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受力分析专题(课堂PPT)
- 格式:ppt
- 大小:915.00 KB
- 文档页数:15
2.3专题受⼒分析.ppt2.3专题受⼒分析精讲⼀、受⼒分析1.受⼒分析的三个常⽤判断依据(1)定义:把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到的所有外⼒找出来,并画出受⼒⽰意图。
(2)受⼒分析的判断依据①条件依据:不同性质的⼒产⽣条件不同,进⾏受⼒分析时最基本的判据是根据其产⽣条件。
②效果依据:有时候是否满⾜某⼒产⽣的条件是很难判定的,可先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进⾏分析,再运⽤平衡条件或⽜顿运动定律判定未知⼒,也可应⽤“假设法”。
ⅰ.物体平衡时必须保持合外⼒为零。
ⅱ.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必须保持合⼒⽅向沿加速度⽅向,合⼒⼤⼩满⾜F=ma。
ⅲ.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必须保持恒⼒被平衡,合外⼒⼤⼩恒定,满⾜F=ma,⽅向始终指向圆⼼。
③特征依据:在有些受⼒情况较为复杂的情况下,我们根据⼒产⽣的条件及其作⽤效果仍不能判定该⼒是否存在时,可从⼒的作⽤是相互的这个基本特征出发,通过判定其反作⽤⼒是否存在来判定该⼒。
3.受⼒分析的步骤(1)运⽤隔离法、整体法确定研究对象所谓研究对象是指需要具体分析其受哪⼏个⼒作⽤的物体或结点。
在进⾏受⼒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个物体,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的若⼲个物体,这要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来确定。
在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
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予研究对象的⼒(既研究对象所受的外⼒),⽽不分析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
(2)具体分析研究对象的受⼒情况按顺序找⼒,必须先分析物体受到的重⼒(⼀般物体都受到且只受⼀个);③再分析接触⼒中的弹⼒(检查与研究对象接触的周围物体);④第三分析摩擦⼒(检查弹⼒处,只有在有弹⼒的接触⾯之间才可能有摩擦⼒);⑤最后分析其它⼒。
(3)画出研究对象的受⼒⽰意图受⼒分析的结果⼀般都通过画出物体的受⼒⽰意图直观地表⽰出来。
画受⼒图时,只能按⼒的性质分类画⼒,不能按作⽤效果(拉⼒、压⼒、向⼼⼒等)画⼒,否则将出现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