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96 MB
- 文档页数:8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及分析冯金帅 刘 杰(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摘 要:电力相关企业正在逐渐把建设重点放到建设配电网方面,而配电网规划对于电网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需要对配电网的可靠性开展深入研究和分析,作为评估程序的重要构成部分,建立一个相对完善并且可行性较高的评估指标系统,配电网规划成效分析则可以为其提供依据。
并且,它的真实性与数据有效性对配电系统评估也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配电网;指标体系;评估分析;可靠性0 引言配电网络规划也就是在完善的规划下对于目标区域组织负荷预测和当前阶段网络架构的研究,在符合负荷标准和安全稳定性的基础上,对于目标区域电力网络在目前架构前提下进行合理布局规划,进而使其满足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要求。
完善的电网规划可以有效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满足公司竞争需求,同样有助于减少财政基建投资压力,为保障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1]。
配电网的设计方案的成功与否和落实程度都会对日后配电服务网络体系的负荷程度、经济发展度发挥关键性影响,配电网络的超前或滞后建设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电网整体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2]。
对于配电网络规划方案而言,首要评估其是否满足发展需求,是否满足可靠性要求,这对于配电网络的长远发展是十分关键的[3]。
1 配电网的规划可靠性分析(1)可靠性分析方法配电网络的主要功能是销售、分配电力能源给目标客户,和目标用户的日常生活工作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电力网络的波动会对终端客户的经济利益产生重要影响。
因而精确的分析配电网络体系的稳定性对于保障民生质量、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此外配电网络体系的稳定性评估是电网建设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条件。
当前阶段,配电网络体系的稳定性评估重点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蒙特卡洛抽样法和解析法两类[4-5]。
(2)配电网评价方法1)鱼骨图分析法也叫作因果研究法,这一研究法的主要原理是寻求问题自身的特征和相关作用要素,此后利用专项的逻辑研究来建立层级明确、调理明细的程序图。
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理论供电可靠性研究张建【期刊名称】《《云南电力技术》》【年(卷),期】2019(047)005【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典型接线; 可靠性【作者】张建【作者单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云南楚雄6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40 前言中压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一个供电企业综合电网规划和运维水平的重要指标,而随着输电网和高压配电网结构的日益完善,带电作业项目的不断增加,预安排停电对供电可靠性造成的影响不断减小,但中压配电网故障停电对可靠性的影响却在不断上升,中压配电网作为连接发输电系统与广大用电客户的关键,其运维水平和接线方式直接决定着中压供电可靠的高低。
本文针对中压配电网常见典型接线方式,以馈线为对象将线路和负荷块进行等值,等值后采用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计算供电可靠性,这种定量分析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理论供电可靠性,为提高中压供电可靠性提供理论基础。
1 中压配电网运维水平由于中压配电网设备种类多,反映中压配电网运维水平的指标体系较为庞大,为更好研究典型接线故障情况下的理论供电可靠性,本文针对性选取中压配电网中数量最多的架空线路、电缆线路、变压器三类设备的故障相关指标,作为中压配电网运维水平的体现,具体指标如下:1.1 主要设备的故障率指标1.2 故障处理相关指标2 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方式根据110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目前用于10 kV 中压配电网的典型常见接线方式主要有六种,而按电源的数量来分则又可将其分为单电源和多电源两类。
图1 单辐射接线方式2.1 单电源供电方式单电源是指只有一个电源点的供电方式,主要包括单辐射接线方式,如图1 所示。
这种接线方式比较简单,农村地区此接线运用比较多,主要特点是电源单一,结构简单。
其优点是投资省,线路利用率高,维护方便。
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故障时无法满足法转供电需求,可靠性低。
2.2 多电源供电方式多电源是指有两个或以上电源点的供电方式,主要包括有“n-1”单环网、n 供一备、双环网、N 分段n 联络等接线方式。
第6期(总第225期)2020年12月山西电力SHANXI ELECTRIC POWERNo.6(Ser.225)Dec. 2020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综述杨贽磊\雷达\王浩2(1.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1; 2.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山西晋中030600)摘要:近年来,配电系统中的设备不断增加,网架结构也愈加复杂,这种现状对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介绍了 2种可靠性评估方法,一种是优先遍历荷栽路径的序贯蒙特卡罗模拟法,该方法可以更加高效地统计出负荷点的各项可靠性指标,适用于电网结构复杂的配电系统;另一种是仿射最小路径法,该方法改进了传统的区间最小路径法,在考虑了配电系统参数不确定性的同时,提高了可靠性计算的区间精度。
