查。
在进行外观检查时,应该仔细观察开关柜的外部结构和表面处理情况,检查有无变形、损坏、腐蚀等情况。
同时,要检查开关柜的标识、铭牌和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清晰。
2.电气性能检查。
电气性能检查是开关柜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进行电气性能检查时,应该检查开关柜的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绝缘强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检查开关柜的电气元件和连接部分是否牢固可靠,是否存在漏电、短路等现象。
3.保护性能检查。
保护性能检查是保证开关柜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保护性能检查时,应该检查开关柜的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等功能是否齐全有效。
同时,还需要检查开关柜的保护参数是否设定正确,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对故障进行保护。
4.操作性能检查。
操作性能检查是为了确保开关柜的正常操作和使用。
在进行操作性能检查时,应该检查开关柜的操作机构、指示灯、仪表等是否灵活可靠,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要检查开关柜的操作过程是否符合操作规程,是否存在异常现象。
5.环境适应性检查。
环境适应性检查是为了确保开关柜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工作要求。
在进行环境适应性检查时,应该检查开关柜的工作环境温度、湿度、震动等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检查开关柜的防护等级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够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三、验收结果的处理。
在进行开关柜的验收工作后,应该及时对验收结果进行处理。
如果验收合格,应该及时出具验收报告,并加盖验收章。
如果验收不合格,应该及时通知制造单位进行整改,并重新进行验收工作。
四、验收后的工作。
在进行开关柜的验收工作后,还需要做好验收后的工作。
高低压配电柜检查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高低压开关柜检查项目一、柜体装配检查:1、柜体宽、深、高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对角线尺寸偏差≤±2mm;柜体其他关键部位尺寸符合要求;2、柜体各类连接件、安装版、吊环等,安装正确,连接紧固。
3、前后门开启、关闭自如,门开启角度>90°.4、柜体油漆件无划伤、裂纹、起泡等现象,色泽均匀,符合要求。
5、门、门锁、铰链、锁杆等安装正确,缝隙拒绝;门、封板等无晃动现象。
6、柜体、仪表板,门板等接地良好,接地良好,接地螺栓无油漆等污物。
7、容易造成人体操作伤害或导线伤害的安装板、支架、进出线孔等,应采取防护措施。
8、柜内清洁干净,无异物;封板、门内外表面无油渍、污垢、灰尘等垃圾。
二、元器件安装检查1、元器件型号、规格符合图纸要求。
2、元器件安装位置,安装方式等符合元器件的安装要求及技术要求。
3、本体面板与柜体面板孔缝隙均匀,缝隙尺寸偏差≤±1mm;4、元器件固定螺栓(螺钉)、平垫、弹簧、螺母等规格合适;紧固螺栓力矩值符合要求,螺纹露出螺母2~5丝,螺母置于维护侧。
5、各类元器件有附件的,附件应安装完整、牢固、正确。
6、各类元器件内部、表面无铁屑、线头、扎带等垃圾,清理干净。
三、二次接线检查1、元器件标识,端子回路名称标识完整,正确,整齐美观,符合要求。
2、端子标号完整,正确。
3、导线两端有线号;线号位置正确,整齐美观。
4、接线必须整齐美观,衡平竖直,符合工艺规范要求。
5、二次回路中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二次接线施工规范要求。
6、导线穿过金属隔板、母线、仪表门线把固定点等处,二次线应做防护处理。
仪表门线把长度适中,做到门开启、关闭自如。
7、选用各类铜接线头的大小、规格符合元器件接线端子接线方式。
8、铜接头的压接方法正确,压接牢固。
接线螺栓螺钉、平垫、弹簧等规格一致,符合要求;螺栓紧固,螺纹露出螺母2~5牙;9、同一批生产合同,予留导线长短适中、固定位置统一。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最终检验规范1 范围规范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所有高、低压成套设备产品2 引用标准GB/T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1408.1-1999 固体绝缘材料电气强度实验方法工频下的实验GB/T3309-1989 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实验GB/T3909-1991 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式开关设备GB/T9466-1988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实验方法GB/T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2681-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3 目的最终产品检验工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最终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满足顾客需求及国家有关法令、法规、特制定本标准。
