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留置针操作步骤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正压接头的操作规程首先用几句打油诗概括一下:正压接头有两端接针阳性液阴端严格无菌排在前结合紧密很关键排气一定要排完液体结束拔针时低渗等渗直接端切忌不能关开关高渗药物冲管时只需少量生理盐正压接头为无针切勿针刺阴性端一般留置6~7天深静脉置管更长远不堵管、不封管省事省时又省钱病人住院很安然注意:10%、aa、甘露醇、白蛋白、血浆、全血化疗药、血管活性药如血活素、多巴胺、垂体、低分子、中分子、706、一些静推药物等均用盐水冲管。
正压接头操作规程与留置针配用一、先给输液器排气,尽量将气排干净。
二、打开留置针及正压接头的包装,将两者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紧密。
三、拿下已排好气的输液器头皮针,用乳头端顶入正压接头的绿色螺帽端,再顺时针旋转90o(接紧即可),此时,输液器、正压接头及留置针三者即连接为一体。
四、打开输液器夹,给留置针及正压接头排气,这一步很重要,决定着留置时间的长短。
注意:将正压接头绿色螺帽端(即接套管针接口)垂直向上,并用手指轻弹,确保空气排干净;如为Y型留置针要将排气重点放在交叉口处,对其多弹一会儿。
五、确保空气排好,便可扎留置针。
六、当液体输完后,需要将正压接头与输液器分开,分离时,将液体流速调至最大,将输液器乳头逆时针旋转90o后拔出,手法尽量迅速。
注意:不能先关液体,否则正压会抵消。
七第二天输液时,只需要用碘酒或酒精消毒绿色螺帽端,而后将输液器乳头接入正压接头内即可输液(方法同三)。
总结以下几点正压接头应用失败的原因。
1、回血a主要是撤输液器接头时夹住了输液夹,使正压抵消。
解决的方法是打开输液器。
b病人活动尤其是穿刺手臂活动剧烈,或用力或下垂过久,通过每日输液时健康指导给病人,让其减少穿刺侧的剧烈活动和用力,有少量回血时还可抬高手臂,因下垂过久引起的回血,可用生理盐水冲管。
c排气不当,Y型套管针交叉点有气泡,形成死腔,减少了其正压形成,因此,成功排气非常关键,排气方法不再重复。
2、脱管主要是输液器乳头与绿色螺帽端连接不紧,解决的办法主要是连接好,顺时针旋转90o正确的连接手法以酒精棉垫或棉签擦拭正压接头阴极头,最少3秒,注意擦拭后不要污染接头接入注射器或静脉输液系统,接入后顺时针旋转。
(一)(二) 核对: 医嘱、患者姓名及住院号、药物 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及床边双核对制度。
评估:1. 患者病情、年龄、周围血管及皮肤情况2. 患者对使用留置针的认知、合作程度。
4.药物的性质及量。
告知:1. 患者及家属留置针的作用、注意事项。
2. 保留时间和必要的个人防护。
3. 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1. 穿刺部位不能浸泡水中,敷料松脱或潮湿及时告知护士更换。
2. 留置针所在肢体不宜提重物及用力活动,也不适宜长时间下垂。
3. 留置针保留时间为 72-96 小时。
留置针输液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要点说明操作流程要点说明准备1.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配好药物。
2. 环境:适合无菌操作、职业防护要求。
3. 物品:静脉穿刺用物、留置针。
4. 患者:按需大、小便,取舒适体位。
实施:1. 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合适静脉,扎止血带,消毒皮肤。
2. 将套管针连接输液管并排气。
3. 以 15~30 度穿刺入血管。
4. 送套管: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 10~15 度) 再进 0.2cm ,针芯退出 0.2-0.3cm ,连针带管送入血管中。
4.松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头,打开调节器,调好液体流速。
5. 撤出针芯,用无菌透明敷料做密闭式固定。
6. 在胶布上注明留置导管的日期与时间。
7. 输液完毕,用封管液采用正压封管,关闭导管夹,妥善固定导管远端。
8. 整理患者及床单位,用物分类处理。
1. 皮肤消毒范围>8~10cm 。
2. 尽量避免选择下肢浅静脉留置套管针。
3. 进针速度不能太快,确保套管进入血管内。
4. 定期更换留置针及固定敷料。
5. 固定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用无菌透明敷料固定:无张力持膜 塑形 抚平 边撕边框边按压,记录胶布辅助固定并封闭针座处,延 长管用高举平台法 U 型固定。
