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1-1 长度测量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引言:长度是物体在空间维度上的一种特性,测量长度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常见的任务。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以及不同的测量方法,来比较它们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长度测量的原理和方法,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测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实验一:直尺测量方法首先,我们使用传统的直尺测量方法来测量一个长方形木板的边长。
我们将直尺靠紧木板的一边,并且确保直尺与木板垂直对齐,然后使用眼睛准确定位直尺与木板边缘的交点。
重复这个步骤三次,并记录每次测量结果。
实验二:卷尺测量方法接下来,我们使用卷尺来测量同样的木板边长。
我们将卷尺的一个端点对准木板的起始点,然后沿着木板移动卷尺直到另一端。
确保卷尺与木板垂直,并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三:激光测距仪测量方法最后,我们使用激光测距仪来测量木板的边长。
激光测距仪是一种使用激光技术进行非常精确测量的仪器。
我们将激光测距仪对准木板的边缘,并观察激光测距仪显示的测距结果。
结果:我们对每种测量方法进行了三次重复测量,下面是每次测量结果的比较:直尺测量方法:测量一:10.2 cm测量二:10.1 cm测量三:10.3 cm卷尺测量方法:测量一:10.0 cm测量二:10.1 cm测量三:10.0 cm激光测距仪测量方法:测量一:10.05 cm测量二:10.02 cm测量三:9.98 cm讨论:通过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测量方法产生了略微不同的测量结果。
这主要是因为每种测量方法都有其自身的误差。
对于直尺测量方法来说,主要的误差源是我们眼睛的准确度以及直尺与木板对齐的程度。
而卷尺测量方法的误差主要来自于卷尺的刻度准确度和操作者的测量技巧。
激光测距仪虽然具有极高的测量精度,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是由于使用者没有完全对准测量目标或者激光测距仪本身的误差。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的测量方法会产生略微不同的测量结果,这是由于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熟悉和掌握使用测量仪器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并了解误差的来源和如何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设备:1. 尺子:用于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卷尺:用于测量较大范围的长度。
3. 游标卡尺:用于测量较小范围的长度。
4. 米尺:用于测量较长的长度。
5. 数位显示测量器:用于精确测量长度。
6. 实验样品:选取一些具有不同长度的物体作为测量对象。
实验原理:通过不同的测量仪器,可以实现不同量级的长度测量。
尺子和卷尺适用于较粗略的长度测量,如物体的高度、宽度等。
游标卡尺和数位显示测量器适用于较精确的长度测量,游标卡尺可以测量较小的长度,而数位显示测量器可以测量较大的长度。
米尺适用于较长的长度测量。
实验步骤:1. 首先,选择适当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根据所要测量的长度范围选择尺子、卷尺、游标卡尺、米尺或数位显示测量器。
2. 将样品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用相应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3. 每次测量时,注意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在进行多次测量时,要注意每次换测量仪器之前进行零位的校准。
5. 进行多次测量后,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并进行误差分析。
6. 根据测量结果,对样品的长度进行报告。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中不同测量仪器的适用范围,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尺子、游标卡尺和数位显示测量器进行长度测量。
测量结果如下:- 尺子测量结果:样品A的长度为20.5 cm,样品B的长度为30.2 cm。
- 游标卡尺测量结果:样品A的长度为20.56 cm,样品B的长度为30.18 cm。
- 数位显示测量器测量结果:样品A的长度为20.543 cm,样品B的长度为30.182 cm。
从测量结果中可以看出,数位显示测量器的测量结果更加精确,小数位数更多。
而尺子测量结果的小数位数较少,游标卡尺的小数位数略多于尺子的测量结果。
这是由于不同测量仪器的精度和分辨率不同导致的。
在进行测量时,我们注意到了一些可能导致误差的因素,如人眼对尺度的判断、游标卡尺的示数不易准确读取等。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长度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需要测量的量之一。
在科学实验中,准确测量长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本实验,我们旨在探究不同测量方法对长度测量结果的影响,并比较其准确性与可靠性。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标是:1. 比较直尺、卷尺和激光测距仪三种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探究不同测量方法对长度测量结果的影响;3.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并提出适合不同情况下选择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本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1. 直尺:用于直接测量较短的长度;2. 卷尺:用于测量较长的长度;3. 激光测距仪:利用激光技术进行非接触式测量。
三、实验步骤:1. 使用直尺对一根长度为10厘米的木棍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2. 使用卷尺对一根长度为50厘米的铁丝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3. 使用激光测距仪对一块长度为1米的砖墙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4. 重复步骤1~3,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如下:1. 利用直尺测量10厘米的木棍,结果为9.8厘米;2. 利用卷尺测量50厘米的铁丝,结果为50.3厘米;3. 利用激光测距仪测量1米的砖墙,结果为0.995米。
从结果可以看出,直尺和卷尺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主要是由于人的肉眼判断和操作时的不精确所致,同时直尺和卷尺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固有误差。
而激光测距仪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接近真实值。
这是因为激光测距仪采用了先进的激光技术,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测量,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测量方法,不同人员进行测量时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是由人的主观因素和操作技巧等影响所致。
