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园林绿化工程盐碱地改良技术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3.08 MB
- 文档页数:47
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盐碱地是一类盐化和碱化地的总称,成因复杂,治理困难,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平衡和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为盐碱地的综合改良治理提供了契机,综合利用物理、水利、化学和生物改良技术,因地制宜,适时适地移栽抗盐碱植物,通过园林绿化手段改造改良盐碱地,可有效地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
标签:盐碱地;园林绿化;改良;施工1.引言盐碱地是一类盐化和碱化地的总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蒸发量和,或高盐分水灌溉导致土壤盐分含量过高,pH大于9。
盐碱地土壤透气和透水性差,容易板结,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低,植物尤其是农作物难以生长。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盐渍土地面积接近1亿hm2,几乎覆盖我国所有省份,且面积和涉及区域有进一步扩大之势。
其中盐碱化耕地有760万hm2,严重阻碍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
盐碱地的治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自然风貌不同,盐碱土化学成分不同,水盐动态复杂,均为盐碱地治理造成障碍。
本文将讨论盐碱地治理进展,为通过园林绿化手段改造改良盐碱地,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提出建议。
2.盐碱地改良技术进展我国的盐碱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内陆地区和长江以北的沿海地带。
受多种因素影响,世界范围内的盐碱地治理并没有取得根本性进展,其影响面积反而在逐步扩大。
尽管如此,我过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经过长期的劳动时间,不论是在改良利用原理还是在技术手段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当下对盐碱地的改良既利用传统技术,如平整土地、深耕晒垡、灌水洗盐,种植耐盐作物等;还有利用现代生物化学技术所开发的土壤改良剂,以及新型材料科学技术催生的地下暗管排盐技术等,或者三者综合利用,以取得最佳的治理效果。
2.1水利改良利用“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原理,通过铺设地下渗管不仅可以将土壤中的盐分带走,还能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达到土壤脱盐和防止土地反复盐碱化的目的。
渗管的埋置深度,间距和纵坡等应参考水文气候条件,土壤结构和所耕植作物种类。
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盐碱地园林绿化的重要性较为突出,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还有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因此在实际工程施工中需要加强对施工要点深入性解读,做好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保证绿化效果。
在前期施工时,需要做好盐碱地的深入性分析,选择正确的改良技术,之后配合园林绿化施工优美当地的自然环境,从而使土壤改良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为植物的健康生长奠定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盐碱地;改良;绿化施工技术引言在盐碱地改良和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先了解当地的土壤环境特点,降低恶劣条件对植物生长所产生影响,之后选择正确的绿化施工技术优化当前的施工模式,从而使盐碱地综合利用效果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为人们营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1盐碱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在进行盐碱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主要的工作重点以及必要性,优化当前的工作方案,从而促进各项施工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控制是施工单位根据现场的情况结合园林工程的设计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管理模块,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通过合理的搭配达到最佳的组合以及优化,从而加快工程重点建设步伐[1]。
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园林工程的施工特点创新当前的施工以及管理方案,并且推行集中化的工作模式,从而为各项施工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的基础。
