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八章
- 格式:ppt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6
统计学(第⼋章抽样推断)第⼋章抽样推断【教学⽬的】抽样推断是统计研究中⼀种重要的分析⽅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利⽤样本统计资料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原理及⽅法;深刻理解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了解抽样误差产⽣的原因,并对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加以区别,掌握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的计算;掌握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法;掌握必要样本单位数的确定⽅法。
第⼀节抽样推断概述⼀、抽样推断的概念及特点(⼀)概念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根据这部分单位的信息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科学估计与推断的⽅法。
包括抽样调查和统计推断抽样调查:⼀种⾮全⾯调查,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调查以获得相关资料,以推断总体统计推断:根据抽样调查所获得的信息,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具有⼀定程度的估计和推断。
(⼆)特点1.按随机原则(等可能性原则)抽取调查单位.随机抽样的⽬的是为了排除⼈的主观影响,使每个样本都有系统的可能性被抽中,使样本对总体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随机性原则是保证抽样推断正确性的⼀个重要前提条件。
随机抽样不是随便抽样。
2.根据部分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3.抽样推断的结果具有⼀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和控制其他特点有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等(三)抽样推断的应⽤ 1.不可能进⾏全⾯调查时 2.不必要进⾏全⾯调查时 3.检查⽣产过程正常与否4.对全⾯调查资料进⾏补充修正时⼆、抽样的⼏个基本概念 1.样本容量与样本个数(1)样本容量: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出的部分单位的集合,这个集合的⼤⼩称为样本容量,⼀般⽤n 表⽰,它表明⼀个样本中所包含的单位数。
⼀般地,样本单位数⼤于30个的样本称为⼤样本,不超过30个的样本称为⼩样本。
(2)样本个数:⼜称样本可能数⽬,它是指从⼀个总体中可能抽取多少个样本。
样本个数的多少与抽样⽅法有关。
2.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1)总体参数:总体分布的数量特征就是总体参数,也是抽样统计推断的对象。
第八章一、单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A.变量和次数 B.时间和指标数值C.时间和次数 D.主词和时间2.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数列中各个指标值具有()A.可加性 B.连续性C.一致性 D.可比性3.相邻两个累积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A.累积增长量 B.平均增长量C.逐期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4.统计工作中,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可以计算()A.逐期增长量 B.累积增长量C.平均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5.基期均为前一期水平的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C.年距发展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6.某企业2003年产值比1996年增长了1倍,比2001年增长了50%,则2001年比1996年增长了()A.33% B.50%C.75% D.100%7.关于增长速度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增长速度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 B.增长速度是发展速度减1C.增长速度有环比和定基之分 D.增长速度只能取正值8.如果时间数列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同,可配合()A.直线趋势方程 B.抛物线趋势方程C.指数曲线方程 D.二次曲线方程二、多项选择题1.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A.时期长短应一致 B.总体范围应该统一C.计算方法应该统一 D.计算价格应该统一E.经济内容应该统一2.发展水平有()A.最初水平 B.最末水平C.中间水平 D.报告期水平E.基期水平3.时间数列水平分析指标有()A.发展速度 B.发展水平C.增长量 D.平均发展水平E.平均增长量4.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A.时距扩大法 B.移动平均法C.序时平均法 D.分割平均法E.最小平方法三、填空题1.保证数列中各个指标值的_______是编制时间数列的最主要规则。
2.根据采用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可以分为逐期增长量和_______增长量两种。
3.累积增长量等于相应的_______之和。
两个相邻的_______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8.1解:建立假设: H0:μ=4.55;H1:μ≠4.55这是双侧检验,并且方差已知,检验的统计量 Z 值为:=-1.833而=1.96>|-1.833|,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可认为现在生产的铁水平均含碳量为 4.558.2解:建立假设: H0:μ≥700;H1:μ<700这是左侧检验,并且方差已知,检验统计量 Z 为:Z==-2而-=-1.645>-2,因此拒绝原假设,即在显著性水平 0.05 下这批元件是不合格的。
8.3解:建立假设: H0:μ≤250;H1:μ>250这是右侧检验,并且方差已知,检验的统计量 Z 值为:Z==3.33 而=1.645<3.33,因此拒绝原假设,即这种化肥使小麦明显增产。
8.4解:建立假设: H0:μ=100;H1:μ≠1009/108.055.4484.4−=Z Z 025.036/60700680−Z 05.025/30250270−Z05.0由样本数据可得: ==99.978S===1.212这是双侧检验,并且方差未知,又是小样本,故采用 t 统计量,检验统计量的值为: t==-0.054而(8)=2.306>|-0.054|,因此不拒绝原假设,即该日打包机工作正常8.5、由题意先建立假设,显然不符合标准的比例越小越好,由于采用的是产品质量抽查,即使总体不合标准的比例没有超过5%,属于合格范围,采用右单侧检验。