因此,在进行精确测量时,应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例如可以让同一人员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或者使用更先进、精确度更高的测量设备。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在进行长度测量时,不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差异;2. 激光测距仪是一种高精度、可靠性较高的测量工具,适用于较长距离的测量;3. 直尺和卷尺适用于较短距离的测量,但在精确度上与激光测距仪相比有限制。
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不同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2. 了解长度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长度是描述物体空间大小的重要物理量,测量长度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操作。
本实验通过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工具,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以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刻度尺:量程100mm,分度值1mm。
2. 游标卡尺:量程150mm,分度值0.1mm。
3. 螺旋测微器:量程25mm,分度值0.01mm。
4. 物体:长20mm±0.5mm的金属棒。
5. 记录纸、笔。
四、实验步骤1.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2.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长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3. 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长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4.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刻度尺测量结果:第一次测量:20.0mm第二次测量:19.9mm第三次测量:20.1mm平均值:(20.0 + 19.9 + 20.1) / 3 = 20.0mm2. 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第一次测量:20.2mm第二次测量:20.1mm第三次测量:20.3mm平均值:(20.2 + 20.1 + 20.3) / 3 = 20.2mm3. 螺旋测微器测量结果:第一次测量:20.04mm第二次测量:20.05mm第三次测量:20.06mm平均值:(20.04 + 20.05 + 20.06) / 3 = 20.05mm六、误差分析1. 刻度尺误差: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存在1mm的误差。
2. 游标卡尺误差:游标卡尺的分度值为0.1mm,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存在0.1mm的误差。
3. 螺旋测微器误差: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为0.01mm,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存在0.01mm的误差。
通过对比三种测量工具的误差,可以发现,螺旋测微器的精度最高,其次是游标卡尺,刻度尺的精度最低。
基本长度测量实验报告一、引言基本长度测量实验是物理学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之一。
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一些基本的测量工具,如尺子、游标卡尺等,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探究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如何减小误差。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1. 尺子:用于测量较大长度的物体。
2. 游标卡尺:用于测量较小长度的物体。
3. 实验物体:包括直线物体、曲线物体以及不规则物体等。
三、实验步骤1. 使用尺子测量直线物体的长度:将尺子的起点与物体的一端对齐,读取尺子上与物体另一端对齐的刻度值,得到物体的长度。
2.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曲线物体的长度:将游标卡尺的两个测量面夹住物体的一段,读取游标卡尺上的刻度值,得到物体的长度。
3.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将游标卡尺的两个测量面夹住物体的一段,读取游标卡尺上的刻度值,得到物体的长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直线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根据尺子上的刻度值,得到直线物体的长度为X厘米。
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为X厘米。
2. 曲线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根据游标卡尺上的刻度值,得到曲线物体的长度为Y毫米。
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为Y毫米。
3. 不规则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根据游标卡尺上的刻度值,得到不规则物体的长度为Z厘米。
通过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为Z 厘米。
五、误差分析与改进措施1. 仪器误差:尺子和游标卡尺的刻度精度有限,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为减小仪器误差,可以使用刻度更精细的测量工具。
2. 人为误差:由于读数时的视觉差异和视角问题,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为减小人为误差,可以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或者使用辅助工具来准确读取刻度值。
3. 物体形状误差:对于曲线物体和不规则物体,由于其形状复杂,测量长度时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误差。
为减小物体形状误差,可以将物体切割成较小的部分,分段测量并求和得到最终长度。
实验报告1 长度的测量
4C 探究班
姓名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了解测量的概念,认识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学习使用合适的工具测量日常生活中物体或者空间的长度。
实验器材:卷尺,直尺(三角板),50厘米长的细线,橡皮,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测量对象:
1.小朋友,利用细线,你能否确定下边的A和B,那个更长
B
A
2.对以下长度进行测量,可以选择哪些工具来完成?(四种工具卷尺,直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A、教室室内的墙壁长和宽:
B、课桌长和宽:
C、橡皮的长和宽:
D、纸张的厚度:
E、头发丝的粗细:
3.数据记录:
测量对象测量结果1 测量结果2 测量结果3 平均值长
室内墙壁
宽
长
课桌
宽
长
橡皮
宽
纸张的厚度
头发的粗细
4.实验总结:是不是对任意长度,所有的工具都可以用来测量?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个长度的结果是不是相同?
