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机舱布置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63.45 KB
- 文档页数:9
明锐1.6发动机舱布置名称图示
1:冷却液壶+盖子,上写G12,一根线是冷却液液位传感器。
(G12代表防冻液代号)
2:机油加液盖
3:风档清洗喷嘴
4:空气滤清器盖子,拧下螺丝就可看到空滤
5:制动液壶,一根线是制动液液位传感器,那个黑色的大饼是真空助力泵。
(不允许拧开,制动液有很强的吸水性)
6:电瓶盖,打开后见到电瓶
7:车辆信息铭牌
8:继电器保险丝盒
9:进气口管路
10:排气管隔热罩(铝合金的)(行车过后请勿触碰,可以煎鸡蛋的)
11:R134a(制冷剂)冷凝器
12:水箱
13:机滤壳子,可以拆下换滤芯
14:链式凸轮轴检查口(这个自己不能拆的,会损坏发动机)机)15:风档清洗剂加液口
16:机油尺。
最全面的发动机舱讲解及添加液位置方法,开车的人都得懂一点发动机舱(机盖)介绍:发动机罩: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情况的变化,会对机舱内的各个零部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发动机罩:汽车行驶时,可能会在发动机正前方或两侧产生振动。
如果有这种情况,必须更换或调整悬挂系统部件。
车辆底盘部件:行驶过程中,可能发生车体变形或发生零部件磨损等情况。
车外传感器和仪表单元:车辆行驶过程中,如驾驶员视线不佳时有可能发生故障。
车辆的蓄电池和冷却系统组件:蓄电池在电池故障后会导致车辆动力下降。
发动机机油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润滑介质之一,一旦机油不足,润滑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而且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还容易产生积碳。
机油加注位置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我们在车辆上看到的加注口基本上都是油底壳内部的一个位置(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油底壳);当我们需要添加机油时,先打开油底板上一个开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加油管)之后再将加油管伸进去即可。
当我们需要添加机油时,先打开机舱盖上一个开口(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加油管),之后将加油管伸进去即可。
一般情况下,机油加注口位于汽车发动机的发动机舱内。
如果要加注机油至发动机上盖(机盖内),则需要打开机舱盖上盖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加油管)。
之后再将机油加注口伸进机舱盖内部即可进行加注。
一般情况下,在汽车上看到的机油加注口位置基本上都是在发动机舱内壁或者是外面。
当我们需要添加机油时,只需将车停好后将车开到附近的维修厂或者4S店即可进行;另外,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您打算购买多个油底壳的车型时,那么您将会在油底壳内部增加一个加油孔;而对于普通车型来说,这个加油孔通常就设在油底壳外面。
另外,如果您在购买新车时打算安装一个加油孔的话,那请您记得要选择带有“外”字标识的加油孔(外圈有一圈黄色或红色标识);而且这个外圈还必须要带有“外”字标识!接着将另一只手伸进机舱内部,抓住加油管的底部慢慢往下抽出即可。
机油加注口插入机舱盖内的方法:先将机油加注口插入发动机机舱盖底部,并慢慢往下拔出。
乘用车前机舱布置及设计法规校核培训材料2乘用车前机舱布置及设计法规校核培训材料2一、机舱布置的基本原则1.保证行人保护:机舱布置应考虑到行人碰撞的情况,尽量减少尖锐的零件和突出的部件,避免对行人造成伤害。
2.保证乘客安全:机舱布置应确保乘客在发生碰撞时的安全,例如采用防护装置、安全气囊等。
3.保证引擎运行正常:机舱布置应合理设置引擎和其他机械部件,保证它们的正常运行,并为其提供足够的通风和散热。
4.简化维修保养:机舱布置应考虑到维修保养的需要,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方便的操作。
二、机舱布置的具体规定1.机械部件的布置:根据车辆类型和引擎类型的不同,机械部件的布置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需要确保它们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方便维修保养。
2.防火隔离:为了防止机舱发生火灾传播,需要设置防火隔离装置,例如防火墙和隔热材料等。
3.碰撞保护:机舱需要考虑到碰撞时乘客和机械部件的保护,通常采用吸能装置和护板等来减少碰撞冲击。
4.通风散热:机舱需要提供足够的通风和散热,保证引擎和其他机械部件的正常工作温度。
