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危险源辨识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4
仓库危险源辨识清单
1. 背景
该文档旨在帮助仓库管理人员识别和评估仓库中的危险源,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2. 危险源辨识步骤
以下是确定和辨识仓库危险源的基本步骤:
2.1. 仓库布局检查
- 检查仓库的布局和设计是否合理,并确保通道和紧急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 确保货物的堆放和存储符合安全要求,避免货物过多堆放导致塌方和倒塌的风险。
2.2. 物品和设备检查
- 检查仓库内的物品和设备是否有损坏或存在安全隐患。
- 确保危险品储存区域设施完善,并遵守相关的危险品储存规定。
2.3. 火灾风险评估
- 评估仓库内火灾的风险,并确定适当的防火措施和设备。
- 检查灭火器和消防设备是否齐全、有效,并进行定期维护和
检修。
2.4. 化学品和危险品管理
- 确保所有化学品和危险品都标识清晰,并按照要求进行储存
和管理。
- 对仓库内储存的化学品和危险品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
的安全操作规程。
2.5. 动力设备和机械使用评估
- 对仓库内使用的动力设备和机械进行评估,确保其安全可靠。
- 建立并执行动力设备和机械的操作规程,包括定期检修和维护。
2.6. 人员培训和防护装备
- 为仓库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确保员工配备适当的防护装备,并进行定期检查。
3. 结论
仓库危险源辨识清单是确保仓库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工具,通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危险源,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事故发生并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是仓库危险源辨识清单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对仓库管理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部门:物资储存场所辨识人:辨识期间:序号作业/活动/部位危险源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现状可能导致的风险(危害结果)时态(过去、现在、将来)状态(正常、异常、紧急)活动类别√风险评价危险等级(一般/重大)常规非常规定性定量L(发生可能性)E(暴露频繁)C(造成的后果)D(总分)1原辅材料和成品库(生产现场分区)1.1机械伤人行车吊物时料桶摆动见《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识别与评价表》⑴要求员工注意遵守交通规定人员撞伤现在正常√36354吊钩过低撞伤头现在正常√1133箍环弹开伤手现在正常√163181.2机械设备故障无见《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识别与评价表》⑵强调了操作要求已有相关规定无将来异常无无无无无1.3火灾受外力撞击、碰撞原料起火见《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识别与评价表》⑶设置了严禁烟火标牌火灾将来紧急√3615270重大1.4电气故障线路连接点松脱,拉弧短路;绝缘子绝缘降低见《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识别与评价表》⑷已有接地措施大面积停电、设备损坏将来异常√333271.5电击伤人线路连接点松脱落地造成跨步触电见《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识别与评价表》⑸同上人员伤亡将来异常√167421.6爆炸料桶受外力撞击见《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识别与评价表》⑹设备已接地爆炸将来紧急√1615901.7电磁辐射无见《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识别与评价表》⑺未超标窒息现在正常√1615901.8中毒/窒息伤亡氩气泄漏见《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识别与评价表》⑻无无将来紧急√1615901.9职业病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1.10水灾/淹溺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1.11高温灼伤/低温冻伤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1.12高空坠落/物吊具脱钩2、钢丝绳、吊具断裂3、操作不规范晃动过大4、抱闸失灵,造成吊物撞人5、突然断电,失控造成吊物伤人见《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识别与评价表》⑿加防护装置人员伤亡/财产损坏将来紧急√363541.13坍塌房屋/地面垮塌见《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识别与评价表》⒀无人员伤亡将来紧急√0.20.5100101.14其他(跌/滑倒、伤人或抢劫财物等)跌/滑倒、见《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识别与评价表》⒁未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将来紧急√1236伤人或抢劫财物等保持干燥,稳步慢行将来紧急√1236注1)定量判断:D>100分为重大危险源。
物资仓库危险源辨识
1、物品摆放不稳定、不规则、货架摆放超重会造成坠物伤人或物品损坏。
2、下班未关电源、易燃易爆品未隔离存放会引发火灾、爆炸。
3、物体摆放不稳定、不规则会造成挤压伤害
4、吊装作业时工作人员要于工件保持一定距离,吊装大型物件要使用推拉杆,并清理物件上的杂物,以防落下伤人。
5、歪拉斜吊、起吊重物的绳索不符合安全要求、起吊作业完成后吊钩未升至安全高度、行车零件坠落、升降机构打滑会造成起重伤害。
6、吊起重物时要绑扎牢固,防止重心偏移。
第 1 页 / 共 1 页。
物资仓库危险源辨识一、前言物资仓库是很多行业的重要部分,尤其在制造业、物流行业中,物资仓库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如何保障物资仓库的安全,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篇文档将从危险源辨识和管理方面入手,介绍如何对物资仓库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管理。
二、物资仓库危险源的类别与特点物资仓库的危险源辨识首先需要了解物资仓库的危险源的类别和特点,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识别危险源。
