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齐白石论艺术修养
- 格式:pptx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13
解读“艺术”——以齐白石为例——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艺专系列讲座有感摘要:齐白石是中国绘画艺术大师,蜚声国内外画坛。
其绘画即成为我国传统绘画表现手法,吸收民间绘画艺术之营养,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深入观察,加以提炼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创了具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写意画新篇章。
国外学者也对于齐白石的绘画进行研究。
这些学者主要有齐蒂尔、海兹拉尔、克罗多等人。
研究成果让国内学者在赞成的同时也指出有误读的地方。
关键词:齐白石国外学者艺术传播误读美学思想无论是在美术史上,抑或是在艺术市场上,齐白石都是一个重量级人物。
因其书画的存世量大,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齐白石作品的拍卖和成交非常活跃,它和其他近现代书画一起,多年来一直是书画拍卖的重头戏。
至2010年止,中国国家博物馆整理出齐白石361件作品的图文目录,香港八家画廊统计整理出齐白石作品210件。
齐白石的作品数量庞大,并且拍卖总价位居第一。
在业内被誉为“软黄金”,甚至产生了“齐白石产业”的说法。
齐白石是植根传统,师法造化的国画大师。
1864年生于湖南湘潭一个贫困家庭,原名纯芝,小名阿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等。
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人称“芝木匠”,27岁开始绘画生涯。
先后从师萧乡陔、文少可、胡沁园、谭溥等学画,从陈作埚读书,从王闿运攻读诗文,曾任龙山诗社社长。
1902年起出游陕西、北京、江西、广东、广西、四川等,得见名山大川,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改学赵之谦体。
1917年第二次进北京,结识陈师曾,1919年定居北京,得陈师曾指点开始变法。
1926年应林风眠聘请,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
1946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人画展,应徐悲鸿聘请,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他把前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道理体会得很深刻,其画以文人画为根基,开掘民间传统,探讨雅俗结合,为传统花鸟画注入了蓬勃生机,风格刚健鲜活、诙谐幽默。
阐述齐白石的艺术理论与成就(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阐述齐白石的艺术理论与成就(优秀7篇)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当过木匠,后以民间画工为生。
美术欣赏齐白石的艺术美术欣赏:齐白石的艺术在中国的艺术史上,有许多重要的艺术家和艺术风格。
其中,齐白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家。
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备受欣赏,还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赞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齐白石的艺术风格和他的重要作品。
齐白石概述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书法家、画家之一。
他的绘画风格非常独特,以文字为主,此外还有极具特色的花鸟画和山水画。
齐白石的绘画作品兼具写意和工笔,内容丰富多彩,尤以运用墨色著称,被誉为“诗情画意”的画家。
齐白石的艺术特色齐白石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民族情感和传统文化的融合齐白石的绘画风格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历史和文学经典紧密相关。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感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他的绘画作品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这也是他的绘画风格具有民族特色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实践与形式的结合齐白石的绘画作品中融合了实践和形式,他向自然中借墨、用笔峭拔,使得笔墨自由发挥的同时使画面更加具有生命力。
齐白石的绘画以寂静、淡泊、安详、含蕴、灵动的笔意见长,他的画会给人以愉悦和启示。
3. 独特的用笔风格齐白石的画作线条利落、简明,用笔精练而有灵气。
他重视笔墨的作用,倡导“神韵相生,墨意浑然”的绘画理念,既注重笔端的运用,又重视色彩和构图,力图优美地表达主题。
齐白石的代表作品齐白石的代表作品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画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有名的是他的花鸟画。
1. 《双鹤图》这幅画是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是一幅手卷画,用笔峭拔,羽毛皴法独特,富有神韵。
双鹤是传统文化中象征幸福、长寿和美丽的动物,这幅画生动地表达了齐白石内心的美好愿望。