P=6/50=12%属于单侧检验,当α=0.05时,有,因此拒绝原假设,即认为该批食品不能出厂n X ni ix∑==195.100....7.983.99+++1)(12−−∑=n x ni i x 8)978.995.100(...978.99-7.98978.99-3.99222−+++)()(9/2122.1100-978.99t025.0%5:%,5:1>≤ππH H o 27.250%)51(%5%5%12=−−−=Z 27.2645.105.0<=Z8.6、由题意建立假设:单侧检验,并且方差未知,n=15,属于小样本,故采用t 统计量,检验统计量的值为:α=0.05,,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认为该厂家的广告不真实8.7、建立假设:,由样本数据可以得出,这是单侧检验,并且方差未知,是小样本,因此采用t 检验量,检验统计量的值为25000:,25000:10>≤μμH H 549.115/50002500027000/0=−=−=n s x t μ549.1761.1)14(05.0>=t 225,22510>≤H H 5.24116170485 (2121012801591)=++++++==∑=nxx ni i7.9815)5.241170(....)5.241280()5.241159(12221=−++−+−=−=∑=n xs ni in s x t /μ−=669.016/7.982255.241=−=通过查表可得出,,因此不能拒绝原假设,没有理由认为元件的平均寿命显著地大于225小时。
第八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
A.相关关系
B.函数关系
C.回归关系
D.随机关系
(2)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0≤r ≤1
B. -1<r <1
C. -1≤r ≤1
D. -1≤r ≤0
(3)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12+3.6x,如x每增加1个单位,则y平均增加( )。
A. 12个单位
B. 15.6个单位
C. 3.6个单位
D. 8.4个单位
(4)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的两个变量( )。
A.都是随机变量
B.地位是对等的
C.都是给定的量
D.一个是自变量,另一个是因变量
二、多项选择题
(5)相关系数表明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
A.线性关系
B.因果关系
C.变异关系
D.相关方向
E.相关的密切程度
(6)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1,则这两个变量是( )。
A.负相关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完全相关关系
D.不完全相关关系
E.零相关
(7)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 )。
A.自变量是可控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
C.利用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相互推算
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
E.自变量是随机变量,因变量是可控变量
(8)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以( )。
A.进行两个变量的互相推算
B.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
C.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
D.确定两个变量的变动关系
E.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密切程度。
第八章 时间数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时间序列与变量数列( )A 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B 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C 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D 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2.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平均数时间序列B 时期序列C 时点序列D 相对数时间序列 3.发展速度属于( )A 比例相对数B 比较相对数C 动态相对数D 强度相对数 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A 报告期水平B 基期水平C 实际水平D 计划水平 5.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 )A 296人B 292人C 295 人D 300人6.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2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 )A 150万人B 150.2万人C 150.1万人D 无法确定 7.由一个9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 ) A 有8个 B 有9个 C 有10个 D 有7个 8.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A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9.某企业的科技投入,2010年比2005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2006—2010年间科技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A 5%6.58B 5%6.158C 6%6.58D 6%6.15810.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 ) A 简单平均法 B 几何平均法 C 加权序时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 11.在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中,可以形成数学模型的是( )A 时距扩大法B 移动平均法C 最小平方法D 季节指数法 12.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的是(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数列 D.平均数数列 13.按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侧重于考察现象的( ) A.期末发展水平 B.期初发展水平C.中间各项发展水平D.整个时期各发展水平的总和14.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 )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和 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差 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积 D.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商15.已知某地区2010年的粮食产量比2000年增长了1倍,比2005年增长了0.5倍,那么2005年粮食产量比2000年增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