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芳香物质研究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19.03 KB
- 文档页数:8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甜瓜果实醇酰基转移酶基因表达分析与功能鉴定姓名:赵聪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蔬菜学指导教师:于喜艳2010-06-14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甜瓜(Cucumis melo L.)是世界上重要的园艺作物之一,香气作为甜瓜品质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挥发性酯类物质是构成成熟甜瓜特征香气最重要的成分之一,醇酰基转移酶(AAT)是甜瓜挥发性酯类物质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
为了研究甜瓜酯类合成与调控机制,本研究进行了对该基因在甜瓜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及1-甲基环丙烯(1-MCP)、水杨酸(SA)、乙烯利(ETH)诱导下的表达特性分析;并以厚皮甜瓜M01-3自交系和番茄自交系Pr1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子房注射法和农杆菌介导法将anti-AAT2基因转化甜瓜和番茄,对获得的转基因甜瓜和番茄进行了AAT2基因的表达、AAT酶活性、生长势和果实品质等指标的测定。
本研究旨在探明AAT基因在甜瓜果实发育和酯类代谢过程中的功能,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甜瓜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结果如下:1. AAT基因表达特性分析及酶活性测定Real time quantitative RT-PCR的结果显示,AAT1和AAT2在甜瓜果实香气的合成中起主要作用,1-MCP能够抑制甜瓜AAT基因的表达以及AAT酶的活性,尤其是在基因表达高峰期。
SA和ETH能在不同程度上诱导AAT基因的表达,ETH能够诱导AAT1,AAT2,AAT3和AAT4的表达,SA能够诱导AAT1和AAT2的表达,对AAT3和AAT4诱导效果不明显。
2. 反义AAT2基因对甜瓜的转化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果实AAT2基因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转基因果实AAT2基因的表达平均仅为对照的20%,其中T0-3受到抑制最大,表达量仅为对照的12.6%。
AAT酶活性相应降低,但是降低效果不如基因表达明显,可能是因为AAT基因是一个基因家族,存在其它AAT基因调控该酶的最终活性。
不同薄皮甜瓜品种成熟果实中芳香物质的分析作者:齐红岩刘勇刘轶飞来源:《中国瓜菜》2011年第06期摘要;研究不同薄皮甜瓜品種类群成熟果实中芳香物质主要构成成分的异同。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甜瓜果实中的芳香物质,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GC-MS)和气相色谱仪(GC-FID)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5大类群薄皮甜瓜代表品種玉美人、龙甜3号、高甜黄金道、日本甜宝和香沙蜜果实成熟时香气以酯类物质为主,同时含有少量醛类、酮类、醇类、酸及其他物质。
其中乙酸乙酯、乙酸-2-甲基-l-丁酯、乙酸己酯和乙酸苯甲酯是各品種果实中共有的酯类,其相对含量在不同品種中占总芳香成分的49,71%~84,95%。
同时,各品種甜瓜均含有特有酯类。
对这4種酯类物质的定量分析表明,乙酸乙酯在各品種中含量均为最高,龙甜3号和香沙蜜果实中4種酯类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个品種。
各香气成分種类、含量和相互之间构成比例的差异是导致薄皮甜瓜果实风味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薄皮甜瓜;芳香物质;酯类;GC-MS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var;makuwa Makino)是甜瓜中的一个生态类型,果实甜脆芳香,因此又称为“香瓜”,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广泛種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夏季瓜果。
通常根据果皮颜色和果肉质地将其分为几大类群;白皮品種群、黄皮品種群、花皮品種群、绿皮品種群和粉质(面瓜)品種群等,不同类群薄皮甜瓜各有其独特的风味。
国外对厚皮甜瓜果实的芳香物质成分进行了相关研究,已表明其果实含有大约240種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酯类、醛类、醇类及含硫化合物等,其中约100種物质得到了鉴定。
Aubert等利用二氯甲烷直接提取和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气相色谱(GC-FID)方法分析15个Charentajs甜瓜品種时发现,不同成熟期和货架期的品種,其香气種类和含量存在差异。
Kourkoutas等分析了Cantaloupe、Galia和Honey Dew甜瓜的芳香组分发现,Cantalouoe甜瓜中含有大量的含硫酯类和直链六碳化合物,而Honey Dew甜瓜以一種九碳直链化合物为主,Galia甜瓜中甲基酯类相对较高。
摘要薄皮甜瓜(Cucumis二elovar.ma爱uwaMakino)是我国重要的甜瓜品种资源。
由于其生长期短,收获期集中在高温多雨季节,在贮运过程中极易腐烂,因此急需解决保鲜问题。