5.选作:计算橡皮的面积(选一个面)及课桌面积。
实验名称:长度测定的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长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常用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实验原理长度测定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来研究其几何性质。
常用的长度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
直接测量是指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等工具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间接测量是指通过计算或转换得到物体的长度。
本实验采用直接测量法,使用刻度尺和游标卡尺进行长度测定。
三、实验仪器1. 刻度尺:用于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
2. 游标卡尺:用于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3. 转换尺:用于将不同长度单位进行转换。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确保刻度尺和游标卡尺的清洁和准确。
2.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3.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4. 将两种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误差来源。
5. 使用转换尺将长度单位进行转换,得到所需结果。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刻度尺测量结果:物体长度为10.00cm。
2. 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物体长度为10.02cm。
3. 误差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存在微小差异,可能是由于刻度尺的读数误差、游标卡尺的精度限制等因素导致的。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长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熟悉了刻度尺和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3. 实验结果表明,直接测量法可以满足一般的长度测量需求,但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测量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地完成了长度测定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长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熟悉了常用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
同时,实验过程中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实验误差的存在,为今后的实验操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八、注意事项1. 在使用刻度尺和游标卡尺时,要注意尺的清洁和准确。
2. 在读数时,要确保视线与刻度线垂直,避免产生视差。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2. 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4. 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长度测量是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测量方法。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包括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本实验采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其原理如下:(1)刻度尺:刻度尺是一种具有均匀刻度的直尺,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
测量时,将刻度尺与物体紧贴,读取物体的起始和终止刻度值,两者之差即为物体的长度。
(2)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一种具有精确刻度的量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内外径和深度等。
测量时,将游标卡尺与物体紧贴,读取游标与尺身的刻度值,两者之差即为物体的长度。
(3)千分尺:千分尺是一种具有极高精度的量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内外径和深度等。
测量时,将千分尺与物体紧贴,读取千分尺的刻度值,即为物体的长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刻度尺(精度:1mm)2. 游标卡尺(精度:0.02mm)3. 千分尺(精度:0.001mm)4. 待测物体(长度约为10cm)5.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确保物体表面与桌面平行。
2. 使用刻度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3.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4. 使用千分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5. 对比三种测量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五、实验数据与处理1. 刻度尺测量结果:待测物体长度为10.0cm。
2. 游标卡尺测量结果:待测物体长度为10.00cm。