2. 《白菊石榴图》这是一幅横幅画,画面上有白菊和石榴。
其中,白菊寓意清贵高洁,石榴代表着欢喜和吉祥。
整幅画的色调清新优美,富有现代感。
3. 《葡萄图》这幅画是齐白石晚年之作,他在画前写了这样一首七绝诗:“君不见橙黄躯体丰,葡萄红紫意中浓。
美术时空ART EDUCATION RESEARCH 雅俗共赏一一齐白石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胡诗雨摘要: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负有盛名、具有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之一,他在诗、书、画、印四个方面造诣颇高。
观察实践、探索创新贯穿了他的绘画生涯,他不拘泥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不断创新、融合,开创了新一代写意中国画的浪潮。
齐白石的艺术审美具有浓厚的乡土风情和天真质朴的童真趣味,他把生活化的绘画题材巧妙融入传统文人画,创造出清新质朴又意境深远的绘画作品。
他把朴实无华的民间艺术和清高自洁的文人画风相结合,创造了雅俗共赏的绘画形式,逐渐迎合了大众的审美趋势,并从侧面反映出20世纪艺术风格的新追求,达到了中国现代写意花鸟画的高峰。
该文分析齐白石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思想。
关键词:齐白石雅俗共赏美学思想艺术风格一、齐白石的艺术风格在衰年变法以后,齐白石独创了区别于青藤、八大的“红花墨叶一派”他在田园野趣中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将自己童年在家乡的所见所得毫无保留地在画纸上表现出来,逐渐迎合了现代大众的审美趋势。
齐白石作为身兼文人身份的民间艺术家,充分发挥了自己不同于其他文人的优势。
他在保留中国传统水墨技法的前提下,将民间艺术中的明亮色彩施于绘画形象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综合形式。
1齐白石艺术风格的形成齐白石质朴的绘画风格的形成离不开他跌宕坎坷的童年经历。
他自幼家中贫寒,纵使他对画画有强烈的喜爱,但是家中并没有多余的钱供其学习绘画,于是他便趁着放牛时用树枝在地上作画,眼中所能观察到的一切事物都成为他的描绘对象。
后来,为了贴补家用,齐白石当了木匠。
即便这样,也没有影响他对绘画的热情,在干完木工的活之后,齐白石便会用空闲时间练习绘画。
他甚至将对绘画的喜爱运用到木匠活中,其制作的木雕在当地小有名气。
这段特殊的经历为齐白石绘画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画家绘画风格的形成与画家自身的素质、心境息息相关。
齐白石有着一种亲切、易相处的气质,为人风趣幽默。
艺术概论考研重点11、艺术家的修养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
艺术家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能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人们的需要。
艺术修养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合乎美的逻辑,从生活中取材、选择、加12、艺术家为艺术献身的精神痛苦强化了创作的内驱力。
屈原在流放中写出了《离骚》;曹雪芹在清苦的生活中写出了《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提出“诗穷而后工”;司马迁受宫刑后创作出了《史记》。
痛苦激发了艺术家的想象创造力。
梵高经常没有足够的事物,严重营养不良,却画出了《星月夜》;蒙克在由于、惊恐的精神控制下,画出了《呐喊》。
艺术创作有三个过程: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
①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可能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
所谓艺术体验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往往伴随着和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
艺术想象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按照创作主旨需要,在头脑中对从生活得到的有关诸多表象进行分解、重组、联接等加工,把实际上并不在一起的事物从观念上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新的理想化的艺术意象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描述的“寂然凝虑,思接千缕;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陆机则在《文赋》中谈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的、祖国的苦、辣、辛酸、不幸,都汹涌起来。
我不能自己,借风抒怀,写成了这个作品。
”19、变形变形是指艺术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违反常规事理创造意象的方式。
变形后的形象和事件在表面上看虽然与实存的现实有着极大的差异,但在实质上仍然是现实的反映,它其实是对现实的一种特殊的综合。
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不过是人和猴子的一种特殊的组接,而其他妖魔鬼怪也多是人和某种动物综合的产物。
齐白石的绘画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继承与创新:齐白石在艺术追求中不沉浸在传统的辉煌中,而是通过尝试和感受追求自身的特色。
他注重在继承中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2.简胜于繁:齐白石崇尚以简胜繁、以少胜多的艺术理念。
