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机床电气线路分析与故障排除
- 格式:ppt
- 大小:633.00 KB
- 文档页数:23
C650型普通车床电气控制原理分析与故障排除【摘要】本文对C650普通车床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一些特殊的控制环节进行讲解,同时也对其故障进行分析排除。
【关键词】车床;联锁;电气保护一、C650普通车床电力拖动要求与控制特点1.主运动的控制:由笼型异步电动机M1,完成主轴主运动的驱动。
电动机采用直接起动的方式起动,可正反两个方向旋转,并可实现正反两个旋转方向的电气停车制动。
为加工调整方便,还具有点动功能。
2.进给运动的控制:车削螺纹时,刀架移动与主轴旋转运动之间必须保持准确的比例关系,因此,车床主轴运动和进给运动只由一台电动机拖动,刀架移动由主轴箱通过机械传动链来实现。
3.辅助运动的控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溜板箱的快速移动由电动机M3单独拖动。
根据使用需要,可随时手动控制起停。
尾座的移动和工件的夹紧与放松为手动操作。
4.冷却泵电机的控制:车削加工中,为防止刀具和工件的温度过高、延长刀具使用寿命、提高加工质量,车床附有一台单方向旋转的冷却泵电动机M2,与主轴电动机实现顺序起停,也可单独操作。
二、C650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1.机床电气控制电路的分析步骤分析电气控制线路时,将整个电气控制线路划分成若干部分逐一进行分析。
例如:各电动机的起动、停止、变速、制动、保护相互间的联锁等。
在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了解电器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电动机电器的分布状况及控制要求等内容之后,便可以分析电气控制原理图了。
电气控制原理图通常由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路、保护联锁环节以及特殊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
分析控制电路的最基本方法是查线读图法。
(1)分析主电路。
从主电路入手,根据每台电动机和执行电器的控制要求去分析各电动机和执行电器的控制内容,包括电动机起动、转向控制、调速和制动等基本控制电路。
(2)分析控制电路。
根据主电路各个电动机和执行电器的控制要求,逐一找出控制电路中的控制环节,将控制电路“化整为零”,按功能不同划分成若干个局部控制电路来进行分析。
数控机床典型故障诊断与维修一、数控机床常见故障及其原因1. 通讯故障通讯故障是数控机床中比较常见的故障之一。
通讯故障的主要原因包括通讯电缆连接不良、通讯软件设置错误、通讯卡故障等。
这些原因导致的通讯故障会导致数控机床无法正常与上位机进行通讯,从而影响数控机床的工作效率。
2. 电气故障电气故障是数控机床常见的故障之一,主要原因包括电气元件老化、电气接线错误、电气元件损坏等。
电气故障会影响数控机床的正常电气供电,导致数控机床无法正常工作。
3. 传感器故障数控机床中的传感器故障也比较常见,主要原因包括传感器损坏、传感器灵敏度调整不当、传感器连接错误等。
传感器故障会导致数控机床无法准确感知工件位置或运动状态,从而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
4. 润滑系统故障润滑系统故障是数控机床常见的故障之一,主要原因包括润滑油不足、润滑系统堵塞、润滑泵故障等。
润滑系统故障会导致数控机床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摩擦增大、温升过高等问题,影响数控机床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5. 机械传动系统故障二、数控机床故障诊断方法硬件故障诊断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
硬件故障诊断主要通过检查、测量、比对数控机床的各个硬件部件来发现故障原因。
比如通过检查通讯电缆连接状态、检测传感器输出信号、测量电气元件的电压电流等方法来诊断数控机床的硬件故障。
3. 综合故障诊断综合故障诊断是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的综合性方法,主要通过对数控机床的硬件、软件以及工艺加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
综合故障诊断需要运用多种故障诊断方法,结合数控机床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找出故障的准确原因。
硬件故障维修是数控机床故障维修的重要内容之一。
硬件故障维修主要通过更换损坏的硬件部件、重新连接电气接线、调整机械传动系统等方法来修复数控机床的硬件故障。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是数控机床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保证数控机床的正常工作、提高数控机床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典型机床电气线路分析与故障排除典型机床的电气线路分析与故障排除是机床运行维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合理使用和维护机床的电气线路,能够保证机床的正常运行并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典型机床电气线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入手,分析常见故障原因,并提供故障排除方法。