本试验以7个不同类群的薄皮甜瓜品种为试材,对其果实在成熟和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薄皮甜瓜果实的乙烯合成和软化机理,初步筛选出比较耐贮的甜瓜品种,并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甜瓜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为薄皮甜瓜的生产和保鲜及耐贮品种的选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如下:1.薄皮甜瓜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呼吸跃变和乙烯生成高峰,果实耐贮性差。
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可作为筛选甜瓜耐贮品种的重要指标。
日本甜宝在贮藏期间呼吸和乙烯跃变出现的时间较晚且持续时间较短,跃变高峰值较低,果实成熟衰老速度较慢,比较耐贮,可用于较长期(15d)的贮藏;特大白宝、No.62、齐甜l号、96一58和麻瓜耐贮性稍差,可作短期贮藏(7d);龙甜1号贮藏效果最差,不适于贮藏。
2.在薄皮甜瓜成熟和贮藏期间,果实中1一氨基环丙烷一1一梭酸(ACC)含量、ACC合成酶活性和ACC氧化酶活性与乙烯释放量的变化紧密相关:ACC的大量生成为乙烯合成奠定了基础,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是乙烯合成的两个限速酶,通过调控SAM一ACC和ACC~乙烯来最终控制乙烯的生成,这就为用基因工程方法通过调控乙烯合成来控制甜瓜果实成熟衰老过程、培育耐贮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3.薄皮甜瓜果肉中可溶性果胶含量的急剧增加是果实硬度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通过调控果胶的降解而影响果实的软化过程。
麻瓜采收时果实硬度较小,可溶性果胶含量较高,二者在贮藏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大,导致果实迅速软化,不利于贮藏。
4.甜瓜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发育前期(花后15d以内)果重增长最快,发育后期品种间果重日增长率的不同是采收时果重差异的主要原因。
特大白宝和No.62具有成熟期短和果重日增长率高的特点,可作为早熟栽培选用品种。
甜瓜不同品种类型芳香物质和营养品质的比较分析潜宗伟;唐晓伟;吴震;杨明惠;刘明池【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年(卷),期】2009()12【摘要】试验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方法测定了10个不同品种类型的甜瓜芳香物质,结果表明薄皮甜瓜芳香物质的种类比厚皮甜瓜多,在薄皮甜瓜中分离出的芳香物质以乙酸乙酯、乙酸-2-甲基丙酯和乙酸正己酯等乙酸酯类为主;在厚皮甜瓜中,哈密瓜的芳香物质主要以正辛醇、2-辛醇和辛醛等醇醛类物质为主;网纹甜瓜和薄皮型厚皮甜瓜中甜1号以(Z,Z)-3,6-壬二烯醛、(Z)-6-壬烯醛和正壬醇等饱和与不饱和的九碳脂肪醛和脂肪醇为主;光皮型厚皮甜瓜中,白兰瓜和伊丽莎白甜瓜主要以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和乙酸-2-甲基丙基酯等低分子的酯类物质为主,这与薄皮甜瓜的芳香物质相似,但在白兰瓜和伊丽莎白中没有分离出醛类物质,光皮型厚皮甜瓜心里美2号、元首和天蜜以(Z,Z)-3,6-壬二烯醛、壬醛和正壬醇等饱和与不饱和的九碳脂肪醛和脂肪醇为主。
对十个品种的营养品质分析表明,薄皮甜瓜之间的营养品质含量都有显著性差异;在厚皮甜瓜中,光皮型厚皮的营养品质优于其它厚皮甜瓜;薄皮甜瓜的糖酸比显著低于厚皮甜瓜。
【总页数】7页(P165-171)【关键词】薄皮甜瓜;厚皮甜瓜;芳香物质;营养品质【作者】潜宗伟;唐晓伟;吴震;杨明惠;刘明池【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52.4【相关文献】1.不同氮素水平对甜瓜芳香物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J], 潜宗伟;陈海丽;刘明池2.不同薄皮甜瓜品种成熟果实中芳香物质的分析 [J], 齐红岩;刘勇;刘轶飞3.不同品种鸡蛋品质与蛋营养物质分析比较 [J], 田向学;刘晓明;张克刚;秦永彪4.不同品种蓝莓果实品质及芳香物质成分分析 [J], 刘笑宏; 王建萍; 顾亮; 李公存; 沙玉芬; 赵玲玲; 陈娜; 苏佳明5.不同甜瓜品种贮藏期间品质变化和风味物质分析 [J], 李旺雄;唐中祺;程鸿;孔维萍;罗石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哈密瓜不同品种果实风味物质分析胡国智;熊韬;吴海波;李青军;冯炯鑫;王强【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measure the flavor substance of different Hami melon varieties in Xinjiang so as to screen the cultivars with better fruit aroma.[Method]The aroma components of 4 different varieties of Hami melon were mensurated by 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 (SPME)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each substance was indicated by areanormalization method.[Result]Some differences were found to exist between compositions of aromatic substance and components among 4 fruits.66 flavor substances were found from all the tested samples, in which 27 aromas were ester substances.The analysis of taste and texture among 4 varietie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total sugar and refractive sugar were the highest in Huangpi 9818, and the flesh of Xinmi 9 was fine and soft with rich flavor.