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绘本:月亮的味道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3
中班《月亮的味道》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2)《月亮的味道》教案设计篇四活动目标:1、学习看图猜测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尝试用连贯的语句讲述动物们的活动与对话。
3、重点认读字词:味道、动物、伸、够不着、袋鼠、肯定。
活动准备:大图书、大字卡、大头饰活动过程:一、引题师:你见过月亮么?你见过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月亮是有变化的) 你知道月亮的味道么?师:很多小动物也非常喜欢月亮,你们猜猜它们是为什么喜欢月亮?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二、出示大图书阅读观察理解师: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这本书的名称叫“月亮的味道”(出示大字卡“味道”,并讲述故事) 观看图书P1—P3。
师: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想干什么?(出示字卡“动物”)是谁想要去尝一尝月亮?(出示大头饰“乌龟)小乌龟遇到了什么麻烦?(出示字卡“够不着”) 乌龟叫来了谁?(出示头饰“大象”,并按顺序摆好)教师翻阅图书,适时出示大字卡“袋鼠”师:最后谁咬下了一片月亮?月亮这一次为什么不轻轻往上一条呢?(出示字卡“肯定”)师:有哪些动物尝到了月亮? 它们有什么感觉?你们吃到最好的东西时会怎么说?小鱼看到大家费那么大的;力气摸到月亮。
它是怎么想的?你们同意小鱼的想法么?三、看大图书完整讲述故事,结束。
师:故事听完了,小动物们品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它们是怎样够到月亮的?师小结:叠在一起就够到了,团结起来力量大。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月亮的味道》教案设计篇五设计思路:“夜的故事总是充满魅力的!夜色下的月亮轻盈地跳着,游戏着,等到它累了、玩够了,动物们终于尝到了月亮的滋味,尝到了辛劳的回报!”多好的一个故事啊,忍不住当下就想和孩子们一起分享。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故事的氛围中,我借用了“蒙氏数学”——“走线”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安定舒缓孩子们情绪的同时,利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把他们推进诱人的故事之旅,让他们随着故事的进展,环节的变换,吃惊、想象、起伏、舞动……也想以这本书为媒介,引导孩子们循着“月亮”这个轨迹查询和阅读更多相关主题的书籍,在这种有意识的寻找和阅读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在筛选和查找中得到锻炼。
中班语言:月亮的味道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会说句子“XXX,你跳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月亮呢!”2.大胆猜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故事中动物们坚持、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1.课件《月亮的味道》2.绘本《月亮的味道》3.垫子10块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师:孩子们,老师带来一本书,我们一起来看看。
请你想一想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让我们来看看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二、讲故事(PPT 3—14),理解故事内容1.讲故事(PPT 3—7),提问:师:哪个小动物第一个去够月亮的?小海龟,请了谁?大象请了谁?长颈鹿请了谁?师:长颈鹿是怎么说的,斑马是怎么做的?2.引导幼儿一起讲故事(PPT 10—14)师:小动物们又请来了一些小动物,为什么会请他们?这次会够着月亮吗?师:长颈鹿对斑马说……师:月亮看见斑马怎么做?师:斑马够着月亮了吗?(11—14按此思路和幼儿一起讲)师:这么多的小动物还是没有够着月亮,看来够月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可是眼看就要够到月亮了,你们觉得小动物是应该坚持还是放弃。
孩子们,你们平时遇到困难的时候时候,是坚持还是放弃,今天我们来做一件坚持战胜困难的事情给小动物们看看好吗?三、游戏:搭梯子1.首次玩搭梯子师:这三个朋友搭了一个梯子,几个人做的梯角,梯头是几个人来做?师:做梯角的人拿一块垫子,垫在你的膝盖下,它可以帮助你做成稳稳地梯角。
师:撘成功的孩子来告诉我,谁是梯角,谁是梯头?梯角选怎么样的朋友来做,梯头选什么样的朋友来做?小结:梯角要选身体强壮的力气大的孩子来做,剃头要选轻的孩子来做。
梯头的孩子爬梯角的时候,不能弄痛梯角的孩子,如果弄痛,他坚持不住,你就摔倒了,所以梯角和梯头三个孩子要在一起配合好,而且要坚持才能成功。
2.再次玩搭梯子师:要能让小动物从你们的梯子上慢慢爬上去,所以要有时间,而且这个梯子要又高又稳,不能小动物爬上去的时候,你已经摇摇晃晃的,小动物就摔下去了,坚持一分钟。
中班语言绘本《月亮的味道》教案活动目标:1、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2、仔细观察故事画面,从画面的细节发现某些线索。
3、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体会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吃到月亮的团结精神。
活动准备:1 .PPT课件 2.操作图片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你们吃过月饼吗?你们吃了什么口味的月饼?师:你们都吃过那么多口味的月饼,有没有吃过月亮啊?月亮会是什么味道呢?今天老师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绘本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是《月亮的味道》二、初步理解故事师:晚上的时候,月亮升起来了,有一群小动物想尝尝月亮的味道。
