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多项式与符号运算
- 格式:ppt
- 大小:644.00 KB
- 文档页数:37
辅导教案学员姓名:学科教师:周乔乔年级:七年级辅导科目:数学授课日期时间主题幂的运算(一)教学内容《整式的乘除》是整式加减的延续和发展,也是后续学习因式分解、分式运算的基础.整式的乘法运算包含单项式乘法、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和多项式乘法,它们最后都转化为单项式乘法.单项式的乘法又以幂的运算为基础.“整式的乘法”的内容和逻辑线索是: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乘法公式(特例).由此可见,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是整式乘法的逻辑起点,是该章的起始课.作为章节起始课,承载着单元知识以及学习方法、路径的引领作用.幂的运算(一)知识结构模块一:同底数幂的乘法知识精讲内容分析1、幂的运算概念: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n a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含义:n a 中,a 为底数,n 为指数,即表示a 的个数,n a 表示有n 个a 连续相乘. 例如:53表示33333⨯⨯⨯⨯,()53-表示()()()()()33333-⨯-⨯-⨯-⨯-,53-表示()33333-⨯⨯⨯⨯,527⎛⎫⎪⎝⎭表示2222277777⨯⨯⨯⨯,527表示222227⨯⨯⨯⨯.特别注意负数及分数的乘方,应把底数加上括号. 2、“奇负偶正”口诀的应用:口诀“奇负偶正”在多处知识点中均提到过,它具体的应用有如下几点:(1)多重负号的化简,这里奇偶指的是“-”号的个数,例如:[](3)3---=-;[](3)3-+-=. (2)有理数乘法,当多个非零因数相乘时,这里奇偶指的是负因数的个数,正负指结果中积的符号. (3)有理数乘方,这里奇、偶指的是指数,当底数为负数时,指数为奇数,则幂为负;指数为偶数,则幂为正.例如:()239-=,()3327-=-.特别地:当n 为奇数时,()n n a a -=-;而当n 为偶数时,()nn a a -=.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1的任何次幂都是1,任何不为0的数的0次幂都是“1”. 3、同底数幂相乘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用式子表示为: m n m n a a a +⋅=(,m n 都是正整数).【例1】 下列各式正确吗?不正确的请加以改正. (1)347()()x x x -⋅-=-; (2)246()()x x x --=-; (3)()()121m m m a a a ++--=;(4)5552b b b ⋅=;(5)4610b b b +=; (6)55102x x x ⋅=;(7)5525x x x ⋅=;(8)33c c c ⋅=.【难度】★【答案】(1)正确;(2)不正确,正确为:()()4626x x x x --=-=--;(3)不正确,正确为:()()()12121m m m m a a a a +++--=-=-;(4)不正确,正确为:5510b b b ⋅=;(5)不正确,不能计算;(6)不正确,正确为:5510x x x ⋅=;(7)不正确,正确为:5510x x x ⋅=; (8)不正确,正确为:34c c c ⋅=. 例题解析【解析】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同时一定要注意确保是在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时才可以应用,注意算式中的符号.【例2】 计算下列各式,结果用幂的形式表示: (1)567(2)(2)(2)-⨯-⨯-; (2)23a a a ⋅⋅;(3)24()()a b a b +⋅+;(4)235()()()x y x y x y -⋅-⋅-.【难度】★【答案】(1)182;(2)6a ;(3)()6a b +;(4)()10x y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相乘的计算,底数不变,指数相加.【例3】 计算下列各式,结果用幂的形式表示. (1)()()334333x x x x x x x x ⋅+⋅⋅+-⋅-⋅;(2)()()()()()3224a a a a a ---+--;(3)12211m n m n m n a a a a a a -++-+⋅+⋅+⋅. 【难度】★【答案】(1)73x ;(2)0;(3)13m n a ++.【解析】(1)原式77773x x x x =++=; (2)原式660a a =-=;(3)原式11113m n m n m n m n a a a a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相乘的计算和合并同类项相关知识概念,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然后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例4】 计算下列各式,结果用幂的形式表示.(1)()()()332a a a --⋅--;(2)()()23x y y x --;(3)()()()212222m m x y x y x y -+---.【难度】★★【答案】(1)8a ;(2)()5y x -;(3)()232m x y +-.【解析】(1)原式358a a a =⋅=; (2)原式235()()()y x y x y x =-⋅-=-;(3)原式21223(2)m m m x y a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相乘的计算,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时涉及到多重负号的化简,看“-”号的个数决定运算结果的符号,奇负偶正.【例5】 如果2111m n n x x x -+⋅=,且145m n y y y --⋅=,试求m 、n 的值. 【难度】★★【答案】64m n ==,.【解析】根据同底数幂的计算法则,可得2111145m n n m n -++=⎧⎨-+-=⎩,解方程组得64m n =⎧⎨=⎩.【总结】考查同底数幂相乘的运算法则.【例6】 求值: (1)已知:29m n n m x x x +-⋅=,求()59n-+的值.(2)已知:()4233x +-=,求x 的值.【难度】★★【答案】(1)116-;(2)2-.【解析】(1)由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可得29m n n m ++-=,解得3n =,()359116-+=-;(2)()()422333x +-==-,可得42x +=,解得2x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相乘的运算法则,注意一定要让底数相等的前提下保证幂相等.【例7】 若2216m n ⋅=,求48m n m n ++⋅的值. 【难度】★★★ 【答案】432.【解析】由同底数幂的乘法计算,可得422m n +=,由此4m n +=,原式=4444832⨯=.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计算中整体思想的应用.【例8】 解关于x 的方程: (1)21134151294x x x x ++⋅=-⋅; (2)已知351327648x x ++-=. 【难度】★★★ 【答案】(1)32x =;(2)13x =.【解析】(1)22223321512324x x x x ⋅⋅=-⋅⋅ (2)3333393648x x ++⋅-= 2671512x ⋅= 3338648x +⋅= 2362166x == 3343813x +== 32x =13x =【总结】解此种类型的方程主要根据乘方的定义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变作相同的项,再根据相互之间的关系转化求解.【例9】 若312x y z==,且99xy yz xz ++=,求2222129x y z ++的值. 【难度】★★★ 【答案】594. 【解析】由312x y z==,可得32x y z y ==,,22223261199xy yz xz y y y y ++=++==,则有29y =,所以()()2222222212923129266594x y z y y y y ++=⨯++⨯==.【总结】考查整体思想的应用,等量代换的方法.1、幂的乘方定义: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2、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m n mn a a =(m 、n 都是正整数)【例10】计算下列各式,结果用幂的形式表示.(1)()42a -;(2)24()a -; (3)2()n n a ; (4)()832;(5)()432⎡⎤-⎣⎦; (6)()33b -;(7)()43x -;(8)323()()x y x y ⎡⎤⎡⎤++⎣⎦⎣⎦.【难度】★【答案】(1)8a -;(2)8a ;(3)22n a ;(4)242;(5)122;(6)9b -;(7)12x ;(8)()9x y +.【解析】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幂的乘方的运算.【例11】 当正整数n 分别满足什么条件时,()(),n nn n a a a a -=-=-?【难度】★【答案】n 为偶数时,()nn a a -=;n 为奇数时,()nn a a -=-.【解析】幂的运算中,奇负偶正.【例12】已知:2n a =(n 为正整数),求()()2223nn a a -的值.【难度】★★【答案】48-.【解析】原式=()()4646462248n n n n a a a a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幂的乘方的运算,以及运算中整体思想的应用. 知识精讲例题解析模块二:幂的乘方【例13】 计算(1)()2122n n n a a a +++;(2)()()()3834222632x x x x x ⎡⎤-+⎢⎥⎣⎦.【难度】★★【答案】(1)223n a +;(2)0【解析】(1)原式22222223n n n a a a +++=+=; (2)原式18181820x x x =-+=. 【总结】本题考查幂的乘方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例14】计算:(1)()()()22121n n n a b b a a b -+⎡⎤⎡⎤---⎣⎦⎣⎦;(2)()()3223a b b a ⎡⎤⎡⎤---⎣⎦⎣⎦. 【难度】★★ 【答案】(1)()61n a b --;(2)0.【解析】(1)原式2222161()()()()n n n n a b a b a b a b -+-=-⋅-⋅-=-;(2)原式66()()0a b a b =---=.【总结】本题考查幂的乘方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例15】已知23m n a a ==,,求23m n a +的值.【难度】★★ 【答案】108.【解析】()()2323232323108m n m n m n a a a a a +=⋅=⋅=⨯=.【总结】本题注意考查幂的乘方运算中整体思想的应用.【例16】 已知2673x x y m m a a a b a b ++⋅⋅⋅=(x 、y 、m 都是正整数),且y 不大于3,求2x y m +-的值. 【难度】★★★ 【答案】3-.【解析】依题意有221673x y m m a b a b +++=,由此可得()217x y ++=,63m m +=,解得3x y +=, 3m =,由此23x y m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的运用.