4 检验原则4.1 有出厂产品都必须进行最终检验且结论合格。
4.2 不具备最终检验依据的产品,检验人员不矛以检验。
4.3 产品最终检验必须逐台逐向检验,有问题及时调整、处理。
4.4 产品经简单调整后能够达到要求的,仍可判为合格品。
5 最终检验项目5.1 一般检查项目。
5.1.1 所装元器件规格型号应正确,并符号相应的技术条件。
5.1.2 主、辅电路接线应正确,并符号相应的技术条件:导线截面和颜色的选择应符合GB/T2681-1981的规定。
5.1.3 产品的铭牌、符号及标志应正确、清晰、齐全,安装位置应正确。
5.1.4 产品的涂覆层应牢固、均匀,无两处以上明显划痕,距产品一米处观查,无明显的色差和反光。
5.1.5 产品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图纸、标准及技术文件的要求。
5.1.6 对于产品结构的搭接、零部件和电气元件的保护接地应有专用接地垫圈(或用其他措施),以保证保护电路的连续性。
5.2 对装有分体断路器的开关柜进行机械操作和机械特性试验,参照GB/T3309-1989的规定执行。
5.2.1 分闸时间:5.2.2 合闸时间:5.2.3 合闸同期性:5.2.4 行程、开距、超程:5.2.5 分合闸速度:5.2.6 联锁、保护、信号装置试验:5.2.7 分合闸操作电压、电流试验:5.2.8 脱扣器试验。
成套高压开关柜检验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本厂生产的各种高压开关柜的最终检验。
2引用标准2.1GB3906-2006《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3交流高压断路器》;2.2GB1984-200《9高压开关设备在常温下的机械试验》;2.3GB3309-198《2.4GB11022-1999《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产品质量分等检查导则》;2.5GB1985-2004《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3所用设备和仪器3.1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
3.2直流电阻测试仪。
3.3工频耐压试验装置。
3.4兆欧表。
3.53000mm钢卷尺、100mm钢板尺。
3.6150mm塞尺,200mm游标卡尺。
3.7万用表。
4外观检查4.1用目测的方法检查外观及装配质量是否符合图纸和技术条件的规定。
4.1.1表面喷涂检查柜体各部位均应喷涂,要色泽均匀,不露底漆,同批产品色泽一致,无漏喷、流痕、起皱、斑点及杂物附着等现象。
4.1.2电镀件检查柜体上的所有电镀件,其镀层不得有脱落、生锈等现象。
4.1.3元器件的排列及布置元器件的排列要整齐美观、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符合图纸及元器件本身的要求。
4.1.4接地检查每台柜体都应有可靠的接地,柜与柜之间、柜体本身与电器元件之间,都要接地,接地符号明显、位置正确。
4.1.5辅助回路的电器元件、端子排、小母线、连接导线的接线头,要完整、正确、清晰、牢固。
4.1.6紧固件柜内用以固定电器元件及连接导线的紧固螺丝,应拧紧,并有防松脱措施。
螺丝拧紧后,螺纹应露出2-3螺距,不接线的螺栓也应拧紧。
4.1.7铭牌产品铭牌内容要齐全,固定牢靠,符合技术条件和有关标准的规定要求。
4.2装配正确性的检查4.2.1柜内所有元器件,合格证及其说明书要齐全,装配正确,连接母线或导线要按制作工艺要求制作。
4.2.2主、辅回路的接线及元器件和辅助材料,均应符合图纸的要求,带用件必须要有手续。
4.2.3通电试验时,辅助回路的动作应正确无误。
***开关设备有限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装配过程检验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公司所有高、低压成型到开关柜装配完毕这一阶段的过程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681-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3目的通过装配过程的检验,能够及早的发现生产中的不合格品并进行处置,避免不合格品的进一步加工、转序,有助于减少质量损失。
4 过程检验的技术依据4.1一般零件检验的依据。
4.1.1 产品零部件图样和技术要求。
4.1.2工艺文件(包括工装验证卡)。
4.2 关键件和主要零部件检验的技术根据。
4.2.1关键件和主要零部件图样及技术要求。
4.2.2关键件、关键项目表规定的检验要求。
5 过程检验的要求5.1凡本厂加工的过程产品均应按工艺要求进行检查。
5.2 设计、工艺部门进行的更改必须手续齐全,否则按原要求进行检查。
5.3过程检验由专职人员进行,也可由生产人员进行,但均应保证工序检验结果的客观性。
5.4未通过工序检验或试验的产品不能转序。
6 过程检验示意图见图 17 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7.1柜体的装配7.1.1柜体的尺寸a)长度;b)宽度;c)高度;d)倾斜度e)柜体的对角线。
以上均应符合该产品的产品标准及设计要求。
判定标准:凡以上各项目尺寸超差1倍,判定为不合格。
7.1.2柜体外壳防护等级a)门与门、门与框架的缝隙;b)护板与框架的缝隙;c)顶盖板、底版与框架的缝隙d)通风装置的缝隙。
以上均应符合该产品的产品标准及设计要求。
判定准则:反以上各项目有一处不合格,即判为不合格;若经过简单调整后能够达到合格要求,可判为合格品。
7.1.3产品的表面处理a)产品正面和侧面的喷涂层;b)产品正面和侧面以外的喷涂层;以上均应符合该产品的工艺要求。
