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单元第3课 华盛顿会议 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87 MB
- 文档页数:18
第3课华盛顿会议【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争夺1. 美日矛盾2.《四国条约》二、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1.《五国条约》的内容2.《五国条约》的结果三、中国山东问题1.中日关于山东问题条约2.《九国公约》重点:华盛顿体系签定的条约难点: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和概述分析等方法进行,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的思维意识。
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导入新课】通过凡尔赛会议,确立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巩固了日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优势,而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遭到失败。
而美国当时的经济实力又使美国十分不甘心,因此在美国的主持下,又召开了一个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奠定秩序的华盛顿体系。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争夺1. 美日矛盾关于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可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召开了巴黎和会,为什么还要召开华盛顿会议呢?”从而引出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尖锐矛盾。
然后教师可适时指出,参加会议的九个国家均在东亚地区有利害关系,日、美等列强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尤为激烈。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协调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在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其中美国又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2.《四国条约》1921年12月13日,签署了《美英法日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
条约规定:缔约各国同意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一旦这种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国应进行协商,以便就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达成协议。
条约还规定:在本条约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终止。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1课巴黎和会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协约国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订的与对德国签订的和约有何相似之处?这些和约与对德国的和约的相似之处主要包括:都对它们的领土进行了分割或重新安排,以削弱它们的实力和抑制它们的发展;都要求它们支付巨额的赔款,以战利品的形式加以瓜分;都对它们的军备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以削弱它们的军事实力,防止它们再度制造战争。
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能保证国际秩序的长期稳定?由于帝国主义召开巴黎和会的目的,是为了掠夺战败国和争夺战利品,这就决定了这个体系不会是和平的体系,而是一个在掠夺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
由于它是靠帝国主义的强力单方面建立起来的,是在战胜国之间交易和妥协实现了平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它只能维持国际秩序的暂时稳定。
一旦被压制的国家要求突破压制,或战胜国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国际秩序就会失去稳定。
第3课华盛顿会议一战结束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国际联盟凡尔赛和约其它合约凡尔赛体系调整欧洲非洲中东政治格局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调整了亚太地区的利益构成国际关系新格局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什么?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取得了哪些成果?巴黎和会仅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等地区的矛盾,而在亚太地区的矛盾,特别是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随着欧洲等地区矛盾的缓和显得日益尖锐起来。
此外,帝国主义战胜国在一战后开始的海军军备竞赛也日益激烈,这些都使帝国主义国家觉得有必要再召开一次国际会议加以协调和解决。
而美国由于在巴黎和会上一无所获,决心在亚太地区寻求外交突破,所以,倡导召开了这次会议。
由于美国主导了这次会议,所以美国收获颇多。
比如在《四国条约》方面,美国成功地拆散了英日同盟,扫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扩张的重大障碍。
又如在《五国条约》方面,美国一方面取得了与英国海军平起平坐的地位,另一方面又制约了自己的最危险的竞争对手日本海军,可谓是一箭双雕。
第3课华盛顿会议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各种原因;《四国条约》及其影响;《五国条约》对各国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不同安排;该协定在国际裁军史上的地位、主要作用与影响;山东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及其评价;《九国公约》的名义内容和实质内容及其影响。
2、理解:《四国条约》和《五国条约》分别对美、英、日等国的影响以及背后所隐含的各自用心和说明的问题。
3、了解: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实质与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概念与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1、比较归纳: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评价《四国条约》和《五国条约》对美、英、日三国的不同影响及《五国条约》中各国在条约规定比例背后的得与失。
2、问题探究:透过华盛顿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地位的个性表现,归纳它们的共性,揭示它们的实质与局限。
3、本质揭示:从客观结果与主观目的辩证关系,揭示《五国条约》的历史局限性;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关系方法,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充分认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的原因,重点认识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矛盾的激化是最主要的原因。
2、认识到《五国条约》仅仅限制了海军方面的竞争,但随着其他领域争夺的加剧,它已毫无意义。
3、中国人民的抗争对山东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作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能缓和帝国主义矛盾,但不能长期维持世界和平。
4、通过对华盛顿会议条约的讲解,认识弱小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关于海军军备的安排;中国问题的解决。
难点:《四国条约》;《九国公约》【导入新课】本课引文部分首先介绍了巴黎和会留下的遗缺,然后介绍了战后亚太地区的国际格局的新变化以及这种新格局带来的新的矛盾,引文从总体上说明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直接原因。
引文没有直接提出明确的问题,建议利用问题探究引入新课:阅读教材引文部分回答:为什么要召开华盛顿会议?作为新课的导入。
【讲授新课】一、战后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形势1、列强在亚太地区争霸的新格局战前:英、法、德、日、俄、美等六国在亚太地区角逐。
第2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3课华盛顿会议
一.列强在亚太地区的争夺
1. 争夺列强:美英日
2. 《四国条约》
缔约国:美英日中,时间:1921.11
互相尊重各国在太平洋区域内的势力范围
解约英日同盟
3.影响
英日同盟的终止,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障碍
对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权益获承认
二.海军军备的重新安排
《五国条约》,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
1.缔约国:英,美,日,法,意
2.内容:限制海军军备
3.影响:暂缓争夺,不能消除矛盾,孕育新冲突
三.中国山东问题1922.1
1.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中国收回主权和部分权利,是中国重大外交成果
2. 《九国公约》
(1)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打破日本独占中国
(2)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1)建立华盛顿体系,涵盖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2)是巴黎和会的继续,构成一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建立在战胜帝国主义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基础上,暂缓矛盾,并不长久。
课题华盛顿会议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二次修改意见课时一课时授课人科目历史主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华盛顿会议背景、内容及评价。
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坚决斗争的结果。
教材分析重难点1.重点:华盛顿体系。
2.难点:华盛顿体系评价。
教学设想教法.读书,独立完成预习案,注意记忆基本知识;注意与必修之间的关系,及时复习相关知识;与同组同学讨论疑难问题,及时吸取他人正确意见。
学法自主学习、综合归纳、质疑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堂设计一、目标展示了解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1.知识与能力:华盛顿会议背景、内容及评价。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归纳要点;联系必修一二;问题探究;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坚决斗争的结果。
二、预习检测1、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哪几个国家?2、在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了哪些条约?3、在华盛顿会议上哪个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哪个国家又是最大的受害者?为什么?4、华盛顿会议有何重大影响?二、质疑探究依据华盛顿会议的结果讨论:哪个国家是最大的赢家?谁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何表现?美国是最大的赢家:1、拆散英日同盟;2、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3、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4、在中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
利益受损:日:英日同盟被拆散;海军力量受遏制;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英:丧失海军优势中:受到帝国主义宰割。
(最大受害国)三、精讲点拨分析华盛顿体系的影响;1、建立起列强在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华盛顿体系”。
至此,一战后国际关系新秩序“凡—华体系”完全形成。
2、美国是最大胜利者:既取得了与英国同样的海军力量,又抑制了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的势力。
3、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在亚太,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日本并没有放弃独霸中国、称霸亚太的野心,为后来日本全面侵华和日美战争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