【例17】比较大小:(1)比较下列一组数的大小:在552,443,334,225; (2)比较下列一组数的大小:31416181279,,; (3)比较下列一组数的大小:4488,5366,6244. 【难度】★★★【答案】(1)443355223425>>>;(2)31416181279>>;(3)488366244456>>. 【解析】(1)()()()()11111111555114441133311222112232338144645525========,,,,可得:443355223425>>>;(2)()()()31416131412441312361212281332733933======,,,可得:31416181279>>; (3)()()()11211211248841123663112244211244256551256636======,,,可得:488366244456>>.【总结】本题中,指数幂运算结果都是很大的数,不可能直接算出来,采用间接法,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要么化作指数相同,比较底数大小,要么化作底数相同,比较指数大小.【例18】已知()()2222221123451216n n n n ++++++=++L ,求222224650++++L 的值.【难度】★★★ 【答案】22100.【解析】原式=()()()()()222222222212223225212325⨯+⨯+⨯+⋅⋅⋅+⨯=⨯+++⋅⋅⋅+,代入公式,可得:()()14252512251221006⨯⨯⨯+⨯⨯+=.【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对相关公式的变形运用. 模块三:积的乘方1、积的乘方定义:积的乘方指的是乘积形式的乘方.2、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nn n ab a b =(n 是正整数)3、积的乘方的逆用:()n n n a b ab =.【例19】计算:(1)()333m n -;(2)43213a b ⎛⎫- ⎪⎝⎭;(3)()32242a b--;(4)541103⎛⎫-⨯ ⎪⎝⎭.【难度】★【答案】(1)9327m n -;(2)128181a b ;(3)61264a b ;(4)2010243-.【解析】本题考查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注意正负.【例20】计算:(1)342(-)a b ;(2)3532()4x y ;(3)23[()]a b -+.【难度】★【答案】(1)68a b ;(2)91518x y ;(3)()6a b -+.【解析】本题考查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注意正负.【例21】计算:(1)()()233232x x +;(2)()()32223332x y x y -;例题解析知识精讲(3)()()433648a b a b -+-;(4)232()[()]a b b a -⋅-.【难度】★【答案】(1)617x ;(2)66x y ;(3)0;(4)()8a b -. 【解析】(1)原式6669817x x x =+=;(2)原式66666632x y x y x y =-=; (3)原式122412240a b a b =-=;(4)原式268()()()a b a b a b =-⋅-=-.【总结】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综合运算,熟练运算法则.【例22】计算:(1)32332()()y y y ⋅⋅;(2)2323[()]a a a -⋅⋅-;(3)()()3222632x y x y ⎡⎤⎡⎤---+-⎣⎦⎢⎥⎣⎦.【难度】★★【答案】(1)15y ;(2)11a -;(3)12665x y . 【解析】(1)原式26615y y y y =⋅⋅=;(2)原式5611a a a =-⋅=-;(3)原式1261261266465x y x y x y =+=.【总结】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综合运算,熟练运算法则.【例23】用简便方法计算:(1)818139⎛⎫⨯- ⎪⎝⎭;(2)()66720030.1252-⨯;(3)128184⎛⎫⨯- ⎪⎝⎭;(4)61245⨯.【难度】★★【答案】(1)9;(2)4-;(3)1;(4)1210. 【解析】(1)原式=()888928111399999999⎛⎫⎛⎫⎛⎫⨯=⨯⨯=⨯⨯= ⎪ ⎪ ⎪⎝⎭⎝⎭⎝⎭;(2)原式=()()()()6676676676672001230.125220.125240.125844-⨯⨯=-⨯⨯=-⨯⨯=-;(3)原式=()()1212121281232421111222414444⎛⎫⎛⎫⎛⎫⎛⎫⨯=⨯=⨯=⨯= ⎪ ⎪ ⎪ ⎪⎝⎭⎝⎭⎝⎭⎝⎭;(4)原式=()()61221212121225252510⨯=⨯=⨯=.【总结】主要根据积的乘方逆运算法则和同底数幂的乘法,将底数变成易于计算的数字.【例24】简便计算:(1)()()16170.1258⨯-;(2)20022001513135⎛⎫⎛⎫⨯ ⎪⎪⎝⎭⎝⎭;(3)()()315150.1252⨯.【难度】★★【答案】(1)8-;(2)513;(3)1. 【解析】(1)原式=()()()()()1616160.125880.125888⨯-⨯-=⨯-⨯-=-⎡⎤⎣⎦;(2) 原式=200120012001551355135131351313513⎛⎫⎛⎫⎛⎫⎛⎫⨯⨯=⨯⨯=⎪ ⎪⎪ ⎪⎝⎭⎝⎭⎝⎭⎝⎭; (3) 原式=()()()151515330.12520.12521⨯=⨯=.【总结】考查积的乘方简便运算,把握好乘方的定义,同时注意一定指数相同时才能进行积的乘方的逆运算.【例25】已知57,19m n m x x +==,求3n x 的值.【难度】★★★ 【答案】27.【解析】57m n m n x x x +=⋅=,由19m x =,可得3n x =,则()333327n n x x ===.【总结】本题主要是幂的运算中整体思想的应用.【例26】已知:1123326x x x ++-⋅=,求x 的值.【难度】★★★ 【答案】4.【解析】由题目条件,根据积的乘方逆运用,()11233266x x x ++-⨯==,可得123x x +=-,解方程得:4x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积的乘方的逆用.【例27】计算:()99991111...1123 (98991009998)32⎛⎫⨯⨯⨯⨯⨯⋅⨯⨯⨯⨯⨯⨯ ⎪⎝⎭.【难度】★★★ 【答案】99100.【解析】原式=999911112398991001009998⎛⎫⨯⨯⋅⋅⋅⨯⨯⨯⨯⨯⋅⋅⋅⨯⨯⨯=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积的乘方的逆用.【例28】2009201025⨯的积有多少个0?是几位数?【难度】★★★【答案】有2009个0,是2010位数. 【解析】()20092009201020092009200925255255105⨯=⨯⨯=⨯⨯=⨯,可知式子乘积有2009个0, 是2010位数.【总结】本题主要考查积的乘方的逆用,注意指数的变化.【习题1】 计算:(1)()3523124m m ⎛⎫-⋅- ⎪⎝⎭;(2)322373127y y y ⎛⎫⎛⎫⋅⋅- ⎪⎪⎝⎭⎝⎭;随堂检测(3)431()()4x y x y ⎡⎤++⎢⎥⎣⎦.【难度】★【答案】(1)2112m ;(2)137192y ;(3)()71256x y +【解析】(1)原式6152111(32)642m m m =-⋅-=; (2)原式3661337971249192y y y y =⋅⋅=;(3)原式43711()()()256256x y x y x y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注意运算法则的准确运用以及计算过程中的符号.【习题2】 计算:(1)()()842263x x x x ⋅+⋅;(2)()()()()224252232a a a a ⋅-⋅;(3)()()()33252352123y y y y y ⎛⎫⋅⋅+-⋅- ⎪⎝⎭. 【难度】★【答案】(1)182x ;(2)14a ;(3)25132127y ⎛⎫+ ⎪⎝⎭.【解析】(1)原式216612182x x x x x =⋅+⋅=; (2)原式10486142a a a a a =⋅-⋅=;(3)原式252566325101313131222(1)272727y y y y y y y y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注意运算法则的准确运用以及计算后注意合并同类项.【习题3】 计算:()()()()213325m m ma b b a a b b a ++⎡⎤⎡⎤-⋅--⋅-⋅--⎣⎦⎣⎦. 【难度】★ 【答案】()620m a b +--.【解析】原式=()()()()34215m m m a b a b a b a b ++⎡⎤-⋅--⋅-⋅-⎣⎦()34215m m m a b +++++=--()620m a b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幂的运算,计算过程中注意符号的变化.【习题4】 填空题:(1)n 为自然数,那么()1n-=______;()21n-=_______;()211n +-=________;(2)当n 为____________数时,()()2110n n-+-=; (3)当n 为____________数时,()()2112nn-+-=. 【难度】★★【答案】(1)111±-,,;(2)奇;(3)偶. 【解析】主要考查幂的运算中的符号,奇负偶正.【习题5】 若n 是自然数,并且有理数,a b 满足10a b+=,则必有( )A .210nna b ⎛⎫+= ⎪⎝⎭;B .21210n nab +⎛⎫+= ⎪⎝⎭;C .2210nnab ⎛⎫+= ⎪⎝⎭;D .212110n n ab ++⎛⎫+= ⎪⎝⎭.【难度】★★ 【答案】B 【解析】a 和1b互为相反数,则必为一正一负,根据“奇负偶正”可知两幂运算指数必为一 奇一偶.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积的乘方以及相反数的相关概念.【习题6】 填空:(1)计算:()()5333a b b a --=__________; (2)计算:43()()()m n n m n m ---=__________;(3)计算:()()222x y y x ⎡⎤--⋅-⎣⎦=__________. 【难度】★★【答案】(1)()83a b --;(2)()8m n -;(3)()6x y -. 【解析】(1)原式538(3)[(3)](3)a b a b a b =-⋅--=--; (2)原式448()()()m n n m m n =-⋅-=-; (3)原式426()()()x y x y x y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幂的综合运算,计算过程中注意符号.【习题7】 用简便方法计算: (1)()()2200320030.045⎡⎤⨯-⎣⎦;(2)200720072 1.53⎛⎫-⨯ ⎪⎝⎭;(3)1111127331982⎛⎫⎛⎫⎛⎫-⨯⨯- ⎪ ⎪ ⎪⎝⎭⎝⎭⎝⎭.【难度】★★【答案】(1)1;(2)1-;(3)32-【解析】(1)原式=()()()200320032003220.0450.0451⨯=⨯=;(2)原式=20072 1.513⎛⎫-⨯=- ⎪⎝⎭;(3)原式=1111111173337333311982298222⎡⎤⎛⎫⎛⎫⎛⎫⎛⎫⎛⎫⎛⎫⎛⎫-⨯⨯-⨯-=-⨯⨯-⨯-=- ⎪ ⎪ ⎪ ⎪ ⎪ ⎪ ⎪⎢⎥⎝⎭⎝⎭⎝⎭⎝⎭⎝⎭⎝⎭⎝⎭⎣⎦.【总结】考查幂的运算的应用,一般将指数化作相同,用积的乘方逆运算应用计算.【习题8】 如果2228162n n ⋅⋅=,求n 的值. 【难度】★★ 【答案】3.【解析】将式子两边化作等底数幂,即有()()347122281622222nnn n n +⋅⋅=⨯⨯==,故7122n +=,解得3n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的运用.