关键词: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蒙特卡罗模拟法;荷栽路径;仿射最小路径法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志码:A0引言在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中,首先要定义各 项可靠性指标,然后建立配电系统中元件和系统 的故障分析模型,根据该模型进行精准的迭代求 解或状态抽样,得到系统中的各项可靠性数据并 进行分析,找出系统中可靠性较差的区域,寻求 解决方案,最后,在确保系统可靠性达到一定标 准的同时,还要考虑解决方案的经济性问题,寻 求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1配网可靠性分析发展现状目前,比较常用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手段有 解析法和模拟法2种"I。
其中,解析法的基本原收稿日期:2020-05-丨3,修回日期:2020-03-10基金项目: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科技项目(52053017000K)作者简介:杨赞磊(1990),男,山西朔州人,201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 电气工程专业,硕士,工程师,从事新能源、电能质量分析工作;雷达(1985),男,山西太原人,2011年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新能源、电能质量分析工作;王浩(1983),男,山西榆社人,200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级工程师,从事电网生产运行工作:文章编号:1671-0320 (2020) 06-00(M-04理为:了解系统中不同元件的功能,找出各元件 发生故障时可能影响的区域,根据元件和网架结 构之间的逻辑关系,构造出分析模型,使用数值 分析中的递推、迭代等方法对该模型进行运算求 解,以获取需要的各项指标数据IM。
基于供电可靠性的中压配电网目标网架研究
中压配电网是指电压在6 kV到35 kV之间的配电网络。
其供电可靠性是保证用户有稳定电源供应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需要进行目标网架研究。
目标网架研究是指对中压配电网的结构和运行进行优化的研究。
通过对配电变电所、
环网柜、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等设备布局和参数的调整,以及对供电策略和故障处理措施
的优化,可以提高中压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目标网架研究需要考虑设备布局和参数的优化。
合理布置配电变电所和环网柜,使其
分布均匀,覆盖范围广,以减少用户之间的供电距离和线损。
合理设计架空线路和电缆线
路的参数,如导线截面、绝缘监测等,使其适应电网负荷变化和环境条件变化,提高电网
的抗干扰能力。
目标网架研究需要优化供电策略。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用电特点,制定合理的供电策略,如合理划分供电区域,制定不同区域的供电优先级,保障重要用户的供电稳定性。
通过合
理调整配电变电所的操作模式,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减少故障停电时间。
目标网架研究需要优化故障处理措施。
在中压配电网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
要建立健全的故障处理机制。
通过合理布置故障指示器和智能故障定位设备,可以快速定
位故障点,缩短修复时间。
建立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记录和反馈故障信息,提高故障
处理效率。
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及其提升措施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使得用户们对供电质量的要求逐渐提升。
因此,必须要提升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使得用户能够使用到更加高质量的电源。
本文首先对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升措施,希望能使相关人员得到启发。
关键词: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措施引言中压配电网位于电力系统的末端,是与用户连接最近的系统,用户用电的质量和效率都是由它来决定,因此,配电网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必须要及时的提升其可靠性,使得用户的用电安全能够有所保障。
这种社会背景下,使得配电网的可靠性必须得到及时的提升。
1 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评估指标1.1可靠性评估指标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较多评估可靠性的指标,但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存在不同的评价体系,为了反映系统停运的严重程度和重要性,通常都会选用平均用电有效度作为评估指标,其具体的公式如下:式中:Ni为负荷点i的用户数;Ui为负荷点i的年平均停运时间。
1.2供电可靠率偏低的原因分析10kV配电网网络结构不合理。
目前所使用的网络结构不符合相关的安全准则要求,10kV线路在检修条件下能够承受的负载有限,并且线路的分段不合理,若是发生故障,不能及时的切除故障段,使得故障逐渐的扩散,进而导致更加严重的故障出现,影响配电网的顺利运行。
目前,停电检修是10kV配电网所使用主要检修方式,这种情况使得配电网的可靠性受到较大的影响。
此外,停电检修的时间过长,以及检修技术的不先进,都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2提高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2.1不断加强配电网的规划,建设及改造工作为了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必须要具备较为合理的10kV配电网网架的结构,确保配电网的使用能够有所保障。