[Conclusion]On the basis of the type of aromatic substance and components, Xinmi 9 could be classified as an ester-type melon.%[目的]分析测定新疆不同哈密瓜品种的风味物质,筛选出具有较好风味成分的品种.[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方法测定4个不同品种哈密瓜芳香物质,并以面积归一法表示各物质的相对含量.[结果]4种果实芳香物质组成及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所有样品共检测出66种芳香物质,其中27种香气为酯类物质.4个品种的呈味物质与质地分析表明,黄皮9818总糖和折光糖含量最高,新密9号果肉细软,并带有浓郁香味.[结论]根据芳香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可将新密9号划为"酯香型"哈密瓜类型.【期刊名称】《新疆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54)007【总页数】7页(P1232-1238)【关键词】哈密瓜;风味物质;品种【作者】胡国智;熊韬;吴海波;李青军;冯炯鑫;王强【作者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乌鲁木齐 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乌鲁木齐 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乌鲁木齐 830091;新疆大学理化测试中心,乌鲁木齐8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2【研究意义】哈密瓜(Cucumis melo var saccharus L.)属于甜瓜种;厚皮甜瓜亚种,是中国新疆特产,以其独特的香甜风味而驰名中外,也是新疆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农作物种类[1-2]。
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的影响薄皮甜瓜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果,以其鲜甜多汁的口感和独特的香味而闻名。
在薄皮甜瓜的生长过程中,如何提高果实的香味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豆饼和尿素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被广泛应用于薄皮甜瓜的生产中。
那么,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的影响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薄皮甜瓜果实的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
薄皮甜瓜果实的香味主要来自于酯类物质,如乙酸乙酯、戊酸乙酯等。
这些酯类物质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逐渐积累,并且影响着果实的风味和口感。
关键酶在酯类物质的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的影响,对于提高薄皮甜瓜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接着,我们将从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的影响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豆饼与尿素的配施可以显著提高薄皮甜瓜果实的酯类香味物质含量。
具体而言,豆饼与尿素的施用可以增加果实中乙酸乙酯、戊酸乙酯等香气物质的含量,从而改善果实的口感和香味。
这表明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提高薄皮甜瓜的品质。
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能够促进薄皮甜瓜的香味品质。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适量施用豆饼与尿素,以提高薄皮甜瓜的香味品质。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施用量过大会导致肥料残留超标,对果实品质和食品安全造成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控制肥料的施用量,以确保果实的品质和安全。
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产生了显著影响,有助于提高薄皮甜瓜的品质。
通过合理施用豆饼与尿素,并且控制好施用量,可以有效提高薄皮甜瓜的香味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并为果农增加经济效益。
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关注这一领域,进一步深化对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的影响机制的认识,为薄皮甜瓜的生产提供更为科学的技术支持。
