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
- 格式:pdf
- 大小:519.59 KB
- 文档页数:10
习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1 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 min 的目的是 A 。
A. 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B. 控制轴承的发热量C. 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D. 控制轴承的压强P2 在题2图所示的下列几种情况下,可能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有 B 、E 。
3 巴氏合金是用来制造 B 。
A. 单层金属轴瓦B. 双层或多层金属轴瓦C. 含油轴承轴瓦D. 非金属轴瓦 4 在滑动轴承材料中, B 通常只用作双金属轴瓦的表层材料。
A. 铸铁 B. 巴氏合金 C. 铸造锡磷青铜 D. 铸造黄铜 5 液体润滑动压径向轴承的偏心距e 随 B 而减小。
A.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增大 B.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减少 C.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减少 D.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增大6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 pv 是为了防止轴承 B 。
A. 过度磨损 B. 过热产生胶合 C. 产生塑性变形 D. 发生疲劳点蚀7 设计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时,若发现最小油膜厚度h min 不够大,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 。
A. 减少轴承的宽径比d l /B. 增加供油量C. 减少相对间隙ψD. 增大偏心率χ 8 在 B 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较高。
A. 重载 B. 高速C. 工作温度高D. 承受变载荷或振动冲击载荷 9 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C 。
A. 随之升高B. 保持不变C. 随之降低D. 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10 动压润滑滑动轴承能建立油压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条件是 D 。
A. 轴颈和轴承间构成楔形间隙 B. 充分供应润滑油C. 轴颈和轴承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D. 润滑油温度不超过50℃11 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 B 的比值。
A. 质量B. 密度C. 比重D. 流速 12 润滑油的 B ,又称绝对粘度。
习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1 验算滑动轴承最小油膜厚度h min 的目的是 。
A. 确定轴承是否能获得液体润滑B. 控制轴承的发热量C. 计算轴承内部的摩擦阻力D. 控制轴承的压强P2 在题2图所示的下列几种情况下,可能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有 。
3 巴氏合金是用来制造 。
A. 单层金属轴瓦B. 双层或多层金属轴瓦C. 含油轴承轴瓦D. 非金属轴瓦 4 在滑动轴承材料中, 通常只用作双金属轴瓦的表层材料。
A. 铸铁 B. 巴氏合金 C. 铸造锡磷青铜 D. 铸造黄铜 5 液体润滑动压径向轴承的偏心距e 随 而减小。
A.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增大 B. 轴颈转速n 的增加或载荷F 的减少 C.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减少 D. 轴颈转速n 的减少或载荷F 的增大6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 pv 是为了防止轴承 。
A. 过度磨损 B. 过热产生胶合 C. 产生塑性变形 D. 发生疲劳点蚀7 设计液体动力润滑径向滑动轴承时,若发现最小油膜厚度h min 不够大,在下列改进设计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 减少轴承的宽径比d l /B. 增加供油量C. 减少相对间隙ψD. 增大偏心率χ 8 在 情况下,滑动轴承润滑油的粘度不应选得较高。
A. 重载 B. 高速C. 工作温度高D. 承受变载荷或振动冲击载荷 9 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
A. 随之升高B. 保持不变C. 随之降低D. 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 10 动压润滑滑动轴承能建立油压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条件是 。
A. 轴颈和轴承间构成楔形间隙 B. 充分供应润滑油C. 轴颈和轴承表面之间有相对滑动D. 润滑油温度不超过50℃11 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润滑油 的比值。
A. 质量B. 密度C. 比重D. 流速 12 润滑油的 ,又称绝对粘度。
A. 运动粘度B. 动力粘度C. 恩格尔粘度D. 基本粘度 13 下列各种机械设备中, 只宜采用滑动轴承。
第五节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
一、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采用润滑脂、油绳、滴油润滑的滑动轴承得不到足够的润滑剂,在不完全液体润滑状态下工作。
1、失效形式
磨损:磨损使配合间隙增大,间隙过大使正常运行条件破坏,产生噪音。
胶合:摩擦发热使油温升高,油的粘度下降,润滑条件恶化产生胶合。
2、设计准则:
以条件性限制P、PV、V进行校核。
二、设计步骤:
1、根据工作条件、使用要求确定轴承的结构形式。
2、选择轴瓦的结构和材料。
3、确定轴承的基本尺寸。
由轴径d根据宽径比确定轴承的宽度B,宽径比一般取B/d
=0.5-1.5。
4、验算工作能力:
径向轴承:
1)验算轴承的平均压力p(单位为MPa)p= ≤[p]
2)验算轴承的速度v:v= ≤[v]
