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世界各国清廉指数-透明国际数据
- 格式:xls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10
全球最腐败的十个国家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1年第1期文/李有观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的“国际透明组织”(简称“透明国际”)是一个专门监控各国政府清廉和腐败状况的国际非政府机构,它每年发布—次各国清廉指数排名。
不久前,透明国际发布了2010全球清廉指数绯行榜。
美国《福布斯》杂志为此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2010年度最腐败的10个国家》。
不久前,透明国际发布了2010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
清廉指数采用10分制,10分为最高分,表示最廉洁O分表示最腐败8.0~10.0之间表示比较廉洁5.0~8.0之间为轻微腐败;2.5~5.0之间腐败比较严重;0~2.5之间则为极端腐败。
排行榜显示丹麦、新西兰和新加坡位列全球最清廉国家前三名,它们的清廉指数均为9.3;位列全球最腐败国家前三名分别是索马里(第一名,清廉指数1.1)、阿富汗和缅甸(并列第二名,清廉指数均为1.4)、伊拉克(第四名,清廉指数为1.5)。
从排名分布分析,越穷越乱的国家腐败程度越高;其次是发展速度较快的新经济体国家,比如中国(清廉指数是3.5,排第78名)、巴西(清廉指数3.7,第69名)、印度(清廉指数3.3,第87名)、俄罗斯(清廉指数2.1,第154名)。
可见经济最落后的国家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都是最适宜滋生腐败的温床。
索马里,这个四面楚歌、饱受战争摧残的灾难性国家,在透明国际2010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中名列最后,清廉指数仅1.1分,是全世界最腐败的国家。
索马里是前意大利殖民地,这个毗邻印度洋、人口980万的国家长年遭受内战折磨,已经成为海盗与恐怖主义之都,政府几乎没有能力可言。
当然,索马里也不缺“难兄难弟”。
紧随其后的缅甸与阿富汗,清廉指数都是,1.4分,并列最腐败国家第二名。
缅甸,由将军们领导的军人政府统治着,美国财政部对该国100余位领导人实施国际制裁,其中就包括第三号人物杜拉瑞曼将军的妻儿。
阿富汗名义上是美国同盟,却被哈米德·卡尔扎伊的腐败政府所连累。
郑重声明本人呈交的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调查研究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资料真实可靠。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本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日期:我国政府干部腐败现象原因及对策分析[内容提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腐败日益成为阻碍我国发展的严重威胁,呈现出群体化、高官化、期权化、巨额化、智能化等新特点,不仅腐蚀了干部,破坏了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而且使经济建设遭到破坏,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损失。
同时,还严重影响社会风气,致使社会道德水准下降。
本文拟通过对我国腐败现象的分析,研究其成因,剖析其危害,探讨反腐倡廉的途径。
[关键词]腐败现状成因对策学术界关于“腐败”一词有三种解释①:腐烂;陈旧、堕落;混乱、黑暗。
腐败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说法各有异同。
本文所说的腐败是指国家公务人员滥用权利,谋取私利,违反社会公认的纪律、法律和道德规范,并造成一定社会危害的一种畸形政治现象。
更接近于狭义的腐败,其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利与物质财富的交换。
一、我国当前腐败现状和特点我国各级政府按照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始终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不断加强政风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监督管理,政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反腐倡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机制以及法规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
但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腐败形势依然很严峻,反腐任务依然很艰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24页巨。
正如胡锦涛、贺国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指出的那样,当前我国腐败现象和反腐工作呈现出“三个并存”的总体态势②:反腐成效明显和腐败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