判定准则:不允许有皱纹流痕起泡透底色等缺陷,但允许有少量的机械杂质和污浊.7.2一次线的装配a) 一次线的规格;b) 一次线的表面处理;c) 一次线的搭接;d) 一次线的压接;e) 一次线安装排列顺序;f) 一次线的相序标识;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零线或中性线浅蓝色安全用接地线黄和绿双色以上各项均应符合工艺规定和设计要求。
成套开关柜壳体制造(检验)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厂制造的标准的电气柜柜体,图纸另有标注的除外。
2.引用标准《全国电工电子设备结构综合标准技术委员会1999年年鉴》一书中所载有关标准。
3.制造(检验)内容;3.1柜体结构3.1.1外观柜体产品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凹凸不平、焊接缺陷、裂纹和锈蚀,如作表面被覆处理,色泽应一致,无流痕、起泡、划伤缺陷等,各处间隙应一致。
3.1.2外形尺寸偏差3.1.3形位公差a.框架各主柱的外形表面对底座垂直度为2.5mm,检测时以底座上表面为基准,以主柱上端内沿面为测量点。
b.顶框与底座平行度不大于1.5mm,在高度方面四个面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大于2.0mm。
c.框架的前后立柱之间和左右之间,其对应模数安装孔的间距公差:宽度为0~2mm,深度为±1mm,高度为±1mm。
3.1.4互换性a.框架应能满足—拆散—调换—再组装的重复检测,两次组装后的精度,应符合3.1.2和3.1.3的规定。
b. 框架组装定形后,框架外表面各构件连接面间的缝隙不大于0.6mm。
3.1.5面板、门板、隔板、侧板等板构件的平面度的一般公差为任意每平方米3mm。
所有门(或侧、隔板)装入机柜内,其外表面和它所在的机柜侧面平形度不得超过1.5mm,且与框架贴合良好,同一缝隙各处之差的绝对值≤1mm.有开启与闭合的门必须转动灵活,开启角度>900,转动过程中不得有任何能引起喷涂层损坏现象。
3.2抽屉结构3.2.1抽屉壁前后板所组成的底部平面度不大于1mm.3.2.2抽屉各零件应焊接劳固,各立面(包括小仪表板支架)对底部的垂直度尺寸不大于1mm,两支架安装孔高低之差不大于1mm.3.2.3抽屉装入托板后,四个滚轮应同时接触,抽屉推入、拉出应灵活,与托板导轨之间的间隙不大于1.5mm。
3.2.4相同规格的抽屉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3.3零部件3.3.1材质应符合图纸要求,除GGD横梁和型材用热轧板外,其余全部用冷轧板。
***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装配过程检验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公司所有高、低压成型到开关柜装配完毕这一阶段的过程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2681-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
3目的
通过装配过程的检验,能够及早的发现生产中的不合格品并进行处置,避免不合格品的进一步加工、转序,有助于减少质量损失。
4 过程检验的技术依据
4.1一般零件检验的依据。
4.1.1 产品零部件图样和技术要求。
4.1.2工艺文件(包括工装验证卡)。
4.2 关键件和主要零部件检验的技术根据。
4.2.1关键件和主要零部件图样及技术要求。
4.2.2关键件、关键项目表规定的检验要求。
5 过程检验的要求
5.1凡本厂加工的过程产品均应按工艺要求进行检查。
5.2 设计、工艺部门进行的更改必须手续齐全,否则按原要求进行检查。
5.3过程检验由专职人员进行,也可由生产人员进行,但均应保证工序检验结果的客观性。
5.4未通过工序检验或试验的产品不能转序。
6 过程检验示意图见图 1
7 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
7.1柜体的装配
7.1.1柜体的尺寸
a)长度;
b)宽度;
c)高度;
d)倾斜度
e)柜体的对角线。
以上均应符合该产品的产品标准及设计要求。
判定标准:凡以上各项目尺寸超差1倍,判定为不合格。
7.1.2柜体外壳防护等级
a)门与门、门与框架的缝隙;
b)护板与框架的缝隙;
c)顶盖板、底版与框架的缝隙
d)通风装置的缝隙。
以上均应符合该产品的产品标准及设计要求。
判定准则:反以上各项目有一处不合格,即判为不合格;若经过简单调整后能够达到合格要求,可判为合格品。
7.1.3产品的表面处理
a)产品正面和侧面的喷涂层;
b)产品正面和侧面以外的喷涂层;
以上均应符合该产品的工艺要求。
判定准则:不允许有皱纹流痕起泡透底色等缺陷,但允许有少量的机械杂质和污浊.
7.2一次线的装配
a) 一次线的规格;
b) 一次线的表面处理;
c) 一次线的搭接;
d) 一次线的压接;
e) 一次线安装排列顺序;
f) 一次线的相序标识;
A相黄色
B相绿色
C相红色
零线或中性线浅蓝色
安全用接地线黄和绿双色
以上各项均应符合工艺规定和设计要求。
判定准则:产品母线涂漆应均匀,无流痕、起泡、皱纹等缺陷,搭接面不得粘接,搭接面粘接者为不合格。
7.3二次接线的装配
a) 二次接线的规格、颜色;
b) 二次接线在装置中的布置;
c) 二次接线的编号;
d) 二次接线的压接方式:
1)螺栓压接方式
2)焊接方式
3)插接方式
根据需要可选其中的1-3项方式。
以上各项均应符合技术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同时二次线的颜色应符合GB/T2681-1981的有关规定。
判定准则:二次接线的规格不符合要求,即判为不合格。
7.4产品接地螺钉的最小尺寸如表1所示。
壳架等级额定电流接地螺钉最小尺寸
Inm≦20 M4
7.5电器元件的装配
a)电器元件的安装应符合元件本身的安装技术要求;
b)电器元件的镀层应符合工艺文件的规定。
8判定准测:电器元件有严重锈蚀及外壳损坏,即为判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