他认为,通过简洁的笔触可以表现出深刻的意境。
这种理念在他的画作中得到了体现,如他运用丰富的赋色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又注重画面的简练和概括。
3.生活的积极追求:齐白石的作品也体现了对生活的积极追求和向上的人生态度。
他的色彩主题多为水墨黑白主题,能够与原色之间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对比,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4.神形双具:齐白石注重形神兼备,强调对事物的深入观察和理解,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到作品中。
他倡导神形双具,让绘画更有生命力和展现力。
例如,在他的花鸟作品中,他追求画面形象的生动和自然,让客观事物能够完美地融入画面中。
5.人文精神:齐白石的画作中展现了丰富的人文精神。
他的画作不仅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还体现了对人性、人伦以及高尚的道德品格的感悟和思考。
他的作品具有持续的生命力,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
总的来说,齐白石的绘画理念是注重继承与创新、简胜于繁、生活的积极追求、神形双具以及人文精神等方面。
这些理念贯穿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
齐白石艺术美学思想探析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主张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衰年变法,绘画师法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形成独特的大写意国画风格,开红花墨叶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
齐白石从民间画工转变为文人画家,经过了“变法”。
他又将富有农民生活气息的民间艺术情趣融进文人画中,这不仅扩展了文人画表现的题材,而且也更新了文人画的艺术境界,开创了具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写意花鸟画的新篇章。
齐白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
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
他的题句非常诙谐巧妙,他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题曰;“他日相呼”。
一幅《棉花图》题曰:“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
《不倒翁图》题“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他把老鼠、油灯、算盘、锄头、柴耙等引进画中,并流露出农民的质朴、孩子般的天真,真诚的爱和恨,远远地打破了传统文人画中画竹即写“虚心”,画兰便写“幽香”的陈套。
二、造诣精深的诗书画印他的诗书印是为了进一步丰富和诠释这个艺术世界。
他画面的形象感是第一位的,而形式感是第二位的。
他构图形式不拘一格,千变万化,法无定法,恰恰是艺术形象的多样性,丰富性,鲜活性所造成的。
他从不以形式感来损害形象感。
形象的鲜活与传神和形式的自由与任意,恰恰构成了“齐家样”的独特风貌。
正是在这一点上,齐白石和传统文人画家区别开来,尤其那些守旧派文人画家,往往重形式感轻形象感,多在画面的形式感和笔墨的形式感方面苦心经营,而构图与笔墨程式化,艺术形象柔美纤弱,似乎典雅的意趣掩盖不住艺术形象的苍白无力。
再次,从作品所传达和表现的艺术趣味看。
在艺术趣味方面,齐白石和一般文人画家的差异更为明显。
他也不乏理趣,而这理不是从前人书本里承袭而来,而是从自己经验里生发而来,因此不是以理节趣,而是以趣彰理,其趣味自然迥异于古人前贤。
简述齐白石的艺术特色及主张齐白石(1864年-1957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被誉为"白石先生"。
他的艺术特色和主张主要体现在绘画和书法两个方面:
1. 画家齐白石的艺术特色:
(1)写意花鸟:
•齐白石擅长写意花鸟,他在表达花鸟的形态和神韵上追求写意和抒发个性。
•画面上的花鸟常常具有生动的形态,充满生气,笔墨自由而豁达。
(2)意境超逸:
•他的作品常以意境超逸著称,通过大写意的手法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和个人审美。
•齐白石在画面中融入了诗意、意境,使观者在艺术的世界中感受到超越现实的美好。
(3)革新传统:
•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致力于继承传统文化,并在其中进行革新。
•他在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的审美观念和个性化的表达。
2. 书法家齐白石的艺术主张:
(1)隶书风格:
•齐白石的书法以隶书为主,他继承了古代隶书传统,但并不拘泥于传统形式,注入了个人的审美情感。
•他的隶书风格豪放、挺拔,笔画有力。
(2)潇洒豪放:
•齐白石的书法潇洒豪放,勇于创新,追求个性的表达。
•他在书法中融入了绘画的意境,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更具艺术性。
(3)艺术与人生:
•齐白石提倡艺术与人生的结合,主张艺术家应该有独立而积极的人生态度,将个体的情感与思想融入艺术创作之中。
总体来说,齐白石在绘画和书法中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革新、对意境的追求以及对个性化表达的探索。
