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备课(32-35)
- 格式:doc
- 大小:143.50 KB
- 文档页数:12
2024年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部编版实用一、单元目标1.让学生掌握第五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4.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单元内容1.课文:《小小的船》、《雨》、《彩虹》、《小松鼠找花生》2.语文园地五:识字、写字、词语、句子、口语交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课文的朗读、背诵观察与表达能力的培养2.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正确书写课文的深入理解四、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小小的船》(1)导入利用图片、实物或故事引入课文。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3)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
(4)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课后让学生背诵课文。
(5)作业布置复习生字词,熟读课文。
2.第二课时:《雨》(1)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3)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
(4)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课后让学生背诵课文。
(5)作业布置复习生字词,熟读课文。
3.第三课时:《彩虹》(1)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3)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
(4)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课后让学生背诵课文。
(5)作业布置复习生字词,熟读课文。
4.第四课时:《小松鼠找花生》(1)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3)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
(4)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课后让学生背诵课文。
(5)作业布置复习生字词,熟读课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集体备【单元教学内容】在本组教材教学中共有四归类识字,有以童谣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表示数字的汉字,有图文结合的象形字归类识字,有认识家具、家用电器和其他用品,还有认识体育活动的名称,整组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能够激发学生乐学的愿望。
学生刚刚学完拼音,开始步入大量识字,并初次学习写字,对学生来说是很大的转折点。
教学中应适当给学生渗透一定的识字方法,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单元教学目标】、会认读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认识横、竖、点、撇、捺五种新笔画和“火、扌、氵、日、足、口、讠、亻”八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
3、以文本为载体,引领孩子们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走进语文学习,在朗读中走进文本,使他们体会到学习汉字的快乐。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认字、写字。
2、认识新笔画和偏旁。
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一去二三里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3、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背诵文。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文的意境,感受山村的宁静美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辨认八、入;九、几。
教学准备:生字卡、多媒体。
时安排:两时第一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
、复习六个复韵母、五个整体认读音节和三个三拼音节(儿歌里出现的)。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非常幽静美丽的地方,(出示多媒体画面)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指导说完整一句话)3、小山村的景色真美,古时候有位诗人也看到了这美丽的景色,十分喜爱,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歌。
(出示儿歌)二、借助拼音,初读儿歌。
、学生自由读儿歌。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学生把生字线内的十二个生字宝宝在儿歌中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3、检查:(1)游戏:摘果子、对数字。
(2)用生字宝宝口头组词。
(3)朗读儿歌。
第 五 单元单元备课___年级 班 主备人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共有5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
这是一组儿歌与童话混编的课文 。
文章的主题既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兼具积极的情感教育因素,语言生动活泼,文字优美,感情真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指导,并通过课文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教学,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
学习目标 1、学会课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
3、认识生字60个学会写18个。
4、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重点 难点 认识生字60个学会写18个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教学措施 1、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汉字中比较识字。
2、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范读、领读的作用,多采用分角色读的方式。
3、 增加拼读练习的机会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教学 准备 字词卡片 图片 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课题:我多想去看看一年级班主备人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个性化修改课件出示北京风光图片突出“多想”。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教学“方”字旁。
学生讲得好的奖励玩猜字谜游戏。
(课件)师范写,生描红并在书本田字格上书写。
课件示地图,认识北京的地理教学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教学准备图画、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小朋友,你们最想去什么地方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有什么想要告诉小朋友或老师的吗?能用上这课的课题来说一说吗?(带上感情说)(课件)板书课题。
小朋友说得真棒啊!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好吗?齐读。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想”?二、初读课文1、有一个小朋友学习非常认真,他想跟你们比一比。
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第一篇: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教学设计集体备课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阅读教学设计集体备课阅读第五单元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怀素写字》《小河与青草》练习6组成。
《怀素写字》介绍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的故事,对激励学生发愤学习,刻苦练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有着积极的影响,符合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的具体情况。
一些句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对积累和运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小河与青草》是一篇童话故事,它通过小草与小河的对话,告诉我们:河水的清澈离不开小草对河岸泥土的紧紧拥抱,小草的碧绿也离不开小河充足水分的供给,揭示出事物间是有联系的,自然界中的万物相互依存。
使学生懂得只有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彼此才能生活得更好的道理。
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整篇语言生动,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读来生动有趣。
二单元目标要求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4、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食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5、激励学生学习怀素刻苦练字、好学上进的精神。
三单元设计意图1、学习本单元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2、学习过程中,应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寻找不同的切入点:一是引导学生学会表演,指导学生补充事情发生的原因、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话,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当堂表演;二是开办诵读大会,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与兴趣;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四是适当做一些仿写练习,让学生尝试写一些见闻。
3、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指导朗读,要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容,体会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4、课后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观察图片,边看边讲,使学生既认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对课文的描绘有更深的理解。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个人备课目标本课旨在使学生通过研究第五单元的内容,能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点:1. 理解并背诵课文中的诗歌和儿歌;2. 认识并理解字词的意义;3. 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4. 听懂和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5. 分析课文中角色的行为和感受,培养想象力。
