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学概述zwq
- 格式:ppt
- 大小:694.00 KB
- 文档页数:5
语言学概论(二)第二章、语音和音系第一节语音与语音学和音系与音系学一、语音和语音学:(一)语音语音是语言的声音。
具备两个特点:第一、语音是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是人的发音器官运动的结果;第二、语音负载一定的意义,它是一定的信息符号的载体。
上下课铃声咳嗽声打呼噜声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二)语音学:语音学是从自然属性出发以人类语言的声音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
语音研究成为语言学中的一个独立的部门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
语音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的分科。
研究方法:传统语音学、现代语音学传统语音学分析语音时主要靠发音器官的模仿,靠耳朵听音分辨,一向被称为“口耳之学”。
如:我国早在先秦诸子书中就有“开口”“阖口”“徐呼”“疾呼”“舌头”“舌腹”等说法。
现代语音学在传统语音学基础上建立,由耳听目视转为用新式的仪器进行实验,于是建立起一门独立的学科——实验语音学。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普通语音学、历史语音学、描写语音学、实验语音学、应用语音学。
普通语音学:研究人类语言中各种声音的构成,音与音的结合和相互之间发生的变化,以及声调、语调、轻重等现象。
历史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各个历史时期的语音演变及其发展规律。
描写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在一定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特殊的现象。
实验语音学:利用实验仪器分析研究语音的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辨析发音上的细微差别等。
应用语音学:侧重研究与科学技术有关的语音问题。
如:机器翻译过程中的语音问题。
如果从言语交际的全过程即发音——传递——感知三个阶段给语音学分类,可分为生理语音学(发音语音学)、物理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心理语音学(听觉语音学)三类。
二、音系和音系学:(一)音系:指某一个特定语言的整个语音系统。
(二)音系学:从语音的社会属性出发,以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系统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19世纪晚期音系学开始与语音学区分开来, 20世纪音系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
语言学中的语音学知识点总结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人类使用语音进行交流的规律和规范。
在语音学中,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对其中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介绍。
一、语音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的语音现象,包括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
它关注的是语音的声音学特性以及语音与语音之间的关系。
二、音素和音位音素是语音学中的基本单位,是语言中最小且可以改变词义的语音单位。
而音位则是语言中区分词义的语音单位。
音位是由音素组成的,而不同的语言中,相同的音素可能对应不同的音位。
三、音节音节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的单位,是构成词汇和语音的基本单元。
一个音节通常由一个核心音素和零个或多个辅音环绕而成。
四、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发音部位指的是人类在发音时所使用的口腔、舌头、喉咙等器官。
而发音方法则是指哪些部位接触或靠近以及气流的流通方式。
不同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音素。
五、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一种用符号来表示语音的系统。
它包含了各种语音的符号表示,能够准确地记录不同语言中的音素和音位。
国际音标的掌握对于研究和学习语音学非常重要。
六、音变规律音变规律是语音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指的是在语言中,语音发生变化的规律和规定。
音变规律可以是由语音环境所导致的,也可以是由于语音音位本身的改变所引起的。
七、语音规则语音规则是指语言中对于语音的使用所遵循的规范。
这些规范可以包括发音方式、音变规律以及语音之间的联系和组织等。
语音规则是语言交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八、重音与音调重音是语音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在一个音节中,音量和音高明显地增加。
重音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语音的节奏和语调有着重要的影响。
九、声调语言与非声调语言根据语言中是否有音调来区分,可以将语言分为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
声调语言指的是通过音调的不同来区分词义的语言,如汉语。
而非声调语言则是通过其他方式来区分词义,如英语。
语音学一、语音学简介语音学是研究语言声音(即语音)的学科,是语言学的分支。
狭义的语音学对应英语中phonetics(发音)一词,关切的重点在具体语音本质以及产生语音的方法,与之相对的是音韵学(或称音系学),研究音位或语音区别特征在某种语言中运作的抽象规则和语音的系统。
广义的语音学是指这两大方面研究的总合。
本文介绍的是狭义的语音学。
语音学是研究人类语音的科学,下属三分支:发声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和感知语音学。
它是一门远古而又现代的学科。
其远古性表现在人类的口语发展优先笔语发展,而从古希腊起,人类就对语音开始了开始了孜孜不倦的探索。
其现代性则表明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随着语音理论开拓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才真正能够对人类语音有了本质性了解,开始能够让无踪无影的声音有型具象,可视有律。
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 这个学科研究的是发音器官(如唇、齿、舌、声门、声带等)如何彼此协调动作,以发出语音。
声学语音学(acoustic phonetics): 这个学科研究的是语音的声学现象,如声波的波长、时长、振幅等。
听觉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 这个学科研究的是听觉器官怎么对语音进行感知和识别。
上世纪70年代国际顶尖大学开始开设语音学课程,并纷纷创建语音科学实验室探索语音科学奥秘。
其主要代表是英国剑桥大学(CamU)、伦敦大学学院(UCL)和美国洛杉矶大学(UCLA)。