【习题9】 已知a 、b 互为负倒数,a 、c 互为相反数,d 的绝对值为1,则()()20152016201412ab a c d ++-=__________. 【难度】★★【答案】32-.【解析】依题意有101ab a c d =-+==,,,代入可得:()2015201620141310122⨯-+-=-. 【总结】本题中注意d 的取值以及负倒数的概念.【习题10】 已知有理数x ,y ,z 满足()2|2|367|334|0x z x y y z --+--++-=,求3314n n n x y z x --的值. 【难度】★★ 【答案】0.【解析】依题意有2036703340x z x y y z --=⎧⎪--=⎨⎪+-=⎩,可解得:3131x y z =⎧⎪⎪=⎨⎪⎪=⎩,代入可得:313134311131333333033n n nn n ---⎛⎫⎛⎫⋅⋅-=⋅⨯-=-= ⎪⎪⎝⎭⎝⎭.【总结】当几个非负数的和为零时,则这几个数分别为零.【习题11】 已知2326212a b c ===,,,求a b c ,,之间的一个数量关系. 【难度】★★ 【答案】2a c b +=.【解析】由3×12=36=6×6,根据题意代换可得:2222a c b b ⋅=⋅,即为222a c b +=.由此可得:2a c b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的运用.【习题12】 小杰在学习幂的乘法时,发现()32236a a a ⨯==,()23326a a a ⨯==,两者的结果是相同的,他觉得这是由于在进行指数相乘时,乘法具有交换律,所以是相同的,于是他在计算()32a -与()23a -时,认为结果也应是相同的,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你 的理由. 【难度】★★ 【答案】不同意.【解析】这两个幂的乘法运算可视作积的乘方运算,积的乘方运算的结果是积中的每个因式 分别乘方,会产生类似()1n-的运算,n 分别为奇偶时会产生不同的运算结果,奇负偶正, 即要注意好运算符号,两个式子计算结果不相等.【总结】负数的偶次幂为正,负数的奇次幂为负.【习题13】 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a b +,a 的形式,又可表示为0,ba, b 的形式,则19921993a b += .【难度】★★★ 【答案】2.【解析】三个有理数互不相等,则1ba≠,可得1b =,进而可得01a b a +==-,,代入可得:()19921993112-+=.【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对题目条件的理解,以及幂的运算的考查.【习题14】 已知:3982ba ==,求22211125525a b a b b a b ⎛⎫⎛⎫⎛⎫-++-+ ⎪ ⎪ ⎪⎝⎭⎝⎭⎝⎭的值.【难度】★★★ 【答案】64-.【解析】由已知,即得()333998222b a ====,由此29a b ==,,对代数式化简,结果为:2222a a b -,代入数值计算得:222222964⨯-⨯⨯=-.【总结】本题中注意要先根据已知条件将等式转化为底数相同的幂,再根据指数相同求出相应的字母的值,最后再求出代数式的值.【作业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课后作业A .234235a a a +=B .()32528a a =C .3252()2a a a -=-D .226212m m a a a ⋅=【难度】★ 【答案】C【解析】考查幂的运算法则,熟练计算.【作业2】 计算: (1)22234xy ⎡⎤⎛⎫-⎢⎥ ⎪⎝⎭⎢⎥⎣⎦;(2)33223a b ⎛⎫- ⎪⎝⎭;(4)()42313x y a b ⎡⎤--⋅⎢⎥⎣⎦.【难度】★ 【答案】(1)2481256x y ;(2)96827a b -;(3)()8124181x y a b - 【解析】考查幂的运算法则,熟练计算. 【作业3】计算:()()2436234341233a b a b b a ⎛⎫+--- ⎪⎝⎭【难度】★【答案】912410239a b ⎛⎫+⨯ ⎪⎝⎭.【解析】原式=12412491249124110232399a b a b a b a b ⎛⎫++⨯=+⨯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幂的综合运算.【作业4】 简便计算: (1)20021220028113834⎛⎫⎛⎫-⋅+⨯- ⎪⎪⎝⎭⎝⎭;(2)()201120101294313343⎛⎫⎛⎫⎛⎫-⋅--⨯ ⎪⎪ ⎪⎝⎭⎝⎭⎝⎭.【难度】★【答案】(1)2;(2)3527-.【解析】(1)原式=2002122002122002121111343423434⎛⎫⎛⎫⎛⎫⎛⎫⨯+⨯=⨯+⨯= ⎪⎪ ⎪⎪⎝⎭⎝⎭⎝⎭⎝⎭;(2)原式=2010201093944311413533343332727⎛⎫⎛⎫⎛⎫⎛⎫⎛⎫-⨯-⨯+⨯⨯=-+=- ⎪ ⎪⎪ ⎪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利用积的乘法法则完成简便运算.【作业5】 计算:62262224()()()()()kk k k kx y x y x y x y x y +-⎡⎤⎡⎤⎡⎤-⋅---⋅-+-⎣⎦⎣⎦⎣⎦.【难度】★★ 【答案】()8kx y -.【解析】原式=()()()()2662228k k k k kx y x y x y x y ++--⋅---+-=()()()888kkkx y x y x y ---+-()8kx y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幂的乘方的运用.【作业6】 求值:(1)已知102103m n ==,,求3210m n +. (2)已知54n n x y ==,,求()32n x y .【难度】★★【答案】(1)72;(2)2000.【解析】(1)()()3232323210101010102372m n m n m n +=⋅=⋅=⨯=;(2)()()()32323232542000nn n n n x y x y x y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整体思想的应用.【作业7】 求值:(1)若23n a =,求()43n a 的值.(2)如果()23612m n a b a b ⋅=,求m n ,的值.【难度】★★【答案】(1)729;(2)32m n ==,.【解析】(1)()()46312263729n n n a a a ====;(2)()2326612m n m n a b a b a b ⋅==,由此26612m n ==,,可解得32m n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整体思想的应用.【作业8】 若a 、b 、c 都是正数,且22a =,33b =,44c =,比较a 、b 、c 的大小. 【难度】★★★ 【答案】b a c >=.【解析】22a =,则有()22224a ==,即44a =,又44c =,且a 、c 都是正数,可得a c =;由22a =,33b =,则有()()322633622839a a b b ======,,即66a b <,可知a b <;综上所述,b a c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幂的乘法的综合运算,以及幂的大小比较,注意将不同的幂化成同底数或者是同指数.【作业9】 已知999990991199X Y ==,,比较X 与Y 的大小.【难度】★★★ 【答案】X=Y .【解析】()999999999999011999119119999X Y ⨯⨯=====.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幂的大小比较,根据幂的乘方法则进行转化.【作业10】 已知:252000x =,802000y =,求11x y+的值. 【难度】★★★ 【答案】1. 【解析】由题意()1125200025xxx==,()1180200080yyy==,两式相乘,得:11200025802000x y+=⨯=,故111x y+=. 【总结】本题一方面考查整体思想的运用,另一方面考查幂的乘方的计算.。
初中数学复习第四讲——整式与分式一、知识结构说明:在本局部,代数式分为整式和分式讨论。
在实数X围内,代数式分为有理式和无理式,有理式分为整式和分式,整式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
二、知识点梳理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和括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2.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积或字母与字母的积所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也是单项式〕;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包括符号〕;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3.多项式:由几个单项式的和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4.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5.分式:两个整式A、B相除,即A÷B时,可以表示为AB.如果B中含有字母,那么AB叫做分式,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6.同类项:所含的字母一样,且一样的字母的指数也一样的单项式叫做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一个多项式合并后含有几项,这个多项式就叫做几项式。
合并同类项的法如此: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的结果作为合并后的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合并同类项,法如此不能忘,只求系数代数和,字母指数不变样〕。
7.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就是单项式、多项式的加减,可利用去括号法如此和合并同类项来完成整式的加减运算。
去括号法如此:括号前面是“+〞号,去掉“+〞号和括号,括号里的各项不变号;括号前面是“—〞 号,去掉“—〞号和括号,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
〔括号前面是“+〞 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都变号。
〕8.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m n m+n a a =a •.〔m 、n 都是正整数〕9.幂的乘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 m mn a =a .〔m 、n 都是正整数〕10.积的乘方: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即()nn n ab =a b .〔n 为正整数〕11.整式的乘法:〔1〕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 数、同底数幂分别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因式,其余字母连同它 的指数不变,也作为积的因式。
1. 代数式的概念用运算符号“+ — X 十……把数与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 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如: 5,a ,x 均是代数式。