教学内容1. 课文背诵本单元的课文包括了一首儿歌和一首诗歌,分别是《小兔乖乖》和《春天的花儿开了》。
学生需要认真听课文的音频,并尝试跟随音频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老师可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词语。
2. 字词理解在研究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新的字词。
老师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解释和图画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义。
鼓励学生提问和进行互动,以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3. 课文分析学生需要通过细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来分析课文中角色的行为和感受。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力,进行课文角色的角色扮演或简短的创作。
教学流程1. 师生互动: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2. 课文背诵:老师播放课文音频,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发音。
3. 字词理解:老师通过图画、动作或实物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新的字词的意义。
4. 课文分析: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并分析课文中角色的行为和感受。
5. 角色扮演或创作: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力,进行课文角色的角色扮演或简短的创作。
6. 总结回顾: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做好课后复。
教学资源- 课本:《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音频:课本配套的音频素材- 图画、实物等辅助材料教学评估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1. 听说能力评估: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朗读课文,对话和回答问题。
2. 理解能力评估:观察学生是否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能否正确解释字词的意义。
第五单元教学备课一、单元教学内容:这是第二个识字单元,延续了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日月明》《升国旗》5篇识字课,将识字寓于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情境之中,内容浅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
二、单元分析:在第一个识字单元,学生认识了象形字,初步感受了汉语的音韵特点。
在本单元,学生将认识会意字,并将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教材力图通过丰富多样的编排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会到汉字不仅有用,还很有意思,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
三、学情分析:四、单元教学目标:1.认字和写字,理解所学生字的基本意思,并由此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3.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爱国主义教育。
五、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会意字的特点。
2.形近字及同音字的辨析。
六、课型分类:新授课七、教法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八、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课件识字、卡片、配套光盘等。
九、提高教学的质量措施:1.激趣识字。
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2.归类识字。
出示课文词语,鼓励学生认读,由教师指导个别字的识记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其余生字。
教师归纳识字方法。
3.巩固识字。
走进课文,朗读感悟,体会情感,巩固认读,快乐书写。
4.实践识字。
创设模拟超市,将识字与生活结合起来,架设教材与生活的桥梁,倡议学生多在生活中识字。
十、本单元课时安排:《画》 -----2课时《大小多少》 -----2课时《小书包》 -----2课时《日月明》 -----2课时《升国旗》 -----2课时《语文园地五》 -----1课时6 画一、教学目标:1.要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初稿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力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激发学生识字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做到入情入境。
二、教材分析:《比一比》:本课展示了美丽的农家小院,美丽的生活场景。
主要通过对小院里具体事物的比较,展现农家生活的一个侧面。
韵文押韵上口,节奏感强,很适合儿童朗读。
这课课题为“比一比”,充分说明了这课教材的特点,提示了学法,要让学生在比较中达到学习要求。
《自选商场》:本课是看图归类识字课,通过图画帮助学生了解自选商场,根据情境图配备有关介绍自选商场的售货方式及其优点的短文。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凭借自己的经验认识更多的字,了解更多的知识。
《菜园里》:本课也是看图归类识字。
通过看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蔬菜的名称,在朗读中丰富学生对图中蔬菜名称的认识,巩固生字新词。
《日月明》:本课通过三字一顿的韵文,揭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帮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更大的识字热情。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前几个单元的基础上认识了一些生字,学习这四课,老师要根据本文环境创设识字情镜,在情境中把识字和学词结合起来,及时在短文的朗读中和日常生活中认读,巩固.通过这个单元,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四、学习目标1.认识本单元5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认识“竖钩”、“卧钩”两种笔画,“提土旁”、“女字旁”、“竹子头”、“风字框”三个偏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
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情感。
4.生活中识字,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重难点1.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使学生初步了解会意字的乐趣,激发学生更大的识字热情3.教给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情境教学法。
五、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课件、卡片、配套光盘等。
六、教学过程:1.激趣识字。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观察生字的构形和基本意思,引导学生感知“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归类识字。
教师出示课文词语,鼓励学生认读和理解,指导个别字的识记方法,小组合作研究其余生字。
教师归纳识字方法。
3.巩固识字。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受到美的熏陶。
学生背诵古诗,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4.实践识字。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例如,模拟超市购物时,让学生找出包装上的生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感知生字的同时,理解诗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但是在实践识字环节,可以增加更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识字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古典音乐、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上面画着山、水、花、鸟,并题写了课文:“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评价并板书“山、水、花、鸟”。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读书方式进行朗读,并抽读生字。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发现画上有题字或诗句。
5.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画上题了哪些字。
6.学生读诗。
7.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诗句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发挥合作和帮扶的精神。
3.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个生字,纠正发音错误。
5.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检测。
6.导学:生字我们都认识了,再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7.学生自由练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结束了对汉语拼音的教学,本单元师生将共同走进汉字世界,领略中国汉子的奇妙和精湛。
本单元的识字教学内容新颖,图文并茂,形式灵活多样:有镶嵌一至十个数字的古代童谣《一去二三里》;有展示汉字演变过程的象形字归类《口耳目》;还有与学生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庭陈设、用品名称的《在家里》;反映学校体育活动名称的《操场上》。
语文园地一中则依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既巩固了汉语拼音,又拓展了识字教学,形式安排合理,趣味性与知识性同时兼顾。
本单元以古代童谣象形字归类和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了认识汉字的平台。
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把识字和看图、朗读课文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从多角度、多渠道中识字,从而提高学生识字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52个生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周围熟悉的环境中学会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3、能过掌握横、竖、撇、捺、点五种基本笔画,并能
正确书写14个生字,能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能正确书写汉字。
难点:
1、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
2、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
单元课时分配
一去二三里1—2课时
口耳目1—2课时
在家里2—3课时
操场上2课时
语文园地一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