它们不断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一线和信息技术研发领域,直接引发了教育技术和声讯技术革命,使语音科学研究成为信息技术工程、教育技术工程和各类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宠儿。
国外语音科学研究高地主要聚焦在英、美、法、荷兰和日本。
我国语音科学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和科大讯飞集团。
社科院以研究中国方言为主,中科院和科大讯飞以研究语音合成和技术开发为主。
200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和社科院语言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高校第一个国际先进水平的外语教学研究语音科学实验室在江苏科技大学创建。
专业的语音学基础知识语音学是研究语音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掌握语音学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语言的声音组成和发音规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专业的语音学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语音学的重要概念和原则。
一、语音的定义和分类语音是指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声音符号。
它可以通过语音器官产生,并通过空气传播到听者的耳朵。
语音的产生和传播都受到生理机制和语音器官的控制。
根据不同的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语音可以被分为音素、音节和音位等不同的层次。
音素是语音学中研究的基本单位,它是在一定语言中不可再分的最小音位。
不同的语言中的音素可以有所不同。
音素的发音特征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元音是指发音时口腔不受阻碍,空气自由通过的音位。
辅音是指发音时空气流经口腔或鼻腔中受到一定程度阻碍的音位。
音节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的有意义的单位。
在不同的语言中,音节的结构和音素组合规则有所差异。
音节的核心通常是一个元音音素,前后可以有辅音音素组成音节的边缘。
二、语音的产生和发音机制语音的产生和发音机制是语音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语音的产生需要经过呼吸、发声、共鸣和调节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
1. 呼吸:语音是以空气为媒介进行传播的,而呼吸是产生语音所需的首要条件。
通过肺部的呼吸作用,空气流经呼吸道进入到声门区域。
2. 发声:发声是由声带震动产生的,声带是位于喉部的声音发生器官。
当呼吸的空气通过声门时,声带受到空气的压力作用震动,产生声音。
3. 共鸣:共鸣是指空气在经过喉部、口腔、鼻腔等部位时受到的振动作用。
不同的声音在共鸣腔道中产生不同的共振效果,从而使声音产生丰富的音色。
4. 调节:调节是指通过调节器官的位置和形状来改变声音的特点。
舌头、嘴唇、颚骨等组织的运动可以改变声音的音高、音强和音色等特征。
三、语音的分析和描述方法语音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语音分析和语音描述两个方面。
语音分析是通过科学的实验手段,使用特殊仪器分析语音的声波特征和频率等信息。
《语音学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语音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音的科学,它涉及到语音的产生、传播、感知和分类等多个方面。
语音学的研究对于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语音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概述,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
二、基本概念1. 语音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由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四个要素组成。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幅度;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取决于发音体的材质、形状和发音方法等因素。
2. 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例如,英语中的“p”、“b”、“m”等都是音素。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元音是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辅音是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一定阻碍而发出的音。
3. 音节音节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音单位,它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
例如,英语中的“book”是一个音节,由“b”、“oo”和“k”三个音素组成。
音节可以分为开音节和闭音节、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等不同类型。
三、核心理论1. 发音语音学发音语音学是研究语音产生的科学,它主要关注发音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等方面。
发音器官包括肺、气管、喉头、声带、口腔、鼻腔等部分。
发音方法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等;发音部位包括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前音、舌面后音、舌根音等。
2. 声学语音学声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传播的科学,它主要关注语音的物理性质和声学特征。
语音的物理性质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等;语音的声学特征包括共振峰、谐波、能量分布等。
声学语音学可以通过语音信号处理技术来分析语音的声学特征,从而为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应用提供基础。
3. 听觉语音学听觉语音学是研究语音感知的科学,它主要关注人类听觉系统对语音的感知和理解。
语言学概论语音讲稿第一节语音概说一、什么是语音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意义的、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语音的三个环节:发音-传递-感知。
语音的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语音的物理属性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
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叫做振幅。
语音四要素:(一)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
(二)音强:声音的强弱,决定于振幅。
响度是听觉上感到的声音强弱的程度,与音高也有密切的关系。