10kV配电网的现状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上级电源点严重不足,并且放射性树状接线过多以及高负载率等问题,都是比较严重的配电网问题,需要相关企业不断加强10kV配电网的规划工作,逐步加快建设的脚步,通过不断的改造和建设,使得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中低压配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研究摘要: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进行配电网的建设,保证电力配送的及时、有效和稳定,这于现实发展而言有重要的意义。
就当前的分析来看,由于国家在大力提倡绿色经济,所以电力企业在进行配电网建设项目或者是改造项目实施的时候对项目的经济性关注也越来越突出,所以确定科学的项目经济性评价方法并在实践中实施,这于配电网的经济效益实现有突出的意义。
基于此,文章就中低压配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做分析和研究,旨在探讨具体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价值,以此为更好的项目评价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中低压配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电力输送和利用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有效性对于电能的价值发挥有显著的影响,所以出于电能价值的最大化利用,需要基于社会现状做中低压配电线路的建设和改造。
因为当前的社会强调的是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具体项目实施的时候必须要考虑项目的经济效果,基于此,构建项目经济性评价的方法可以对具体的项目实施更系统的评价。
就现阶段中低压配电网建设项目的经济性评价方法利用来看,主要有三种,这三种方法在具体的评价实施中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具体要利用何种方法,还需要针对区域实践做相应的评价和判断。
一、成本指标评价法成本指标评价法是目前中低压配电网建设项目经济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要全面的了解此种评价方法,需要从评价指标、评价的优势和缺陷方面做具体的讨论。
就评价指标来看,此种评价方法主要涉及的评价指标有四个:其一是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具体指的是在项目建设中使用的材料所消耗的成本,包括物质成本和人力成本两大类。
其二是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主要指的是在建设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出于管理所消耗的成本。
其三是技术成本。
所谓的技术成本主要指的是在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中因为技术研究与讨论所消耗的支出。
最后是维修养护成本,指的是项目建成后在具体实施中为了保证输配电的持续、稳定而采取的维修、养护措施所消耗的成本。
浅谈10kv中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摘要:10kV在我国电网中属于中电压等级,主要面向用户侧。
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机遇期和挑战期,优质、可靠的电能供应是必要的,也十分关键。
高供电可靠性一直是电力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但目前国内面临较大的困难,技术实力、管理水平方面在总体上落后国外,要追赶还需走很长的路,但不可否认随着智能电网试点,新技术、新设备涌现,10kV中压用户供电可靠率将稳步提升,并改善相关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10kV中压;供电可靠性;管理10kV电压等级的配电网属于中压配电网,主要肩负向用户端输送电能的任务,在我国拥有庞大的规模,当前我国电力行业正在积极筹备推动智能电网建设,现阶段正处于着力解决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时期,实施配网自动化旨在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供电质量、提高服务质量。
在供电系统电能质量考核当中供电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指标,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围绕用户,提高供电可靠性是永恒的主题。
一、关于供电可靠性(一)供电可靠性的内涵所谓供电可靠性,揭示的是供电系统在持续供应电能方面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直接反应国民经济在电能需求上电力供应的满足程度。
它以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平均停电次数以及平均故障停电次数作为衡量指标,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供电可靠率。
当其从99.9%上升到99.99%则用户年均停电时间缩短90%。
如果达到99.99999%区域内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大概在3秒以内。
(二)现状分析《2016年度全国电力可靠性同业对标及趋势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截至2016年底,全国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为99.805%,相比2015年下降了0.075%,平均停电时间达到17.11h/户,同比增长了6.61h/户。
以南方电网来说,配电网用户侧有7900万以上的用户,拥有80万km的线路长度。
中压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在2016年有16.71h,供电可靠率达到99.8092%。