① 代数式中除了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外,还可以有括号;② 代数式中不含有“=、>、<、工”等符号。
等式和不等式都不是代数式, 但等号和不等号两边的式子一般都是代数式;如: 2x=5这个整体因为含有等号 所以不是代数式,但是等号左边的 2x 和右边的5却是代数式。
③ 代数式中的字母的限制:字母所表示的数必须要使这个代数式有意义,是实际问题的要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
1 •下列式子中,是代数式的有:2. 比a 多3的数是(4 .代数式2 a 所表示的意义是()A.比2多a 的数 B.比a 多2的数 C.比2少a 的数 D .比a 少2的数 5 .下列各题中,错误的是()A.代数式x 2y 2的意义是x, y 的平方和B.代数式5( x y )的意义是5与x y 的积C. x 的5倍与y 的和的一半,用代数式表示是5x 丄。
代数式①abed ②0③2(ab)2 R ⑤3x2⑥ 3x 4x 1 0A. a 3 B . a 3C. 3aD . a33. a,b 两数差的平方除以 A止2 . 2a bB .a,b 两数的平方差是(a 2b 2 (a b )2D .a 2b 2 a b 2211 一1 1D. x的一与y的一的差,用代数式表示是—x - y。
2 3 2 36. 在式子x+2,3#b,m,S= R :口,a b 2c中代数式有()yA、6个B、5个C、4个D、3个7. —项工作,甲独做x天完成,乙独做y天完成,甲、乙合作a天后还剩()典 a a A 、1 B、x y 1 —x y1 1c、1 a 1丄x yD 1 —xy2.代数式的书写规范①代数式中数与字母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通常使用“ •”乘表示,或省略不写,如v x t通常写成V • t或vt ;②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 x5应写成5a;③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x”号,即“x”号不省略或写成“•”;5X 8,不能省略乘号写成58也不能写成5 • 8;④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与字母相乘,如a x』应2 写成3a;2⑤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如4宁(a-4)应写作4/ (a-4 ),3十a写成3的形式.a⑥在表示和(或)差的代差的代数式后有单位名称的,则必须把代数式括起来,再将单位名称写在式子的后面,如(a2-b2)平方米⑦ 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分数线具有“宁号和括号的双重作用例1.下列式子中,符合书写要求的是( ) 1 2(A ) a5b(B ) 5 — ab(C ) a b c6例2.下列式子中,符号代数式书写要求的是( ) 1 1A. a3B. 3 —xC. - aD . x 3 人22例3.下列式子中符合书写要求的是()3. 代数式的系数代数式中的数字中的数字因数叫做代数式的系数。
课堂教学设计
例3、用多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项和次数.
(1)一个长方形相邻两条边的长分别为a,6,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________
(2)m为一个有理数,m的立方与2的差为________
(3)某公司向某地投放共享单车,前两年每年投放a辆,为环保和安全起见,从第三年年初起不再投放,且每个月回收b辆.第三年年底,该地区共有这家公司的共享单车的辆数为________
(4)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我国南北朝时期的
官员独孤信的印章如图4.1-2所示,它由18个
相同的正方形和8个相同的等边三角形围成.如
果其中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边长都为a,等边
三角形的高为6,那么这个印章的表面积为
___________
多项式的排列
运用加法交换律,任意交换多项式x+x2+1中各项的位置,可以做到__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你认为哪几种比较整齐?
1)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这个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
x2+x+1
(2)升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这个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1+x+x2出多项式的概念,发展学生数学抽象能力核心素养
与学习的热情,
比较、
力
步巩固多项式的概念
展学生数学抽象能力核心素养
2。
单项式和多项式☆☆☆知识讲解1、代数式:用基本的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单项式:只含有数字或字母的乘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①定义中的“积”是对数与字母而言的,只能是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是加、减、除等其他运算. 如ab 2+2,32y x -,mn2等都不是单项式. ②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数的次数.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1)多项式的项:是指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多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
(2)多项式的项数:一个多项式中有几个单项式就有几项,这个多项式就叫几项式。
(3)常数项:在多项式中,不含有字母的项叫做多项式的常数项。
(4)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5)降(升)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升)幂排列.4、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注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是分式1. 对单项式、多项式、整式进行判断例1 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哪些不是整式.(1)-3xy 2;(2)2x 3+1;(3)21(x +y +1); (4)-a 2; (5)0;(6)yx 2; (7)32xy; (8)x21;(9)x 2+x 1-1; (10)11+x ;2、单项式、多项式的次数和项例2 指出下列各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1);832ab (2)-mn 3; (3)3432y x π (4)-3;例3 填空:(1)多项式2x 4-3x 5-2π4是次项式,最高次项的系数是,四次项的系数是,常数项是,补足缺项后按字母x 升幂排列得;(2)多项式a 3-3ab 2 +3a 2b-b 3是次项式,它的各项的次数都是,按字母b 降幂排列得.例1、 用代数式表示: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a ,十位数字是b ,则这个两位数可表示为___________。
多项式函数与根的性质与运算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定义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图像特点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导数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极值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零点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性质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分布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运算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因式分解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系数与根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定理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应用知识点:一元二次函数的定义知识点: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知识点:一元二次函数的导数知识点:一元二次函数的极值知识点:一元二次函数的零点知识点:一元二次函数的根的性质知识点:一元二次函数的根的分布知识点:一元二次函数的根的运算知识点:一元二次函数的因式分解知识点:一元二次函数的系数与根的关系知识点:一元二次函数的定理知识点:一元二次函数的应用知识点:一元三次函数的定义知识点:一元三次函数的图像特点知识点:一元三次函数的导数知识点:一元三次函数的极值知识点:一元三次函数的零点知识点:一元三次函数的根的性质知识点:一元三次函数的根的分布知识点:一元三次函数的根的运算知识点:一元三次函数的因式分解知识点:一元三次函数的系数与根的关系知识点:一元三次函数的定理知识点:一元三次函数的应用知识点:一元四次函数的定义知识点:一元四次函数的图像特点知识点:一元四次函数的导数知识点:一元四次函数的极值知识点:一元四次函数的零点知识点:一元四次函数的根的性质知识点:一元四次函数的根的分布知识点:一元四次函数的根的运算知识点:一元四次函数的因式分解知识点:一元四次函数的系数与根的关系知识点:一元四次函数的定理知识点:一元四次函数的应用知识点:多项式函数与一元二次函数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与一元三次函数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与一元四次函数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与图像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与导数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与零点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与极值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与因式分解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与定理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与应用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