感知的政治学:透明国际腐败测量方法的运用和滥用作者:斯达芬•安德森保罗•海伍德2010年08月31日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4期浏览次数:9 文字大小:【大】【中】【小】写给编辑摘要:透明国际每年发布的清廉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CPI)已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尽管近来对CPI的批评声音不断,但是CPI 无论是在促进对腐败问题的学术研究上,还是在推动反腐败举措的实施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文章分析了CPI在概念和编制方法上的固有缺陷,总结了CPI的学术影响和政治影响,指出如果将CPI当成一个政治工具来使用,它并不总是能给反腐败带来积极的效果。
特别地,CPI的巨大影响力有可能使得一些腐败非常严重的国家陷入“腐败陷阱”——许多国际性组织提供发展援助都要求受助国实施“善治”改革,但问题是,如果没有援助,这些国家的改革往往难以启动。
当前,腐败和反腐败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不仅相关学术研究亦日渐增多,而且媒体注目,各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也倾注大量资源致力于反腐败斗争。
当我们讨论民主社会中对政党和政治家的政治信任、国际贸易壁垒、发展援助和削减贫困等话题时,腐败仍然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热点,且丝毫没有降温的趋势。
由于注意到腐败对国际贸易中公平竞争的危害,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最早呼吁要更多地关注反腐败问题;随后,联合国、欧盟和世界银行及区域性发展银行也纷纷跟进,将反腐败当作一个优先关注的紧迫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当人们在讨论如何使落后国家改变现状时,反腐败问题变得尤为引人注目。
世界银行甚至认为“腐败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World Bank,2006a),并率先提出将促进“善治”作为消除腐败的关键策略。
因此,在当前,无论是多边援助还是双边援助,打击腐败和促进善治已经成为支持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尽管上述国际性组织很早就呼吁关注腐败问题,但是直到1993年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成立,且从1995年开始每年发布清廉指数时,才使人们对腐败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渐成潮流。
“透明国际”:给各国腐败照“镜子”作者:潘岳来源:《党员文摘》2008年第05期1993年某天凌晨,黎明尚未到来。
住在德国首都柏林的彼得·艾根来到了书房,他端着一杯咖啡,陷入了沉思。
几天前,他刚辞去了世界银行董事的职务,他对自己这些年在南美洲和非洲所看到的情景充满了愤怒:世界上一些有权有势者把公共财产当成了自选商场的商品,他们编造一些没有人需要、没有人买单的项目进行讨论决策并趁机大肆贿赂、收买人心,花大笔钱财清偿重要项目的债务,一些官员通过暗箱操作,把建筑、银行、医院变成了贪赃自肥的财源……彼得·艾根决定干点什么。
就这样,彼得·艾根与另外两名退休官员及一名义工,建立起了世界上唯一的非营利、非党派、以反腐败为使命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国际透明组织,简称“透明国际”。
时光荏苒,彼得·艾根已经69岁了,他所创办的“透明国际”历经15年的发展,成为影响较大的跨国反腐败组织。
“透明国际”是怎样工作的“透明国际”总部的架构分为理事会和执行委员会。
理事会有10名成员,他们大多是资深的法律专家和商人,由每年召开的有83个国家分会参加的“透明国际”全球大会选举产生。
理事会下设执行委员会,有31名成员,他们多数曾在本国政府担任高级职务。
此外还设有国际顾问协会,聘请世界各国专业人士担任顾问,提供反腐败的专业性意见。
那么,一份排行榜是怎样产生的呢?以《2006年全球腐败指数排行榜》为例,它的分析数据主要来自民调机构盖洛普国际当年在62个国家进行的近6万次访谈,此外还选取了世界12个权威机构(包括世界银行、世界经济论坛、瑞士洛桑管理学院、普华永道会计公司等)的18个分项指标。
最终得出的腐败指数采用10分制:10分表示最廉洁;8.0~10.0之间表示非常廉洁;5.5~8.0之间为轻微腐败;得分在5.5以下的国家和地区则被认为明显存在着较大问题。
从1995年起,“透明国际”每年发布一次评定世界各国清廉程度的“清廉指数”(显示一个国家公务员清廉的程度),这一指数已成为国际金融机构及发展援助机构评估各受援国投资风险的重要指标和参数。
埃及军方何以能够始终掌控着国家权力[导读]从纳赛尔到萨达特,再到穆巴拉克,埃及的主流意识形态、内政外交乃至外部盟友不断变化,但无论国家政策如何变化,惟一不变的是军队对这个国家的高度控制。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两年半以前。
7月1日,埃及军方发布了限期48小时的最后通牒,遭到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拒绝,3日,军方断然罢黜了这位埃及历史上第一个民选总统。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再次在因“阿拉伯之春”革命而闻名全球的开罗解放广场上响起,与两年半前惊人地相似。
2011年2月11日,持续18天的大规模抗议将铁腕统治埃及近30年的“最后一位法老”——82岁的胡斯尼·穆巴拉克——赶下了台。
同样惊人相似的是,指挥这次行动的是出任埃及国防部长不足一年的阿卜杜勒·法塔赫·赛西将军,他是去年8月军队最高委员会负责人兼国防部长侯赛因·坦塔维遭解职后由穆尔西总统亲自任命的。
而在两年半前,正是在穆巴拉克麾下担任了20年国防部长的坦塔维元帅一手推动并完成了旧政权的谢幕。
军方冻结了备受争议的宪法,解散了伊斯兰主义者主导的议会,任命最高宪法法院院长阿兹利·曼苏尔出任临时总统。