这得益于南方电网公司提出的两精两优、国际一流的发展战略和185611发展目标。
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
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中压配电网是连接变电站和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电能力的评价对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优化配电网结构、提高电力供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科学等,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
二、研究内容
1. 综述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建立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负荷特性、设备特性、供电可靠性、经济性等多方面指标。
3. 研究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方法,运用数学统计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对指标进行权值设置和归一化处理。
4. 应用研究,选取某地区中压配电网为案例,进行供电能力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和评价。
三、研究意义
1. 本研究可促进中压配电网质量的提升和现代化建设,进而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2. 建立科学的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体系和方法,可以指导电力企业和政府部门制定更科学的配电网建设和运维策略。
3. 选取具体的中压配电网为案例,研究结果具有可操作性和参考价值,可以为类似地区中压配电网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的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尤其是对电能质量的要求。
配电系统直接与发/输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有直接影响,因为这两个系统和电力用户紧密相连;据统计,电力系统中 80%以上的停电故障是由配电系统故障引起的;因此,科学合理的对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1前言对于现今社会来说,任何能源系统的可靠性都关系着人民生活,科技发展甚至社会进步。
研究配电系统,就是研究供电质量的关键,也是意义的体现,如果我们可以研究出提高电力相关产业的现代化水平的手段和措施,那么对于改善电力行业,甚至是能源行业都具有着指导意义。
通过对于现有可靠性评估算法的分析、研究和改进,得到更加优越完善的新型算法,得到更全面的评估体系,对于改进我们现有状态数据不完整,统计误差大,利用率不高等很多不足之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研究现状配电网的可靠性研究是目前国内外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一方面,做好这项工作能够最大限度保证供电的稳定,另一方面,配电网是电力供应中的关键一环,合理的评估能够防止配电网出现故障,所以说,一直以来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都是国内外研究的关键。
从十九世纪开始,英国的《供电安全导则》就已经涉及了相关的研究,经过一个世纪的研究,配电网的稳定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故障后的平均停电时间也在不断缩短,到今日,配电网的稳定性非常高,也得益于评估方法的成熟。
在我国,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的研究起步相对比较晚,但是研究进度还是比较快的,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供电稳定性在不断提高,不仅加强研究,管理制度也更加完善,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有效的规程,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3配电网可靠性的评估方法3.1解析法解析法主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对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应用解析法对配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时,首先对系统的故障状态进行枚举,然后对系统的故障进行选择,再综合分析所枚举的故障状态、评估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对中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的分析作者:李凤来源:《华中电力》2013年第12期摘要:中压配电网多采用架空线或以架空线为主的混合结构,一般为放射形供电方式。
由于中压配电线路沿线地理条件较复杂,线路绝缘水平较低,因此线路故障率高。
另外,中压配电网直接面向众多电力用户,线路作业停电的机会也多,如何提高中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中压配电网改造和建设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一、配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配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如何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配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配电系统直接与用户相连,是电力系统向用户供应电能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环节。