5.安全气囊:安全气囊是乘用车前机舱布置中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在碰撞时保护乘客的头部和上半身,减轻伤害。
三、机舱设计法规校核进行机舱设计时,需要根据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进行校核,以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机舱设计法规和标准: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规程:这是中国机动车设计和生产的法规标准,其中包括了对机舱布置和设计的相关规定。
2.ECER79:这是联合国经济委员会制定的关于乘用车引擎舱和乘客舱布置和设计的规定,对乘用车的机舱布置和设计进行了详细规定。
3.标准化设计手册:一些汽车制造商制定了自己的设计手册,其中包括对机舱布置和设计的要求和标准。
4.相关研究论文和技术文献:在进行机舱设计时,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研究论文和技术文献,了解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总之,机舱布置和设计是乘用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根据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进行校核,以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发动机舱不认识?最全的汽车内部图解,驾校都教不了这么细!想必每个车友当初考驾照的时候,第一节课就是熟悉汽车,教练打开发动机舱一一介绍,但即便如此,就算是老修理工,有很多部件的名字你肯定听说过但不一定都知道在哪个位置。
所以我们给大家带来一份最全汽车各部件图解,非常值得收藏!打开发动机盖,就是这个样子了,(这个是4A13发动机,其他机型有可能存在差异,但大体相同)。
空气滤清器作用是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杂质,让洁净的空气进入发动机,这对发动机的寿命和正常工作很重要。
空滤吸附的灰尘杂质多了就会堵塞,影响发动机工作,所以必须定期更换。
如果在灰尘较大的地方开车,比如有沙尘暴的地方,更换空滤的周期还要缩短。
蓄电池不必多说,就是储存电能的。
一般是铅蓄电池,电解液是稀硫酸。
制动液就平常说的刹车油。
现在小汽车的制动一般都为液压的,就是以制动液为介质将刹车踏板的力传递到制动盘上。
点火线圈将低电压转变为高电压,通过它下面的火花塞放电产生电火花,点燃油气混合物燃烧做功。
机油这个也不必多说,起润滑密封作用的矿物油或合成油。
发动机如果缺少了机油的润滑就会产生拉缸、抱瓦等严重问题。
助力转向油现在小汽车的转向助力一般还是传统的液压助力,既然是液压的相应的就需要油液介质了。
当然有些车已开始使用电动助力了,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防冻液在散热器和发动机缸体内的通道循环,用于冷却发动机的液体介质,主要是水和添加剂,因为有防冻的功能,就叫防冻液了。
玻璃水地球人都知道,擦玻璃用的,这下你应该指导在哪里了吧。
机油尺检测机油量的尺子。
用的时候发动机先熄火,拔出机油尺,用一块干净纸巾擦干净上面的油,然后再插入再拔出,看机油的油位,必须在尺子上的两个上下限刻度之间,不能多也不能少。
保险盒里面有很多电气设备的保险丝,还有继电器。
小F一共有两个保险盒,另一个在驾驶室司机左下方。
具体看随车说明书。
进气口发动机进气的入口,这个是优化后的,位置已经提高很多,老款车的进气口位置比较低,涉水时发动机容易进水。
看懂发动机舱布局及功⽤【图】看懂发动机舱布局2015-01-09 00:16:44 来源:pcauto作者:潘春繁向编辑提问x评论[220]分享 【太平洋汽车⽹⽤车频道】能让我们这些开车司机闻风丧胆的,除了⼤货和名贵豪车外,我们还会对这么⼀类⼈敬⽽远之——⼥司机。
⼥司机,如今已被调侃成“马路⼥杀⼿”,她们开车会⽐男司机⽋缺很多应变能⼒和驾驶技能等,⽽新闻也报道了不少⼥司机的奇葩伤⼈事件。
最近,我们⼜看到了“⼥司机不会开引擎盖,五年没加过⾬刮⽔”“⼥司机把⾬刮⽔加到刹车液罐”这样奇葩的新闻。
⾃⼰作为⼀名汽车编辑,很有义务为⼴⼤⼥司机讲解关于发动机舱的知识。
因此,这期《新⼿看过来》⽂章,我们就来介绍⼀下发动机舱布局和各种油液的添加⽅法。
体验读图模式 往刹车液罐加⾬刮⽔,⽆疑于⾃杀。
这是因为若刹车液含⽔量较多,会直接导致刹车效果降低或失效,最终的后果⼤家可想⽽知。
如果是⾬刮⽔加到机油储液罐的添加⼝,那么发动机就可以直接报废了。
其实,除了⼥司机外,还有很多新⼿车主不知道机油、⾬刮⽔、防冻液和刹车液等是怎么添加的。
下⾯,我们不妨先了解⼀下发动机舱的布局。