曼苏尔宣誓就职后随即发布政令,宣布将对宪法进行修订,并在半年后重新举行议会选举和总统大选。
如同两年前一样,军方声称将监督这份未来埃及政治路线图的执行,保证各派别和国家政党及年轻人参与其中,并承诺军方不会直接参与政治或政府事务。
但与两年前相比,今年夏季的这场埃及政坛变局还是让许多人感受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区别——如果说之前埃及军方以逼宫的方式迫使穆巴拉克下台,是一次放逐独裁者的“义举”,那么穆尔西毕竟是一位总体上经由民主选举上台的合法总统,军方以武力推翻他所领导的政府,是否属于一次军事政变?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尴尬的棘手问题,它甚至迫使与埃及有着密切和重要外交关系的美国和以色列政府都不得不在态度和措辞上小心翼翼——它们都是奉行并不遗余力宣扬自由宪政价值观的民主国家,无法向一场军人政变发去公开的贺词,然而这场“政变”又似乎不仅有利于美国和以色列的利益,而且也代表了埃及的民意……此外,如果认定它为兵变,就意味着美国对埃及的庞大援助不得不冻结。
《2005全球腐败排行榜》之完全榜单核心提示:10分=最廉洁0分=最腐败得分越高,代表越廉洁排名国家(地区) 2005年得分* 高低值范围** 2004年排名2004年得分1 冰岛9.7 9.5-9.7 3 9.52 芬兰9.6 9.5-9.7 1 9.7新西兰9.6 9.5-9.7 2 9.64 丹麦9.5 9.3-9.6 3 9.55 新加坡9.4 9.3-9.5 5 9.36 瑞典9.2 9.0-9.3 6 9.27 瑞士9.1 8.9-9.2 7 9.18 挪威8.9 8.5-9.1 8 8.99 澳大利亚8.8 8.4-9.1 9 8.810 奥地利8.7 8.4-9.0 13 8.411 荷兰8.6 8.3-8.9 10 8.7英国8.6 8.3-8.8 11 8.613 卢森堡8.5 8.1-8.9 13 8.414 加拿大8.4 7.9-8.8 12 8.515 中国香港8.3 7.7-8.7 16 8.016 德国8.2 7.9-8.5 15 8.217 美国7.6 7.0-8.0 17 7.518 法国7.5 7.0-7.8 22 7.119 比利时7.4 6.9-7.9 17 7.5爱尔兰7.4 6.9-7.9 17 7.521 智利7.3 6.8-7.7 20 7.4日本7.3 6.7-7.8 24 6.923 西班牙7.0 6.6-7.4 22 7.124 巴巴多斯6.9 5.7-7.3 21 7.325 马耳他6.6 5.4-7.7 25 6.826 葡萄牙6.5 5.9-7.1 27 6.327 爱沙尼亚6.4 6.0-7.0 31 6.028 以色列6.3 5.7-6.9 26 6.4阿曼6.3 5.2-7.3 29 6.130 阿联酋6.2 5.3-7.1 29 6.131 斯洛文尼亚6.1 5.7-6.8 31 6.032 博茨瓦纳5.9 5.1-6.7 31 6.0卡塔尔5.9 5.6-6.4 38 5.2中国台湾5.9 5.4-6.3 35 5.6乌拉圭5.9 5.6-6.4 28 6.236 巴林5.8 5.3-6.3 34 5.837 塞浦路斯5.7 5.3-6.0 36 5.4约旦5.7 5.1-6.1 37 5.339 马来西亚5.1 4.6-5.6 39 5.040 匈牙利5.0 4.7-5.2 42 4.8意大利5.0 4.6-5.4 42 4.8韩国5.0 4.6-5.3 47 4.543 突尼斯4.9 4.4-5.6 39 5.044 立陶宛4.8 4.5-5.1 44 4.645 科威特4.7 4.0-5.2 44 4.646 南非4.5 4.2-4.8 44 4.647 捷克4.3 3.7-5.1 51 4.2希腊4.3 3.9-4.7 49 4.3纳米比亚4.3 3.8-4.9 54 4.1斯洛伐克4.3 3.8-4.8 57 4.051 哥斯达黎加4.2 3.7-4.7 41 4.9 萨尔瓦多4.2 3.5-4.8 51 4.2拉脱维亚4.2 3.8-4.6 57 4.0毛里求斯4.2 3.4-5.0 54 4.155 保加利亚4.0 3.4-4.6 54 4.1哥伦比亚4.0 3.6-4.4 60 3.8斐济4.0 3.4-4.6 - -塞舌尔4.0 3.5-4.2 48 4.459 古巴3.8 2.3-4.7 62 3.7泰国3.8 3.5-4.1 64 3.6特立尼达多巴哥3.8 3.3-4.5 51 4.2 62 伯利兹3.7 3.4-4.1 60 3.8巴西3.7 3.5-3.9 59 3.964 牙买加3.6 3.4-3.8 74 3.365 加纳3.5 3.2-4.0 64 3.6墨西哥3.5 3.3-3.7 64 3.6巴拿马3.5 3.1-4.1 62 3.7秘鲁3.5 3.1-3.8 67 3.5土耳其3.5 3.1-4.0 77 3.270 布基纳法索3.4 2.7-3.9 - -克罗地亚3.4 3.2-3.7 67 3.5埃及3.4 3.0-3.9 77 3.2莱索托3.4 2.6-3.9 - -波兰3.4 3.0-3.9 67 3.5沙特阿拉伯3.4 2.7-4.1 71 3.4叙利亚3.4 2.8-4.2 71 3.477 老挝3.3 2.1-4.4 - -78 中国3.2 2.9-3.5 71 3.4摩洛哥3.2 2.8-3.6 77 3.2塞内加尔3.2 2.8-3.6 85 3.0斯里兰卡3.2 2.7-3.6 67 3.5苏里南3.2 2.2-3.6 49 4.383 黎巴嫩3.1 2.7-3.3 97 2.7卢旺达3.1 2.1-4.1 - -蒙古3.0 2.4-3.6 85 3.0罗马尼亚3.0 2.6-3.5 87 2.988 亚美尼亚2.9 2.5-3.2 82 3.1贝宁2.9 2.1-4.0 77 3.2波黑2.9 2.7-3.1 82 3.1加蓬2.9 2.1-3.6 74 3.3印度2.9 2.7-3.1 90 2.8伊朗2.9 2.3-3.3 87 2.9马里2.9 2.3-3.6 77 3.2摩尔多瓦2.9 2.3-3.7 114 2.3坦桑尼亚2.9 2.6-3.1 90 2.897 阿尔及利亚2.8 2.5-3.3 97 2.7 阿根廷2.8 2.5-3.1 108 2.5马达加斯加2.8 1.9-3.7 