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一
- 格式:ppt
- 大小:4.90 MB
- 文档页数:1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第一专题: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如何?一、中国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
二、中国封建社会特点:(一)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二)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三)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四)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三、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
四、清朝中叶以后封建社会危机表现:(一)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巧取豪夺,削弱了清政府统治能力。
(二)经济上,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造成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流民增加。
地租剥削、赋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三)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整个社会万马齐喑。
(四)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兵无所事事,不劳而获;绿营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五)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与世隔绝。
2.鸦片战争前世界状况如何?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二、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三、寻求新殖民地,向外发动新的侵略战争,把目标瞄向中国。
3.西方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一、军事侵略:(一)发动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1.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签订不平等条约有: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
2.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签订不平等条约有:中英、中法、中美、中俄《天津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3.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
签订不平等条约有:《中法新约》。
4.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签订不平等条约有:《马关条约》。
5.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第一专题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考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新的社会形态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历史任务。
(一)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因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矛盾。
2.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封建势力代表着中国最反动最落后的生产关系,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因此,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也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封建主义不但包括地主阶级,还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及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
人民大众不但包括农民阶级,还包括近代新诞生的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3. 不同历史时期两个主要矛盾地位的变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 封建剥削占优势2. 民族资本主义的力量很软弱3.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4. 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的国家政权5。
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6. 中国人民特别贫困和不自由决定这些特征的主要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3.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侵略有功”论的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侵略有功”论评析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不是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不是为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而是要把中国变它的殖民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各专题自学与研讨问题汇集专题一:回忆与反思——中国历史纵横谈(导论)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二: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1、中国曾出现“康乾盛世”,但为什么到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已经进入曹雪芹笔下的“末世”或龚自珍所言的“衰世”?2、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发生与中国有何联系?鸦片战争与世界上最早启动现代化的英国近代文明有什么联系?3、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是阻碍还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如何理解“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5、为什么一个拥有四亿之众的偌大帝国竟然打不过远涉重洋而来的几千名英国水兵?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专题三睡狮的觉醒———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相比,有何新的特点?2、近代中国农民的局限性在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中有怎样的表现?3、洋务运动是对外来挑战的回应。
外来挑战在1840年就开始了,洋务运动直到19世纪60年代初才拉开帷幕,为什么“挑战”和“应激”之间间隔近20年?4、梁启超为什么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对李鸿章和慈禧太后等人如何评价?5、清末新政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7、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专题四:帝制的覆灭———辛亥革命的功绩1、怎样理解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并未直接参加武昌起义,他何以成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2、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影响怎样?3、孙中山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非袁氏兵力之强,乃同党人心之涣”?4、袁世凯如何发迹和如何夺取革命果实,其所说明的问题是什么?5、辛亥革命是否搞糟了?专题五:碰撞中的升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2、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怎样?3、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五四前后先进的中国人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专题六开天辟地大事变———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哪些?2、中国共产党在1924至1927年国民革命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3、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何能成功?4、中国革命新道路“新”在何处?为何要走这样的道路?5、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怎样?专题七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的胜利1、“9·18事变”后张学良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2、张学良为什么发动兵谏?