●发动机舱布局图(以2011款飞度1.5MT豪华版为例) 左上⾓圆形的是ABS,也就是防抱死制动系统;左下⾓的蓝⾊盖⼦是⾬刮⽔储液罐的加注⼝,⾬刮⽔从这⾥添加;居于左侧⼤部分的是汽车发动机,也是汽车的⼼脏;飞度的机油加注⼝在发动机的左侧,⽐较隐蔽;中间靠近右侧上⽅的是进⽓管和空⽓滤芯,发动机运作时所需的⽓体都是通过这⾥过滤后再进⼊燃烧室的;最右侧上⽅有个浅黄⾊标记的⿊⾊盖⼦是刹车液储液罐;跟着下来的是全车的⼤脑—ECU,控制着全车系统的正常运转;红⾊盖⼦的是蓄电池,为全车提供电能的⼯具;⽽在格栅上靠右边⾓凹陷的位置是冷却液的通⽓⼝,⽤于更换冷却液时提供压⼒把旧的冷却液都放掉。
1.发动机机油添加⼝和添加⽅法 从左到右,左上⽅的占了发动机⼤部分空间的是发动机,汽车的核⼼,好⽐⼈的⼼脏,为车辆提供动⼒。
汽车发动机舱结构解析汽车发动机舱结构解析平日里咱们开车可能会碰到的突发情况真的很多,例如水温突然变高、喷水口喷不出玻璃水、机油警示灯亮起等等。
汽车出了问题之后,很多人都是下意识的打开发动机舱盖,又不知道具体的问题究竟出现在哪一块,甚至不少新手司机打开发动机舱盖后,各种标记一概不知。
有鉴于此,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汽车发动机舱结构解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① 发动机这个自然不必说了,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行驶的动力来源,随着汽车工艺越来越精致,很多引擎的上方都有隔热板。
这样显得引擎舱内部不那么凌乱。
② 机油尺机油尺是检测机油质量和数量的唯一入口,通过抽出的机油尺可以大致判定机油脏不脏或者准确判断机油剩余量。
抽出机油尺并擦干净之后,在末端有机油上限与下限的刻度,我们在更换了机油之后是需要观察机油尺的,通过刻度判断机油添加量是否合适。
③ 机油加注口图示为机油加注口,一定要在停车熄火的情况下才可以拧开盖子加注机油。
一般的车使用4L装机油即可,一些中型车或者中大型车可能需要再添加一瓶1L装机油才够量。
通常矿物油或者半合成机油是建议每5000公里进行更换,全合成机油可以适当延后,在空气质量优良的地区甚至一万多公里更换也没问题。
④ 空滤盒打开空滤盒盖子就能看见里面的空气滤芯。
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区分空气滤芯与空调滤芯。
空气滤芯的作用是将进气系统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以确保清洁的空气进入气缸内燃烧。
而空调滤芯是负责过滤经鼓风机吹入车内的空气。
发动机舱内的空滤盒里放的是空气滤芯,而空调滤芯的更换位置一般位于车内手套箱的后方。
另外,空调滤芯一般建议是每一万公里或者一年更换一次,而空气滤芯视使用里程或空气质量而定,很多时候5000公里小保养的时候不一定需要更换,用风枪吹一吹是可以继续使用的。
⑤ 蓄电池蓄电池在车辆启动时为车上的起动电机、点火系统、电子燃油喷射,以及车上的照明等提供电源。
当发动机正常起动之后,发电机得到动力之后开始取代蓄电池为车上的点火系统、电子燃油喷射提供电源,并为车上的照明、音箱、DVD、大灯等所有的用电设备提供电源,同时为蓄电池补充电。
简述发动机舱布置汽车的发动机舱就像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小宇宙”,里面的各个部件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为车辆的行驶提供动力。
发动机舱的布置并非随意而为,而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规划的,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如空间利用、散热、维修便利性、安全性等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发动机舱的布置。
首先,我们来看看发动机的位置。
发动机在发动机舱内的布置方式主要有前置、中置和后置三种。
前置发动机是目前大多数乘用车所采用的布置方式,因为它能够为车内提供更大的乘坐空间,并且在车辆操控和稳定性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
中置发动机常见于一些高性能跑车,这种布置方式可以使车辆的重心更靠近中心,从而提升操控性能。
后置发动机则多用于一些特殊车型,如公交车和一些后置后驱的跑车。
在发动机舱中,与发动机紧密相连的是变速器。
变速器的位置和类型也会影响发动机舱的布置。
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在体积和形状上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安装空间。
此外,一些车型还采用了无级变速器(CVT)或双离合变速器(DCT),它们的布置方式也各有特点。
除了发动机和变速器,发动机舱内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部件。
冷却系统就是其中之一。
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水泵、风扇等部件,其作用是确保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