82 3.1马拉维2.8 2.3-3.4 90 2.8莫桑比克2.8 2.4-3.1 90 2.8塞尔维亚2.8 2.5-3.3 97 2.7103 冈比亚2.7 2.3-3.1 90 2.8马其顿2.7 2.4-3.2 97 2.7斯威士兰2.7 2.0-3.1 - -也门2.7 2.4-3.2 112 2.4107 白俄罗斯2.6 1.9-3.8 74 3.3厄立特里亚2.6 1.7-3.5 102 2.6洪都拉斯2.6 2.2-3.0 114 2.3哈萨克斯坦2.6 2.2-3.2 122 2.2尼加拉瓜2.6 2.4-2.8 97 2.7巴勒斯坦2.6 2.1-2.8 108 2.5乌克兰2.6 2.4-2.8 122 2.2越南2.6 2.3-2.9 102 2.6赞比亚2.6 2.3-2.9 102 2.6津巴布韦2.6 2.1-3.0 114 2.3117 阿富汗2.5 1.6-3.2 - -玻利维亚2.5 2.3-2.9 122 2.2厄瓜多尔2.5 2.2-2.9 112 2.4危地马拉2.5 2.1-2.8 122 2.2圭亚那2.5 2.0-2.7 - -利比亚2.5 2.0-3.0 108 2.5尼泊尔2.5 1.9-3.0 90 2.8菲律宾2.5 2.3-2.8 102 2.6乌干达2.5 2.2-2.8 102 2.6126 阿尔巴尼亚2.4 2.1-2.7 108 2.5 尼日尔2.4 2.2-2.6 122 2.2俄罗斯2.4 2.3-2.6 90 2.8130 布隆迪2.3 2.1-2.5 - -柬埔寨2.3 1.9-2.5 - -刚果共和国2.3 2.1-2.6 114 2.3格鲁吉亚2.3 2.0-2.6 133 2.0吉尔吉斯坦2.3 2.1-2.5 122 2.2巴布亚新几内亚2.3 1.9-2.6 102 2.6委内瑞拉2.3 2.2-2.4 114 2.3137 阿塞拜疆2.2 1.9-2.5 140 1.9喀麦隆2.2 2.0-2.5 129 2.1埃塞俄比亚2.2 2.0-2.5 114 2.3印度尼西亚2.2 2.1-2.5 133 2.0伊拉克2.2 1.5-2.9 129 2.1利比里亚2.2 2.1-2.3 - -乌兹别克斯坦2.2 2.1-2.4 114 2.3144 民主刚果2.1 1.8-2.3 133 2.0肯尼亚2.1 1.8-2.4 129 2.1巴基斯坦2.1 1.7-2.6 129 2.1巴拉圭2.1 1.9-2.3 140 1.9索马里2.1 1.6-2.2 - -苏丹2.1 1.9-2.2 122 2.2塔吉克斯坦2.1 1.9-2.4 133 2.0151 安哥拉2.0 1.8-2.1 133 2.0152 科特迪瓦1.9 1.7-2.1 133 2.0赤道几内亚1.9 1.6-2.1 - -尼日利亚1.9 1.7-2.0 144 1.6155 海地1.8 1.5-2.1 145 1.5缅甸1.8 1.7-2.0 142 1.7土库曼斯坦1.8 1.7-2.0 133 2.0158 孟加拉国1.7 1.4-2.0 145 1.5乍得1.7 1.3-2.1 142 1.7*:采用10分制,10分为最高分,表示最廉洁;0分表示最腐败;8.0~10.0之间表示非常廉洁;5.0~8.0之间为轻微腐败;2.5~5.0之间腐败比较严重;0~2.5之间则为极端腐败。
2011年第9期下半月·总第490期世界各国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都不同程度地受腐败问题的困扰。
一些国家通过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等举措,腐败现象有所遏制,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
中央纪委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廉政建设有益成果,适应时代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
”认真借鉴国外廉洁文化建设的有益做法,坚持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对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当今世界上一些廉政状况良好国家,往往都建立了一套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都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要环节。
通过考察廉政状况良好国家的廉洁文化建设,可以发现,这些国家的廉洁文化建设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1、廉洁精神文化建设。
廉洁精神文化是一种高尚的道德理念,主要包括廉洁价值、廉洁心理、廉洁观念等,在廉洁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近代以来,国外廉洁精神文化建设中普遍注重道德建设,注重道德自律在防治腐败中的作用。
西方国家的廉洁精神文化建设普遍提倡对公职人员进行道德教育,净化人性中的“恶”,预防和杜绝公职人员腐化。
如北欧国家普遍重视廉洁文化的培养,公民大多养成了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全社会形成崇廉、尚廉的良好风气。
如芬兰人已经自觉养成廉洁自律的习惯,贪污受贿、侵吞社会财富等行为如同偷盗抢劫一样,被视为卑鄙肮脏的不义之举。
在新加坡,廉洁精神文化建设有别于西方,把公务员的道德操守、人生信仰放在首位,提倡诚实、正直的道德观念,把贪污受贿视为最可耻的行为。
2、廉洁制度文化建设。
廉洁制度文化是要通过对廉洁制度的宣传教育,使人们形成对制度的尊重感、敬畏感,把规章制度内化为公民的一种文化自觉、一种行为习惯,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理事的文化环境,增强廉洁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许多国家为了防止国家公职人员滥用权力、贪赃枉法等行为的发生,都在廉洁制度文化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美国、日本、芬兰、瑞典、新加坡等国的做法是比较典型的。
