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10
宏观经济学-3_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背景知识蜜蜂的寓言启发了凯恩斯总需求决定理论18世纪初,一个名叫孟迪维尔的英国医生写了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蜂群的兴衰史。
最初,蜜蜂们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整个蜂群兴旺发达。
后来它们改变了原有的习惯,崇尚节俭,结果蜂群凋敝,终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
<200多年后,这部作品启发凯恩斯发动了一场经济学上的“凯恩斯革命”,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和总需求决定理论古典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能取保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他们承认时不时的会有非正常事件发生,使经济偏离充分就业状态。
但当这些异常情况确实发生时,市场中的价格、工资、利率会自动调整,很快使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其原理是,产出与就业的衰退会使价格、工资和利率降低,而较低的利率水平反过来会刺激投资支出,使任何物质和劳动力的过剩很快得以消除。
古典经济学家否认存在长期支出不足的可能性,亦即不存在支出水平不足以购买充分就业下的全部产出的可能性。
这一否定结论部分建立在萨伊定理的基础上。
凯恩斯对古典经济学的抨击凯恩斯指出在某些时期,并不是所有的收入都会用于消费生产出来的产品,当大范围消费不足发生时,卖不出去的产品将堆积在生产者的仓库里,针对存货的增加,生产者将减少其产出,削减就业人数,经济衰退或萧条将接踵而至。
经济波动不仅仅与诸如战争、旱灾等非正常情况的外部力量有关。
相反,引起失业和通胀的原因是某些根本性经济决策的不同步,尤其是储蓄和投资决策。
另外,产品价格与工资的下降空间不大,只有在成本昂贵的衰退或萧条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大幅下降。
内部因素加上外部因素(战争与天灾),导致了经济的不稳定性。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3.<2 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3.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3.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3.5 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两部门经济(居民户消费和储蓄,厂商生产和投资)没有供给限制(存在资源闲置,物价不变,这是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投资为一常数:I=I0,即企业自主决定投资,不受利率和产量变动的影响3.<2 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3.<2.1 总供给与总产出3.<2.<2 总需求与总支出3.<2.3 均衡产出“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理论概念,有必要把它们转换为统计概念,在总供求理论与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之间建立起联系。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1、储蓄2、储蓄-投资恒等式3、边际消费倾向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5、平均消费倾向6、消费函数7、投资乘数8、政府支出乘数9、税收乘数10、平衡预算乘数11、对外贸易乘数12、节俭的悖论二、判断题1、自主消费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
2、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3、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4、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5、由于存在进口,将导致投资乘数和政府开支乘数降低。
6、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认为,在短期,实际产出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7、在价格固定不变的条件下,总需求曲线就是总支出曲线。
8、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总支出水平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
该均衡国民收入正式社会满意的产出水平。
9、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表明,只要增加总支出计划的水平,就能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10、总支出曲线表示总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2、总支出曲线的斜率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B.平均消费倾向C.自主消费水平D.自主投资水平3、在下列选项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4D.边际储蓄倾向为0.34、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是5500亿元,如果政府需要将均衡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9的情况下,政府购买支出应增加()。
A. 10亿元B. 20亿元C. 50亿元D. 100亿元5、自主消费增加对总支出曲线的影响是()。
A.向下移动,曲线变缓B.向下移动,斜率不变C.向上移动,曲线变陡D.向上移动,斜率不变6、当以下()发生时,经济将衰退。
A.乘数因边际消费倾向降低而变小B.自主支出增加C.乘数因边际消费倾向增加而变大D.自主支出减少7、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1、储蓄2、储蓄-投资恒等式3、边际消费倾向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5、平均消费倾向6、消费函数7、投资乘数8、政府支出乘数9、税收乘数10、平衡预算乘数11、对外贸易乘数12、节俭的悖论二、判断题1、自主消费是总需求的组成部分。
2、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3、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4、投资增加导致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5、由于存在进口,将导致投资乘数和政府开支乘数降低。
6、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认为,在短期,实际产出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7、在价格固定不变的条件下,总需求曲线就是总支出曲线。
8、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总支出水平决定了均衡的国民收入。
该均衡国民收入正式社会满意的产出水平。
9、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表明,只要增加总支出计划的水平,就能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10、总支出曲线表示总支出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B.国民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2、总支出曲线的斜率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B.平均消费倾向C.自主消费水平D.自主投资水平3、在下列选项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储蓄倾向为0.1C.边际消费倾向为0.4D.边际储蓄倾向为0.34、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是5500亿元,如果政府需要将均衡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9的情况下,政府购买支出应增加()。
A. 10亿元B. 20亿元C. 50亿元D. 100亿元5、自主消费增加对总支出曲线的影响是()。
A.向下移动,曲线变缓B.向下移动,斜率不变C.向上移动,曲线变陡D.向上移动,斜率不变6、当以下()发生时,经济将衰退。
A.乘数因边际消费倾向降低而变小B.自主支出增加C.乘数因边际消费倾向增加而变大D.自主支出减少7、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宏观经济学武汉大学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答案第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1.萨伊定律2.有效需求3.消费函数4.消费倾向5.边际消费倾向6.储蓄函数7.平均储蓄倾向8.边际储蓄倾9.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二.选择题1.在消费一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意味着消费者( D )。