虽然大多数盐碱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周期短,但是对质量要求较高,如果在某个生环节出现偏差会影响园林景观本身的观赏性,也会导致施工效果无法符合预期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当前的施工管理模式,搭建优良的园林绿化产品,为人们观赏和休闲提供重要的基础。
例如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资源的科学配置,并且还需要把握整体的施工要点,全面的提高技术的管理水平。
从宏观性的角度入手做好全过程的规划以及管理,快速地发现在实际竣工时所产生的问题之后,再充分地发挥各种投入要素本身的功能,全面的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益,凸显现代化的园林工程建设思路。
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我国国土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同时也是由于国土辽阔,存在各种土地类型。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概有百余个城市均属于盐碱地,总面积达3.5x107平方公里,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盐碱地的存在导致我国大量植被不能正常生长,导致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
下文通过对盐碱地危害的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改良盐碱地方法和措施以及在盐碱地中植物配置,以提高盐碱地的改良技术,改善盐碱地土壤环境,使其更加适合人类的生存需要。
标签:盐碱地;改良;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前言:我国盐碱地地区众多,因其所含成分的限制,使得大量植被以及树木都无法生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环境建设特别是城市的生态建设带来了非常严酷的难题。
因此,为改善环境,加强对盐碱地的改良,使其更加有效的适应相关植被的存在,以改良土壤环境,促进全新绿色生态环境系统的生成与建立是我国环保部门以及绿化部门的关键任务所在。
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对盐碱地环境给予有效地改良和完善,才能让绿色在我国的广阔土地上越来越多,越来越美,让我国的绿色生态系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为我国的生态环保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盐碱地危害1、伤害植物的组织盐碱地含盐量很高,在干旱季节,盐类一般会聚集在土表,从而对植物的胚轴造成伤害,其中伤害能力最强的属于碳酸钾与碳酸钠。
此外,在高PH值下,也会使得氢氧根离子直接危害植物。
某些植物内部系统“排毒”功能不强,一旦内聚盐分过高则会危害原生质,从而造成蛋白质合成受阻,最后使得内部含氮成分堆积,危害植物细胞。
2、造成植物生理干旱在盐碱地中,一般都会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分,而其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就会增加,这就会造成植物的生理干旱。
一旦植物出现了生理干旱,其根系或其种子在发芽时便不能吸取足够的水分,甚至会引起水分的外渗,轻则植物“萎靡不振”,重则导致死亡。
3、阻碍植物生长与发育盐碱地盐碱过高,阻碍植物生长与发育已经不言而喻。
盐碱地绿化常用土壤改良方法自然界中的土壤酸度是受气候、母岩及土壤中的无机和有机成分、地不地势、地下水和植物等因子所影响的。
一般言之,在干旱而炎热的气候下,中性和碱性土壤较多;在潮湿寒冷或暖热多雨的地方则以酸性土为主;母岩如为花岗岩类则为酸性土,为石灰岩时则为碱性土;地形如为低湿冷凉而积水之处则常为酸性土;地下水中如富含石灰质成分则为碱性土;同一地的土壤依其深度的不同以及季节的不同,在土壤酸度上会发生变化;此外,如长期的施用某些无机肥料,亦可逐渐改变土壤的酸度。
依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1978年的标准,我国土壤酸碱度可分为五级,即强酸性为PH <5.0,酸性为PH5.0-6.5,中性为6.5-7.5,碱性为PH7.5-8.5,强碱性为PH>8.5。
盐碱土地区由于含盐量较高,大多为不毛之地,迫切需要改善绿化环境面貌。
因此,在排盐的基础上,用乔、灌木和草本植物组建群落,形成新的生态系统。
有效的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抑制了盐碱的上移和积累。
同时乔、灌、草所形成的强大根系,吸收水分进行蒸腾,起到了降低地下水位,避免了地下顶托的生物排水作用,有效的防止土壤生盐渍化,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植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既受环境的制约,又反过来对环境以重大的影响。
在土壤粘重、含盐量高、地下水位高的盐碱地上,应选择喜耐水湿,抗盐碱的树木花草。
如绒毛白蜡、柳树、油松、国槐、柽柳等。
这些树种在生命活动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在管理中也可大量浇水,这些水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消耗于蒸腾外,绝大部分将成为重力水,携盐碱渗入土壤支或通过渗管排出土体以外,使土壤脱盐淡化。