1. 火灾危险源物资仓库大都存储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包括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因此火灾危险源是物资仓库最主要的危险源之一。
例如,电器设备、电线、烟雾、导电物等可能引发火灾的物质都可以成为火灾危险源。
2. 气体危险源物资仓库中常常存放大量液化气、氨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因此气体泄漏危险也是需要重视的。
一旦气体泄漏,将可能引发爆炸、毒气泄漏等危险。
3. 环境污染危险源物资仓库中常常储存放一些有毒有害环境污染物,例如:某些污染土壤的物质、有机化合物等。
这些物质的泄漏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环境及生物。
三、物资仓库危险源辨识与管理物资仓库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是防范危险的重要方法,以下介绍物资仓库危险源的一些常用方法。
1. 定期巡查与检查物资仓库管理者需要制定特别的巡查计划,例如:每日例行、每周例行、每月例行等巡查计划,针对物资仓库的不同区域、设备、线路逐个进行检查。
发现危险源后,采取相应措施及时组织应急处理措施,确保现场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2. 实施危险源排查通过对物资仓库危险源的排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消除或控制。
危险源排查是对现场作业环境是否符合行业标准的检验。
3. 实施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安全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事故率,让员工始终时刻掌握安全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把安全文化植入到工作中。
4. 采取合适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定物资仓库安全规章制度、加强操作规范的制定与执行、上岗前、上岗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例如:安装警报、消防设施、风险判断及预防装置等。
危险化学品仓库中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危险化学品在仓库中的储存和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又必要的任务。
为确保仓库内的安全和保护员工的健康,必须准确辨识和管理危险源。
本文将探讨危险化学品仓库中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方法,并提供相关建议。
一、危险源辨识1. 产品标识和化学性质辨识在仓库内,准确标识危险化学品是首要任务。
每个危险品容器上应贴有易识别的标签,标注化学品的名称、物理状态、危险性类别等重要信息。
此外,必须了解每种化学品的化学性质,包括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易燃性和腐蚀性等,以便更好地处理和储存。
2. 危险源评估进行危险源评估是识别和管理仓库中潜在危险的关键步骤。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危险源的类型、数量和危险程度。
使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如风险矩阵或安全数据表,评估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
3. 安全设施辨识仓库的安全设施是确保员工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辨识出仓库内的安全设施,包括灭火器、防爆设备、通风系统等,并确保其正常工作和维护。
二、危险源管理1. 仓库布局和储存仓库的布局和储存方式直接影响危险源的管理效果。
根据危险品的性质和危险程度,合理划分存储区域,确保不同类型的危险化学品分开存放。
同时,仓库内应设立显眼的标识,对存储区域和容器进行清晰的标记。
2. 监测与检测仓库内的危险源应定期进行监测与检测,以确保其处于可控范围内。
例如,通过安装气体传感器和火灾报警系统来及时检测可燃、易爆气体的泄漏和火灾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储存条件维护不同种类的危险化学品对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
仓库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避免化学品的不稳定和变质。
定期对储存设施和容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并符合安全要求。
4.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员工的培训和意识提升是危险源管理的重要环节。
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使员工了解危险源的特性和应急处置措施。
定期组织演习和安全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5. 应急响应和事故预防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包括制定事故预案和安全操作规程。
随着居民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卫生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食材、日用品的保鲜和制冷有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上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自2015年起,蔬菜、水果、调制品、水产品、液态奶和速冻米面六大类食品冷链物流需求的年增长率均在18%以上,2019年增长率甚至达到27.9%。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国家积极鼓励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冷链物流仓库在我国呈爆发式发展。
自2014年起,我国冷链物流仓库库容年均增长约13%,冷链物流仓库资源需求依旧高涨。
随着科技的进步,冷链物流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各项基础设施水平取得长足进步、硬件环境得到极大提升。
物流设施的升级换代、全自动和半自动化仓库的投资建设使冷链仓库工作环境得到改善,一批制冷效率低、环境破坏性强或者对人体危害性高的制冷剂已被淘汰。
但是,冷链物流仓库作为现代物流业举足轻重的参与者,将长期存在且获得了跨越式发展。
而冷链物流在火灾特性、消防设施运用和管理上的客观属性,决定了冷链仓库比普通仓库安全风险更多:除包含普通仓库安全风险外,还增加了制冷、电气系统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风险。