透明国际透明国际(英语: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即“国际透明组织”,简称TI,成立于1993年,总部立于德国柏林,是一个旨在反对贪污腐败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从1995年起,制定和公布清廉指数。
该组织在与一些政府合作反对腐败,经过多年发展,透明国际已成为对腐败问题研究最权威、最全面和最准确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该组织已在100多个国家成立了分会。
“透明国际”于1993年5月成立。
这是一个由政府官员、有关专家和商人组成的志愿组织,由德国政府提供基金,并且每年向发起国、一些国家政府、援助机构和公司征集大约100万美元作为活动经费。
创建者是德国人彼得·艾根。
总部设在柏林。
该组织的宗旨是致力于揭露世界各地以权谋私行为。
该组织的全球目标包括:确定明确的财产权,审查法律标准和商业惯例,以加强责任心,促进和支持反行贿受贿信息交流中心的地方分部的工作。
它已在美国、英国、德国和厄瓜多尔等100多个国家设立了分部。
“透明国际”已成为对腐败问题研究得最权威、最全面和最准确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它的研究结果经常被其他权威国际机构反复引用。
透明国际 - 主要工作透明国际的主要工作是:1.主持或参与国际性或地区性反腐败会议;推动该组织各国支部成立;2.出版大量有关反腐败的出版物;定期出版《透明国际通讯》等刊物;3.建立自己的网站,发布有关反腐败的信息;4.每年发布一期“全球腐败指数”等等,其中“全球腐败指数”已经在全世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透明国际立场中立,不依附于任何政治党派,所作的全球反腐败报告每年发布一次,目的是提高全球各界对腐败危害性的认识,督促各国积极采取相应对策。
衡量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腐败状况,“透明国际”是以CPI(清廉指数)和BPI(行贿指数)构成的腐败指数来进行评估的。
CPI反映的是全球各国商人、学者及风险分析人员对世界各国腐败状况的观察和感受。
它的数据来源是由一些专家学者从国际上重要、著名的调查报告(如号称世界“权威”的“盖洛普”、“政治与经济风险组织”、“世界经济论坛”等机构和组织所作的调查报告)提取有关人士对各个国家腐败程度的感觉和评判数据,加以综合评估,给出分数。
哪国反腐最严厉作者:张璐晶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第37期8月底,国内一则关于官员财产申报的新闻搅动了舆论的神经: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政府建立“贾汪区勤廉评价系统”,晒出600个正科级干部包括住房、个人收入和配偶子女工作就业情况在内的个人信息。
该勤廉评价系统是一个完全对外公开的网站,全国网民都可以看到。
被国外誉为“阳光法案”的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在中国落地,被认为是政府廉政迈出的一大步。
贾汪此举赢得公众好评的同时,也再次引发关于反腐问题的讨论。
国际上,还有哪些廉政政策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瑞典:是否涉密有明文规定瑞典是世界上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
1766年,瑞典便已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实行政务公开的国家。
自此,政府或公共机构的书面公务资料、公函、财务报告等,只要不属国家机密,都必须向公众和媒体开放。
瑞典政府的公务员,也都要按法律规定将购买房屋等大宗家庭资产的情况“广而告之”。
任何一个瑞典公民都有权查阅任何官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甚至王室成员的资产和纳税情况。
为了限制政府对信息的自由裁量权,瑞典专门制定《保密法》,详细地列举了哪些信息属国家机密,哪些信息可以公开,这就避免了相关部门以国家安全为由,有意向公众隐瞒非涉密信息。
1995年10月,时任瑞典副首相的萨林用公务信用卡购买了几盒巧克力,被记者一直追查到银行,并调出萨林的全部刷卡消费记录,有根有据地指责萨林“挪用公款”,迫使这位很有前途的年轻副首相引咎辞职。
2006年,瑞典首相新提名的几位大臣,因先后被邻居、家电销售商、记者等举报有偷漏雇主税、不缴纳电视费等行为,而先后递交辞呈。
新西兰:1000新西兰元就丢官有着全球最清廉国家之称的新西兰,再次蝉联了2011年透明国际全球清廉指数报告第一名,其反腐之严厉、细致超乎想象。
2011年2月5日,时任新西兰房屋部部长的希特利约同事朋友到自己家共进晚餐。
想到家里的酒没了,他便到超市买酒,却发现没有带钱包。
2011年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中国历年指数及排名)“透明国际”于2011年12月1日公布了2010年度全球腐败指数报告。
中国排名第75,比2010年上升3位。
新西兰9.5分排名第1。
全球清廉度排行榜是由监视世界各国腐败行为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发布的腐败指数(又译“清廉指数”,英文名CPI)。
以各国际组织收集的数据为依据,对各国政治家及公务员的“清廉度”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
自1995年起每年发布一次。