求根公式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求根公式的推导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求根公式的应用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求根公式的局限性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求根方法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求根方法的比较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求根方法的选取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求根方法的优劣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求根方法的适用范围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求根方法的注意事项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判别式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判别式的定义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判别式的性质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判别式的计算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判别式的应用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判别式的局限性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判别式与根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判别式与系数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判别式与图像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判别式与导数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性质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性质的定义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性质的性质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性质的计算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性质的应用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性质的局限性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性质与根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性质与系数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性质与图像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性质与导数的关系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的运算知识点:多项式函数的根习题及方法:定义一个多项式函数f(x) = 2x^3 - 9x^2 + 6x - 1,求f(x)的导数。
多项式的运算与应用教学眉批多项式的未知数不能在分母﹑根号内﹑绝对值内﹑高斯符号内。
(A)(B)(E)。
教学眉批deg是degree的简写通常多项式的运算会满足下列次数法则:deg(f(x)+g(x))≤max(deg(f(x))﹐deg(g(x)))﹐deg(f(x)‧g(x))=deg(f(x))+deg(g(x))﹐如果需要定义零多项式的次数﹐考虑要满足上述法则时﹐可以规定零多项式的次数为-∞。
但没必要时﹐不要触及这个问题。
a=-2;x3﹑x2﹑x项的系数分别为0﹑4﹑0﹐常数项为5。
教学眉批f(x)=a n x n+a n-1x n-1+…+a1x+a0g(x)=b m x m+b m-1x m-1+…+b1x+b0若m=n且a0=b0﹐a1=b1﹐…﹐a n=b m﹐称f(x)与g(x)两多项式相等。
两实系数多项式f(x)=a n x n+a n-1x n-1+…+a1x+a0﹐a n≠0。
g(x)=b n x n+b n-1x n-1+…+b1x+b0﹐b n≠0。
若存在n+1 个相异数α1﹐α2﹐…﹐αn+1﹐使f(α1)=g(α1)﹐f(α2)=g(α2)﹐…﹐f(αn+1)=g(αn+1)﹐则f(x)=g(x)。
证设F(x)=f(x)-g(x)﹐则F(α1)=F(α2)=…=F(αn)=F(αn+1)=0﹐令F(x)=(a n-b n)(x-α1)(x-α2)…(x-αn)﹐又F(αn+1)=(a n-b n)(αn+1-α1)(αn+1-α2)…(αn+1-αn)=0﹐其中αn+1-α1≠0﹐αn+1-α2≠0﹐…﹐αn+1-αn≠0﹐故a n-b n=0﹐因此F(x)=0 恒成立﹐即f(x)-g(x)=0 恒成立﹐故f(x)=g (x)。
a=2﹐b=1﹐c=0。
(1)2x3+2x2+4x+1。
(2)-2x+3。
x3-11x+20。
教学眉批一般而言﹐f(x)g(x)的最高次项系数即f(x)最高次项系数与g(x)最高次项系数的乘积。
§1 数域关于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的性质通常称为数的代数性质.代数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涉及数的代数性质,这方面的大部分性质是有理数、实数、复数的全体所共有的.定义1 设P 是由一些复数组成的集合,其中包括0与1.如果P 中任意两个数的和、差、积、商(除数不为零)仍然是中的数,那么P 就称为一个数域.显然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全体复数组成的集合都是数域.这三个数域分别用字母Q 、R 、C 来代表.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就不是数域.如果数的集合P 中任意两个数作某一种运算的结果都仍在P 中,就说数集P 对这个运算是封闭的.因此数域的定义也可以说成,如果一个包含0,1在内的数集P 对于加法、减法、乘法与除法(除数不为零)是封闭的,那么P 就称为一个数域.例1 所有具有形式2b a +的数(其中b a ,是任何有理数),构成一个数域.通常用)2(Q 来表示这个数域.例2 所有可以表成形式m m nn b b b a a a ππππ++++++ 1010 的数组成一数域,其中m n ,为任意非负整数,),,1,0;,,1,0(,m j n i b a j i ==是整数.例 3 所有奇数组成的数集,对于乘法是封闭的,但对于加、减法不是封闭的.性质:所有的数域都包含有理数域作为它的一部分.一、一元多项式定义2 设n 是一非负整数,形式表达式111a x a x a x a n n n n ++++-- ,(1) 其中n a a a ,,,10 全属于数域P ,称为系数在数域P 中的一元多项式,或者简称为数域P 上的一元多项式.在多项式(1)以后用 ),(),(x g x f 或 ,,g f 等来表示多项式.注意:这里定义的多项式是符号或文字的形式表达式.定义3 如果在多项式)(x f 与)(x g 中,除去系数为零的项外,同次项的系数全相等)()(x g x f =.系数全为零的多项式称为零多项式,记为0.在(1)中,如果0≠n a n a 称为首项系数,n 称为多项式(1)的次数.零多项式是唯一不定义次数的多项式.多项式)(x f二、多项式的运算设0111)(a x a x a x a x f n n n n ++++=--0111)(b x b x b x b x g m m m m ++++=--是数域P 上两个多项式,那么可以写成∑==ni i i x a x f 0)(∑==mj j j x b x g 0)(在表示多项式)(x f 与)(x g 的和时,如m n ≥,为了方便起见,在)(x g 中令011====+-m n n b b b ,那么)(x f 与)(x g 的和为∑=---+=++++++++=+n i i i i n n n n n n xb a b a x b a x b a x b a x g x f 00011111)()()()()()()(而)(x f 与)(x g 的乘积为其中s 次项的系数是∑=+--=++++s j i j i s s s sb a b a b a b a b a 011110所以)(x f )(x g 可表成显然,数域P 上的两个多项式经过加、减、乘运算后,所得结果仍然是数域P 上的多项式.对于多项式的加减法,不难看出对于多项式的乘法,可以证明,若0)(,0)(≠≠x g x f ,则0)()(≠x g x f ,并且由以上证明看出,多项式乘积的首项系数就等于因子首项系数的乘积.显然上面的结果都可以推广到多个多项式的情形.多项式的运算满足以下的一些规律:1. 加法交换律:)()()()(x f x g x g x f +=+.2. 加法结合律:))()(()()())()((x h x g x f x h x g x f ++=++3. 乘法交换律:. )()()()(x f x g x g x f =4. 乘法结合律:))()()(()())()((x h x g x f x h x g x f =5.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x h x f x g x f x h x g x f +=+6. 乘法消去律:若)()()()(x h x f x g x f =且0)(≠x f ,则)()(x h x g =.定义4 所有系数在数域P 中的一元多项式的全体,称为数域P 上的一元多项式环,记为][x P ,P 称为][x P 的系数域.§3 整除的概念在一元多项式环中,可以作加、减、乘三种运算,但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并不是普遍可以做的.因之整除就成了两个多项式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一、整除的概念带余除法 对于][x P 中任意两个多项式)(x f 与)(x g ,其中0)(≠x g ,一定有][x P 中的多项式)(),(x r x q 存在,使(1))(),(x r x q 是唯一决定的.带余除法中所得的)(x q 通常称为)(x g 除)(x f 的商,)(x r 称为)(x g 除)(x f 的余式.定义5 数域P 上的多项式)(x g 称为整除)(x f ,如果有数域P 上的多项式)(x h 使等式成立.用表示)(x g 整除)(x f ,用“)(|)(x f x g /”表示)(x g 不能整除)(x f .当)(|)(x f x g 时,)(x g 就称为)(x f 的因式,)(x f 称为)(x g 的倍式.当0)(≠x g 时,带余除法给出了整除性的一个判别条件.定理1 对于数域P 上的任意两个多项式)(x f ,)(x g ,其中0)(≠x g ,)(|)(x f x g 的充要条件是)(x g 除)(x f 的余式为零.带余除法中)(x g 必须不为零.但)(|)(x f x g 中,)(x g 可以为零.这时0)(0)()()(=⋅=⋅=x h x h x g x f .当)(|)(x f x g 时,如0)(≠x g ,)(x g 除)(x f 的商)(x q 有时也用)()(x g x f 来表示.二、整除的性质1. 任一多项式)(x f 一定整除它自身.2. 