作为物流行业管理者,如何更好地进行冷链物流仓库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确保冷链物流行业取得长足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
1 冷链物流仓库的危险源辨识所谓危险源辨识是指生产各级人员识别危险的存在,并确定危险特性的过程。
企业中,将各种危险源第一时间辨识出来,是降低安全风险、创建安全环境的第一步。
危险源辨识的过程是全员参与的过程。
生产管理者带领基层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共同参与,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作业活动信息,对照危害分类和事故类型,确定各项活动具体的危险源,由局部到整体,收集辨识的危险源,汇总出区域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可采用现场观察、询问与交流、查阅有关记录和安全巡查的方式进行。
危险源辨识要涉及全过程,不但包括常规作业、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还包括非常规作业,源于工作场所外、但对该场所内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企业人员及其活动,工具及材料的变更,类似企业发生的事故和事件等各方面信息。
物资仓库危险源辨识在物资仓库的日常运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这些危险源可能从某些方面影响到仓库的安全生产,甚至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对于物资仓库的危险源进行辨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危险源的定义入手,分析物资仓库中存在的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指在生产或者生活中存在的、能够引起损害或伤害的物质、设备、物理因素、人为因素等,其存在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危险源的辨识是指通过对物质、设备、物理因素等的识别和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物资仓库存在的危险源1. 火灾危险源物资仓库中存储着大量易燃品,如化学品、油漆、涂料等。
这些物品在运输、储存、使用中存在着相应的风险,因此也存在火灾的危险。
火灾的发生将对仓库的人员及物品造成极大的危害。
2. 爆炸危险源在物资仓库中,可能存在某些易爆品,如烟花爆竹、火药等物品。
这些物品在不当使用或管理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物品损失。
3. 毒性危险源物资仓库中存储着一些有毒品、有害物,如农药、化学药品等。
在搬运、储存、使用这些物品的过程中,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毒性和有害影响。
4. 机械危险源物资仓库中存在着大型机械设备,如搬运机、升降机等。
这些设备在运行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因素,如机械故障、操作不良等情况。
5. 电气危险源物资仓库中存在大量电气设备,如照明、电动机等。
这些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电气故障、线路短路等问题,从而引起火灾和其他危险。
6.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物资仓库存在的另一个危险源,如台风、地震、水灾、雷击等。
这些灾害的发生将严重影响仓库的安全生产。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在物资仓库中辨识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实地调查对物资仓库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仓库内部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包括设备、物品等。
2. 风险评估对实地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危险的严重程度和概率,预测可能的风险后果。
3. 制定预防措施针对不同种类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但不适用于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军事设施、采掘业和危险物质的运输。
本标准采用了一些定义,如危险物质、单元、临界量、重大事故、重大危险源、生产场所和贮存区等。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照爆炸性物质、易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有毒物质的品名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则是由贮存的危险物质种类和数量来确定。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其中,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是指在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则是指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最后,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相关标准的最新版本,以确保标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改写过的文章:表1列出了一些危险化学品及其最小爆炸下限。
这些化学品包括硝化纤维素、硝酸铵、季戊四醇四硝酸酯等。
表2列出了易燃物质及其临界量,包括乙烷、正戊烷、石脑油等。
表3列出了活性化学物质及其临界量,包括二氧化氮、氯化氢等。
其中,硝化纤维素、硝酸铵、季戊四醇四硝酸酯等危险化学品的最小爆炸下限都很低,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易燃物质如乙烷、正戊烷、石脑油等也需要控制其临界量,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活性化学物质如二氧化氮、氯化氢等也需要小心处理,以免造成伤害或污染环境。