1. 出示课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小动物)师: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呢?真想尝一小口啊!夜里动物们望着月亮总是这么想。
可是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2、画面切到第二张(出现小海龟)提问:这时候谁来了?海龟想做什么呢?师:有一天,一只小海龟下定了决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
(1)一起学小海龟摘月亮的动作。
提问:小海龟够着月亮了吗?提问:用什么办法能够摸到月亮呢?(幼儿发挥想象,找小动物帮忙)3、(切换大象课件图片)它会请谁来帮忙呢?提问:大象是怎样帮小乌龟的?小乌龟是怎样请大象的?(幼儿想象)幼儿:‘大象你到我背上来,帮我够月亮?说不定我们能够得到呢?(引导幼儿学说此句语速较慢)提问:大象够得着了没?大象是怎样够月亮的?师: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轻轻的往上一跳,大象还是够不着。
月亮看到了,这是在和我玩游戏吗?4、(切换至出现长颈鹿画面)大象叫来了长颈鹿。
提问:大象是怎么说的?(大象说:长颈鹿,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能够得到呢?)师:长颈鹿是怎样摘月亮的?(幼儿学做长颈鹿够月亮的动作伸伸脖子)提问:长颈鹿够摸到月亮了吗?(没有)为什么?该怎么办呢?提问:接下来会请谁来帮忙?(出示斑马、狮子、狐狸、猴子等图片)提问:他们是怎样请小动物帮忙的?(幼儿友礼貌的学小动物说的话)提问:这时候有多少只小动物来帮忙?(7只)够着了吗?接下来怎么做?5、切换到小老鼠来了图片猴子叫来了谁?(猴子叫来了小老鼠。
中班《月亮的味道》优秀教案范文绘本《月亮的味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语言活动指导手册》第二册第四章《月亮的故事》,详细内容为绘本《月亮的味道》的阅读与讨论。
绘本讲述了一群小动物合作品尝月亮味道的故事,通过趣味性的情节,引导幼儿感知月亮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月亮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等。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想象,用语言表达月亮的味道。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月亮的味道》、挂图、月亮形状的卡片。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挂图引入,让幼儿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引导幼儿讲述月亮的基本特征。
2. 故事讲述: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绘本《月亮的味道》,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感知月亮的味道。
3. 例题讲解:讨论小动物们如何合作品尝到月亮的味道,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
4. 随堂练习:分发月亮形状的卡片,让幼儿用画笔和水彩为月亮涂色,并分享给同伴。
5.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进行“合作品尝月亮”的游戏,每组幼儿通过合作完成指定任务,品尝到“月亮的味道”。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状:圆形2. 月亮的颜色:黄色3. 月亮的味道:甜、香、美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月亮,用画笔描绘出月亮的形状和颜色,并写一段话描述月亮的味道。
答案示例:月亮是圆圆的,黄色的。
我觉得月亮的味道是甜的,像糖果一样。
2. 课后拓展: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其他关于月亮的故事,培养幼儿对月亮的兴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让幼儿深入了解月亮,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中班绘本教案:月亮的味道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月亮的形状、颜色和特点,知道月亮在天空中的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学会与人分享。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天文的兴趣,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了解月亮的特点。
难点:让幼儿学会与人分享,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月亮图片、星星贴纸、绘本《月亮的味道》、录音机、磁带。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月亮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和特点,引发幼儿对月亮的好奇心。
2.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绘本《月亮的味道》,引导幼儿了解月亮在天空中的变化,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 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月亮星星贴纸”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月亮和星星。
4. 讨论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观察到的月亮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5. 延伸环节: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关于月亮的歌曲,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月亮的魅力。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月亮的知识。