同时植物在其生命活动中,借助它发达的根系,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从而降低土壤中的pH值,置换土壤表面所吸附的钠离子,随水排出土体以外,使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都得到改良。
盐碱地的改良(一)、盐碱地传统的改良方法盐碱土中可溶盐类对植物的危害以碳酸钠为最厉害,氯化钾次之,硫酸镁,氯化镁,氯化镁,氯化钾又次之,碳酸氢钠,硫酸钠毒害较轻。
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摘要:我们所说的盐碱地指的是在一块土地中含盐分相对较大,其可以与周边水层、大气等进行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土壤环境质量,无法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从现阶段我国发展情况来看,盐碱地的总体面积相对较广,尤其盐碱地的土壤环境相对较差,因此必须做好土壤改良工作,从而改善盐碱地环境,同时还应强化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的使用效果,实现对盐碱地的有效改善。
关键词:盐碱地改良;园林绿化;施工技术1盐碱地对植物的影响盐碱地的含盐量相对较高,其会受到土壤、大气、水体、地层及微观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盐碱地会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盐碱地会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健康及生长。
所以说应重点关注盐碱地对植物整体生长的影响,由于盐碱地自身环境并无法给植物生长创建良好的条件,严重时无法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这都是盐碱地治理工作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
其次,盐碱地会给植物及物质结构带来一定的影响。
由于盐碱地中含有较高的盐分,尤其是当夏季来临时,在热力效应的影响下土壤中的水分会快速蒸发,给植物结构带来严重损伤,无法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再次,盐碱地非常容易导致生理性干旱现象。
当土壤外部密度相对较大时植物会长期处于失水状态,最终导致生理性干旱。
最后植物吸收自身营养能力会不断下降。
由于盐碱地中钠与氯的含量相对较高,但是当钠含量高于氯含量时,不断增高的钠含量或给植物正常营养吸收带来阻碍,植物无法正常生长。
2主要的盐碱地改良技术2.1采用物理技术进行改良第一,灌溉改良技术。
首先,应对植物的实际灌溉时间、灌溉周期进行确定,并充分与土壤环境及植物生长环境进行结合,通过此来保证灌溉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如滴管灌溉技术、喷灌技术等。
在合理使用喷灌设备的基础上可以提升灌溉工作的实际效率。
也可以采用设置地表管网、地下管网等模式来对水分的输出进行控制。
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起现代化排水系统,可以采用水平排水模式与竖井排水模式结合的方式来对地下水位进行灵活的调节。
盐碱地快速改良厚植增效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该技术利用人工仿生降解技术,以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此处所述生物质包括植物、微生物、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使天然有机物在4-6小时内人工降解成全水溶性小分子活性物,根据不同原料形成了生物质有机营养液系列产品,通过在盐碱地上应用针对性产品来实现营造、改良盐碱地土壤生态的目的,此项技术为国内首创。
本技术提供一种快速高效改良盐碱地的新方法。
该方法依次采用平田整地、泡田洗盐碱、基施富活素生物质营养液并追肥,对盐碱地进行改良;利用富活素生物质营养液激活土壤微生物群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减少盐碱地中的盐效应,同时为植物生长提供多种易快速吸收的有机营养成分元素,促进植物正常生长,从而达到有效改良盐碱土壤,且排盐降碱功效持久的目的。
我国盐碱地规模巨大,分布广泛,可利用资源丰富。
该技术针对各种类型的中重度盐碱地、盐渍化土壤的资源化利用,盐碱地改良后土壤有机质下降、种植效率低等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而多年研发形成的技术体系。
通过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高效快速改良盐碱地、提升耕地质量、厚植土壤生态、培育健康土壤提供了全新的技术途径,解决了盐碱地改良资源化利用、提高种植效率与产量等难题;通过技物配套,载体产品液体化的应用模式,通过盐碱地高效快速改良开发造田项目的实施,土地利用结构发生转变,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
抓住当前盐碱地生态失衡的核心问题,激活了土壤微生物,使施肥实践向关注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均一度、丰富度聚焦,朝优化土壤理化性状的团聚结构方向发展;突破了盐碱地低成本快速恢复耕地功能的技术实践,为解决“藏粮于地”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目前已建成10万吨产业化示范基地1处、1万吨生物质营养液生产基地2处,为主推技术载体产品一小分子生物质有机营养液肥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硬件支持和可复制的运营模式。