3. 千分尺测量结果:待测物体长度为10.000cm。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了刻度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使用。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刻度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是因为三种测量工具的精度不同,以及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名称:长度测量院专业 20 年级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实验目的】1. 掌握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几种常用测长仪器的读数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会物理天平的调节使用方法,掌握测质量的方法。
3. 学会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数据的处理,会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估算和分析,能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直尺(50cm)、游标卡尺(0.02mm)、螺旋测微计(0~25mm,0.01mm),物理天平(TW-1B型,分度值0.1g,灵敏度1div/100mg),被测物体【实验原理】(在理解基础上,简明扼要表述原理,主要公式、重要原理图等)一、游标卡尺主尺分度值:x=1mm,游标卡尺分度数:n(游标的n个小格宽度与主尺的n-1小格长度相等),游标尺分度值:(50分度卡尺为0.98mm,20分度的为:0.95mm),主尺分度值与游标尺分度值的差值为: ,即为游标卡尺的分度值。
如50分度卡尺的分度值为:1/50=0.02mm,20分度的为:1/20=0.05mm。
由主尺读取,不足1格的小数部分需根据游读数原理:如图,整毫米数L标尺与主尺对齐的刻线数k和卡尺的分度值x/n读取:读数方法(分两步):(1)从游标零线位置读出主尺的读数.(2)根据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的刻线k 读出不足一分格的小数,二者相加即为测量值.即: ,对于50分度卡尺: ;对20分度:。
实际读数时采取直读法读数。
二、螺旋测微器原理: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微分筒上的刻度通常为50分度。
当微分筒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 ,而微分筒每转一格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0.5/50=0.01mm。
可见该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为0.01 ,即千分之一厘米,故亦称千分尺。
读数方法:先读主尺的毫米数(注意0.5刻度是否露出),再看微分筒上与主尺读数准线对齐的刻线(估读一位),乖以0.01mm, 最后二者相加。
三:物理天平天平测质量依据的是杠杆平衡原理分度值:指针产生1格偏转所需加的砝码质量,灵敏度是分度值的倒数,即,它表示天平两盘中负载相差一个单位质量时,指针偏转的分格数。
完整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长度基本测量(1)实验名称:长度基本测量实验目的:1. 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 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原理:本实验使用卷尺、游标卡尺和数显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测量长度。
卷尺:卷尺是一种直尺,通常用于方便地测量线性长度。
卷尺上标注有刻度,可以直接读取被测物的长度。
游标卡尺:游标卡尺采用游动量尺测量技术,可以测量小范围内的长度和宽度。
游标卡尺读数时,需注意游标的位置。
数显游标卡尺:数显游标卡尺与普通游标卡尺相比,具有自动显示数值的功能,读数更加准确。
实验步骤:1. 使用卷尺测量被测物的长度;2. 使用游标卡尺精确测量被测物的长度;3. 使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被测物的长度;4. 对以上三种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5.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误差。
实验结果:通过卷尺测量,被测物长度为10.5cm;通过游标卡尺精确测量,被测物长度定为10.46cm;通过数显游标卡尺测量,被测物长度定为10.47cm。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卷尺误差较大,游标卡尺误差较小,而数显游标卡尺误差更小,读数也更加方便和准确。
实验结论:1. 测量长度需要采用正确的测量工具和技术;2. 不同的测量工具具有不同的误差;3. 在实验中,应该使用误差较小的测量工具来提高测量准确度;4. 实验记录需要详细、清晰,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实验感想:本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测量的重要性,体验了不同测量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重视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大学物理实验1-长度的测量报告的数据处理.doc
实验目的:使用卡尺和微量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比较两种仪器的测量精度和误差大小。
实验器材:卡尺、微量计、铁丝、木条、钢尺、刻度尺等。
实验数据:
物体测量方法测量值(cm)
铁丝卡尺 10.52
微量计 10.50
木条卡尺 25.6
微量计 25.61
钢尺卡尺 19.38
微量计 19.37
实验结果分析:
1.卡尺和微量计都可以用于长度测量,但微量计的最小刻度值更小,因此测量精度更高。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卡尺和微量计的测量值并不完全相同,说明仪器存在一定的误差。
3.在此次实验中,微量计的测量误差更小,说明微量计的测量精度更高。
4.物体的表面粗糙度、形状等因素也会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微量计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选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方法。
同时,对于需要高精度测量的实验和工作,微量计应当作为首选测量工具。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并了解长度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长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方向上的延伸程度,用于描述物体的大小。