2. 观察天空中的月亮,记录月亮的变化,并与家人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月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游戏环节,幼儿积极参与,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胆怯、不敢发言的现象,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提高幼儿的自信和勇气。
六、教学内容1. 复习月亮的特点,巩固幼儿对月亮的认识。
2. 学习月亮的传说,增加幼儿对月亮的兴趣。
3. 创作月亮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七、教学过程1. 复习环节:教师提问幼儿关于月亮的特点,引导幼儿回忆所学内容。
2. 传说分享:教师讲述一个月亮的传说,让幼儿了解月亮的神秘故事。
3. 绘画创作: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创作月亮主题的绘画作品。
幼儿园中班教案《月亮的味道》含反思《中班教案《月亮的味道》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语言教案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活动目标:1、学习看图推测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尝试用连贯的语句讲解并描述动物们的活动与对话。
3、重点认读字词:味道、动物、伸、够不着、袋鼠、确定。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乐意参加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打算:大图书、大字卡、大头饰活动过程:一、引题师:你见过月亮么?你见过的月亮是什么形态的?〔引导幼儿月亮是有改变的〕你知道月亮的味道么?师:许多小动物也特别喜爱月亮,你们猜猜它们是为什么喜爱月亮?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好玩的故事吧!二、出示大图书阅读视察理解师: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这本书的名称叫月亮的味道〔出示大字卡味道,并讲解并描述故事〕观看图书P1P3。
师: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想干什么?〔出示字卡动物〕是谁想要去尝一尝月亮?〔出示大头饰乌龟〕小乌龟遇到了什么麻烦?〔出示字卡够不着〕乌龟叫来了谁?〔出示头饰大象,并按依次摆好〕老师翻阅图书,适时出示大字卡袋鼠师:最终谁咬下了一片月亮?月亮这一次为什么不轻轻往上一条呢?〔出示字卡确定〕师:有哪些动物尝到了月亮?它们有什么感觉?你们吃到最好的东西时会怎么说?小鱼看到大家费那么大的;力气摸到月亮。
它是怎么想的?你们同意小鱼的想法么?三、看大图书完整讲解并描述故事,完毕。
师:故事听完了,小动物们品尝到了月亮的味道,它们是怎样够到月亮的?师小结:叠在一起就够到了,团结起来力气大。
老师完整讲解并描述故事,幼儿观赏。
课后反思:《月亮的味道》是一本由波兰作家麦克格雷涅茨创作的闻名图画书。
这是一本特别简洁的图画书,单看一幅幅精致的图画就能猜出故事也许。
故事本身浅显易懂,讲解并描述了月亮和一群小动物之间的故事。
同时,这又是一本充溢童趣和才智的图画书。
《月亮的味道》这个语言活动,特别富好玩味性,故事轻快幽默,富有想象力。
中班语言《月亮的味道》教案及反思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故事》,详细内容为《月亮的味道》。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教育学生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月亮的味道。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观点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亮图片、故事课件、板书用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月亮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引发学生对月亮的好奇心。
2. 故事讲解:a. 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内容。
b. 结合故事内容,讲解生词、短语。
c. 随堂练习:让学生复述故事,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过程细节:关注学生的发音、语调,纠正错误,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3. 例题讲解:讨论故事中动物们为什么要一个接一个地去尝月亮?a.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c. 随堂练习:让学生想象月亮的味道,用画笔表现出来。
过程细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
4. 小组讨论:如何让每个动物都能尝到月亮的味道?a. 教师分组,引导学生讨论。
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过程细节: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月亮的形状、颜色2. 故事梗概3. 生词、短语4.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月亮,并描述它的味道。
答案:开放性答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2. 作业题目:用故事中的词语造句。
答案:示例:小猫拿着鱼竿,一个接一个地去钓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月亮,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