A.收入减少了不得不减少储蓄B.投入增加导致储蓄增加C.储蓄的增加不是收入增加引起的D.储蓄减少不是收入增加引起的2.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应该是( C )。
A.4 B.2.5 C.5 D.1.63.如果投资支出突然下降,则根据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D )。
A.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的下降,下降的趋势将很快减缓B.GD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的下降C.GDP将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的下降D.GD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的下降量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B )。
A.消费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B.消费水平提高,国民收入增加C.消费水平不变,国民收入增加D.储蓄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5.若实际的CDP高于均衡水平,则说明( A)。
A.从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储蓄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B.计划投资的总额和计划消费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DP水平C.计划消费支出总额超过计划投资总额D.GD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平衡点6.在两部门模型的图形中,45度线与消费函数相交的产出水平表示( D )。
A.均衡的GDP水平B.净投资支出大于零时候的GDP水平C.消费和投资相等D.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正好为零7.消费者储蓄增加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C )。
A.储蓄上升,但GDP下降B.储蓄保持不变,GDP下降C.储蓄和GDP都将下降D.储蓄下降,GDP不变8.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若现期GDP水平为4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1000亿元消费,计划投资为1300亿元,则可预计( A)。
第2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1考点难点归纳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均衡产出与非计划存货投资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于是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I C Y +=。
C 、I 分别代表计划消费、计划投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非计划存货投资是指实际产出与均衡产出间的差额。
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消费函数描述的是随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的这种关系,用公式表示为)(Y C C =。
若消费与收入间存在线性关系,则:bY a C +=(a ,b 均为正数)…(i )。
(1)边际消费倾向(MPC )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MPC =dYdC 。
在函数(i )中MPC =b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因为消费者最多把所有增加的收入都用于消费,但是不可能超过它,所以小于1。
(2)平均消费倾向(APC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率,其公式为APC =YC 。
在函数(i )中,APC =b Ya YbY a +=+。
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的数值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
(3)储蓄函数是描述储蓄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函数。
用公式表示为)(Y S S =。
若延续前面对消费函数的线性假定,可得储蓄函数Y b a C Y S )1(-+-=-=…(ii )。
由此引申出两个概念:①边际储蓄倾向(MPS ),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
公式为:MPS =dYdS 。
在函数(ii )中,MPS =1-b 。
②平均储蓄倾向(APS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率。
公式为APS =YS。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名词解释消费函数储蓄函数投资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购买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二、判断是非题1、凯恩斯定律是指市场不能完全出清。
2、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3、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公式为y=c+i 其中c,i 是指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
4、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条件为I=S,它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5、消费函数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得多。
6、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MPC递减,而平均消费倾向APC递增,且APC〉MPC。
7、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小。
8、改变政府购买支出水平对宏观经济活动的效果要大于改变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效果。
9、消费曲线具有正斜率,但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小。
10、定量税时,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为y=(+i+g-鈚)/(1-)。
11、在比例税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一般小于1。
三、选择题1、若MPC=0.6,则I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A 40万B 60万C 150万D 250万2、根据消费函数,决定消费的因素是A 收入B 价格C 边际消费倾向D 偏好3、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A 消费减少B 储蓄减少C 消费增加D 储蓄增加4、若MPC=0.2,则政府税收乘数值为A 5B 0.25C -4D 25、政府购买乘数Kg、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之间的关系是A Kg<KtrB Kg =KtrC Kg>KtrD 不确定6、在两部门经济中,乘数的大小A 与边际消费倾向同方向变动B与边际消费倾向反方向变动C 与边际储蓄倾向同方向变动D与边际储蓄倾向反方向变动7、当消费函数为C=+鈟时,则APCA 大于MPCB 小于MPC C 等于MPCD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时,说明A 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B 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C 非计划存货投资不等于零D 事前投资等于事前储蓄9、政府预算平衡时,若MPC=4/5,政府购买增加100万元,则国民收入A 不变B 增加200万元C 增加100万元D 减少100万元10、当消费者储蓄增加而消费不变时A GNP下降,S增加B GNP下降,S不变C GNP和S都减少D GNP不变,S减少11、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A 购买一块土地B 购买公司债券C 厂房增加D 存货增加四、计算题1、若自发投资量从600亿元增加到700亿元,则均衡的国民收入从8000亿元增加到8500亿元,求:投资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