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3》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8.14 KB
- 文档页数:5
识字3 教案教学设计曾文燕教学目标: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对对子的兴趣,加强对大自然的了解。
教学重点、难点:识记生字,诵读课文教具、学具准备:CAI课件;词语卡片;田字本;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观察过天上的云吗?美不美?还想不想再看看更美的景色?来,老师带你们去看一看。
(出示课件,欣赏图片:晨雾、云海、朝霞、夕阳、和风细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牛羊成群、万紫千红、遍地红花、霜、雪)。
2、图片上的词语还没学,怎么有的小朋友就已经认识了?课堂上还有不认识字的怎么办?3、好,下面我们就用刚才介绍的好办法来学习识字3。
(齐读课题:识字3)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开书36页。
老师先提一个小要求:读课文的时候,想想每一行都有一个什么字?好,自由读吧!谁来说,每一行都有一个什么字?观察得多仔细呀!(出示图1)2、请看,这就是刚才我们看到的词语,有的是两字词语,有的是四字成语,只要在中间加个对字,就成了这篇课文——对子歌。
能读好吗?好,请看着大屏幕,这次,小朋友要特别注意红色生字的读音,把课文再读一遍吧!3、刚才我听到有些小朋友的翘舌音和后鼻音读得还不够准。
(出示图2)瞧,我把生字都从课文里请出来了。
请谁来做小老师教教大家?读对了,大家跟着他读两遍。
这个字音,请听大老师读。
(纠正霜、朝、蜂得读音)还有谁想读,好,开火车,小小火车谁来开?(我来开)全班一起读。
4、生字都会读了吗?好,我们来玩个摆长龙的游戏。
(全班念儿歌:玩字卡,摆长龙,快速认读我最棒!)5、(出示图3)下面,我们来跟电脑小博士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点击小博士)6、(出示图4)瞧,生字们排着队准备回家了,草地上的这排小房子,分别是谁的家呢?仔细看看屋顶上的门牌,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引导说话:我发现第一间房子住的是——)7、回到了家,生字们多高兴呀!(点击图5)咦,这两个字怎么长得好像两兄弟呀,你们发现了什么?(都有一个禾字头)禾字头该怎么写呢?谁来写一些这个“秀”字?请一名同学带着写字本和铅笔上来写,其他小朋友认真看,心里评一评。
教学方案授课时间:年月日累计课时课题识字3第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等:1、认识“神、州”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3、感知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对三字经感兴趣。
教法学法引导点拨、自主合作教学重点在生动的情境中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在生动的情境中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1.布置搜集资料或问人,了解中国还被称为什么。
2.制作PPT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情感铺垫1.出示导语,学生自读,再教师引读。
引读: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
我们都爱──伟大的祖国。
谈话:我们的祖国是伟大的,她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壮美的河山。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欣赏祖国的几处大好河山,具体地感受祖国的伟大。
(一)识记“神、州、川”,学习第一句。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在交流中引导识记“神、州”。
(1)你认识这幅地图吗?你觉得它像什么?(2)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称呼吗?从哪儿知道的?(3)根据交流出示“神州”“华夏”“中华”,先自主认读,再同桌互读,然后指名认读,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神、州”两字的。
谈话:我们的祖国土地十分辽阔,山川十分壮美。
在一年级时我们曾经学过这样一首小诗:“长江两岸,柳树已经发芽......”(教师引诵,学生齐诵)这首小诗生动地描述了神州大地的辽阔和壮美。
大家再来读一读下面的三字经,看看它写的是什么。
出示课文第一句“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1)自读,有不认识的字问同学或老师,想想这句话写的是什么。
(2)指名读,正音,学习“川”字,读准字音,初识字形。
(3)说说读懂了什么,相机引导运用象形联想法识记“川”字的字形和字义。
(4)大声诵读句子。
(二)学习第二句,识记“涌、耸”。
1.你去过祖国的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儿,为什么?2.过渡:现在,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祖国几处著名的山川。
3.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图片,看图片,说说分别是哪儿。
识字3 口耳目【课前解析】本课是看图识字,引导学生认识身体部位。
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