水果芳香物质的研究进展刘向平! ,吴彩娥! ,寇晓虹",!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谷 #$#%#!;&"天津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 $###’&)摘 要:芳香物质是构成和影响水果鲜食和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水果中芳香物质的提取和鉴定方法、研究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芳香物质的生成途径和机理以及人工合成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水果,芳香物质,提取,鉴定#$%$&’() *’+,’$%% +- &’+.&/0( %12%/&3($% -’+. -’10/%!" # $%&’() )%’(! ,*# +&%) ,! ,-.# $%&/) 0/’(&,!(!"*+,,-.- +/ 0++1 234-53- 651 75.45--845.,2965:4 ;.843<,=<86, >54?-8@4=A ,B64.< #$#%#!,*9456;&"*+,,-.- +/ ;.843<,=<86, 651 C 4+-5.45--845.,B 465D 45 >54?-8@4=A ,B 465D 45 $###’&,*9456)42%/’&(/:!"#$%&’( )*+)&%,(-) %"- ’$.#"&%,& /%(&#") &0%& (#$."’)- %,1 ’,/2*-,(- &0- 3*%2’&4 #/ /"*’&) ’, &-"$) #/+-’,5 (#,)*$-1 60-, &0-4 %"- /"-)0 %,1 ."#(-))-1 %) $%&-"’%2)" 7, &0’) %"&’(2-,-8&"%(&’#, %,1 ’1-,&’/’(%&’#, $-&0#1) #/ %"#$%&’( )*+)&%,(-) /"#$ /"*’&),&0- "-)-%"(0 )&%&- %,1 $%’, /%(&#") ’,/2*-,(’,5 %"#$%&’( )*+)&%,(-) ’, /"*’& 6-"- )*$$%"’9-1,60’(0 6#*21 ."#:’1- &0-#"-&’( /#*,1%&’#, /#" &0- )&*14 #/ /#"$’,5 .%&06%4,$-(0%,’)$ %,1 )4,&0-&’(%2 .%&06%4 #/ %"#$%&’( )*+)&%,(-)" 5$6 7+’8%:/"*’&);%"#$%&’( )*+)&%,(-);-8&"%(&’#,;’1-,&’/’(%&’#, 中图分类号:B2&E E "!文献标识码:;文 章 编 号:!##&)#$#F (&##G )#’)#$H %)#H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质量,同时高品质的水果也越来越受到 消费者的青睐,水果香气的研究逐渐成为引人注目 的课题。
《甜瓜CmPYL4、CmPYR1基因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功能的初步分析》篇一一、引言甜瓜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品质和风味直接影响着果实的品质和商业价值。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基因调控机制。
其中,CmPYL4和CmPYR1基因作为重要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基因,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初步分析这两个基因在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其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2.1 材料实验所使用的甜瓜品种为XX品种,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植株进行实验。
实验中用到的试剂和仪器包括PCR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RNA提取试剂等。
2.2 方法(1)样品采集:在甜瓜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如未熟期、成熟期等)采集果实样品。
(2)基因克隆:利用PCR技术克隆出CmPYL4和CmPYR1基因的cDNA序列。
(3)表达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两个基因在果实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
(4)转基因实验:构建过表达和沉默CmPYL4、CmPYR1基因的转基因甜瓜植株,观察其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型变化。
三、结果与分析3.1 基因克隆结果通过PCR技术成功克隆出CmPYL4和CmPYR1基因的cDNA序列,序列长度分别为XXXbp和XXXbp,与预期结果一致。
3.2 表达分析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mPYL4和CmPYR1基因在甜瓜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
在果实成熟期,两个基因的表达量均有所上升,其中CmPYL4基因的表达量在成熟早期达到峰值,而CmPYR1基因的表达量则在成熟中后期达到峰值。
这表明两个基因在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3 转基因实验结果过表达CmPYL4或CmPYR1基因的转基因甜瓜植株,其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型发生了明显变化。
过表达CmPYL4基因的植株果实成熟时间提前,果肉颜色更鲜艳;而过表达CmPYR1基因的植株则表现出更强的抗逆性,果实更耐贮藏。
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的影响。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豆饼与尿素的配施能显著提高薄皮甜瓜果实中酯类香味物质的含量,同时影响关键酶活性的提高。
豆饼与尿素配施还对薄皮甜瓜的其他性状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薄皮甜瓜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了产量。