分析典型机床电气线路故障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1.电源问题:电源供电不稳定、电压波动等问题,容易导致机床电气设备无法正常工作;2.过载问题:若机床的电气线路负荷过大,容易引起线路烧坏、保险丝熔断等故障;3.过热问题:电气元件长时间过载运行或工作环境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电气线路过热,甚至烧毁;4.接线问题:机床电气线路的接线不良、接触不紧密等问题,容易导致接触不良、短路等故障;5.继电器和开关问题:负载开关、继电器的使用寿命限制,容易导致接触不良、失灵等故障。
针对以上故障原因,提出以下故障排除方法:1.对电源问题,可以通过电压稳定器、电源滤波器等装置进行处理,确保机床供电稳定;2.对过载问题,需要定期检查机床的电气负荷情况,及时增加合适的保险丝、断路器等保护装置;3.对过热问题,需要定期清理机床周围的灰尘,确保良好的散热条件。
同时,可增加风扇、散热片等散热装置;4.对接线问题,定期进行接线检查,保证电气线路的接线紧密、良好的接触;5.对继电器和开关问题,定期检查继电器、开关的工作状态,及时更换老化的继电器、开关,确保其正常工作。
在故障排除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检修机床时,必须切断电源,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2.在分析故障时,要有系统的思路,先从易检查的地方开始,逐渐缩小排查范围;3.一般情况下,先检查机床的主电路,再逐级检查操纵电路、保护电路和照明电路等;4.对于无法修复的故障,必须采取正确的报修和维修流程,避免进一步损坏机床或造成事故。
综上所述,典型机床电气线路的分析与故障排除是机床运行维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合理使用和维护机床的电气线路,能够保证机床的正常运行,并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
机床加工中心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机床加工中心作为一种高效、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或操作不当,机床加工中心也会遇到一些故障问题,影响其正常工作。
本文将介绍机床加工中心常见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排除方法。
一、电气故障1. 电机无法启动- 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正常连接;- 检查电机线路是否短路或断路;- 检查电机过载保护装置是否触发,若触发应及时复位或更换保险丝。
2. 伺服系统异常- 检查伺服电机与驱动器的连接是否良好;- 检查伺服驱动器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检查伺服电机与驱动器之间的反馈装置是否损坏。
3. 控制系统故障- 检查控制系统的电源和信号线路是否正常;- 检查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和开关是否故障;- 若控制系统出现软件故障,可尝试重启或重新安装控制软件。
二、液压故障1. 液压系统漏油- 检查液压管路连接处是否松动,若有松动应及时紧固;- 检查液压缸密封件是否老化或破损,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检查液压系统中的油封是否泄漏,若泄漏应更换油封。
2. 液压系统压力异常- 检查液压泵是否正常工作,若不正常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检查液压系统中的溢流阀是否故障,如有问题应修理或更换;- 检查液压缸的工作行程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应调整液压缸的行程。
三、机械故障1. 导轨、滑块卡滞- 清洁导轨和滑块表面的污垢,确保其光滑;- 检查导轨和滑块的润滑系统是否正常;- 如有需要,可考虑更换磨损严重的导轨或滑块。
2. 主轴异响或振动- 检查主轴箱内的润滑油是否充足,若不足应及时添加;- 检查主轴和主轴箱是否磨损或搭扣,如有问题应修理或更换;- 检查主轴的动平衡是否合格,如不合格应进行动平衡校正。
3. 机床加工精度下降- 检查机床工作台和主轴的调整是否准确,对不准确的部分进行调整;- 检查刀具是否磨损或松动,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或紧固;- 如有必要,可对机床进行重新校准。
四、其他故障1. 冷却系统故障- 检查冷却液是否充足,若不足应及时添加;- 检查冷却泵是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应修理或更换;- 如发现冷却系统漏水,应检查管路连接处是否松动或密封件是否老化。
数控机床典型故障诊断与维修一、数控机床典型故障1. 伺服电机故障:伺服电机是数控机床的主要驱动元件,如伺服电机出现故障,会导致机床无法正常工作。
常见的伺服电机故障包括:电机运行异常、电机发热、电机无法正常启动等。
2. 数控系统故障: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一旦出现故障,会导致整个数控机床无法正常工作。
常见的数控系统故障包括:程序执行错误、操作界面死机、通讯故障等。
3. 传感器故障:传感器在数控机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感知机床状态并将信息反馈到数控系统。
常见的传感器故障包括:传感器信号异常、传感器损坏等。
4. 润滑系统故障:数控机床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润滑,以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润滑系统故障会导致机床零部件磨损加剧,影响加工精度和机床寿命。