b.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精神。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通过绘本故事了解月亮的味道,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天文现象的热爱,激发幼儿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绘本故事《月亮的味道》的阅读与讲解。
2. 分析故事中动物们尝月亮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3. 讨论月亮的味道,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特点,引发幼儿对月亮的好奇心。
2. 绘本阅读:教师朗读绘本《月亮的味道》,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动物们尝月亮的过程。
3. 讨论:引导幼儿思考月亮的味道,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活动延伸:分组进行创意绘画,让幼儿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月亮味道。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欣赏幼儿的创意绘画作品,评价幼儿的想象力。
3. 搜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提问和回答,评价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资源:1. 绘本《月亮的味道》。
2. 月亮的图片课件。
3.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
4. 音乐、动画等辅助教学资源。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月亮的歌曲,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绘本阅读: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月亮的味道》,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 情节分析:教师引导幼儿分析故事中动物们为什么想要尝月亮的味道,讨论他们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动物们,体验尝月亮味道的过程。
5. 创意绘画:教师分发画纸和画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想象中的月亮味道。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阅读: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绘本,引导幼儿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
2. 情景教学: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3. 创意绘画: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表达自己对月亮味道的理解。
中班绘本教案:月亮的味道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月亮的特点,知道月亮是圆圆的,晚上才能看到。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学会续编故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发现月亮的特点。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幼儿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3)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天文的兴趣,激发幼儿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月亮的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学会续编故事,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月亮图片、绘本《月亮的味道》、小动物手偶。
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中央悬挂一个月亮图片,营造神秘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月亮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特点,引发幼儿对月亮的好奇心。
(2)引导幼儿思考: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呢?2. 绘本阅读:(1)教师带领幼儿共同阅读绘本《月亮的味道》,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小动物们要爬到月亮上呢?月亮真的有味道吗?3. 续编故事:(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手偶,让幼儿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2)每组轮流分享自己的故事,大家共同评出最有创意的故事。
4. 角色扮演:(1)教师邀请几名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进行角色扮演。
(2)引导幼儿通过表演,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五、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月亮,谈论月亮的特点。
2. 请幼儿尝试自己画一画月亮,并和家人分享月亮的故事。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月亮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幼儿在续编故事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考察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观察月亮的情况,以及幼儿对作业的完成情况。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观察月亮,如何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中班《月亮味道》优秀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教材《月亮味道》进行深入学习。
