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管理经典案例分析.ppt
- 格式:ppt
- 大小:249.00 KB
- 文档页数:23
国际金融市场案例分析案例内容:1998年,俄罗斯金融市场的动荡愈演愈烈。
俄金融市场投资者的心理崩溃,一场自俄罗斯独立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爆发了。
1998年8月17日,俄政府及中央银行发表了“联合声明”,对国内出现的金融危机采取“三大措施”:(1)扩大卢布汇率浮动幅度。
放弃1997年11月11日宣布的1998--2000年“外汇走廊”(6.2卢布兑1美元,浮动幅度正负15%),将该汇率走廊扩大到6~9.5卢布兑1美元,卢布在此范围内浮动。
外汇市场当天的成交价,即是央行的官方汇率。
(2)延期清偿内债。
1999年12月31 Et前到期的国家短期债券转换成新的国家有价证券,期限和收益率等条件另行公布。
在转换手续完成前国债市场停止交易。
俄罗斯政府曾号召国债持有者将债券转换成7年期和20年期的外汇债券,利率在12%以上。
但在700多亿美元的内债市场上很少人响应,内债问题没有解决。
(3)冻结部分外债。
俄商业银行和公司在国外银行和投资公司的贷款、用有价证券作担保的贷款的保险金,以及定期外汇契约,其支付期冻结90天。
同时禁止国外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偿还期在一年内的卢布资产。
政府强调,“冻结”不涉及政府借的外债。
这“三大措施”出台后,俄国内金融危机并未得到缓解,相反,金融市场上一片混乱,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就金融市场来看,汇市混乱、股市暴跌、债市停滞。
卢布同美元的比价由1997年8月17 El的6.3:1暴跌为9月9日的22.4:1,贬值72%,6天后又反弹为8.9:1,升值160%;俄罗斯交易系统股价综合指数从一年前的230点跌为约40点;进入欧洲企业500强的14家俄罗斯工业企业的股票总市值由一年前的114。
0亿美兀缩水为160亿美元。
俄债市停业近4个月,政府债券在国际债市上的市值仅为面值的6%。
受冲击最大的是尚处于发展初期且十分稚嫩的银行系统,银行总资本、存款和吸收的贷款均减少了1/3。
⾦融管理综合应⽤案例分析上品三明治公司1.背景介绍1989年,上品三明治公司(下⽂简称“上品公司”)在伦敦开设了第⼀家门店。
上品公司的三明治品种丰富,为满⾜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不同的⾯包、馅料组合。
这种创意受到消费者的极⼤青睐,公司得以迅速扩张。
下表显⽰了上品公司成⽴25年来迅速增长的门店数量。
本段内容分析:公司的背景介绍。
⾸先公司的产品营销策略是:提供多品种的、多样化的产品,同时在产品的种类和⼝味上不断地进⾏创新,进⾏新产品的开发,使得公司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产品的市场营销状况良好。
同时,公司的规模也因为公司的经营状况变好⽽不断扩⼤。
公司各年开店数量的折线图:数量年份表格的数据记录了上品三明治公司⾃1989年-2013年的门店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开店数量的折线图可以看出,公司开开店的数量不断增加,,由最开始的1989年的1家增长到2013年的512家,增长的绝对量很多。
但通过折线图的斜率可以看出,公司的开店数量增长速度不断降低,公司在过发展速度开始降低。
上品公司位列英国⾦融时报指数(FTSE)前250强,是⼀家公认的成功企业。
对于上品公司这样的企业来讲,近⼏年确实是发展的黄⾦时期。
较低的利率意味着筹资成本低,⽽经济衰退⼜迫使⼈们⽣活节俭。
在城市⼯作的⼈们开始喜欢便宜、快捷的午餐。
上品公司成为这⼀潮流的受益者。
本段内容分析:(1)利率问题:现阶段,银⾏的利率较低,公司负债资本需要⽀付的利息较少,公司的负债资本的资本成本低,有利于企业进⾏负债资本筹资。
(2)需求分析:经济衰退,经济进⼊经济周期的衰退期,居民的收⼊减少,对产品的需求结构发⽣变化,对于价格较低的产品的需求增加,对公司的需求是⼀种有利影响。
公司门店⼀直⾯向当地招聘备餐和服务⼈员,但主管和经理往往选⾃更⼴的区域。
如果某地员⼯具备了晋升资格,他们可以在其他门店获得更⾼的职位。
本段内容分析:⾃上品公司成⽴之⽇起,公司的使命陈述就未曾改变过。
国际金融风险案例解析国际金融风险案例解析:美国次贷危机引言:美国次贷危机是自19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崩溃。
这一危机的爆发源于美国的住房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问题,但其影响却波及了整个全球。
本文将对这一金融风险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一、主要风险因素1. 信用货币政策宽松次贷危机的爆发存在着美国内部的结构性因素,其中一项重要因素是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实施的过于宽松的信用货币政策。
此举导致银行大量借贷,将大量资金置于房地产市场,刺激房价上升,并向不具备偿还能力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大量贷款。
2. 住房泡沫和贷款制度问题在贷款市场方面,次贷危机中贷款制度存在明显的缺陷。
住房贷款市场以次贷形式蓬勃发展,所谓次贷即对信用记录较差、偿还能力不足的借款人发放的贷款。
贷款人往往无法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导致大量的次贷发生违约情况。
3. 金融创新和衍生品交易另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是金融创新和衍生品交易。
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通过对贷款债务的转让和衍生品的交易,将高风险的次贷转化为看似低风险的证券产品,并向全球投资者销售。
然而,这些产品实际上缺乏透明度和风险披露,使得投资者无法真正了解产品的价值和风险。
二、风险案例分析1. 市场崩溃和金融机构破产次贷危机的主要后果之一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和金融机构的破产。
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导致无法偿还的贷款激增,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遭受重大损失。
许多大型金融机构如雷曼兄弟等宣布破产或陷入严重危机,这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的紧张局势。
