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3
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训练案一、选择题:1. 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 ( )A.33 11B.36 12C.12 36D.1l 362.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一般是不变的,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B.DNA→RNA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同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3. 如图所示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只能发生的是()A.①④⑤B.②③⑥C.②③⑤D.①③⑤4.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一个性状都只受一个基因控制B.蛋白质的结构改变能导致生物体的性状改变C.蛋白质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5.在中心法则里DNA决定RNA的性质及RNA决定蛋白质的性质分别是通过 ( )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信使RNA上三个碱基的排列顺序B.DNA的双螺旋结构和转运RNA上的反密码子的排列顺序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信使RNA上密码子的排列顺序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转运RNA上的反密码子的排列顺序6.(2009年兰州一中高三月考)治疗艾滋病(HIV病毒为RNA病毒)的药物AZT的分子构造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很相似。
下列对AZT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转录B.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自我复制C.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逆转录D.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表达过程7.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
“—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密码子表:甲硫氨酸AUG 脯氨酸CCA、CCC、CCU苏氨酸ACU、ACC、ACA 甘氨酸GGU、GGA、GGG缬氨酸GUU、GUC、GUA。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
1、提出人:克里克
2、内容及发展: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
(1)方式一:间接途径
①内容: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图解:基因→酶→细胞代谢→性状;
③举例:皱粒豌豆是由于淀粉分支酶基因异常;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基因异常。
(2)方式二:直接途径
①内容: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②图解:基因→蛋白质的结构→细胞结构→性状;
③举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基因发生碱基对替换;囊性纤维病是由于CFTR 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与性状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2)表现型=基因型+环境的共同作用;
(3)生物的性状是综合表现: 相互作用
基因与基因 基因与基因产物
基因与环境 一个基因可能控制多个性状 多个基因可能控制一个性状
三、细胞质遗传
1、位置:细胞质中的DNA。
(叶绿体、线粒体)
2、功能:能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3、实例:线粒体DNA缺陷会引起遗传病。
4、传递特点:母系遗传(只能由母亲传递给后代),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第二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学习目标】
1、解释中心法则。
2、列举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1、中心法则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自主学习】
1.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第一阶段:传统中心法则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__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_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也不能。
第二阶段:中心法则的补充与发展
A 1965年科学家发现酶,能
B 1970年科学家发现酶,能。
C 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在细胞中大量增殖引起的。
由ABC可得,补充遗传信息从和从两条途径。
请画出完善后的中心法则图: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a.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 ______,进而生物体的性状。
例一:豌豆的产生原因:
因为皱粒豌豆的DNA中,导致
不能合成,从而导致细胞内,含量升高,最终造成吸水差异,表现圆滑和皱缩。
例二:人的的产生原因:
因为控制的基因异常引起,这种酶存在于、
等处,可将转化为,而白化病人就是缺乏
b. 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 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例一:病
大约70%的患者是编码的基因确实了,导致其控制合
成的蛋白质缺少,使其功能异常,进而导致患病。
例二:血红蛋白异常遗传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由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血红蛋白组成的红细胞呈,而异常基因则导致红细胞结构异常,呈镰刀状,无法实现其正常功能。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关系,如人的身高可能由多个决定,同时后天的也有重要作用。
总之,,
,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4.细胞质基因
为与细胞核基因相区别,将中的基因称为细胞质基因。
由它们控制的遗传病只能通过遗传给后代。
【基础检测】
1、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实现是通过()实现的。
A.DNA的自我复制 B. 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一个DNA上有多种基因
D.转运RNA携带氨基酸
2、人唾液腺细胞能产生淀粉酶,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唾液腺细胞中()
A.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 B. 有淀粉酶基因,也有红血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
C. 只有淀粉酶基因
D.有淀粉酶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红血蛋白基因
3、中心法则是指()
A、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过程
B、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及表达过程
C、DNA复制及转录、翻译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
D、遗传信息通过DNA或RNA的复制、转录及翻译的传递过程
4、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现象,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
A、蛋白质→RNA
B、RNA→DNA
C、DNA→RNA
D、DNA→DNA
5、小麦的遗传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小麦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由几种核苷酸组成()
A、2种
B、4种
C、5种
D、8种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C、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是DNA→DNA和DNA→RNA→蛋白质的过程
D、补充后的中心法则适合于所有生物
7、生活在同一草场上的牛和羊,吃同样的草,饮同样的水,但牛肉和羊肉的味道却相差甚远,这是因为()
A、染色体的数目不同
B、各自体内控制蛋白质合成的DNA不同
C、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不同
D、牛和羊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同
【拓展提升】
8、科学家将含有人的а-抗胰蛋白酶基因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
羊能分泌含а-抗胰蛋白酶的奶。
这一过程涉及()
① 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② 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③ RNA
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④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中心法则包括下列遗传信息的转变过程,揭示生物遗传实质的是()
A、从DNA→DNA的复制过程
B、从DNA→RNA的转录过程
C、从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D、从RNA→DNA的逆转录过程
10.人的甲状腺细胞能产生甲状腺素,但不能产生胰岛素。
试分析人的甲状腺细胞()
A、只有甲状腺素基因和其他基因,缺少产胰岛素的基因
B、比人的受精卵所含的基因少
C、既有甲状腺素基因,又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
D、特化成只含有甲状腺素基因
11.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
能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是RNA
病毒。
它感染人的T淋巴细胞,导致人的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死于广泛感染。
请回答以下
小题:
(1)病毒进入细胞后,能以________为模板,在________ 酶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_,并
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
(2)整合后它按照________原则进行复制,又能以________为模板合成________,并进
而通过________过程合成病毒蛋白。
(3)如果将病毒置于细胞外,该病毒不能繁殖,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 BBDBB 6-10 CBAAC 11 (1) RNA 逆转录 DNA (2)碱基互补配对 DNA mRNA 翻译(3)病毒本身缺乏繁殖所需的原料、能量和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