表1:危险化学品及其最小爆炸下限1.雷(酸)汞 - 0.12.硝化丙三醇 - 0.13.二硝基重氮酚 - 0.14.二乙二醇二硝酸酯 - 0.15.脒基亚硝氨基脒基四氮烯 - 0.16.迭氮(化)钡 - 0.17.迭氮(化)铅 - 0.18.三硝基间苯二酚铅 - 0.19.六硝基二苯胺 - 510.2,4,6-三硝基苯酚 - 511.2,4,6-三硝基苯甲硝胺 - 512.2,4,6-三硝基苯胺 - 513.三硝基苯甲醚 - 514.2,4,6-三硝基苯甲酸 - 515.二硝基(苯)酚 - 116.环三次甲基三硝胺 - 117.2,4,6-三硝基甲苯 - 118.季戊四醇四硝酸酯 - 119.硝化纤维素 - 5020.硝酸铵 - 5021.1,3,5-三硝基苯 - 5022.2,4,6-三硝基氯(化)苯 - 5023.2,4,6-三硝基间苯二酚 - 10024.环四次甲基四硝胺 - 25025.六硝基-1,2-二苯乙烯 - 5026.硝酸乙酯 - 50表2:易燃物质及其临界量序号类别物质名称闪点临界量,t 生产场所临界量,t 贮存区1 乙烷 <28℃的液体2 202 正戊烷 <28℃的液体 2 203 石脑油 <28℃的液体 2 204 环戊烷 <28℃的液体 2 205 甲醇 28℃≤闪点<60℃的液体 2 206 乙醇 28℃≤闪点<60℃的液体 2 207 乙醚 28℃≤闪点<60℃的液体 2 208 甲酸甲酯 28℃≤闪点<60℃的液体 2 209 甲酸乙酯 28℃≤闪点<60℃的液体 2 2010 乙酸甲酯 28℃≤闪点<60℃的液体 2 2011 汽油 <28℃的液体 2 2012 丙酮 28℃≤闪点<60℃的液体 2 2013 丙烯 <28℃的液体 2 1414 煤油 <28℃的液体 10 2015 松节油 <28℃的液体 10 2016 2-丁烯-1-醇 28℃≤闪点<60℃的液体 10 2017 3-甲基-1-丁醇 28℃≤闪点<60℃的液体 10 2018 二(正)丁醚 28℃≤闪点<60℃的液体 10 2019 乙酸正丁酯 28℃≤闪点<60℃的液体 10 2020 硝酸正戊酯 28℃≤闪点<60℃的液体 100 20 表3:活性化学物质及其临界量临界量,t 生产场所临界量,t1 二氧化氮2 22 氯化氢 2 23 氨 2 24 丙烯腈 2 25 硫酸 1 1XXX unclear and there are some us errors。
物资仓库危险源辨识规程物资仓库危险源辨识规程一、进入物资仓库前的注意事项1. 请佩戴安全帽、防滑鞋和牢固的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2. 在进入仓库前,请仔细查看仓库入口的安全标识牌,并按要求进行操作;3. 遵守仓库内的交通规则,并保持仓库内的清洁和整齐;4. 严禁在仓库内吸烟或使用明火;5. 如果你在仓库内发现任何危险或安全隐患,请立刻向管理员汇报。
二、物资仓库危险源辨识规程1. 物资仓库内的货架和货物堆积,可能会导致落物和滑倒等安全风险;2. 物资仓库内的装卸设备,在不得当使用的情况下,可能会给人员带来意外伤害;3. 物资仓库内的电气设备,如果未经检修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引起火灾或短路等危险;4. 物资仓库内过道的狭窄和拥挤,会增加人员碰撞和摔倒的风险;5. 物资仓库内的化学品品类繁多,如果混放或未妥善保存,可能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三、物资仓库危险源控制措施1. 保持货架和货物的整洁有序,避免堆高过度;2. 对装卸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 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并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4. 对过道的移动货物进行规范管理,避免拥挤和碰撞;5. 对化学品进行分类存放,做好标签标识和防水防火等措施,避免混合和泄露。
四、物资仓库事故处理规程1. 发现突发事故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组织有序疏散;2. 确认事故类型和程度,采取相应对策,进行事故处理;3. 将事故处理情况及时上报相关负责人,并开展安全检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总之,要提高危险源辨识的能力,每一名职工都应当充分了解本身工作或活动区域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注意控制大自然因素和意料不到的事态。
危险源辨识工作做好,有利于避免物资仓库运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了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安全。
企业名称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2012年目录目录 (2)1 危险源辨识 (4)1.1 生产过程中危险源辨识 (4)1.1.1 火灾 (4)1.1.2 机械伤害 (4)1.1.3 触电 (6)1.1.4 高处坠落 (7)1.1.5 物体打击 (7)1.1.6 噪声危害 (7)1.2 公用工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8)1.2.1 供配电系统 (8)1.2.2 消防系统 (9)1.2.3 厂内运输系统 (9)1.3 自然条件及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10)1.3.1 自然条件影响分析 (10)1.4 重大危险源辨识 (11)1.4.1 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分析 (11)1.4.2 危险设备、设施重大危险源分析 (11)1.5 危险、有害因素综述 (11)2 风险评价 (12)2.1 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简介 (12)2.1.1 概述 (12)2.1.2 危险性等级划分 (12)2.1.3 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的划分 (13)2.2 预先危险性分析汇总表 (13)1 危险源辨识1.1 生产过程中危险源辨识1.1.1 火灾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可燃物品,或者在厂房内堆放大量的可燃物品,如果火源控制不好,如设备超负荷运行,导致设备表面温度过高,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一旦与可燃物接触就可能引燃可燃物,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
另外,在点火源控制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也会导致可燃物的燃烧。
如电气线路老化,或电气线路过载过热,导致高温熔融物的产生,如果电气线路底下堆放有可燃物品,那么高温熔融物就会引燃可燃物品,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
储存大量的可燃物品仓库,遇到点火源,如仓库未安装防雷设施,在库区内吸烟,违规动火等,将会导致火灾的发生。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规定》相关规定,对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进行全面分析,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噪声危害等危害。
1.1.2 机械伤害公司存在的设备均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可靠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