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注写字:本课4个生字,重点写好横折、撇、弯钩3个新笔画,例如“口、目”都有横折,但是横折的写法不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写好不同的横折。
本课新笔画弯钩,与竖钩相似,要注意区分。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正确规范地写好汉字。
关注表达: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身体部位的作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借助图片,帮孩子拓展思维,说清身体部位的作用。
关注拓展:五官歌两个眼睛看四方,两个耳朵听声响。
一个鼻子闻花香,一张嘴巴喝热汤。
两片嘴唇亲爸妈,撅起小嘴像这样。
两个脸蛋胖嘟嘟,它们都在我脸上。
口耳目用口讲,用耳听。
用眼看,用手做。
用足行,用心想。
口耳目,手足心。
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好——朋——友——。
【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1.通过看图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2.联系生活了解站、坐等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会写“口、目”等4个字。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看图对照、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认识人体有关的部位,了解相关动作规范。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边唱《小手拍拍》边做动作。
过渡:通过刚才的歌曲,你认识了身体的哪些部位?预设:眼睛、鼻子、嘴巴。
识字3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语文教案教案:(初拟简案)●一、展示象形字的演变,了解汉字构字规律。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
他们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由于劳动和生活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是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是富有智慧的,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看见“船”就把“船”画下来。
(师板画,再进行演变)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用画图的方法创造出了的象形字,这是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为了便于书写,后来,人们就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
(依次出现现代汉字“舟、竹、石、泉、川、燕”,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初步感知字音、字形)小朋友们,许多汉字就是这么变来的。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识字3》里,就藏着这些字,大家再来读读这些字。
●二、出示由字组成的词,结合插图理解1、在字旁出示词语,生字注上音,自由拼读。
2、指名读,去拼音读。
指导读好前鼻音、翘舌音的字。
3、每一个词,都是一处景物。
这些词合在一块,就构成了美丽的风景。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八页,看看底下的风景图,能把这些景物找出来吗?4、看图说景。
●三、学儿歌1、读儿歌小河边,来了两个爱画画的小朋友,看到了这么优美的景色,就连忙拿出画笔画了起来了。
他们都画了些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儿歌,想想他们都画了什么?分组读,相机指导,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
2、拓展:师:翠绿的竹子,烟波浩淼的河川、可爱的石头、机灵的小燕,这一切是多么美啊!小朋友们,如果让你们拿起手中的画笔来画,你会画什么呢?能像儿歌一样编一编呢?●四、识字写字:1、自主识字:让孩子观察本课中要求学会的生字,说说用什么办法来记住。
2、读笔顺3、重点指导“燕、黑”●五、推荐阅读:《七彩语文》低年级版“兜兜龙说汉字”教后反思(二)今天的教学,我吸取了昨天急进的教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情,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课堂上有几处挺出彩:1、儿歌续编师:翠绿的竹子,蓝蓝的河川,青青的石头,黑色的小燕子,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识字3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实际,认识器官。
教师请一名学生上台,用手指着学生的眼睛、耳朵、嘴巴、手、脚,引导其他学生说说这些人体器官具体的名称。
揭题导入:其实,这些人体器官在古代有不同的说法。
嘴巴就是“口”,耳朵就是“耳”,眼睛就是“目”,手还是“手”,脚就是“足”(板书:口耳目手足),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汉字,学写这些汉字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程。
