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管理经典案例分析.ppt
- 格式:ppt
- 大小:249.00 KB
- 文档页数:23
国际金融市场案例分析案例内容:1998年,俄罗斯金融市场的动荡愈演愈烈。
俄金融市场投资者的心理崩溃,一场自俄罗斯独立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爆发了。
1998年8月17日,俄政府及中央银行发表了“联合声明”,对国内出现的金融危机采取“三大措施”:(1)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幅度。
放弃1997年11月11日宣布的1998--2000年“外汇走廊”(6.2卢布兑1美元,浮动幅度正负15%),将该汇率走廊扩大到6~9.5卢布兑1美元,卢布在此范围内浮动。
外汇市场当天的成交价,即是央行的官方汇率。
(2)延期清偿内债。
1999年12月31 Et前到期的国家短期债券转换成新的国家有价证券,期限和收益率等条件另行公布。
在转换手续完成前国债市场停止交易。
俄罗斯政府曾号召国债持有者将债券转换成7年期和20年期的外汇债券,利率在12%以上。
但在700多亿美元的内债市场上很少人响应,内债问题没有解决。
(3)冻结部分外债。
俄商业银行和公司在国外银行和投资公司的贷款、用有价证券作担保的贷款的保险金,以及定期外汇契约,其支付期冻结90天。
同时禁止国外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偿还期在一年内的卢布资产。
政府强调,“冻结”不涉及政府借的外债。
这“三大措施”出台后,俄国内金融危机并未得到缓解,相反,金融市场上一片混乱,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就金融市场来看,汇市混乱、股市暴跌、债市停滞。
卢布同美元的比价由1997年8月17 El的6.3:1暴跌为9月9日的22.4:1,贬值72%,6天后又反弹为8.9:1,升值160%;俄罗斯交易系统股价综合指数从一年前的230点跌为约40点;进入欧洲企业500强的14家俄罗斯工业企业的股票总市值由一年前的114。
0亿美兀缩水为160亿美元。
俄债市停业近4个月,政府债券在国际债市上的市值仅为面值的6%。
受冲击最大的是尚处于发展初期且十分稚嫩的银行系统,银行总资本、存款和吸收的贷款均减少了1/3。
⾦融管理综合应⽤案例分析上品三明治公司1.背景介绍1989年,上品三明治公司(下⽂简称“上品公司”)在伦敦开设了第⼀家门店。
上品公司的三明治品种丰富,为满⾜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不同的⾯包、馅料组合。
这种创意受到消费者的极⼤青睐,公司得以迅速扩张。
下表显⽰了上品公司成⽴25年来迅速增长的门店数量。
本段内容分析:公司的背景介绍。
⾸先公司的产品营销策略是:提供多品种的、多样化的产品,同时在产品的种类和⼝味上不断地进⾏创新,进⾏新产品的开发,使得公司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产品的市场营销状况良好。
同时,公司的规模也因为公司的经营状况变好⽽不断扩⼤。
公司各年开店数量的折线图:数量年份表格的数据记录了上品三明治公司⾃1989年-2013年的门店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开店数量的折线图可以看出,公司开开店的数量不断增加,,由最开始的1989年的1家增长到2013年的512家,增长的绝对量很多。
但通过折线图的斜率可以看出,公司的开店数量增长速度不断降低,公司在过发展速度开始降低。
上品公司位列英国⾦融时报指数(FTSE)前250强,是⼀家公认的成功企业。
对于上品公司这样的企业来讲,近⼏年确实是发展的黄⾦时期。
较低的利率意味着筹资成本低,⽽经济衰退⼜迫使⼈们⽣活节俭。
在城市⼯作的⼈们开始喜欢便宜、快捷的午餐。
上品公司成为这⼀潮流的受益者。
本段内容分析:(1)利率问题:现阶段,银⾏的利率较低,公司负债资本需要⽀付的利息较少,公司的负债资本的资本成本低,有利于企业进⾏负债资本筹资。
(2)需求分析:经济衰退,经济进⼊经济周期的衰退期,居民的收⼊减少,对产品的需求结构发⽣变化,对于价格较低的产品的需求增加,对公司的需求是⼀种有利影响。
公司门店⼀直⾯向当地招聘备餐和服务⼈员,但主管和经理往往选⾃更⼴的区域。
如果某地员⼯具备了晋升资格,他们可以在其他门店获得更⾼的职位。
本段内容分析:⾃上品公司成⽴之⽇起,公司的使命陈述就未曾改变过。
国际金融风险案例解析国际金融风险案例解析:美国次贷危机引言:美国次贷危机是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崩溃。
这一危机的爆发源于美国的住房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问题,但其影响却波及了整个全球。
本文将对这一金融风险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一、主要风险因素1. 信用货币政策宽松次贷危机的爆发存在着美国内部的结构性因素,其中一项重要因素是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实施的过于宽松的信用货币政策。
此举导致银行大量借贷,将大量资金置于房地产市场,刺激房价上升,并向不具备偿还能力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大量贷款。
2. 住房泡沫和贷款制度问题在贷款市场方面,次贷危机中贷款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
住房贷款市场以次贷形式蓬勃发展,所谓次贷即对信用记录较差、偿还能力不足的借款人发放的贷款。
贷款人往往无法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导致大量的次贷发生违约情况。
3. 金融创新和衍生品交易另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是金融创新和衍生品交易。
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通过对贷款债务的转让和衍生品的交易,将高风险的次贷转化为看似低风险的证券产品,并向全球投资者销售。
然而,这些产品实际上缺乏透明度和风险披露,使得投资者无法真正了解产品的价值和风险。
二、风险案例分析1. 市场崩溃和金融机构破产次贷危机的主要后果之一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和金融机构的破产。
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导致无法偿还的贷款激增,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遭受重大损失。
许多大型金融机构如雷曼兄弟等宣布破产或陷入严重危机,这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紧张局势。
2. 全球性金融动荡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超越了美国国内,波及了全球范围。
投资者对次贷市场的恐慌蔓延到其他金融市场,导致股票市场下跌、资产价格下降和信贷紧缩。
此外,一些欧元区国家如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等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风险。
3. 经济衰退和失业激增次贷危机也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金融危机导致了经济衰退,GDP下降,企业倒闭,失业率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