盐碱地绿化常⽤⼟壤改良⽅法盐碱地绿化常⽤⼟壤改良⽅法我国北⽅⽔⼟多呈碱性,有些地区虽然是在良⽥地上建园林绿地,⽤地下盐性⽔灌溉,也会造成⼟壤次⽣盐碱地。
盐碱区建绿,提⾼成活率是当务之急,⽽碱性⽔⼟是造成树⽊死亡的主要障碍,有的在盐碱绿地过量施⽤复合化肥,这些“化学盐”也会加重⼟壤盐碱化。
当前全世界有盐碱地143亿亩,中国5.2亿亩,⼭东1620万亩,黄河三⾓洲500万亩。
我国的内陆盐碱⼟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包括河北,⼭东,⿊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新疆,内蒙,⽢肃等省。
滨海盐碱地主要分布在1800公⾥海岸线,特别是天津、辽、鲁,苏,浙,闽等地沿海区。
城市盐碱区,主要有天津、东营、滨洲、德州、聊城、沧州、黄骅、任丘、⼤庆、盘锦等市。
盐碱⼟是⼀种因含盐量过多或强碱性,⽽“⽣了病”的⼟壤。
盐碱地分级指标如下:轻度盐化⼟,⼟壤含盐量0.1-0.2%;中度盐化⼟,⼟壤含盐量0.2-0.4%;重度盐化⼟,⼟壤含盐量0.4-0.6%;(我国⼤多数以30厘⽶⼟壤耕层来计算含盐量。
)衡量盐碱地的另⼀指标是酸碱度,即PH值,⼀般以7.5为中性,<7.0为微酸性,>7.5为微碱性。
盐与碱的并存决定了盐碱地改良的复杂性,同⼀树种,在同等含盐量下,因离⼦组成不同⽽表现出对耐盐程度的差异。
同⼀树种,幼树与⼤树的耐盐程度有时相差⼀倍。
尽管全国各地不断推出改碱肥料,但对中度以上的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往往不尽⼈意,所以盐碱地绿化经常陷⼊困境。
因此,需要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利⽤施⼯技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盐碱⼟绿化最⼤困境是⼟源紧张,以天津为例,天津开发区换的⼟⽅含盐量0.5%左右,采取综合措施改⼟降盐现实意义⾮常重⼤。
盐碱地绿化常见的改良模式有客⼟绿化施⼯、盐碱⼟原⼟改良施⼯和肥盐平衡改良。
客⼟绿化施⼯技术:(适⽤于重、中度盐碱地)⼤⽳客⼟+隔盐层:⼀般隔盐层材料的选择有碎⽯、鹅卵⽯,炉灰、锯末、树⽪、稻草、麦桔、麦糠、蛭⽯、珍珠岩、⽣活垃圾,碎草。
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摘要:盐碱土的物理化学性质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给园林绿化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造成损失,使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举步维艰。
文章从物理、化学、生物方面探讨盐碱地改良,从隔离、客土、栽植、管护等方面探讨盐碱地绿化关键技术。
关键词:盐碱地;园林绿化Abstract: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robably the serious influenc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ees to the garden afforestation construction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loss, make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city life difficul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aspects discusses improvement saline-alkali land, from isolation, replace with out-soil, planting, managemen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key technology green land.Keywords: saline-alkali land; landscape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并重的“宜居城市”是每个城市的愿望,但我国不少城市处于盐碱土地区,含盐量较高,立地条件较差,迫切需要改善绿化环境面貌。
为此,笔者探讨了某地区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
盐碱地园林绿化由于受到立地条件的限制,工程的工序复杂,施工难度加大,隔离客土、栽植、管护是盐碱地绿化技术的关键。
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摘要: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优化和农产品种植明显受到盐碱地的制约。
由于土壤中的盐分过高,树木的根部不能吸收任何水分和养分,给景观美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改善盐碱地是园林绿化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通过盐碱地改良研究和盐碱地绿化技术管理,提出了改善盐碱地的正确途径,旨在提升盐碱地的可利用程度。
关键词:盐碱地改良;园林绿化;施工技术引言盐碱地里面含有许多的盐碱土, 也正是由于这种成分的存在使得植被种植备受阻碍。
可见在盐碱土地中科学合理地进行环境绿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盐碱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自然环境中,生存环境与植被生长之间相互影响,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植物生存与生长时,会受到生存环境的严重约束,同时,植物也能美化环境,遏制并改善不断恶化的环境状况。