研究结果表明豆饼与尿素的合理施用能够有效改善薄皮甜瓜的品质和产量。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的作用机制,并拓展其在其他作物上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豆饼与尿素的配施有望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施肥措施,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关键词:豆饼、尿素、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关键酶、产量、适宜用量、施用时间、影响、综述、展望、未来研究、应用前景1. 引言1.1 背景介绍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是一种重要的瓜类作物,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酯类香味物质是薄皮甜瓜果实香味的主要成分之一,对果实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酶在果实香味物质的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由于豆饼和尿素是常见的肥料,在果树栽培中被广泛使用。
豆饼和尿素配施不仅可以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促进植物生长,还可能对果实品质产生影响。
目前对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的影响尚未有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果树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豆饼与尿素配施的最佳用量和施用时间,为果树栽培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的影响。
通过分析这种施肥方法对薄皮甜瓜果实中酯类香味物质的影响,可以为提高薄皮甜瓜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研究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有助于探讨施肥方法对薄皮甜瓜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
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薄皮甜瓜是一种受欢迎的水果,具有独特的香甜味道,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果实营养品质和香味物质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豆饼和尿素是一种常见的有机肥料,被广泛应用于果树的施肥中。
过去的研究表明,豆饼和尿素的施用可以影响果实的营养含量和产量。
对于它们对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还了解甚少。
本研究旨在探究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的影响,从而为薄皮甜瓜的种植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施用不同比例豆饼和尿素的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希望揭示豆饼与尿素对薄皮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机制,为果农提供更好的种植管理建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的影响。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包括果实的维生素含量、糖分含量等营养指标的变化。
2. 探讨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的影响,分析豆饼与尿素对果实香味物质含量的影响规律。
3. 研究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特别是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关键酶活性的变化情况。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施,我们旨在全面了解豆饼与尿素对薄皮甜瓜果实品质的影响机制,为薄皮甜瓜的生产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促进果实品质的提升,进一步推动薄皮甜瓜产业的发展。
2. 正文2.1 豆饼与尿素的施用对薄皮甜瓜果实营养品质的影响薄皮甜瓜是一种受欢迎的水果,其营养品质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口感和健康。
本研究旨在探究豆饼与尿素的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的营养品质产生的影响。
豆饼和尿素的施用能够提供薄皮甜瓜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促进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研究结果显示,施用豆饼和尿素的处理组果实的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酸度较低,呈现出更好的口感。
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的影响【摘要】本文利用豆饼与尿素进行配施,研究了其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和关键酶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豆饼与尿素的配施显著提高了薄皮甜瓜果实中香味物质的含量,尤其是醛类和酮类化合物。
豆饼与尿素配施还可以增加薄皮甜瓜果实中关键酶的活性,促进新陈代谢过程的进行。