二、借助课件,认识生字。
1.学习“口”。
出示课文插图中有关“口”的人物图片,组织学生认真观察。
指名说说“口”。
(口就像人张开的嘴巴。
)认识“横竖”。
(1)教师用橡皮泥演示笔画“横竖”;先搓一个长条表示横,然后向下折。
告诉学生“横竖”是一笔携程。
(2)指导写“横竖”先写长横,再向右下方顿笔,最后回笔向左下方折出。
(3)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学习“口”的读音及笔画笔顺,并书空练习。
(4)引导:我们的口能做哪些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口的功能)(5)要求学生用“口”组词并造句。
(6)教师小结:同学们,凡是有“口”的汉字都和人的嘴巴有关系。
2.学习“耳”(1)出示课文插图中有关“耳”的人物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摩。
(2)指名说说“耳”像什么。
(耳就像人的耳朵)(3)学生在“写汉字”软件里学习“耳”的读音及笔画笔顺,并书空练写。
(4)引导:我们的耳朵能做哪些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耳朵的功能)(5)要求学生用“耳”口头组词、造句。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目、手、足”3个生字。
(1)出示课文插图中有关“目、手、足”的人物图片,要求学生认真观摩。
(2)指名说说“目、手、足”分别像什么。
《识字3》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二、能力目标能用本人的话解说三字经,培养先生的理解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类言语方式感兴味。
教材解读本课的三字经,文字虽少,内涵却极为丰富。
朗读起来,每一句都气势磅磷,掷地有声。
整篇课文弥漫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期气息,表现了盼望两岸一致、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
学情分析先生在一年级已初步学习了三字经,在此基础可让先生进一步感知三字经的言语方式,感悟丰富的文明内涵。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出示地图,说话:瞧,这是甚么?你能从地图上找到黄河、长江、长城、台湾吗?你还能找到哪些省市呢?你们知道这些地方合起来都有一个名字,叫甚么吗?这些山川美不美?像不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我国美景的三字谣。
2、揭题。
二、学习生字词1、初读课文,勾划生字,本人读准字音。
2、同桌齐读,全班齐读。
3、读词卡(同桌互读、全班读小组读)。
4、抽查读,师生共同正音。
三、精读指点1、自在读课文,说说本人读懂了哪一句?2、先生当小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本人读懂的句子。
3、先生互相补充。
4、师出示相关课件帮助先生理解。
5、先生交流本人搜集的材料。
四、小结同学们,台湾也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他和香港、澳门都离开了我们祖国妈妈,可是如今,香港、澳门曾经回归了我们祖国,置信不久的将来,台湾也必然会回到祖国的怀抱的。
你们说是否是?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六、指点写字七、拓展1、你还有甚么疑问吗?师生共同解答。
2、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多数民族吗?他们叫甚么吗?(学习课后读读认认)八、练习背诵。
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
zúzhēngzhōumíng二、每幅图猜一个字。
这是()字这是()字科学睡眠健康成长——在国旗下的发言各位尊敬的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预备二班的***。
《识字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运动多种识字方法,会认“雾、霜、朝、霞、夕、蝶、蜂、碧、紫、千、李、杨、秀”13个生字。
会写“秀、杨”2个字,区分“秀、杨”偏旁的写法。
2.正确、流利地读好对子歌,激发学生对对子和收集对子的兴趣。
3.体会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秀、杨”两个字。
难点:归类识字“雨字头”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来复习一下我们以前背过的《笠翁对韵》怎么样?
2.师:我们刚才背诵的《笠翁对韵》其实就是对对子,这可是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对子歌。
二、摸学情,定重点,初识生字新朋友
1.自由读课文
看,他们来了,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自己试着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并圈画生字。
(预设:齐读,说:“同学们读得很整齐,能自己读吗?”)
(评价:同学们读得真认真!)
2、看,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11个生字(出示本课生字),这里面有的是你认识的生字,我们叫他“假生字”,有的是你不认识的生字,我们叫他“真生字”。
现在就请小孙悟空来找一找,哪些字你认识,找出“假生字”。
谁来?
3、你们三个怎么认识那么多字的?愿意把经验分享给大家吗?