当植物的生存环境为盐碱地时,盐碱地对其生长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4 个方面:(1) 影响植物的生长及发育。
此种影响是最为关键的部分,盐碱地环境并无法保证具备植物的生长条件,使植物的生命岌岌可危;(2) 伤害植物组织。
高含盐量为盐碱地的突出特征,尤其夏天时,在热力效应作用下,会大量的蒸发土壤中的水分,导致植被组织被严重伤害,影响植物的发育;(3) 引发生理性干旱。
由渗透原理可知,如果土壤外部具有过大的密度,植被所处的状态为失水,导致生理性干旱的产生;(4)影响植物吸收营养的能力。
盐中主要成分包含2种:钠与氯。
如果氯的含量低于钠,也会提升土壤中钠的含量,此时,植物吸收养分时,钠会对吸收的充分性产生直接干扰,导致植物缺乏营养,不能良好的生长。
二、盐碱地改良技术2.1化学改碱(1)禾康盐碱土改良剂。
激活土壤中被固化的养分,使其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同时禾康还可以提高其它化肥的利用率,对土壤结构无影响。
疏松板结的土壤,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恒脉钾镁肥。
能活化疏松土壤,改善长期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
钾镁肥是硅酸盐类肥料,其中的硅酸根可与土壤中产生和盐碱危害的钠离子,污染土壤环境的重金属铅、铬离子等反应生成的硅酸钠、硅酸铅等硅酸盐沉淀,降低其活度,钝化土壤中的有害元素,起到改良盐碱地和减轻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作用。
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工艺摘要:土地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一些人为因素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了可利用率越来越低,土地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紧张,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危机。
其中土地盐碱化也是造成我国土地利用率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同时也是我国园林绿化建设的主要障碍。
盐碱地的存在不管是对农业发展还是城市的绿化建设都是不利的,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阻碍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对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盐碱地的分布状况及盐碱地改良的意义,提出了园林绿化施技术对盐碱地改良的影响及措施,展望了未来盐碱地改良工作中园林绿化施工工艺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盐碱地;园林绿化工艺;改良措施;引言:一个城市的良好健康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建设中面临的许多的问题,土地盐碱化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强化生态的平衡发展,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对盐碱地地区进行绿化改良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观,还促进了盐碱地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对带动我国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盐碱地形成的原因及危害1.1盐碱地的危害盐碱地是指含盐量较高,不利于农作物和植物生长的土地,是盐地和碱地的统称。
盐碱地对土壤的生产能力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首先是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危害,不利于农业的良好发展[1]。
土地的盐碱化会使土壤的性质发生改变,使土壤的含盐量增高,而农作物生长的一些必备有机物质含量却减少了,从而导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降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同时盐碱化还会影响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受自然条件以及部分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土壤中有机物质及营养物质的含量大大降低,由于盐碱化的土壤中ph值较高,导致了土壤中的磷在特定的时间下发展成了磷酸盐,而这种磷酸盐是很难溶解的同时由于土壤较高的pH值以及高碳酸钙含量,磷在土壤中特定时间内发展成了磷酸盐,而这种物质是非常不易溶解的,磷的有效性的降低使土壤失去了其原有的营养组织,从而阻碍了农作物的生长。
盐碱地的绿化土壤改良和栽培技术方案在盐碱地如何创造优美的植物景观等方面的工作一直是我公司十分关心的。
针对盐碱地的绿化,改造其土壤是一个关键步骤,如何改良盐碱土壤,我们一般采取一下措施:1、测土测水作为改良措施依据先测定土壤盐分,取土层为0-10cm、10-30cm,30-60cm的土壤,计算盐分平均含量,用加权平均数。
除化验土壤的总盐量外,还要分析土壤中Ca2+、Mg2+、K+、Na+等8种离子的含量,以便进行比较,它们是确定改土措施的重要依据。
在实际绿化工作中,小型绿化项目往往只测10-50cm种植层的含盐量和pH值,简化了化验内容。