6. 封管液一般为生理盐水或 10~100IU/ml 浓度的肝素稀释液,每次 2~5ml ;有凝血机制异常或出血倾向者,用 0.9%氯化钠溶液封管, 每次 5~10ml 。
留置针操作步骤步骤 要点目的1)操作前准备工作1. 准备用物(皮肤消毒剂、无菌棉棒、无菌透明辅料、胶带、止血带,2个不同型号的留置针备选,笔,手表) 2. 洗手3. 评估病人及环境的安全因素,准备锐器物收集盒等措施 根据患者静脉条件等选择留置针(2个型号备选) 提高整体安全的意识2) 操作前患者教育1. 使用留置针输液可以有效降低药物渗出的几率2. 留置针在血管条件好,药物刺激小,保护得当的情况下,可以留置一段时间3. 减少穿刺次数,减轻疼痛,有利于保护患者血管并提升患者输液时的舒适度4. 输液量大,次数多,使用留置针有利于保护血管5. 特殊药物的使用必须使用留置针6. 危重病人需建立静脉通路3) 选择血管1. 扎止血带选择血管,打开止血带2. 选择健侧肢体血流丰富、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进行穿刺3. 首选前臂/手背静脉4. 避开关节、静脉瓣、静脉硬化等处、有静脉曲张疾病或成人下肢的部位、手术同侧肢体、患侧肢的静脉 1. 有效的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发生 2. 提高穿刺成功率5)皮肤消毒 二次1. 1%有效碘消毒皮肤,面积8×8cm2. 消毒2次3. 待干(准备辅料、选择留置针和输液器连接留置针排气) 1. 消毒面积大于透明敷贴的面积(敷贴6×7),保证消毒范围无菌2. 2次消毒保证消毒剂量3. 减少消毒剂刺激,避免发生化学性静脉炎4. 严禁吹干,扇干,擦干消毒剂6)准备敷贴 打开无菌透明辅料外包装放置床边/治疗盘备用选择留置针满足病人输液治疗需要的前提下,选择最小型号、最短的留置针1. 减少导管对局部血管的刺激,避免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 保证充分血液回流留置针连接输液器1. 输液器排气至钢针连接处2. 打开留置针包装,连接输液接头7)扎止血带在进针点上方6-10cm处时间不超过2分钟松紧度适宜,放入2横指注意无菌原则,防止触碰、跨越消毒区域避免因过紧及时间过长:1. 阻断动脉血供2. 造成病人肢体麻木及静脉过度充盈,在穿刺时导致失败8)除去护针帽,松动针芯一手固定导管座,一手垂直向上轻轻除去护针帽左右180度转动针芯并复位1. 严禁仅持针翼,避免除去护针帽的同时将针芯撤出、莱距离改变;垂直向上避免碰触周围人、物。
正压接头留置针封管的正确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1.确认医嘱:在开始操作之前,医生应明确留置针封管的医嘱,包括留置时间、使用的留置针封管型号等。
2.准备工具和材料:准备所需的留置针封管、消毒剂、手套、棉球、生理盐水、透明呼吸膜等。
3.预先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操作区域进行彻底消毒,并等待至少30秒,确保彻底灭菌。
第二步:上钢丝1.戴上手套:手套应该是无菌的,戴好手套能够降低感染风险。
2.准备钢丝:将预先准备好的钢丝拿出,确保钢丝外层没有任何损坏。
3.插入钢丝:将钢丝插入留置针封管的通道中,直到钢丝出现在另一侧。
第三步:拔除旧管1.准备拔管:在拔除旧管之前,应准备好清洁的棉球和生理盐水,以及透明呼吸膜。
2.拔除旧管:用稳定的手握住旧管,缓慢而坚决地拔除旧的留置针封管。
3.清洁口腔:用湿润的棉球或海绵轻轻擦拭口腔和周围的皮肤,以确保干净。
第四步:插入新管1.准备新管:插入新的留置针封管之前,确保新管是无菌的,没有损坏或弯曲。
2.插入新管:将新的留置针封管插入口腔中,将其准确地放入食管中,并确保留置针封管位置正确。
第五步:固定管道1.绑扎固定:使用绑扎固定管道,确保留置针封管固定在合适的位置,既要保持舒适,又要保持稳定。
2.调整位置:根据需要,调整留置针封管的角度和长度,以适应患者的需求和舒适度。
第六步:连接设备1.连接设备:在留置针封管的连接处,连接所需的设备,例如负压引流袋、输液泵等。
2.检查连接:确保连接处没有漏气或液体泄漏,以确保留置针封管的正常使用。
3.密封管道:使用粘性透明呼吸膜覆盖位置,以防止感染。
第七步:监测和护理1.监测寄生虫:定期检查留置针封管的通畅性和位置,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2.护理周围皮肤:定期更换粘性透明呼吸膜,保持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3.保持通畅:根据医嘱定期冲洗或进行药物输注,以保持留置针封管通畅。
总结:。