在实验中,我们将借助一把准确的卷尺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实验器材:- 卷尺- 实验物体(包括直尺、铅笔、书籍、桌子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卷尺展开,确保刻度清晰可见。
2. 测量直尺的长度:将卷尺对准直尺的一端,将卷尺的起点与直尺的一端对齐,然后沿着直尺的边缘滑动卷尺,当卷尺的另一端达到直尺的另一端时,读取卷尺上的数值,即为直尺的长度。
3. 测量铅笔的长度:用类似的方法,将卷尺对准铅笔的一端,并沿着铅笔的长度滑动卷尺,读取卷尺上的数值,即为铅笔的长度。
4. 测量书籍的长度:将卷尺对准书籍的一侧,将卷尺放置在书籍的底部,然后顺着书籍的边缘滑动卷尺至书籍的顶部,读取卷尺上的数值,即为书籍的长度。
5. 测量桌子的长度:将卷尺紧贴桌子的一侧,然后沿着桌子的边缘滑动卷尺,当卷尺的另一端达到桌子的另一侧时,读取卷尺上的数值,即为桌子的长度。
实验结果:测量得到的物体长度如下:- 直尺长度为15厘米;- 铅笔长度为17厘米;- 书籍长度为29厘米;- 桌子长度为120厘米。
实验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可以发现,不同物体的长度存在差异。
直尺的长度较短,铅笔的长度稍长,书籍的长度更长,而桌子的长度则相对较大。
在测量长度时,我们需要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如卷尺。
卷尺上的刻度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读取长度值。
而在测量过程中,需要确保卷尺与被测量物体之间保持紧密接触,以避免不准确的测量结果。
长度是物体重要的物理属性之一,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我们可以对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进行精确描述,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物体的特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掌握了使用卷尺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体的长度存在差异,长度是物体的重要特性之一。
大学长度测量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长度测量长度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许多其他的物理量也常常化为长度量进行测量;如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就是确定水银柱面在温度标尺上的位置;测量电流或电压就是确定指针在电流表或电压表标尺上的位置等。
因此,长度测量是一切测量的基础。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仪器有: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读数显微镜等。
通常用量程和分度值表征这些仪器的规格。
量程表示仪器的测量范围;分度值表示仪器所能准确读到的最小数值。
分度值的大小反映了仪器的精密程度。
一般来说,分度值越小,仪器越精密。
【实验目的】1. 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2. 学习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数据;3. 掌握数据处理中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及表示测量结果的方法;4.熟悉直接和间接测量中的不确定度的计算.【实验仪器】不锈钢直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铁环、细金属丝、钢珠【实验原理】一、游标卡尺用普通的米尺或直尺测量长度,只能准确地读到毫米位。
毫米以下的1位要凭视力估计,实验中要使读数准确到0.1mm或更小时,一般采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计。
1.游标卡尺的结构游标卡尺又叫游标尺或卡尺,它是为了使米尺测量的更准确一些,在米尺上附加了一段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叫做游标。
利用它可将米尺估读的那位数值准确地读出来。
因此,它是一种常用的比米尺精密的测长仪器。
利用游标卡尺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孔深及内外直径等。
游标卡尺的外形如图4-1-1所示。
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与量爪AA’相连的主尺D;与量爪BB’及深度尺C相连的游标E。
游标E可紧贴着主尺D滑动。
量图4-1-1 游标卡尺爪A、B用来测量厚度和外径,量爪A’、B’用来测量内径,深度尺C用来测量槽的深度,他们的读数值都是由游标的0线于主尺的0线之间的距离表示出来。
2.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刻度尺上m个分格的总长度和主刻度尺上的(m-1)个分格的总长度相等。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数据长度测量实验报告数据引言:长度测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项实验。
无论是制作家具、建筑物,还是制造机械设备,长度的准确测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通过实验报告数据的方式,探讨长度测量实验的结果和分析。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测量工具,对同一物体进行长度测量,并比较各个工具的准确性和误差。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选取一根标准长度的直尺作为参照物,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 测量工具:选择卷尺、游标卡尺和激光测距仪作为测量工具,分别进行测量。
3. 测量对象:选取一根铁质杆作为测量对象,确保其表面平整且没有明显的损伤。
4. 测量过程:使用卷尺、游标卡尺和激光测距仪分别对铁质杆的长度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每次的测量结果。