浇灌水一定要测量矿化度和pH值。
2、施用园艺盐碱土改良肥盐土型园艺盐碱土改良肥内含现代生物技术高分子化合物及多种吸盐物料、含量为30%的有机质及适量的氮、磷、钾营养元素。
因为园艺盐碱土改良肥的pH值为5.5,因此能有效地降低土壤含盐量,且对改良微咸水也有一定的效果。
众所周知,盐碱土改良中,改良碱土容易,改良盐土难。
因此,可利用离子交换的方法,以转化盐类、改良盐土为原理,集改盐与培肥于一体,有效地改良盐土盐碱地。
操作时,将园艺盐碱土改良肥撒于地表,施用量为1kg/m2,深翻30cm,配合有机肥施用效果更好。
整平土地后再进行施工栽培。
3、施用生根粉和抗蒸腾剂生根粉含有多种生根剂和营养物质,可促进植物多生根,这对于盐土栽培的园林植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既可以喷根,也可随水浇灌。
反季节栽培为盐碱地绿化增加了难度,配合遮阳网施用抗蒸腾剂,可以有效地使叶片气孔封闭,控制水分蒸发,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例如,紫叶李夏季移栽难度大。
这是因为其叶片薄、蒸腾快,需喷洒抗蒸腾剂,并增加喷水措施,树穴浇生根粉水溶液,才能保证成活率。
4、盐土园艺栽培其他辅助措施(1)要争取带大土球移植,即使是早春种植,带大土球也是非常重要的。
(2)反季节施工挖苗前的7-15天,在圃地按施工要求重度修剪。
当苗木进入工地时。
盐碱地园林绿化施工在盐碱地区因土壤积盐过多,树木根系吸收水分、养分非常困难,破坏了树木体内正常的水分代谢,造成生理现象干旱,呈现萎蔫现象、或生长停止,甚至死亡,给园林绿化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如何解决在盐碱地上绿化是当前摆在广大园林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也是生态园林的“瓶颈”。
利用盐碱地种植树木,不仅可以扩大森林覆盖率,改善区域性生态环境,还可以改良盐碱土,扩大耕地面积,消除盐害,促进农业生产。
1、土壤的改良与处理治理盐碱土应着重以水肥为中心的土壤建设,以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盐碱土最直观特征是土壤板结,土壤结构性差,灌溉后土粒很容易自动分散,并形成结皮,阻止水分渗入和降低土壤贮水能力。
由此可见,盐碱土结构不良,“板”是现象,“贫瘠”才是实质。
当土壤中含盐量超过0.3%时,大多数园林植物不能很好存活。
因此,盐碱地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良土壤。
1).客土改造对于建筑垃圾土或过于严重的盐碱土,要更换适宜苗木生长的客土,单株种植的要加大种植穴的直径和深度,成片绿化的要适当加深换土深度。
2).挖坑或深翻晒土、灌水压碱对于土壤盐碱程度不是很高、但过于板结通气性差的土壤,春季植树时再注意灌大水压碱,起到降低土壤含盐量的作用。
3).抬高地面的高度一般盐碱地地下咸水层水位较高,低洼地或盐碱比较严重的地方,可根据地下水位和盐碱程度将地面适当抬高,并将原地表以下的盐碱土取出约30cm,然后用好土填至种植所需高度,降低地下水的相对高度,从而减轻盐碱侵害。
4).做防盐碱隔离层盐碱地因地下水位高,带有盐碱的水通过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将盐碱留到地面上,给绿化工作带来困难,可以通过设置防盐碱隔离层来抑制盐分上返。
具体做法是:按设计种植面高度挖深120~130cm,底部铺20cm厚的石渣,在石渣的上面铺设10~15cm厚的炉灰渣或粗沙,再往上加10cm厚的麦秸或稻草,上面用好的种植土填至所需高度。
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下层盐分上返。
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有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
在全球盐碱地的面积几近十亿公顷,其中我国占到了十分之一。
因为盐碱土地中,对于作物的生长有障碍作用,使植物群落不易形成,使生态园林的建设举步维艰。
所以,如何将盐碱地的地质改造与园林的建设紧密的结合,即达到了建设生态园林,美化的目的,又能够达到改土治盐的目的,推动和加速盐碱地的治理和盐碱地上生态园林的建设。
标签盐碱地改良;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植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植物的生长要受到环境的制约,但植物反过来,也能够对环境,造成重大的影响。
盐碱土地,由于含盐量较高,大多数为不毛之地。
因此,对于盐碱地的改良,和对盐碱地绿化问题,是一个迫切,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就来专门探讨,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一、盐碱地概况和对植物危害程度我国盐碱地面积很大,类型很的复杂,但总体上来说,盐碱地主要分为,盐土地和碱土地两大类。
由于在盐碱地环境中,园林绿化的植物,很难正常的生长,这就使得园林的绿化建设达不到需求。
因此,对于盐碱地进行改良和利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对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不仅能够增加绿化面积,更能增加土地的利用面积。
盐碱地对植物的危害:1、盐碱地能够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盐碱地中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做“可溶性盐”的物质,因为土壤中这种物质的含量之多,往往会改变和提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从而引起植物根部的失水,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使植物的根系,或者种子,不能更好的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有时候,可溶性盐比例过高,往往会导致植物根部细胞的水分外渗,使植物因缺水而死亡。