综合影响分析表明,豆饼与尿素的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本研究对于优化果实生长过程、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薄皮甜瓜、豆饼、尿素、酯类香味物质、关键酶、影响、果实、配施、综合影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薄皮甜瓜是一种广泛栽培的瓜类作物,具有香甜可口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了提高薄皮甜瓜的产量和品质,农民普遍采用了化肥和农药等化学物质,这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如何利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促进薄皮甜瓜的生长发育,提高果实品质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
豆饼和尿素作为常见的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豆饼富含蛋白质和氮元素,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尿素是一种高效氮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通过对豆饼和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的影响进行研究,可以为实现绿色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薄皮甜瓜产品。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的影响,通过系统性的实验分析,深入了解不同施肥方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机理,为提高薄皮甜瓜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豆饼与尿素混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含量的影响,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果实香味的形成机制;2. 分析豆饼与尿素联合施肥对薄皮甜瓜果实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揭示施肥方式对果实内在品质的调控作用;3. 综合研究豆饼与尿素配施对薄皮甜瓜果实酯类香味物质及关键酶的综合影响,为优化薄皮甜瓜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提升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
2019,32(8):229-230中国瓜菜文献编译脂氧合酶基因家族成员在薄皮甜瓜挥发性香气物质合成中的作用汤雨凡,齐红岩(编译)(沈阳农业大学沈阳110866)目的与意义:薄皮甜瓜可以作为研究果实成熟特性尤其是香气特性的模式植物。
甜瓜成熟果实中挥发性香气物质主要为醛类、醇类和大量的酯类物质,这些香气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与甜瓜品种密切相关。
香气浓郁的甜瓜通常含有大量直链和支链酯类,其中直链酯类是薄皮甜瓜的主要香气物质。
植物中直链酯类主要通过脂肪酸途径进行,脂氧合酶(LOX)是脂肪酸途径中第一个关键酶。
由于LOX为多基因编码,其基因家族成员参与不同的生理进程,LOX 在酯类物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还不明确。
因此有必要通过不同香气类型甜瓜的香气成分分析和果肉圆片孵育试验,检测LOX酶活性和香气物质成分,并根据已确定甜瓜的ZOX基因家族成员序列进行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来研究哪些厶OX基因家族成员参与了薄皮甜瓜香气物质的合成过程。
为明确LOX在薄皮甜瓜直链酯类合成中的作用以及哪些基因参与直链酯类合成奠定基础。
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以不同香气类型的甜瓜为试材,香气浓郁的薄皮甜瓜'玉美人’(YMR)、香气味较浓郁的薄皮甜瓜'翠宝'(CB)、香气较淡的薄皮甜瓜变种梢瓜(SHAOXC.weZo var.conomon)、香气较淡的薄皮甜瓜变种菜瓜(CAI)(C.melo L.var.flexuosus Naud)..选用各类型甜瓜生理成熟期的无损果实进行取样。
测定内容包括果实果肉硬度、色度、可溶性固形物(SSC)、脂氧合酶活性、香气物质含量及CmLOXs基因家族成员实时荧光定量分析。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的方法收集香气物质,用ThermoTrace GC-Ultra-ITQ90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和分析,釆用内标法和SIM(选择离子检测)方式定量分析。
内标1-辛醇浓度为59.5mL L'o只有相似性指数(similarity index,SI)大于800的物质被定量分析。
《甜瓜CmARF2在果实发育中的功能探究》篇一一、引言甜瓜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一直是植物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被鉴定和功能解析。
其中,甜瓜CmARF2基因在果实发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探究甜瓜CmARF2基因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为进一步了解甜瓜果实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甜瓜材料为优质甜瓜品种,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果实用于后续实验。
2. 方法(1)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技术,获取甜瓜CmARF2基因的cDNA序列。
对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明确其保守结构和功能域。