毛泽东和斯大林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3、第二次国共合作有何特点?4、如何认识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的作用与地位?5、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专题八两种前途的选择———人民共和国的锻造1、重庆谈判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体现在何处?2、国民党为何在军事上一败再败?3、国民党为何丢掉了中国大陆?4、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出路探索、救国方案、路径选择之间体现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评价“告别革命论”?5、为什么说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2011年上半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辨析题、列举题、分析题、材料解析与综合运用题以及评述题五种各章要求领会、掌握如下内容:上编综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基本特征、两对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及其关系第一章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1、如何认识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2、帝国主义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原因分析。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测验1一、判断题1.18世纪中期,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急于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在世界各地掠夺殖民地。
A.对B.错正确答案: B2.马戛尔尼访华礼仪之争反映了东西方刚刚接触的两个大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映了东方式的与西方式的国际关系体系的矛盾与冲突。
礼仪之争的背后其实是利益之争。
A.对B.错正确答案: A3. 1842年6月,乔治·懿律率领一支“东方远征军”,相继从印度、开普敦出发,驶向中国,鸦片战争爆发,这也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A.对B.错正确答案: B答案解释:1840年6月4.《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于1842年8月强迫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对B.错正确答案: A5. 1843年10月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又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许多重要的特权。
A.对B.错正确答案: A6.《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则可以做主。
A.对B.错正确答案: B7. 根据《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
A.对B.错正确答案: A8.圆明园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而成,被誉为“万园之园”。
1864年,这座人类艺术的宝库在英法联军的抢劫和焚烧中仅剩一片废墟。
A.对B.错正确答案: B9. 清政府也“仿效西法”,大搞洋务运动,并于1888年建成当时雄踞亚洲实力第一的北洋舰队,后面又争取军费购买了几艘新舰。
A.对B.错正确答案: B10.《马关条约》赔偿日本白银共2亿两白银。
A.对B.错正确答案: B11.“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永乐大典》及《四库全书》所辑图书的多种底本在八国联军洗劫北京时被摧毁,其文化价值损失无法估算。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专题一至专题七测验)专题一一、1-5错、对、错、对、对; 6-10错、对、错、错、错; 11-15对、对、错、对、对;16-17对、错二、A. 二千多年; 19. A.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0. C.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21. A.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22.D. 《南京条约》;23.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4. A.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5. A. 商品→鸦片→炮舰;26. A. 传播资本主义文明;27. B. 是逐步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专题二一、1-5 错、对、错、对、对; 6-10错、对、错、对、对; 11-14对、错、对、错二、1、A. 1851年11月11日;2、D. 洪仁玕;3、A. 北伐;4、A. 张皮绠;5、A. 赵三多;6、D. 1900年5月28日;7、C. 1874年5月;8、A. 左宗棠 9、A. 103天;10、C. 孙中山;11、B. 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12、A. 10月10日;13、B. 上海;14、B. 1912年1月1日专题三一、1-5 对、对、错、对、对; 6-10错、错、对、错、对二、1、A. 二十一条;2、C. 1926;3、C. 1917年11月7日;4、C. 《阿Q正传》;5、B. 陈独秀6、A. 民主与科学;7、B. 1918年11月;8、D. 李大钊;9、C. 1921年7月23日;10、D. 1921年8月2日专题四一、1-5对、对、对、错、对; 6-10对、错、对、错、错; 11-14错、对、对、对二、1、B. 京汉铁路;2、“A. 京汉铁路;3、C. 广州;4、D. 周恩来;5、A. 贺龙;6、D. 武昌7、B. 八七会议;8、C. 1927年9月9日 9.D.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0、B. 南京政府11、D. 敌驻我扰;12、A. 李天佑;13、D. 吴起镇专题五一、1-5 错、对、对、对、错;6-10对、对、错、对、错;11-15对、错、对、对、对二、1、A.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2、B. 督战;3、A. 卢沟桥事变;4、B. 《中国共产共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5、(B. 1937年12月13日;6、C. 日军北上计划被推迟;7、C.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8、A.上党战役;9、A. 自卫反击战;10、A. 豫东战役;11、A. 华东野战军;12、西北坡;13、C. ①②④;14、B. 淮海 15、A. 《临时宪法》专题六一、1-5对错对对错; 6-10对错对对对二、1、C. 物质保障;2、B. 晚清;3、B. 伟大复兴;4、B. 独立自主;5、C. 王国藩;6、B. 改造;7、B. 1950年10月;8、D. 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专题七一、1-5错、对、对、对、对二、1.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 A.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C. 以人为本;4. D. 文化自信。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一资本主义列强侵华一、知识归类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⑴开始: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等的签订;⑵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条约的签订;⑶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⑷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2、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年)。
3、近代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⑴清朝晚期;⑵北洋政府时期;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归纳条约特点:如首先明确规定传教权的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的条约;中国内河航运权最先被破坏的条约;灭亡中国的条约等4、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割占(结合地图)⑴英国: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⑵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1895年《马关条约》)⑶俄国:19世纪50—80年代,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大约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5、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结合地图)⑴《南京条约》;⑵《天津条约》;⑶《北京条约》;⑷《马关条约》。
*中国近代何处开放的通商口岸最多?列强是怎样逐渐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据图指出)有人说通过这些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中国人也从西方学了不少好东西?这话有道理吗?6、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表现⑴攫取海关管理权。