该故事位于教材第四章“有趣月亮”,详细内容讲述小动物们一起品尝月亮味道过程,通过丰富想象力和趣味盎然情节,引导孩子们感受集体合作力量和友谊温暖。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趣味性和想象力。
2. 培养孩子们集体合作意识,懂得分享和关爱他人。
3. 提高孩子们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好奇心。
4. 培养孩子们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语言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集体合作意义,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 教学重点:引导孩子们观察月亮变化,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月亮味道》,挂图,月亮变化演示文稿。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着孩子们观察窗外月亮,引导他们讲述月亮变化,从而引出今天故事《月亮味道》。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孩子们关注小动物们如何合作,共同品尝月亮味道。
讲解故事中生词和短语,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孩子们扮演故事中小动物,进行角色扮演,培养他们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4. 互动讨论(5分钟)提问孩子们关于故事问题,引导他们思考集体合作意义,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看法。
5. 创意手工(15分钟)孩子们用画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创作出自己心中月亮,激发他们想象力。
孩子们展示自己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心得体会,老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月亮味道》2. 小动物们合作过程3. 月亮变化图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月亮,并和家人分享你喜欢月亮味道。
2. 答案: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画出各式各样月亮,并和家人分享自己对月亮喜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集体合作力量,提高他们口语表达能力。
中班绘本月亮的味道教案教案标题:中班绘本《月亮的味道》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绘本《月亮的味道》中的情节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月亮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绘本《月亮的味道》2. 图片或实物展示月亮3. 月亮的图片或插图4. 学生绘画用纸和彩色笔教学过程:引入:1. 准备一张月亮的图片或插图,展示给学生,并引导他们观察月亮的形状和颜色。
2. 引发学生对月亮的好奇心,问他们是否知道月亮是什么?他们知道月亮有什么特点?阅读绘本:1. 将绘本《月亮的味道》展示给学生,鼓励他们观察绘本封面,并猜测故事中可能发生的事情。
2. 逐页阅读绘本,强调绘本中的关键词和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
3. 在阅读过程中,提问学生关于绘本中人物和事件的问题,鼓励他们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节总结:1. 请学生回顾绘本中的情节,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教训或主题,例如友谊、分享等。
绘画活动:1. 给每个学生发放绘画用纸和彩色笔。
2. 鼓励学生根据绘本中的描述,自由绘制自己心中的月亮。
3. 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使用丰富的颜色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小结:1. 提醒学生他们绘制的月亮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因为每个人对月亮的印象都有所不同。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让其他学生猜测他们画的是什么。
拓展活动:1. 给学生展示一些月亮的图片或插图,让他们观察并描述月亮的特点。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月亮的味道,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联想和想象。
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评估他们对绘本《月亮的味道》的理解和对月亮的想象力。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绘本中的不同角色,重新演绎故事。
2.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绘本故事,可以以月亮为主题,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并绘制插图。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室环境安全,学生使用彩色笔时要注意不弄脏衣物或其他物品。
月亮的味道绘本故事在一个美丽的夜晚,小熊和小兔一起漫步在森林里。
他们仰望着天空,看到了一轮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中央。
小熊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月亮到底是什么味道呢?”小兔也跟着陷入了深思。
于是,他们决定一起去寻找月亮的味道。