散热器通常安装在发动机的前方,以便能够有效地接收迎面吹来的风进行散热。
风扇则根据车辆的设计,可能是机械驱动的,也可能是电动的,用于在车辆低速行驶或停车时增强散热效果。
润滑系统也是发动机舱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机油滤清器、机油泵等部件负责为发动机提供良好的润滑,减少零部件之间的磨损。
这些部件的位置通常会根据发动机的设计和整体布局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机油能够顺畅地流动到需要润滑的部位。
进气和排气系统在发动机舱的布置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管道等,负责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空气。
空气滤清器一般位于发动机舱的上部或侧面,进气管道则需要合理设计,以减少进气阻力。
发动机舱里一般包括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电瓶、发动机排气系统、节气门、水箱补液罐、继电器盒、制动助力泵、油门拉线、车窗玻璃清洗液储液罐、制动液储液罐、保险丝等等。
(汽车发动机)①发动机:我们最熟悉也最陌生的东西。
是汽车的心脏,承载着输出动力的重要使命,是驱动汽车行驶的核心部件。
一般检查发动机状态时也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
静态方面停车时注意观察发动机表面的油污程度,固定支架的修复痕迹等。
动态方面也分为停车动态和行车动态两个步骤。
停车动态是指车辆静止不动,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仔细听发动机无负荷下的工作声音,应该没有任何杂音,没有任何断点。
应该是平顺而稳健的轰鸣声。
有些小排量车会出现有规律的“哒哒哒哒”的声音,这也是正常的。
然后用手指轻轻触碰发动机表面,感觉发动机工作时的震动。
一般来说,三缸发动机怠速时轻微的抖动是正常的,但如果是没有规律的,间断的抖动,就说明发动机的状态已经不好了。
如果这种抖动用肉眼已经能够轻易的看出来了,那么发动机存在的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这有可能是断缸(三个缸或多个缸中有一个或几个缸不工作)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其它问题,总之这样的情况就说明发动机状况不是很好了。
②空滤:全称空气滤清器。
汽车行驶离不开发动机的工作,发动机工作是靠爆燃燃油产生的能,而汽油爆燃就需要非常洁净的空气助燃。
空气滤清器就是为发动机提供洁净空气的主要部件。
空滤的使用寿命跟使用频率和使用环境都有关系,一般来说普通家用轿车应该在每次保养时更换空气滤清器的滤芯。
③电瓶: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有:发动机、车身、底盘和电气设备。
其中电气设备包括了全车的电路部件。
当然,发动机启动也要依靠电力。
这些电由哪里供应呢?就靠他了。
家用汽车的用电普遍都是使用12V,当然也有的车辆使用24V。
但是发动机启动的一瞬间,电压高的惊人。
所以电瓶的日常保养维护非常重要。
我们的夏利上用的是免维护电瓶。
传统形式的还有一种是需要维护的。
在每次保养时要注意查看电瓶液液面高度。
汽车前仓结构图解
汽车前仓结构图解
汽车引擎盖内部图解
1.助力油(无方向助力的没有)
2.玻璃水壶
3.防冻液壶
4.刹车油壶
5.助力泵
6.黑壳子里面是正时皮带
7.空滤(四周有卡子,用手掰开,里面是空气滤芯)
8.电瓶
9.机油尺(拔出来之后头上有个上限和下限的.记号,擦干净再插入后拔出来,可以看到机油多少,保持在上下线之间的位置就行)
10.节气门(有一个拳头大的金属东西,如果脏了或者故障会导致怠速不稳,上下跳动)
11.火花塞高压线(四个一样的线就是高压线,拔掉高压线看见的就是火花塞,用扳手可以拧下来更换)
【拓展】汽车基本构造
1.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
由2大机构5大系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
2.底盘:底盘作用是支撑、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称,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
常行驶。
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3.车身: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
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4.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
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