他的艺术成就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和书法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论齐白石大师的国画精髓齐白石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国画大师,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称为“国画巨匠”,其作品影响深远,成为中国艺术史上重要的一页。
在国画领域,齐白石大师的精髓堪称独特,其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艺术表现力上,更凝结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齐白石大师的国画精髓,首先体现在他的笔墨技法上。
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一笔一画都流露着他独特的艺术气质。
齐白石曾说过:“中国字画的精神魅力,无论用何种形态去表现,一定是那种‘笔下生风,缥画出神’的感觉。
”他的画风洒脱自如,随心所欲,毫不拘泥于传统规矩,擅长运用墨、色、线、点四种笔法,形成独特的“色墨线点”表现手法。
其次是齐白石大师的作品呈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他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领悟,把文化内涵融入到他的画作中去,凝聚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他的作品传达了纯洁和谐的人性情感,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气质,也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文化价值。
再次,齐白石大师的作品蕴含了他深厚的人生经验和哲学观念。
他曾说过:“我这人生经历颇富波折。
如此琢磨一生,不但‘意识快速’,也形成了一定的‘文字哲学’。
”这些经历让齐白石大师在画面创作中凝聚了深邃的人生哲理,使得他的作品饱含着智慧、才情和趣味,感染着观赏者的思想和情感,让人在欣赏和感受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净化。
最后,齐白石大师的国画精髓还表现在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表现上。
他眼中的世界,总是充满美好和温馨的气息,对于自然风光和生活琐事的描绘,都能够用极度简洁的笔墨传递生动的情感和细腻的情感,在作品中让人们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总之,齐白石大师的国画精髓是他独具的艺术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深邃的人生经验和自然生活情趣的卓越展现。
他的作品将观众和艺术家们提醒到人类更深刻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去感受和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他的艺术成就、艺术成果与生命境界,综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与审美精神的独特融合。
简述齐白石的艺术特色及主张简答摘要:一、齐白石的艺术背景与成就二、齐白石的艺术特色1.独特的绘画风格2.笔墨运用与构图技巧三、齐白石的艺术主张1.强调个性表现2.注重生活体验与创作结合3.倡导艺术为人民、为生活服务四、齐白石作品的价值与影响正文:齐白石是我国近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举世闻名。
他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等。
他生于湖南长沙,成长于一个木匠家庭,自幼喜爱绘画。
经过不断的自学和实践,齐白石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齐白石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独特的绘画风格:齐白石的绘画风格充满个性,他擅长画虾、蟹、鱼、虫等题材,尤其以画虾最为出名。
他的画作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写实主义特点。
在笔墨运用上,他大胆简洁,注重表现事物的形态和神韵。
在构图方面,他善于运用留白和疏密对比,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笔墨运用与构图技巧:齐白石的笔墨运用富有变化,他善于运用浓淡干湿、疏密虚实等手法,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
在他的画作中,笔触豪放、线条有力,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现代艺术的气息。
在构图上,他注重画面的平衡和对称,使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在艺术主张方面,齐白石强调个性表现,认为艺术家应该独具匠心,形成自己的风格。
他主张“艺术为人民、为生活服务”,强调艺术创作要贴近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情感。
齐白石一生勤奋创作,作品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总之,齐白石作为我国近现代画坛的杰出代表,他的艺术成就和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画作既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又充满生活气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齐白石的艺术风格与创新齐白石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在艺术上的创新和发展,使其成为中国画领域中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人物。