⑵对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⑶贩卖华工。
⑷早期资本输出。
⑸大规模的资本输出。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可分为哪两个阶段?其侵略重点有何变化?清政府借外债和今天我们引进外资有区别吗?9、列强对近现代中国革命的镇压(表现)⑴绞杀太平天国运动;⑵绞杀义和团运动;⑶破坏辛亥革命;⑷破坏和镇压国民革命运动;⑸扶蒋反共;⑹干涉新中国内政10、列强在华矛盾的表现⑴“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⑵对中国铁路修筑权的争夺;⑶三国干涉还辽;⑷日俄战争;⑸分别扶植各派军阀割据一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军事侵略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
(1)《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2)“辛酉政变”(北京政变)是中外反动势力初步结合的标志。
(三)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1)《马关条约》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外国资本涌入中国。
(四)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二、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之后清政府又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2、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3、在近代史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涉及香港问题的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拓展香港界址专条》。
4、中俄《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
5、中日《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的岛屿与澎湖列岛,强迫中国赔偿2亿两白银,再加上赎辽费,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还规定中国应支付的赔款额高达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10亿两之巨(勒索赔款最多的条约)。
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民主化的严重障碍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力量软弱,并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联系5、地域广大,地方割据,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6、广大农民贫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四、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适用专业:本科各专业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学时:32学分:2二、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帮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懂得近现代中国是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渐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教学时数分配注:下编各专题内容纳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系统学习(基于课时和课程之间内容交叉原因考虑)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单元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专题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教学目的: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2、了解1840年至1919年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3、了解近代中国人民觉醒的伟大历史意义;4、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和基本特征,加深对近代中国社会基本国情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意义的认识;5、理解和掌握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历程,总结其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6、能够独立分析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正确分析当今改革开放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近代的通商口岸、外债与今天的口岸开放、引进外资的区别等。
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变化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3.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任务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深切认识正确判断社会性质的重要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中国近代史是列强侵略中国并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1 鸦片战争和《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进入革命时期。
〔1〕鸦片战争〔2〕《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俄国侵占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2〕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3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甲午中日战争〔2〕《马关条约》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辛丑条约》二近代列强侵华的主要国家和方式从国家看:近代前期,侵华国家最初以英法为主,美俄是帮凶;19世纪末,日本也参加侵华队伍,美日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国家。
近代后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日本和美国。
这种变化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开展,各国实力变化的反映。
1、英国、法国:〔1〕资本主义国家为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进展商品输出,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2〕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此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俄国〔古代史:17世纪中期,沙俄势力侵入我国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据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2〕19世纪中期,支持阿古柏入侵,并于1871年占领伊犁。
80年代,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俄国割占中国西北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
〔3〕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美国〔19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积极支持介石打战。
〔1950年,侵略朝鲜,美国第七舰队入侵海峡,组织人民解放军解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阶段测试试题(第一、二专题专题一: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第一题、综合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近代中国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它始终没有得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
西方列强倚仗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特权,不仅在中国倾销商品,而且经营了许多企业,不断扩大外资在华的势力,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据统计,1894年外国在华资本总额的比重为60.7%,1936年为78.4%。
可以看出,外国在华资本比中国资本有明显优势。
在外国资本的压迫下,中国民族资本无力与之抗衡,许多民族工业逃避不了破产或被兼并的命运。
提倡“实业救国”的张謇,创办了大生企业集团,曾经有所发展,但在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情况下,最终失败了。
被认为是中国自己经营的最成功的开平煤矿,在中外合办的名义下被英国资本吞并。
此后,英资又挟其优势,吞并了另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滦州煤矿。