2、伤害植物组织在干旱的季节,盐类往往会在表层,形成白色的物质,这些表层聚集起来地方盐类,对于植物的组织伤害是很严重的。
在高的PH值下,其中的物质更可以对植物进行直接的伤害。
它可以破坏植物内部的细胞,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破坏,使植物新陈代谢发生改变,对植物细胞有着很大的破坏作用。
园林工程中的盐碱土壤改良摘要:目前,我国对园林工程建设较为重视,现已在盐碱地区实施开展。
虽然,在盐碱地去开展较为困难,对所选植物有特殊要求、开展施工程序比一般的工程较为复杂以及后期人员管理较高等众多阻碍因素,但是人类是强大的,应该采取措施打破层层障碍。
施工人员可以借助现代的新科技与施工工艺,加上优质的苗木与较高的管理能力,提升园林施工的技术,建设出绿色盎然、生机勃勃的绿色工程。
关键词:盐碱地区;园林工程;土壤改良一、盐碱地的形成原因土壤盐渍化分为原生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两类。
其中不受人为影响,自然发生的土壤盐渍化为原生盐渍化;而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土壤盐渍化为次生盐渍化。
其形成的实质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底层土和地下水中所含的盐分,由于地面蒸发作用,随着土壤毛细管作用使所含盐分的水上升到地表层,水分蒸发后,使盐分停留在土壤表层,聚积而形成盐碱地;合理的灌溉等人为措施也能使地下水位上升,使易溶盐类在地表层积聚,从而形成次生盐渍化,人为的形成盐碱地;在海滨地区,由于常驻海水侵渍,形成盐碱地含盐的地表径流,也能形成盐碱地。
二、盐碱土壤对植被的危害盐渍化土壤中盐离子浓度较高,造成土壤水势下降,不仅对植物产生水分胁迫,而且产生离子胁迫,破坏细胞的离子平衡,干扰离子代谢。
同时,盐渍条件还经常导致植物体内活性氧大量积累,伤害甚至杀死植物细胞。
另外,在盐渍化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往往会因缺Ca+和K+而产生营养胁迫,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表现为抑制组织和器官的生长,缩短营养生长和生殖期。
有研究表明,盐渍化可导致作物的功能叶片减少,株高降低,干物质的积累量下降;盐分还导致植物绿叶面积减少。
Munns认为,盐分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盐土中的低水势引起植物叶片水势下降,导致气孔导度下降是盐分影响植株多种生理生化过程的根本原因;二是盐害降低光合作用速率,减少同化物和能量供给,从而限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三是盐害影响某些特定的酶或代谢过程。
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摘要:盐碱地是我国生态系统中的治理难点和重点内容之一,并且能够直接影响到我国有限土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因此地方部门需要时刻关注盐碱地的物化性质等显著特征,并详细规划改良工作目标和执行路径。
针对我国盐碱地的主要分布位置,需要合理应用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进行针对性改良。
本文将着重探析盐碱地改良以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盐碱地改良;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盐碱地的形成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人为因素有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盲目的改造自然环境等。
因此相关政府机构和管理部门需要充分重视盐碱地的改良和综合治理工作过程,并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改良措施以及工程建设手段。
在应用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其自然环境进行定向监测和分析。
1盐碱地的有效改良措施1.1物理改良措施针对不同地理区域的盐碱地,可以选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改良措施,但是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合理选用改良技术方案或者工程建设活动,才能够尽量削弱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1]。
其中物理改良措施主要涵盖深翻土地、洗盐以及设置隔离层,但是物理改良措施的实际应用成效主要源于盐碱地的严重程度和生态恢复能力水平。
在采取物理改良措施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单位机构也需要重点监测盐碱地区域内的水分蒸发比例,避免出现土壤反盐等现象,因此需要在春季或者夏季进行集中改良操作。
设置隔离层以及洗盐操作手段都能够直接影响到盐碱地的实际改良建设效果,并且需要对土壤区域的有机营养成分进行在线监测和量化统计分析[2],才能逐步提升土壤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尤其在种植园林绿化植物之前,相关部门和单位机构需要将各项盐碱地改良措施的实际应用成效进行客观评估,才能充分保障各项工程项目建设资源的完整性和安全可靠性。