(2)表达模式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mARF2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果实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模式。
(3)转基因技术构建CmARF2基因的过表达和沉默载体,通过遗传转化技术获得转基因甜瓜植株。
(4)表型分析观察转基因甜瓜植株的表型变化,包括果实大小、形状、颜色等指标,并测定相关生理指标。
三、实验结果1. 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通过克隆技术获取了甜瓜CmARF2基因的cDNA序列,该序列包含保守的ARF结构域,表明其属于ARF家族成员。
序列比对结果显示,CmARF2基因与其他植物ARF家族成员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2. 表达模式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mARF2基因在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呈现动态变化。
在果实发育早期,CmARF2基因表达量较低;随着果实的发育,其表达量逐渐升高;在果实成熟阶段,表达量达到峰值。
这表明CmARF2基因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转基因技术及表型分析成功构建了CmARF2基因的过表达和沉默载体,并通过遗传转化技术获得转基因甜瓜植株。
表型分析结果显示,过表达CmARF2基因的转基因甜瓜植株果实较大、产量较高;而沉默CmARF2基因的转基因甜瓜植株果实较小、产量较低。
甜瓜芳香物质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市场对水果品质要求的提高和食品工业对天然风味物质需求的增加,以及现代分离鉴定技术的发展,对甜瓜芳香性物质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主要从甜瓜芳香性物质的种类及影响其形成的关键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甜瓜品种选育、优质栽培、食品工业的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甜瓜;芳香性物质;种类;影响因素甜瓜(Cucumis melo L.)因其特殊香味和高含糖量而得名。
据统计,我国甜瓜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在世界十大水果中仅次于葡萄、香蕉、柑橘、苹果,是中国广大城乡居民普遍喜爱的传统夏季鲜食水果。
随着市场对水果品质要求的日益提高和食品工业对天然风味物质需求的增加,以及现代分离鉴定技术的发展,有关甜瓜的风味物质,尤其是甜瓜芳香物质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
1 甜瓜芳香性物质的种类Wyllie和日本学者石上等研究认为厚皮甜瓜(Cucumismelon L.)含有逾90种芳香物质。
随着尖端分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甜瓜风味物质被分离。
到目前为止,已从甜瓜中鉴定出逾240种芳香物质。
因此,甜瓜被认为是芳香物质种类丰富的水果之一。
但是,并非所有挥发性成分都决定果蔬的特征风味,只有较少的成分甚至某一种化合物决定某种果蔬的特征风味,这类化合物被称为“特征效应化合物”(Characterimpace COB-pounds-CIC)。
Yabunoto等在几种甜瓜中鉴定出了大量酯类,认为它们是甜瓜香味的主要成分。
Kourkoutas等从甜瓜中鉴定出的240种化合物,酯类化合物高在50%以上。
But-tery和Niisscn等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饱和与不饱和的九碳脂肪醛和脂肪醇是瓜类香气的特征成分。
Ueda等认为低分子的酯类物质是甜瓜、香蕉等许多果实香气的主要成分。
根据果腔顶空法结合气一质联用技术分析结果发现,银帝甜瓜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包括乙酸乙酯、丙酸2-丁烯酯、羟氨基甲酸乙酯、丁酸甲酯乙酯和2-甲基丁酸乙酯等酯类。
Bauchot等利用类似技术发现,乙酸丁酯、乙酸己酯对Charentais cantaloupe甜瓜芳香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甜瓜的特征香气是由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异丁酯、2-甲基丁酸乙酯、乙酸己酯、乙酸甲酯、甲硫基丁酸甲酯、反-2.6-壬二烯醛、顺-4-壬烯醛、反-6-壬烯醛和乙醇决定的。
其中以乙酸酯类为主的酯类最多,其峰面积占到了总峰面积的64.98%。
它们在厚皮甜瓜香气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其中乙酸乙酯占了50%以上。
授粉后50~60d的阿鲁斯甜瓜的香气成分中乙酸乙酯所占比例更高,达到50%~60%,其他乙酸酯类含量可达香气成分总量的20%~30%。
可见,酯类、直链九碳醇和醛,尤其是酯类这些所谓的“特征效应化合物”在甜瓜香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了酯类、直链九碳醇和醛之外,甜瓜中是否还有其他特征效应物呢?含硫化合物是葡萄柚的重要挥发性物质。
其是否在甜瓜香气中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呢?1992年,Wyllie等研究了27个甜瓜品种发现了6种含硫化合物,包括α-(甲硫基)乙酸乙酯、3-(甲硫基)乙酸丙酷等。
Sakamoto等也验证了这一事实,通过测定M1iyabi甜瓜香气成分,发现9种含硫化合物,认为3-(甲硫基)乙酸丙酯含量最高,其次是甲硫基乙酸乙酯、3-(甲硫基)两酸乙酯、2-(甲硫基)乙酸乙酯。
其中3-(甲硫基)乙酸丙酯具有草的香甜味,甲硫基乙酸乙酯具类似黄瓜的香味,二者是赋予甜瓜品种Miyabi草香味的重要成分。
甲硫基乙酸乙酯在Honey Dew、Can-taloupe甜瓜和其他一些甜瓜品种中也均有发现真,因此,认为乙基(甲硫基)乙酸盐在甜瓜芳香物质中普遍存在。
但是,Buttery等却发现,(甲硫基)乙酸乙酯阀值很高,在甜瓜香气中不发挥作用。
可见,芳香物质在香气中的贡献率不仅取决于其绝对含量,还与其阀值浓度有关。
即该物质能够被嗅觉器官所感知的最低浓度。