实验数据:以下是我们进行实验的数据记录:测量工具:卷尺测量结果(单位:厘米):100.2、100.1、100.3、100.2、100.1测量工具:游标卡尺测量结果(单位:毫米):100.05、100.02、100.03、100.01、100.04测量工具:激光测距仪测量结果(单位:米):1.000、0.999、1.001、0.998、1.000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卷尺的测量结果相对稳定,误差在0.1厘米以内,可以说是一种准确度较高的测量工具。
2. 游标卡尺的测量结果相对卷尺更为精确,误差在0.05毫米以内,说明其准确性更高。
3. 激光测距仪的测量结果相对其他两种工具更为准确,误差在0.002米以内,可以说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工具。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如果要求较高的准确性,可以选择游标卡尺或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
2. 在工程领域或需要高精度测量的场合,建议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长度测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 在一般情况下,卷尺已经足够满足我们的测量需求,但需要注意使用时的准确性和误差范围。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学习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移测显微镜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数 据记录、有效数字和误差计算规则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
【实验仪器】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移测显微镜。
【实验原理】标卡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如(图2 - 1)所示:在一毫米为单位的主尺上附加一个能 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副尺),叫游标,利用它可以把主尺估读的那位数值较为准确地 读出来。
图2-7常用的游标是五十分游标(N =50),即主尺上 五十分游标的精度值 =0. 02mm 游标上刻有0、I 、2、3、…、9,以便于读数。
毫米以上的读数要从游标“0”刻度线在主尺上的位置读出,毫米以下的数由游标(副 尺)读出。
即:先从游标卡尺“ 0”刻度线在主尺的位置读出毫米的整数位,再从游标上读出毫 米的小数位。
游标卡尺测量长度I 的普遍表达式为丨 ka n()式中,k 是游标的“0”刻度线所在处主尺刻度的整刻度(毫米)数,n 是游标的第n 条线 与主尺的某一条线重图2- 1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上 N 个分度格的总长度与主尺上(N 1) 个分度格的长度相同,若主尺上最小分度为a ,游标上最小分度值为b ,则有 Nb (N 1)a那么主尺与游标上每个分格的差值(游标的精度值或游标的最小分度值)是:N 1 1 a ---- — aaba()()49 mm 与游标上50格相当,见图2- 7。
合,a 1mm。
图2 - 8所示的情况,即丨21.58mm。
图2- 8在用游标卡尺测量之前,应先把量爪A、B合拢,检查游标的“ 0”刻度线是否与主尺的“0”刻度线重合。
如不重合,应记下零点读数,加以修正,即待测量丨丨1 I。
其中,I l为未作零点修正前的读数值,I o为零点读数。
I o可以正,也可以负。
使用游标卡尺时,可一手拿物体,另一手持尺,如图2-9所示。
要特别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
使用时轻轻把物体卡住即可读数。
实验报告模板实验1-1 长度测量梧州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成绩: 指导教师: 专业: 班别: 实验时间: 实验人: 学号: 同组实验人: 实验名称: 实验1-1 长度测量
实验目的: 1(熟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的结构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2(掌握有效数字和不确定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实验仪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待测铝合金圆管、铝长方体金属块。
实验原理:
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测量长度的常用仪器有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
这些仪器的主要指标有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是指仪器所能测量的范围。
分度值表示仪器所能准确读出的最小的数值,也叫精度。
1( 游标卡尺
yl,l,n0m
,16mm,13,0.02mm
,16.26mm
2( 螺旋测微计
【数据记录与处理】
1(表(1-1) 测量铝合金圆管的体积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 ,零点读数:
次数零点修正1 2 3 4 5 平均值项目后平均值
外径d(mm) 1
内径d (mm) 2
高h (mm)
122圆管的体积 V,,(d,d)h, 124
52(dd),i,11s(d)i,11外径d1的不确定度: u(d),,,A1n(n1),n
u(d),,3, B1
1
22合成不确定度为 u(d),u(d),u(d),c1A1B1
52(dd),i,22s(d)i,1内径d2的不确定度:2 u(d),,,A2n(n1),n
u(d),,3,B2
22合成不确定度为 u(d),u(d),u(d),c2A2B2
m,1y2222因为,由测量不确定度传递公式,,得
u(y)()u(x)V,,(d,d)h,12ci,x4,1ii
,V,V22222 u(V),()u(d),()u(d),cc1c2,d,d12
(为了减少计算量,这里忽略了h引起的误差。
) u(V),c
测量结果 V,V,u(V),c
2(表(1-2) 测量铝长方体的体积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 ,零点读数: mm 次数零点修正1 2 3 4 5 平均值项目后平均值长L(mm)
宽W (mm)
高H (mm)
V,L,W,H, 铝长方体的体积
,L,,H,不确定度: ,,W, , .
,V,L,W,H相对误差公式 E,,,,, rVLWH
绝对误差 ,V,V,E,r V,V,,V,测量结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