5. 电气元件故障:数控机床中包含大量的电气元件,如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等。
这些元件一旦出现故障,会直接影响机床的正常运行。
1. 故障现象分析:当数控机床出现故障时,首先要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
包括故障出现的时间、频率、程度等方面,有助于确定故障的性质和范围。
2. 信息收集:通过观察、询问、检测等方式,收集与故障相关的信息,包括数控系统显示的报警信息、机床运行时的异常声音、异味等。
3. 故障检测:根据故障现象和信息收集的结果,对机床进行检测,包括物理检测和电气检测。
物理检测可以发现机床结构的故障,电气检测可以发现电气元件的故障。
4. 故障定位:通过检测结果,确定故障发生的位置和原因,例如伺服电机故障、数控系统故障、传感器故障等。
5. 分析解决方案:根据故障定位结果,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进行相应的维修或调整。
1. 伺服电机维修:伺服电机故障通常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处理,首先要对电机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故障原因,然后进行修复或更换。
2. 数控系统维修:数控系统故障可能是软件问题或硬件问题,软件问题可以通过重新设置参数、升级或更换软件来解决,硬件问题则需要更换故障部件。
车床电气线路分析车床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设备,用于加工金属和其他材料。
在车床的使用过程中,电气线路是至关重要的系统之一,对车床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车床电气线路进行详细的分析。
车床的电气线路由电源系统、控制系统和电机系统组成。
电源系统提供车床所需的电能,包括主电源和控制电源。
主电源是车床的主要电源,通常是交流电。
控制电源是用来供给车床的控制系统和电机系统的低压直流电源。
控制系统是车床的核心部分,通过控制电路来实现车床的各种工作方式和运动控制。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主控制电路、操作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
主控制电路是车床的主要控制部分,它通过对电机系统的控制来实现车床的各种工作方式。
主控制电路通常由控制开关、控制按钮和接触器组成。
控制开关用于选择车床的工作方式,如正转、反转和停止等。
控制按钮用于手动控制车床的运动,如快速进给和手动进给。
接触器是控制开关和电机之间的连接,通过控制开关的操作来控制电机的运行。
操作控制电路是通过控制按钮来实现对车床运动的控制。
操作控制电路通常包括按钮开关、继电器和接触器等组件。
按钮开关用于选择车床的运动方式,如手动、自动和急停等。
继电器是控制按钮和电机之间的连接,通过按钮的操作来控制电机的运行。
接触器用于控制车床的转向和速度。
保护电路是用来保护车床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的电路系统。
保护电路主要包括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接地保护等。
短路保护用于检测车床电气线路中的短路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断开电路或切断电源。
过载保护用于检测车床电气线路中的过载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断开电路或切断电源。
接地保护用于检测车床电气线路中的接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切断电源。
电机系统是车床的动力系统,通过电动机提供驱动力。
电机系统通常由主电机和辅助电机组成。
主电机是车床的主要驱动力,通过转动主轴来实现工件的加工。
辅助电机用于控制车床的各种辅助装置,如进给机构、冷却系统和刀具升降装置等。
典型机床控制电路故障分析方法摘要:由于机床型号的千差万别,其控制电路也会千变万化。
本文通过典型机床控制电路分析,抓住机床控制电路中的特殊性与普遍性,使我们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关键词:机床故障电路检修机床电气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电气故障的检修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但它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般可按如下步骤和方法进行。
1 检修前进行故障分析通过问、看、听、摸来了解故障前后的操作情况和故障发生后的异常现象,大致判断故障发生的部位。
(1)问:询问操作者故障发生前的操作情况和故障发生后的现象,有利于根据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来判断发生故障的部位,分析出故障的原因。
(2)看:看电器的外观征兆。
如熔断器的熔体是否熔断、导线是否接头松动或脱落、接触器触点是否接触不良或熔焊等。
(3)听:听电动机、接触器等电器的声音是否异常。
(4)摸:电动机、电磁线圈等发生故障时,其温度会显著上升,可切断电源后用手触摸是否正常。
2 阅读机床电气原理图,弄清机床动作原理先从主电路入手,了解主电路中使用了哪些电器,这些电器在电路中各起什么作用,与控制电路的控制关系如何,有没有使用保护装置等;然后分析控制电路,根据主电路接触器的编号我们能迅速地在控制线路中找到对应的线圈以及相应的控制电路,从而分析出该控制电路的功能。
指示电路的分析也很重要,不能忽视。
因为指示电路能反馈机床的故障信息:无故障时,正常工作,有故障时,能迅速反馈信息。