(三)音长: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语音的音高、音强和音长是相对性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音质:声音的性质或特色。
从音响方面看,音质决定于声波的形式。
从声音的产生方面看,音质决定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的形状。
三、语音的生理属性语音是由发音器官发出的,因此语音具有生理属性。
发音器官的构成:肺,喉头和声带,共鸣腔。
肺为发音提供气流。
呼气发音和吸气发音。
声带是发音体。
音声门和气声门。
音声门和气声门统称声门。
共鸣腔包括口腔、鼻腔和咽腔。
从声门直到嘴唇和鼻孔的不规则管状通道叫声道。
口音、鼻音和鼻化音。
发音时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例如唇、舌头、软腭、小舌和声带。
发音时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例如上齿、齿龈和硬腭。
四、语音的心理属性通过空气等媒介传播的声波到达听话人的听觉器官,听觉器官把接收到的声音通过神经纤维传到大脑的听觉中枢,由听觉中枢加以处理,这时人就听到了声音。
因此声音具有心理属性。
人的听觉感知具有如下两个特点:(一)人的主观听觉感知与客观的声音变化之间并不总是一致的。
400赫兹的声音提高1赫兹,人们就可以感觉到音高的变化;3000赫兹的声音,只有当提高幅度达到9赫兹以上时,人们才能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变化。
(二)人的听觉感知具有概括性。
例如,不同人发的[i]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可以凭借不同的熟人发的[i],辨别出发音人是谁。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形式。
(一)语音的声学(物理)性质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语音也不例外。
语音的声学性质表现在语音四要素上:1.音高。
声音的高低。
它决定于频率。
频率与发音体自身的性状有关,男子声带长而厚,说话声音低;女子的声带薄而短,说话声音高音高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各种声调和语调。
2.音强。
即声音的强弱。
它决定于声波振幅的大小。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振幅的大小跟发音体受到的外力大小有关,语音的强弱跟发音时用力的程度有关。
发音时用力越大,呼出的气流越多,声音就越强。
反之,声音就弱。
音强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重音和轻音。
如׳content con׳tent地道[ti51tau55][ti51tau]3.音长。
即声波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声波振动持续的时间长,声音就长,持续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语音的长短跟发音的速度快慢有关。
音长在语言中可以具有区分元音的长短。
如英语]粤语等。
sheep [ʃi:p]----- ship [ʃip]三[sɑ:m]----心[sɑm](广东话)4.音质。
即声音的性质、特色,它是语音最重要的属性。
音质在所有的语言中都发挥作用,主要是构成不同的音素(元音或辅音)。
一般来说,音质的变化决定于三方面的条件:一是发音体的不同;二是发音方法的不同;三是共鸣器的形状的不同。
其中每一方面的差别都会造成不同的音质。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的生理性质是由发音器官决定的,发音器官的活动部位或活动方式不同,就形成不同的语音。
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部分。
1.动力部分:肺、支气管和气管。
2.发音体:声带、喉头。
3.共鸣腔:口腔、咽腔和鼻腔。
(三)语音的社会性质语音不仅具有生理、物理等自然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
首先,音义结合的功能是由社会赋予的。
即什么音表什么意义,什么意义由什么声音表示,是由社会决定的。
其次,不同民族或不同方言区的人对同一个音的发音能力和听辨能力也有很大差异。
专业的语音学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等方面。
它涉及到声音的物理特性、音位学、音韵学以及语音变异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语音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一、语音学的基本概念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现象的学科,它主要关注语音的发音、语音的构成和语音的使用等方面。
语音学的核心内容包括语音音位学、音韵学和语音变异学。
1. 语音音位学语音音位学研究的是语音中具有区分意义的基本音素,也就是语音的最小单位。
在不同语言中,音位的数量和种类都是不同的。
通过对音位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2. 音韵学音韵学研究的是语音音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音位在不同位置和环境下的发音特点和变化规律。
音韵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音位的音系、音变规律等。
通过音韵学的研究,可以了解语言中的音变现象及其规律。
3. 语音变异学语音变异学研究的是语音在不同人群和不同环境下的差异和变化。
语音变异包括个体差异、社会差异和地理差异等。
通过研究语音变异,可以了解不同人群之间的语音差异及其原因。
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语音学研究语音现象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验室实验、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等。
1. 实验室实验实验室实验是语音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设定实验条件,使用专业设备记录和分析语音数据,从而获取客观的实验结果。
实验室实验能够控制变量,精确地测量语音现象,在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是对语言实际使用情况的采集和观察。
通过走访、采访等方式,收集语音数据和相关信息。
田野调查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特点和变化。
3. 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对已有语音学演化、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
通过研读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指导。
三、语音学的应用领域语音学的研究成果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包括教育、语音识别和声学研究等。
1. 教育领域语音学在教育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语音学教程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研究发音、语音的形式、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问题。