一、中国历年清廉指数及世界排名年度得分排名国家(地区)数2011 3.6 75 1832010 3.5 78 1782009 3.6 79 1802008 3.6 72 1802007 3.5 72 1792006 3.3 70 1632005 3.2 78 1582004 3.4 71 1452003 3.4 66 1332002 3.5 59 1022001 3.5 57 912000 3.1 63 901999 3.4 58 991998 3.5 52 851997 2.9 41 521996 2.4 50 541995 2.2 40 41二、2011世界各国(地区)排行榜排名/国家/指数得分1 新西兰 9.52 丹麦 9.42 芬兰 9.44 瑞典 9.35 新加坡 9.26 挪威 9.07 荷兰 8.98 澳大利亚 8.8 8 瑞士 8.8 10 加拿大 8.7 12香港 8.4 14日本 8.0 32台湾 6.1 43韩国 5.4 46澳门 5.1 75中国 3.6182 索马里 1.0 182 朝鲜 1.0。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is the global civil society organisation leading the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Through more than 90 chapters worldwide andan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 Berlin, we raise awareness of the damaging effects of corruption and work with partners in government, business and civil society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effective measures to tackle it.Every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in this report. All information was believed to be correct as of November 2011.Nevertheless,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cannot accept responsibility for theconsequences of its use for other purposes or in other contexts.ISBN: 978-3-943497-18-2Design: Sophie EverettPrinted on 100% recycled paper.©2011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All rights reserved.Public outcry at corruption, impunity and economic instability sent shockwaves around the world in 2011. Protests in many countries have escalated quickly from small scale action to mass demonstration, uniting people from all parts of society. Their backgrounds may be diverse, but the message is the same: more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 from our leaders is needed.The 2011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showsthat public frustration is well founded. No region or country in the world is immune to the damages of public-sector corruption,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183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assessed score below five ona scale of 0 (highly corrupt) to 10 (very clean).New Zealand, Denmark and Finland top the list, while North Korea and Somalia are at the bottom.“This year we have seen corruption on protestors’ banners be they rich or poor. Whether in a Europehit by debt crisis or an Arab world starting a new political era, leaders must heed the demands for better government,” said Huguette Labelle, Chair of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Public-sector governance that puts the interests of its citizens first is a responsibility that is not restricted to any border. Governments must act accordingly. For their part, citizens need to continue demanding better performance from their leaders. If we work together, the situation shown by this