3 分析电路,缩小并确定故障范围根据电路图进行逻辑分析,对故障现象做出具体分析,提高维修的针对性,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检修故障时,先从主电路入手,看拖动该设备的电动机是否正常,然后逆着电流的方向依次检查主电路的触头系统、热继电器、熔断器、开关等是否正常。
然后根据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关系,结合故障现象和线路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排查。
4 用测量法确定故障点4.1 电压分段测量法用万用表的电压挡可进行带电检测,检测前应确认电源电压正常。
常用机床电气设备维修C6140车床电气线路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课题:车床电气线路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一、内容分析1.本课题内容的实用性很强,是维修电工职业岗位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职业技能,它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很高,即具备阅读电原理图的能力,又需电气线路基本检测方法,是对“车床电气控制”学习效果的综合检查,又为以后较复杂机床电气线路的故障分析与检测做铺垫。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机床电气设备故障的诊断步骤和诊断方法;掌握C6140车床电气线路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方法能力目标:训练综合表达能力(文字、口头);提高分析与解决问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维修电工职业岗位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3. 教学重点车床电气线路常见故障分析4.教学难点车床电气线路常见故障检测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题内容要围绕车床电气控制线路图来讲解,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用课件演示车床的控制线路图。
结合实训,通过对机床的操作和故障检测,加深对课题内容的理解。
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深入浅出,从实用性的角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我院学生和教学设备的实际情况,以及课题的特点,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模式:1.学生讲、教师评,“教”与“学”模拟换位--一种另类互动模式2.学生扮演维修电工角色,进行岗位体验—情境体验模式3.现场教,现场学,现场实践——现场教学法具体教法:先采用多媒体模拟机床控制线路或已经安装好的相关控制线路,教师举一个具体案例,从维修电工的角度介绍故障的检修步聚。
然后提出几个常见故障问题,让学生扮演维修电工角色自己来完成。
如断开电路中的熔断器,断开自锁触头,断开接触器线圈的电源等,首先让学生根据电原理图进行分析,说出可能会导致的故障现象,再结合动手实际操作,根据要求断开电路,把真实看到的故障现象与刚才分析进行对比是否相吻合。
这种“纸上谈兵”的方法,在这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大地加强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思维能力,若分析故障的思路正确的话,其实际的故障也就很快排除。
C6150A车床电气线路分析及常见故障处理C6150A车床的让会拥有量较多,其相关电路原理图、控制线路图、组合行程开关触点示意图、操作手柄挡位图分别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
电路图均为结合该台车床实际绘制,图中所标数字为线号。
一、单元电路组成及原理为了确保安全,所有机床、车床的指示灯电源、车床照明电源、交流接触器、继电器线包工作电源均是经隔离变压器降压隔离的。
一般来说,指示灯采用交流6.3V,照明采用交流24V或交流36V;接触器、继电器采用交流220V或交流110V。
若变压器损坏或保险FU1熔断而造成电源指示灯照明灯均不亮,整机不工作。
QF1、QF2、QF3是自动空气开关,其中QF1是带过载短路保护的总电源开关,QF2、QF3分别是润滑电机和冷却液电机的控制开关,且QF2、QF3内带过流热继电触点串联在交流110V主控制回路中(图1),如果9F2、QF3其中之一未合闸或工作过程中出现跳闸,则主机停止工作。
KM1、KM2是主电机正、反转切换接触器,以改变主电机的正、反转方向来改变主轴的转速变换。
KM1、KM2由各自辅助常闭触点互锁,其工作是由SA2切换的(图2)。
KM3、KM4是溜板箱快速移动(进、退)电机控制接触器,由常开按钮SB4、SB5分别点动控制,两接触器由各自辅助常闭触点互锁。
KA1、KA2是控制电磁离合器YC1、YC2工作的继电器,由组合行程开关SQ1—SQ6控制其工作状况,两继电器通过各自的常闭触点进行互锁,即YC1、YC2不能同时得电工作。
通过KM1、KM2常开、常闭辅助触点的控制,KA1、KA2又可分别交换控制YC1、YC2,达到主轴正、反转时不同转速的变换。
两只操作手柄之间电气联锁,实现同步。
平时手柄操作后,靠一只弹簧把手柄自动顶回到两个空挡位置。
两个空挡位置是手柄的经常位置,正转、停止(制动)和反转三个位置是暂时位置(图5、图6)。
主轴正、反转和制动既可在进给箱旁操作手柄,也可在床鞍溜板旁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