留置针操作技术流程
留置针操作技术流程大致如下:
1. 准备阶段:核对医嘱和患者信息,检查并确认留置针及无菌包的有效期与完整性,做好手卫生。
2. 选择穿刺部位:根据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一般优先考虑上肢静脉,并进行皮肤消毒。
3. 固定导管:打开无菌包装,以非接触法取出留置针,遵循无菌原则下将外套管插入静脉,见回血后推送内套管,再退外套管至适当位置。
4. 固定与贴膜:使用透明敷料或专用固定装置妥善固定留置针,并确保穿刺点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滑出或移位。
5. 评估与记录:检查穿刺点有无渗血、肿胀等情况,观察液体滴注是否通畅,完成操作后详细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6. 后期维护:告知患者留置针注意事项,定期更换输液接头和透明敷料,按需进行冲封管保持通畅,并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整个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注意患者舒适度,预防并发症发生。
留置针正压封管的操作方法
留置针正压封管是一项医疗操作,需要医生或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执行。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器材:留置针、正压封管套件(包括封管、导丝、导管、固定带、注射器、注射针等),消毒剂、手套、无菌巾等。
2. 消毒准备:将操作区域清洁消毒,戴上手套,准备好无菌巾等。
3. 定位:确定留置针插入的位置,这通常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可以通过影像学(如超声、X光)辅助确定。
4. 局麻:使用局部麻醉药物进行麻醉,以减轻病人不适感。
5. 刺入留置针:将留置针插入到预定位置。
医生需要熟练地操作,并注意避免伤及相关重要组织结构。
6. 引导导丝:将导丝通过留置针引入体内,直至正确位置。
导丝的作用是引导导管的进入。
7. 插入导管:将封管连接到导丝上,并将封管缓慢地送入体内,直至达到目标血管或管道。
8. 固定导管:使用固定带将导管固定在体表上方便患者舒适,减少误移或脱出。
9. 连接设备:将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所需的医疗设备(如输液、抽血等)以进行治疗或监测。
10. 维护护理:根据需要进行定期的导管护理,包括导管位置
的检查、消毒、防止阻塞等。
以上是留置针正压封管的一般操作方法,但具体操作步骤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医疗设备而有所不同。
务必请在经过专业培训或资格认证后,由专业人员来执行该操作。
正压接头留置针封管的正确步骤
步骤一:准备工作
1.根据医嘱核对所需药物、输液质量和注意事项。
2.术前洗手,穿好无菌手套,并摆放好所需器材。
步骤二:准备插入点
1.拭去已有的导管上的任何外来物质。
2.选择合适的插入点,通常位于上肢近心端的静脉。
步骤三:皮肤消毒
1.使用75%酒精涂擦插入点周围的皮肤,注意向外辐射涂抹,以避免感染。
步骤四:穿刺插入
1.用无菌物质(如无菌盅、无菌包装的穿刺针)打开注射器的封套,接通输液器材。
2.选取合适的直径和长度的留置针,将其底部固定在留置针帽上。
3.用盖住通透底的无菌穿刺针帽在插入点处切开皮肤。
4.加压插入皮肤下面的组织,在找到适当位置后减压。
步骤五:插管及固定
1.继续插入留置针直到静脉腔。
2.当发现有血液回流时,笔直地进一步插入留置针。
3.将留置针移入皮肤下一点,然后拔出内管,插入导管。
4.用适当的方法固定留置针,常见的固定方法有胶布固定和粘带固定。
步骤六:连接输液器
1.确保留置针底端无渗漏,无滴落。
2.用无菌水冲洗输液管口,然後使用铝箔盖或塑料盖将其覆盖,保持
无菌。
步骤七:完成操作
1.注意观察留置针附近是否有红肿、血肿、出血等异常现象。
2.在留置针上注明留置日期和穿刺人员的名称。
3.告知患者留置针的位置和保养注意事项。
留置针及脉冲正压封管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1.准备所需工具和材料
(1)留置针
(2)脉冲正压封管
(3)消毒液
2.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和无菌
二、患者准备
1.与患者沟通并取得同意
2.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和病史