任一多项式)(x f 都能整除零多项式.3. 零次多项式,即非零常数,能整除任一个多项式.4. 若)(|)(),(|)(x f x g x g x f ,则)()(x cg x f =,其中c 为非零常数.5. 若)(|)(),(|)(x h x g x g x f ,则)(|)(x h x f (整除的传递性).6. 若r i x g x f i ,,2,1),(|)( =,则))()()()()()((|)(2211x g x u x g x u x g x u x f r r +++ ,其中)(x u i 是数域P 上任意的多项式.通常,)()()()()()(2211x g x u x g x u x g x u r r +++ 称为)(,),(),(21x g x g x g r 的最后,两个多项式之间的整除关系不因系数域的扩大而改变.即若)(x f ,)(x g 是][x P 中两个多项式,P 是包含P 的一个较大的数域.当然,)(x f ,)(x g 也可以看成是][x P 中的多项式.从带余除法可以看出,不论把)(x f ,)(x g 看成是][x P 中或者是][x P 中的多项式,用)(x g 去除)(x f 所得的商式及余式都是一样的.因此,若在][x P 中)(x g 不能整除)(x f ,则在][x P 中,)(x g 也不能整除)(x f .例1 证明若)()(|)(),()(|)(2121x f x f x g x f x f x g -+,则)(|)(),(|)(21x f x g x f x g例2 求l k ,,使1|32++++kx x l x x .例3 若)(|)(),(|)(x h x g x f x g /,则)()(|)(x h x f x g +/.§4 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一 、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如果多项式)(x ϕ既是)(x f 的因式,又是)(x g 的因式,那么)(x ϕ就称为)(x f 与)(x g 的一个公因式.定义 6 设)(x f 与)(x g 是][x P 中两个多项式. ][x P 中多项式)(x d 称为)(x f ,)(x g 的一个公因式,如果它满足下面两个条件:1))(x d 是)(x f 与)(x g 的公因式;2))(x f ,)(x g 的公因式全是)(x d 的因式.例如,对于任意多项式)(x f ,)(x f 就是)(x f 与0的一个最大公因式.特别地,根据定义,两个零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就是0.引理 如果有等式)()()()(x r x g x q x f += (1)成立,那么)(x f ,)(x g 和)(x g ,)(x r 有相同的公因式.定理2 对于][x P 的任意两个多项式)(x f ,)(x g ,在][x P 中存在一个最大公因式)(x d ,且)(x d 可以表成)(x f ,)(x g 的一个组合,即有][x P 中多项式)(),(x v x u 使由最大公因式的定义不难看出,如果)(),(21x d x d 是)(x f ,)(x g 的两个最大公因式,那么一定有)(|)(21x d x d 与)(|)(12x d x d ,也就是说0),()(21≠=c x cd x d .这就是说,两个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在可以相差一个非零常数倍的意义下是唯一确定的.两个不全为零的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总是一个非零多项式.在这个情形,我们约定,用来表示首项系数是1的那个最大公因式.定理证明中用来求最大公因式的方法通常称为辗转相除法(division algorithm).例 设343)(234---+=x x x x x f32103)(23-++=x x x x g求()(x f ,)(x g ),并求)(),(x v x u 使)()()()()(x g x v x f x u x d +=.注:定理2的逆不成立.例如令1)(,)(+==x x g x x f ,则122)1)(1()2(2-+=-+++x x x x x x .但1222-+x x 显然不是)(x f 与)(x g 的最大公因式.但是当(2)式成立,而)(x d 是)(x f 与)(x g 的一个公因式,则)(x d 一定是)(x f 与)(x g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二、多项式互素定义7 ][x P 中两个多项式)(x f ,)(x g 称为互素(也称为互质)的,如果显然,两个多项式互素,那么它们除去零次多项式外没有其他的公因式,反之亦然.定理3 ][x P 中两个多项式)(x f ,)(x g 互素的充要条件是有][x P 中多项式)(),(x v x u 使推论2 如果1))(),((1=x g x f ,1))(),((2=x g x f ,那么1))(),()((21=x g x f x f 推广:对于任意多个多项式)2)((,),(),(21≥s x f x f x f s ,)(x d 称为)2)((,),(),(21≥s x f x f x f s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如果)(x d 具有下面的性质:1)s i x f x d i ,,2,1),(|)( =;2)如果s i x f x i ,,2,1),(|)( =ϕ,那么)(|)(x d x ϕ.我们仍用))(,),(),((21x f x f x f s 符号来表示首项系数为1的最大公因式.不难证明)(,),(),(21x f x f x f s 的最大公因式存在,而且当)(,),(),(21x f x f x f s 全不为零时,))()),(,),(),(((121x f x f x f x f s s -就是)(,),(),(21x f x f x f s 的最大公因式,即))(,),(),((21x f x f x f s =))()),(,),(),(((121x f x f x f x f s s -同样,利用以上这个关系可以证明,存在多项式s i x u i ,,2,1),( =,使))(,),(),(()()()()()()(212211x f x f x f x f x u x f x u x f x u s s s =+++如果1))(,),(),((21=x f x f x f s ,那么)(,),(),(21x f x f x f s 就称为互素的.同样有类似定理3的结论.注意 1)当一个多项式整除两个多项式之积时,若没有互素的条件,这个多项式一般不能整除积的因式之一.例如222)1()1(|1-+-x x x ,但22)1(|1+/-x x ,且22)1(|1-/-x x .2) 推论1中没有互素的条件,则不成立.如1)(2-=x x g ,1)(1+=x x f , )1)(1()(2-+=x x x f ,则)(|)(),(|)(21x g x f x g x f ,但)(|)()(21x g x f x f .注意:s )2(≥s 个多项式)(,),(),(21x f x f x f s 互素时,它们并不一定两两互素.例如,多项式34)(,65)(,23)(232221+-=+-=+-=x x x f x x x f x x x f是互素的,但2))(),((21-=x x f x f . 令P 是含P 的一个数域, )(x d 是][x P 的多项式)(x f 与)(x g 在][x P 中的首项系数为1的最大公因式,而)(x d 是)(x f 与)(x g 在][X P 中首项系数为1的最大公因式,那么)()(x d x d =.即从数域P 过渡到数域P 时, )(x f 与)(x g 的最大公因式本质上没有改变. 互素多项式的性质可以推广到多个多项式的情形:1)若多项式),()()(|)(21x f x f x f x h s )(x h 与)(,),(),(,),(111x f x f x f x f s i i +- 互素,则)1)((|)(s i x f x h i ≤≤.2) 若多项式)(,),(),(21x f x f x f s 都整除)(x h ,且)(,),(),(21x f x f x f s 两两互素,则)(|)()()(21x h x f x f x f s .3) 若多项式)(,),(),(21x f x f x f s 都与)(x h 互素,则1))(),()()((21=x h x f x f x f s .§5 因式分解定理一、不可约多项式Con i x i x x x R on x x x Q on x x x )2)(2)(2)(2()2)(2)(2()2)(2(42224+-+-=++-=+-=-. 定义8 数域P 上次数1≥的多项式)(x p 称为域P 上的不可约多项式(irreducible polynomical),如果它不能表成数域P 上的两个次数比)(x p 的次数低的多项式的乘积.根据定义,一次多项式总是不可约多项式.一个多项式是否可约是依赖于系数域的.显然,不可约多项式)(x p 的因式只有非零常数与它自身的非零常数倍)0)((≠c x cp 这两种,此外就没有了.反过来,具有这个性质的次数1≥的多项式一定是不可约的.推广:如果不可约多项式)(x p 整除一些多项式)(,),(),(21x f x f x f s 的乘积)()()(21x f x f x f s ,那么)(x p 一定整除这些多项式之中的一个.二、因式分解定理因式分解及唯一性定理 数域P 上次数1≥的多项式)(x f 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数域P 上一些不可约多项式的乘积.所谓唯一性是说,如果有两个分解式)()()()()()()(2121x q x q x q x p x p x p x f t s ==,那么必有t s =,并且适当排列因式的次序后有s i x q c x p i i i ,,2,1,)()( ==.其中),,2,1(s i c i =是一些非零常数.应该指出,因式分解定理虽然在理论上有其基本重要性,但是它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分解多项式的方法.实际上,对于一般的情形,普遍可行的分解多项式的方法是不存在的.在多项式)(x f 的分解式中,可以把每一个不可约因式的首项系数提出来,使它们成为首项系数为1的多项式,再把相同的不可约因式合并.于是)(x f 的分解式成为)()()()(2121x p x p x cp x f s r s r r =,其中c 是)(x f 的首项系数,)(,),(),(21x p x p x p s 是不同的首项系数为1的不可约多项式,而s r r r ,,,21 是正整数.这种分解式称为标准分解式.如果已经有了两个多项式的标准分解,就可以直接写出两个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多项式)(x f 与)(x g 的最大公因式)(x d 就是那些同时在)(x f 与)(x g 的标准分解式中出现的不可约多项式方幂的乘积,所带的方幂的指数等于它在)(x f 与)(x g 中所带的方幂中较小的一个.由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带余除法是一元多项式因式分解理论的基础.若)(x f 与)(x g 的标准分解式中没有共同的不可约多项式,则)(x f 与)(x g 互素.注意:上述求最大公因式的方法不能代替辗转相除法,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实际分解多项式为不可约多项式的乘积的方法,即使要判断数域P 上一个多项式是否可约一般都是很困难的.例 在有理数域上分解多项式22)(23--+=x x x x f 为不可约多项式的乘积.§6 重因式一、重因式的定义定义9 不可约多项式)(x p 称为多项式)(x f 的k 重因式,如果)(|)(x f x p k ,但)(|)(1x f x p k /+.如果0=k ,那么)(x p 根本不是)(x f 的因式;如果1=k ,那么)(x p 称为)(x f 的单因式;如果1>k ,那么)(x p 称为)(x f 的重因式.