他的艺术风格充满了自由、率真、活泼、灵动和生气,成为了当时国内外艺术圈的瞩目焦点。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齐白石的艺术风格和创新。
一、艺术风格首先,齐白石的画作最具特点的特点就是他的兽画。
他以古朴自然的笔触和清新明丽的色彩,将兔、猫、鹤等小动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在他的兽画中,不仅体现了丰富的生活情趣,更展现出了他绘画的独特风格。
其次,齐白石钻研细致,笔势澄澈明快,表现出了一种神秘而朴实的美感。
他所描绘的主题清新淡雅,柔美和谐,形神兼备,富有诗歌般的美感和诗意。
最后,他更是以自然为师,追求艺术上的真、善、美的完美结合,不拘一格,自由随性的创作风格在很多方面彰显出来,充分展现了他作为现代艺术家的风采。
二、艺术创新齐白石艺术成就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他的创新。
他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新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方式,推进了中国画术的现代化。
首先,他运用了西方绘画的某些技法,如律动笔法和白色线条的使用,为中国画增加了新的元素,更加逼真形象和生动有趣。
其次,他也将传统的绘画风格重新塑造,以充满活力和动感的笔触,重塑中国画的风格。
例如,在他的云、山、水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中,采用了富有变化和动感的笔法,使作品充满了动态美。
最后,在兽画上,他将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结合在一起,使得作品不仅有传统艺术的深沉和历史价值,也有着现代艺术的创新和时代特征。
总之,齐白石的艺术风格和创新,不仅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对当今的现代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和创意仍然给人们带来着无尽的美丽,让人们不断反思,思考,珍视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性,为我们的艺术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启示。
齐白石的诗文艺术与理论主张齐白石是中国现代艺术大师,这个称谓更多的还是从书画艺术的层面来被接受的,所以对于齐白石留存颇丰的诗稿手札与书信画跋,诸多的研究还是惯于从书法艺术和生平文献这两个角度来解读。
对于这些文字著述,当我们转换一副眼光,从文学与艺术理论的角度来梳理、来审视齐白石的时候,忽然间能够有许多全新的发现。
诗文艺术与画学思想是齐白石研究领域相对较为薄弱的环节,本文拟以北京画院收藏并于新近展出的齐白石诗稿日记与信札画跋为资料,从诗歌艺术、散文艺术与画学思想这三个角度来解读一个全新的齐白石,塑造出一个具有文学家甚至思想家形象的陌生的齐白石。
《白石诗草》手稿一、齐白石的诗歌艺术赋诗为文向来被认为是文人书画家的本色行当,或者是作为一项基本的修养,总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才具标志。
齐白石在他一生的艺术求索中,学诗写诗也确是耗费了不少的精力,他本人把作诗当成一项严肃的事业,而绝不仅仅是他人眼里定位的书画附庸。
齐白石本人对于自己诗歌的评价是高于其书画以及篆刻艺术的,但同时代文人及诗家则对齐诗褒贬不一。
客观地说齐白石的诗名的确是依附于他的画名的,但是对于齐白石诗歌艺术本身,则既不应该过誉,同时也不应一概否定,而应当把它放到晚清民国诗道渐衰、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中来读,换一副平常眼,反而可以发现齐白石诗歌中有许多闪光之处,可以说齐白石的诗歌是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定位和艺术品质的,齐白石不失为清末民国诗坛一家。
齐白石国画齐白石学诗比较晚,并且学习的动机和方式都表现出对于书画依附性,他27岁拜师胡沁园学画,胡沁园还属于承继文人画余脉的传统艺术家,他注重诗文修养,所以也要求齐白石读书学诗文,这样齐白石就开始随胡家塾师陈少蕃学诗。
齐白石一开始学诗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养、为画题款,这个时期齐白石读的是唐诗,后来陈少蕃又给他讲了一些诗学理论,齐白石因此渐得赋诗门径。
此后他便逐渐加入了当地的文人交游圈,一起吟咏唱和。
1894年齐白石与文士王训发起组织了“龙山诗社”,齐白石还被推为社长,成员有:王训、罗醒吾、罗真吾、陈伏根、谭子荃、胡立三,七人啸聚一方、自鸣风雅,这形成了齐白石创作的第一个时期,可惜保存下来的诗作并不多。
班级:2011级财务管理1班姓名:林芳茜学号:201113005546标题:论齐白石的艺术人生摘要:通过讲述白石老人的“勤”与“思”以及几个美好的人格品质,真实的还原齐白石的艺术人生,带给我们更多对人生态度的领悟。
关键字:勤奋乐于思考光明磊落乐观豁达爱好和平艺术人生说的是从艺,人生艺术讲的是做人,若二者俱佳,用今天的话说叫“德艺双馨”。
这两方面,我以为齐白石都堪称楷模。
先说从艺,中国有句老话叫“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齐白石的“勤”和“思”,在今天看来,无人可比。
他自己给自己起的一个别号叫“汗淋学士”,且刻了一枚印章,这名字有些幽默,也带几分辛酸,但更多的是说明了他的勤奋,刀刀是汗、字字是血。
齐白石,派名纯芝,号渭清,又号兰亭。
27岁时(1889年)又取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白石老人出身贫寒,做过农活,曾居住于湖南省涟源市杨市镇。
1877年,跟随叔祖父学过木匠,次年改学雕花木工,从民间画工入手。
15岁时,家里送他学木匠,这本是个养家糊口的手艺,木匠虽说为百工之首,比篾匠、泥匠、瓦匠略胜一筹,但也是在“匠”之列。