有人对阀值浓度也做了一些研究。
Kemp等认为(Z)-6-壬烯醛是Retieulatus甜瓜(cv.Supermarket)中主要的芳香物,其阀值为20ng/kg。
Buttery等则认为其阀值为5 ng/kg。
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的测定方法或品种造成的。
此外,宛晓春等研究哈密瓜中游离态和糖苷键态的风味化合物时还发现了3.6-壬二烯醇、6-壬烯醇、苯甲醇、2-戊基呋喃等呋喃类物质,并认为它们是哈密瓜风味的主体成分。
2影响甜瓜香味的因素2.1品种甜瓜香味是由复杂的有机混合物所产生,不同类型和品种间香味成分存在很大差异。
DimitriosKourkoutas等利用SPME提取技术和GS技术分析了Cantaloupe、Galia、HoneyDew 3种甜瓜的芳香物质组分,发现Cantaloupe甜瓜中含有大量的含硫醋类和直链六碳化合物,而Honey Dew甜瓜以1种九碳直链化合物为主,Galia甜瓜中甲基酯类相对较高,Mambo甜瓜所含的某些芳香成分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尤其是乙基酯类(对果香特别重要)、甲酸乙酯和乙醇,甲基酯和乙酸盐含量却较低。
乙基酯类在Baggio和Symphony甜瓜果实中含量相对较多。
甲酯类在Baggio和SYmphony中显著高于Mambo。
然而,Mambo中的甲酸乙酯占绝对优势CnQ。
2.2 成熟度甜瓜在成熟过程中,芳香物质的种类和浓度都在发生显著变化。
甜瓜中的酯类含量从授粉到成熟呈增加的趋势,成熟期酯类含量比未成熟时高10~15倍,成熟期过后有所下降,大多数醛类物质在幼果发育初期逐渐增加,以后递减C2,实验表明,山农黄金1号甜瓜果实未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醛类物质为主;近成熟时醇类、醛类物质含量急剧降低,酯类物质含量迅速升高:果实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酯类物质为主。
SweetDellRht果实未成熟时挥发性物质以醛类、醇类物质为主;随着果实的发育。
醇类物质含量逐渐降低,醛类、酯类物质含量逐渐升高:果实成熟时,以醛类物质为主,尚未成熟的Takami甜瓜果实中挥发性物质醇类、醛类物质含量较高:成熟时酯类、醛类物质占优势10。
由此可以看出。
甜瓜果实中香气物质组分是一个与发育阶段密切相关的动态变化过程。
在甜瓜成熟过程中,伴随着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香气也大量产生,且作为氮转移物质的谷氨酰胺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表明香气形成时也伴随着活跃的氮转移过程。
2.3 乙烯芳香物质的合成是一个依赖乙烯的过程。
Bauchot等利用反义ACC氧化酶mRNA(AS)技术转化的转基因植株,其乙烯合成严重受阻,脂肪酸和脂肪醛含量也相应降低。
Flores等凹进一步研究认为,AS转基因果实中脂肪酸、脂肪醛的含量下降,直接影响到直链酯类,比如乙酸己酯、乙酸丁酯的合成。
这种效应可以被乙烯逆转。
但是,由乙酸向醇类转化的最后一步反应不受乙烯影响。
2.4 采前因素各种采前因素,诸如光照冰分、化学处理都可能影响甜瓜果实芳香物质的形成。
Lin等在120、240、360 mg/L钾离子浓度下研究了Tiantian No.1甜瓜(Cucumis melo,cv.reculatusNaud,)品种的风味品质,结果表明,钾离子浓度为240-mg/L的培养液能够显著提高新鲜果实中总糖、可溶性固形物、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丙氨酸和芳香性乙酸盐(N-乙酸戊酯、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的含量。
但是,不同浓度下果实外观和大小无显著差异,光照、灌水等因素对苹果、草莓香气物质的影响有人进行过研究,在甜瓜上还未见报道。
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于通过调控栽培条件来增加甜瓜香味,改善果实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5 采后因素采后环境(贮藏时间、温度、气体成分、化学处理)对甜瓜果实芳香物质的合成也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常温贮藏时间的延长。
银帝甜瓜释放的酯类,如乙酸酯类的种类和含量明显增加,而醛类如(顺,反)-2-6-壬二烯醛的释放量则呈显著上升的趋势。
Lamikatlra等利用顶空固相微提-GS方法测定了Cantaloupe甜瓜贮藏过程中芳香成分的变化,认为刚采摘的果实以脂肪酯和芳香酯为主。
在4℃条件下贮藏24h后,其酯类含量及萜类化合物β-紫香酮、香叶基丙酮的合成下降。
品种货架期对甜瓜果实芳香成分也有一定影响。
Aubet等网利用二氯甲烷直接提取和GS-MS、cC-FID方法分析15个成熟期表现和贮藏时间有所差异的Charentais甜瓜品种时发现,货架期长的品种芳香物质显著降低,其芳香物质总量比野生型或货架期适中的品种降低49%~87%,具有较长货架期的品种其大多数酯类。
比如2-甲基丁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已酯、乙酸丁酯,以及一些含硫化合物、比如2-(甲硫基)乙酸乙酯、2-甲硫基乙醇、3-(甲硫基)丙酸乙酯、3-(甲硫基)乙酸挥发性丙酯和3一(甲硫基)丙醇,比其他品种降低2~30倍。
另外,一些化学物质对采后甜瓜芳香成分也有很大影响。
“Harpin”和“BTH”处理均可降低甜瓜果实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等芳香物质的释放量。
2.6 果实部位同1个果实的不同部位,芳香物质水平也有所差异。
Aubert等研究发现,甜瓜果皮中的芳香物质水平显著高于果肉,其中丁子香酚占果皮香气成分的15.3%。
3展望目前,甜瓜芳香物质的组成和影响因素已基本清楚,为通过改善栽培、贮藏条件,提高甜瓜风味物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甜瓜芳香物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有关甜瓜主要芳香物质的来源、合成途径的研究还相对匮乏,鉴定方法还有待改善。
因此,甜瓜芳香物质研究的领域还很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