注意. k 重因式和重因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要混淆.显然,如果)(x f 的标准分解式为)()()()(2121x p x p x cp x f s r s r r =,那么)(,),(),(21x p x p x p s 分别是)(x f 的1r 重,2r 重,… ,s r 重因式.指数1=i r 的那些不可约因式是单因式;指数1>i r 的那些不可约因式是重因式.使得)()()(x g x p x f k =,且)(|)(x g x p /.二、重因式的判别设有多项式0111)(a x a x a x a x f n n n n ++++=-- ,规定它的微商(也称导数或一阶导数)是1211)1()(a x n a nx a x f n n n n ++-+='--- .通过直接验证,可以得出关于多项式微商的基本公式:).()()()()()(()())((),()())()((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f c x cf x g x f x g x f '+'=''=''+'='+)))()(())((1x f x f m x f m m '='-同样可以定义高阶微商的概念.微商)(x f '称为)(x f 的一阶微商;)(x f '的微商)(x f ''称为)(x f 的二阶微商;等等. )(x f 的k 阶微商记为)()(x f k .一个)1(≥n n 次多项式的微商是一个1-n 次多项式;它的n 阶微商是一个常数;它的1+n 阶微商等于0.定理6 如果不可约多项式)(x p 是多项式)(x f 的一个)1(≥k k 重因式,那么)(x p 是微商)(x f '的1-k 重因式.分析: 要证)(x p 是微商)(x f '的1-k 重因式,须证)(|)(1x f x p k '-,但)(|)(x f x p k '/.注意:定理6的逆定理不成立.如333)(23++-=x x x x f , 22)1(3363)(-=+-='x x x x f ,1-x 是)(x f '的2重因式,但根本不是)(x f 是因式.当然更不是三重因式.推论 1 如果不可约多项式)(x p 是多项式)(x f 的一个)1(≥k k 重因式,那么)(x p 是)(x f ,)(x f ',…,)()1(x f k -的因式,但不是)()(x f k 的因式.)(x f 与)(x f '的公因式.推论3 多项式)(x f 没有重因式1))(),((='⇔x f x f这个推论表明,判别一个多项式有无重因式可以通过代数运算——辗转相除法来解决,这个方法甚至是机械的.由于多项式的导数以及两个多项式互素与否的事实在由数域P 过渡到含P 的数域P 时都无改变,所以由定理6有以下结论:若多项式)(x f 在][x P 中没有重因式,那么把)(x f 看成含P 的某一数域P 上的多项式时, )(x f 也没有重因式.例1 判断多项式2795)(234+-+-=x x x x x f有无重因式三、去掉重因式的方法设)(x f 有重因式,其标准分解式为s r s r r x p x p x cp x f )()()()(2121 =.那么由定理5),()()()()(1121121x g x p x p x p x f s r s r r ---='此处)(x g 不能被任何),,2,1)((s i x p i =整除.于是11211)()()()())(),((21---=='s r s r r x p x p x p x d x f x f用)(x d 去除)(x f 所得的商为)()()()(21x p x p x cp x h s =这样得到一个没有重因式的多项式)(x h .且若不计重数, )(x h 与)(x f 含有完全相同的不可约因式.把由)(x f 找)(x h 的方法叫做去掉重因式方法.例2 求多项式16566520104)(23456++++--=x x x x x x x f的标准分解式.§7 多项式函数到目前为止,我们始终是纯形式地讨论多项式,也就是把多项式看作形式表达式.在这一节,将从另一个观点,即函数的观点来考察多项式.一、多项式函数设0111)(a x a x a x a x f n n n n ++++=-- (1)是][x P 中的多项式,α是P 中的数,在(1)中用α代x 所得的数0111a a a a n n n n ++++--ααα称为)(x f 当α=x 时的值,记为)(αf .这样,多项式)(x f 就定义了一个数域上的函数.可以由一个多项式来定义的函数就称为数域上的多项式函数.因为x 在与数域P 中的数进行运算时适合与数的运算相同的运算规律,所以不难看出,如果,)()()(,)()()(21x g x f x h x g x f x h =+=那么.)()()(,)()()(21ααααααg f h g f h =+=定理7(余数定理)用一次多项式去除多项式)(x f ,所得的余式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等于函数值)(αf .如果)(x f 在α=x 时函数值0)(=αf ,那么α就称为)(x f 的一个根或零点. 由余数定理得到根与一次因式的关系.推论 α是)(x f 的根的充要条件是)(|)(x f x α-.由这个关系,可以定义重根的概念. α称为)(x f 的k 重根,如果)(α-x 是)(x f 的k 重因式.当1=k 时,α称为单根;当1>k 时,α称为重根.定理8 ][x P 中n 次多项式)0(≥n 在数域P 中的根不可能多于n 个,重根按重数计算.二、多项式相等与多项式函数相等的关系在上面看到,每个多项式函数都可以由一个多项式来定义.不同的多项式会不会定义出相同的函数呢?这就是问,是否可能有)()(x g x f ≠,而对于P 中所有的数α都有)()(ααg f =?由定理8不难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否定的回答.定理9 如果多项式)(x f ,)(x g 的次数都不超过n ,而它们对n+1个不同的数有相同的值即)()(i i g f αα=,1,,2,1+=n i ,那么)(x f =)(x g .因为数域中有无穷多个数,所以定理9说明了,不同的多项式定义的函数也不相同.如果两个多项式定义相同的函数,就称为恒等,上面结论表明,多项式的恒等与多项式相等实际上是一致的.换句话说,数域P 上的多项式既可以作为形式表达式来处理,也可以作为函数来处理.但是应该指出,考虑到今后的应用与推广,多项式看成形式表达式要方便些.三、综合除法根据余数定理,要求)(x f 当c x =时的值,只需用带余除法求出用c x -除)(x f 所得的余式.但是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叫做综合除法.设n n n n n a x a x a x a x a x f +++++=---122110)(并且设r x q c x x f +-=)()()(. (2)其中.)(12322110-----+++++=n n n n n b x b x b x b x b x q比较等式(2)中两端同次项的系数.得到.,,,,121112201100-----=-=-=-==n n n n n cb r a cb b a cb b a cb b a b a⇒ .,,,,112121210100n n n n n a cb r a cb b a cb b a cb b a b +=+=+=+==---- 这样,欲求系数k b ,只要把前一系数1-k b 乘以c 再加上对应系数k a ,而余式r 也可以按照类似的规律求出.因此按照下表所指出的算法就可以很快地陆续求出商式的系数和余式:rb b b b cb cb cb cb a a a a ac n n n n n |)|12101210121---------------------------------+ 表中的加号通常略去不写.例1 用3+x 除94)(24-++=x x x x f .例2 求k 使355)(234+++-=kx x x x x f 能被3-x 整除注意 :若)(x f 缺少某一项,在作综合除法时该项系数的位置要补上零.四、拉格朗日插值公式已知次数n ≤的多项式)(x f 在)1,,2,1(+==n i c x i 的值)1,,,2,1()(+==n i b c f i i .设∑+=++-----=111111)())(()()(n i n i i i c x c x c x c x k x f依次令c x =代入)(x f ,得)())(()(1111++-----=n i i i i i i i i c c c c c c c c b k ∑+=++-++---------=1111111111)())(()()())(()()(n i n i i i i i i n i i i c c c c c c c c c x c x c x c x b x f 这个公式叫做拉格朗日(Lagrange)插值公式.例3 求次数小于3的多项式)(x f ,使3)2(,3)1(,1)1(==-=f f f .下面介绍将一个多项式表成一次多项式α-x 的方幂和的方法.所谓n 次多项式)(x f 表成α-x 的方幂和,就是把)(x f 表示成0111)()()()(b x b x b x b x f n n n n +-++-+-=--ααα的形式.如何求系数011,,,,b b b b n n -,把上式改写成01211)]()()([)(b x b x b x b x f n n n n +-++-+-=---ααα ,就可看出0b 就是)(x f 被α-x 除所得的余数,而12111)()()(b x b x b x q n n n n ++-+-=--- αα就是)(x f 被α-x 除所得的商式.又因为123121)]()()([)(b x b x b x b x q n n n n +-++-+-=---ααα .又可看出1b 是商式)(1x q 被α-x 除所得的余式,而233122)()()()(b x b x b x b x q n n n n +-++-+-=---ααα .就是)(1x q 被α-x 除所得商式.这样逐次用α-x 除所得的商式,那么所得的余数就是n n b b b b ,,,,110- .例4 将5)2()2(3)2(2)2()(234+-+---+-=x x x x x f 展开成x 的多项式. 解 令2-=x y ,则2+=y x .于是532)2(234++-+=+y y y y y f .问题变为把多项式532234++-+y y y y 表成2+y (即x )的方幂和,-2 | 1 2 -3 1 5+) -2 0 6 -14--------------------------------------------------------2 | 1 0 -3 7 | -9+) -2 4 -2-------------------------------------------------------2 | 1 -2 1 | 5+) -2 8------------------------------------------------2 | 1 -4 | 9+) -2----------------------------------1 | -6所以9596)(234-++-=x x x x x f .注意:将)(x f 表成α-x 的方幂和,把α写在综合除法的左边,将α-x 的方幂和展开成x 的多项式,那么相当于将)(x f 表成c c x +-)(的方幂和,要把c -写在综合除法的左边.§8 复系数和实系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一、 复系数多项式因式分解定理代数基本定理 每个次数1≥的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中有一个根.利用根与一次因式的关系,代数基本定理可以等价地叙述为:每个次数1≥的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上一定有一个一次因式.由此可知,在复数域上所有次数大于1的多项式都是可约的.换句话说,不可约多项式只有一次多项式.于是,因式分解定理在复数域上可以叙述成:复系数多项式因式分解定理 每个次数1≥的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上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一次因式的乘积.