year’s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can improve. These are ourcountries and our future.The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ranks countries according to their perceived levels of public-sector corruption. The 2011 index draws on different assessments and business opinion surveys carried out by independent and reputable institutions. The surveys and assessments used to compile the index include questions relatingto the bribery of public officials, kickbacks in public procurement, embezzlement of public funds, and questions that probe the strength and effectiveness of public-sector anti-corruption efforts.Perceptions are used because corruption – whether frequency or amount – is to a great extent a hidden activity tha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Over time, perceptions have proved to be a reliable estimateof corruption. Measuring scandals, investigations or prosecutions, while offering ‘non-perception’ data, reflect less on the prevalence of corruption in a country and more on other factors, such as freedom of the press or the efficiency of the judicial system. The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complements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s many other tools that measure corruption and integrity i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at global, national and local levels.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2011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please visit RANK COUNTRY/TERRITORY SCORERANK COUNTRY/TERRITORY SCORERANK COUNTRY/TERRITORY SCORE RANK COUNTRY/TERRITORY SCOREBEST WORSTCANADA HAITINEW ZEALAND NORTH KOREATURKEY TURKMENISTAN, UZBEKISTANDENMARK, FINLAND BULGARIAQATAR IRAQBOTSWANA SOMALIA 691271512604319AcknowledgementsGenerous support for the 2011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was provided by Ernst & Young.We are grateful for the contributions to our core activities, including this publication, from the Canadian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Danish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Danida);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Finland; Irish Aid;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Netherlands; the Norwegian Agency for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Swedish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gency (Sida); the Swiss Agency for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and the UK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contents of this report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se donors.For a full list of all contributors and to find out how you cansupport our work please vis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