语音学的基本教程:
1. 基本概念
语音学包括音素、音位、音系、语调、音变等基本概念。
其中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基本单位,音位是有区别的且在一个语言中起区分作用的音素,音系是一个语言中所有音位的总体,语调是语音的音高、音强、音长的变化规律,语音变异则是不同音位或音素在特定条件下的变化。
2. 发音器官
发音器官主要包括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和口腔咽喉等部分。
发音器官的正确运用对于准确地发音非常重要,因此需要进行练习和训练。
3. 音位学
音位学是研究语言中的音素与音素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的是音位之间的区别、关系及其在不同语言中的差异。
在音位学中,重要的概念包括对立音位、交替音位和同化音位等。
4. 语音变异
语音变异是指在特定条件下,语音中部分音位或音素的发音发生变化。
例如,某些字母在连续发音时会产生变音、摇头等,这些都是
语音变异的表现形式。
总之,语音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在语言学、语音识别、声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学习语音学需要系统的学习基本概念和理论,结合实际练习和训练,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语音水平。
语音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语音学概述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科学,它主要包括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三个方面。
语音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音位学、声音学和韵律学。
音位学主要研究语音结构和系统,声音学主要研究语音的物理特性,韵律学主要研究语音的时间结构和声调。
二、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是通过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声带是位于声门内的一对薄而柔韧的膜状肌肉组织。
当呼吸的气流通过声门时,声带会振动产生声音。
声音的高低是由声带的伸缩程度和张力大小决定的。
声带的振动分为开放式振动和封闭式振动。
开放式振动时,声带张开,在声带两侧的声门空间形成一个狭窄的气流通道,气流通过此处的速度加快,声带会因气流拉动而振动。
而封闭式振动时,声带相互紧贴,声门消失,呼吸气流无法通过,声带不振动。
三、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主要包括空气传播和固体传播两种形式。
在空气传播中,声音会通过空气的震动传播到听者的耳中。
在固体传播中,声音会通过地面、建筑物等物体传播到听者的耳中。
声音的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声音的频率、振幅、速度等。
不同频率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同,振幅不同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衰减程度不同,传播速度的快慢也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距离和清晰度。
四、声音的感知声音的感知是指听者接收、理解和解释声音的过程。
听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外耳、中耳、内耳和听觉神经系统。
当声音进入外耳时,外耳会将声音振动传送给中耳,中耳内的鼓膜会因声音振动而振动,进而传达给内耳。
内耳内的耳蜗含有感觉器官,它能够对声音的频率、振幅和时长等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系统,最终被大脑接收和解释。
听者对声音的感知和理解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听觉系统的健康状况、声音的特征和环境噪声等。
五、语音知识点归纳1. 语音的基本元素语音的基本元素包括辅音、元音和声调。
辅音指在发音过程中,发音器官之间发生相互接触或者阻碍气流,产生激动时的声音。
元音指在发音过程中,不同的舌位和唇位形成的声音。
语言学基础教程知识点总结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它涉及语音、语法、语义、语用、语言变迁等多个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语言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主要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四个方面。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读者能够对语言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够在相关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一、语音学1. 语音学概述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学科,它主要涉及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
语音学包括音韵学和声学两个方面,音韵学主要研究语音的基本单位音素,声学则研究语音的物理和声学特性。
2. 语音的分类语音可以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进行分类。
根据发音部位可以分为唇音、齿音、舌音、软腭音和喉音等;根据发音方式可以分为清音、浊音、塞音、擦音、鼻音、侧音等。
3. 语音的产生机制语音的产生主要通过呼吸、发音器官和声带的协调完成。
呼吸提供气流,发音器官包括喉、嘴和鼻腔等,声带则通过震动产生声音。
4. 语音的变化规律语音的变化规律主要包括语音变调、重音位置和音位变异等方面。
语音的变化规律是语音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语言变迁的基础。
二、语法学1. 语法学概述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结构和句子构成规律的学科,它包括句法学、词法学和形态学等内容。
语法学主要研究句子构成规律、词类和句法成分等方面。
2. 句子成分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
不同语言的句子成分可能存在差异,但大致都包括这几个方面。
3. 句子结构句子结构主要包括主谓结构、主谓宾结构、主系宾结构等。
句子结构是句法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句子的基本构成规律。
4. 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是语言中的基本规律,它包括词汇、句法和语用等方面。
语法规则是语法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
三、语义学1. 语义学概述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它主要包括词义学、句义学和话语义学等方面。
语义学主要研究词义、句义和话语意义的内在规律。
2. 词义及词义辨析词义是词语的意义,它包括词语的词义、义项和词义辨析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