因此,复系数多项式具有标准分解式s l s l l n x x x a x f )()()()(2121ααα---=其中s ααα,,,21 是不同的复数,s l l l ,,,21 是正整数.标准分解式说明了每个n 次复系数多项式恰有n 个复根(重根按重数计算).二、实系数多项式因式分解定理对于实系数多项式,以下事实是基本的:如果α是实系数多项式)(x f 的复根,那么α的共轭数α也是)(x f 的根,并且α与α有同一重数.即实系数多项式的非实的复数根两两成对.实系数多项式因式分解定理 每个次数1≥的实系数多项式在实数域上都可以唯一地分解成一次因式与含一对非实共轭复数根的二次因式的乘积.实数域上不可约多项式,除一次多项式外,只有含非实共轭复数根的二次多项式.因此,实系数多项式具有标准分解式r s k r r k l s l l n q x p x q x p x c x c x c x a x f )()()()()()(211221121++++---= 其中r r s q q p p c c ,,,,,,,,111 全是实数,s l l l ,,,21 ,r k k ,,1 是正整数,并且),,2,1(2r i q x p x i i =++是不可约的,也就是适合条件r i q p i i ,,2,1,042 =<-..代数基本定理虽然肯定了n 次方程有n 个复根,但是并没有给出根的一个具体的求法.高次方程求根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特别是应用方面,方程求根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相当复杂的,它构成了计算数学的一个分支.三、n 次多项式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令.)(11n n n a x a x x f +++=- (1)是一个n (>0)次多项式,那么在复数域C 中)(x f 有n 个根,,,,21n ααα 因而在][x C 中)(x f 完全分解为一次因式的乘积:).())(()(21n x x x x f ααα---=展开这一等式右端的括号,合并同次项,然后比较所得出的系数与(1)式右端的系数,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1(),()1(),(),),(2132311211112421321313121221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α-=+++-=+++-=+++=+++-=------(其中第),,2,1(n k k =个等式的右端是一切可能的k 个根的乘积之和,乘以k )1(-.若多项式 n n n a x a x a x f +++=- 110)(的首项系数,10≠a 那么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时须先用0a 除所有的系数,这样做多项式的根并无改变.这时根与系数的关系取以下形式:.)1(,),(21013121022101n n n n n n a a a a a a αααααααααααα-=+++=+++-=-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容易求出有已知根的多项式.例1 求出有单根5与-2,有二重根3的四次多项式.例2. 分别在复数域和实数域上分解1-n x 为标准分解式.§9 有理系数多项式作为因式分解定理的一个特殊情形,有每个次数≥1的有理系数多项式都能分解成不可约的有理系数多项式的乘积.但是对于任何一个给定的多项式,要具体地作出它的分解式却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即使要判别一个有理系数多项式是否可约也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这一点是有理数域与复数域、实数域不同的.在这一节主要是指出有理系数多项式的两个重要事实:第一,有理系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整(数)系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问题,并进而解决求有理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的问题.第二,在有理系数多项式环中有任意次数的不可约多项式.一、有理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设011)(a x a x a x f n n n n +++=--是一个有理系数多项式.选取适当的整数c 乘)(x f ,总可以使)(x cf 是一个整系数多项式.如果)(x cf 的各项系数有公因子,就可以提出来,得到)()(x dg x cf =,也就是)()(x g cd x f = 其中)(x g 是整系数多项式,且各项系数没有异于±1的公因子.如果一个非零的整系数多项式011)(b x b x b x g n n n n +++=-- 的系数01,,,b b b n n -没有异于±1的公因子,也就是说它们是互素的,它就称为一个本原多项式.上面的分析表明,任何一个非零的有理系数多项式)(x f 都可以表示成一个有理数r 与一个本原多项式)(x g 的乘积,即)()(x rg x f =.可以证明,这种表示法除了差一个正负号是唯一的.亦即,如果)()()(11x g r x rg x f ==,其中)(),(1x g x g 都是本原多项式,那么必有)()(,11x g x g r r ±=±=因为)(x f 与)(x g 只差一个常数倍,所以)(x f 的因式分解问题,可以归结为本原多项式)(x g 的因式分解问题.下面进一步指出,一个本原多项式能否分解成两个次数较低的有理系数多项式的乘积与它能否分解成两个次数较低的整系数多项式的乘积的问题是一致的.定理10(Gauss 引理) 两个本原多项式的乘积还是本原多项式.定理11 如果一非零的整系数多项式能够分解成两个次数较低的有理系数多项式的乘积,那么它一定可以分解两个次数较低的整系数多项式的乘积.以上定理把有理系数多项式在有理数域上是否可约的问题归结到整系数多项式能否分解成次数较低的整系数多项式的乘积的问题.推论 设)(x f ,)(x g 是整系数多项式,且)(x g 是本原多项式,如果)()()(x h x g x f =,其中)(x h 是有理系数多项式,那么)(x h 一定是整系数多项式.这个推论提供了一个求整系数多项式的全部有理根的方法. 定理12 设011)(a x a x a x f n n n n +++=--是一个整系数多项式.而sr是它的一个有理根,其中s r ,互素,那么(1) 0|,|a r a s n ;特别如果)(x f 的首项系数1=n a ,那么)(x f 的有理根都是整根,而且是0a 的因子.(2) ),()()(x q srx x f -= 其中)(x q 是一个整系数多项式.给了一个整系数多项式)(x f ,设它的最高次项系数的因数是k v v v ,,,21 ,常数项的因数是.,,,21l u u u 那么根据定理12,欲求)(x f 的有理根,只需对有限个有理数ji v u 用综合除法来进行试验.当有理数jiv u 的个数很多时,对它们逐个进行试验还是比较麻烦的.下面的讨论能够简化计算.首先,1和-1永远在有理数jiv u 中出现,而计算)1(f 与)1(-f 并不困难.另一方面,若有理数)1(±≠a 是)(x f 的根,那么由定理12,)()()(x q x x f α-=而)(x q 也是一个整系数多项式.因此商)1(1)1(),1(1)1(--=+-=-q af q af 都应该是整数.这样只需对那些使商a f a f +--1)1(1)1(与都是整数的ji v u来进行试验.(我们可以假定)1(f 与)1(-f 都不等于零.否则可以用1-x 或1+x 除)(x f 而考虑所得的商.)例1 求多项式2553)(234-+++=x x x x x f的有理根.例2 证明15)(3+-=x x x f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二、有理数域上多项式的可约性定理13 (艾森斯坦(Eisenstein)判别法) 设011)(a x a x a x f n n n n +++=--是一个整系数多项式.若有一个素数p ,使得1. n a p |/;2. 021,,,|a a a p n n --;3. 02|a p /.则多项式)(x f 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由艾森斯坦判断法得到:有理数域上存在任意次的不可约多项式.例如2)(+=n x x f .,其中n 是任意正整数.艾森斯坦判别法的条件只是一个充分条件.有时对于某一个多项式)(x f ,艾森斯坦判断法不能直接应用,但把)(x f 适当变形后,就可以应用这个判断法.例3 设p 是一个素数,多项式1)(21++++=--x x x x f p p叫做一个分圆多项式,证明)(x f 在][x Q 中不可约.证明:令1+=y x ,则由于1)()1(-=-p x x f x ,yCyC y y y yf p pp ppp 1111)1()1(--+++=-+=+ ,令)1()(+=y f y g ,于是1211)(---+++=p p p p p C yC y y g ,由艾森斯坦判断法,)(y g 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x f 也在有理数域上不可约.第一章 多项式(小结)一元多项式理论,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整除性理论(整除,最大公因式,互素);因式分解理论(不可约多项式,典型分解式,重因式);根的理论(多项式函数,根的个数).其中整除性是基础,因式分解是核心.一、基本概念.1.一元多项式(零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的相等,多项式的运算,一元多项式环.2.基本结论:(1) 多项式的加法,减法和乘法满足一些运算规律.(3) 多项式乘积的常数项(最高次项系数)等于因子的常数项(最高次项系数)的乘积.二、整除性理论1.整除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2.带余除法. (1) 带余除法定理.(2) 设1)()()()(|)(,0)(][)(),(=⇔≠∈x r x f x g x f x g x g x F x g x f 的余式除,. 因此多项式的整除性不因数域的扩大而改变.3. 最大公因式和互素. (1) 最大公因式,互素的概念.(2) 最大公因式的存在性和求法------辗转相除法.(3) 设)(x d 是)(x f 与)(x g 的最大公因式,反之不然.三、 因式分解理论 1.不可约多项式(1) 不可约多项式的概念.(2) 不可约多项式p(x)有下列性质:(4) 艾森斯坦判断法. 2.因式分解的有关结果: (1) 因式分解及唯一性定理.(2) 次数大于零的复系数多项式都可以分解成一次因式的乘积.(3) 次数大于零的实系数多项式都可以分解成一次因式和二次不可约因式的乘积.3.重因式(1) 重因式的概念.(2) 若不可约多项式)(x p 是)(x f 的k 重因式)1(≥k ,则)(x p 是)(x f 的1-k 重因式.(4) 消去重因式的方法:))(),(()(x f x f x f '是一个没有重因式的多项式,它与)(x f 具有完全相同的不可约因式.四、多项式根的理论1.多项式函数,根和重根的概念.2.余数定理.c x -去除)(x f 所得的余式为)(x f ,则.0)()(|=⇔-c f x f c x3.有理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的求法.4.实系数多项式虚根成对定理.5.代数基本定理.每个)1(≥n n 次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中至少有一个根.因而n 次复系数多项式恰有n 个复根(重根按重数计算).6.韦达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