小结:看来读书,留心观察,都是帮助我们识字的好方法呀。
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谢谢这三位小孙悟空。
4、看来这些生字大家都认识了,开火车读认识的假生字。
5、原来他们才是真正的生字呀。
这么多的真生字看起来毫无头绪,谁愿意上来给大家归归类?(生上讲台摆字)同学们认真看,看他和你想的是不是一样。
6、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都有雨字头
7、你还知道哪些带雨字头的字?雾、霜、霞,这三种自然现象在生活中你见过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PPT“雾”“霜”“霞”,这些带雨字头的字一般都是与什么有关系?(天气)
8、部首就是这么神奇,有时我们不认识字,根据部首也能猜个差不多。
9、这些字都是带有虫字旁的,都是跟什么有关?谁能说几个带虫字旁的字?
10、“秀”本义是谷物开花抽穗,引申为漂亮、美好的意思。
11、下面我们来猜字。
我来写,你来猜。
看这个象形字,猜猜它是我们这一课要学的哪个字?
12、想认识这个古字的快做好:太阳刚刚从草丛中升起,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这个时间就是朝。
组词。
说到这儿,老师不禁想到:青青园中葵……朝起早……
13朝还可以有另一个读音chao,谁来组词?
这些生字已经成了我们的新朋友了,识字和认人一样,见面多了就熟悉了。
让我们再到课文里去见见他们吧。
三、读课文,频见面生字变成老朋友
1.生自由练读
2. 谁愿意大声地读读。
(正音)
3.齐读(提示不拖腔拉调,声音干脆利落)
4.趣读(感受词串的韵味与节奏,读出情趣):好,读对子不但要读正确,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
听——会吗?
五、小游戏,巧巩固,生字成为好朋友
过渡:同学们课文读得不错,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吧!
1.请你猜一猜
(课件出示)十日十月。
(朝)
多字少一半。
(夕)
王老头白老头坐在石头上。
(碧)
2.认读词语
看那!词语也来了,让我们开火车读起来吧。
朝阳、晚霞、晨雾、秋霜、蝴蝶、蜜蜂、李树、杨树、
山清水秀(在“山清水秀”这个词语中只能用“清”“清”这个表
示性状的语素才能与“秀”相配,是说山很纯净,水非常美丽,形容风景优美)、万紫千红、和风细雨、鸟语花香
火车开得快起来了,小朋友还能读准吗?
3.同学们真棒,生字宝宝和大家交上了朋友,可真高兴。
瞧,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果子,我们能把他们摘下来吗?大声喊出他们的名字!
小结:大家真棒,满树的果子都摘光了,大家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
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六、指导观察,学写生字。
过渡:同学们,识字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同样,把字写好也能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
1.读贴。
①出示“杨”“李”,指导观察:李是上下结构,杨是左右结构,它们都有一个木字旁,看这个木字在这两个字中有什么不同?(形状上有什么变化呢?)
明确一个在上,一个在左,一个扁,一个瘦,杨的一捺变成点。
2.范写秀
①看李字的动画笔顺。
②教师范写
“李”是上下节构,木在上半格应该写得扁一些;竖要写短,给下面的“子”留下空隙;一撇一捺要尽量伸展。
③写字的时候,坐姿是非常重要的,请大家坐端正,写一个“李”字。
④观察自己的字和例字,看看有什么不足?再写第二个李字,改进第一个字的不足。
3.范写“杨”
①“杨”是左右结构,当木做偏旁的时候,不仅会变窄,还会将捺变成一点,这就是汉字中的避让,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更紧凑、漂亮。
强调横折折折钩。
②边说口诀边范写:木字做偏旁真谦让,身体变瘦腾地方,一捺变点懂礼让。
4.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提示:头正腰直脚放平,两臂打开放轻松。
做到一看二写三比较,你们的字呀,就会一个更比一个好!
5、关系,咱们就写到这儿。
好,咱们来看看这为同学的字——课后同学们互相对照学习,你们就一定会把字写得更好。
七、布置作业、课后实践
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神奇的,她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也带给了我们无穷的知识。
老师给大家又带来一个对子,自己先读读吧。
PPT这就是《声律启蒙》,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找来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