3)验算轴承的pv值:pv= ≤[pv]
B-轴承宽度,mm
d---轴承直径,mm
F――径向载荷,N
[p]――轴瓦材料的许用压力,MP a,见表12-2。
[v]――许用滑动速度,m/s,见表12-2。
[pv]――许用[pv]值,见表12-2。
止推轴承:
止推轴承常用的结构是空心式、单环式和多环式。
对止推轴承校核其许用的[p]和[pv]值。
1)验算轴承的平均压力p:
2)验算轴承的pv值:
F a――轴向载荷,N
Z――环的数目
d2—轴环直径,mm
d1――轴承孔的直径,mm
[p]――许用压力,MP a,见表12-6。
[pv]――许用[pv]值。
见表12-6。
上一页下一页。
《机械基础》课程复习试题-项目五:支承零部件2016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机械基础》课程复习试题项目五支承零部件知识点:轴一、判断题(本大题共21小题,总计21分)1.按轴的外部形状不同,轴可以分为心轴、传动轴和转轴三种。
()2.按轴线形状不同,轴可分为直轴和曲轴。
()3.阶梯轴轴头部分的直径应按标准直径系列中的数值选取。
()4.轴肩或轴环能对轴上零件起准确定位作用。
()5.转轴在工作时是转动的,而传动轴是不转动的。
()6.根据心轴是否转动,可分为固定心轴和转动心轴两种。
()7.台阶轴的直径一般是中间大、两端小。
()8.心轴在工作时只承受弯曲载荷作用。
()9.试图通过采用合金刚来提高轴的刚度是部恰当的。
()10.阶梯轴上安装传动零件的轴段称为轴颈。
()11.轴肩、轴环均可作为轴上零件与轴之间的周向固定。
()12.转轴在工作时既承受弯曲载荷又传递转矩,但轴本身并不转动。
()13.转轴用于传递动力,只受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受弯矩很小。
()14.用弹性挡圈实现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时,零件受到轴向力较小。
()15.传动轴在工作时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或仅承受很小的弯曲载荷作用。
()16.阶梯轴上各载面变化都应当有越程槽。
()17.利用过盈配合可实现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但不能实现轴向固定。
()18.轴肩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
()19.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是为了防止在轴向力的作用下零件沿轴线移动。
()20.阶梯轴具有便于轴上零件安装和拆卸的优点。
()21.心轴用来支承回转零件,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动力。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总计24分)1. 自行车的前、后轴是。
A、固定心轴B、转动心轴C、传动轴D、转轴2. 小内燃机的曲轴、凸轮轴,要求成本低,应选用材料。
A、合金钢B、球墨铸铁C、铸铁D、优质碳素结构钢3. 某轴用45钢制造,刚度不够,采用下方法。
A、改用合金钢B、增大轴的横截面积C、改用球墨铸铁D、进行调质处理4. 尺寸较小的一般轴,应采用。
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
算
采用润滑脂,油绳或滴油润滑的径向滑动轴承,由于轴承中得不到足够的润滑剂,在相对运动表面间难以产生一个完全的承载油膜,轴承只能在混合摩擦润滑状态(边界润滑和液体润滑同时存在)下运转。
这类轴承可靠的工作条件是:边界膜不遭破裂,维持粗糙表面微腔内有液体润滑存在。
在工程上,这类轴承以维持边界油膜不遭破坏作为设计的最低要求。
但是促使边界油膜破裂的因素较复杂,所以目前仍采用简化的条件性计算。
这种计算方法只适于对工作可靠性要求不高的低速、重载或间歇工作的轴承。
对于重要的不完全液体润滑径向轴承,设计计算方法可参考相关手册。
径向滑动轴承的计算
在设计时,通常是已知轴承所受径向载荷F(N)、轴颈转速n (r/min)及轴颈d(mm), 然后进行验算。
1.验算轴承的平均压力p ——防止过度磨损
式中:B——轴承宽度,mm(根据宽经比B/d确定);
[P]——轴瓦材料的许用压力,MPa,其值见常用金属轴承材料性能表。
2.验算轴承的pV值——限制轴承的温升,防止胶合。
1、链传动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载荷比带传动要小,这主要是因为( C )。
A 、链传动只用来传递较小功率 B 、链速较高,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 AC 、链传动是啮合传动,无需大的张紧力D 、链的质量大,离心力大 2、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当齿轮直径不变,而减小模数增加齿数时,则( C )。
A 、提高了轮齿的弯曲强度 B 、提高了齿面的接触强度 C 、降低了轮齿的弯曲强度 D 、降低了齿面的接触强度 3、受中等冲击载荷、支承刚度较差、速度较高的两轴之间宜选用( A )。
A .弹性柱销联轴器B .凸缘联轴器C. 十字滑块联轴器 D .万向联轴器 4、带传动工作时,设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 C )。
A .进入大带轮处 B .离开大带轮处 C. 进入小带轮处 D .离开小带轮处 5、有一减速器传动装置由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组成,其安排顺序以方案 ( A )为好。
A .带传动 齿轮传动 链传动 B .链传动 齿轮传动 带传动 C .带传动 链传动 齿轮传动 D .链传动 带传动 齿轮传动 6.螺纹联接防松的根本问题在于( C )。
A 、增加螺纹联接的轴向力B 、增加螺纹联接的横向力C 、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D 、增加螺纹联接的刚度 7.为联接承受横向工作载荷的两块薄钢板,一般采用的螺纹联接类型应是( A )。
A .螺栓联接B. 双头螺柱联接 C .螺钉联接 D. 紧定螺钉联接 8.齿面硬度HB ≤350HBS 的闭式钢制齿轮传动中,主要失效形式为( B )。
A .齿面磨损B .齿面点蚀C .齿面胶合 D. 轮齿折断 9.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验算][pv pv 是为了防止轴承( B )。
A. 过度磨损B. 过热产生胶合C. 产生塑性变形D. 发生疲劳点蚀10、对于温度变化不大的短轴,考虑结构简单,轴承部件的轴向固定方式宜采用( A )。
A .两端固定B .两端游动C .一端固定一端游动D .A ,B ,C 均可以 11、在蜗杆传动设计中,除规定模数标准化外,还规定蜗杆直径d 1取标准,其目的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