1.2化学改良措施在对不同地理区域的盐碱地进行集中改良操作的过程中,化学改良措施的广泛应用,也能够间接提升土壤营养成分的实际占比,还能够逐步改善土壤环境监测指标,因此需要选用增施有机肥料或者使用专用土壤调理剂等方式进行化学改良操作。
盐碱地改良及园林绿化施工技术【摘要】:盐碱地是一类盐化和碱化地的总称,成因复杂,治理困难,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平衡和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为盐碱地的综合改良治理提供了契机,综合利用物理、水利、化学和生物改良技术,因地制宜,适时适地移栽抗盐碱植物,通过园林绿化手段改造改良盐碱地,可有效地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关键词】:盐碱地;绿化措施;栽培技术;科学管理;1土壤盐碱化形成的原因及危害1.1土壤的盐分来源土壤中的盐分包括不同的离子,如: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等,这些离子在浓度低的情况下作为营养成分,而当浓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就成为有害盐分。
主要来源有:海洋、土壤母质、动植物分解物和成土运动,不合理的过量施肥肥料一些离子也会残留在土壤中。
1.2土壤盐碱化成因盐碱地的成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
盐碱地的成土实质是因为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土壤表面逐渐积累所致。
在干旱地区,底层土地下水中所含的盐分随着水的蒸发而上升到地表,积累而形成盐碱地;地下水位过高及不合理的灌溉等人为行为也能使地下水位上升,使盐类在地表层积累,从而形成次生盐渍化,人为的形成盐碱地;在滨海地区,由于常受海水侵渍而形成盐碱地。
前者如曹妃甸的盐碱土。
后者如衡水湖周边的盐渍化土壤。
1.3土壤盐碱化危害盐碱地土壤浓度较大,通气性较差,容重高,结构粘滞,渗透系数较小,毛细作用强。
主要对植物的影响有:可以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伤害植物组织,影响植物正常营养的吸收,从而是大多数植物在盐碱地地区不能很好的生长。
在盐碱土上进行园林绿化,常常是园林植物成活率低,叶缘枯焦,沤根死树,生长缓慢,达不到应有的园林景观效果。
2盐碱地的绿化技术措施2.1物理措施物理技术措施主要是对土层的整改,主要方法有客土地面提升法,加大种植穴规格加大客土容量,封底式坑穴客土栽培等方法。
客土地面提升法:在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区域尤其是盐碱地低洼处,可结合修建高60~100cm的花坛、树池,内填优良客土来提升地面。
1引言盐碱地因其自身特性,土壤中所含溶解性盐分超标,整体环境不适宜植物生长,未经改良强行栽种将导致植物发育不良乃至死亡。
为了使城市绿地建设中能得到理想的绿化效果,必须对盐碱地土壤进行改良优化。
2大穴客土大穴客土绿化原理是通过将所需绿化范围内不适宜植物生长的盐碱土替换为正常土壤,并在正常土壤基础上实现绿化的一种技术。
在替换种植土之外,为避免其下原土中盐水上升侵蚀客土环境,还需在所需回填客土与原土间铺设一层颗粒较大的炉渣或石子。
2.1简单客土在一些具有较高地势、适宜排水、含盐量不高的地区,采取行道树绿化,即挖掘出长度为1.5m 、宽度深1m 的树坑,使用客土回填后,进行灌水,直至客土密实,在其中种植植物,完成后将沙或树皮摊洒在树坑表面,厚度为5~10cm 。
相较于其他土壤改良方式,此种方式施工时间最短,具有较高的树木成活率,对树木发育有一定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日后的日常维护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树坑表层覆盖层是否出现损坏,避免因覆盖层损坏导致树坑内部蒸腾水分加剧,使周遭盐分伴随水分渗透进客土,从而污染客土。
2.2封闭型客土封闭型客土施工的工程量比简单客土的要多,需要在种植区域浇筑钢筋混凝土挡土堰口,具体细节为平地上方20cm ,平地下方10~20cm ,区域四周使用薄膜密封,区域底部要摊设20cm 的鹅卵石并覆盖一层土工布。
在完成各项工作后进行客土回填,通常所需填充厚度为80cm ,并在其上铺设5~10cm 厚度的中号砂粒或树皮。
此类方式对道路绿化工程较为适用,所栽种树木种类通常为耐盐碱树种。
对比其他简单的绿化方式,此类方式能够很好地预防树坑下层盐离子回渗至上层的情况出现,显著降低了客土被污染的概率。
同时,在上部配置【作者简介】王丽达(1977~),女,山东济南人,工程师,从事园林绿化研究。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盐碱地改良施工技术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aline-Alkali Land Improvement in Landscape Engineering王丽达1,刘博2(1.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科学研究院,济南250102;2.济南百合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济南250000)WANG Li-da 1,LIU Bo 2(1.Ji ’nan Academy of Landscape and Forestry,Ji ’nan 250102,China;2.Ji ’nan Lily Landscape Group Co.Ltd.,Ji ’nan 250000,China)【摘要】阐述大穴客土技术在改善城市园林绿化盐碱地中的应用,对其中实施的与隔盐层施工及脱盐碱相关的灌水排水作业进行科学分析及细致研究,以期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