……20世纪30年代,上海纱厂资本家已提出问题:“究竟中国纱厂的致命伤是什么?”他们自己回答道:“痛痛快快地说,中国纱厂的唯一致命伤,在于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纱厂一业的复兴与繁荣,必然在现状变化以后。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在日、美等帝国主义势力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下,命运更为悲惨,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据统计,1949年近代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7%。
这个数字表明,在109年里,近代工业经济才积累了17%,而农业和手工业经济占了83%。
毛泽东指出:“这是帝国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压迫中国的结果,这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在经济上的表现。
”——选自龚书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材料2:就整个来说,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
……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
——选自《毛泽东选集》材料3:当丰收的馨香溢满神州大地,甜美的思绪冲涌着人们的心灵,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日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第一专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2、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A. 小农经济B. 商品经济C. 市场经济D. 个体经济3、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 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4、以下哪个条约是日本帝国主义强行割占了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5、以下哪个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A、赔款B、把持中国海关C、制造舆论D、进行宗教宣传6、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7、()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A、梁启超B、严复C、孙中山D、毛泽东8、以下哪个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工厂()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望厦条约》D、《马关条约》9、以下哪个措施是外国资本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枢纽()A、阻碍民族工业发展B、在中国设立银行C、控制交通D、实行商品倾斜10、()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11、()翻译了《天演论》一书。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严复12、()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前线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A、冯子才B、邓延桢C、林则徐D、李鸿章13、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取得驻兵权的条约是()A、马关条约B、望厦条约C、天津条约D、辛丑条约14、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是()A、林则徐B、道光帝C、关天培D、琦善15、在中国最早设立租界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16、西方列强勒索赔款最多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17、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在下列哪件事后达到高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专题一习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 )A. 政治控制B. 军事侵略C. 经济掠夺D. 文化渗透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侵略者是( C )A. 美国B. 英国C. 俄国D. 法国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D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瑗珲条约》D.《马关条约》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设立的最早的租界是在( C )A. 广州B. 南京C. 上海D. 重庆5.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C )A. 日本侵略军B. 俄国侵略军C. 英法联军D. 八国联军6.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 B )A. 赔款B. 把持中国海关C. 制造舆论D. 进行宗教宣传7.德国元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这表明列强( B )A.帝国主义已放弃灭亡中国的图谋B.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C.列强之间相互勾结D.列强之间的矛盾与相互妥协8. 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刊物( D ),在介绍西方史地、政治、文化的同时,也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A.《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9. 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D )A.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B. 洋务派开展的“自强”、“求富”运动C. 民族资产阶级发动的民主革命D. 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10.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 A )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 君主立宪制 D.宗族家长制11.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其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D. 英国输华商品激增12. 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 A )A. 林则徐B. 魏源C. 龚自珍D. 郑观应13.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A )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4. 在甲午战争后,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的是( A )A.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B. 郑观应撰写的《盛世危言》C. 冯桂芬撰写的《校颁庐抗议》D. 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15. 造成近代中国社会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总根源的是( A )A. 帝国主义B. 封建主义C. 官僚资本主义D. 民族资本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林则徐、魏源等倡导新思想的代表人物的评述,正确的是( ABCD )A. 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B. 其思想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C. 都主张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D. 都未能完全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2.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是( ABCD )A.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 B.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三重压迫C.与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 D.集中、便于组织3.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 AC )A.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统治近代中国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手段是( ABCD )A. 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B.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 扶植、收买代理人D. 建立全面控制中国的殖民机构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阐明理由)1.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