3.供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留置针操作
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1)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静脉
(2)考虑留置针插入的深度和角度
2.皮肤消毒和局部麻醉
(1)使用消毒液擦拭穿刺部位
(2)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疼痛感
3.插入留置针并固定
(1)按照操作规范插入留置针
(2)使用适当的固定装置固定留置针
四、脉冲正压封管操作
1.连接脉冲正压封管
(1)将脉冲正压封管与留置针连接
(2)确保连接处无漏气
2.设置正压封管参数
(1)设置正压封管的压力和流量
(2)根据患者需要调整参数
3.监测患者反应和管路状态
(1)定期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生命体征
(2)检查管路是否畅通和无漏气现象
五、结束操作
1.固定留置针和管路
(1)使用透明敷料固定留置针和管路
(2)确保固定牢靠且不影响患者活动
2.教育患者及护理人员
(1)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留置针和管路的护理方法
(2)提供相关资料和指导以便日常护理
六、记录与报告
1.记录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
(1)记录留置针插入的部位和深度
(2)记录脉冲正压封管的参数设置和监测结果2.撰写操作报告
(1)概述操作过程和关键步骤
(2)分析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留置针操作流程范文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插入人体的导管或管道,以便进行输液、抽血、药物或化学物质的输送等。
以下是留置针操作的详细流程:1.准备工作在进行留置针操作之前,医务人员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首先,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准备所需的医疗器械和消毒剂-审查医嘱和患者的个人健康记录,确保操作的合适性和安全性-确定操作的目的和留置针的种类,如静脉留置针、动脉留置针等-与患者进行沟通,向其解释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患者的同意2.消毒和穿刺-医务人员需要赛选适当的插入部位,通常为手臂的静脉,然而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需监测动脉压力时,可能会选择动脉作为插管部位-首先,医务人员需要清洁并消毒插入部位,使用75%的酒精棉球来擦拭肌肤-然后,医务人员需要戴上手套,并使用适当大小的消毒刀片进行插刺-在插刺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注入局部麻醉剂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3.插管和固定-医务人员需要选择合适大小和类型的留置针,并将其插入刚刚穿刺的部位-插入时医务人员需要小心操作,确保留置针能够进入血管内,并不会损伤血管壁-一旦留置针插入到适当位置,医务人员需要将其固定在肌肉或皮肤上,以防止其移动或脱落4.进一步操作-一旦留置针插入到合适的位置并固定,医务人员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操作,如连接输液管道、采血、给药或监测生命体征等-在连接输液管道时,医务人员需要确保插口之间的紧密连接,并确保在输液过程中不会发生漏气或漏液的情况-若需要进行采血操作,医务人员需要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给药或监测生命体征时,医务人员需要按照医嘱和操作规范,使用适当的设备并记录相关数据5.留置针护理-一旦留置针插入到患者的体内,医务人员需要进行相关的护理工作,以确保其正常运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工作包括定期检查留置针的通畅情况、消毒留置针口、更换输液装置或注射器、控制流速等-医务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反应和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如感染、栓塞或穿刺部位的出血等总结:留置针操作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医疗操作,它需要医务人员在操作之前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理解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