2. 全球性金融动荡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超越了美国国内,波及了全球范围。
投资者对次贷市场的恐慌蔓延到其他金融市场,导致股票市场下跌、资产价格下降和信贷紧缩。
此外,一些欧元区国家如希腊、爱尔兰和西班牙等经济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进一步加剧了金融风险。
3. 经济衰退和失业激增次贷危机也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金融危机导致了经济衰退,GDP下降,企业倒闭,失业率激增。
国际金融风险案例解析案例背景: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国际金融风险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本案例将分析一起涉及国际金融风险的实际案例,以探讨其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
案例描述:某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有着广泛的业务,其中包括与多个国家的供应商和客户建立的贸易关系。
该公司在一次国际贸易交易中,与一家外国供应商签订合同购买原材料,并协商了一笔金额为100万美元的付款。
在合同签署后,公司向银行提出了结汇申请和开立信用证的要求。
然而,在货物发运前,外国供应商面临严重的流动性问题,导致其无法按时交付合同规定的货物。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金融问题,涉及到延误的货物交付、无法履行合同、付款延迟等。
案例分析:一方面,外国供应商的流动性问题导致无法按时交付货物。
这可能由于其自身的财务状况不佳,也可能是由于一些市场因素或政策变化所导致。
无论原因如何,这都会对公司的生产和交付周期产生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供应商未能按时履行合同,公司无法按时付款。
这不仅会导致公司面临资金周转困难,还会给公司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更糟糕的是,公司此前已向银行提交了结汇申请和开立信用证,因此无法再次更改付款方式。
解决方案:针对这一国际金融风险案例,公司应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协商,了解其财务状况,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延长付款期限、协商降低合同金额或与其他供应商进行替代交易等。
2.与银行协商改变付款方式或重新调整结汇申请。
由于公司已经提交了结汇申请和开立信用证,需要与银行进行沟通,解释情况并共同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3.在贸易合同中增加风险管理条款,例如违约责任、延误罚款等条款,以减少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结论:这个案例揭示了国际贸易中的金融风险,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风险的方法。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了解和管理国际金融风险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的沟通、与银行的协商以及合同风险管理条款等方式来减少和应对这些风险。
国际金融风险案例解析案例背景: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国际金融风险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
《疯狂的卢布》姓名:付雪倩学号:41208026摘要:2014年以来,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贬值幅度超50%。
对此,俄罗斯央行采取提高基准利率、限制外汇市场交易额、抛售美元等一系列措施应对此次危机的爆发。
本文对卢布贬值的各种缘由、俄央行采取的措施及其带来的影响展开讨论。
关键词:卢布贬值原油下跌利率加息外汇市场一、卢布疯狂贬值俄罗斯受油价下挫和乌克兰危机所引发制裁的双重影响,今年以来卢布大幅度贬值。
美元兑卢布中间价已升至56.89左右,今年以来卢布相对美元累计贬值已达50%,卢布已成为全球汇市中最为危险的货币之一。
卢布贬值的原因有二。
第一,西方国家实施的制裁措施导致俄罗斯的公司融资困难,强化了市场对俄罗斯经济的悲观预期。
第二,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今年原油价格持续暴跌,使俄罗斯经济大幅受损。
受乌克兰危机影响,今年3月起欧美等国家逐步联合对俄实施制裁,目前制裁范围已经扩大到能源、金融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
与此同时,国际原油价格在过去4个月内从110多美元降至50多美元,这是4年来的最低值。
油价暴跌使得深度依赖能源出口的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
作为重要能源出口国,俄罗斯出口总量中有75%为石油和天然气,能源资源也贡献了俄政府50%的预算收入。
俄罗斯的财政预算依赖于国际原油价格,近期联邦政府向议会提交的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是按石油价格每桶96美元编制。
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数据显示,若维持俄财政收支平衡原油价格需达104美元/桶,而维持在110美元/桶上方,才能对俄罗斯增长做出正的贡献。
企业利润被挤压,固定资产投资减少,财政收入锐减,政府支出大打折扣,这又势必会进一步恶化经济。
彭博社预计俄罗斯2014年增长率可能仅为0.3%,这将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俄罗斯经济表现最差的一年。
糟糕的经济表现,使得市场预期俄罗斯今年很有可能陷入衰退。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俄罗斯主权债务的评级。
穆迪与惠誉将俄罗斯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第二低的投资级评级,而标准普尔早将俄罗斯的评级降至仅比垃圾级高一档的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