中压配电网覆每条街道,再通过低压配电网延伸至每个用电客户,一旦配电系统或设备发生故障或进行检修、试验,就会造成系统对用户供电中断,会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二、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影响中压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有:线路故障率、故障修复时间,作业停运率、作业停运时间,用户密度及分布等。
线路故障可能是由于绝缘损坏、雷害、劣化或其他等原因造成。
缩短故障停电时间。
对同一网络结构,运行管理水平、自动程度相同的配电网,故障修复时间取平均值。
2.1 线路故障率及故障修复时间线路故障可能是由于绝缘损坏、雷害、自然劣化或其他等原因造成。
对架空裸导线:(1)绝缘损坏是指高空落物,树木与线路安全距离不足等造成的故障,与沿线地理环境有关;一般认为绝缘损坏率与线路长度成正比。
(2)雷害造成的故障与避雷器的安装情况有关;雷害故障率大体上与避雷器安装率成反比,与避雷器自身故障率成正比。
(3)自然老化引起的故障与线路设备、材料有关;对同一类设备、材料,自然老化率与线路长度成正比。
(4)其他原因主要是指外力破坏,人为过失等造成的故障。
(5)故障修复时间与运行治理水平,网络结构,以及配电网自动化水平有关。
浅谈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法
在当今社会中,中低压配电网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电力供应方式,而且还是各种类型建筑物的主要电力供应途径。
因此,为了保障中低压配电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规划这些配电网是至关重要的。
规划中低压配电网同样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综合评估,以确保配电网满足其使用要求。
下面将介绍几种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方法。
方法一:高度自动化和数字化。
这种方法基于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来实现配电网的高度自动化和数字化。
这样可以确保配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方法二:使用模型。
这种方法利用模型来进行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以预测其在未来的使用情况。
这样可以根据未来的使用情况进行精确定位电源和负荷,确保配电网能够满足现有的或以后的要求。
方法三:基于GIS的配电网规划。
这种方法是利用GIS系统获取相关信息来进行配电网规划。
它利用GIS系统中的地理信息和空间位置,以实现网络的综合规划,以及确保配电设备和配电杆等设施的正确部署。
方法四:合理使用可再生能源。
这种方法基于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备,以降低配电网的使用成本。
同时,它还可以减少对于传统能源供应的需求,进而保护环境。
在进行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时,这些方法应该结合使用,以确保最佳效果。
例如,基于GIS数据的规划可以用于制定与建筑物业主和市政机构的规划会议,同时数字化的手段可以帮助确定所有项目的机器设施标准和管理要求。
总之,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正确的规划方法可以确保配电网满足各种需求,并且能够实现最佳的效果。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及提升措施研究摘要:在国家智能电网的迅速普及下,对电能品质、供电系统的稳定程度和安全方面也提出了全新的考核规范,提高城市供电系统安全性已成为用电公司迫切的问题了。
提升城市供电系统安全性就不再只是为了增加城市用电负载量的问题了,而是必须制订出一个全面的、完整的城市供电系统规划与整体实施方案。
就各城市主要的供电系统现状以及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对提高城市配电网路供电安全性的主要办法和具体实施方法加以研究。
关键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措施研究引言供电系统可靠性是供电系统对客户连续供电电平的综合反映。
它是供电公司可靠性管理体系的一个主要部分,直接体现了供电公司对客户的供电电平和质量,也综合反映出了一个供电公司的技术设备电平和管理电平。
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用户对电能安全性的需要愈来愈高。
因此,进一步提高电能安全性既是人们的期盼,同时也是电力公司所追求的目标。
一、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意义由于国家的供电系统日益发达,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重要内容。
输配电网已经通过与广泛使用者实现了联系,将其所属于的供电系统通过向广泛用户分配电能与农村提供电力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低压配电网主要完成对街道、乡村(镇)的基本覆盖,之后又利用中低压配电网络逐步扩展到农村具体的各个应用中,在农村这巨大的供电网体系中,只要一个设备发生了故障,亦或者进行过大修,则会出现电源断裂的状况,会对广大群众的工业、农产品生活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甚至于还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因此,通过提高城市配电网的安全性,并加强对城市配电网的更新和优化力度。
就可以更有效适应家电业改造发展的相关要求。
二、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一)设备和线路因素在城市配电网中,最直接影响配电网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是:线路出现故障。
并直接影响到人民正常使用电的稳定性,以及企业因停电导致经济效益,甚至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
导致削弱了配电的效果,影响配电网络的结构,从而影响城市配电网的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