留置针的使用步骤和使用注意事项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以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被广泛使用在小动物临床治疗中。
留置针是用软质聚氨酯塑料导管和钢针制成,生物相容性高。
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将软管留在静脉内,导管在血管内成漂浮状态,不会对血管造成影响。
留置针一般可以留置3-4天,因此减少了反复穿刺对小动物血管的不利影响。
由于留在静脉血管中的导管是软管,不会像钢针会刺破血管,从而很少发生药物外渗,减少了小动物在输液过程中的惊恐感,也保证了抢救和治疗小动物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
今天带大家认识一下留置针的使用步骤和使用注意事项。
01输注静脉的选择静脉留置针穿刺宜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清晰易见、避开关节及静脉瓣的静脉。
小动物常用的穿刺静脉有:头静脉、外侧隐静脉、内侧隐静脉、趾背侧总静脉、颈静脉等。
02输注前准备(1)操作者应着装整洁,手臂清洁,戴口罩。
(2)操作者应主动向小动物主人询问小动物的年龄、病情、心肺功能、过敏史等。
(3)用品准备:基础消毒盘、一次性无菌输液器及输液针头、药液、垫巾、止血带、胶布、瓶套、输液架等;型号合适的静脉留置针1套;封管需另备5ml 注射器1支、1.25万IU肝素钠1支及生理盐水、敷贴及弹力绷带、胶布2条。
(4)输液室应选择环境安静、整洁、宽敞房间,光线适宜,符合无菌要求。
03留置针操作步骤(1)检查准备的用品是否齐全,确定穿刺部位。
(2)连接、排气,检查药液并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排尽输液器内空气。
部分打开留置针外包装,显露肝素帽,插入头皮针至斜面进入肝素帽,排尽肝素帽和留置针内空气,关闭调节器,将头皮针插至根部,挂妥。
(3)选择合适静脉,将针刺部位皮肤常规剪毛、消毒后扎止血带,消毒待干,在纸质胶布上注明置管日期和时间。
(4)转松针芯,去除肝素帽,检查针尖和外套管尖端是否完好。
转动针芯以松解针芯和外套管,并使针尖斜面向上,再次排气。
(5)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于静脉上方进针,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缓缓地直刺静脉,见回血后以5°-10°角推进0.2cm左右。
正压留置针冲封管方法
1、正压留置针冲封管是一种常用的钻孔封堵技术,它利用高压注液来将水面处的封堵材料压入地层中,引起封堵体之间的压实。
具体步骤如下:
2、准备相关工具:锤子、钻套管冲子、留置针(前期准备好)、水泥膏(粘装封堵材料)、砂抹子(将粘散的水泥膏紧贴底板衬垫)、轴承底座(锚固留置针)等。
3、打套管冲子:牢固地安装套管冲子,根据钻孔深度和土层强度,选择合适的打冲力度及次数来进行打冲;
4、锚固留置针:将留置针套入冲子中,装上轴承底座,并将底座紧固到冲子上,确保留置针垂直下沉,以确保压力发挥最大作用;
5、粘装封堵材料:采用水泥膏将封堵材料粘装在留置针上,使封堵材料均匀分布接触留置针,这也有利于针下压力发挥最大作用;
6、调节压力:注入注液,调节最大压力,并保持最大压力恒定持续时间,为保证注液的流动性,应将溶液的粘度和酸碱度等参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使注液可有效到达地层中。
7、降压抽液:首先必须在注液前做好准备抽液,以待堵孔材料被压入后抽液,移动采暖工具,降压抽液,并保证此过程中水面处不要漏出堵孔材料。
8、完成:安装完毕后,将回填材料徐徐地填充,压平,每层约10厘米,压紧拉平,检查封堵材料填充及整体密实度。
正压留置针冲封管法的优点主要有:灵活性大,能适应复杂的斜坡地形;可将水泥膏稠度改变,使它能适应不同条件,而且能够堵漏水面处有外加压力,使注入水泥膏和封堵材料紧贴地层,有效地抵抗“流失”,并能实现深层封堵;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对施工人员要求也不高。