但他出奇地勤奋,成为方圆百里有名的“芝木匠”。
如果光是勤奋,齐白石也终究只是一个“好木匠”,名声也不过在白石铺周边百里而已,哪里会名扬天下?与勤奋同行的是他的多思和创新。
做木匠的同时他兼雕花,雕花是“细作”,技术含量高,他得到的报酬自然高些。
由木匠而雕花这本身就进了一步,而他的雕花又与众不同。
他在自传中谈到雕刻生涯时说:“那时雕花匠所雕的花样,差不多都是千篇一律。
祖师传下来的一种花篮形式,更是陈陈相因,人家看得很熟。
雕的人物,也无非是麒麟送子、状元及第等一类东西。
我以为这些老一套的玩艺儿,雕来雕去,雕个没完,终究人要看得腻烦的,我就想法换个样子,在花篮上面加些葡萄石榴桃梅李杏等果子,或牡丹芍药梅兰竹菊等花木。
齐白石初以诗文遇于王湘绮,后其诗名渐长,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等。
齐白石没有良好的学画环境,但天资颖悟,加之勤奋刻苦,终为一代宗师。
将其求艺的方式概括为‚私淑诸人,二规摹之‛这八个字是非常贴切的。
齐白石早年学宋明诸家,确以工笔为长,晚岁则画风一变,多有金石气象。
其不得已而为应酬之作容有之,然断不可由此误解白石晚年之作皆率意而为。
齐白石曾在日记中写道:‚余画犹过于形似,无超凡之趣,决定从今大变,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
‛关键词:齐白石;学习环境;勤奋刻苦In verse encounter in qi baishi early after WangXiangQi, name grew, and the poems "borrow mountain moans hall poem grass", "the poem grass" etc. Pak Qi Baishi no good painting environment, but work hard, coupled with the genius talent for generation, eventually guru. Will its QiuYi way summarized as "SiShu fear-stricken men, two rules of the eight words copy," cloverfield "is. Learn the home greatly qi baishi early on, indeed, for long, late years Chinese painting a change, while many meteorological inscriptions. The necessity of entertaining work; but let there from shall enter old age LvYi pak is misunderstood works for. Qi baishi worked in the diary wrote: "more like, no painting Jude too extraordinary interest and decided to change, and licensee from the big, don't listen to more than scold the licensee also; more international, not pleased also."Key words:Qi Baishi;Learning environment;Diligence目录引言 (1)一、齐白石的修养与艺术的认知和表现手法 (1)二、齐白石的造型和构成技巧 (2)三、齐白石对作画的认真态度 (3)四、作画意境的区别 (5)论齐白石艺术引言就齐白石的艺术论述下自己的看法一、齐白石的修养与艺术的认知和表现手法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都达到很高成就。
学习齐白石绘画艺术,首先要从研究白石大师的艺术主张开始本文来源:华豫艺术馆传承齐白石绘画艺术,首先要从研究白石大师的艺术主张开始,齐白石的一生,经历了清代、民国和新中国三个重大的历史变革时期,个人经历也是在坎坷中度过。
在近一个世纪漫长的艺术生涯中,经过白石对社会历史背景的思考,从骨子里形成了民族大义和气节。
在对生活景物的揣摩中,直抒胸臆,用笔墨和画意表达内心情感,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和非凡的艺术成就,开启了现代绘画一代新风。
在中国乃至世界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并成为一代宗师,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创造了精神财富,也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本文围绕齐白石艺术生涯溯源启迪,到齐白石绘画风格及传承,对当今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齐白石《葫芦》十六开精装全两册共604页收录北京画院藏齐白石创作画稿定价390,月雅特惠价298一、艺术生涯与启迪白石大师一生经历跌宕起伏,历练颇多。
他的人生经历,对于我们学习和传承白石画绘画艺术有着重要的启示。
不论在花鸟鱼虫、一草一木、自然风景、人物刻画、书法篆刻、诗词所形成的扎实功力和充沛的艺术感染力以及表现力,从作品中见精神,从精神中见精髓。
艺术发展脉络及形成白石老人出生家道贫寒,儿时在牧牛农耕中自学,15岁起拜师学习雕花木匠。
27岁拜胡沁园为师学习绘画,他临习和研究古人徐渭、八大、郑板桥等名家作品。
57岁定居北京,当时的国民人均寿命44岁,可以说他是有史以来最牛的北漂。
60岁的齐白石经过30多年的绘画艺术的沉淀和受好友陈师曾(吴昌硕的弟子,近代著名画家)的影响开始萌发了自创一派绘画风格的想法。
他经过10年的绘画研究和探索,70岁的齐白石终于开启的墨叶红花大写意的独特风格,我们仔细研究白石大师的人生经历和他的经典艺术作品,无不凝聚着创业精神境界和艺术精髓内涵之体现。
齐白石《人骂我,我也骂人》北京画院藏艺术奇迹源于精神齐白石从27岁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习绘画诗文,并定期参加诗社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