他们来到了一片花海,各种鲜艳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香味。
小熊闻了闻,说,“啊,我觉得月亮的味道就像这些花朵一样清新甜美。
”小兔却摇摇头,“我不觉得,月亮的味道应该更加特别,更加神秘。
”。
他们又来到了一片果园,各种水果挂满了树枝,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小兔闻了闻,说,“我觉得月亮的味道就像这些水果一样多汁香甜。
”小熊却不以为然,“我觉得月亮的味道应该更加独特,更加奇妙。
”。
最后,他们来到了一片松林,清新的松针味道扑面而来。
小熊闻了闻,说,“啊,我觉得月亮的味道就像这些松针一样清新幽远。
”小兔却依然不满意,“我觉得月亮的味道应该更加特别,更加难以描述。
”。
就在他们感到困惑的时候,一位智慧的老猫走了过来。
他听到了他们的疑问,微笑着对他们说,“其实,月亮的味道是一种独特的味道,它既不同于花朵的清新甜美,也不同于水果的多汁香甜,更不同于松针的清新幽远。
月亮的味道是一种神秘的、难以言喻的味道,它只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记忆中。
”。
小熊和小兔听了老猫的话,恍然大悟。
他们明白了,月亮的味道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每个人心中对美好记忆的一种寄托。
于是,他们抬头仰望着明亮的月亮,感受着它所带来的神秘和美好。
从此以后,每当他们看到月亮的时候,就会想起那段美好的回忆,仿佛闻到了一种独特的、难以言喻的味道。
他们明白了,美好的记忆才是月亮真正的味道。
故事结束了,小熊和小兔手牵着手,一起回到了家。
他们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起那段美好的回忆,就能感受到月亮的味道,那是一种独特而美好的感觉。
月亮的味道,就在心中,永远不会消失。
中班绘本教案:月亮的味道第一篇:中班绘本教案:月亮的味道中班绘本教案:月亮的味道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能根据线索大胆推测、讲述想法,感受绘本的趣味。
2、通过游戏,体验故事中小动物们齐心协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乐心情,懂得团结力量大,分享乐趣多。
活动准备:绘本PPT、糖果大礼包、麻将牌若干、幼儿人数15名活动过程:一、以问题导入,激发幼儿猜想和阅读的兴趣。
1、小朋友,你肯定尝过各种各样的味道,甜甜的蛋糕、咸咸的鸭蛋、辣辣的辣椒等等。
那你们有没有尝过月亮的味道呢?你想尝一下月亮的味道吗?你觉得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呢?2、今天,有一群可爱的、充满了好奇的小动物,它们也想尝尝月亮的味道。
出示绘本封面,月亮在高高的天上,这群小动物能吃到吗?出示绘本封底,月亮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3、小动物们是怎么尝到月亮的味道的呢?这个秘密就藏在老师今天带来的这本绘本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结合课件,分段讲述故事画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与表述。
(一)第一页1、黑暗中是什么在偷看着月亮?有几双眼睛?能说说有几只小动物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发现黑暗处有九双眼睛)2、它们的眼睛是往哪里看的?为什么小动物都向上看?它们会想些什么?3、教师小结:它们盯着月亮,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还是咸的?真想尝一小口呀!可是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
小动物们都很着急,都想够到月亮。
(二)第二页有一天,一只小乌龟下定了决心,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
1、谁第一个去摘月亮?它是怎样去的?表演小乌龟爬山的样子。
2、是呀,小乌龟的办法真不错。
可是它能摸到月亮吗?(三)第三页1、爬到山顶,月亮近了。
可是,小乌龟还是够不着。
小乌龟怎么办呢?2、点击画面右下角(大象的鼻子)幼儿根据动物局部特征猜出小乌龟请来谁。
3、引导幼儿学说句型“大象,你到我的背上,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
中班绘本:月亮的味道
中班绘本:月亮的味道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讨论中理解动物们摘月亮的故事情节,大胆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感受小动物为实现美好愿望而齐心协力、不放弃的精神。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流程:
谈话导入
●意图:引起孩子的兴趣
主要提问:
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
2、你们觉得月亮有味道吗?说说理由?
3、你认为小动物能尝到月亮吗?为什么?
小结:是呀,就像你们说的小动物有可能找工具来帮忙,吃到月亮;有可能吃不到,因为月亮离我们太远了.
过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故事里的小动物尝到月亮了吗!
观察引导
●意图:理解故事内容
1、小海龟它下了什么决心?它在干什么?
2、它来到山顶能够找月亮吗?
3、大象来了会怎么帮小乌龟呢?它们二位好朋友会想什么办法够着月亮呢?
4、“咦,这么小的龟壳,我该怎么站呢?我们帮大象想想办法好吗?
5、小乌龟是怎么对大象说的?大象又是怎么说的?
6、大象够着月亮了吗?它是怎么对长颈鹿和斑马说的.它们又是怎么回答的?
7、你觉得狮子来了,往哪头站,比较稳?狮子是怎么对它的朋友说的?
8、小动物一起尝到了月亮。
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怎么说呢?示范句式:我尝到月亮的味道是甜甜的,就像可口的香蕉。
9、为什么动物么说这是最好吃的味道?
10、幼儿讨论:小老鼠能够很成功的摘到月亮是它一个人的本事大吗?小动物用了什么办法吃到月亮的?为什么它们叠这么高没有摔下来?
小结:小动物一个个互相配合,叠高时动作慢慢的,还找到了平衡的秘密,一个个像叠罗汉一样,站得稳稳当当的。
●完整倾听
意图:感受大家齐心协力的美好
1、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你们喜欢这些动物吗,说说理由?
总结:当遇到困难了,我们不要放弃,要勇敢的面对,因为。