静脉留置针操作技术评分标准目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刺激性小,外渗少,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的的心理压力,为抢救危重患者做好基础,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项评分标准及细则分扣分原因得目值分15未戴口罩-2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少备一件-2,2、用物:治疗盘、吉尔碘、棉签、止血带、瓶套、开瓶器、输液器、补备-1准BD静脉留置针2枚、透明无菌敷贴、肝素封管液、5ml注射器1具、药物准备不符备胶布、笔、注射卡、输液巡视卡、手表。
合每一项-1质3、药物准备:①查对注射卡、液体、清洁瓶身,检查瓶身(有无破裂、,认真核对物品(药名、浓度、剂量、量药液是否浑浊、沉淀或絮状物)有效期)。
②写瓶签,套瓶套/检查挂钩,打开铝盖/压盖,消毒瓶塞,待干。
③检查输液器(有效期、有无漏气),插入瓶塞(针头插入根部)。
未检查输液器-370未核对-2未解释说明-2未洗手-3选择血管错误-5消毒不到位-3排气未一次-2未再次排气-3小于6-3为再次查对-3角度不对-5手法错误-10未观察-3贴位置-3未写时间-2未再次查对-3未整理床单位-2未洗手-31、操作前准备:①将用物推至患者床旁,放置合适位置,核对床号、姓名、腕带;②向患者说明目的,取得配合,嘱病人排尿;③快速手消毒,备胶布、打开无菌敷料贴最外层包装;操④选择合适静脉穿刺部位,常规消毒(安尔碘消毒注射部位一遍,。
根据静脉选择合适型号的静脉留置针。
作消毒面积8×8才c㎡)流2、穿刺步骤:程⑴再次核对,挂输液瓶,固定排气管,排气一次成功,不浪费药液;质⑵取出留置针,转动针芯,肝素帽与输液器衔接,再排气;量⑶扎止血带,尾端向上,距穿刺点6cm;⑷吉尔碘第二次消毒;⑸嘱病人握拳,再次查对输液管;⑹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以15-30°在血管上方进针;⑺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角度(5-15°)在平行向前进针少许。
⑻左手拇指、食指固定侧管,右手固定针翼,同时拇指下压绷紧皮肤,左手缓慢将软管全部送入静脉;⑼松开止血带,打开输液调节器,观察有无外渗;⑽穿刺成功后,左手拇指、食指固定针翼,右手快速抽出针芯;⑾透明无菌敷贴固定穿刺部位(使敷贴下缘与留置针针翼下缘平齐),胶布固定延长管及头皮针,在无菌敷贴上注明穿刺日期、时间;⑿调节滴速,再次查对,填写输液卡,挂输液架上;⒀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⒁清理用物,洗手。
1.准备用物,洗手、戴口罩、戴手套,并准备2-3中型号的正压无针
连接式留置针。
2.选择健侧肢体上粗直、血流丰富、弹性好的血管,避开关节及静
脉瓣的血管。
3.在满足输液治疗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型号最小,导管最短的留置
针。
4.以穿刺点为中心呈螺旋状向外消毒,面积8*8cm,消毒后待干。
5.取出正压留置针,注意旋紧端冒。
6.待干时进行留置针的连接及排气,注意弹净正压接头内的空气。
7.去除护冒,左右松动针芯,注意复位。
8.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在血管上方以15-30的角度直刺血管,缓
慢进针,同时正压观察回血。
9.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至5度,继续进针0.2cm。
10.左手拇指固定“Y”接口,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
11.右手绷紧皮肤,左手将导管全部送入血管。
12.松止血带,打开调节器,观察滴速。
13.滴速正常则右手撤针芯,将钢针弃于锐利器收集盒内。
14.以穿刺点为中心,将敷贴以无张力固定。
15.将延长管与导管呈U型固定,正压接头高于导管前端,并记录操
作日期,时间,操作人等。
16.更换液体时及输液完毕封管前必须用生理盐水冲管,采用“退一
下,停一下”脉冲式冲洗法。
17.将抽有封管液的注射器于正压接头旋接,推注封管液后均速旋离。
18.在靠近导管处“轻扣”单手夹。
19.巡视穿刺日期,观察穿刺部位,必要时更换无菌辅料及输液器等,
叮嘱患者穿刺部位减少活动、防压、防水。
20.拔管后应用于干棉签压迫至少5分钟,并用无菌辅料覆盖,必要
时可局部按摩、热敷等方式以改善血管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