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循环小数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2
4.循环小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循环小数。
(教材第3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重难点重点:理解无限循环小数的意义。
难点:循环节的判断方法。
教具学具投影片,扑克牌。
教学过程一、导入做游戏,找规律。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扑克牌吗?老师这里有6张扑克牌,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
教师出示:老师又摆出、,你能猜出下一张要摆哪张牌吗?()请一名学生到投影前摆出。
再往后摆,你知道怎么摆吗?为什么?(因为它们是按Q、J、K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师:从这道题中可以看出,有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图案,我们把它叫做“循环”,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数学王国的乐园,探究“循环小数”的秘密吧!(板书课题:循环小数)二、教学实施1.主动探索。
(1)教师出示算式:42.135÷5400÷7578.6÷11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
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做完题后,去体会“无限”与“有限”,“循环”与“不循环”的数学现象。
(2)学生观察思考。
在计算和观察同学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学生交流讨论。
第一题可以除尽,第二题、第三题的商除不尽,总也除不完。
(3)提问。
如果第二题、第三题继续往下除,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第二题还继续商3、3、3……第三题还是先商4,再商5……)继续除下去商一定重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因为余数重复出现,商必然重复出现)继续第二题、第三题的计算,要分别商多少个3,多少个4、5呢?(要商无数个)2.建立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讨论:第一题与第二题、第三题的商有什么不同?第二与第三题的商又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第一题可以除尽,它的商的位数是有限的,第二、第三题都除不尽,它们的商的位数是无限的。
第二、第三题中商的数字虽然都出现了循环、重复,但第二题的商是一个数字循环,第三题的商则是两个数字循环。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循环小数∣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循环小数∣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第三单元的小数除法—循环小数。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小数的记法和求解循环小数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循环小数的定义和记法,了解求解循环小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循环小数的定义和记法,以及求解循环小数的方法。
难点在于让学生们理解循环小数的性质和求解循环小数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循环小数的示例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小数除法的问题,让学生们尝试解答。
通过解答过程中出现的循环小数,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我会用PPT展示循环小数的定义和记法,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们理解循环小数的性质和特点。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循环小数的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运用循环小数的性质和求解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出循环小数的定义、记法和求解方法,以及一些示例和练习题。
通过清晰的板书设计,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循环小数的概念。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找出下面的小数中的循环小数,并将其记法写出来。
答案:2. 题目:请将下面的小数除法问题求解,并写出解答过程。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循环小数的定义和记法:循环小数是指在除法运算中,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部分形成一个重复的序列。
循环小数的记法是将重复的数字上面加上一个点,例如0.333可以记作0.$$_3$$。
这个概念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需要他们理解和掌握。
2. 求解循环小数的方法:求解循环小数的方法是通过长除法将循环小数转化为分数形式。
循环小数说课稿10篇循环小数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循环小数》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和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概念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材的编排意图是:例1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小数的循环现象,初步探索循环小数的特征,例2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研究循环小数的循环规律,并用描述性的语言归纳循环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习循环节、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和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循环小数是小数除法的商的一种特殊情况,可以看成小数除法的深层次的研究,通过对商的研究,学生可灵活的处理小数除法的商,为学生用小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探究欲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3、教学重、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1、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动中、动眼充分感知,然后经过学生观察、比较、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来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兴趣,通过趣味性、竞争性等多种形式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的有趣、有效。
三、说学法: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流程: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从生活现象中感知循环。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 小数除法—循环小数︳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并能判断循环小数的类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循环小数的概念2. 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3.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4. 循环小数的类型判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循环小数的概念、简便记法以及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循环小数的类型判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如四季更替、星期循环等,引导学生发现循环现象在数学中的体现,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循环小数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观察小数部分出现重复的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出循环小数的定义。
(2)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让学生尝试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并说明记法的含义。
(3)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并能正确计算。
(4)循环小数的类型判断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类型判断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探究精神等方面,给予积极评价。
2. 练习评价:检查学生在练习中的正确率和速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六、教学反思1. 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3单元小数除法第8课时循环小数【教学内容】:教材P33~34例7、例8及练习八第4、5、6、7、9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
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方法】:计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
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问:学生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不能,因为它不断地重复。
)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
(板书:循环)2.初步感知循环小数。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到数学信息,独立列算式。
学生列式:400÷75。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个算式的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3.引出课题。
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可能永远也除不完。
)揭题:那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二、互动新授1.认识循环小数。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
)让学生猜一猜400÷75的商下一位是多少?并计算验证。
引导学生说出:400÷75的商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 小数除法—循环小数︳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一部分,小数除法中的循环小数。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3.4节,主要内容包括循环小数的定义、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循环小数的除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循环小数的含义,掌握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除法运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循环小数的含义和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循环小数的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5元,书店搞活动,买100元减30元,小华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
2. 新课讲解:在讲解循环小数之前,我会先回顾一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
然后,我会通过PPT展示循环小数的定义和循环小数的简写方法,让学生跟随PPT的步骤进行学习和理解。
3. 例题讲解:我会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循环小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例如,讲解如何将25除以100,得到循环小数0.25。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计算25除以100的结果,以及25除以1000的结果。
5. 循环小数的除法运算:在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定义和简写方法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循环小数的除法运算。
例如,计算25除以100的循环小数结果,学生会得到0.25。
6. 循环小数的应用: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循环小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